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小康的足迹记===镇===口村党支部书记 _第1页
迈向小康的足迹记===镇===口村党支部书记 _第2页
迈向小康的足迹记===镇===口村党支部书记 _第3页
迈向小康的足迹记===镇===口村党支部书记 _第4页
迈向小康的足迹记===镇===口村党支部书记 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迈向小康的足迹记镇口村党支部书记走进口村,一幅现代化农村的新景象将会展现在你面前村内街道整齐划一,街道两旁绿树成荫,街头,安享晚年的老人面带笑容,顽皮的儿童相互嬉戏,口村在改革开放以来,村民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村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结果,同时,也是口村党支部书记及其村委一班人多年来共同努力的结果。“三部曲”,口村走上了富民之路从1979年至今一直担任口村的党支部书记。早在多年前物质生活极端贫困的时候他就有一个梦想要让全村的人民群众生活过得好一点。怎么带领群众发家致富他苦苦思索着一天,当他走到自家菜园时,忽然想到,种菜是口村的老传统,为什么不集中起来搞规模种植呢说干就干,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还没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仍然在集体手中,实行统一耕种。他在群众大会上提出,按每人亩分到每个家庭,专门种植蔬菜,收入的大部分留给自己,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统一思想后,他马不停蹄地给村里通上电,打好井,修了扬水站,为村民种菜打好了基矗带领导全村人逐步通了电,打了2/5井,解决了种菜最基本的生产条件。经过调查,他发现种芹菜技术好撑握,经济效益高,决定发展大田芹菜,由于眼界开懂科学,群众都自发地围在他身边,跟他干,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到九十年代初,口村老百姓的腰包很快鼓起来了,带领群众致富的“第一部曲”成功了。的眼光又望向前方,那时他常对两委班子成员和菜农们说,咱第一步只是解决了群众吃饭问题,你们看,现在周边村庄也受咱村影响开始种植大田芹菜了,菜农的效益也明显下降,市场经济咱们还要出奇招才行。物以稀为贵,经过苦苦思索,觉得种反季节芹菜一定会有好市场,但芹菜是喜凉作物,夏季种芹菜,天气热,芹菜容易烂,群众不敢种。当过村里的实验队长,他带领的30多人的实验队在惠民地区很有名气,曾承担着惠民地区农科所的所有科研项目,培育过棉花、玉米种,他还通过自学成长为一名助理农艺师,受到过当时地区农艺师黄子康(落实政策后任中国农科院高级研究员)的高度评价,年轻的应邀出席了省科学实验大会。有了这个基础,自己就琢磨开了,育种咱都不怕,还怕解决不了种菜。于是,他在自家的责任田里做起了实验。针对烂根烂叶他想这实际上是有菌,于是他就悉心钻研如何治菌的方法,上科研所咨询,上书本里去找答案,功夫不负有心人,难关,3/5终于被攻克了。当年他种的芹菜,不但不烂,还鲜亮,在市场上那是独此一家,别人卖出1斤5分,而他卖3角钱,还被抢购一空。这时,并没有搞技术垄断,而是公开专利,让群众都来种。村民们都说,有这样的高招,放到别人身上那是不传的,可桂民就这样毫无保留地教给了我们。第二部曲他演奏的也是同样有声有色。很快,反季节芹菜便由300亩发展到600亩、800亩,“口芹菜”也在市场上成了知名品牌。村民们的笑容荡漾起来,一个又一个夏天广饶集市上又一次一次飘着口芹菜的芬芳。其他村的村民都羡慕地看着口人的腰包一个个鼓起来,他们都说,口村有一个好带头人。1989年,又一夜夜睡不好觉了,那时村民常看到他守在田里看着一堆堆的芹菜发呆,走来走去。由于当地市场对芹菜需求有限,市场很快饱和了,反季节又成了顺季节,芹菜又卖不出去了。怎么办走出去,闯市常不能仅仅把目光局限在本地市场上,可是村民们都犹豫不决了土生土长的庄稼人什么时候有过闯市场的念头。可是急了,他说庄稼人咋就不能闯市场,赚了钱归群众所有,赔了钱集体承担,然后,他带领民禄等四个村民装车南下,结果一炮打红,由于口芹菜质量好又是反季节销售,在南京、岳阳、武汉、4/5无锡、温州、三亚,他们的芹菜都很受欢迎。村里组织了25人的专业芹菜促销队伍穿梭在全国各地,外地客商的订单也如雪花般飞涌而至,外地来的车辆也堵塞了村里的交通,800亩的芹菜还是供不应求了,觉得,能建个蔬菜批发市场,解决外来车辆问题该多好啊,时任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栾庆恩来村里调研,听说口要建批发市场,他很赞成,协调油区办送来了铁管,公路局来硬化地面,村里也投资25万元,很快一个高规格的能同时容纳26辆货车的批发市场建成了,菜农们高兴地说“老就是有好点子,现在咱的买卖都做在了家门口,既实惠又方便发展多元化经营,迈上强村征程认为,在新形势下,当干部就要站在高处,就要有更高的追求。一开始大海集团建厂,选厂址时,许多群众就反对把厂子建在口村,那时就敏锐地感觉到村里经济要实现另一个翅膀飞翔,也要有第三产业,而大海集团建成后,将对村里闲余人员进厂和搞活第三产业是个好契机,于是他深入和群众进行沟通,最终大海集团建在口村,而这为口村第三产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矗实践也证明他的眼光是正确的。经过他的积极争取,大海集团建在了口村,村里的能人有在大海集团做了副总的,也有干厂长的,5/5还有很多务工的。望着富裕的口村,并没有止步,他深知,要想全村都过上小康生活,仅靠种蔬菜是不行的,必须上项目,办企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他认为搞二、三产业的条件已经成熟。1998年,依托大海集团,在村北建成了30多亩地包括批发市尝集贸市尝工商户在内的经济商贸园区,村东建起了砖厂和小型轮胎厂,还成立了一个小型建筑安装队。现在的口人,家家有收入,人人有活干,老百姓都说,“老就是咱口的福埃”建设坚强支部队伍,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