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论文-浅谈“废督裁军”_第1页
课程论文-浅谈“废督裁军”_第2页
课程论文-浅谈“废督裁军”_第3页
课程论文-浅谈“废督裁军”_第4页
课程论文-浅谈“废督裁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废督裁军”盖瓦基拉温国籍柬埔寨关键词民主联邦制联省自治军阀摘要民国初年,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于军阀混战所造成国家动乱而严重不满,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联省自治运动以及省宪运动。企图建设一个类似于美国的联邦制国家,。这是一种尝试改变国家体制的改良运动。联省自治运动在初期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但是由于地方军阀势力的过分强大,联省自治运动被作为地方军阀合理化统治的依据,而随后国民党的北伐战争导致了联省自治运动的失败。一、对已有文献的综述民国初年,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于军阀混战所造成国家动乱而严重不满,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联省自治运动以及省宪运动。企图建设一个类似于美国的联邦制国家,。这是一种尝试改变国家体制的改良运动。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中,“联省自治”的提出,体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渴望和平是大家的共同理念。在现行可查询的资料中,涉及“联省自治”的文章有,主要发表在了东方杂志、太平洋杂志、甲寅杂志、努力周报等关于“联省自治”的论述文章,而主张联省自治的人也与反对的人进行了激烈的论战。张东荪发表的地方制之终极现,在文章中指出“联邦制之精神在自治,吾人但求自治,不必有联邦之名”1周鲠生在释联省自治中说由于对国家表面上的统一缺乏充分的信心,所以还是希望藉联省自治的手段彻底解决中国问题。2二、历史背景1912年4月,袁世凯窃得政权之后,利用同盟会内部分化,利用其武力公然向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开刀,1章士钊,“联邦论“,甲寅,第一卷第四号2周鲠生释联省自治J太平洋杂志第3卷第7号随后国内军政大权主要由袁世凯所掌权后的“北洋新军”等主要将领组成,由于1913年的“宋教仁案”和“善后大借款”,以资产阶级为首的革命派爆发“二次革命”,在镇压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凯开始复辟帝制,1915年蔡锷在云南宣布独立,组织护国军征讨袁世凯,在护国军与全国人民的声讨声中,袁世凯不得不取消帝制同时宣布“退位”。袁世凯死后由于无人具有足够的实力来领导整个北洋军队以及政权,各省领导人一省割据导致分裂,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直、奉三大派系,各系均有帝国主义势力支持,中国开始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在列强的操纵下,尔吞我并,争斗不已。在北方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得到了除直奉两系外的几乎全部北方督军的支持,奉系的张作霖在赶走孟恩远后完全控制东北三省,长江流域的苏苏鄂赣三省加上直隶、是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的天下,而西南各省则被桂系两系分割,在这一时期各系之间都想要统一中国。但是由于自身实力水平的限制无法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但是各派系为争夺底盘使得整个中华地区战火遍野。三、联省自治的发展联省自治这一理论源于清末的联邦论,他在民国初年政治斗争中成长,并在20年代初蓬勃发展。在清末时期无论是维新派还是革命派都极力推崇联邦制,他们认为中国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人口众多,各省形式复杂,民族危机严重,为避免遭到列强的瓜分的厄运,因此建立联邦制国家极有可能性又有必要性。但是在这一期同盟会纲领规定,在“约法之治”时期,授自治权于地方,但双方的政治目标仍然是建立一个单一制国家结构下的有限的地方分权,并不是建立复合制国家结构下的联邦体制。自从袁世凯窃取权利之后,向民主宪政的挑战引起了大家对国家结构的理论初探,在这一时期,大家认为只有建立起一个联邦制国家才能有效的遏制住袁世凯的军阀独裁。由于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各阶级、各阶层、各个团体开始提出了注入“废督裁兵”、“好人政府”、“制宪救国”等解决时局的政治主张,但是在这一时期内“联省自治”在其中最为有影响力。它组长“非把一个新的政治组织联省自治去代替就的组织不可”。3同时在这一时期内,由于政治格局的变动使得联省自治运动得意兴起。在北方由于直皖战争,皖系战报,直奉两系胜出,但两系在惩办祸首,收束军事、分割底盘。内阁、国会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期,甚至对立。