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教案_第1页
阿房宫赋教案_第2页
阿房宫赋教案_第3页
阿房宫赋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阿房宫赋教案1了解“赋”的特点,并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一文体来表现主旨的。2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3、学习积累有关的文言知识。1、理解文章内容并背诵全文。2、结合赋体“铺采摛文”的特点,学习文章的语言风格。这篇课文具有文言文与诗歌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诵读理解课文内容和艺术特色。教学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强化诵读,重视语言知识的积累。教学过程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总结历史的兴亡教训可以补察当今为政的得失。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贾谊写了过秦论,其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针对汉初的情况,主张实行仁政。同样地总结秦亡的教训,针对唐敬宗继位后,广造宫室,天怒人怨的现实,23岁的杜牧作阿房宫赋来讽谏唐朝统治者。那么,在这篇赋中杜牧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呢1、文体课本114“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中间的一种体裁。“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2、背景见注释补充杜牧写这篇文章意在借古2/4讽今,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来总结秦王朝骄奢淫逸终致亡国的历史教训,从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警告,希望唐朝统治者能够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3作者简介见课本补充可引导学生背诵过华清宫、泊秦淮等诗歌杜牧善于将个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熔铸于诗情画意之中。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诗歌语言清丽,与晚唐气象紧密结合,同样也体现了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1教师范读。2学生自读,熟悉课文。3学生对照书下注释疏通文段,划出疑难。一第1段1第一层“六王毕阿房出。”写了阿房宫的背景。重点词毕完了。一数动,统一。学生背诵。2第二层“覆压三百余里流入宫墙。”写阿房宫的面积和规模气势。重点词北构而西折北、西名状直走咸阳走,趋向。3/4学生背诵。3第三层“五步一楼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写阿房宫的楼阁廊檐。重点词钩心斗角古今异义古形容宫室建筑精巧今比喻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焉结合练习二总结蜂房水涡蜂房,水涡,名状,像蜂房,像水涡。学生背诵。4第四层“长桥卧波不知西东。”写长桥复道。重点词未云何龙云、龙、名动,出现云出现龙。不霁何虹虹名动,出现彩虹。学生背诵。5第五层“歌台暖响而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