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5章生物的进化第1节学业分层测评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下列关于基因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一个种群所含的全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基因库B生物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C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D基因突变可改变基因库的组成【解析】一个生物种群中全部个体所有基因的总和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的基因种类只是该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的一部分。【答案】C22016苏州高一检测物种起源出版已有150多年,但依然深深影响着现代科学研究,达尔文A提出了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观点B提出了用进废退的理论C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D提出了获得性遗传的观点【解析】用进废退的理论、获得性遗传的观点都是拉马克提出来的,B、D错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这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达尔文没有提出来,C错误。【答案】A32016镇江高一检测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受环境影响产生的变异都是不遗传的B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害的C生物进化时,自然选择决定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D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解析】生物受环境影响产生的变异,如果引起了遗传物质的改变,则为可遗传变异;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有的有利,有的有害;生物进化时,自然选择决定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从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所以C项正确。【答案】C4下列叙述中,符合中性学说的是A中性突变一般不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因此中性突变不是突变B当自然选择作用于中性突变时,有利的变异被积累2C当环境恶劣时,中性突变的进化速率加快了D中性学说并没有否认选择的作用,承认形态、行为和生态性状,即生物的表现型是在自然选择下进化的【解析】中性学说认为多数或绝大多数突变都是中性的,即无所谓有利或有害,因此对于这些中性突变不会发生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的情况。突变大多在种群中随机地被固定或消失,而不是通过选择才被保留或淘汰的。【答案】D52016江苏梅村高级中学高一测试有关种群和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种群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并产生后代,同一物种的个体间也能相互交配并产生后代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是繁殖的基本单位C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物种的基因频率往往保持不变D种群基因库的基因和物种基因库的基因是一样的【解析】解答本题时首先应明确种群与物种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再逐项分析。选项A,同一物种个体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交配后均能产生可育后代。选项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而物种可以包括多个种群,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地理隔离。所以繁殖的基本单位应为种群。选项C,物种可以包括多个种群,种群的基因频率在不断变化,则物种的基因频率也在变化。选项D,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由于存在地理隔离,种群的基因库有一定的差异,如东北虎与华南虎。【答案】A6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4个,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2个,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个,那么基因A和基因A的频率分别是A2472B3664C5743D6040【解析】根据题意,在100个个体中,AA占24个,AA占72个,AA占4个,基因在个体中成对存在。即在200个基因中A基因有22472120个,基因频率为12020060;A基因有247280个,基因频率为8020040。【答案】D7如图是我国黄河两岸A、B、C、D4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的模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经历了从地理隔离到生殖隔离的过程3B黄河北岸的B物种迁移到黄河南岸后,不与C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其原因在于二者间已形成生殖隔离CC物种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则该物种一定在进化D判断D物种是否是不同于B物种的新品种的方法是观察两个物种的生物能否交配【解析】A物种分布在黄河两岸进化为B、C两个物种经历了从地理隔离到生殖隔离的过程;B物种迁移到黄河南岸后,与C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只要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则生物一定发生了进化;不同物种的生物之间不能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答案】D8据调查,某校高中学生中基因型的比例为XBXB4232、XBXB736、XBXB032、XBY46、XBY4,则该地区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68B892C7892D928【解析】XB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为73603248,XB的基因频率为121892。【答案】D9下图是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B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D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解析】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A项错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生殖隔离,B项错误;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或即使杂交产生的后代也是不可育的,C项错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产生基因库差别,并造成生殖隔离的前提。【答案】D102016广州高一检测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狼的凶狠、善跑、狡猾、贪婪的进化过程。1狼的种群中存在着不同个体,如跑得慢一些、跑得快一些、狡猾机灵些、行动呆板迟钝些,这些变异是_的。42随着环境的变化,食物的稀少,凶狠、善跑、狡猾、贪婪的个体容易得到食物,能够生存和繁殖,这样,环境和食物对狼起了_作用,而这种作用是_的。