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目录摘要1ABSTRACT21绪论411研究背景与意义4111研究背景4112研究意义512文献综述613研究思路与方法62农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的基本理论与发展概况721环境健康意识的基本理论7211环境心理学7212环境风险评估822农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的发展概况9221农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的产生背景10222农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的演变路径103松江区新陈家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的现状调研1131调研说明11311调研基地介绍11312调研的典型性说明1132新陈家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的调研过程1233上海农村居民的环境健康意识现状144农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541农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存在的问题15411农民的环境健康意识普遍偏低15412农民的环境健康意识较为淡薄16414农民对环境健康风险的认知困难1842农村居民缺乏环境健康意识的原因分析19421传统政府管理体制的弊端与地方政府公信力下降19422熟人社会关系结构的影响和制约20423农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培育缺乏垂直渠道225培育农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的路径2351农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培育路径的目标模型与基本原则23511农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培育路径的目标模型及依据23512农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培育路径的基本原则2452培育农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的路径25521宏观路径政府法律体系建构25522中观路径社会化机制设计28523微观路径农民自身素质提升316小结32参考文献33附录35致谢38摘要近年来,我国在农村环境保护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有助于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的提高。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弊端和问题也逐渐体现出来,例如农村环境污染对农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的损害,农村居民普遍缺乏环境健康意识。然而,在公共治理层面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因此,对农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路径培育问题的研究十分有必要,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健康意识,降低环境污染导致的健康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环境心理学、环境风险评价理论的综合视角下,以上海市松江区新陈家村为例,主要采用实证考察与理论解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考察农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缺乏的现状与成因,进而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农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的培育路径。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农村居民普遍缺乏环境健康意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民的环境健康知识水平普遍较低;二是农民的环境健康意识较为淡薄;三是农民对环境健康风险的认知困难。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培育路径主要有从宏观上可从政府的治理层面上解决该问题,例如建立地方政府支持机制、建立公开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政府环境治理现代化制度;从中观层面上可以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媒体帮助地方政府纠偏错误,揭露环境污染的真相;从微观层面上可以通过农民自身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全面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在农村加强宣传环境健康意识的重要性,把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与健康联系起来。关键词环境健康意识,环境健康风险,培育路径,STUDYONTHEPATHOFCULTIVATIONOFTHEENVIRONMENTALWARENESSOFRURALRESIDENTSHEALTHABSTRACTINRECENTYEARS,RURALENVIRONMENTALPROTECTIONHASMADEGREATACHIEVEMENTSANDCONTRIBUTETOTHEIMPROVEMENTOFTHEHEALTHSTATUSOFRURALRESIDENTSINCHINAHOWEVER,WITHTHECONTINUOUSADVANCEOFCHINASURBANIZATION,DRAWBACKSANDISSUESHAVEBEENREFLECTED,FOREXAMPLE,DAMAGECAUSEDBYENVIRONMENTALPOLLUTIONONTHEHEALTHOFFARMERSINRURALAREAS,RURALRESIDENTSGENERALLACKOFAWARENESSOFENVIRONMENTALHEALTHHOWEVER,INPUBLICGOVERNANCEHAVENOTRECEIVEDENOUGHATTENTIONTHEREFORE,THERESEARCHONRURALRESIDENTSENVIRONMENTALAWARENESSCULTIVATIONPATHISNECESSARY,TOFURTHERPROMOTETHECONSTRUCTIONOFNEWSOCIALISTCOUNTRYSIDE,IMPROVINGRURALRESIDENTSAWARENESSOFENVIRONMENTALHEALTH,REDUCEHEALTHRISKSCAUSEDBYENVIRONMENTALPOLLUTIONPLAYSANIMPORTANTROLEBASEDONENVIRONMENTALPSYCHOLOGYENVIRONMENTALRISKASSESSMENT,ENVIRONMENTALMANAGEMENT,ANDINTEGRATEDPERSPECTIVE,FROMTHEPERSPECTIVEOFTHETHREE,BYXINCHENJIACUN,SONGJIANGDISTRICT,SHANGHAI,FOREXAMPLE,CORECONTENTDEALSWITHENVIRONMENTALHEALTHPROBLEMOFLACKOFAWARENESSAMONGRURALRESIDENTS,DISCOVERANDMAKEBREAKTHROUGHSINRURALRESIDENTSLACKOFAWARENESSOFENVIRONMENTALHEALTHANALYSISONFARMERSCONSCIOUSNESSTHEPAPERFOUNDTHAT,MOSTOFTHERURALRESIDENTSLACKOFENVIRONMENTALAWARENESSSOINRURALRESIDENTSENVIRONMENTHEALTHCONSCIOUSNESSFOSTERPATHMAINHASFROMMACROSHANGCANFROMGOVERNMENTOFGOVERNANCELEVELSHANGSOLUTIONTHEPROBLEM,SUCHASESTABLISHEDLOCALGOVERNMENTSUPPORTMECHANISM,ANDESTABLISHEDPUBLICPUBLICTRANSPARENTOFINFORMATIONDISCLOSURESYSTEMANDGOVERNMENTENVIRONMENTGOVERNANCEMODERNIZATIONSYSTEMFROMVIEWSLEVELSHANGCANTHROUGHSOUNDMARKETMECHANISM,ANDMEDIAHELPLOCALGOVERNMENTCORRECTIONERRORS,REVEALEDPOLLUTIONOFTRUTHFROMMICROLEVELSHANGCANTHROUGHFARMERSITSELFTOSOLUTIONTHISPROBLEM,SUCHASIMPROVETHEYOFENVIRONMENTRISKAVOIDCONSCIOUSNESS,ANDIMPROVINGSTRENGTHENPUBLICITYANDENVIRONMENTALAWARENESSOFTHEIMPORTANCEOFHEALTHINRURALAREAS,TOLINKTHERURALRESIDENTSCONSCIOUSNESS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ANDHEALTHFROMTHESETHREEAREASPUTSTHECULTIVATIONPATHKEYWORDSENVIRONMENTALHEALTH,ENVIRONMENTALHEALTHRISK,CULTIVATIONPATH农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培育路径研究杨晓薇1512112131绪论我国在近三十年经济的迅速增长中,环境和健康问题,一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环境污染成为愈发严重的问题,环境健康风险伴随新的状况,中国发展当前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当前,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状况的影响当前已经十分严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环境与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影响社会安定的极大安全隐患。毫无疑问,环境污染会带来生命掠夺,尤其是广阔农村居民的健康侵害。针对一些有差别国家的大批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研讨显示,人们的安康遭到环境有明显影响。许多疾病都是有一些污染物造成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必然的联系,会直接给身体带来危害。人类发展经济,保证人类能健康的生活在地球上是环保的最高目标。环境与人类健康的问题在不断的演变中已经变得复杂。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好坏有密切的关系,地理环境健康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人类健康。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健康与环境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少,环境污染对健康产生的影响信息也甚少,环境信息制度不健全,特别是一些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对身体造成的危害状况没有详细记录,对于国家环境与健康决策的需要远不能满足,对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有很大的限制。11研究背景与意义111研究背景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作为农业大国我国的经济一直处于增长的状态,但却是以牺牲农村地区的环境状况为代价的。城市一直是我国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所以城市环境也逐步得到了改善。受二元经济的影响,农村生态环境不容乐观,乡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处于劣势。我国城市的环保治理一直都在城市,而农村基本上是被忽视。乡村居民是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农村环境保护过程中农民应该处于主体位置。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农民的主体地位一直被忽视,如被政府、企业,他们一直致力于发展经济,农民是农村环境治理的主导者对于农村污染的治理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生活污染愈来愈严重,一些污染所带来的对村民健康的危害也在日益显现出来。对于生活污染的治理,农民的作用也无可取代;为了保护农民环境权益,农民依法加入环境管理,也无可厚非。112研究意义当前环境污染的治理并没有与居民的健康状况结合起来,居民的健康水平,是判断一个地区环境治理有没有成效的好方法。因此对于农村居民的环境健康意识路径研究能够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环境健康意识,加快新农村环境建设,巩固农村居民在整个社会的重要地位。(1)有利于加强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农业大国,“三农“的科学发展目的是建设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是建立和谐新农村。目前,我国乡村生态文明的建立相比起来较单薄,形势严峻。当前农村出现的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的的不良现象与农村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有很大的关系,使得农村居民的的健康受到威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约束。