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3发展农村文化是构建和谐农村论文发展农村文化是构建和谐农村论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没有小康的农村,就没有小康的社会;没有和谐的农村,就没有和谐的社会。因此,在构建整个和谐社会中,务必高度重视和谐农村的建设。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农村,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村。构建和谐农村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从社会各个领域整体着眼,全面推进。发展农村文化是构建和谐农村的重要内容,更是构建和谐农村的重要途径。发展农村文化有助于推进和谐农村的构建在构建和谐农村中,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显而易见。对核心价值取向的认同作用。农村是否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全体社会成员有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理想信念既是联系农村各种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精神纽带,又是实现和谐农村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就不可能实现农村和谐。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已经出现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趋势还将进一步发展。它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理想的关注,不同利益群体差距的扩大2/13已经对坚持共同理想信念提出挑战。农村文化具有认同功能。它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表达和谐社会的理想,宣传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使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广大农民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认同中国广大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共同奋斗。对社会道德的规范作用。农村是否和谐,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农村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道德建设是维护农村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构建和谐农村,离不开道德建设。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因其群众性、教育性、娱乐性特征及寓德于文、寓教于乐的传统成为深受广大农民喜爱的道德教育的好形式。通过广泛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可以在农村倡导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并自觉不自觉地以此规范自已的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对社会成员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作用。文化落后、愚昧无知,是根本不可能构建和谐农村的。和谐农村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构建和谐农村应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提高农村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更为和谐。3/13由于农村群众文化在内容上具有综合性的特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种知识包容其间,又由于在活动对象上具有广泛性,不同层次的人们都可以从中发挥才智,取得教益,因此它具有普及知识作用。发展农村群众文化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传授交流效能、社会教育效能、乐中求智效能,为和谐农村建设提供文化基础和智力支持。对社会心理危机的缓和作用。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从整体看,还落后于城市。城乡差距且有扩大的趋势。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研究报告走向更加公正的社会的计算,中国的弱势群体大约有亿人。其中大部分居住在农村。再加上“看病难、上学难、打官司难”等现象在农村尤为突出及失去土地等原因,造成农村社会矛盾激化、社会情绪和一些地方心理危机产生、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严重影响了和谐农村的构建。农村文化的发展可以提供宣泄情绪的渠道,可以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可以粘合各种心理裂痕,可以给农村弱势群体带去党和政府的人文关怀和文化抚慰,从而舒缓压力、娱乐心身、化解矛盾、增进融会,促使大多数社会成员保持社会生活的安定和睦。对社会风气的净化作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构建和谐农村的强大精神动力。通过农村文化建设,可以弘扬4/13正气、凝聚人心,净化社会风气,倡导良好的社会心态,营造融洽和谐、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形成自觉遵守社会秩序的舆论氛围和民主、平等、法制、科学、诚信的社会环境,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农村文化现状严重影响了和谐农村的构建农村文化功能充分发挥的前提是本身必须是强势文化。纵观农村文化的现状,虽然由于近年来农村文化建设力度的加大,不少地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它仍然远远落后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落后于城市文化的发展,落后于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目前的农村文化属于弱势文化,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一是农村文化经费投入明显偏小。