3狼的凶狠、善跑、狡猾、贪婪性的增强,是通过狼与种内、种间以及环境条件的_来实现的,因而它能适应环境,这就是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和应用。狼凶狠、善跑、狡猾、贪婪,而在整个物种中也存在一些跑得慢的、行动呆板迟钝的,这些个体会被淘汰,说明了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通过定向的自然选择,即生物与环境的生存斗争,适应环境的个体保留下来并大量繁殖。【答案】1不定向2选择定向3生存斗争适者生存能力提升11普氏野马是目前地球上唯一存活的野生马。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精心挑选出了两个家族的25匹普氏野马放归到自然环境中去。有人预计,数年后,这些野马将发展成为一个野生种群。根据以上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野外的普氏野马的基因突变频率将不断增加B野外的普氏野马与圈养的普氏野马还是一个种群C野外的普氏野马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其某些基因的频率可能会发生变化D野外的普氏野马与圈养的普氏野马,因环境不同而产生了生殖隔离【解析】在自然选择过程中,有的基因频率会增加,有的则会减少,A项错误。由于生存地域不同,野外的普氏野马与圈养的普氏野马已经不是一个种群,B项错误。有自然选择,某些基因的频率就会发生变化,C项正确。野外的普氏野马与圈养的普氏野马,因环境不同而产生了地理隔离,不是生殖隔离,D项错误。【答案】C12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解析】A错误,自然选择过程中,环境直接选择的是表现型,实质是对基因型的选择;B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错误,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但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D正确,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生5殖隔离。【答案】D13果蝇长翅V和残翅V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定某果蝇种群有20000只果蝇,其中残翅果蝇个体数量长期维持在4,若再向该种群中引入20000只纯合长翅果蝇,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关于纯合长翅果蝇引入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V基因频率降低了50BV基因频率降低了50C杂合果蝇比例降低了50D残翅果蝇比例降低了50【解析】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公式P代表基因V的频率,Q代表基因V的频率,PQ2P22PQQ21,Q24,Q1/502,P11/54/508,残翅果蝇VV200004800,纯合子长翅果蝇VV2000008212800,杂合长翅果蝇VV20208200006400,则杂合长翅果蝇比例6400/20000032,残翅果蝇比例4。向该种群中引入20000纯合长翅果蝇后,VV32800只,VV6400只,VV800只,V的频率3280026400/20000220000209,V的频率10901。杂合长翅果蝇比例VV6400/40000016,残翅果蝇比例800/40000002。【答案】B142016徐州高一检测加拉帕戈斯群岛由许多互不相连、彼此独立的小岛组成。1835年,达尔文在该群岛发现有13种地雀,下图表示这13种地雀之间的进化关系。1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不同种的地雀都是由_这一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2每一种地雀都有其特定的觅食场所,这些场所分布在不同的小岛上。每一种地雀喙的大小、形状、尺寸等性状存在差异,这是各小岛上不同的_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该因素在地雀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_的作用。3由于各小岛彼此独立,生活在这些小岛上的原始地雀之间存在着_隔离。6在长期的进化历程中,各小岛上的地雀分别累积各自的变异,从而彼此之间逐渐形成_隔离,最终形成了地雀新种。【解析】1分析图示可知,这些不同种的地雀都是由共同祖先南美洲地雀进化而来的。2喙是用来取食的,地雀喙存在差异,是各小岛上不同的食物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食物因素在地雀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自然选择的作用。3由于小岛的作用,原始地雀之间存在地理隔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由于各自变异的积累,产生了生殖隔离。【答案】1南美洲地雀2食物自然选择3地理生殖15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1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_、_。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这是生物进化的_。3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加剧。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图2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_发生了改变。【解析】1生物进化的过程包括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殖隔离导致新物种的产生。2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为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6044-2025指针式石英手表
- 【正版授权】 ISO 13956:2025 EN Plastics pipes and fittings - Decohesion test of polyethylene (PE) saddle fusion joints - Evaluation of ductility of fusion joint interface by tear test
- 医疗拒收红包协议书
- 医疗废物转运协议书
- 出海推广协议书范本
- 江苏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事业单位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江苏射阳县2025事业单位招聘笔试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武汉供销集团限公司出资企业2025年下半年下半年招聘【28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拉开差距826事业单位联考最后一套卷0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招聘2025高校毕业生50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河北秦皇岛县(区)总工会招聘工会社工工作人员16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草鱼养殖技术与鱼塘管理
- 2025-2026学年北京市101中学八年级(上)期中英语试卷
- 2026年中国PHM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
- 高职院校实习基地建设方案及管理办法
- 中职人力资源管理考核模拟试题
- 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
- 2025年天津市高考英语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 【自主招生】小升初数学试卷(含解析)2025年重庆市渝北区重庆皇冠实验中学
- 肾内科慢性肾病患者的运动指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