因此农村居民的环境健康意识的提高有利于加强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2)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环境健康意识环境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之一,我国法律也明确规定农民享有与其他公民一样的环境权益(刘超2010)。但由于我国环境管理的“城市中心主义”,农民环境权益常常受到损害。比如环保资源向城市的倾斜,城市污染向乡村的转移,农民受政治政治社会地位的限制,使得村民对于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也受到了限制。再加上一些高污染企业入驻农村,加快了农村环境的污染。意识对于物质具有反作用力,因此研究农民的环境健康意识有利于提高农民自身的环境认知水平,这样能够通过与政府、企业等主体进行博弈,增强和激发村民在农村的主人翁意识,通过制度化、组织化的参与,达到保护自身的环境权益,自身的维权能力,村民在环境治理中一直处于“二等公民”的地位,改变这种状态。(3)有助于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体系城市生态系统的支持者是农村环境,但是在城市治理问题上得到解决后,却忽视农村。城市环境污染的治理一直是各级政府公共治理的重点对象。与农村相比,城市的环境容量大,工业化程度和人口密度比较小。然而在知识界、舆论界虽然对与农村污染对身体健康造成了危害有一些关注,但是却没有相应的系统化路径来培育农村居民的环境健康意识。因此,对农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路径培育,对优化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有重要的意义。12文献综述上述分别从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和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两方面进行了论述,为了看出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笔者通过查阅一些国外文献调研数据,发现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威胁是不容小觑的。但是很多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并没有具体的标准,人体健康受到很多行业指标的影响。当前由环境污染引发的人类健康问题事件也愈来愈多。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比例比城市人口多,这么多年来,虽然我国的城市环境在逐渐改善,但是农村环境污染的事件,以及“癌症村”却在不断增加。环境教育在我国虽已开展很多年,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略显薄弱,宣传教育工作集中在城市。农村环境保护教育普及很低,农民的环境认知能力淡薄,大多数大多数学者只关注到了如何培养和树立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但是并未把环境问题和人体健康结合起来,未切入到农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这一概念。一部分学者从农村居民自身个人归因来阐释农村居民环境行为产生的原因。现阶段对我国农村居民的环境健康意识关注度不够,大多数学者只粗略的指出农村居民面对环境污染的时候,但他们的信息是有限的,科学认知条件也是有限的,采取了浅显的规避环境风险的方法,然而并未指出农村居民实质是缺乏观念;在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方面的相关理论也不够深入。因此我认为应该从农村居民的环境健康意识出发,从农村居民面对身边的污染现象表现出的意识反映来研究,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为农村居民树立一个垂直渠道,以及多层次的配套体系,关注农民自身的环境健康意识。农民不仅要加强环保意识,更要加强对自身的环境健康意识。需要媒体、政府、农村居民共同努力,才可能有效地改善当前乡村的环境现状,优化乡村经济增长,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一个“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13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主要研究新时期农村居民缺乏环境健康意识原因分析及培育路径,目的在及时发现并突破农村居民缺乏环境健康意识上分析农民的意识心理,有针对性地提出培育农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的突破口与可操作措施,通过有力有据的资料分析培育农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的重要性,并提出一套有效地的、实际的、能对农村居民居住现状进行合理评估的体系,以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健康意识。从研究方法上来讲本文采取的方法如下(1)实证考察与理论解析相结合。追踪国内外环境健康意识理论的前沿成果,并广泛收集农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表现的相关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证基础。(2)比较分析法。本文通过对农村生态环境与城市比较分析,指出农村居民缺乏环境健康意识的表现,进而提出培育农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的新途径。(3)问卷调研法。计划发放100份调查问卷,以上海市松江区陈家村为例,采用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入了解农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的现状、表现,分析其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提炼对策及意见。(4)统计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村居民缺乏环境健康意识表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客观、系统地探讨和剖析农村居民缺乏环境健康意识的深刻原因,为新农村建立提供根据和参考。2农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的基本理论与发展概况21环境健康意识的基本理论211环境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行为认识与环境的互动,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领域。国外已经对环境污染感知开展了一些研究如下图。