首先,国家以及省、市、县政府对公共文化资源的分配上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有失公平现象。无论是投入总量还是人均投入数量,农村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加上作为农村文化建设主要责任承担者的乡、镇党委、政府又大多存在重经济、轻文化的倾向,对农村文化投入甚少。农村文化经费的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的发展。二是公共文化机构运转乏力。农村文化主要是乡镇和村两级文化。乡镇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乡镇文化站是乡镇政府主办的农村公共文化机构,担负着组织农村广大群众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和辅导基层文化的重任。但目前5/13的乡镇文化站除了为数不多的地方办得较好外,大多陷于困境,步履艰难。具体体现在基本设施落后;人员老化、素质不高。加上活动经费难以保障,难负公共文化服务之重任。作为最基层的村级公共文化机构村文化俱乐部或文化室设施更差、管理缺人、经费拮据,很难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大多名存实亡。三是农村文化生活十分贫乏。农村文化需求与供给脱节。农村的文化活动总量偏少,形式陈旧、单一,手段落后,对群众缺乏吸引力。特别是偏远山区、贫困地区的农民、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生活更是单调枯燥。在农村个别地方的农民甚至常年看不到一场电影、一场演出、一本书。农村健康文化生活的贫乏造成色情演出等不良文化的乘虚而入,封建迷信猖獗、赌博盛行,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和秩序。农村文化的现状如果不改变,就不能承担构建和谐农村的历史使命。况且和谐农村是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农村,构建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农村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在构建和谐农村中必须发展农村文化。在构建和谐农村中发展农村文化如何发展农村文化,促进和谐农村的构建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落实发展农村文化的政府公共责任,加大对农村文化的投入,构6/13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围绕构建小康农村和和谐农村的总体目标,广泛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以此推动和谐农村的建设。落实政府公共责任,加大对农村文化的投入。发展农村文化,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要提高认识,明确责任。要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文化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使命,克服重城市、轻文化,重经济、轻文化的错误观念;要明确并牢固树立发展农村文化,保障广大农民的文化权益是政府天职的执政理念;要切实做到“五个纳入”,即把发展农村文化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要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农村文化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特别要解决长期困扰农村文化发展的设施和经费问题,加大对农村文化的投入,确保农村文化经费有较快的增长;要建立发展农村文化的长效机制。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发展农村文化,必须在农村着力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平衡、资源共享、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良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这个体系里,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统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服务机制、设施、机构和队伍建设。要特别重视乡镇文化站的“四基建设”,充分发挥国办文化事业7/13单位的主体主导作用。同时要实现服务对象的扩展和服务层面的延伸,建立和逐步完善村级文化俱乐部文化室,让农民在家门口享受文化。还要充分调动社会办文化的积极性,整合农村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各方共建、共享农村文化的新路。广泛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助推和谐农村建设。农村文化活动是体现文化对构建和谐农村助推价值的主要途径。农村文化活动的活跃与否也是农村文化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要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依托,围绕构建“两个社会”的战略目标,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通过活动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的宣传教化、普及知识、调剂精神作用,促进农民群众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进融合,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特别要组织好春节、端午、中秋等富有凝聚力、亲和力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和地域文化活动。要扩大农村文化活动的覆盖面,增强农村文化活动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扭转目前农村文化供求脱节、活动单调、缺乏吸引力的局面。让人人享有和谐文化,让文化促进和谐农村建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决定还指8/13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初步指导思想。”说到和谐,自然要提到邻里关系。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德不孤、必有邻”“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古有“孟母三迁,择邻而居”和“百万买房,千万买邻”的故事。