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弱势群体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_第1页
农村小学弱势群体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_第2页
农村小学弱势群体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_第3页
农村小学弱势群体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_第4页
农村小学弱势群体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农村小学弱势群体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当前在许多农村小学中,因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逐渐形成了一部分弱势群体学生,如贫困生、留守生、后进生、智力障碍生等群体,这些群体的小学生存在较大的心理负担,既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严重制约农村义务教育水平的发展。因此加强对这部分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目前小学教师迫在眉睫的任务。根据多年小学班主任的教育实践经验和总结,特撰此文,就弱势群体学生心理行为表现、形成原因及相应对策,与大家做肤浅交流。一、心理问题分析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别人肯定,小学生也不例外。而弱势群体学生,得不到应有的肯定和赞扬,加上小学生心智发育尚不健全,会表现出多种心理问题。1、自卑情绪有这样情绪的学生,在班里抬不起头,上课不敢举手发言,班组活动时独坐一边,同学面前不敢高声说话,见了老师低头走,考试后往往沉浸在自责之中,没有朋友或则朋友极少。这些学生大多成绩较差,不太合群,精神不振。2、自傲心理2/10这种学生自以为是,不把别的学生甚至不把老师放在眼里,认为只有自己是最好的,自己聪明,可以独自把学习做好,有的甚至发展到上课不听讲,作业不做。这种学生通常是头脑比较灵活,基础比较好,或有一技之长。但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结果反而是自己害了自己。3、逆反心理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往往是班级中成绩中下等的学生。这些学生没有优秀生“居高临下”的优势,心理的苦闷往往不能正常流露,或在与老师、同学交流时得到应有的宣泄,而是把一切埋藏在心底。面对自我的孤独无助,面对挫折时的无能为力,面对新群体的优越感丧失等等,他们会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或对同学的好言相劝置之不理,有的甚至我行我素,不惜以违犯班规、校纪或恶作剧的形式来“引人注目”,满足于自我存在的表现欲。4、脆弱心理这种学生心理脆弱,希望时刻被别人关注,希望做任何事都被表扬、赞赏,不能容忍被别人忽视,不能接受别人的正确建议,不能正确的面对批评。在遭受挫折或被批评后,会萎靡不振,无所适从,有的甚至“破罐子破摔”。这种学生大多家庭条件优越,家长娇惯纵容,教育方法不当。3/105、疑惧心理这些学生因为担心受到或曾经受到别人的严厉指责与嘲笑,往往比较“胆小”、“心虚”、“敏感”、“有戒心”、“有敌意”,常常会主观地认为老师或则某些同学轻视自己,厌弃自己,甚至会“迫害”自己,给自己“小鞋”穿,甚至对真正关心自己的老师或同学也不愿意接近,采取回避、沉默甚至对抗的消极态度。6、冲动心理这些学生自控能力较差,不能正确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外界刺激情绪反应过敏,做事不计后果,会表现出打人、摔东西等反常行为。这种心理形成往往是因为学习压力大,思想包袱重,所以内心充满着无名之火,一遇到什么事,情绪就是显得格外冲动。7、焦虑心理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对学习过分担扰,表现为上课不能专心,注意力不集中,总是担心老师叫自己起来发言,一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就心慌,测验时平时会做的题目有时也做不出,经常唉声叹气,情绪低落,严重者吃不香,睡不安稳,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与生活。8、嫉妒心理有这种情况的学生,心情烦躁,心境抑郁,心胸狭窄,往往只把一两个同学视为知己,其余的同学视为路人。4/10对比自己强的同学心怀不满,有的甚至发展到怨恨,见竞争对手遇受挫折则心理高兴,经常在背后议论他人是非,爱打小报告。9、孤僻这些学生往往性格内向不合群,不爱说话,对周围的人怀有戒备心理和厌烦情绪,做事喜欢独来独往,疑心较重,神经过敏,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欲望都掩盖起来,不愿暴露自己的内心世界,不愿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二、成因分析(一)来自小学生自身的因素1、遗传因素在农村,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儿童生理发育先天不足,相貌不佳或残疾,智力偏低等,这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学习和生活,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其他人也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必然造成他们的自卑、孤僻等心理问题。2、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但其心理还不够稳定,心智尚不健全,很容易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变化,因此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二)来自家庭的因素家庭是小学生接受教育的最初环境,家庭气氛的5/10好坏,教育方式的优劣,直接影响小学生的情感意志,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1、父母的溺爱在有些家庭中,父母视子女为掌上明珠,生活上百般呵护,不愿让他们受一点委屈,经历一点风雨,甚至在子女犯了错误时,父母也不说一个“不”字。天长日久,子女自然形成了“唯我独尊”的心理,当他们走进学校,走向社会同他人交往,遇到挫折时,便不能接受,无所适从。2、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有的家庭,父母从来不把子女看作是与自己平等的一员,认为子女只能惟命是从。