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山魂莫振高观后感_第1页
瑶山魂莫振高观后感_第2页
瑶山魂莫振高观后感_第3页
瑶山魂莫振高观后感_第4页
瑶山魂莫振高观后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瑶山魂莫振高观后感瑶山魂莫振高观后感3月9日,广西都安高中校长莫振高因突发心源性疾病离世。悲痛瞬间爆发,传遍媒体、网络、微信朋友圈,去世当晚,4600多名在校学生自发熄灯默哀致敬。一天之内,整个都安县城的花圈便告售罄。15日早晨,数千人从全国各地赶来送他最后一程。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美国哈佛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以各种方式向他致敬。莫振高,一位普通的中学校长,为何能赢得如此爱戴他30多年来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近300名贫困生顺利考入大学,并发动社会力量帮助近2万名贫困学子圆大学梦。在他的感召下,一代代瑶乡山里娃走出大山、勤奋求学,用知识改变了自己和家人的命运。莫振高,他是大瑶山中筑梦人,是瑶乡学子的“校长爸爸”。“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100”“校长爸爸”把千万山里娃送出大山,却把自己一辈子“锁”在瑶山在学生们眼里,莫振高是校长,更是慈父。早上6点20分,下午2点20分,傍晚6点40分,莫振高都会站在教学楼前那棵龙眼树下,看着学生们进教室。2/11如果天气好,早上莫振高就会广播“今天太阳大,同学们可以晒晒被子。”中午,他的声音再次响起“请同学们将被子翻一翻。”下午,广播声又响“同学们记得收被子了,拍一拍、抖一抖”如果学生们被雨淋了,广播里会传出莫振高的声音“食堂为大家准备了姜糖水,请淋了雨的同学去喝。”即便躺在病床上,莫振高最挂念的还是那些学生娃。校后勤处主任黄道锋回忆,就在莫校长辞世的前几天,他还打电话反复叮嘱自己两件事一是尽管物价涨了,食堂能不提价就不提价二是元宵节晚餐要像往年一样,免费给学生加餐,一根鸡腿一个鸡蛋宵夜要提供汤圆,每个学生10个。他做这些事,分明怀着一颗父亲的心。学生们亲切地称他“校长爸爸”。“都安是广西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县。”县委书记陈继勇说。素称“石山王国”的都安,地处广西西北部,自然条件恶劣,农民以种玉米为生,全县人均年收入1600多元,特困户人均年收入不足800元。对绝大多数都安学生来说,读书、考上大学,是走出大山、走出贫困的唯一出路。“学校至今仍有约40的学生是贫困生,虽然已免学费,但书本费、住宿费及生活费,每年仍需4000元左右,不少贫困家庭不堪重负。”都安高中资助办主3/11任韦喜凤说。每年学生报到时,总有一些缺钱的孩子没有勇气进校报到,在校门口徘徊。这时,莫振高会把“校长办公室”搬到校门口,拿着喇叭喊“有困难,就找我莫振高”他还亲自为贫困生办理优先入学手续。多年来,每逢开学,莫振高必“摆摊”,专做贫困生的“生意”,这动人的一幕在当地传为美谈。“一个孩子只是学校的几千分之一,却是每一个家庭的100”“帮一个贫困生,就是帮一个家庭”35年来,莫振高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先后资助300名学生上完了高中、大学。“让瑶寨儿女走向世界”,走进都安高中大门,一块大理石上9个烫金大字格外耀眼。这是都安高中的办学理念,也是莫振高的毕生心愿。为了让孩子们“进得来,学得好,考得上,出得去,成得才”,莫振高费尽心思。早年,都安高中只有1栋宿舍楼和3栋小教学楼,外面下大雨,房里下小雨。莫振高担任校长后,如燕子衔泥筑巢般一点点筹措资金,对校园进行硬化、美化、绿化。如今,图书馆、教学楼和宿舍楼相继拔地而起。建设要投真金白银。县财政局副局长黄泳迭介绍这些年来,县财政“勒紧裤带”,加大对都安高中的投入,4/11但对都安高中的发展而言仍远远不够。钱从哪儿来“抠”出来。一次,黄道锋和莫校长到南宁出差,筹备新建学生宿舍楼。县里建筑公司报价,一栋3000多平方米的大楼要150万元。为了省钱,莫校长决定包工不包料,自己采购钢筋、水泥等建材,一趟趟地到南宁各大建材市场,货比三家。