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诸葛亮的发言稿 _第1页
写诸葛亮的发言稿 _第2页
写诸葛亮的发言稿 _第3页
写诸葛亮的发言稿 _第4页
写诸葛亮的发言稿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写诸葛亮的发言稿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讲关于诸葛亮的故事在戏剧和图面中,诸葛亮都是身披八卦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姿态。据民间传说诸葛亮的八卦衣是他勤奋好学,师母所赏赐。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德操赏识,连司马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都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诸葛亮天资聪颖,司马先生讲的东西,他一听便会,不解求知饥渴。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他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呜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过了一些时候,司马先生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司马先生在上课时,就问学生,鸡为什么不按时叫鸣其他学生都摸不着头脑。诸葛亮心里明白,可他是个诚实的人,就2/8如实地把鸡快叫的时候喂食来延长老师授课时间的事如实报告了司马先生。司马先生很生气,当场就把他的书烧了,不让他继续读书了。诸葛亮求学心切,不能读书怎么得了,可又不能硬来,便去求司马夫人。司马夫听了请葛亮喂鸡求学遭罚之事深表同情,就向司马先生说情。司马先生说“小小年纪不在功课上用功夫,倒使心术欺蒙老师。这是心术不正,此人不可大就。”司马夫人反复替诸葛亮说情,说他小小年纪,虽使了点心眼,但总是为了多学点东西,并没有他图。司马先生听后觉得有理,便同意诸葛亮继续读书。司马先生盛怒之下烧了诸葛亮的书,后经夫人劝解,又同意诸葛亮来继续读书。可没有书怎么读呢夫人对司马先生说“你有一千年神龟背壳,传说披在身上,能使人上知千年往事,下晓五百年未来不妨让诸葛亮一试如果灵验,要书作甚”司马先生想到把书已烧了,也只好按夫人说的办。诸葛亮将师母送的神龟背壳往身上一披,即成了他的终身服饰八卦衣,昔日所学,历历在目,先生未讲之道,也能明白几分。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从山东来到襄阳落户后,叔父见他聪明好学,才智过人,遂送他到襄阳城南三里的学业3/8堂,与荆州牧刘表的三个公子刘琦、刘琼、刘琼同窗攻读。不久,诸葛亮成了学业堂的“高才生”,深受先生的喜爱。老师专门为他讲哲理、兵书、谈天下形势,诸葛亮也非常敬重老师。刘家三兄弟,个个公子气十足,谈吃讲喝倒是一个赛一个,读起书来却一个不如一个。他们没事就说闲话,东扯西拉谈牧府的政事、官场往来情况给诸葛亮听,并由荆州谈到天下。因为诸葛亮对这些事听得特别认真,他们三个就谈得越带劲。久而久之,请葛亮成了刘氏三兄弟的“朋友”。刘表为九郡之首,官高位显。但也十分关心自己子女的学业,因为它关系到刘氏家族祖业的继承。自诸葛亮来到学业堂后,刘氏三兄弟的文章与以前相比大有长进,刘表心中也暗暗高兴。为了向人炫耀,便让他们参政议事,在文武众官面前读他们的文章。众人捧场称好,刘表心里也乐滋滋的,刘琦、刘琮、刘琼更洋洋得意。他们三人的成绩怎么会突飞猛进这还得从老二刘琮说起。老二又能又滑,为了对付他父亲在四书五经上的询4/8查,就请诸葛亮帮忙,在文章上就请请葛亮为自己修改,甚至干脆就照抄。