吴佩孚随后就“练兵洛阳、扩充军旅、整饬戎行,人皆知其志不在小。”4同时张作霖也“雄踞3“联省自治浅析”,席福群,岳梁育丘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四期4张梓生,“奉直战争记事”,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正编第10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8版22关外,敛集军需。”5,北方陷入战备状态。在西南,皖系同国民党结合,反对桂系,“福建督军李厚基在段的指示下接济粤军军费五十万元和子弹六百万发,用以帮助粤军反攻广东。”当直皖战争发动时,国民党也在江门起事,粤军陈炯明部在漳州誓师,决定回师广东,粤桂战争爆发,结果以桂系退出广东告终。同时,桂系内部分裂,沈鸿英取代陆荣廷成为桂系新的统治者。就在同一时期从1920年5月到10月,四川也爆发了川、滇、黔军阀大混战,熊克武联合川军各部,击败滇黔军,结束客军驻川局面,唐继尧、刘显世本人也被部下顾品珍、卢焘赶下台。“两大军阀陆荣廷唐继尧多年来所持的大广西主义、大西南主义都完蛋了”,不但南北不能统一,而且北也不能统一北,南也不能统一南。6由于局势的变化,将中国各地的地方军阀分割起来,使得无法统一,北大李四光、王世杰等人发表文章认为“绝对的统一,事实上即极难实现,无论如何,因不宜主张严格的统一,因愈求严格的统一,而统一且愈不能统一”7,毛泽东甚至认为“全国的总建设在一个时期内完全无望,最好的办法,是索性不谋总建设,索性分裂区谋各省的分建设,施行”各省人民自决主义”笔者认为“联省自治”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地区主义思想泛滥由于袁世凯的死去,造成北洋军阀政府内无法有一个绝对权威的领导来引领他们,自袁世凯死去之后,北洋军阀内部谁也不服谁,都极力想要坐上第一把手的位置上来领导整个中国,同时每个地区的军阀内都手握军权,是各个地方的最绝权威的人。由于谁也不服谁,由于内部之间对抗无论是南方的护法政府,还是北方的北洋政府,中央的大权实际上已经名实存亡,各省的政治已经成为政局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这种地区主义势力在西南各省又表现的尤为突出。由于中央集权的政治统一由于袁世凯在政治上的失败而受到挫折。在地区主义兴盛的这个基础之上,使得地方分权的呼声日益高涨。陈独秀就尖锐地指出过军阀各霸一隅的弊端“中国政治纠纷之根源,是因为封建式的大小军阀各霸一方,把持兵权财权政权,法律舆论都无效,实业教育一概停顿,并不是因为中央权大地方权小的问题。此时全国兵马财政大权都操在各省督军总司令手里,连国有的铁路关税都要瓜分了,若再要扩大地方权,不知还要扩大到什么地步”82、中央的离心力5张梓生,“奉直战争记事”,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正编第10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8版226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五册M北京三联书店,1957版第194、212、144页7北大六教授,分权与统一商椎书J,太平洋(上海)192238陈独秀“对于现在中国政治问题的我见”,东方杂志,第19卷第15号,第132页,1922年8月10日由于北洋军阀一直以来奉行专制注意集权统治,推行穷兵黩武的武力统一,造成了民国初年动荡不安的政治局势,也使资产阶级民主政制完全偏离了正常运转的轨道。人民渴望和平,渴望统一,渴望民主,渴望挣脱中央集权的桎梏。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壮大力量,进一步提出了参政的要求。3、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自从北洋政府取得证券以来一直实行的是专制集权统治,这样就造成了民国初年动荡不安的局势,广大人民希望和平,统一和民主。同时在一个时期也是中国国内民族资产阶级逐渐发展壮大的一个时期,国内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展露政治的舞台,希望通“联省自治”已达到保护自己的资产利益。而且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也严重的阻碍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过程,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4、民主主义的高涨自“五四”运动之后,以“全民政治”为核心的民主主义浪潮开始蓬勃发展,同时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世界各地都在独立,资产阶级提出从各省人手,“自决自治”。9基于国家这样窘困的局面,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了寻求中国今后的出路,思想家提出了“联省自治”这样的政治主张。1、章太炎的“联省自治”思想章太炎在前期思想中,曾经竭力主张加强中央权力,避免出现国家分裂与军阀割据的局面,在这时期内章太炎拥护袁世凯的,但是自从袁世凯死后,章太炎清楚地意识到国家已经面临分裂军阀混战的格局已经无法改变,章太炎认为这是由于各军阀实力的不均衡所导致的。