而国内对环境污染感知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表21国外环境污染感知理论WHITE从社会影响因子开始入手,探讨如何利用社会措施来与技术措施相结合治理环境问题。PRESTON曾经对加拿大地区的环境感知进行过研究ENGEL对不同属性的人群的环境行为差异进行了调查,发现年龄、教育程度对环境成本支付意愿有很大影响。BLOCKER发现性别、社会地位等属性对人们环境态度有重要影响FLYNN对种族、性别等属性与环境感知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对于环境污染的认识上,来自于美国的专家提出了两种看法。表22美国学者环境污染认知理论“认知的解放”MCADAM,1982受害民众在努力提高对污染危险的认知水平,最终在污染来源、影响及解决途径等方面获得共识。这种认知一般会聚集起社区居民,形成一起保护自己的集体行动,并且获得成功的行动结果,例如被污染的社区可以让污染企业搬迁,或者自己获得赔偿或重新安置等受害民众认知的“不确定性“受害民众对有毒污染物的来源、污染程度及污染后果一直处于不了解,无知或者是错误的认知,对于环境污染是很迷惑的状态。这一视角的典型研究成果是对阿根廷的一个遭到严重污染的贫民区弗拉梅博的考察(参见AUYEROANDSWISTUN,2008)。他们研究社区居民为什么对环境污染带来的危险一直认知水平很低,从社会建构的视角探讨了这个问题,对污染问题模糊的认知不只是医学的复杂性导致的,污染与日常生活的“关联嵌套”以及在社区居民的生活情境中其他行动者的“困惑制造”(THELABOROFCONFUSION)是另外两个重要的原因。所谓“关联嵌套”,指环境危险的认知方式与日常事务相关并嵌入其中。污染对人们健康的损害逐渐而缓慢,因而,居民每天的日常活动没有被打断,没有重大事故的发生,也没有发现可归咎于企业行为的某种疾病类型(比如在很多地区发现的血癌或其它癌症)。212环境风险评估对于环境风险评价这一概念国内很多学者对其都进行了定义如下表。表23国内环境风险评价理论环境风险评价概念王铁军,查学芳2010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是以风险度作为评价指标,将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联系起来,定量描述污染对人体产生健康危害的风险雨云江2012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是狭义环境风险评价的重点,把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联系起来,定量描述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风险,是收集、整理和解释各种健康相关资料的过程王炳权,钱新2013年健康风险评价是环境风险评价中突发性风险评价的一部分程红光,王琳,郝芳华2014年环境风险评价是对环境污染引起的人体健康和生态危害的种类及程度的描述过程环境健康意识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来解释,刘启民运用社会认知理论来解释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可以认为人们的环境健康意识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并且这种行为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状况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对个体认知因素有关系的三要素就是行为和环境,以及健康,因此对环境的认知已经对健康的认知,可以解释为环境意识和健康意识,人们的环境健康意识可以看成是个体性的因素,而研究的农村居民所处的农村是情境性因素,当前的环境与健康的现状是外部环境因素,社会整体环境、健康意识水平可以看成是社会型因素。在许多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环境污染的健康风险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起步却比国外要晚很多,许多环境健康风险意识研究主要还是直接应用国外相关领域的理论和方法,并没有自己一套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因而局限了环境健康风险意识在环境工作中的应用和发展。特别是农村,基本上没有关注到。22农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的发展概况就是因为中国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产生了巨大风险,特别是癌症村的增加剥夺了许多农村居民的生命。这形成了传媒视野中的环境风险在我国工业化迅速的发展下,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媒体以及大众的关注,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混合型污染严重,人群在环境中暴露时间长,难以消除长期累积污染是我国环境污染的特点。而且当前传统环境与健康的问题、基础卫生设施不足,因此,人群环境健康风险会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而增加。近年来,公众以及政府已经开始关注有环境污染引发的健康问题。农民作为当地环保的主体,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将会受到环境健康意识水平的影响,以及他们自身的身体健康水平情况。在许多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环境污染的健康风险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起步却比国外要晚很多,许多环境健康风险意识研究主要还是直接应用国外相关领域的理论和方法,并没有自己一套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因而局限了环境健康风险意识在环境工作中的应用和发展。特别是农村,基本上没有关注到也没有相关理论。221农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的产生背景环境污染引发的人体健康的问题在逐年增加。健康被环境污染所损害的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我国年均信访已经达到70万件,环境健康信访的数量一直在增加。数据显示,2010年的关于环境与健康问题的事件较2006年上升了90,由此可见,环境与健康事件的数量呈现一直增加的趋势。环境工作取得成效的标准现已与环境健康问题有关系。而且在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并未提到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也是我们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也使得农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虽然社会各界人士都认为应该将环境健康风险纳入环境评估,但是由于城市规划以及城市建设的目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虽然已经有框架但是一直并没有出台。