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路堤两箱并列式斜交框架桥顶进施工 _第1页
高路堤两箱并列式斜交框架桥顶进施工 _第2页
高路堤两箱并列式斜交框架桥顶进施工 _第3页
高路堤两箱并列式斜交框架桥顶进施工 _第4页
高路堤两箱并列式斜交框架桥顶进施工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7高路堤两箱并列式斜交框架桥顶进施工摘要本文总结了运营年代较短的高填方线路上、交角较小的立交桥顶进施工中,在保证运营安全、后背制作、克服转矩和保证线路稳定等方面的处理措施,为今后同类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关键词高路堤;斜交;并列框架;顶进技术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北京西五环路下穿西长线立交工程。位于西长线K1880275M处,该立交桥由工程由主路桥和匝道桥两部分组成。主路桥中线于K1880275以544536交角与西长线交叉。平面图主路桥和匝道桥分别为M和M钢筋混凝土框架。其中M主路桥结构宽度M,总高度86M,顶力125500KN,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7顶程426M;M匝道桥结构宽度M,总高度855M,顶力54000KN,顶程426M;由南向北顶进。两桥中线平行,设计文件中两桥的净距20CM。桥址线路为双线直线段,线间距405M,60KGM钢轨,路堤高度6M,1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根据设计院提供资料,桥位处持力层为卵石土,地基允许承载力较高,在开挖深度内无地下水。但在施工过程中揭露,西南角为卵石土,西北角为粘砂土。2、施工中的难点21该框架桥与铁路线路交角为544536,要求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7后背平均每延米抗力3300KN,由于斜交造成较大的转矩,锐角部位要求的抗力比此值要大;再由于本桥在高路堤地段顶进,后背为人工填筑,一般后背结构难以达到如此巨大顶力的要求。22由于持力层地质不均,对框架桥顶进高程控制增加了难度。并列两箱体的高程误差难以保持一致。23此段铁路线为高路基线路,线路加固难度大,顶进挖土施工难度也较大,容易造成线路偏移及路基塌方。24按设计两箱体间距20CM,箱体制作难度大。3、施工技术措施31对于主路桥与匝道桥间20CM的间距,没有分别立模制作的条件。在施工中做了临时处理把缝隙缩小至4CM,采用竹胶板分隔,采用通长的对拉螺栓预制箱体,在顶进过程中,利用分向纠偏的办法,逐渐分开,保证设计间距。同时,由于主路桥与匝道桥外侧均受土的侧压力,因此在顶进过程中,调整顶进设备,增大靠近施工缝的顶力,这样保证了框架桥的顶进方向。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732由于桥位线路为高路基,开通时间不长而且在邻近桥台后,填土较松散,顶进开挖面极易塌坍;而且处于京广线旅客列车进出北京西客站的咽喉部位,列车密度大,速度高。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和减小由于斜交顶进的转矩,施工中采取以下措施321线路加固采用3333扣轨;横梁采用长12M的40B工字钢同时横穿两股线路,间距1M;在线路外侧和两线间共布置三道由250B工字钢组成的通长纵梁。每股道的加固长度90M;322在线路两侧及框架桥就位后的两侧位置设挖孔桩,成孔后先作为注浆井,从中分层顶入注浆管对路基土进行注浆固化,保证框架桥顶进时开挖面的稳定,并且由于侧面挖孔桩和固化土体,减小侧向土压力以起到减小转矩的作用;323在顶进方的对面,框架就位位置外设前靠背桩,作为防止顶进时线路横移的措施。33采用工字钢后背,由于在卵石土地层打入桩施工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7困难,采用挖槽埋桩方法施工。采用63工字钢,密度8根M,在滑板下埋深4M;人工夯填碎石土至滑板以上4M。计算后背提供的抗力可达到4200KNM,可满足锐角部位最大顶力的要求。4、实施效果41由于设置了一系列的防护桩并对土层进行固化,顶进过程中开挖面没有出现坍塌,保证了施工中运营安全。42线路加固系统具有较大的平面刚度,并设置了前端抗移桩和在横梁下布置台车,在顶进中保证了线路的稳定。43顶进就位的高程和方向主路桥前端38MM后端28MM匝道桥前端32MM后端5MM方向主路桥与匝道桥均偏东8MM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7规范规定框架桥顶进生允许偏差为对向顶进时中线允许偏差100,高程为1顶程,且偏高150,偏低200。5、主要经验和体会51在高路堤的顶进工程,由于后背大部分为人工夯填土,其密实度和后背桩的刚度是后背抗力的保证条件。本工程的后背填土采用了内摩擦角较大的填料,采用的后背桩具有教大的刚度,为顶进提供了足够大抗力。52本工程在桥体顶进过程中顶程达到35米时,前端出现扎头现象,经前端增加砼纵向地梁,保证了桥体顶就位后的高程。在承载能力较高地基的顶进施工,采用纵向地梁纠正扎头效果比较显著。53在松散地层的斜桥顶进工程,采用侧面防护桩和土体固化措施有一举两得的效果既可保证开挖面的稳定又可明显地减小侧向土压力。可以作为小交角斜桥顶进的方向控制措施。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754高路堤的顶进工程,尤其是交角较小的斜桥,为了防止线路横移,除保证线路加固系统本身较大的平面刚度外,必须有较可靠的前靠背作为支撑。55在斜桥顶进中,沿桥体中线方向弹线,按中线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