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在《唐诗宋词选读》中的运用_第1页
探究式教学在《唐诗宋词选读》中的运用_第2页
探究式教学在《唐诗宋词选读》中的运用_第3页
探究式教学在《唐诗宋词选读》中的运用_第4页
探究式教学在《唐诗宋词选读》中的运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探究式教学在唐诗宋词选读中的运用探究式教学在唐诗宋词选读中的运用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点拨下,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自主进行知识探索,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终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以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为例,笔者做了一些尝试。咏史诗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主题,它往往通过吟咏历史故事以及评论历史人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我在执教西塞山怀古时,结合编者在该专题“积累与运用”中的建议,把本课的教学内容分解为四个问题1知人论世,刘禹锡的生平经历和所处时代的政治格局是怎样的2作者怀何古当年的伐吴大军中,王濬并非主力,作者为何单写王濬烧铁锁3作者为何要怀古想要抒发什么情感4结合乌衣巷、石头城和西塞山怀古,探究刘禹锡的历史情怀以及他的咏史怀古诗的特点。然后让全班同学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研究的问题。根据学生的选择,分成四个小组,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再形成问题,并开展小组讨论。经过一周的2/5准备,小组长将组内同学的活动成果汇总,以PPT的形式向全班同学报告。以下是四个小组汇报的内容一、第一小组诗歌中的情思总是有感而发的,在一定具体的情境之下,诗人被自身的生活境遇激起情感的波澜,诗人便通过诗歌倾诉自己的情怀。因此,在引导学生赏析诗歌时,了解诗人的相关背景知识就很重要。1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2刘禹锡所处时代的政治背景藩镇林立。唐代宗时,刘晏改革盐法,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唐德宗任用杨炎为宰相,实行两税法。唐德宗还力图平藩,但是引起朱滔、李希烈、朱泚叛乱。结果发生奉天之难。战争持续了5年,最后虽然朱泚和李希烈等败死,但是唐朝却与其余藩镇妥协,从此割据局面进一步深化。土地兼并严重。唐末,大批耕地集中在大地主手中,全国半数以上农民失去土地。统治者巧立名目,对农民“竭泽而渔”。人们吃盐、喝茶、住房都要交税,甚至庄稼尚未成熟,先要交“青苗钱”。具体详实的内容为同学们进一步理解诗歌打下了坚3/5实的基础。二、第二小组咏史怀古诗一般有两方面内容,首先是“叙”,即以概括简练的语言把史实叙述出来。第二小组的成员通过自己的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努力,全面而独到地表达了自己对此的看法。作者所怀的是三国西晋灭吴王濬破铁锁的古事,单写王濬烧铁锁,是因为1表现了王濬的英雄才智,胆识过人,与当今官吏的软弱无能形成了对比,表现了对当今官场的不满。2用了比兴,以王濬自比,只是君主却不加以任用,否则也可以像王濬一样建功立业。3讽刺了当时吴王的昏庸腐朽。同时也劝谏皇帝要吸取历史教训。4吴王以后的六朝都没有吸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最后也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5王濬伐吴是从四川到金陵,刘禹锡也是从四川到金陵附近,两人行经的路线相同,但二者的境遇却完全相反。6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对变法反对派的蔑视、不屑。虽然学生得出的这些答案未必严谨,但他们能通过4/5自己的探究,得出言之成理的结论。三、第三小组咏史怀古诗第二个方面的内容就是“感与论”,即作者所发表的感想和评论。第三小组在汇报时采取了分工合作的形式,由四名同学分别做汇报。1作者为何要怀古这首诗是刘禹锡由夔州调任和州刺史,在赴任的途中,经西塞山,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此诗表面看是写历史变迁,世事无常,兴衰难料。但联系当时藩镇割据的局面和刘禹锡密切关注国事的心态,则可知怀古之意实因伤今,作者是在以古为鉴,警示时人。2作者抒何怀作者触景生情,想到了历史往事。作者明白天下一统是必然的趋势,希望借助历史来警戒统治者要维护天下太平。表达了作者对天下一统的追求与向往。四、第四小组在开展古代诗歌探究式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同一诗人对同一题材的不同处理方法,引导他们探究其中的异同。1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5/5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作者抓住了燕子作有栖息旧巢的特点,选取燕子寄居的主人家已经不是旧时主人的这一平常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富贵荣华难以常保,突出今昔对比。诗中没有一句议论,而是通过野草、夕阳的描写,以燕子作为盛衰兴亡的见证,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2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于唐敬宗宝历二年罢归洛阳,路过金陵,见昔日豪华胜地,已成了一座“空城”,感慨万分,写下了这首怀古诗。这首诗咏怀石头城,表面上看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抒情。诗人写了山、水、明月和城墙等荒凉景色,写景之中,深寓着诗人对六朝兴亡和人事变迁的慨叹。3探讨刘禹锡咏史怀古诗的特点刘禹锡的咏史怀古之作大致可分两种类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