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村小学教育问题及对策_第1页
xx村小学教育问题及对策_第2页
xx村小学教育问题及对策_第3页
xx村小学教育问题及对策_第4页
xx村小学教育问题及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XX村小学教育问题及对策摘要堤坪埔村地处鄂西北,是一个典型的靠山吃山以农耕为主的偏远村落。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不论是农村合作医疗带来的便捷与实惠,还是税费改革下的增产和增收,都可以在这个山坳里看到原型,新空气,新景象,可谓方兴未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新的建设在于改善农民生活,新的政策在于促进农业生产,而这一切的落脚点却是一个教育。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教育有怎样的变化老师和学生有怎样的期待本文通过走访村小学及部分学生试图推知一二。关键词留守儿童流动人口精神建设爱信计划一平静的小村和路上经过的其他村落一样,堤坪村也是格外的安静,大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意境。通往村子的水泥路是年前刚修好的,大约有2宽,既便如此,两旁的杂草藤蔓已是肆意横生,遮遮掩掩竟占去路一半的面积。曲曲折折的盘山路,坐在车上又有曲径通幽,山重水复的美妙。坐在巴士上的人聊天,说水泥路比以前的土石路好多了,却这么容易荒,反而没有路了,司机说,愿意走路的人少了,草就长的厉害。我忽然想起,鲁迅的一句话,“这世上本没有路,走2/11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很显然,村里的人在减少。从村支书处得到的统计结果证实了我的想法,堤坪村总户数214,共有人口819人。耕地面积亩,其中水田亩,旱地亩。人均耕地还不足亩。“现在种地都养不活一头猪”农民李芝兰曾这样狠狠的说。于是,村里的劳力都纷纷外出打工。2016年,堤坪村经济总收入为万元,纯收入万元,其中打工收入97万元,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外出务工收入已经在整个村经济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伴随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全国各地刮起农民进城淘金的浪潮,可以说传统的农耕采织已经对渴望新生活的农民失去了吸引力。一个最生动的例子,村头一姓袁的人家刚刚盖起一栋二层小楼,虽然不是很气派,但在整个堤坪却是划时代的大事,因为这是村里有史以来的第一栋楼。对于这个发现,我兴兴的问对堤坪村经济不乐观张村会计“谁说在村里挣不到钱,人家不就盖了楼房了”村会计一笑而过“你说的是桥头袁家吗人家两口在外面打工十余年,现在是衣锦还乡”农民口头有句话,“人误田一时,田误人一年。”人哄地皮,地哄肚皮,很难相信农民兄弟很决绝的放下手中父传子承的锄头,放弃祖辈沿袭下来的农耕生活,背井离乡。张书记笔记上查到,整个村劳动力总人数为637,年龄3/11内为360人,而外出人员已经达到295人。我一直在想,是什么让他们如此自信的认为外面的世界可以比这个世局的地方更舒适,是什么不让他们再担心田里的庄稼而漂泊外乡,又是什么在支撑他们重土难迁的乡土之心。张会计的话让我茅舍顿开。农活异常繁重,勤劳才能丰收无疑是最好的写照,一年四季,从翻地播种开始,除草,杀虫,施肥每一步都不能有闪失,即便是这样认真仔细,好的收成还得看好的天气。可以说“勤劳可以致富”对试图奔小康庄稼人来说并不是可以为之信仰的警句。一亩地勤勤恳恳,收入不过千余元,而外出务工的优势有锥处囊中。一直以来,农民是最本分的社会下层,但他们也憧憬幸福,渴望富足,所以抛开赖以为生的天地也就不足为奇了。我碰到的张爷爷,刚从上海返村,因修桥梁不小心受伤回来养伤的,打算身体回复后就再去。二落寞的村小学即便是离开堤坪村有两个星期的时间,即将成为初中生的月月落寞的眼神依然在脑子里若隐若现,还有村里小孩一个人玩沙子的落寞身影也久久不能忘怀。所以与本身就比较平静的堤坪相比,村小学就更显得落寞。这所小学名副其实,加上操场,宿舍,食堂校舍面积不过300平方,在校学生47人,教职工6人,校长也已4/11经包括在内。从村支书那里得到的情况是,学校现在分五个年级,共五个教学班,全部教学任务由六个人负责。闻此我已愕然,心里有一连串的疑问1小学六年制,为什么只有五个年级2小学的课程虽不繁重,但也有语文,数学,社会,英语等等好几门,这几个老师够么3操场面积还不足100平方,还是土场学生到哪里活动呢这样的问题其实在与村会计对话里就已经有了答案。