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学生24名,其中女12人。在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更多关注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让学生在思维中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教育与引导学生,让学生逐步爱上数学。二、教学目标1数与代数第一单元“加与减”。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加减法的计算,能通过摆竖式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第八单元“25的乘法口诀”。在这两个单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九单元“除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第二单元“购物”。学生通过购物,进一步人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实际情景中,通过购物,认识元、角、分,并进一步学会实际的应用。2图形与几何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在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活动经验;在欣赏与设计中,体验到图形的美和设计的乐趣。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第六单元“测量”。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认识了厘米和米,认识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通过测量活动,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生活中的物体的长度。3综合与实践本册教材安排了“班级旧物市场”和“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两个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数学的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3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措施1、认真研读教材,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向课堂要质量。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2、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特别是加强计算教学。计算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基本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也通过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同时注意教材之间的衔接,对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开展一帮一活动,与后进生家长经常联系,及时反映学校里的学习情况,促使其提高成绩,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与决心。4、加强口算练习,逐步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5、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6、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7、每学完一个单元的内容,做到及时复习,及时考核,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补差补漏。8、从作业上严格要求学生,不但书写工整,且准确率高。对每天的作业老师要及时批改,并让学生养成改错的好习惯。9、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教学进度表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282992谁的得分高2课时秋游1课时星星合唱队第1课时639499星星合唱队第2课时练习一2课时机动1课时64912916买文具1课时买衣服1课时小小商店1课时机动1课时65919923有多少块糖1课时儿童乐园1课时有多少电子1课时动物聚会1课时66926930练习二1课时折一折,做一做1课时玩一玩,做一做1课时机动1课时66103109国庆放假2710101014数松果1课时做家务1课时课间活动1课时需要几个轮子1课时5810171021小熊请客1课时回家路上1课时练习三2课时5910241028整理与复习2课时教室有多长1课时课桌有多长1课时5101031114中期考试1111711111米有多长2课时练习四2课时51211141118分物游戏1课时分苹果1课时分糖果1课时分香蕉1课时51311211125练习五2课时小熊开店1课时快乐的动物1课时5141128122花园2课时练习六2课时515125129有多少张贴画1课时一共有多少天1课时买球1课时做个乘法表1课时51612121216班级旧物市场1课时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1课时长颈鹿与小鸟2课时51712191223农家小院1课时练习七2课时机动1课时51812261230总复习4课时5191216期末复习52019113期末考试第一单元加与减第1课时教学内容谁的得分高教学目标1、掌握两级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2、培养工整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和利用竖式计算解决问题。教学准备图片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老师谈话导入。图片出示教材第2页情境图及成绩统计表。师这是淘气和笑笑进行套圈比赛的成绩记录。观察这张表你了解哪些数学信学生讨论,自主发言学生可能会说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第二次得23分,第三次得41分。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笑笑第一次得23分,淘气第一次得分比笑笑高。淘气第二次得30分,笑笑第二次得44分,笑笑第二次得分比淘气高。淘气第三次得41分,笑笑第三次得29分,淘气第三次比笑笑高。师同学们发现数学信息真不少。还有同学看出了淘气的得分两次超过了笑笑,真细心二、自主探究1、进行估算图片出示教材第2页对话情境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对好朋友因为比赛的输赢发生了争执,你觉得他们谁说得对呢为什么生讨论,汇报。2、尝试计算。师刚才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了粗略的比较,觉得笑笑说得有道理,可能是笑笑获胜了。