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村村通工程的实践与思考竹山县位于鄂西北边陲,地处鄂渝陕三省市交界的秦巴山脉腹地。全县17个乡镇,254个行政村,1464个村民小组,45万人分布居住在3586平方公里的山地上。境内高峰叠起,溪谷纵横,最高海拔达2080米,最低海拔为225米,高山和半高山占国土总面积的。是一个集“老、少、边、穷、库”于一体的国家新一轮扶贫工作重点县和湖北省特困县,也是国家“村村通”工程实施的边远贫困山区县。为了使山区“村村通”能够长期通、永久通,我们对竹山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一、竹山县实施“村村通”工程的主要成绩和作法自1999年以来,竹山县共实施了三期“村村通”工程,国家共投入万元,占总投资的,先后解决了102个行政村的“村村通”问题,占全县行政村的40,其中54个村已实现联网,其余48个村只能实行集体收看、无限发射和小片网收看,维护和管理由村委会负责。“村村通”工程的实施,有力地推进了贫困山区“三个文明建设”,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欢迎和高度赞扬。竹山县98年前广播电视混合覆盖率仅为70,有线电视不足1万户。“村村通”实施后,到目前有线电视实现了乡乡光缆联网,有线电视入户达到万户,广播电视混合覆盖率达到,比工程实施前提高个百分点。山区人民特2/7别是农民听广播、看电视、学政策、学技术,不仅使他们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亲身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温暖,同时也使广电事业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竹山县实施“村村通”工程,有四点作法值得肯定1、统一认识,健全组织,把村村通工程作为“爱民工程”实施。“村村通”工程计划下达后,引起了竹山县上下高度重视。特别是竹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召开专题会议,要求把“村村通”工程作为联系群众的“爱民工程”,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连心工程”,服务农村的“致富工程”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乐民工程”来抓,要求各乡镇、各部门和广电系统必须认真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基层群众。为把这项工作做好,竹山县政府成立了“竹山县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领导小组”,由分管的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副县长和县委宣传部长任副组长,计划、财政、扶贫、公安、广电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工程组织领导、督办检查。竹山县政府将“村村通”工程建设纳入对乡镇和相关部门年度考核内容,签订目标责任,实行奖惩兑现。竹山县广电系统把“村村通”工程作为广电事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全身心投入,高质量标准,精心组织认真落实。2、积极行动,落实配套,把“村村通”建设作为3/7“亲民工程”落实。2016年竹山县GDP为亿元,人均2280元,财政收入77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55元。竹山县政府在财政资金十分困难、且市级配套不能到位的情况下,先后解决专项资金21万元用于“村村通”工程配套,并承担了部分运费。有对口扶贫联系点的县直单位也积极自筹资金20多万元进行“村村通”工程配套。有的村干部还把娶儿媳、嫁女儿的积蓄拿出来配套。广大农民也积极投工,加入建设行列,初步统计,县、乡、村和人民群众共筹资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从而保证了“村村通”工程的顺利实施。3、精心施工,保证质量,把“村村通”工程作为示范工程建设。为了确保工程顺利实施,竹山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将这项工作纳入重点督办落实工作议程,并随时通报工程实施进度和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竹山县计划、财政、扶贫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一方面加强项目建设的管理,保证建设资金的专项使用,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动员社会力量,组织协调和动员社会各界,形成“村村通”工程项目实施的大合唱。竹山县广播电视系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由分管局长带队组成宣传发动专班、建设安装专班和后勤服务专班,各负其责,统一调度密切配合,按照省里确定的“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广播与电视并重、有线与无线结合”的原则,4/7集中力量投入工程建设。本着对党和人民负责、对事业负责的精神,圆满完成了三期共102个行政村的“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并获得省市嘉奖。4、建管结合,大胆尝试,积极探索“村村通”能够长期通的有效途径。