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密方言单字调声学实验研究_第1页
河南新密方言单字调声学实验研究_第2页
河南新密方言单字调声学实验研究_第3页
河南新密方言单字调声学实验研究_第4页
河南新密方言单字调声学实验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河南新密方言单字调声学实验研究河南新密方言单字调声学实验研究一、方言概述新密市位于河南省中部,隶属省会郑州。新密方言属于中原官话。河南省志方言志将新密方言归为洛嵩片。1贺巍认为新密方言属于郑开片。2中国语言地图集汉语方言卷B15官话之五中原官话A也将新密方言归为郑开片。3新密方言单字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调类。密县志将新密方言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的调值依次记作24、53、44和31。4河南省志方言志将新密方言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的调值依次记作24、42、55和31。1两者之间存有差异。二、实验说明实验目的对新密方言单字调的研究较少,在目前查阅到的资料中仅发现密县志和河南省志方言志中有对新密方言声调的明确说明。但两者对新密方言调值的确定存在差异。此外,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声调调值可能随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密县志和河南省志方言志成书距现在已经二十几年,所以有必要再次对新密方言单字调进行分析。本文利用ADOBE、PRAAT和EXCEL软件,2/5对新密方言的单字调进行研究,以期能得出更加准确的结论。录音工作1录音字表本次实验所选例字均为新密方言中的常用字,见表1。这样有利于保证发音的准确性和熟练度。2发音人发音人男,51岁,高中学历,土生土长的新密人,只会说新密方言。3录音录音工具安装了ADOBE的戴尔笔记本电脑、带麦耳机。录音过程录音前尽量排除可能影响录音质量的噪音,以保持整个录音环境的安静。此次利用ADOBE进行录音,设置采样率为44100HZ,通道为单声道,分辨率为16位。录音时发音人采用坐姿,按字表顺序自然发音。录音后认真检查核对,确保没有遗漏和废样本。确认无误后,将文件保存为WINDOWSPCM文件类型。实验过程1标注此次标注将标注两层,第一层标注音节,用汉字表示;第二层标注声调承载段,实验以韵母为声调承载段,3/5用数字表示,1表示阴平,2表示阳平,3表示上声,5表示去声。林茂灿认为,字音音高曲线可以划分为“弯头段”“调型段”和“降尾段”,但只有“调型段”的音高模式具有区别作用,与声调音高有关。5所以,在标注声调承载段时只标注“调型段”,去除“弯头段”和“降尾段”。标注完成之后,保存TEXTGRID文件。2修改基频因为准备的声音文件由男性发音,所以设置基频范围下限为50HZ、上限为400HZ。第一次修改基频根据声调的“滑动”属性进行。将修改过的PITCH文件生成PITCHTIER文件,参照二维频谱进行第二次修改。修改完成之后,保存PITCHTIER文件。三、分析与思考将本次实验结果与密县志、河南省志方言志中所记载的调值相比,可以发现三者对阴平调值和去声调值的确定是一致的,对阳平调值和上声调值的确定是有差别的,具体见表5。三者都将阳平处理为降调,但是具体调值不同。密县志将阳平调值定为53,河南省志方言志将阳平调值定为42,本次实验结果显示阳平调值为51。三者都将上声处理为平调,但是河南省志方言志定的调值略高。河南省志方言志将上声调值定为4/555,密县志和本次实验将上声调值定为44。总体来说,实验结果的声调走势与以往研究基本保持一致,差异主要体现在具体的调值上。造成差异的原因主要有1以往对调值的确定多凭借听感,人耳对调值的听辨能力有限,可能会受到某些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尽管声调走势基本一致,但对具体调值的确定却有差异。2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声调调值可能随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此外,实验结果也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发音人的发音习惯、样本的质量和声调承载段的标注等。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利用更先进的仪器采集多位发音人的发音样本,对样本进行更加精确的分析。这样将会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更具有可信度。四、结语本次实验通过对新密方言单字调的研究,得出新密方言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调类的调值依次为24、51、44和31。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新密方言单字调有一个升调,一个平调和两个降调。注释新密市志记载“1994年4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民行批51号文件关于河南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省撤销密县设立新密市的批复5/5经国务院批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