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体质因素在疾病预防治疗中的意义_第1页
浅论体质因素在疾病预防治疗中的意义_第2页
浅论体质因素在疾病预防治疗中的意义_第3页
浅论体质因素在疾病预防治疗中的意义_第4页
浅论体质因素在疾病预防治疗中的意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7浅论体质因素在疾病预防治疗中的意义摘要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体质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可调的。体质因素不仅决定个体是否发病及发病的倾向性,还决定疾病的证型、传变、转归和预后,因而也决定了治疗原则和方法。因此,判定患者体质状况对预防和治疗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关键词体质学说疾病预防亚健康中医体质,是指人体的素禀之质,即是指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1。内经“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体质既具有相对稳定性,又具有一定的动态可变性,因而体质是可调的2,这就使预防和根治疾病成为可能。1对疾病预防的影响素问上古天真论有“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之说。它表明中医十分重视对疾病的预防,即“治未病”,从保护人体内在的正气出发以防御外界致病因素的侵袭。它同时也强调内因是发病与否的决定因素,而这里所说的内因实际上就是人的体质。体质强弱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7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正气的盛衰,而正气的盛衰则是人体是否发病的决定因素。人的体质可分为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3,除了平和质为正常的生理体质以外,其它八种均为病理体质。而不同病理体质的差异性可导致个体对某些致病因素有着易感性。为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由于体质具有相对稳定性,这就决定了其对某种疾病的易感性是长期存在的。如痰湿质易为湿邪所困和膏粱厚味所伤,气虚质易为外邪及劳倦所伤4。研究表明,鼻咽癌高危人群体质以单纯气虚质为特点,初诊鼻咽癌患者体质以热和瘀为特点,放疗1年后鼻咽癌患者体质以气虚质夹热、夹瘀及夹湿为特点5。现代临床研究也证实,过敏体质者往往对某些因素,如风寒、花粉、油漆、鱼腥虾蟹等过敏源具有易感性,而且不易治疗。由此可见,如果能改善人的病理体质,就可以有效地减少或防止某些易感性或过敏性疾病的发生,也就是真正中医意义上的“治未病”。为亚健康的治疗和调理提供了依据灵枢百病始生篇云“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说明人内在的体质虚弱是外邪入侵的病理基础。在同样外在因素下,体质强不易发病,而体质弱则易发病。由于体质状态决定是否发病,故在未病之时即应注意调理病理体质,这为目前普遍存在的亚健康的治疗和调理提供了依据。就亚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7健康的实质而言,属于中医病理体质,病理体质是一种将病未病的病前状态,或者说是隐匿状态6,亚健康状态与体质证候相吻合7。而中医在调理病理体质方面有其独到的理论和方法,因而对亚健康的治疗是有效的8,能从根本上解决其病因,防止其向疾病方向发展。但由于病理体质具有易感性、普遍性、长期性、难调性几大特点9,因此,针对病理体质或体质证候的调理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预防其它体质相关性疾病的发生祛除引起疾病的内因,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体质状态对疾病的抵御能力、患者康复能力和预后有很大关系,这也包括通过干预体质来调节心理适应能力,从而减少七情致病因素。由于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大,情绪因素日益成为当今社会致病的主要原因。所以根据中医治未病的原则,应该在自身无法缓解长期或强烈的情绪刺激的情况下,及早用中药、心理疏导等手段进行干预,以消除情志致病因素。同时也需要患者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和乐观的心态,从多途径来增强和改善体质。2调理体质在对疾病治疗中的意义由于体质状态不仅决定发病与否及发病的倾向性,还影响疾病的性质、传变、转归和预后,因此在治疗过程中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7辨别体质类型,并针对体质因素进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治愈疾病,实现治病求本。体质因素是诊断疾病性质和判断病机的重要依据体质影响证的寒热虚实属性、病变部位、轻重程度等。不同的体质类型人群感受同一种病因可以表现出现不同的证候,而不同的病因作用于同一体质类型的人群则可以出现相类似的证候,这就是受到体质因素作用的结果。故在临证治疗时,正确判断病人的体质属性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就容易造成“虚虚实实”之误。通过调节体质防止疾病的传变邪气侵入人体之后,可随人体体质寒热、虚实、阴阳之不同,向不同的方向发生转化,故宜先安未受邪之地,防止疾病的传变。吴又可认为同感温疫之邪而出现种种不同变证的原因与体质差异有关,所谓“传变不常,皆因人而施”。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根据病人的体质,应用五行生克制化理论,通过调节体质来防止疾病的传变。根据体质判断疾病的转归和预后临床实践证明,平素体质强盛者,即使得病也容易康复而平素体质亏虚者,则不易康复。温疫论四损不可正治提出“素亏者易损,素实者易复”,说明体质差异是导致疾病不同的转归和预后的主要原因,即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与疾病的转归是密切相关的。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7为“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提供理论依据“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均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治疗原则,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特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主要依据就是患者的体质,对于相同的疾病由于患者体质不同,可出现不同证型,故治疗时采取不同的治法而对于不同的疾病,由于患者的体质相似,往往出现相似的病理变化或证型,故在治疗时采取相同的治法。为处方用药提供依据在临床上,根据患者体质之不同,处方用药应有所侧重。对于体质壮实者,可选用作用较强烈的药物,且药量宜偏重对体质虚弱者,则宜选用药性温和的药物,且药量不宜过重。区别不同体质进行治疗,正是中医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的具体体现。3结语综上所述,辨别体质对防病治病均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正常体质,要注意饮食起居,调适情志,加强锻炼,保持体质强健,避免病邪侵袭对于病理体质,除了上述方法之外,还要根据体质类型,采取相应的食疗、药疗或其它方法,使体质恢复正常已病之后,不仅要祛邪,还要根据体质的偏颇,治病求本,以消除疾病之根源同时还要利用五行生克制化和阴阳理论,防止疾病的传变在疾病恢复期,尽管疾病证候已基本消除,但体质证候依然存在,故仍需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7坚持调理患者的病理体质,以达到彻底治愈,防止或减少疾病复发的目的。【参考文献】1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12王琦论中医体质研究的3个关键问题下J中医杂志,2006,4753293323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84何裕民次亚健康状态中医学术拓展的新空间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675周小军,田道法鼻咽癌高危人群体质调查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851546匡词元论辨证与辨体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281857周小军,田道法中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