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村妇女妇科病普查的实践与思考_第1页
推进农村妇女妇科病普查的实践与思考_第2页
推进农村妇女妇科病普查的实践与思考_第3页
推进农村妇女妇科病普查的实践与思考_第4页
推进农村妇女妇科病普查的实践与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推进农村妇女妇科病普查的实践与思考为育龄群众提供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是实现计生工作由管理到服务转轨的重大举措,是基层响应国家提倡计生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两个转变”的具体行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支持。德安县作为江西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近几年来,围绕“关爱妇女生殖健康,共同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生殖保健服务,完善农村卫生保健工作,改善妇女生存发展环境。但同时,通过普查我们也发现,当前我县农村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依然令人堪忧,分析原因并探求改变这一状况的方法和对策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一、当前农村已婚妇女生殖健康的现状农村生殖健康普查服务程序为一般由县人民政府组织,县人口计生委和县妇女联合会牵头,县计划生育服务站承担落实工作任务,采取与计划生育环孕检等业务工作相结合的方式,逐村、逐组、逐户、逐人开展排查,免费开展生殖保健咨询,妇科常见病查治。基本检查项目包括一般身体健康检查、阴道镜检查、B超、乳透等。根据普查结果数据统计,两年普查活动,摸底在家的已婚妇女人数为25968人次,实际报到参检人数20255人次,普查率达(在家)。通过普查表统计反映,妇科患病人数17342人次,患病率达,(其中宫颈炎8809例,占,居第一位;2/7阴道炎5861例,占,居第二位;附件炎1420例,患病率,居第三位;尿路感染763例,占,子宫脱垂90例,占,子宫肌瘤48例,占,阴道壁膨出、卵巢囊肿、尿道肉阜、外阴湿疹、外阴白斑等其它妇科疾病351例,占)。由此可见,农村已婚妇女生殖健康已处于亚健康状态,认真解决这一问题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二、影响农村已婚妇女生殖健康的原因(一)医疗卫生资源不足。农村的医疗卫生资源相对不足,大部分村没有合格的卫生室,医疗卫生条件差,没有妇科疾病诊疗能力,很多乡级卫生院医疗设施比较简陋,医疗卫生条件和环境欠佳,留不住优秀人才,诊疗水平一般,而且门诊医师中,男性占到90以上,妇科医师特别是有临床经验的主治医师严重缺乏。(二)生殖保健意识不强。一方面妇女生殖系统生理结构特殊,易导致感染。另一方面,受文化层次的限制和几千年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农村妇女自身保健的意识不强,一些妇女患了妇科病,不敢就医,不敢咨询,自己默默承受着痛苦,病情越拖越重。(三)自我保健能力不够。一方面由于文化低、信息闭塞,农村妇女没有获取生殖健康知识的广阔渠道,有的甚至错误认为常见妇科病不算病;另一方面由于羞涩思想在作怪,许多妇女不敢公开了解和学习这方面的知识。3/7而妇科疾病多为慢性过程,部分轻微妇科问题演变成严重妇科疾病。(四)家庭经济实力不壮。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大部分家庭主要依靠传统农业耕作获得收入,人均年纯收入仍在2000元以下,勉强维系着温饱,一些妇女患了妇科病,受经济条件限制,不敢寻医问药,不去咨询请教,自己默默承受着痛苦,最终使小病捱成大病。三、农村妇女生殖系统亚健康的危害妇女肩负着人类再生产的光荣使命,因而生殖健康问题不仅是个人和家庭问题,也可以说是社会问题,涉及人类发展的各个方面,给家庭幸福、社会稳定和人类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一)影响和谐家庭生活,致使夫妻感情的维护存在隐患。患有妇科病的妇女不但个人要经受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痛苦,而且还会给家庭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夫妻及家庭关系为此会面临严重的危机,有可能成为夫妻感情破裂的导火索。(二)破坏家庭经济运行,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一个相对繁琐的过程,治愈疾病本身,加之因病务工等,必然使家庭蒙受一定经济损失,直接影响本家庭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三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家庭不稳定引发的夫4/7妻感情不和,大大增加了离婚率,进而引发孩子扶养、老人赡养及财产分割等多样纠纷。