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日语委婉表达的语用学分析日语委婉表达的语用学分析一、研究的动机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传递着人们的思想和感情。委婉表达是各民族中都存在的一种普遍的语言的现象,是为实现语言交际的一种手段。常被称为暧昧语的日语,委婉表达是最一般的语言表现,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爱用。如下面对话王今晩都合、一緒食事行田村、残業行此例句在同日本交往中特别常见。依据中国人的思维习惯考虑,这事还待定,吃饭的可能性还存在。而实际上,田村已经拒接了小王的邀请。这正是日本人怕伤害他人的感情,回避直接拒接而采取的委婉表达方式。为什么日本人爱用此类委婉表达,这样的委婉表达中又蕴含什么样的语用策略呢笔者试图从这点做些研究。二、委婉表达的先行研究委婉表达在日语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担当重要的作用。对日语委婉表达的研究从20世纪60、70年代就开始了。日本语言学家水谷修氏日本語生態、森本哲郎2/8日本語表裏、和金田一春彦日本人言語表現及日本語等著作,主要从日本社会、文化及日本心理特征等与委婉表达的关系上分析委婉表达的特征和种类。我国方面,日语教学研究者也做了不少研究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其中出版的书籍主要有陈红的日本语日本人、揭侠的日本语修持研究以及徐昌华、李奇楠现代日语间接言语行为详解等,进年来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也从审美角度和语用论的理論原則等方面对委婉表达做了一定有价值的研究。但大多将委婉表达看成一种修辞或是一种文化现象,从修辞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在语用学领域,主要是用礼貌的原则对其进行解读,而把委婉表达当作一种语用策略,用语用学的理论对其生成及理解机制和语用动机进行比较分析还很少见。三、委婉表达的语用机制委婉表达作为世界上普遍存在的语言表达方式之一,是间接含蓄地表达说话人的思想的语言方式。在使用过程中,是动态的弹性的。使用委婉表达的一般动机是在社会生活中达到更好的语言交际目的。而对于“为什么要用这样的间接表达来达到此交际的目的”的这一问题在语用学领域,本文借用“会话含义”的合作原则来回答。特别是著名的PGRICE合作原则来阐释。3/8合作原则及其余委婉表达的关系为了实现理想的对话,对话双方不仅要相互协调而且要遵从既定的对话规则。在此基础上美国言語哲学者GRICE提出了“合作原则”,其具体又包含“数量原则”“质量原则”“相关原则”“方式原则”四个原则。GRICE指出无论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如何,在会话中都必须要遵循此原则,才能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但实际日常日语交流中,经常看到明显违背GRICE的四个原则进行对话的情况。日语中委婉表达可以看到文字表面上与合作原则想违背,但实际的言外之意仍遵循此原则的代表。1与质量原则相违背A宅嬢、上手。B、。A毎晩遅熱心。B、聞、気。A、楽。2与数量原则相违背A宅、屋根修理。B、雨漏4/8A大工音3与相关原则相违背客、時間。主人、茶入4与方式原则相违背日语中耳遠、足不自由等表示身体残障缺陷的委婉表达。此外,一般双重否定表示婉曲表达也是明显违背方式原则的。从委婉表达的使用动机而言,是为了避免给对方带来不愉快,常间接地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想法。而这种间接迂回的语言表达,在实际交际使用中或多或少的会同合作原则的“四个原则”相违背。甚至某些场合,同时与几个原则一起违背的情况也有。说话人有时有意违背合作原则,实则是要含蓄地传达自己心声。四、作为语用策略的委婉表达在交际中,通常为了达成各自的交际目的,在语言使用上会选择使用各种各样的策略手段。语用策略就是指人们为了达成各自的交际目的和意图,而选择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手段。日语中人们通常借用委婉表达,达到各自的交际目的。因而委婉表达作为含蓄间接地表达手段,也可以认为是一种语用策略。委婉表达也只有在社会文化的脉5/8络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它潜在的能量。社会文化的不同,委婉表达的语用形式也各有不同。为更好了解作为语用策略的委婉表达,从孕育其生长的日本社会文化背景分析是必要。1委婉表达同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森田良行曾指出,语言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离开文化的视点谈语言是不可行。忽视文化背景的语言学习与研究是不能掌握语言的精髓。生存环境位于亚洲大陆东海岸的日本,四周环海、山多破陡平原狭小的岛国。地形起伏较大,多火山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因而,危机意识比大陆国家的人强。