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微波技术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及其机理研究摘要微波对物质的作用机理及微波合成反应技术是目前微波化学研究的重点。主要从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及其它化学领域中对微波这一新型合成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微波对物质的内加热效应及非热效应的作用机理。关键词微波技术辐射化学反应机理自从GEDYE1和GIGUERE2报道了利用微波辐射技术促进有机化学反应的研究,才使得微波辐射技术真正应用于化学反应中,成为用于加速化学反应的一项重要技术;同时也成为不同于传统加热方法而应用于化学领域中的一项新兴的有机合成技术。利用微波使化学物质进行反应,其反应速度较传统加热方法快十倍乃至千倍。这种化学反应的加速是一种催化过程,完全不同于那些通常使用特定的化学物质作催化剂的过程。微波辐射技术用于有机合成以其反应速度快、操作方便、产率高、产品易纯化等特点而发展很快,成为继热、光、电、声、磁效应以后开发的一种新型合成技术3。随着微波合成技术的不断提高,对传统的化学领域,特别是有机合成领域带来了冲击,成为化学领域中一门引人注目的新课题。本文就微波技术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综2/7述,并简述了其可能的作用机理。1微波技术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1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由于极性有机化合物分子受微波作用后可以通过偶极旋转被加热,所以许多有机反应在微波辐射下可以高效率地完成。目前,催化有机合成反应的方法有三种物理催化化学催化生物催化。利用微波技术,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使许多有机反应的速度提高数倍,一些反应甚至比传统加热方法快上千倍。目前,已发现利用微波辐射加热进行的有机合成反应主要有DIELSALDER反应、酯化反应、重排反应、KNOEVENAGEL反应、PERKIN反应、REFORMATSKY反应、DECKMANN反应、缩醛反应、WITTING反应、羟醛缩合、开环、烷基化、水解、氧化、烯烃加成、消除反应、取代、成环、环反转、酯交换、酰胺化、脱羧、聚合、主体选择性反应、自由基反应及糖类反应等,几乎涉及了有机合成反应的各个主要领域4。这些反应在微波辐射下均大大提高了反应效率。如反式丁烯二酸与甲醇的酯化反应,微波作用下,回流50MIN,产率为85,而传统方法需8H5;李军等人研究了微波法合成领异丁烯氧基苯酚方法,常规加热回流3H,产率为35,而用微波90S产率达686。在金属有机化学反应中的应用3/7利用微波炉加热进行金属有机化学反应也有明显的效果。一些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传统方法需数小时完成,而在微波条件下仅需数十分钟即可完成。MINGOS7利用微波炉通过氢键和配位键的结合制备了有机金属配合物,成功实现了有机金属配合物的自由组装,给金属有机化学反应注入了新的活力。BAGHURST等人采用微波常压合成技术合成了铑和铱的二烯烃化合物和“三明治”型的阳离子化合物,并由此改进了微波常压反应系统,使之与有机合成反应装置更接近且具有实用性,可以使大多数常规化学反应在微波条件下进行8。微波技术在高分子化学中的应用微波技术应用于高分子化学领域的研究较多,在聚合物合成、交联、固化等方面都有成功的应用。如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己烯基类单体的自由基聚合反应,聚酰胺酸的亚胺化反应,芳香二胺和芳香二羧酸合成芳香聚酰胺的缩合反应,引发聚醚反应、聚烯烃的交联反应,聚氨酯的固化反应以及聚氨酯的合成反应等。这些反应除可以显著缩短反应时间,有些性能还明显优于传统加热方法。如聚氨酯经微波辐射形成膜的硬度较传统方法有明显提高,丙烯酸类树脂在微波辐射下38MIN就可固化出物理性能优于传统方法的树脂固化物。龙明策9等采用以淀粉、丙烯酸为主要原料,开展了以微4/7波辐射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工艺研究,合成了吸水率为735G/G的高吸水性树脂,比传统加热方法节省时间数10倍以上,操作易于控制且“三废”排放极少。微波技术在高分子合成中的应用研究是基于微波辐射有优良的“内加热”效应,但在聚合反应中的机理、热效应及非热效应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均受仪器的限制而无法开展。近年来出现的脉冲微波辐射,用电磁波在没有明显的热效应的情况下引起化学反应,这一方法的运用将为高分子合成提供有力的手段。微波技术在其它化学领域中的应用在无机材料方面,用微波辐射技术可以进行沸石分子筛的合成,为制备新型的功能材料与催化剂提供了快捷的途径和方法10,11,用微波等粒子技术,制备了金刚石膜、鈷薄膜等金属膜。在分析化学方面,用微波辐射技术进行了样品溶解、蛋白质水解等方面的研究,开辟了一条高效、快速的新实验方法。