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0有关中医概念隐喻及其文化特征研究摘要中医是中国特有的医学形式,本文以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从认知角度分析中医概念隐喻的表述形式和其文化特征,关注文化因素对于人的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述形式的影响。分析表明,中医概念隐喻具有典型的汉语言文化特征,概念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受到社会文化和人们认知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关键词中医概念隐喻文化特征一、概念隐喻以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认为隐喻是一种普通修辞格为代表,传统的隐喻理论是从修辞的角度来关注隐喻现象的。而二十世纪中期理查兹提出的相互作用论,开始关注隐喻的认知特征。莱考夫和约翰逊在1980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概念隐喻,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隐喻现象做出了全新的阐述隐喻无处不在,它不仅出现在语言中,也出在人类的思维和行动中,人们用以思考与行动的普遍概念体系在本质上是隐喻的。他们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形式,更重要的是人类的一种普遍认知方式,是人们思维、行动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性方式。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0因此从本质上来说,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经验的认知活动。隐喻结构一般有两个域一个是结构相对清晰的源域,另一个则是结构相对模糊的目标域。从结构上看,隐喻的形成是两个域之间的结构映射的产物,即用具体的源领域向抽象的目标领域的映射。人们直觉地,本能地运用生活中具体的简单的事物来理解认知陌生的,未知的抽象的事物和概念。隐喻的哲学基础是建立在人类对自身和周围事物的认知经验之上。而隐喻的认知过程是建立在相似联想的心理机制上,必然会跨越不同范畴的鸿沟。隐喻是建立在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似关系之上的,而对这种相似关系的确认是一种创造的过程,新的认知将在隐喻的过程中产生。莱考夫把概念隐喻分为三类方位隐喻,结构隐喻和本体隐喻。方位隐喻是参照空间方位而建立的一系列隐喻概念。空问方位来自人们与大自然的相互作用,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如,上下、前后、内外、开关、深浅、中心和外围。结构隐喻是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建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叠加,用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词语来讨论另一个概念,这两个概念的认知域不同,但是它们各自的构成成分之间存在着有规律的对应关系。本体隐喻是人类将物体的经验作为我们表达抽象概念表达的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10基础。人们把抽象模糊的思想看作有形的实体,从而能对其进行量化辨别其特征。本体隐喻中最常见的是容器隐喻,将常见的无形的抽象的事件、活动、状态看作具体的有形的容器。二、中医概念隐喻的表述形式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医学,中医一直备受关注,但是以前的研究多侧重于医学方面,很少有从认知角度对中医概念进行探究。中医中存在着一种类似于隐喻的认知方式。素问示从容论日“夫圣人之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类。”其中的“援物比类”是从两个或两类对象有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推出一个对象可能具有另一或另一类对象所具有的属性,属于一种从个别到个别或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形式有“我”而及“彼”。中医在认识疾病现象,探索人体生理病理规律,建立理论体系的过程中都运用这一方法。这种比类的方式更多的是停留在表面的相似性的类比,只是一种中医的诊断方法。我们运用概念隐喻理论,从认知学的角度,对中医概念隐喻背后隐藏的人类思维和文化活动进行关注。在中医中,概念隐喻是普遍的,是无处不在。它不是作为一种语言的修饰方式而存在,而是充分体现了中医对于人体,病因,病症,和治疗的认知。在解释中医基础理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10论阴阳学说时,运用了人类社会结构和自然现象的概念,如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水为阴,火为阳,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在解释人的生理结构时,则通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现象来认知人体结构,如说“天远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而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以官位职能来认知人体以及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在辨析病因变化时,运用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的特征作来说明病因病理;在确定治则时,将生活中的具体物体运用其中。如说“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而具体的疾病治法如“增水行舟”法、“釜底抽薪”法、“提壶揭盖”法、“导龙人海”法、“引火归原”法等都是运用了隐喻的认知方法。中医学概念隐喻根据不同的源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方位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是人们认知世界最基本的概念,在中医中存在着“上热下寒”、“表寒里热”等概念。本体隐喻是中医概念隐喻中最常见的一种隐喻类型。中提到“黄帝日一时遇风,同时得病,其病各异,愿闻其故。少俞日善乎能问请论以比匠人。匠人磨斧斤砺刀削,斫材木。木之阴阳,尚有坚脆,坚者不入,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10脆者皮弛,至其交节,而缺斤斧焉。夫一木之中,坚脆不同,坚者则刚,脆者易伤,况其材木之不同,皮之厚薄,汁之多少,而各异耶。各有所伤,况于人乎。”此正是以树木之差异的概念来说明人体体质之不同,并通过工人伐木者这一相对具体的、有形可睹的事件来隐喻阐述同一条件下不同的人可以罹患不同疾病的相对抽象现象。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是最为典型的结构隐喻将“金木水火土”等五种物质的认知,象征化或形象化,并其相生、相克、相乘和相悔的关系结构化,并将这一结构运用到人体五脏六腑的结构认知中,从而产生了肝木、心火、脾土、肺金和肾水等结构概念,并用五行之间的结构关系解释五脏六腑间的传导关系。由此可见,概念隐喻在中医中是普遍存在的,是构成中医思维和认知的基本表述形式。三、中医概念隐喻的文化特征通过中医概念隐喻的表述形式,可以看到其具有典型的汉文化特征。这是因为隐喻是一种感知、体验、想象、理解事物的认知过程。其表层形式为语言,而深层则为包括一定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在内的认知心理现象。隐喻既具有语言的共性,又具有其差异性。而深层次的文化差异是导致概念隐喻表述方式差异的根本原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10因。正如KOVECSES所言不同的社会文化经验和认知加工过程带来隐喻的多样性。