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关于XX区农村“留守孩子”教育的调查报告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剧增,外出人员将孩子或留给父母,或托付给亲戚朋友,或让孩子独自留在家中,这些孩子由于缺少父母关爱和监督,很容易出现行为偏差,甚至养成不良习惯,学校、家庭和社会都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留守生”的教育问题。针对这个问题,XX区统计局社会经济调查队组织人员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汇报如下。一、留守子女长期处于无人看管状态。农民外出打工,他们的子女大多都留守在家乡,有的跟爷爷奶奶过,有的跟外公外婆生活,有的寄宿在亲友家中,这就意味着这些孩子远离了直接监护人,远离父母的关爱和教育。这支规模庞大的“留守子女”队伍中的很多孩子,由于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自生自长着。根据对某初中的调查,全校800多名学生,其中超过二分之一学生的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有的长年不归,有的每年回来一次,有的几个月回家一次,这些孩子大都由爷爷奶奶看管或托付给亲戚。这些临时的监护人不是年老体弱,就是文化水平很低,或者不负责任,无法担2/5负起教育管理孩子的责任。老人疼爱,亲友疏于管教,使这些孩子普遍缺乏良好的教育氛围,长期处于无人管束状态。这些孩子长期和父母分居,得不到相应的母爱和父爱,使得这些孩子的学习乃至心理出现了一些问题。二、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无奈。1、父母教育缺失。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初中低段的孩子,由于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家长的主要工作。此外,这一阶段的孩子对事物的好坏、对错、是非等判断力较弱,则需要家长在生活中时刻观察、引导、教育孩子。留守孩子在读初中时,家长不在孩子身边,“亲情缺失”,孩子往往会因缺乏父母的关怀、爱护而变得抑郁、孤独;“管理教育也缺失”,因无人管束、引导而变得无心向学,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2、代理监护人无力。在农村,年迈的祖父辈老人大多是文盲,他们既没有教育孙辈的精力和体力,也缺乏教育孙辈的能力,父母离开时将孩子托付亲戚照管,结果亲戚以为有老师管着,而老师以为家长看着,最要命的是,学校老师和亲戚往往对孩子的不良表现也不敢多作批评父母不在,万一批评后,出了事情责任谁来担这样,家庭和学校在教育这部分学生方面,出现了一个“断层”、3/5“空挡”。3、学校教育无奈。一些学校加强了对这部分学生的管理,专门为这些学生开展各种活动,但是在大部分师资力量薄弱的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不足,人手不够,这些留守孩子,性格内向,心理脆弱,老师稍稍批评,他们逃跑的,辍学的,给学校带来了巨大压力。“留守孩子”一旦出了事情,学校找不到监护人,教师很害怕;同时,学校教育缺乏家庭教育的配合,也影响了教育效果。三、建议社会、学校、家庭携起手来,为“留守孩子”撑起一片蓝天。教育和关爱“留守孩子”,是家庭、学校和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中国的千秋大业。面对这个新的群体,出现的新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建立家校联系档案,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学校应专门建立“农村留守孩子”的专项档案,指定由班主任负责管理。档案详细记载下这些学生的思想、品行、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他们父母的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等,对此类学生进行跟踪教育、定期家访,一方面向这些隔代抚养者反映该生在校情况,另一方面指导他们如何配合学校教育管理好孩子,学校还应该与学生所在的村委4/5会联系,让村干部和社会各界参与教育“留守学生”。2、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为“留守孩子”提供活动空间。留守生最不愿意过的就是节假日,看到别的同学都回家了,想到父母不在,自己无处可去,感到十分孤独。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安排专职教师负责,在“留守之家”,给孩子们准备些书报杂志和喜欢的文体娱乐设施。节假日,留守在校的学生,可以走进“留守之家”,或看书看报,或文化娱乐,或向老师咨询生活学习问题,让“留守之家”成为留守儿童温馨的家园。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校成为孩子们的乐园。留守儿童长期缺少父母关爱,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学校可以进行师生互动的爱心教育活动,在学生中开展“手拉手”、“一帮一”活动,帮助留守孩子克服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体验老师的关爱,增强爱心意识。结合团队活动,让孩子当家庭小主人,学生们在老师营造的“第二家庭”中得到了“情感补偿”,“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让学生自觉寻求生活、学习中碰到问题的解答方案,让他们去体验与同学、朋友平等相处的快乐,让他们从孤僻、封闭的阴影中走出来,激起他们敞开心扉、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4、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5/5合作能力。父母是孩子最早的教师,也是孩子终身的老师,这部分学生缺少父母教育,所以自理能力不强。学校要有计划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有目的的弥补学生的缺失。由于缺少父母言传身教,很多孩子不懂得礼仪,造成了人际交往障碍,学校就在校内进行礼仪教育课,老师们将师生礼仪、长幼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等向学生做全面讲解。也可指导学生自己穿衣、洗澡、吃饭,还可指导他们做些简单的饭菜,自己安排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生活的自理。5、结合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护能力。随着社会流动人口的增加和多种经济体制的并存,贫富悬殊,犯罪率出现了上升的趋势。于是社会不安定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副校长在全体教师大会上的讲话: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师生共赴的成长之旅
- 化学空气氧气试题及答案
- 装饰公司物资管理办法
- 智能化驱动与供应链融合-洞察及研究
- 规范餐饮标准管理办法
- 财务外包交付管理办法
- 融资招投标管理办法
- 《无形资产管理办法》
- 行政仓库库存管理办法
- 老小区如何管理办法
- 制造型企业销售管理制度
- 非标自动化公司技术部管理制度
- 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模式构建与实践路径探索
- 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课件
- XXX学校教辅材料选用方案范文
- 检验检测机构数字化应用指南-
- 2025年“安康杯”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海龟汤题目和答案(100题)
- 门窗员工劳动合同协议书
- 胃息肉个案护理
- 登销记以及运统46系统运用21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