这里面既有制度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相关研究工作缺乏,例如适合中国国情的暴露参数研究、健康风险分区以及综合环境健康风险研究等。222农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的演变路径改革开放以来,在工业化的进程和城市化的推进下导致的环境问题,农村居民并不是都愿意做“沉默的羔羊”,对于环境问题给他们生活和健康造成的伤害和威胁,也引发村民对环境问题的抗争。农村居民的环境健康意识的演变,可以大致分为计划经济时期以及市场经济时期。在计划经济时期,农村居民的行动选择主要受制于政府体制以及企业和村民之间形成的制度结构关系的约束。在此期间,环境健康意识只在个别人、个别地方自发地存在,还没有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诉求。在市场经济时期,伴随着市场机制与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居民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环境健康问题,在此背景下,农民的环境健康意识也得到发展。一些调研表明,农村居民的生理、心理、行为会随着居住环境的恶化受到负面影响。尽管环境受到污染后每个村民对污染后的感受都不一样,但是从一些学者的调查结果来看,受调查者都对环境污染影响身体健康存在忧虑,村民的环境保护参与愿望是很高的,却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上。许多村民的不当行为都属于不知但是还是要去做。一方面,一些村民已经养成了一些不当的生活习惯,在后期纠正成为很大的难题,另一方面是在农村缺乏一些宣传的力度及方式,对村民缺少环境健康意识方面的教育。因此,当前大部分村民环境健康意识缺乏或以比较消极的状态存在。3松江区新陈家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的现状调研31调研说明为了了解当前农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存在的问题,在考虑成本和调研对象具有代表性等各方面的因素之后,挑选了松江区陈家村的居民为调研基地。通过理论研究结合实地调研的方法,更好的了解到农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缺失的表现和问题。调查的内容包括该地的地理位置,人口,面积以及近年来的发展状况。311调研基地介绍该村庄位于上海市松江区辰花公路南侧、沈泾塘西畔,与广富林遗址接壤,与辰山国家植物园呼应。作为松江新城唯一的城中村,新陈家村北靠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南依松江大学城,全村土地面积700611亩,其中耕地面积44931亩,种植花木、苗木111147亩,居住着785户计3031名村民。312调研的典型性说明此次实地调查以上海市松江区新陈家村为例,选择该村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该村地属松江,离松江大学城比较近,对于调查便利性比较强,调查较为便利,并且节约了调研成本,有利于资料的获取和深入的调查,也便于后期进行补充调查。其次,该村在上海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是松江新城唯一的城中村,经过我的实地走访,发现新陈家村里面通常没有规范的规划和管理,以拥挤低矮的违章建筑群为主、环境脏差乱、治安混乱、基础设备不配套、脱离于城市治理体制之外,周边的污浊环境严重威胁着村民的健康。从地域角度上看,陈家村属于城市的一部分。社会性质的角度上看,城中村仍然残留着传统农村的因素。城中村与中国传统的土地所有制、城乡二元经济等很多因素有关联,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具有城市和农村的双重特征。同时,城中村也被许多学者认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贫民窟的表现形式。最后,通过一些文献的收集阅读之后,发现全国一些一线二线城市对于城中村的改造也采取了一些行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瓶颈,相对于地方而言,彻底改造城中村,是根治的最佳方法。但是,现实中的许多问题特别是巨大的改造成本,使大批城中村无法很快的走上“改造”之路。2014年上海启动11个“城中村”改造试点。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癌症村”的出现,在社会引起的广泛的关注,新陈家村对于研究农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路径培育研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32新陈家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的调研过程图31调查对象性别此次调研主要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农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培育路径调查设计了一份相关的问卷,有利于直观的从问卷的问题上,得出农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培育的方法和策略,我在该村发放60份居民问卷,其中回收到有效问卷54份。所以本次问卷的回收率为90。最后整理问卷并采用了EXCEL软件和SPSS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图32调查对象年龄图33调查对象性别本次问卷涉及的对象为松江区新陈家村的村民为调研对象,在被调查者中,图31中63为男性,37为女性。其中,从调查的年龄段来看,3059岁年龄段的人占到71,只有19的调查对象的年龄段是29岁以下,本次调查对象以中老年居多。在被调查者的学历中,图33我们发现,初中及以下学历以及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村民占到一半以上的人数,由此可以看出新陈家村的居民学历普遍偏低,这类人群里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此次的调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次调研的时间是2014年12月24日,调研地点松江区车墩镇高桥村。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30份,收回28份。这次调研的目的在于通过了解该村外部的环境状况,接触新陈家村的村民,了解村民对环境健康意识的认识程度,进行问卷调查。希望从中得到一些与此次调研相关的内容。松江区新陈家村离我们学校141公里的路程,在通过公交到达目的地。在沿途发现陈家村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脏乱差,而是各种基础设施都比较完备。陈家村位于由原来的佘山镇划管到方松街道。在此次调研中,很多村民都积极配合,而且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调研的村民都属于外地人,本地人并不占大多数,问卷的回收率跟预期的差不多,并不算太低。