四、解决农村妇女生殖健康问题的几点建议农村妇女的生殖健康问题已由个人问题上升到社会问题,因此,全社会必须予以高度关注,并且要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只有不断的关注关爱妇女生殖健康,构建和谐社会才可能实现。我们认为以下几点可以尝试(一)加强基层计生、卫生网络建设,提高一线防控能力。乡村卫生、计生部门医技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的高低对农村妇女生殖健康状况的优劣起着决定作用。因此必须从加强一线防控能力入手,一是整合卫生、计生医疗资源,提高农村妇科病诊疗能力。政府应该逐步增加对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与计生事业的投入,促进农村医疗卫生水平的尽快提升,每个乡镇应该各建成一个规格较高、功能齐全、设施配套、服务一流的公办医院和计划生育服务所,并开设妇科疾病专家门诊,县级卫生部门要从医院选调主治以上级别的医师到乡镇轮流驻点支教,县计划生育服务站要落实业务骨干技术服务分片包乡责任制,切实提高农村妇科病诊疗能力;同时,认真做好村级计生、卫生队伍建设和组级指导员引导工作。力求村专干三职一体(计划生育、妇幼保健、妇代会),采取县、乡、村、组四级管理,县级加强指导,乡级提高医疗水平,村级加强培训力度,5/7组级负责引导工作。二要经常性开展医技服务活动。计生服务站(所)要充分运用网络资源经常上门为农村妇女开展免费生殖保健服务工作。县级要建立定期送医下乡机制,形成一个由妇联、计生牵头,卫生、药监等部门支持,由县计生服务站或妇保院提供技术、设备,乡镇负责场所准备和组织的定期妇科病普查机制,让农村能共享县级以上大中型医院高超的医疗技术和先进的医疗设备等资源。乡镇计生服务所要依托本部门的技术资源优势,把服务触角延伸到村,把服务网点辐射到村,把服务人员“下放”到村,逐步形乡(镇)、村、组三位一体的服务机制。在进行环情、孕情等常规项目检查的同时,要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扩大服务范围、增加服务项目,使更多的农村已婚育龄夫妇享受到避孕节育、优生生育和生殖保健等各方面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同时,利用计划生育的网络系统,建立妇女生殖保健数据库,对已发现入库的妇科病患建立库医患有效联系机制,使妇科疾病的蔓延恶化得到严密的控制,用科学的手段来改善农村妇女生存发展环境。二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农村妇女对生殖保健的知晓率和参与率。防治妇科病的关键是提高夫妇双方对生殖健康的认识和生殖保健的能力。为此,要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夫妇对生殖保健的基本认识。一是,妇联、计生、卫生等部门要联合加强对女性生理、心理和性理方面的宣6/7传,消除部分妇女与丈夫认为妇科病“是常见病,无大碍”和得了病就“见不得人”的错误认识,逐步树立一种新型的婚育观念和相对开放的性观念。二是,充分利用版报、宣传单、舆论、媒体等多渠道进行宣传,使妇女进一步提高对自身状况的认知度,掌握妇科疾病的特点、症状、危害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发现自己患有生殖系统疾病时,能够正确、冷静地对待,做到平常注重生活细节,科学预防,患病后及时进行正规治疗。三是,在农村开办妇科病防治课堂,县城开通妇科病咨询热线,建立生殖保健信息平台,增添妇科病防治知识咨询和了解渠道,提高生殖保健知识的易得性,从而增强妇女参与生殖保健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三)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和社会保险相关制度,提高农村妇女抵御患病风险的能力。一是尽可能争取社会或企业赞助项目,多多开展关爱妇女生殖健康活动,为农村妇女提供全免或半免的生殖保健服务;二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和推行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和慢性病为主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制度上为农村妇女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减轻农民医疗费用负担;三是运用社会保险的武器,引导农民进行合理的健康投资。将政策进一步向农村倾斜,开设福利性农村妇女生殖健康保险,加7/7大妇女系列保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