文化导入在二外法语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文化导入在二外法语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文化导入在二外法语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文化导入在二外法语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文化导入在二外法语教学中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文化导入在二外法语教学中的应用文化导入在二外法语教学中的应用一、语言教学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习者掌握一门语言,并以此为工具与人交际。何谓“文化”现代汉语词典将之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林大津教授在其著作跨文化交际学中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综合特征”。而语言不仅是人类主要的交际工具,更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文化的载体。在学习语言时,人们必然会接触到与之相关的文化,而不同文化差异甚大。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在法语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授法语知识,还应该导入法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为学生解析文化间的差异。针对语言教学与文化的关系,美国语言学家拉多总结道“语言教师必须理解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学生要是弄不清文化差异,就不能深入目的语中去,因为语言的意义是由文化决定的。一个学习者若弄不懂语言所表达的独特的文化意义,他就不可能完全理解一门外语。”二、文化导入在法语教学的必要性二外法语教学存在的问题2/7提及选择法语作为第二外语的理由,学生们的答案流露出他们对这一语言的喜爱以及对法国文化的憧憬。他们认为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欣赏艺术气息浓厚的法国电影,希望未来有机会去法国旅游学习。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面临以下诸多问题。首先,国内高校的二外课程设置都存在着课时少的通病。相较于繁复的学习内容,课时量的设置是不够的。其次,课时的限制导致教师在教学中侧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语言加板书”的传统教学方式、呆板的纸质教材都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再者,法语拥有一系列复杂的语法知识,学生需要在课后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复习与记忆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他们经常因此滋生畏难情绪。最后,学生的学习动机大相径庭。有些人以考研为目的,有些人却仅仅只是想顺利毕业。这些主客观因素交织在一起,势必对教学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文化导入在教学中的目的在英国应用语言学家科德眼中,“有效语言教学不应违背自然过程,而应适应自然过程;不应该阻碍学习,而应有助于学习。不能令学生去适应教师而应该让教师和教材去适应学生”。只注重单词记忆与语法讲解的法语教学枯燥乏味,学生意兴索然。如前文所述,他们都有探究法国文化的学习初衷。教师应以此为切入点,将文化知识导入3/7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法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及灿烂的文化,法语教师应为学生开启了解法国乃至欧洲文明的一扇窗。学生将在文化背景中感受语言之美,亦在语言引导下探索文化之韵。文化导入教学亦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鉴于不同文化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人们的言行举止都刻有所处社会的文化烙印,因此。即使掌握全面的法语语言知识,也不意味着学生一定能与法国人自如地交际。例如,法国人赞美女孩说“TUESTRSBELLEAUJOURDHUI”按照法国人的习惯,女孩可以惊喜地反问“CESTVRAI”或简单回答“MERCI”即可。然而某些中国人会按照自谦的习惯回复“NON,PASDUTOUT”这种表达生硬地否定了对方的赞美,会引起法国人的不悦。此外,无论在言语交流还是非言语交际中都需要避免触碰法国人的禁忌。法语教学应当将法语表达与文化背景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与法国人的交往中,学会使用符合法国文化语境的语言,达到最佳交际效果。三、文化导入方式的多样性文化讲授1文化扩展法国的美食、香水、时装、电影、建筑颇负盛名,4/7学生心向往之。教师在对词组及句型的讲解过程中可以穿插介绍与之相关的法国文化。这种导入方式既不显突兀,又丰富学生的知识与词汇量。例如法国有句谚语“UNREPASSANSFROMAGEESTUNEJOURNESANSSOLEIL”一般中国学生认为奶酪就是麦当劳汉堡中的芝士片,但了解法国文化的人都知道,作为日常的主要食品,法国奶酪品种繁多,不同地区都有当地特产的品种。又如法国人形容一个人不能养活自己时会说“ILNEGAGNEPASMMESONPAIN”。“PAIN”在法语中是面包的统称,而近年在中国颇受欢迎的“法棍”、“马卡龙”皆为法国美食中的人气食物,在教学中适时地增加法国风土人情的介绍,会使得授课内容更加立体丰富,学生兴致盎然。2文化比较虽然以中式思维学习外语的方式不可取,但通过对比中法两国文化相似性与差异性,学生能够加深对语言的记忆与对文化的了解。在语言方面,形容一个人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中文使用成语“狼吞虎咽”,法语表达为“MANGERCOMMEUNLOUP”,两者结构如出一辙。在文化方面,国内某知名女星曾身着黄色的龙袍与红色的仙鹤装亮相法国戛纳电影节红毯,赢得国内媒体一片赞誉,但这两套中式礼服在法国人眼中却有着不同的文化解读。对中国人而言,龙是帝王的象征,黄色是帝王专用的颜色,彰显5/7尊贵,西方人则认为龙是邪恶的象征,黄色令人联想到背叛耶稣的犹大所穿衣服的颜色,意味着嫉妒、胆怯之意。仙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延年益寿,红色被视为喜庆吉利的颜色,而法国人将鹤视为恶鸟,认为它是愚蠢和淫荡的象征,西方文化中的红色则象征着暴力或是革命。找寻法语与中文的相似之处易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挖掘中法文化相异之处便于提升学生未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多媒体应用1法语歌曲的播放法语歌曲在中国被称为“香颂”,将其引入课堂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感与求知欲。在语音学习的不同阶段,合适的选曲有助于学生熟悉法语的发音规则,逐步培养法语语感。从最初歌词简单的儿歌SURLEPONTDAVIGNON,到脍炙人口的香颂名曲JEMAPPELLEHLNE,再至翻译成法文版的中国流行歌曲AFORCEDETAIMER,当自己能用法语哼唱出一首首熟悉的旋律,学生的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2法国电影的放映看电影是最受学生青睐的外语学习途径。法国电影久负盛名,类型多样。在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选放电影片段。初学阶段适合播放台词简单的儿童影片或动画片。深入学习阶段,根据台词有针对性地选6/7择放映的影片。在电影无法触碰中,人物运用大量口语、俗语化的台词,学生如若掌握这些表达方式,在实际交流中会显得更接地气、更法国化。互动教学1口语练习法语教师时常面临“哑巴法语”的难题,即学生掌握了语法知识,拥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但不愿意开口说法语。可以通过电影片段表演与自拟主题会话两种方式鼓励学生练习口语。前者无需学生写台词,但脱稿表演要求他们融入角色、表达自如。自拟主题会话看似简单,学生却经常陷入无话可说的窘境,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将所学的法语词汇组织成句子,并运用到合适的场景中。2制作课件学生以PPT课件的形式介绍不同主题的法国文化,教师对课件内容进行必要的点评与补充。实践证明,这是广受师生欢迎的教学环节。学生在确定主题、搜集材料阶段所接触的信息量远大于最后呈现出来的作品内容。要引导学生避免与他人有雷同的想法及个人兴趣,这样会驱使他们更深、更广泛地挖掘法国文化的方方面面。PPT丰富的内容令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