能否实现长期通,让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真正给老百姓带来实惠。在建设的同时,竹山县对如何保证“村村通”工程能够长期通进行了大胆尝,成立竹山县广播电视网络有限责任公司,实行公司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把有条件联网的小片有线电视网全部联起来,共用一个前端,同时传输30多套电视节目,统一由县广电信息网络公司负责经营管理和长期通的任务,从而缓解了体制和机制的制约矛盾。二“村村通”工程实施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在调查中发现,竹山县在“村村通”工程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导致国家实施“村村通”工程的预期目标不能完全实现。尤其是后期管理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这个利国利民的扶贫工程作用的发挥。第一,贫困的地区经济和分散居住的人口,致使盲村基数大,存量多。竹山县尽管三期共扶持102个行政村,但仍有128个行政盲村,占254个村的50,1651个自然盲村(20户以上),还有4万户散居农户,占万农户的5/740(包括19户以下的自然村)无法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这些农户强烈要求解决看电视、听广播难问题,但由于县乡财力不足,财政贫困,农民也不富裕,无法筹措资金用于广播电视事业建设。第二,负债的村级经济和低起点低标准的建设,导致“返盲”比例高。在实现“村村通”的102个村中,仅有54个村联网,占51,其余48个村的设备基本未发挥作用,实际已经“返盲”。三种原因导致返盲一是以村为单位管理,技术维护无法保障。二是村级管理人员素质差。三是收取的费用无法保证正常运转。第三,落后的管理体制和营运机制,难以保证“长期通”。一是当时统一采购的设备质量差、价格高、环节多、费用大。二是由村管理的体制,不能保证“村村通”设备的正常维护管理和使用,加速了“返盲”。三是按行政事业管理不能很好地筹措管理维护经费,这是很多“返盲村”症结所在。三、实施村村通、长期通的途径建议根据竹山县的实际情况,为了保证“村村通”工程长期通、永久通,我们建议1、理顺管理体制,优化运营机制,体制和机制的优化是继续实施“村村通”工程的前提。一是凡实施“村村通”的县必须将乡镇有线电视(包括小片网)的管理权、6/7经营权上划,实现全县一盘棋,上下一张网,同时,对卫星单收设备管控权交由广电部门,实行机卡分离管理,并整顿其市场,确保安全。二是对新建“村村通”工程推行产业化经营机制,由县一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统一管理和经营,实行建设标准统一、维护管理统一、价格收费统一、责权利统一的“四统一”模式,这样既明确了责任主体,又兼顾了各方利益,同时也使国家的投入能够保值增值,从而确保“村村通”工程长期通。2、统一技术方案,优化资源配置,方案和资源的优化是继续实施“村村通”工程的条件。一是实行项目监控与适度放权相结合,对“村村通”工程项目实行目标管理,取消集中采购,资金直接到县,制定标准、限定时间,由县一级按标准、按时间组织购进材料设备,组织建设施工和管理,由省市组织验收。二是实行传统方式和数字化方向相结合。在技术方式的选择上,必须考虑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发展方向,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并留有升级余地,采取有线联网和卫星单收相结合的方式。即对住户较集中的自然村落,采取有线联网方式解决;对散住农户采取卫星数字单收的方式解决。同时,对有线联网的村落,必须实行光缆联网,用户电缆网传输带宽必须在750兆赫兹以上(即能传输50套以上数字电视节目);对卫星单收设备也应由国家制定统一标准,严格市场管理,防止产生混乱7/7和安全事故。3、制定科学规划,加大扶贫力度,科学的规划和扶持是继续实施“村村通”工程的保证。贫困地区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本章要点整合训练作业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 息烽县第一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感恩父母教育班会全文
- 商业分析面试题库及答案精 编全题库
- 小青蛙教材解读
- 高层建筑结构健康监测与加固技术研究
- 医院就诊流程指南
- 跳棋儿童教程讲解
- 2026届上海市高东中学高三上化学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网络技术大数据
- 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安全培训
- 《融水香杉育苗技术规程》
- 美的MBS精益管理体系
- 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查房课件
- 麻醉药品应急处理制度及流程
- 化学-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年高三9月份联合考试试题和答案
- 【建筑专业】16J914-1公用建筑卫生间(完整)
- 四川省成都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出口台湾 合同
- DL-T5017-2007水电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
- 测量设备能力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