那么到底谁获胜了呢让我们来算一算,看结果是怎样的。先计算淘气的总分吧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师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得学生可能出现多种计算方法无论学生做出怎样的方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三个数连加的竖式以前没有用过,如果交流不出来,教师可作为参与者交流。提示学生观察由于这三个数中有一个是整十数,计算时,采取竖式和口算结合的方式比较简单。师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淘气的得分是95分,现在大家再计算一下笑笑三次一共得多少分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3、学生分小组交流计算结果和方法。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三、巩固练习练习设计教材第3页四、课堂总结师这节课一开始我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淘气和笑笑套圈比赛的问题。现在,老师提一个建议,下课后,请同学们自由组合,也进行一次套圈比赛,把比赛的情况记录下来,下节课大家汇报一下。五、布置作业优百分本节课内容六、板书设计谁的得分高24304195(分)23442996(分)2423304441299596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秋游教学目标1、通过选择合适的信息解决简单的问题,学习连减计算的过程。2、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确地进行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3、培养学生选择信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连减的方法,能正确进行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图片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秋天到了,正是出游的好时节。同学们喜欢秋游吗|图片出示教材第4页情境图师从秋游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这条船可以坐90人。有两队,一队有45人,二队有25人。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很准确。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生1一共有多少人呢生2这条船能坐得下这些人吗生3船上还有空座位吗二、自主探究1、乘船问题。师是啊,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呢你觉得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尝试自己解答,教师巡视,了解不用的算法。请不同算法的学生到黑板板书,并说明理由。2、乘车问题。师同学们之前的表现非常棒解决了乘船时的问题。如今啊,同学们的秋游就要结束了,要乘车返回学校。图片出示教材第4页情境图。师根据图中给出的数学信息你能计算出第3辆车上有多少人吗自己试一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学生尝试解答后小组内交流解法,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组织交流,重点强调用竖式计算的写法。三、巩固练习练习设计教材第5页四、课堂总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五、布置作业优百分本节课内容六、板书设计秋游95452520(个)90254520(个)90904525456525452020课后反思第3课时教学内容星星合唱队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2、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计算,优化算法。教学准备图片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喜欢唱歌吗图片出示教材第6页情境图师谁能看着情境图说说图中的合唱队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时,关注学生是否发现了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合唱队的人数变了。合唱队原来有52人,今年有9人毕业了,又新加入15人。合唱队加入的人比毕业的人多。师同学们发现的数学信息真多呀可是老师没弄明白,合唱队人数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思考。二、自主探究1、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呢师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谁能提出数学问题|对学生提出的一步计算的简单问题可以现场解答。“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的问题,学生提不出来就进入下一个环节,学生提不出来教师参与启发提出。师要求“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怎样列式学生可能出现一步计算的。如果学生的答案没有出现综合算式,师生就一起把两个算式改为一个算式,并告诉学生这样的算式叫做加减混合算式。师这样的加减混合算式,你会计算吗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及时巡视。及时纠正。2、说一说,再列式计算。师同学们,这两道题你能解答吗图片出示教材第5页练习题学生尝试解答第一题后,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说是怎样想的。然后再进行第二题的解答并组织学生交流想法和计算过程。三、巩固练习练习设计教材第7页四、课后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五、布置作业优百分本节课内容。板书设计星星合唱队5291558(人)5252439915或4343581558课后反思练习一教学内容练习一教学目标1、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2、培养工整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和利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准备图片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100以内的两位数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你学会了吗有什么收获二、自主探究引导学生整理相关知识点,在小组内交流、班上集体汇报。师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你有什么想法呢图片出示教材第8页第1题右面的习题师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学生尝试解答。