最后,宿舍楼建成,才花了90多万元。抠归抠,可该花的钱,莫振高从不含糊。学校科技大楼落成,莫振高“大手笔”地给教室里配了两台29英寸的闭路电视、一台高亮度的投影仪和100台电脑。几年前,他拍板挤出资金,选派97名教师参加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班学习。在莫振高的带领下,都安高中高考升学率逐年上升,连续10年高考上本科线的学生达到76以上,而且连续20多年有学生考上北大、清华。值得一提的是,都安高中还是广西唯一一所外语特色学校,2016年高考,英语作文满分率居广西第一。知识,改变了一代代山里娃的命运。如今,都安高中的学生遍布国内多个城市及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新加坡等国家,有上千名校友在北京工作。“让瑶寨儿女走向世界”的目标正慢慢实现。由于治校有方、成绩突出,莫振高多次被推荐到党5/11政机关任职,也有外地学校抛出高薪橄榄枝,但莫振高都婉拒了。“我走了,娃娃们怎么办”执此一念,莫振高在都安高中一待就是30多年。“考上大学是对校长最好的怀念”用担当与责任树立的丰碑永垂不朽,激励数代人“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近来,黄道锋一有空儿就会到南教学楼的施工现场转转。“莫校长心里还惦记着这栋楼,一定要保质保量建好。”读书时,韦景煜没少到校长家蹭饭。校长对他说得最多的是“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知识,所以要拼命读书,努力走出大山”。韦景煜说,这种“不放弃”的精神,是校长留给自己的财富。蓝涵正计划和校友们一起成立一个基金会,用于资助家庭困难的学弟、学妹们。“让一代又一代的都安高中学生相互帮扶下去。”一组数据,或许能让莫校长走得放心。XX2016年,广西累计资助学生达万人次,各级财政投入的资助资金亿元。8年间,财政投入的资助经费和受助人数连年大幅增长,资助经费从XX年的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亿元资助人数从57万人次增加到万人次资助项目从7项增加到22项。3月底,从都安高中毕业的韦丹丹,通过腾讯公益6/11的乐捐平台,发起了一个名为“为化缘莫校长圆遗愿”的项目,试图募捐70万元,资助都安高中的贫困学生。项目的备注上写着校长走了,他的心愿,我们来圆让瑶山子女走出山坳短短56小时内,捐助者达到8600多人,捐款很快达到70万元。这让韦丹丹很是诧异,也很是感动。“这70万元,10万元将用于今年高三毕业且考上本科以上的贫困学生,一次性资助每人2000元大学路费和生活费,共资助50名学生60万元将帮助100名今年9月考入都安高中的贫困新生,资助每人每年2000元生活费,资助3年。”韦丹丹说。如今的都安高中校园。师生恸哭、挽幛如云的悲痛场景,已然淡去。琅琅的读书声,不时从教室传出。高三356甲班的苏宝尧同学说,考上大学,走出大山,是对校长最好的怀念瑶山魂莫振高观后感莫振高的“化缘路”始于1995年。当时,在都安一家水泥厂工作的一位校友主动跟莫振高联系,说他们厂可以为贫困学生提供助学金。然而,当莫振高带了几个学生的档案去到那家水泥厂时,却被告知企业目前很困难,没办法拿出钱来,只是对校长的做法表示理解。第二次,莫振高去到南宁,约了一家企业的项目负7/11责人到学校来,希望他们能扶助35个孩子,也没有成功。莫振高说,尽管屡次遭到拒绝,但他从不放弃希望。在十余年的“化缘路”上,他得到的不仅仅是3000余万元的善款,更有许多内心深处的感动。他向记者述说了一次至今想起仍让他感动不已的经历。那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莫振高带着他的“筹款团队”到南宁一家化学公司筹集善款。莫振高作完贫困学生的情况汇报后,公司老总没有当即表态,而是提出要亲自到学校看看学生。之后,公司老总兑现了诺言,带着家人和副总一行十几人,开着一辆面包车来到都安,在莫校长的带领下去看望家住东庙乡的一位姓唐的孤儿。当时是数九寒天,车子刚开到村口,他们就远远看见3个孩子在一个用彩布条围成的木棚下生火,冻得瑟瑟发抖。这3个孩子在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在县城附近烧石灰时又被滚落的山石压死之后,便失去了依靠,只好相依为命。最大的女孩,就是他们专程要来看望的那名学生。