他们对子女过于严厉、粗暴和专制。还有的家庭,家庭教育陷入“爱的误区”,对子女过高要求,过度期望,过分保护,过度溺爱。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过高,琴棋书画样样学,英语电脑门门通,考试名列前茅只要学习好就言听计从,有求必应。而一旦失误,就挖苦讽刺,棍棒相加。家长这种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和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子女的自尊心受到损害,独立性受到压抑,加上彼此间生活观,价值观等存在差异,很容易造成父母和孩子间关系紧张,隔阂加剧,使子女形成反抗、疑惧、胆怯等消极心理品质,诱发心理问题。6/103、家庭气氛不和谐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给越来越多的孩子带来了不幸,严重破坏了儿童正常的生活环境,给他们造成的心理创伤难以愈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还有在经常发生冲突的家庭中,有心理问题的儿童比例比较大,研究证明,家庭冲突不仅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创伤,还会导致孩子在神经和心理上的某些病态。(三)来自学校的因素1、学习负担过重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小学生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他们背负着父母的希望和老师的期望。由于在农村小学中,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能力的现象依然存在,导致老师评价学生,社会衡量学校,理论上是全面发展,实质上还是是分数和升学率。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加班加点,题海战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这种局面使小学生疲于应付,导致他们用脑过度,心理极度紧张,既影响学习效率,又容易诱发心理问题。2、教育方法失当小学生很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和爱护,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和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感到失望,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淡漠,这种以学生失败而告终的交7/10往还会迁移、泛化到小学生与他人的交往中,造成人际交往焦虑。三、弱势群体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种种不良心理既会影响弱势群体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会影响到其价值观的形成,对其健康成长和发展极为不利。针对目前的情况,我们应该采取哪些途径进行应对呢根据目前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我认为应该逐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一)学校应采取的对策1、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俗话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掌握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培养学生良好和心理素质;教师能够及时捕捉到学生的异常变化,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帮助学生矫治,使学生走好人生的每一步。2、提高对心理健康课的重视由于农村经济落后,信息闭塞,教育观念陈旧落后等原因,很多农村小学对心理健康课不重视甚至没有心理健康课,这对学生尤其是弱势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是很不利的。我们应该重视农村弱势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对心理健康课的重视程度。3、加强对弱势群体学生的心理辅导8/10弱势群体学生容易出现种种不良心理问题,需要老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作为教师,我们要了解这部分学生,对他们的心理进行测试、分析、归类、评价,并运用心理知识对他们学习、生活、交往和其他活动提供指导,及时给予教育和帮助;要对他们定期开展心理训练活动,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自立精神与自理能力;经常讲解一些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二)家庭应采取的对策1、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弱势群体学生的家长来说,要接受、正视并重视自己孩子的心理问题。积极与学校联系,与老师共同分析孩子的心理问题,找出症结所在,进而采取科学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尽早走出心理误区,健康、快乐的学习和成长。2、家长应改变自己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逐渐改变对孩子的评价方式,给孩子客观实际的评价。在给孩子适当表扬的同时,也要给孩子适当的批评,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掩耳盗铃,对孩子的缺点视而不见,而是要客观的指出其不足,帮助孩子正确的认识自己。给孩子创造一点遭受挫折的机会,让孩子养成独立生活的好习惯。给孩子多一些接触社会的机会,多带孩子出去走9/10走,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不要让孩子“坐井观天”,夜郎自大。3、父母要慎重对待婚姻父母离婚,打破了原有家庭的宁静,使子女得不到完整的父爱或母爱,不少子女因此心理开始扭曲。为人父母者,当夫妻关系不和时,为了未成年的子女,千万不要轻易去赶时髦、闹离婚。即便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在离婚前,也应当多为子女考虑考虑,毕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