在小学里我发现,学校被一堵新砌的墙分割成两半,原先的校舍住进了人家,还有几间也挂上了村委会和计生委的牌子。会计笑道,“不卖不行啊,房子很破,老漏水,村里也拿不出钱,每户出义工,最后还欠人家五万多元。村里的孩子越来越少,一个教室就几个孩子,卖房子救急也是迫不得已。”堤坪村村委在职干部仅有三人,分别是村支书,村会计和村长,村会计告诉我说为了削减行政开支,原来的村小组组长,计生妇主任都给撤销了,但就是这样干部的工资也是时时拖欠,更不用说小学了。现在我们的任务很繁很重,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这里的人家多分散,有的学生甚至要步行一个小时5/11才能走到学校,所以学校现在也有寄宿生,由学生拿来粮食,学校抽调一个老师负责饮食起居。很难去揣摩老师真正的心态,在工资拖欠的情况下还得认真备课教书,还得时时照顾地里的庄稼(这里的老师也有天地,也要农耕),我没有去找那个负责学生伙食的老师,因为从村支书的脸上我已经感觉到,这样的苦苦支撑不是一个简单“高尚”可以解释的。本来村小学有两名学生可以升入六年级,可是学校实在派不出更多的老师,只好让他们再读一个五年级我对这样的安排很惊讶,但在村支书面前我还是强按捺住心里的不平静。只是一个问题在不停的闪动是什么让这两个孩子耽误一年的青春简单的操场上,除了两张乒乓球桌和一个破烂不堪的篮球架,再也不能瞧出任何可以玩耍的器械。这里的孩子基本没有玩具,上山下河也学就是他们最好的娱乐。我不知道他们有怎样的课件十分钟,也不知道他们学后如何度过漫漫长夜,更无从了解他们的意识里有怎样的喜怒哀乐记忆。因为他们有着最让人揪心的称谓农村留守儿童。我这样总结农村儿童过去与现状,80年代的儿童是苦难的一代,90年代的儿童是贫穷的一代,世纪初期的儿童是落寞的一代。大量的轻壮劳力外出直接改变了堤坪村6/11人口构成,孩子和老人的留守使得这个村子越来越来安静,而孩子们也在安静中变得落寞与胆怯。在路上,我碰到从北京回来的女孩月月,她跟父母到北京有三年了,父母务工,她在一家农民工子弟学校读书。从她身上我看到了村里小孩没有的大方和灵秀,毕竟是在大都市里待过,一身的光亮气质几乎让人畏惧。不过,她很难过的说她不得不回来,因为她下学期就是初一,必学要在这边读了。闻此,我也难过,不知道以后再见还能不能看到她自信与自然的脸庞呢三我的思考纵观自己的父辈和前辈,农村儿童的生活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美如芝麻花。他们有更好更多的机会接受教育,有更丰富的生活信息,更重要的是有很多真正关心他们的人,虽然在经济乃至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下,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所难免,我们不苛求万事如意,但要求进步,渴望更好的心情一直都没有变。“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小平同志这句至理明言大概会出现在每所小学的墙壁上,可惜我并没有在小学时代就理解她的内涵和意义。即便现在也是一知半解,但在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浪潮中,我相信,依靠良好的教育,农村的孩子将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山村,走向别样的地方,看看外面的世界。7/11农民离开心爱的土地,尽管前途艰辛困苦,也是心甘情愿。作为新世纪的播种者,在追求幸福道路上,他们多了一分大胆和无畏,这是时代的进步,农民的进步。但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大量农民背井离乡的现象却是不正常。他们需要土地也需要一个稳定的家。农村留守儿童已经越来越来受到社会的关注,我相信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学习,他们的身心都将在未来的岁月里逐步得到改善。堤坪村的小学现状以及儿童面临的生存问题不过是众多农村的一个缩影,也有理由相信在某个地方也在遭遇同样的无奈。新农村建设大张旗鼓,如潮般涌,从堤坪村就可见一斑,翻修的房屋,援建的标准带沼气猪圈,新修的水泥路在为这些成就欢呼鼓舞的时候,我却总也忘不了那群落寞的孩子,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洋洋洒洒,“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如果说新农村初露的朝阳,那么物质的建设是温暖的朝阳,而孩子脸上天真的笑便是那一抹光亮的晨曦。