这次调研取得需要的数据,对后期的分析提供了很好的依据。第二次的调研时间是2014年12月30日,调研地点松江区方松街道新陈家村。本次问卷共发放30份,收回26份。这次调研来到了松江区唯一的城中村新陈家村,刚到陈家村就被周边的环境所吸引,大部分建筑以“贴面楼”为主,房屋的密度都比较高,采光通风条件也比较差,相比起第一次新陈家村的调研,很多地方,各种管道和电线杂乱无章,垃圾成堆。街道狭窄、卫生差、拥挤,存在严重的消防隐患。在各式外形简单的违章建筑群的挤占下,本来就狭窄的道路显得更加拥挤。据当地村民介绍,根据陈家村的村民介绍,该地区是松江区唯一的“城中村”,违章建筑群很多,分布范围也较为广泛,已经有好几年的历史。房屋头顶布满了杂乱无章的电线,对村民的安全有严重的隐患,对村民的生活和安全都有及其大的影响。33上海农村居民的环境健康意识现状上海作为中国的一个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特大型城市,在城市环境保护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环境健康意识与环境问题和的解决和产生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也与居民的健康状况有着息息相关的关系,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保护水平的重要标志可以用环境健康意识来衡量。上海相对于其他城市,农村居民的环境健康意识时普遍高的,当然这对农村建设和环境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环境意识,按照其心理层次,可以分为环境认知、环境体验和环保行为倾向,从一定的发展上来看,形成环境健康意识和环境认知是以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为基础的,虽然从问卷所显示的调研结果不算太差,但是人们都只是认可环境保护这一概论和理论,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和实践中,就只有极少的人愿意付出努力来保护环境。总言而之,相对而言上海市农村居民的环境健康意识相对于其他农村是比较高的,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很多农村居民都知道环境保护对于我们的生活很重要,但是却不愿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部分还存在一些破坏环境的行为;虽然自己的内心是愿意保护环境的,但是还是缺乏环境健康意识,只能说比起其他农村居民,出现了环境健康意识萌芽。4农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41农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存在的问题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上海松江区陈家村的居民虽然已经产生强烈的环境健康的需要,但是从整体上说,还没有形成积极、自觉、成熟的环境健康意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411农民的环境健康意识普遍偏低通过对上海松江区陈家村的两次调研,笔者发现,对于附近的安全隐患以及工厂污染对附近的村民造成的危害村民们都还是比较关注这个问题的,并且希望得到一个有力的解决方式。然而,农民在环境健康相关方面的知识却是极为缺乏的,这成为将环境健康意识上升为自觉的一个重要瓶颈。图41农村居民对“癌症村”的认知程度近年来,我国因为环境污染引起的群体性事件迅速增多。癌症村在我国逐渐增多,成为影响环境的威胁因素之一。北大的公共卫生学院曾提及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但是在我国仍然没有可以认定环境污染损害健康的医疗机构。由于中国医学和科学技术的受限,无法探寻环境污染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和健康之间的因果关系。医学上也仅仅能确定一个人致癌的原因中存在环境污染这一因素。从实际调查看,村民对“癌症村”这一概念“听说过但不是很了解”的占有很大比例,在被调查的54人中有30人选择此项。可见,大部分村民对“癌症村”并未意识到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村民对于污染的认识大多处于直观的感性层面。经过调研发现许多村民并不知道饮用水利含有的有害物质是些什么,也不清楚喝过这些水后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怎样的影响。有一些村民反映,他们经常可以闻到河边恶臭的气味,以及垃圾焚烧的气味。但是让他们讲述更为详细的内容或者相关知识,他们却说不清楚。有59的村民不清楚环境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只有26的村民觉得环境与健康有关系。图42环境与健康的关系412农民的环境健康意识较为淡薄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居民都是缺乏环境健康意识的,对于还没有涉及到自己利益的事情,都抱有无所谓、冷眼旁观的态度,这种态度也增加了外界因素对农村产生环境破坏的可能性。由图也可以看出村民对地方政府对环境事件的干预也是并不了解的。图43农村居民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调查图44农村居民对当地政府、企业的了解程度由上图可知有只有22的居民在遇到环境问题时候会去和当地政府或企业了解,二视情况而定的居民占到52,可见,大部分村民在遇到环境问题时,选择的是沉默而不是维护自己的权利。从下图可以看出,被调查的54人中有32人(约60比例)的村民认为,环境保护工作是政府的事,只有少数人认为这是个人的事,而有意识拿起法律武器维护环境权利的,则只有3人。图45农村居民对环境工作者的支持程度414农民对环境健康风险的认知困难无论是与环境污染相关的知识,还是与健康相关的知识,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普通的农村居民一般都掌握的比较少。一些家具厂排放的废气和废水经常含有一些有毒的化学物理物质,比如废水中含有稀硫酸等,然而知道稀硫酸对人体有危害的村民却很少。农村居民在实际生活中并不能正确判断出何种有害物质会对自己的身体产生影响,这是因为他们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他们并不了解具体的检测手段是什么。因此在环境与健康的认知方面村民是不清楚的,这也导致了村民们在环境与健康下处于弱势地位。表46农村居民对相关污染的认知情况在调研中,为了看出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受哪几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地方政府的不重视、外来企业、村民的环境健康意识薄弱。经过调查发现67的农民认为是由于自身的环境健康意识淡薄造成了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村民不清楚如何进行垃圾归类随意丢弃垃圾以及采用传统的养殖系统造成的。但我们问到“应该由谁对这种污染行为负责人”时,结果表明52的村民都认为应该由地方政府负责,可以看出当下村民其实是有意识觉得自己应该具备环境健康意识来保护环境的,但是也希望地方政府能够解决此类事件。因此,地方政府在村庄环境治理是很重要的。