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_第1页
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_第2页
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_第3页
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_第4页
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小城镇是县域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载体,加快小城镇建设,既是实现农村城市化、城镇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进一步调整农产品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缩短城乡差别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近年来,洞口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七届二次全会和全市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富民强县的总体目标,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推动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的最为重要的一个举措来抓,按照“四高”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十五大精神为指针,以“两会”精神为动力,以城乡规划与建设工作为重点,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加强城镇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坚持开发与建设并举,管理和建设并重,大力实施小城镇扩展工程。仅1998年全县共投入工地建设资金达32亿元,城区扩展面积万平方米,完成建筑面积257万平方米,修建下水道5600米,人行道路9576米,新增绿地面积平方米,新建市场4个,累计市场建设达万多平方米。各个乡也都形成了固定的集镇,城镇已成为商业产品的集散地、产业信息的交换场。近年来,通过城镇扩展的拉动作用,全县城镇人口净增万人,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财政收入增长了,人均年纯收入增加了166元。2/9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推进小城镇健康发展,洞口县委、县政府从战略的高度把小城镇建设列入“三大工程”之一,重点发展,坚持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从而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具体地说我们实施“四位一体”发展战略,加快发展小城镇,以小城镇建设的拉动作用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一、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洞口县委、县政府把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摆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优先发展,重点投资。每年年初,县委、县政府都要将城镇建设纳入各建制镇年度双文明建设目标管理,与各乡镇党政一把手政签订了城镇建设目标管理责任状,明确了各建制镇党政一把手负责该镇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的完成和城镇扩展工程的实施。为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领导,我县成立了以常务副县长蒋绍情同志任组长、人大副主任刘兴亮、副县长曾祥永任副组长的小城镇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县政府设立了10万元小城镇建设先进奖,奖励基础设施和城镇扩展工程考核先进乡镇,鼓励各乡镇因地制宜发展城镇建设,采取各种合理方法筹集建设资金,改善城镇的硬件设施。围绕年初签订的责任状,各建制镇将城镇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相应制订了一系列的3/9优惠政策,吸引农民带资进城建房、开店、经商、办厂。与此同时,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加大对城镇建设的投入,并结合“上面要一点,银行贷一点,财政拨一点,群众集一点,建设单位垫一点”的“五个一点”政策,配合滚动开发的办法,开发生财,生财修路,修路扩城,达到预期目的。据统计,全县仅11项总投资亿元的重点工程融资已逾亿元,其中银行贷款7600万元,县财政解决2000万元。目前有8大重点工程接近尾声,另3个重点工程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据不完全统计,仅1998年,全县用于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资金近2亿元。一是对9个建制镇的主要街道进行了扩建改造,铺上了柏油或水泥。全年共硬化城区街道18万平方米。二是结合公路总体战,改建了320国道、洞高路、1805省道洞口过境路和1846省道高沙过境路及县内一些主要干线,总长计20多公里。总投资1100万元,于1998年9月动工的320国道10公里水泥路工程已完成9公里,县城地段1公里降坡工程正在紧张施工,预计春节前完成任务。市公路总体战重点工程之一,全长公里、投资419万元的山水公路扩改工程于今年十月完成。一期工程投资1073万元的1805省道扩改工程公里已基本完工,已于1999年春节前投入使用。总长公里的石杨公路扩改工程已完成投资400万元,一期工程公里已全线动工。洞高4/9路县城段扩改硬化工程已完成长650米、宽14米的主车道和两条5米宽的非机动车道水泥路硬化,1300米下水管道,700米地下电缆铺设,1300米自来水管道配套改造,绿化道、人行道等配套工程基本完成,即将举行通车典礼。320国道洞口过境路一期工程东段公里已完成路面平整及给排水、供水配套工程,西段公里已完成土方35,9处涵洞已完成8处,2处桥梁正在施工,工程预算总投资3620万元,已到位资金2583万元。三是改造扩建了一批服务设施。总投资720万元的高沙自来水厂一期工程已完工,该水厂建成投产后,我县城镇的日供水能力将达万吨。四是发展电力事业。投资亿元、总发电量2万千瓦小时的茶路电站于1998年8月实现径流发电,工程历时7年,完成大坝砌体万立方米、建成11万伏高压线路42公里,已实现发电700万度。由省投资亿元的22万伏安输变电站工程于1998年3月破土动工,基础设施建设及厂房、生活区设施已全部完成,22万伏变压器运来安装即可接火运行。据统计,全县1998年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劳动力近万人,出动机动车1100台,挖运土石方450万立方米。