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扶贫开发情况汇报_第1页
老区扶贫开发情况汇报_第2页
老区扶贫开发情况汇报_第3页
老区扶贫开发情况汇报_第4页
老区扶贫开发情况汇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老区扶贫开发情况汇报县老区扶贫开发情况汇报毕业论文县位于湘东南部,全县辖25个乡镇,540个村(居)民委员会,7219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全县总土地面积2664平方公里,有耕地公顷。近十几年来,经过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全县的老区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就,贫困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的改善,全县35个贫困村,共有21个基本脱贫,帮助万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占贫困人口的。一、县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措施近十年来,针对我县农村贫富差别大,贫困人口多,扶贫任务重的实际情况,我们按照“治穷先治愚,治穷先治瘫,治穷先兴业”的基本思路,探索和发展了教育扶贫、输血扶贫、开发扶贫的新机制和新模式。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一)立足于治愚,让贫困农民有一技之长。“愚昧是贫困之源”。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边远山区、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贫困农民大多文化素质不高,没有谋生技能。据调查统计,1995年全县贫困农民人均受教育年限仅5年左右。为此,县委、县政府竭力推行“科技兴县”战略,采取多形式、多途径加大对劳动者的培训力度。一是进行系统培训。全县建立公立和民营各类职业技术学校17所。2/8这些学校常年开设电脑、文秘、财会、园艺、养殖等热门专业,面向社会招生,进行23年的系统培训。对贫困农民降低求学门槛,并建立扶贫助学基金,减免基本学费。二是进行专业培训,利用职业教育平台,常年开设电脑、电焊、汽车驾驶、农村种养加工实用技术等各类短期培训班,鼓励引导贫困农民参训。据统计,10年来,全县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各专业技术人员万人,其中培训贫困农民近万名,这些人已北上南下打工,成为攸县15万打工大军中率先脱贫致富的群体。三是县乡各级选派技术人才进村入户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共开办举办各类短期培训班2000多期次,培训农民10万余人次,其中有2万名贫困农民掌握了12门农业实用技术。镇村,近年来大力推行科教兴村,开办了村级农民函授大学,定期邀请农业、园艺、畜牧、林业等技术专家进村入户,使全村100多名贫困农民掌握了农业实用技术,有的还成为了“土专家”。如今,该村通过教育扶贫,已经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成为了“猪、沼、果”的现代新型生态农业经济示范村。简历大全/HTML/JIANLI/(二)着力于治“瘫”,“造血”、“输血”扶贫双管齐下。一些贫困村之所以长期山河不改、面貌依旧,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村的基层支部和领导班子缺乏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缺乏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本领,工作处3/8于瘫痪或半瘫痪状况。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村经济基础极为薄弱,先天严重不足,发展经济无力回天。为此,县委、县政府决定采取内外兼治的办法予以治“瘫”。从1995年开始,连续11年相继安排88个县直和垂直管理单位的100多名干部组成扶贫工作队,分赴各村开展扶贫工作。在具体工作中,各工作队一方面突出解决贫困村发展经济的带头人问题,增强村级“造血”功能。按照“先换思想后换人,不换思想就换人”的原则,11年来,先后调整了100多个村支部班子领导成员,培养和选拔了300多名德才兼备的年轻党员进入村班子。通过调整,这些村的领导班子战斗力明显增强,真正成为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另一方面,各工作队以后盾扶持单位为依托,力尽所能地组织扶贫开发资金。11年来全县扶贫工作队共投入扶贫资金1000多万元,带动社会投资7000多万元,帮助各村巩固了传统养殖业,开发了一些新兴产业,使大部分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XX年全县31个建整扶贫工作队,共投入产业发展扶助资金万元,并带动社会投资560万元,做大做强了传统种养业,引进和开发了奶牛饲养、特种养殖、花卉苗木、沼气利用等新兴产业。镇新村在工作队的帮助下,加大了技术指导、信息反馈、信贷扶持和培训力度,出台政策鼓励农户包荒山、建猪舍,使牲猪养殖这一传统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全村共9个村民小组1954/8户农户,其中有157户年饲养牲猪200头以上。XX年全村共出栏牲猪万头,人均20头,同比增长,牲猪产值超过了1000万元,中央电视台金土地栏目把该村誉为“三湘养猪第一村”。乡湖村在工作队的支持下,通过宣传发动、示范带动、服务推动、政策促动等办法大力发展花卉苗木种植业。全村苗木种植由年初的100余亩,发展到了1060亩,年产值超过了1000万元,村民靠苗木人均增收达250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花卉苗木基地。驻镇笔村工作组积极协助村里做好了百草奶业的引进和扶持工作。