表47农村居民对危害物的认知程度42农村居民缺乏环境健康意识的原因分析当前,农村居民的环境健康意识培育可谓困难重重。总的说来,农村居民的环境健康意识形成仍面临着自身建设和外部环境等多方面的困难。从两次调研的结果来看,农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影响的因素呈现复杂性和多样性,即农村居民的理性和非理性的个人对环境健康意识的内部因素,也包括地方政府、社会、市场等外部因素。421传统政府管理体制的弊端与地方政府公信力下降政府如何正确的处理好农村的污染事件与村民们的环境健康意识状况有巨大联系。在一些学者的实地调研中发现,相对于大众的利益而言,地方政府更看重本地的经济利益。这决定了在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企业的复杂博弈关系中,地方政府在从中央政府到企业的政策传导的这一环节是脱节的。企业一般会和地方政府的认同一致,然后彼此互相包庇,从中各取所需,地方政府任由企业污染农村环境。当地政府在面对村民的利益要求时,刚开始时大多数都会采取消极的方式,一旦村民的利益表达变得强烈时,有些地方政府甚至可能需要采用一些抵制的行动。加剧村民对于地方政府行为的不满,使得问题更加难以及时的解决。这表明地方政府在治理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问题,地方政府应该作为公证人的身份出现,在处理问题时态度应该是公平公正的,以便于使企业与村民、经济利益与环境健康之间的矛盾趋向缓解和平衡。然而,地方政府由证明人变为参与者,它并没有解决农民们的一些利益诉求,甚至也没有容忍一些村民们正当的利益表达行为,甚至对整件环境污染影响健康的事情进行包庇。我国虽已出台侵权责任法,法虽已立,却能被以不予立案的方式轻松化解,或是随意曲解来蒙蔽民众。放眼全国,类似事例很多。如果我们对污染者执着追查,还可以追究官员们的责任。但对那种故意的欺骗蒙蔽的行为我们却常常没有办法追其责任。这显然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官员问责体系的一个重大缺失。由于村民提出的利益需求在地方政府这方并没有得到积极的回应,使得村民的环境抗争方式也开始由沉默变成反抗。地方政府长期对农民的压制,限制了村民们的行动和利益诉求。农民们对于地方政府的行为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继续容忍环境污染给健康带来的危害,一种就是与地方政府进行抗争。这种积怨加深以后,地方政府对于村民们已经失信,也会导致村民们集体使用暴力来解决问题。在环境健康与经济利益的抗争中,村民对于地方政府越来越不信任。传统管理体制下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在不断降低,其结果一方面是导致环境健康事件的处理变得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是公民健康的环境健康意识的养成,也缺乏可以滋生的良好政治环境。422熟人社会关系结构的影响和制约信息共享和沟通是影响村民环境健康意识的因素之一,当然这个因素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农村,由于收到“熟人社会”的影响,会让村民们对环境健康风险的接收和处理上变得困难,“熟人社会”特殊的沟通方式,也降低了环境健康风险。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提出“熟人社会”的概念。他认为,地方性是中国乡村一个重要的特征。乡村人们生活的区域是属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村民们只与自己村的人员接触,很少接触到外部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小圈子。这种特性也有一定的限制性,在村落中人与人之间都比较熟知彼此,没有隔阂。在这个圈子里,村民们亲密感很深切,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已经不需要靠太多的说和写。“熟人社会”这一乡村特有的特点和城市是及其不同的。总之,在农村村民们都是通过共享有限的信息,因为外来的信息是有限的,这完全符合传统的“熟人社会”。当然,这既是一个优势也是一个劣势。优势是可以帮助村民避开环境健康风险,劣势是村民们虽然在同一地区,但是他们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包括受教育的程度、生活阅历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外部信息也通过媒体进入到农村。一部分在农村的年轻人受到“熟人社会”的影响,现代技术的特点在他们身上凸显出来,而中老年人任然还是会按照传统的“熟人社会”传播信息。(1)受益圈与受害圈的分离格兰诺维特提出过一种叫“嵌入性”的理论,社会关系分析必须以社会行动和社会制度为基础。“嵌入性“理论指出,很多社会关系中都包括经济、政治。例如,当下许多垃圾转嫁到农村都是没有进行过处理的。这会使得农村受到城市垃圾的危害。这个问题的核心并不是处理的技术问题,而是已经演变成一个社会问题之后,产生了两个不同的群体。城里垃圾的制造者是受益圈,受垃圾处理场影响的村民是受害圈。受益圈和受害圈在环境破坏中总是相对应的。分离和重叠是受益圈和受害圈存在的两种不同的结构。然后在城市转嫁垃圾到农村的过程中,受益圈和受害圈是分离的。环境问题的解决和受益圈、受害圈的结构有很大的关联。只有明确受益圈和受害圈的社会关系,才能更好的找到解决方案。(2)受益圈行为的日常性与累积性城市污染转嫁到农村以及农村附近化工厂的建立,受益圈进入到农村。短期内环境污染对村民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微小的,这样就使得受益圈已经完全忽视,完全不会意识到其严重的影响。受益圈与受害圈的分离,化工厂建立在农村,远离城市,这种远距离也使得城市居民并不会去关注农村居民的状况。再加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居民的健康会受到严重的损害。市民如果看不到其行为的累积性,就不会改变其行为方式。(3)受害圈受到环境和经济的双重压力在农村居民健康遭受到危害的过程中,经济和环境是受害圈所遭受的两方面。虽然村民遭受到不利,但是社会却没有因此同情他们。目前虽然农村问题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关注,然而农村的环境状况却在日益恶化。农民也因此进行了一系列与环境的抗争运动。工厂对农村的污染是很严重的。很显然,受益圈的村民用的方法比较极端他们要维护自己的权利,受害圈的村民也不会用传统的观念去制约化工厂的行为。找政府要求赔偿的村民毕竟是少数。信息享有和沟通是影响公众风险认知和应对的因素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由于不断发展的中国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传统的“熟人社会“已经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各个农村在不同发展状况的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是不尽相同的,这对于农村社区的转型也有一定的差异;其实还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在同一个社区不同的群体之间也存在差异。就全国来看,每个农村社区经济发展的水平也是不一致的,一线和二线城市的不一样,因此一些发展较快的农村正向着城市社区靠近。