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乡镇广播电视站情况汇报 _第1页
全县乡镇广播电视站情况汇报 _第2页
全县乡镇广播电视站情况汇报 _第3页
全县乡镇广播电视站情况汇报 _第4页
全县乡镇广播电视站情况汇报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全县乡镇广播电视站情况汇报XX县总面积3454平方公里,18个乡镇,297个行政村,万户,42万人口。目前全县18个乡镇广播电视站,在编人员54名,网络专职维护员250人。设有16个有线电视前端,架设主干光缆700余杆公里。以乡镇广播电视光缆线路为依托,目前全县已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乡镇村组、自然村为辐射点,广播和电视、有线与无线交叉覆盖的广播电视网络系统。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5,297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行政村有线电视覆盖率达,有线电视入户率达70。18个乡镇、286个行政村、2997个村民小组、万有线电视用户全部实现网络一体化,图像清晰,服务到位。XX的广播电视发展起步较早。从60年代起就发展有线广播,1983年实现全国广播“三化”县,1987年、1992年县广电局两次荣获国家人事部、广电总局授予的全国先进集体称号。1992年开通有线电视。1999年荣获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称号。一、乡镇广播电视站体制和人员管理18个乡镇广电站现有人员304人,其中,财政全供54人,聘用人员250人。乡镇站人员的任免、职称、工资晋档升级等,由县广电局统一管理。在编财政全供人员工资由所在乡镇政府财政发放,非在编人员由乡镇站自己负2/7担,从有线电视收费中支出。总的管理体制是县局管在编人员人事任免,乡镇管在编人员工资,乡镇站投入由自己负担,广播电视业务受县局指导。目前,我县的乡镇机构改革正在进行。按县原定计划,撤销乡镇广播电视站,其职能并入乡镇文化服务中心。面对这一不利局面,县局及时向县委政府领导和市广电局汇报,争得多方支持。12月1日上午,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原有乡镇广播电视站网络资产划归县广电局统一管理使用,县广电局对乡镇广电站人、财、物统一管理,乡镇站实行企业化管理和运作。二、乡镇广播电视站主要职能和任务目前,乡镇广电站主要任务有6项1、完成县局年度广播宣传、事业建设、网络维护、行业管理等工作,2、服务所在乡镇党委政府中心,做好宣传工作;3、突出完成好广播电视村村通任务;4、为县局提供广播、电视稿件;5、完成县局交办的临时工作;6、完成和参与乡镇党委政府交办的临时工作。三、突出事业建设,做强做大广播电视网络,特别3/7是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在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上,各乡镇广电站采取先区域后连片的原则,在县局“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施工、统一管理”下,大力开展广播电视网络业务。1、强力发展有线电视网络。XX在1992年建起有线电视台,18个乡镇除两个乡与县城并网外,其它16个乡全部建起有线电视网络,现在乡镇有线电视用户发展到万户,城区万户。最多的西坪镇、桑坪镇,有线电视户数已分别发展到6670户和4500户,普及率分别达到92和94。在乡镇有线电视发展上,县局确立了“四步走”战略。第一步,利用贷款和集资,自筹资金,乡镇广电站首先发展人口密集的集镇,积累资金,滚动发展。第二步,在农村人口比较密集的村建立有线电视小前瑞,普及有线电视入户率。第三步,光缆传输,实现区域联网。2016年5月以来,县局多方筹资232万元,架通了石门水库、五里桥乡等10个村、长78杆公里的光缆线路,解决了城郊五里桥乡不通有线电视的“灯下黑”问题,新发展用户4810户;深山区桑坪镇去年以来共投资48万元,新架光缆线路35杆公里,最远处延伸至离镇政府23公里的深山村牛毛坪村;双龙镇投资32万元,新架设光缆线路29杆公里。4/716个乡站两年来共投资542万元,新架光缆线路178杆公里,撤销村级分站47个,新发展用户12510户。第四步,乡镇站实现有线电视全县联网。去年11月筹资220多万元,新建县乡光缆杆路112公里,实现了沿312国道9个乡镇和市县光缆联网;今年5月份又和联通公司合作,借力上船,实现北部山区9个乡镇站和市、县台联网,下传节目30套,图像伴音清晰,群众反映良好。“四步走”战略,使西峡既实现了县、乡、村有线电视的大发展,普及了乡镇有线电视的入户率,又减轻了县局、乡镇站的债务负担,为网络多功能开发奠定了基础。2、维护好无线电视网络,坚持“小功率、多布点”的方针,积极扩大有效覆盖。县电视台实现“两完整、一混合”播出,对少数山区群众居住比较分散的地方,采取卫星地面接收站、共用开线等多种形式,解决群众收听收看难问题。目前,已登记发展500多套卫星地面接收设施。3、扩大广播网络覆盖。去年,县局投资7万多元,建立数字化音频工作站,使广播节目数字化制作播出,提高了播出质量,覆盖9个乡镇。今年春节后,为扩大发射功率,采用县中波台2台3000瓦发射机,使辐射范围由城区扩大到方圆150公里的区域,覆盖18个乡镇和全县人口5/7的88。该县还在寺山电视台建起调频转播台,为全县18个乡镇提供县电台节目信号源,覆盖全县80以上的地区和人口,为收听广播提供了方便。四、乡镇广播电视站的管理和制度1、制定和完善了各种制度,用规章制度规范每个人行为,先后制订了站长责任制、有线广播用户设备维修制度、技术管理责任制度、安全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制度、线路维护制度和站内设备维护等项制度,完善了有线电视值班制度、安全播出制度、设备维修制度、收费管理制度、卫生制度。各项制度打印、装框、上墙,做到规章制度清晰、具体,有章可循,对号入座,奖罚严明,确保了乡镇站各项工作顺利开展。2、加强对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树立艰苦奋斗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教育全站人员爱岗敬业、奉献社会,以事业发展壮大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事业兴、人心齐、财气旺。3、抓好队伍建设。首先严把进人质量关,聘用政治思想好、业务素质强、身体好又年轻的高素质人员。近几年来又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在职人员参加各类培训自学成才,现有人员中具有大专学历的21名,计算机专业人员18名,助理工程师8名,高级工17人,其余职工全部达到中级专业水平,目前都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施展才华。6/74、在用人制度上,我们打破正式工与招聘工的界限,政治和经济待遇平等。坚持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完善劳动用工制度,解决招聘专职人员老有所养问题,各乡镇站对招聘人员报请县人事劳动部门批准,进招为合同制工人,从而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形成了奋发进取、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五、乡镇广播电视站的经费来源、使用和基本建设乡镇站经费来源,多数是乡镇站自己创收,自己使用。个别乡镇每年给予站上少部分补贴。创收的来源,是有线电视网络收入。除两个乡镇有线电视由县局直接经营外,16个乡镇站都有自己的有线电视网络,并于县有线电视网络实现光缆联网。在基本建设上,三分之一的乡镇有自己独立的房舍。三分之二使用或者租用乡镇政府的房舍。18个乡镇站,都有自己的播出机房,和摄录编播设备,包括非编设备和摄像机。4个乡镇站有自己独立的办公楼,7个乡镇站有自己的小车或生活车。除两个乡镇有线电视由县局直接经营外,16个乡镇站每年有线电视服务费收入在10万80万之间。六、几点建议1、建议国家广电总局协调有关部委,制定一些广播电视发展的优惠政策。7/72、建议国家广电总局协调有关部委和省市,把支持广电事业的资金,纳入财政预算。3、建议国家广电总局,有选择性地宣传一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