“势不相衡,则人思争命,促成分裂,其势必然”10而在如何使得中国结束军阀混战这样一混乱的局面,章太炎认为应该排除实力失衡的一些重要因素,而推行实行“联省自治”的新的政治架构,将原来的中央集权制度改为“邦联制”。章太炎还主张“以兵柄交付各省,以自治还付省民”11实际上就是将中央等权力统统下方给地方政府,中央不再直接管理地方事务,而地方事务则由地方自己自行管理,同时章太炎在批评临时约法时写道“约法第二条谓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五是四条谓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制定。夫所谓主权者,孰有过于制宪权既云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何认为制宪之权独赋予国会自相矛盾,断难并存。鄙人意味退一步言,即使国会制宪,亦应有全体人民通过後,乃能公布。如湖南省省宪之用总投票法,9大公报1920年09月03日10杨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下),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29页11杨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下),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29页则亦可稍减流弊。”12,这从分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国家政治权力中心由中央转移至地方政府。这一新的“联邦制”政治架构,在拆散了原有的政治架构之后,民主的色彩更加浓厚。因此章太炎就就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来说“地方自治为国家根本要图”,“自治之要,名义存乎宪法,当听各省自为。”132、胡适的联省自治思想一提到胡适,大家总会想到胡适所主张的“好政府主义”,但是在后来随着联省自治思想在中国所掀起的高潮中,胡适也开始提出自己关于联省自治中的一些思想。胡适主张建立“美国式”的联邦国家,他指出中国的统一,军阀的“武力统一”不可取,中国共产党的“大革命统一”也不可取,唯有“增加地方权限”的“省自治的联邦制”才是最好的。14,同时他又说“我们可以大胆说,打倒军阀割据的第一部是建设在省自治上面的联邦的统一国家。凡反抗这一旗帜的,没有不失败的”15。当地方政府可以地域外省军阀对本省的侵犯或者抵消本省军阀对已省事务的专断,另一方面,又可以实现地方联邦而形成统一的国家的民主进程奠定基础;与此同时,也要增加中央的实力,既能使中央有能力防止地方作乱,又能在民政、军政、财政三权分立的基础上施行民主政治,从而容纳地方立宪基础上的自治政府,最终实现联邦制的民主政治。但这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实现政治现代化的道路,实质上是对美国联邦制的福祉,其基础是对军阀愿意放弃统治的幻想。四,联省自治所面临的困难1、被军阀所利用由于中国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使得联省自治活动将成为地方军阀对抗中央的直接有利借口。在地方军阀眼中,联省自治则意味着联督割据,进一步巩固自己在地方的绝对专制。在本文前面一部分中有所阐述,又有南北地方军阀的实力相当,而且皖系和直系军阀鼓吹“武力统一”这对于一些实力较弱的地方军阀构成了直接的威胁,而如果顺从施行“联省自治”不仅能够实现自身的生存问题,又能在这个问题上赢得当地的名声,而且同时又能够名正言顺的摆脱“中央”的控制,而为所欲为。因此在地方军阀眼中,联省自治将是他们明哲保身的最佳办法。12杨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下),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58页13章太炎与黎黄陂论地方自治,申报1922年7月6日。14朱文华,胡适评卷,重庆出版社1988版,第176页15朱文华,胡适评卷,重庆出版社1988版,第177页通过联省自治,地方军阀不仅能够防卫自身“底盘”有利于自身的自卫,同时还能够借此打击外来势力,巩固本省人的“利益”和地位总而言之,地方军阀需要“联省自治”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一方面可以明正言顺的抵制北洋军阀的“武力统一”,还能骗取本省人民的对他们的支持,以求巩固和夸大自己的底盘,因此“联省自治”将成为各省地方军阀进行长期割据合法化的大衣。2、对于“联省自治”的争论自民国建立以来,从“联省自治”思想诞生之后关于“联省自治”的争论也随之出现,章士钊在学理上之联邦论这篇文章上指出“吾素谓中国非不可造成联邦,但是今日则有所不能使,当革命之时,各省依独立力量能自制成根本法与统治机关,然后再集合组织中央政府,则联邦成或过此以往有非常巨变,再演辛亥八月之话剧,而使各省为邦之实际,则中国亦可成联邦。16陈独秀曾今说过,“先在有一派人主张联省自治为解决时局的办法,这种主张是未曾研究中国政治纠纷之根源在哪里。中国政治纠纷之根源,是因为封建式的大小军阀各霸一方,把持兵权、彩券、政权、法律、舆论都归无效,实业、教育一概停顿,并不是因为中央权大地方权小的问题。”