在和谐的社会关系中,良好的相邻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邻里和睦,往往是创造和谐的家业与生活环境的重要内容。然而在江西南康潭口镇代卫村“三下乡”的几天调研中,我们发现和睦的邻里关系正在慢慢被打破。在代卫村我们随机作了120份调查问卷。问及村民闲暇与邻里有无娱乐活动,比如打牌、打麻将等,大部分人回答无,言村中没有这个风尚。问及是否经常与邻里聊天时,90的回答无。原因是都比较忙,聊天耽误别人的时间,吃完饭后大部分的村民或看电视或睡觉休息,很少有人再出门。调查中我们发现青年或通过考学、参军等途径一去9/13不复返,而另一部分青年外出打工,宁做“流浪汉”也不愿再种田,留在农村的少部分青年,无心事桑麻,杂七杂八弄碗饭吃。剩下的主要是妇女和老弱病残,留守家中种水稻。拿代卫村来说,全村七千多人口中,在外地打工的就占了一半,在代卫村生活的五天时间里,几乎没见到什么年轻人,做调查的几户农家里,几乎家家都有人在外地打工,要么就在镇上的粮食加工厂、小五金加工厂、木材厂、家具厂等做零工。外出打工挣钱已经成为风尚,而打工挣了钱回家建了房盖了屋更成为村民们羡慕的对象。这更加剧了村民想尽快富起来的愿望。于是更多的村民在为钱而忙碌与辛苦,必然邻里间交往的时间与机会将大大减少。另一方面,代卫村的地理位置也限制了村民间的交往。代卫村居民居住比较分散,多半家庭建屋于自己的地中,家与家相隔甚远。而且家家相通的路也不是平坦的大路,而是弯弯曲曲、杂草丛生的羊肠小道。白天行走尚有掉进水田中的危险,更不用说夜间走路了。居住地的分散在空间上限制了村民间的交往。另外,村中大部分的家庭安有电话,通讯的便捷使村民更乐于有事情电话联系。而电话的不可视与不可接近性使得村民没有了见面的直接与亲切;电话的收费性又使得话语简洁,而没有了昔日东家长、李家短,玩笑说话的10/13条件。同时生活的私密性逐渐加强,越来越多的人把家庭作为一个独立的空间,不希望他人打扰自己的私生活。由此,代卫村邻里关系的淡化成为必然。同时邻里交往也发生了变化,彼此交往多限于见面打个招呼或借点农用品等,家中有事情一般不找邻里帮忙。采访中一位杜大叔说;“可以找邻里帮忙,但是”杜大叔做了个捻钞票的动作,“这年头,没钱谁理你。”那份无奈使邻里温情蒙上了阵阵寒霜。调查中尽管多数人有过与邻居之间相互借用物品的经历,但人们借用的次数却很少,其中15次/年的占,另外的人则表示“实在没办法才借一次”。这样的状况一方面反映出人们日常用品的丰富充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本来十分亲密的邻里关系,由于交往机会的减少,邻里关系更加趋于简单淡漠。过去街坊邻居们“不分彼此、亲如一家”的关系对于今天的农村人来说,越来越遥远了。更多地表现出“到家关上门,万事不求人”、“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比邻若天涯”的局面已相当普遍。调查中还发现邻里纠纷增多,农村邻里关系有冷有热。邻里间一旦涉及到宅基地、田间地角的归属,往往容易产生矛盾,出现纠纷,发生争吵。农村诸如此类的案件很多,如邻里为了房屋风水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为了一点11/13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搞得鸡飞狗跳。农村生产方式的变化以及竞争意识的增强,使原有的邻里关系受到强烈冲突,利益冲突日益加剧。邻里之间依赖性减小,交往过程变得经济化,人们往往重利轻义,重钱轻德,人情味变淡。对个人利益、经济地位、名声面子的过于热衷是邻里纠纷产生的一大原因。而对村中的邻里争斗等,多数村民采取视关系而定是否参与劝与不劝的态度,村民们的方针是别人家的事情管的越少越好,先管好自己的事情再说。当问村民是否愿与村干部为邻时,大部分村民处于警戒状态并保持沉默;小部分村民犹豫再三,才说“不愿意”,原因是村干部太霸道、太骄横无理。村民言一位村干部有三套房,其中一套房建于村中,但却占用公共的土地,圈为自家地或扩房或建成猪圈。邻里有不乐意的与之发生争执,结果仍是村干部把地据为己有。左邻右舍极其不满,敢怒而无处诉说,唯有不与村干部家交往,不与其家说话来发泄愤怒,邻里关系极其僵。调查的路中,在田间我们与一大婶聊得很投机,但当我们问及村干部与邻里的关系时,大婶马上变了脸,挑起扁担就走。采访另一农户时,一村民表示极不愿意与村干部为邻,官腔官调且不必说,更重要的是一些村干部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富,会嫉妒,以后的麻烦事太多,用他的话说“干部就是干部。惹不起咱还躲不起”对村干部的不满现于言,见之行。干部与12/13邻里关系的恶化成为构建和谐农村社会的首要障碍,干部自身不身先士卒,做好表率,何以带领大家构建和谐农村社会良好的邻里关系有利于邻里之间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互通有无、相互支援、共同发展生产、共同走上致富道路;有助于邻里之间矛盾的化解,能够直接避免或者减少邻里间,因矛盾激化而引发的治安和刑事案件;有助于对违法犯罪现象的群防群治。反之邻里关系处得不好,邻里之间漠不关心,各人自扫门前雪,不问他人瓦上霜,就难以互相支持帮助共同走向富裕之路。同时在预防、打击违法犯罪中难以形成合力,极易为违法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TS 19206-9:2025 EN Road vehicles - Test devices for target vehicles,vulnerable road users and other objects,for assessment of active safety functions - Part 9: Require
- GB/T 45906.8-2025变电站二次系统第8部分:电气操作防误
- 桥梁远景图文体课件
- 《机械员》考试题库含完整答案【网校专用】
- 常见病症用药测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物流行业招聘面试实战指南与预测题解答
- 2025年电子商务运营师中级面试必-备题库
- 2025广东政府采购评标专家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A级船舶检验专业法律法规)练习题及答案一
- 2025年高级电子商务运营师认证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新版企业员工劳动合同范本
- PCR实验室基因扩增检验人员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版图知识竞赛(中学组)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2025年西藏自治区三支一扶人员招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2025年富县辅警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届张家港市达标名校中考语文模试卷含解析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全文
- 上交叉综合征的肌肉失衡及处理
- 开学安保工作方案(6篇)
- QC080000-2017 HSF有害物质管理程序文件全套
- 碳九加氢标准工艺标准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