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特点及合理化发展_第1页
试析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特点及合理化发展_第2页
试析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特点及合理化发展_第3页
试析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特点及合理化发展_第4页
试析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特点及合理化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试析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特点及合理化发展试析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特点及合理化发展从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开始,学科结构的调整一直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心。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应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分工和产业结构对高校人才培养结构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的功能。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结构朝着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尽管近年来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学科结构调整步骤日益加快,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是时至今日,学科结构、人才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契合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这是当下进一步促进本科层次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合理化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我国本科高校学科结构的变动轨迹及特点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发展状况往往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等多重因素,而学生是不同学科内资源配置中的最基本的因素。因而,选择本科高校数和本科毕业生数、本科高校学科专业布点作为研究对象,其变动情况能够反映本科层次学科结构变化的基本特点。1本科教育的规模发展状况及特点2/10毛入学率是衡量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自1999年扩招以来,我国1822岁人口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9年的上升到XX年的17,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从2002XX年期间开始步入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到2016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30。1而我国本科高校数从2002年的629所增加到2016年的1145所,本科高校数增加516所,增长幅度达到82,各年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度平均增幅为。其中XXXX年我国本科高校数增幅达45,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跨越式发展阶段。本科高校的毕业生数量从2002年的655763人增加到2016年的3038473人,接受本科层次教育的人数在这十年间增加2382710人,增长幅度为363,各年度平均增幅为。其中XXXX年、XXXX年、XXXX年期间本科毕业生数量增幅较高,达28、23和25。显示出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出发展规模大、发展速度快的特点。表20022016年我国本科高校毕业生人数年份本科高校毕业生数XX557620162959200119629020013966712001726673/10200180428200225678201645535201659053201679622201603847注数据来自20022016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本科高校学科专业布点的变动状况及特点学科的科类布点主要是针对高等院校学科结构自身所呈现的各个学科与不同专业之间所形成的布局形式和比例关系。本科高校学科科类的院校布点,能够揭示各学科在院校中的存在状态和发展状况。自20162016年,哲学学科的院校布点数增加了7所,经济学学科的院校布点数增加了74所,法学学科的院校布点数增加45所,教育学和文学学科的院校布点数各增加70所,历史学学科的院校增加26所,理学学科的院校布点增加114所,工学学科的院校布点增加95所,农学的院校布点增加47所,医学的院校布点22所,管理学的院校布点增加102所,艺术学的院校布点由20162016年期间增加8所。学科布点的变化显示下列特点一是所有学科的院校布点数均呈现上升趋势,二是部分学科布点增加较快、排列于前3位的学科,依次是理学、管理学、工学4/10学科布点增加较为平缓的是医学、历史学和哲学。3本科高校分学科毕业生人数变动情况及特点从XX2016年,我国分学科毕业生数出现了一些变动情况,能够直接反映出我国本科层次学科结构的变动情况。表XX2016年我国本科高校各学科分学科毕业生人数年份00201601001101哲学1610165195216203经济学1414715066158281725818825法学11610011718114581179212163教育学093867090329514010388文学069465876187520379588819历史学12731354137114301558理学5161064492690527910194060工学046045363813218845496458农学5649684484421148378医学139101523916240116858178085管理学560159948131034727762835艺术学1418017271186882164524095注数据来自XX2016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从我国分学科毕业生数的变动情况来看,呈现出三5/10个特点首先,学科规模普遍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工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的学科毕业生数增长较快。其中,工学学科毕业生数自XX年到2016年期间增长了约万人文学学科在此时间跨度内的毕业生数增长了约万人管理学科的毕业生增长了约万人。在20162016年期间,哲学学科毕业生数呈现减少趋势法学学科在20162016年间的毕业生数呈现波动变化的态势,20162016年期间的毕业生数呈现减少趋势,到了2016年毕业生数的规模又回归原来的状态并有所增长。其次,学科热度发生变化,艺术学、管理学和文学学科毕业生增长率较高。在12个学科科类中,毕业生平均增长率为31。其中,艺术学科毕业生在五年内增长率达管理学科毕业生增长率达48文学学科毕业生增长率达44。工学依然为传统强势学科,毕业生增长率达36。在理学学科的毕业生增长率为16,在自然学科的传统发展优势中,明显呈现弱势发展趋势。再次,传统学科持续稳定的发展。经济学、教育学、哲学、医学的毕业生增长率与毕业生平均增长率基本持平,属于稳定发展的学科。二、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合理化发展尽管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逐步寻求与人才市场需求相协调的模式。从本科高校学科结构的变动情况中,高校对于学科结构的调整6/10与优化从未间断。然而,审视当下学科结构的现状,不难发现,学科结构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首先,传统优势学科与新兴学科的比例失调,学科结构趋同化现象严重。其次,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存在盲目现象。一些高校盲目扩大学科门类,大量设置热门专业,导致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再次,高校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协调的问题依然明显。