关注基础设施和关注儿童同样重要。新农村之所以为新,并不是修建了几栋新房,铺设了一段新路,也不是地里多曾收。温铁军认为,“新农村的8/11新,新在农村的发展能够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和谐社会的要求”,有此而知,堤坪村的努力还远远不够。一个物质和精神一同并驾齐驱,同样富足的新堤坪村需要后来人更多的付出。“有调查才有发言权”,与许多积极走进农村,试图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同学一样,发现问题固然有喜有忧,但更多的遗憾是在问题面前表现的无措和矛盾,甚至是幼稚情绪。当村会计说种地不挣钱的时候,我反驳到“房县不是香菇木耳之乡么,何不利用山地优势,大力发展土特产品的规模化种植村里自己建公司,收购,包装,销售减少中间环节,价格自然就上去了,这样还不是一本万利”村会计又是一阵苦笑“山里人家居住分散,而且这样的种植风险很打,况且哪里来的本钱呢”我自然明白的,但仍试图说服,不过在会计面前一次一次的假设都没能成立,我终于和我的坚持妥协,最后放弃。至今我都没能在堤坪经济新出路上有任何满意的想法,哪怕只是一个美好的创意四一些对策留守儿童出现的根源总结起来有两点第一,传统农业逐渐对农民失去吸引力;第二,外出务工能有更好的经济收入。所以试图将农民留在土地上安心耕种,儿童有所依靠的努力势必要解决农村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9/11腰包鼓起来,家才能稳定,人丁兴旺,其乐融融。农村的最终和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孩子们最珍贵最重要的人生阶段却只有几年的光景,一批孩子是一代人,直接影响一个村的未来。我觉得只要是能够影响他们成长的努力都值得全社会去尝试。下面的计划(附后)是我根据堤坪村实际情况提出的,简单易行,希望能有所启示。结语这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课程的一篇作业,作为一名农村出来的学生,我有很多话想说,只好打破提纲要求的1500字限度。不过,文里所述问题还只是冰山一角,而且对自己所提问题至今我没能想到真正的解决方法,所以文章的题目只能是名存实亡了。在堤坪村待过近一个星期,每天都有思考,每天都在总结。究竟什么是新农村,究竟什么是和谐社会。走在村里,我看到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变化,村头河岸由县检察院出资修建了结实的大桥,人们不必在蜻蜓点水过河了。水泥路的铺设也使得巴士愿意到这个偏僻的小村行驶载客,村民们的货物可以更为便捷的运输,而出行更为方便,原来的四小时步行,现在一节课的功夫就可以完成。诸如此类,心悦诚服。但就是这样得来不易的小喜悦却在后面的10/11几天被击碎,因为在这个崭新的家园,我竟看不到村民脸上有任何激动的表情,难道他们还不满意难道他们还没有觉察有很多事情,比如村选举,村居民房屋改造,他们都不愿意多谈,一个小小的细节是国家免费提供的沼气灯和炊具,村民去领取国家免费提供的沼气灯和炊具,需要向林场(堤坪村上级单位)缴纳一只鸡方可批准。政府给予山民的实惠硬是被一群鸟人生生吞噬,也许这正是我不能看到村民应有的满足的原因吧。我很爱看毛泽东选集,特别是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章。实事求是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情况是事实并非每个人都可以遇见和了解,就像我站在农民面前而不能理解他们无奈的心情一样,要试图去融入他们的世界,了解他们的想法很困难,作为学生我只是觉得很累,提别是很多次尝试去揣摩他们的心境,但事实远远超出想想。所以我觉得学校以后可以不必做这类调查报告的动员或者布置类似的作业了,我不表示有任何的乐观。最后要感谢堤坪埔村,村支书张家怀,村会计张家礼,文中数据都由他们统计而得,也正是与他们的谈话使得我有了上述想法。爱信计划(附)主题世界好大,信来联通;11/11对象农村留守儿童,城市儿童;方案由所在大学院系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向以前的小学提出申请,建立农村与城市小学生的联系,获得学生地址等基本信息。采取一对一的方式互通信件,沟通友谊,增进了解。计划背景物质上的落后可以新建和改造,但心灵上的孤独却是永久会定格的记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