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良性循环,县域经济呈现出勃勃生机。据统计,1998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亿元,比上年增长;完成工业生产总值亿元,比上年增长。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不仅大大增强了城镇5/9的经济辐射功能、商品集散功能和生活服务功能,而且极大增强了对外资的吸引力。全县个体工商户已达22085户,从业人员达48108人,实现了社会商品零售额亿元,比上年增长。交通运输、文化娱乐、饮食住宿、金融保险、房地产等行业也蓬勃兴起,第三产业增加值达亿元,比上年增长。全县共引进项目16个,技术15项,设备220台(套),引进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才53名;引进外资折合人民币3000多万元,其中境外资金2400多万元;创办合资企业14家,独资企业12家,年新增产值在亿元以上。二、小区建设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我们十分注意把小区建设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按照“搞好规划、分步实施、节省土地、注重效益”的原则,以小区建设为重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现集团效应。一是工业小区建设。我县工矿企业分布零散,规模不大,横向联系少,影响力不强,为提高我县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县政府拿出300万元,设立了工业小区开发基金,规定凡在工业小区内建厂办企业的,给予优先贷款,鼓励和引导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到城镇工业小区建厂办店,达到相对集中、连片开发,形成规模效益的目的。1998年是我县的企业改制年,在配合全县企业改革6/9的同时,我们充分利用企业改制的有利时机,加大规划编制力度,高标准编制小区规划,科学引导改制企业。一年来共完成小区详规编制万平方米,其中县木器厂小区15万平方米,县防水材料厂小区详规12万平方米,高沙火柴厂、副食品公司等10个小区规划共计20万平方米,规范及时的规划为我县的旧城改造、企业改制、新区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如位于洞口、隆回、武冈3县交界的黄桥镇,镇里划出平方公里土地规划工业小区。自创办工业小区以来,共吸引了8家企业进入小区,引进外地资金200多万元,目前全镇以汽车配件厂、制动器厂、碳酸钙厂等为骨干的工业生产已初具规模,有效地解决了乡镇企业布局分散,交通、通讯滞后,技术、信息、资金接纳能力弱,规模小、资源利用率低、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加速度,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畜牧小区建设。今年以来,我县继续把加快畜牧小区建设作为促进畜牧产业化的一个重要举措来抓,全县共投入资金近100万元,新建小区4个,建设面积2400平方米,畜牧小区的兴建和一批养殖专业户的加入,加速了农村城镇化进程。到目前为止,我县已建成集约化畜牧小区73处,畜牧小区建设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一方面,小区建设吸引了农民投资。据统计,7/91998年我县兴建的4个畜牧小区的100万元资金中,属农民自筹的达80以上。另一方面,小区养殖的龙头带动作用和小区便捷的交通条件为加速农副产品的增值提供了可能,从而增加了农民收入。三是住宅小区建设。今年来我县积极培育房地产市场,以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为切入点,大力发展住宅小区建设。全县共投入住宅小区建设资金1600余万元,扩展城镇近6万平方米。县房地产部门坚持以改革求发展,向市场要效益,深入盘活挖潜,加强行业管理,积极培育房地产市场,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年完成住宅小区施工面积万平方米,竣工万平方米。住宅小区建设的开展,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县域经济的良性循环。三、市场建设。我县在政府引导的前提下,按照“谁投资、谁兴办、谁受益”的原则,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兴建各种市场。目前,全县共兴办了各类集贸市场57个,总占地面积万平方米,其中小商品、药材、仔猪、木材、煤炭、耕牛、粮食等专业市场12个。1998年,全县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达亿元,同比上年增长。特别是高沙乳猪市场,充分发挥其牲猪吞吐功能,年成交量40万头以上。年成交额达7000万元,在转化农产品的商品率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全县基8/9本上形成了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相结合、大中小市场配套、有形与无形市场并存的多种层次的市场体系。市场的发展,不仅给城乡交往方式注入了新的内容,改变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单一模式,而且通过市场合理配套资源,给富余农副产品开辟了一条吸收、消化、增值的途径。比如,我县9个建制镇的18个市场,带动办起了238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相应联动产生了9万多各类种养专业户,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商品粮、瘦肉型猪、速生丰产林、蜜桔、茶叶等传统农副产品的生产和特种水产、特种蔬菜、“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使农产品商品率由1996年的,提高到1998年的。加速了农产品的商品化,为政府培植了财源,也为农民增加了收入。四、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小城镇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城镇的硬件建设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如果没有相应的软件支持,城镇难有更进一步发展。基于此,近年来,洞口县委、县政府狠抓城镇软件建设,以强化管理为手段,以塑造文明卫生城镇为目的,加大城镇管理力度,力争城镇两个文明同步并进。随着城镇面积的逐步扩大,城镇人口的增多,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矛盾愈来愈尖锐,一度以来,洞口的市容环境卫生脏乱差,交通混乱、市场无序,广大市民反响强烈。9/9洞口县委、县政府针对这种情况,积极开展以“创卫生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