了解不同的算法后,组织学生交流。三、巩固练习。练习设计教材第8、9页四、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五、布置作业优百分本节课内容。板书设计练习一连加连减写成一个竖式比较简便加减混合课后反思第二单元购物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买文具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2、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教学重难点在实际情境中认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教学准备图片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教师谈话导入二、自主探究1、认一认,填一填。师要想购物就离不开人民币,你认识图中的人民币吗能完成填空吗图片出示教材第10页插图学生能够认出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这些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是从哪里看出人民币的面值的。结合生活经验及图片,完成填空,知道1元10角1角10分2、买1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师瞧,淘气和笑笑跟我们一起来到了文具店。同学们已经认识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能自己买文具吗图片出示教材第10页最上面的插图师买1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用你手中的人民币样张,演示给大家看看。学生可能会说我想直接给售货员一枚1元的硬币获一张1元的纸币,这样比较简单。我可以给售货员2张5角的。我可以给售货员10张1角的。因为1元10角。我可以给售货员1张5角、1张2角和3张1角,这样加起来也正好是10角,就是1元。师同学们的付钱方式真多。实际生活中我们这些付钱的方法都是可以的。3、用1元买1把尺子应找回多少钱师在生活中有时候我们没有正好足够的零钱,就需要付整钱后再由售货员找回零钱。这样的问题你能解决吗师如果用1元钱买1把尺子,应找回多少钱同学们算一算,一会儿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好吗学生讨论解答,集体订正。4、和同伴说说,1元正好可以买哪些物品在小组内交流,然后交流汇报。三、巩固练习。练习设计教材第11页四、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五、布置作业优百分本节课内容。板书设计买文具1元10角1角10分课后反思第2课时教学内容买衣服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2、通过购物等活动,体验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3、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图片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知道今天咱们要去哪转转吗今天咱们一起去服装店看看吧。图片出示教材第12页情境图师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我知道了一套连体衣的价钱是41元。我知道了长袖上衣的价钱是26元,短袖上衣的价钱是31元。我知道了一条裙子的价钱是23元。笑笑还告诉我们,今年暑假,她的妈妈给她买了1件长袖上衣和1条裙子。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获得的数学信息真不少。二、自主探究1、认一认。师你认识这些面值的人民币吗给大家介绍一下吧教师依次出示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样张,让学生回答问题,介绍自己能认识这些人民币的依据。2、妈妈买一件短袖上衣,可以怎样付钱师如果笑笑的妈妈买一件短袖上衣,可以怎样付钱用你手中的人民币样张摆一摆,然后说一说。学生在小组内说,然后抽生答。只要学生说的合理,教师就要予以肯定。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师你还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提出不同问题后,可以当场引导学生回答,有难度的就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探究解决,或给予适当的提示。三、巩固练习练习设计教材第11页四、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五、布置作业练习册本节课内容。板书设计买衣服1张20元,1张10元和1张1元,一共31元1张20元,2张5元和2张5角,一共31元。3张10元和5张2角,一共31元。课后反思第3课时教学内容小小商店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购物,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领悟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教学重难点在购物情境中学会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图片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除了买文具、买衣服之外,同学们最喜欢的是逛商店,自己挑选喜欢的玩具、文具等等吧图片出示教材第14页情境图师来到了小小商店,看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我知道了1架玩具飞机的价钱是12元。我喜欢的玩具坦克价钱是9元。画画用的水彩笔一盒是15元。1个足球72元,1个篮球68元,足球比篮球贵。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获得的数学信息真不少。二、自主探究1、师现在咱们注意看第一幅图,笑笑买了1架玩具飞机和1辆玩具坦克,一共需要多少元学生自主学习解答。2、师看第二幅图,奇思付给售货员20元,买了1盒水彩笔,找回多少元学生自学学习解答。3、如果你有30元,可以买哪两样物品呢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了解学生交流的情况,再组织汇报。4、淘气想买一个花皮球,他有3张1元和2张2元,他可以怎样付钱小组讨论交流,组织汇报。5、请你算一算,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说说你是怎么想的6、你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吗三、巩固练习练习设计教材第15页四、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五、布置作业优百分本节课内容。