这样老二就骗得刘表对他的特别宠爱,蔡夫人心里更加高兴,逢人就夸老二好因为刘琮为蔡夫人亲生。后来,老大、老三也看出“窍”来,也走起“捷径”来,效果都不坏。牧府里每逢举行盛大宴会和接待贵宾,三个儿子都要在盛大场面发表讲话或朗诵文章。以前都是结结巴巴的,现在都显得有章有节,词理通达,博得了群臣及客人的赞赏。刘表对三个儿子也更宠爱了。一天,刘玄德从新野突然到来,刘表为玄德举行宴会,要三个儿子在宴会上单独会见刘备,并致“欢迎词”。时间只有半个时辰了,老二急忙去找诸葛亮写“发言稿”。写了老二的,老三、老大也接踵而来,时间来不及了,诸葛亮只好把前稿稍加改动,照抄一遍,分给老三、老大,才把他们打发走了。开始,刘表喊刘琦来见玄德。施礼过后,老大致欢迎词,词句流利通达,刘备听后连连点头,刘表也捻捻胡须,显得十分得意。又呼老二刘琮进见玄德,老二进来,施礼致词,拿出稿来照念。念了一会儿后,刘表抬头看了5/8看刘琮。刘表想老二的言词怎么跟老大的差不多再继续听下去,几乎和老大念的一模一样,这是怎么一回事刘表转了转眼珠也没作声,命他坐在老大身边。最后,再呼老三进见,老三照例致词,刘备与刘表一昕,怎么老三的“词”也和老大、老二的“词”一模一样刘备出于礼貌,只是在心中打了个问号,刘表却气得胡须直抖,把他们的讲稿拿过来一看,简直是一个棋子倒出来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刘表把手一摆,说道“把学业堂的先生给我请来听差的应声而去。不一会,学业堂的先生被请来了。刘表把老大刘琦的文章叫他看了一下说“这是谁的笔迹”先生看了看说“诸葛亮的。”刘表又把老二刘琮的发言稿交到先生手中,问道“你看这一篇又是谁写的”先生仔细端详了一会,答道“这篇也是诸葛亮写的。”刘表看了看先生,又把老三刘琼的稿子递到先生手中说道“请你再看看这篇是谁写的”先生看了一遍又一遍,这是怎么一回事但不实说又不行,只得照实回答说“还是诸葛亮写的。”刘表真生气,也顾不得礼貌,指责三兄弟道“你们都成了诸葛亮唉荆州又出了三个诸葛亮”提起诸葛亮,一般人都知道他能掐会算,料事如神,6/8是个大能人,却不知道他也曾被一笔小账难倒过,以至他指天发誓,终生不喝酒,也不吃豆腐。诸葛亮在襄阳隆中隐居时,常常自比“管仲、乐毅”,抱负不凡。有一天,他在抱膝亭上读书有些累了,便夹着书,信步下山散散步。到了山下,见一位老汉坐在一棵大树下,面前歇着一副担子。诸葛亮上前一看,一头是桶白净水嫩的豆腐,一头是坛醇香诱人的高梁酒。这时,诸葛亮觉得肚子饿了,便上前躬身施礼道“老人家,这豆腐和酒可是卖的”老汉一边站起来拱手还礼,一边笑着答道;“正是,正是。既然是诸葛先生想要,那就不用破费了。”诸葛亮一听,连忙笑着摇头说“那怎么行你这小本生意,也够辛苦的了我岂能白吃”老汉见诸葛亮只是摇头,便说,“那就这样吧,我有笔小账,请先生帮我算算。如算出来了,这豆腐和酒就权当谢礼。”诸葛亮这才含笑点头,请老汉说出那笔小账来。老汉拱拱手,说道“我想请教先生一斤豆子能打多少豆腐一斤高梁能酿多少酒”诸葛亮一听,忍不住笑了,以为这问题很简单,可是略一思考,却感到有些棘手,再过细一想,便觉得为难了为什么因为,诸葛亮长这么大,虽说吃过不少豆腐,喝过多次酒,却从来没有磨过豆腐、7/8酿过酒,不知道这笔小账应该如何去算。他挟着书本,迈着方步儿,踱来踱去,搜肠刮肚,用尽心思,还是算不出来,只好走上前,红着脸躬身对老汉说道“惭愧我实在算不出来。老人家一定知道,晚生倒要向您讨教了”老汉捋着胡须,呵呵笑道“其实这笔小账并不难算。用豆子打豆腐,水多豆腐就嫩,一称就显重,水少豆腐就老,一称就显轻,这叫豆打豆腐无定数。高梁蒸酒就不同啦高梁放在桶里蒸,桶上有锅,锅上结水气,水气变成酒,一斤高梁能蒸一斤多酒,这叫做高梁蒸酒有加头。先生没有干过这事,所以就算不出来,这就是事非经过不知情。象诸葛先生都这样,旁人就更不用说了。”诸葛亮听后,不禁连连点头,高兴地说“承蒙老人家指教,使我受益不小,请您受我一拜”说着,就躬身下拜。老汉赶紧拉住他,指着豆腐和高梁酒说道“你虽然没有算出这笔小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