由于一些新媒体在农村也逐渐普及,如电视、电话、互联网,村民们接收外界信息的渠道也在增加。尽管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也不断扩大自己的开放程度,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发展的较缓慢。另外,村民即使在同一社区但是分化的程度也是不尽相同的。当然造成这种差异有很多原因。423农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培育缺乏垂直渠道目前,在国外很多国家都以法律的形式出台了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规范,但中国至今对这一制度还很模糊。俄罗斯就对居民的环境权保护及其重视,如果个人因为环境破坏而造成身体或者其他损失,可以要求取得赔偿,所有居民都享受环境信息的相关权利。在俄罗斯沃罗涅日市旁边有一家肥皂生产厂,因为肥皂厂不合理的排放污水,使得很多刺激性的气体排放,周围的居民因为肥皂厂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当地居民及时向当地环保局反映,环保局立即就对肥皂厂进行了调查,对于调查结果也及时的像居民公众,向社会公布,并要求肥皂厂不允许在此地开设,肥皂厂在环保局的压力下只能搬迁,搬迁后,由于土壤被肥皂厂排出的污水所污染的检测结果也像社会和大众公布,同时还要求肥皂厂负责换掉被污染的土壤。依法公布环境排污数据的企业数量凤毛麟角。香港交易所上市公司在中国大陆共有超过750条的环境违规记录,而这些上市公司的年报和官方网站对这些问题几乎没有任何说明。2010年7月3日,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金矿业的紫金山铜矿大量污水渗漏,导致汀江污染。对如此严重的污染事件,紫金矿业先是拖延9天后才予以公布,而且在最初公布时还将污染事件的原因推给自然灾害。紫金矿业的信息披露违规问题并非个别现象。在2010年3月的一份调研报告中,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和思汇政策研究所就发现175家香港交易所上市公司在中国大陆共有超过750条的环境违规记录,而这些上市公司的年报和官方网站对这些问题几乎没有任何说明。然而,在我国,目前环境健康意识培育的垂直渠道还极为缺乏。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环境社会组织发育不充分由于当前有限的中国环保NGO的发育,使得环境健康意识在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中都受到忽视。社会的发育对社会稳定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当前社会稳定机制的缺失和不足,也给农村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和挑战,甚至导致利益冲突的扩大化,这对农村居民的环境健康意识也有很大的影响。村民的性格、面子观以及为人处事的方式和村庄巨大的社会结构差异都很大的关系。每个农村的社会结构都是不同的,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制定的很多政策、制度和法律也有很大的差异。农村政策中的这些差异主要是从地方政府的执行力以及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地方政府对村庄有作用,然而他们之间的反作用确一直被忽视。(2)环保市场机制不健全在不同时期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导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建设和路径存在很大的差异。目前,对于培育农村居民的环境健康意识,解决我国农村不健全的市场机制也是重要的问题。当前,我国农村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的现状,并不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农村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发展水平不平衡,因此完善农村市场机制有很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这些条件的局限下,村民对污染致病关系的认识上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5培育农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的路径51农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培育路径的目标模型与基本原则随着当今环境污染引发的人类健康的问题不断增多,也渐渐意识到一些社会变量和环境问题的产生也有很大的联系,如社会行动、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环境问题和环境风险已经纳入社会学的研究领域。511农村居民环境健康意识培育路径的目标模型及依据吉登斯认为个人化导致了风险意识和环境风险认知水平的提高,但是个人在风险认知上还是有两个困境。第一个困境是虽然许多时候人们的个人风险意识提高了,对许多风险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在一些风险面前,人们做出的反应却是非理性的,而这些风险并不是一定要要发生的,只是存在发生的可能性。吉登斯对此的解释是,“一种独特属性是高后果的风险所具有的。第二个困境是在面对健康风险的判断上有一个特定的专家系统,但是专家们的判断也有很大的差异存在许多争议,所以这种专家系统风险判断的方法变得比较主观化。健康危险是最典型的案例。比如吸烟是有害健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 高电压试验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9Z-11E-Octadecadienoyl-CoA-9Z-11E-Octadecadienoyl-coenzyme-A-生命科学试剂-MCE
- 保险金融资格考试科目及答案
- 保险代理人分级考试题及答案
- 高桥村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高校无人机培训课件
- 高志谦课件教学课件
- 高尔夫球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骨髓炎诊断与治疗
- “满鲜一体化”视域下“满鲜”商业会议所联合会研究(1918-1929)
- 小学生AI科普课件
- 2025新食品安全法及修订解读企业应对新规培训课件
- DGJ08-70-2021 建筑物、构筑物拆除技术标准
- 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政策解读
- 中国足协D级教练员理论培训大纲
- 2025年4月自考00611日语句法篇章法试题
-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表格版
- 儿科绪论考试题及答案
- 验光技术(第3版)课件 第七章 老视验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