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读经_第1页
国学与读经_第2页
国学与读经_第3页
国学与读经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国学与读经国学与读经“每天8小时读经,连续10年,背诵几十万字自10年前国学热兴起,原本是出于对现代教育体制的反思与逃离而兴起的儿童读经运动,逐渐背道而驰,走向另一种教条化和僵化。”见三联生活周刊第898期。读经内容的单一化、读经环境的封闭化、读经热潮的产业化,作者从这三个视角记述了“那些读经的孩子”,展示给我们的是孩子们的困惑与无奈,以及庄严背后的荒唐,神圣背后的利益驱动。何为国学这不能不让人深思。“国学”从其诞生之日起便伴随着争议。“国学”是一国所独有,别国所绝无的学问吗是否每一国都有它们的国学作为一种学问,“国学”的价值就在于这种纯之又纯的“独有”吗1929年,何炳松先生发表论所谓“国学”一文,他认为“国学”概念有四大缺陷一,来历不明;二,界限不清;三,违反现代科学的分析精神;四,以一团糟的态度对待本国学术。钱穆先生在他的名著国学概论中,开篇第一句话就说“学术本无国界。国学一名,前既无承,将来亦恐不立。特为一时代的名词。”中华文化有其民族特色和独特价值,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与融合了外来的文化,2/4因此博大精深。以一种保守的态度,将中华文化宣称为“国学”似为欠妥。“国学”,学什么传统的所谓“国学”称之为“四部之学”,它包含经史子集四个部分。中华文化的主流为儒道释的融合,因此,“国学”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儒学,偏于一端的“读经”,所学并非完整的“国学”;况且,传统的“经学”也不包括蒙学教材的三字经。提及“国学”便不能不提梁启超和胡适开列的国学入门书目,倘以此为标准,国内现有私塾与塾师恐怕没有能达到入门水平的,更遑论登堂入室了。程千帆先生回忆幼年私塾生活时说“开蒙之初便不读三字经龙文鞭影唐诗三百首之类,老师说这些都是俗学。读的是史记资治通鉴。”“国学”以文字训诂为基础,文史哲融通,舍此便游谈无根。某名牌大学校长以热心倡导“国学”而名噪一时,却将“七月流火”望文生义地解释为天气炎热。为什么学“国学”通行的看法是,中国以人文精神胜,西方以物质文明胜,当今世界物欲横流,中国传统文化是拯救人类堕落的良方,而“国学”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此外,当下中国因市场经济而人心不古、道德滑坡,也亟需高张传统文化以正本清源。鲁迅先生当年说,未见“易经咒翻了潜水艇,论语感化了德国兵”;今天我们能靠微言大义、靠圣人之教启发良善以拯救世界私欲是人性3/4所固有,并非市场经济所带来。道德教化是亟需的,但不能走向“存天理,去人欲”。况且市场经济也带来了自由平等的意识与合作契约的意识。学校教育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它包含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与发展,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而不是简单照搬,更不是念念有词的“读经”。怎样学“国学”“为往圣继绝学”是文化使命,但随时代变迁要与时俱进,具体内容要合于国家的教育方针,形式上要合于儿童发展心理,指导思想上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认同”与“国际理解”是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两个重要方面,文化自卑与文化自大都不可取。回归传统文化绝不是近乎迷信的推崇,让孩子在封闭的环境里“读经”。于中小学生而言,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二者都不能或缺。科学的进步、物质条件的改善,不断地推动精神文明的发展。将精神与物质完全对立,这是片面的,也是有害的。沉迷于“国学”而死记硬背,离群索居而贬低科学知识,这种“国学”教学危害无穷。某些专家大可有自己的文化偏好与精神自恋,但当他们以“文化”“道德”“人性”的名义讨伐当下的“应试教育”,进而主张“尊孔读经”以拯救儿童,误导家长学生,走向反科学、反社会时,我们理应有所警觉。卢梭在爱弥尔中说,问题不在于他学到的是什4/4么样的知识,而在于他所学的知识要有用处。他还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成长起来的时候,教他研究学问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的方法。封闭环境的“读经”与学校“国学”教学中的死记硬背,只能造成学生思想水平与社会化程度的降低,无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叶澜教授认为,基础教育的使命可以概括为“三底”“底线”“底色”和“底蕴”。一是“底线”,学生要懂得且遵循做人做事必须有的准则,即道德和良知;二是“底色”,即学生要有健康的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