在此地理环境的制约下,日本人非常重视人际关系,性格敏感,喜欢察言观色,形成了对团体绝对服从,团体内部相互妥协调和的观念。同时日本受稻作文化影响,名族单一,从而避免名族争端的产生,协作性良好集团意识强。思想意识以“和”为贵的思想,是日本本土文化的核心,是日本价值观的基础。推古时代的圣德太子年间就把以和为贵的思想作为道德的戒训确立了下来。“和”不仅是包含强烈的大和民族的共同体意识;也含有和外界社会环境相调6/8和的意思。据此价值观,日本人的认知里把自己的想法做法跟周围一致认为是有荣耀的事。因此,日常生活中日本人尽可能地做到压抑自己的内心,与周围的人保持一致。“美”的意识的影响。“美”的意识在古代日本就有“沈黙金”“言花”“口災元”的古训。对持“美”的理念的日本人来说,非常重视以何种姿态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修养。美的意识反映在日语上,就是同人交际时,语言措辞非常慎重委婉。长时间生活在狭长岛国的日本人把“以心传心”的作为语言表达的最高形式而被大众认可。2作为交际策略的委婉表达的语用目的避讳,是委婉表达最基本的语用目的。最初产生委婉表达就是对鬼神避讳产生的禁忌语开始的。对超自然能力的敬畏、恐惧心里的影响,或对不喜欢的事物的避忌,或对不能说不想说的话语用委婉的语言表达。最显著表达就是“死”,“四”和“死”同音,一般日本医院就没有四,病房3过后就是5;商人把“梨”读“有実”;渔夫用“戻”代替“帰”。礼仪,是维系社会生活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准则。随着科学的发展,原来的禁忌渐渐被打破,委婉表达在更多时候作为礼仪的功能来使用。笔者认为跟语用论中“原則”是一致的。协调原则是情报传达的理想7/8原则,而充分考虑对方的心情,使对话流畅进行的礼貌原则则是说话人有意违反协调原则,含蓄地传达自己的心声的体现。此外,20世纪五十年代,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了“面子”理论,他指出面子是人类行为的准则,渗透在人际交往中;人的行为受“面子”的束缚,所以在对话的过程中要尽量维护他人的面子,而不要威胁他人颜面。笔者认为,这也是从仪礼的语用策略使用的一个延展。伪装是委婉表达的另一语用目的。1998年森田良行就指出“伪装是对事物或现象的掩盖,为淡化消极的联想,抑制不愉快的语言,避免让人产生伤害性的联想。而这一语用策略,被称为交际的“美化剂”。日语中对于女性“月经”一词,不仅医生就连普通人也不用这个词,而医生采用“生理”,普通人用“”替代。除以上三个外,还具有自我保护的语用目的。在某些情况下,并不能直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和态度,遵守礼仪原则的同时在内心里就会产生防止自己受到不必要的伤害的自我保护意识,通常就会使用自我保护的委婉表达。这种情况尤其在政治舞台上,常常被广泛使用。既达到了给对方说话的机会,有让自己逃脱责任的语用目的。五、结语委婉表达的出现绝非偶然,甚至可以说是维持社会交际的必要因素。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交流对象,运用8/8不同形式的委婉表达。本文基于语用学的合作原则,不仅把日语的委婉表达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来看,更重要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科技园区入驻企业孵化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环保企业员工劳动合同规范化管理细则
- 2025年绿色节能型餐饮厨房设备设计、生产及安装一体化合同
- 2025年绿色能源展参展商合作服务合同
- 2025年高端车床租赁合作协议(含行业标准与环保要求)
- 2025年IDC定制化数据中心服务及增值业务合作协议
- 2025年跨区域厂房租赁权变更及履约责任保障合同
- 2025年绿色生态农业项目招投标合同执行与资金跟踪管理协议
- 2025年环保产业市场拓展及绿色营销人员劳动合同
- 2025年绿色能源项目租赁协议书:光伏电站设施租赁范本
- 图文店员工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医院财务人员专业能力提升培训
- PDCA循环在医院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 劳动仲裁员任职培训课件
- 2026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限时强化练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学生法治素养竞赛题库及答案
- 《语文八下第三单元复习课》课件
- 益阳市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5年山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年消除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
-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