17陈独秀还成反复强调说,“我对于联省自治即联邦制这个东西本身,本来不反对,这种合乎民治主义的进步制度,绝不是武人割据的退步制度可以冒牌的”18;在武人割据的基础上搞联省自治,则“上不能集权于政府,下不能分权于人民,使军阀横梗其间,统一与民权两受其害19。陈独秀还主张,“解决现在的中国政治问题,自有集中全国民主主义的分子组织强大的政党,对内倾覆封建的军阀,建设民主政治的全国统一政府,对外反抗国际帝国主义,使中国成为真正的独立国家,这才是目前扶危定乱的惟一方法”20对于本文关于章太炎与胡适的联省自治思想上与陈独秀的看法不同,陈独秀作为“共产主义”思潮的代表者,以其民主政治的角度反对地方军阀的地方割据的“联省自治”行为,主张以武装革命夺取政权,建立统一的中央政府,在集权的基础上施行民主。五,联省自治的制度建设与省宪运动16章士钊学理上之联邦论J甲寅第1卷第5号17陈独秀对于现代政治问题的我见J东方杂志上海,1922版第19卷第15号18陈独秀对于现代政治问题的我见J东方杂志上海,1922版第19卷第15号19陈独秀对于现代政治问题的我见J东方杂志上海,1922版第19卷第15号20陈独秀对于现代政治问题的我见J东方杂志上海,1922版第19卷第15号中国自清末以来经历的维新变法,而维新变法与联省自治中都是寻求政治体制的改革,维新变法寻求的是一种以英国、日本的“君主立宪制”,但是康有为与梁启超在看到了中日甲午战争结束,日本的崛起让康有为与梁启超等维新派看到了希望,而联省自治同样也是一个寻求体制改变的过程,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眼中,由于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以及地方军阀之间的混战中让资产阶级革命派看不到希望,于是他们希望建立一个以美国为模板的联邦制国家,他们认为中国现在的国情与美国相似,都是统一的,地方分权的国家,而不是中央集权,导致混战的国家。省政体体制的核心是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其他地方与美国的联邦制并无多大差异。广东地方军阀陈炯明是在地方军阀中对联省自治制度建设中最为活跃的人之一,他在1922年发表文章指出为什么中国的联省自治以美国联邦主义制度为蓝本的理由“予对此问题主张施行联省制,有如美国现行联邦制。盖我国版图辽阔,种族不宜,若全恃中央政府直接辖制,深恐再生他想意外。尤可危者,中央政府万一有不安现象,则各省必受政治的影响而起种种之变化也。”21通过对陈炯明对于建设以美国的联邦注意为制度篮板,意味着联省自治的目的是建立起一个象美国那样的统一国家,他们希望建立资产阶级联邦共和国,反对北洋军阀的中央集权制,各地自治运动极力鼓吹“鄂人治鄂”、“粤人治粤“的核心是制定省宪,他们强调制宪运动是地方自治在法律上的体现,是”此次运动之根本“。22在省宪法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其先进的一幕,它的制度特色主要体现于分权与制衡这两方面,在行政与立法的关系中,特别强调了两权平衡适中,务求两权平衡23,同时司法权力得到加强,司法权力的独立性也得到加强。同时还提出了双首长制度,这有些类似于现在当今的法国制度特色,是一个非常现金的制度创新过程。最后直接民主制度的被广泛应有,公平投票方式在省宪法中频繁出现。“这可以说是古今中外含有的激进参与。”24但是在省宪中也有其问题所在,在处理地方与国家关系之时,凸显了地方合理分权与过度分权并存的特色。而且在省所掌控的军事、外交权力方面明显有其“过分”之处,这已经远远超过了地方权力,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过了国家权力,这就与当初以美国联邦制为蓝本初衷有所背离。同时省在立法、财政、经济权力方面也剥夺了国家权力,这无疑架空了中央政府的真正权力,形成一个个小的拥有大部分主权的小国家。21摘自HTTP/WWWCHENJIONGMINGCOM/22新湖北第一卷第一号第25页,1920年9月20日23张鹏园,“湖南省宪之制定与运作(19201925),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411页24张鹏园,“湖南省宪之制定与运作(19201925),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409页这对于军阀来讲无疑是实行军阀割据的一个护身符,为其披上了合法性的外衣。以陈炯明在广东为例,1921年11月,省议会通过了省宪法草案,该草案规定“广东省为中华民国之自治省”。关于军事这一项特别规定“本省海陆君俱为省军,其编制以省法律定之。凡省内只要赛建筑或武库、军港及兵工厂、造船厂等均属本省所有,如遇国家对外宣战,本省军队之一部分,得受政府指挥。这样的规定完完全全的将广东直接给分裂出去了,其完全属于地方军阀为割据地方提供其合法理论基础。六、联省自治运动失败的原因联省自治走向失败的真正原因其实十分简单,因为其补时真正意义的民主政治,而是地方军阀为了其合法性而披上“伪明珠”的外衣,不具备其民主立宪原则的政治,而是依附于独裁与专制政权下的假民主。其失败是必然的结果。虽然联省自治在其建设的制度蓝本中,极力想要学习美国的联邦制度与地方自治,但是其后来的过程并不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能想到的,由于地方军阀在其地方势力的强大,而资产阶级并没有任何的实际权力,这就造就的双方实力上的悬殊,而地方军阀为骗取广大人民的信任,而假意支持联省自治运动,而实际应用于自身的独裁统治,这就必然导致联省自治运动的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