板书设计小小商店共需要多少钱用加法应找回多少钱用减法如何付钱凑钱数课后反思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第1课时教学内容有多少块糖教学目标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3、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教学重难点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教学准备图片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教师谈话导入,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糖的个数,教师巡视了解不同的数法。师谁愿意把自己数的方法和结果告诉大家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一块一块地数1、2、3、两块两块地数2、4、6、8五块五块地数5、10、15、20、师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只要学生说的合理,教师就予以肯定。二、自主探究1、数一数,填一填。图片出示教材第16页插图学生自己数数,完成填空后,交流汇报。师你能分别用算式表示出来吗生第一幅图应该是7714(块);第二幅图应该是44412(块)师现在请同学们把第一幅图中的棒棒糖按列数数一数,把第二幅图中的块数按行数数一数,然后交流。生1第一幅图如果按列数,每列有2块,有7列,一共有14块。生2第二幅图如果按行数,每行有3块,有4行,一共有12块。师用算式又该怎样表示呢生答2、说一说,算一算。师现在咱们重点来研究第一幅图,说说分别横着看,竖着看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研究,集体汇报。总结无论是横着看还是竖着看,结果都是相同的。三、巩固练习。练习设计教材第17页四、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五、布置作业优百分本节课内容。板书设计有多少块糖横着看,每行5块,有3行55515块竖着看,每列3块,有5行3333315块课后反思第2课时教学内容儿童乐园教学目标1、结合“儿童乐园”这一现实的生活情境,逐步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2、结合解决问题,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知道它们各部分的名称、读法,并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教学重难点乘法算式的写法和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学准备图片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有一个充满欢笑的地方,那就是“儿童乐园”。图片出示教材第18页情境图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你都看见了些什么1、让学生从情境图中找数学信息。2、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3、试着解决数学问题。二、自主探究师根据提出的数学问题,先在小组里交流,并列式计算。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说有多少人坐小飞机22228(人)有多少人坐小火车44444424(人)划船的有多少人3339(人)学生汇报时,教师有意识地把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板书在一起。师观察上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生每个算式中的加数是相同的。师像这样的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还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计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与加法相关的乘法知识。1、针对22228(人)进行教学。师这个算式中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生相同的加数是2,有4个这样的加数。师4个2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边说边板书248或428,并结合所写的乘法算式介绍各部分的名称和算式的读法。2、根据“儿童乐园”的其他问题,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先写一道连加算式,再改写成乘法算,并说一说改写的理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三、巩固练习练习设计教材第19页四、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五、布置作业优百分本节课内容。板书设计儿童乐园22228(人)248(人)或428(人)248读作2乘4等于8428读作4乘2等于8乘数乘号乘数积44444424(人)6424(人)或4624(人)3339(人)339(人)课后反思第3课时教学内容有多少点子教学目标1、通过计算点子的个数,初步用乘法解决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数排列的物体的个数,列出同一个乘法算式。3、在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联系。教学重难点初步学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学准备图片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老师今天请大家一起做游戏,高兴吗图片出示教材第20页情境图师仔细看图,说说你看懂了什么,和大家交流一下。生1淘气第一次摆的点子是每行2个,共3行,2226。笑笑说用乘法算式是236或326。生2淘气第二次摆的点子图上是每列4个,共5列,4444420淘气说用乘法算式是4520或5420。师你觉得淘气第一次摆的点子图还可以怎样说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相同的加数抽生答,教师评价。二、自主探究1、想一想,摆一摆。师刚才同学们做得很认真,能根据点子图说清每行有几个,有几行;或者是每列有几个,有几列。并能说出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和乘法算式,真是学到了不是知识。现在老师想同学们在点子图上表示出乘法算式47。行吗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2、圈一圈,在图上用两种方法表示38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解答,教师巡视。3、学生在小组内出题,在点子图上圈一圈。三、巩固练习。练习设计教材第21页四、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五、布置作业优百分本节课内容板书设计有多少点子7行,4列474行,7列课后反思第4课时教学内容动物聚会教学目标1、结合“动物聚会”的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与应用数学的意识。