老总下车看了3个孩子,问了问孩子的情况,没有再多说什么。回到学校后,他对莫校长说,他不但要资助这名姓唐的学生,这一家人他都包了。不管以后这3个孩子在哪里读书,他都会一直包到他们上完大学。这件事让莫振高相信,社会上像这位公司老总的爱心人士一定还有很多,更坚定了他在“化缘路”上走下去8/11的信心和决心。为让千万山里娃走出大山他把自己“锁”在瑶山一辈子“让瑶寨儿女走向世界”,走进都安高中大门,一块大理石上,9个烫金大字格外耀眼。这是都高的办学理念,也是莫振高的毕生心愿。为了让孩子们“进得来,学得好,考得上,出得去,成得才”,莫振高费尽思量。上个世纪80年代,都安高中校舍基本上都是瓦房,只有一栋宿舍楼和三栋小教学楼。每逢下大雨,房子里就漏水,这时莫振高都要冒雨,亲自登着梯子,上房去检修。瑶山魂莫振高观后感都安高中校长莫振高,一位党和人民的好教师因病辞世,永远地离开了他无限热爱的学校和师生们。噩耗传来,五湖四海的校友,与其朝夕相处的师生,甚至是素未谋面的人们,纷纷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来表达他们对莫振高的哀思与敬佩。在这些饱含深情的字里行间,我们能够再次读懂好校长莫振高的高尚师德和精神境界。德似瑶山高爱似海洋深“晨吹哨声,嘘寒问暖,父爱如山。三更灯火,伏案备课,传道授业一生中得此严师慈父,幸莫大焉”9/113月10日,就在莫振高离世的第二天,都安高中北京地区校友会立即发来唁电表示沉痛的哀悼。该校友会的会刊苦楝树,刊名为莫振高所提。为什么取名苦楝树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工作的校友蓝建学于悼文中解释因为我们都高学子大多出身贫寒,但是有一股不服输、不屈服命运的精神,就像家乡的苦楝树,只要有一点点阳光和水分,哪怕是石头缝间,都能生根、发芽、成长直至参天大树,成为有用之才。“数十年如白驹过隙,老莫把自己完全献给都安高中,献给这山石之间的谷地,献给这片土地上执着的人民。”蓝建学写道。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的都安校友在对高中老莫校长缅怀书中有这样几句话人生六十载,都安莫先生。功似瑶山高,爱似海洋深。吾为莫学子,骄傲在其中。美国哈佛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康纳迪克州大学等国外高校的教授、博士联名发来唁电说莫校长数十年精勤不倦,奋斗不息,使无数的山区孩子从蒙昧无知的孩童成长为有文化的青年,从都安走向广西、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成长、成才。这批在海外的校友评价道“莫校长的一身正气、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为我们广大师生所敬仰,亦将永远激励我们。”10/11美国都高同学会唁电说莫校长教育之精髓,首重倾心相待,他为人谦恭有礼,体贴洞察,爱护师生胜过亲人他一生倾囊助学、扶弱济困、循循善诱,是以桃李天下,劳苦功高。新加坡都高校友会唁电说莫校长教给我们的做人道理不会被忘记,教给我们的爱人之心不会被遗忘,教给我们的奋斗不止的精神会永远延续。真情待同事爱心献学子“你在培育一处园林,它是育人成材的沃土,近四十年的汗水这里已成学子陶醉的园林。”3月18日,曾在都高工作20余年的保卫干事陆汉迎向记者展示了他这首特别献给莫校长的诗句。“您很忙,但是您还是亲自陪同我们去了一趟山里,去了一趟乡下的学校。您告诉我们您来自哪里,您的孩子的生活环境是如何的艰辛,您带我们去直接感受学生的生活环境,让我们对都安学子有更直接的了解。一路上您不时指着路边的一个村庄,告诉我这是都高一位老师的老家,那是都高另一位老师的老家房子。能记住自己下属老家房子的具体位置,我惊叹于您的细致”曾到都安高中支教的老师梁艳理在悼文中写道。“我们来自大山,我们柔软如石头缝里的一株小玉米我们来自山里,我们想振翅飞翔。忘不了啊,敬爱的莫校长,是您一句你来吧,没事,将来的一切由我处理,11/11于是屋后的芭蕉树露出了笑脸,门前的苦楝树不再忧郁于是濒临辍学的学子,走进了校园。”学校“圆梦班”的全体同学写下了这首饱含深情的诗句。莫振高辞世后,他的同事们、学生们以各种方式缅怀他,有的学生还自制了视频放到网上。瑶乡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