在生物化学方面,微波技术应用较早,利用微波技术可以快速对蛋白质及肽进行水解,并且可以控制裂解部位,极大的提高酶催化反应的效率。在药物化学方面,利用微波技术通过短寿命的示踪原子快速、高产率的合成了同位素标记药物,拓展了药物化5/7学的合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微波辐射技术的机理探讨微波在电磁波谱中介于红外辐射和无线电波之间,又称超高频,其波长在1MM1M之间,频率在300MHZ300GHZ。用于加热技术的微波波长一般固定在122CM或333CM。关于微波加热的原理,一般认为微波振动同物质分子偶极振动有相似的频率,在快速振动的微波磁场中,物质分子的偶极振动尽力同微波振动相匹配,而分子的偶极振动通常落后于微波磁场,这样物质分子吸收电磁能以数十亿次的高速振动产生热能,因此微波对物质的加热是从物质分子出发的,称为“内加热”。而传统的加热方法如回流则是靠热传导和热对流来实现的,即“外加热”。内加热的优越性在于加热快,受热均匀,能显著提高有机反应的速度。当然,微波对反应物的加热速率、溶剂的性质、反应体系等都能影响其反应的速率。微波技术除具有热效应外,还存在微波的特殊效应。微波作用于反应物后,加剧了分子间的运动,提高了分子的平均能量,即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大大增加了反应物分子的碰撞频率,使反应迅速完成,这就是微波提高化学反应速度的主要原因。结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交叉学科正在6/7形成,微波辐射技术扩展到化学领域就形成了一门新的交叉学科微波化学,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应用技术上,都无疑是化学领域中的一大新进展。当然微波化学还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绝大多数还停留在实验研究阶段。但有理由相信,随着微波技术的发展,微波辐射技术在化工领域将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参考文献1GEDYERN,SMITHFE,WESTAWAYKETALTETRAHEDRONLETT,1986,272792GIGUERERJ,BRAYTL,DUNCANSMETALTETRAHEDRONLETT,1986,2749453赵晨曦等相转移催化及微波技术用于苯丙氨酸合成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1997,19154薛叙明精细有机合成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20XX,1395徐宗美,谢毓元化学通报,1993,68116李军等合成化学,20XX,832132577/7MICHAELD,MINGOSP,JCHEMCOMMUN19969008倪春梅,盛凤军微波合成技术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J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扁平疣的诊断技术革新-洞察及研究
- 人工智能辅助的个性化健康计划-洞察及研究
- 智能化窗口数据融合应用-洞察及研究
- 改革对矿业产业链的影响-洞察及研究
- 生态渔贸品牌建设-洞察及研究
- 智能仓储技术在食品行业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某汽车驱动桥的差速器设计计算案例》1200字】
- 智慧安防中的AI行为分析-洞察及研究
- 货运成本优化路径-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公私合作PPP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辅警摄影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押运员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 沉井施工合同4篇
- 农业机械安全知识课件
- 轴承质检员培训课件文档
- 2025至2030有机聚合物钽电容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沈阳各区县(市)工会公开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数量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北京市西城区普通中学高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
- 医护人员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模板
- 中考语文散文专题训练-陈应松散文(含解析)
- 急诊急救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