高校人才培养结构在面向市场时,不能够完全满足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出现了人才结构性短缺和结构性过剩的矛盾。最后,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专业比例较少,不能满足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探寻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的合理化发展方向,是高等教育紧随时代发展,提升服务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需要。1我国高等教育合理学科结构的判别依据合理的高等教育学科结构既要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又要与社会发展节奏相一致,并能通过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来协调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因而,判别高等教育学科结构是否合理,应依据下列三方面的判据。第一,高校学科专业的设置与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是否一致。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体系中包含12个门类的五百多个二级学科,高校的专业设置取决于高校将要7/10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一方面受到地区自然、历史、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学科结构本身的发展是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而演进的,因此,高校学科专业的设置不能够脱离高等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高校的重要职能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符合知识逻辑的学科知识才能够培养出优秀合格的人才。然而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的人才需求周期并不能够完全相一致,因此,需要高校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调整学科结构,促使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才能实现高校培养高质量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的教育目标。第二,高校学科结构体系与社会发展需求是否相适应。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社会功能的不断增多和地位的不断提升,使得高等教育既要反映社会现实的需要,同时还要根据社会发展状况,对社会未来的发展做出理性的判断。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必须及时根据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变化来不断调整自身的发展内容和方向,并对所预期的社会发展方向做出超前的应对措施。因此,高校学科专业的设置应该以社会发展为导向,有针对性的对学科结构进行调整。一方面,适应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人才需求的变化另一方面,由于地区资源结构的不同,社会发展不能不受制于自然条件,这使得差异化的社会发展形态成就了区域特色的竞争力。8/10因此,高校学科结构体系要与社会发展需求适应,避免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发展需求的脱节。第三,高校学科结构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是否相协调。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呈现着相互制约与相互促进的动态关系。2产业结构决定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会引发技术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这些结构性变化对人才需求也产生相应的变化。而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高等教育为了适应产业结构的发展,必须依靠调整高校学科结构予以实现。高等教育是推动社会发展、为促进社会经济增长提供人才资源的重要保障,高等教育通过人才结构来影响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因此,高校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的相互协调有助于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合理的学科结构可为适应这些变化提供人才、技术支持和保障,从而实现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人才结构与产业的良性互动。2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合理化发展趋势我国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指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在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前提下,逐步推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与此同时,我国要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总体发展目标,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在产业结构从合理化向高级化发展、9/10生产模式由制造型向创新型转变的过程中,人才需求反映着产业发展、社会需要及市场变化,引领着高校学科结构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第一,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应朝着均衡化方向发展。学科结构的均衡发展是学科结构合理化的具体体现。对于一个国家而言,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均衡发展是保障人才结构合理化的基础,也是保持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条件。反之,学科结构处于非均衡状态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例如,近现代以后,一些传统的欧洲国家在国力和科技发展上逐渐落后于美、日等国,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长期以来这些国家深受了欧洲传统文化的影响,重理轻文,致使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处于非均衡状态。所以,在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调整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均衡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在进一步增加。为了适应当前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需要加强与第三产业发展密切关联的人文、管理学、医学等相关学科专业的建设,以满足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第二,要重视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发展。根据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对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的思路,社会人才需求结构将会朝着更专业和更具特色的趋势发展。“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学科专业划分过细,传统惰性依然10/10存在,致使学科间相互隔绝,师生们株守于自己狭隘的学术领地,缺乏广阔的视野和拓展的活力,这就使一些学科不断趋于萎缩、退变、老化,甚至濒临绝境。”3所以,重视和加强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合理化的要求。“多学科交叉融合是优势学科的发展点,新兴学科的生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