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削技术的发展及关键技术 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磨削技术的发展及关键技术 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磨削技术的发展及关键技术 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磨削技术的发展及关键技术 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磨削技术的发展及关键技术 文献综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1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题目磨削技术的发展及关键技术二级学院重庆汽车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109040206姓名代志华学号10904020606指导教师系主任时间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2评语栏:评阅老师签字: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3磨削技术的发展及关键技术摘要:砂带磨削几乎能用于加工所有的工程材料,作为在先进制造技术领域有着万能磨削和冷态磨削之称的新型工艺,砂带磨削已成为与砂轮磨削同等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加工方法。综观近几年来国内外各类机床及工具展览会和国际生产工程学会的学术会议,结合砂带磨削在国内外各行业的应用状况,可以看出砂带磨削在制造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着广泛的应用及广阔的发展前景。关键字:磨削砂带机床技术Keyword:GrindingAbrasivebeltMachinetoolTechnology一,前言砂带磨床是一种既古老而又新兴的工艺。近30多年来,粘满尖锐砂粒的砂布或砂纸制成一种高速的多刀多刃连续切削工具用于砂带磨床之后,砂带磨削技术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这种砂带磨削技术远远超越了原有的只用来加工和抛光的陈旧概念。现在砂带磨床的加工效率甚至超过了车、铣、刨等常规加工工艺,加工精度已接近或达到同类型机床的水平,机床功率的利用率领先于所有的金属切削机床,应用范围不仅遍及各行各业,而且对几乎所有的材料,无论是金属还是非金属都可以进行加工。长期以来不大引人注意的砂带磨削工艺现在正进入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而数控磨床又是磨床的发展方向,所以研究数控砂带磨床本有很大的意义。【正文】一.磨削技术的发展及关键技术1.磨削技术发展史高速高效磨削、超高速磨削在欧洲、美国和日本等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发展很快,如德国的Aachen大学、美国的Connecticut大学等,有的在实验室完成了速度为250m/s、350m/s、400m/s的实验。据报道,德国Aachen大学正在进行目标为500m/s的磨削实验研究。在实用磨削方面,日本已有200m/s的磨床在工业中应用。我国对高速磨削及磨具的研究已有多年的历史。如湖南大学在70年代末期便进行了80m/s、120m/s的磨削工艺实验。但有些高速磨削技术还只是实验而已,尚未走出实验室,技术还远没有成熟。特别是超高速磨削研究还开展的很少。在实际应用中砂轮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4线速度一般还是4560m/s国外都采用超精密磨削、精密磨削、微细磨料磨具进行亚微米级以下切深磨削的研究,以获得亚微米级的尺寸精度。微细磨料磨削用于超精密镜面磨削的树脂结合剂砂轮的金刚石磨粒平均直径可小至4um。日本用激光在研磨过的人造单晶金刚石上切出大量等高性一致的微小切刃,对硬脆材料进行精密磨削加工,效果很好。超硬材料微粉砂轮超精密磨削主要用于磨削难加工材料,精度可达0.025um。日本开发了电解在线修整超精密镜面磨削技术,使得用超细微超硬磨料制造砂轮成为可能,可实现硬脆材料的高精度、高效率的超精密磨削。作平面研磨运动的双端面精密磨削技术,其加工精度、切除率都比研磨高得多,且可以获得很高的平面度。电泳磨削技术也是一种新的超精密及纳米磨削技术。随着磨削技术的发展,磨床在加工机床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据1997年欧洲机床展览会的调查数据表明:25%的企业认为磨削他们应用的最主要的加工技术,车削只占23%、钻削占22%,其他占8%,而磨床在企业中占机床的比例高达42%、车床占23%、铣床占22%、钻床占14%。我国从19491998年,开发生产的通用磨床有1800多种,专用磨床有几百种,磨床的拥有量占金属切削机床总拥有量的13%左右。可见磨削技术及磨床在机械制造专业中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总之,磨削技术发展很快,在机械加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磨削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发展超硬磨料磨具,研究精密及超精密磨削、高速高效磨削机理并开发其新的磨削工艺技术,研制高精度、高刚性的自动化磨床。2.磨削的关键技术研究就磨削而言,特别就高速高效磨削、精密及超精密磨削而言,其涉及的内容广泛,不仅包括磨削本身的技术,也集中了其他相关技术。关键技术介绍如下:(1)磨削机理及磨削工艺的研究对普通磨削而言,在磨削机理和磨削工艺方面已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精密及超精密磨削、高速高效磨削的磨削机理和磨削工艺方面,针对不同的工程材料(如陶瓷和玻璃)国内外开展了一些研究,但还很不全面,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还需进行广泛的研究,找出其内在的规律。可见,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