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社会文化经验的不同以及认知过程的不同,而在不同的语言中,即便相同或相近的概念隐喻通常在其表述方面存在不同。在人类早期,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最直接的就是通过对身边自然环境的认知,因此中医中存在着大量与自然现象和地理概念有关的概念隐喻。例如为了探索人体物质代谢的规律,就拿天地问水、气、云、雨的升降转化来认知人体精与气血互相转化;用“风、暑、寒、热、湿、燥”等自然想象来解释病因都是中医概念隐喻所特有的。而中医隐喻在表述人体结构时,则使用了地理概念,特别是中国特有的地理概念。如“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中医在论述人体经络和穴位时,则使用了渭水、汝水、济水和漳水等中国当时真实存在的河流名称及商丘昆仑等地名,这些与自然相关的中医概念隐喻正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人与天地相参”的思想。在中医概念隐喻中另一个较突出的文化特征是中医和哲学的水乳交融。“医者理也,理者意也得理与意,医也。”因此中国哲学范畴中的“阴阳”、“五行学说”和“气”等概念都被用来理解和解释中医学中的概念,并且构成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举例来说阴阳失衡,人类则会生病。这种概念隐喻将人体内部认知为一个平衡的状态,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10一旦阳盛或阴盛,这种平衡状态被打破,人类就会生病,结果就要尽可能的恢复或保持人体内的阴阳的平衡,正所谓“阴则阳之,阳则阴之”。前文也提到了中医将“五行学说”同人的身体、生理机能和情感联系起来,用来解释说明人类情感、人体脏腑组织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变化的。另一个中医特有的概念隐喻是“气”。中国古典哲学概念中的“气”是表示物质存在的基本范畴,是生命的本源。但是在中医学中“气”被赋予了更多的认知概念。人体被认为存在着一个内部的气压环境。“气”在人体内流动,将营养物质带给各个器官,并起到保护器官和人体的作用。气的运行舒畅,保持平衡,则各个器官功能正常;如果气的运行发生停滞或阻碍,人体内部的气压环境受到影响,人类器官就要受到影响或生病。中医概念隐喻还受到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医理论基本形成于战国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群雄割据,战争不断的时期。因此中医概念隐喻出现了战争隐喻。不同于英语中的疾病战争隐喻,中医隐喻概念具有典型的中国文化特色。中医概念隐喻常将人体比喻为“城池”、“城郭”,疾病的袭扰常被描绘成“外来人侵”、“邪气困扰”,而保护人体的免疫系统则被认为是环绕人体的卫气和营气,起到保护人体免受外敌入侵和供给给养的作用,存在着如“真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8/10邪相攻,两气相搏”、“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尽也”、“以逐邪气,而来血气”、“邪不能独伤人”、“下管虚则邪气胜之”、“得守者生,失守者死”等隐喻。人的身体是战场,人类生病的原因是正邪相争的结果,正气盛则邪气弱,正气占上风,人身体健康。反之正气弱小,邪气强盛入侵攻人人体内,卫营失守,人则会生病。政治隐喻也是中医概念隐喻所特有的。中医常常将治国与治病相提并论,自古便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说法强调“夫治民与自治,治彼与治此,治小与治大,治国与治家,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春夏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秋冬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灵枢师传如果“逆从倒行”,必招致“失神亡国”之危险。上文提到的关于人体五脏的关系的论述,运用中国古代的国家管理体制,反映出五脏的系统性和有序性。以“君主之官”说明心为五脏六腑之主;用“相傅之官”来说明肺有主治节的功能;以“仓廪之官”说明脾有云化水谷,输送精微的功能。在论及中药配伍的时候,中医运用“君臣佐使”这一中国封建君主制度体系来论述在方剂中各种中药的使用和数量以及对治病结果的影响,例如“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中国传统上便有“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思维方式。人们总是习惯于用身边的、具体的、熟悉的经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9/10验来认知陌生的、抽象的事物和现象。因此中医概念隐喻表述形式受到了人们对于自然现象和地理概念的认识以及中国文化、哲学、和政治的影响,具有典型的文化特征。四、结语通过对中医概念隐喻表达方式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医概念隐喻在中医中普遍存在,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中医重要的认知方法和手段。体现了中医对人体,疾病和治疗的独特认知,并具有典型的文化特征,反映了其特有的社会体验和文化认知。由此说明概念隐喻既有语言的共性对于同目标域的事物,来源于不同文化背景的隐喻可以用相同或相似的源域的事物来理解并解释,这是因为人们体验的感知是共性。但是概念隐喻又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容易受到不同文化同差异的影响,表现出社会文化经验的不同和认知过程的不同。【参考文献】1LAKEOFFGJOHNSON,MMETAPHORSWELIVEBY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区块链技术在物流行业应用前景与挑战分析报告
- 2025年智能制造技术在工业0时代的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商场保安安全培训计划课件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招聘拟聘用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四川省2025年四川资阳市雁江区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北京市2025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招聘2人(人才派遣)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厦门海沧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甘肃人力委托招聘风电叶片主修岗位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广西北海市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招聘实习生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大学毕业生招聘若干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课件3:4 3 免疫失调
- 《SLT 582-2025水工金属结构制造安装质量检验检测规程》知识培训
- “燕园元培杯”2023-2024学年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试题详解
-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解读
- 分子诊断技术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深度研究
- 《智能AI分析深度解读报告》课件
- 气道异物护理教学
- 2024年版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标准招标文件
- 企业合规经营规范手册
-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与欺凌防范政策
- 四川省兴文县建设煤矿2021年矿山储量年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