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始末_第1页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始末_第2页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始末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始末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始末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随着国家政治形势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议题,开始提上中共中央的议事程序。1952年刘少奇率中共中央代表团访问苏联,受毛泽东委托,于10月20日致信斯大林,把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宪法的设想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征求其意见。斯大林在看过信之后,于10月24日、28日同刘少奇进行了两次会晤交谈。在24日的会谈中,斯大林对刘少奇说“同意你们目前使用共同纲领,但应准备宪法。”“我想你们可以在1954年搞选举和宪法。我认为这样作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对你们是有利的。”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接受了斯大林的制宪建议。于1952年11月间,中共中央决定立即着手准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订宪法。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20次会议,正式作出关于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决定在当年召开由人民用普选方2/3法产生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此基础上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在大会上制订宪法。会议还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刘少奇等32人为委员。宪法起草委员会虽然成立,而宪法起草工作并未立即开展,而是推迟到1953年底。这期间,除6月6日晚,刘少奇同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伯达、胡乔木,一起在毛泽东处开过一次研究制订宪法问题的会议外,宪法起草工作没有任何进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作为制订宪法指导思想和基本依据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还处在酝酿和完善的过程中。1953年十一二月间,陈伯达写了一稿也没有被采用。从1954年1月9日起,担任宪法起草委员会主席的毛泽东便带着由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等组成的宪法起草小组,赴杭州起草宪法。这一稿,修改了七八次,后又经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修改过两次,1954年3月23日,毛泽东代表宪法起草委员会正式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由3月23日至6月11日,宪法起草委员会召开会议七次,先后对宪草案进行反复讨论和修改。在此,全国政协和各省市党、政、军机关部门,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8000人进行过讨论后,大家提出修改意见共5900余条之多。同年6月14日,毛泽东再次主持召开人民政府第十三次委员会议,作了关于宪法草案说明的报告。会议讨论后一致通过3/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在当天正式公布后交付全国人民讨论并征求意见。宪法草案公布以后,在3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各界基层人民共有亿多人次参加了修宪草案的讨论工作,提出了118万条修改补充意见。毛泽东高兴的说道“宪法是采取征求广大人民意见这样一个办法起草的,这次起草宪法的一个成功的经验,是采取了领导机关的意见和广大群众的意见相结合的方法。今后,一切重要的立法都要采用这个办法”。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时,出席会议代表共计1197人,投票1197张,同意票1197张,全票一致通过。这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