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积极协调关系,出台优惠政策,为企业的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村里不但为百草奶业无偿提供了180亩的集体土地,还出资7000元为企业架设了专用电线。目前,全村发展奶牛122头,种植牧草200亩,奶牛饲养已成为村里的主要产业。代写论文(三)着重于治“业”,舞活产业扶贫兴县的龙头。攸县作为一个地理位置相对较偏,没有临江沿海优势的老区县份,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广大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就必须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实实在在发展产业。为此,县委县政府近年来提出了“凝聚合力兴产业,万众一心建小康”的响亮口号,扎扎实实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利用传统农业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5/8业化经营。围绕粮食、竹木、生猪、果蔬、油茶等大宗农产品和藠头、席草、麻鸭、茶叶等特色产品大力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努力提高农产品增加值。近年来,重点扶持了湘龙竹业、仙竹米业、百草奶业、华为食品等15家年产值超千万元的农产业加工企业。在这些加工企业的带动下,全县已形成40万亩优质稻、100万头生猪、10万亩优质油茶、20万亩楠竹、3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并且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方针引导发展了38个农村经济专业协会。其中,县生猪养殖协会采取协会连基地,协会连市场的运作模式,引导发展了100多户生猪出栏在500头以上的大户,协会会员年出栏的生猪近30万头,占攸县牲猪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二是积极利用老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县域工业。我县煤、铁、石灰石等各类矿藏资源储藏量大,且农业资源丰富。近年来,我们牢固树立“兴工强县、兴工富县”意识,积极整合资源,开发精深加工产业,推行民营经济领跑战略,突出工业园区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工业发展。全县发展了一批上规模的现代化企业,其中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超过4家,形成了以矿产开发和化工、建材、冶金等依托资源加工的具有攸县特色的工业体系和产业体系。XX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比上年增长。三是利用老区生态、人文等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产业。旅游产业是县的朝阳产业,方兴6/8未艾。全县东部革命老区4个乡镇共有57个景点,有奇特的溶洞,优美的山体,大型的湖泊,幽深的峡谷,古老的树木,沁人的温泉,发展生态旅游大有可为,同时还有千年古刹宝宁寺,洪秀全纪念馆等历史文物,还有红军兵工厂、红军医院等人文景点,可以发展圣地旅游。根据我县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旅游兴县”战略,给老区经济开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建立省级地质公园为契机,抓好了旅游环线公路建设,积极引导民间资金开发了酒仙湖、宝宁寺、白龙洞、仙境乐园、仙人桥等多个旅游景点,大力发展景区服务业,有力地促进了老区经济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XX年共接待游客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00万元。镇官村本是一个位于酒仙湖中的一个贫困村,村民交通闭塞,与外隔绝,生活极端贫困,近年来,在市县农村建整扶贫工作队的大力扶助下,紧紧抓住旅游开发机遇,全村打通了与外界的通道,修筑了六公里长的旅游公路,并通过招商引资,投资1000多万元完善了旅游开发景点和服务措施,吸引了大量观光游客,逐步走上了旅游开发致富的道路。代写论文二、目前县农村老区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一是我县贫困面还比较大,国家扶贫开发的投入不足。目前我县还有贫困人口万人,约占农村人口的。而另7/8一方面我县又被省列入“小康达标”县,这么大的贫困面,这么多的贫困户,单纯依靠本县自身力量显然不够,而国家这方面的支持力度很不够。与我县同是老区县的炎陵县国家财政每年在扶贫方面的转移支付资金上千万元,甚至达千万元之多,而我县在“小康县”光环的笼罩下却根本享受不到这方面的待遇。二是扶贫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动员社会力量扶贫方面还缺乏应有的手段。目前攸县农村贫富差距越拉越大,虽然县乡各级党委政府对扶贫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单纯依靠政府唱独角戏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发挥社会力量以富带贫、以富帮贫,逐步缩小贫富差别,让广大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针对我县扶贫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加大对我县扶贫工作的投入力度。我县是全省27个一类老区之一,虽然被列入“小康县”,但贫困面比一些贫困县少不了多少。近几年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