2、会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乘法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能提出问题,进一步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图片、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图片出示教材第22页情境图师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抽生答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简单,可以当场引导学生解答,尽量引导学生提出有关乘法计算的问题,并重点说清解题思路。二、自主探究师老师这儿也有几个问题请同学们帮忙解答。图片出示教材第22页插图1、想一想,连一连。师你能看懂图意吗该怎么做呢先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后,组织汇报。2、看一看,说一说,你能想到哪些算式图片出示教材第22页情境图师说说从每幅图中你想到了哪些算式是怎么想的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解答,抽生汇报。3、想一想,36还能解决生活在的哪些问题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解答,抽生汇报。三、巩固练习。练习设计教材第23页。四、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五、布置作业优百分本节课内容。板书设计动物聚会3333336666个33个636或63课后反思练习二教学内容(教材2425页)教学目标1、认识乘号,掌握乘法算式的读、写,进一步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2、进一步理解乘法与加法的关系。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正确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准备图片、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教师谈话导入二、自主探究师同学们告诉大家,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算式怎样读,怎样写。师说得真好,下面就看看你对这些知识掌握了没有。图片出示教材第25页第8题师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生1买了2把香蕉,每把有5根。生2买了4捆萝卜,每捆有4根。生1买了5行馒头,每行有4个。师你能用乘法算式算出每样东西各买了多少吗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了解情况。组织交流。师能看图列式计算。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图形,画图表示乘法算式。图片出示教材第25页第6题学生尝试画图解答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清每个乘法算式可以有两种图形来对应地表示。三、巩固练习、练习设计教材第24、25页四、课堂小结让学生感受这节课的学习有所提高,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引导学生谈感受、收获。五、布置作业优百分本节课内容。板书设计练习二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乘数乘数积课后反思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第1课时教学内容折一折,做一做教学目标1、让学生观察、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作品,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感知显示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2、通过“折一折,剪一剪”“猜一猜,剪一剪”“画一画”和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教学重点认识对称现象。教学难点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教学用具剪纸艺术作品,彩笔,白纸,剪刀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活动,揭示课题1、教师动手操作,学生认真观察。(1)教师取一张白纸、对折。(2)在白纸的一边画上一个图案。(如图1)在图案中,添加彩色(或其他比较明显的颜色)颜色。(3)把白纸沿原来的折痕对折,并用力按一按,使这个图案印到白纸的另一边上。(如图2)整个过程,要让全体学生看得清清楚楚,然后把它贴在黑板上。说说这图案有什么特点(沿中线(对称轴)左右两边图形是一样的。)这是图形,都是“对称图形”(板书对称图形)二、认识对称图形1、展示民间剪纸艺术。(出示课本上剪纸图)2、学生动手操作。(1各人取出一张纸,对折,并画上图案(参照课文)。(2用剪刀剪下图形,再打开。(3告诉学生,这样的图形是对称图形。3、认识对称轴。(1)告诉学生,刚才对折时出现的折痕,是这幅图的对称轴。对称有什么功能呢(2)把图形沿着对称轴对折,发现对称轴左右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3)让学生自己试一试。4、猜一猜,剪一剪。(课本27页的下半页部分)三、巩固练习练一练第1、2和3题。四、课堂小结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图形是对称的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在这样交流中,能进一步感受对称图形在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五、布置作业1、给对称图形打“”。2、优百分本节课内容。板书设计折一折,做一做对齐、描线、剪课后反思第2课时教学内容玩一玩,做一做教学目标1、结合游戏活动,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2、能够自己动手解决图形或评议或旋转的运动问题。3、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具准备图片、圆形、正方形硬纸板、三角形、火柴棍、竹蜻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小朋友们喜欢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棋,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棋类商店看看,知道这是什么棋吗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活动一玩一玩,华容道A教师介绍华容道游戏的由来。师华容道是个非常有趣的游戏,发明的人受到三国故事华容道的启发,制作了这个游戏棋。了解故事。华容道的玩法介绍。游戏规则4个人物只能横向或纵向移动。谁来演示(板书左右、上下)(1)分组活动。(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1、练一练超级小司机谁知道是什么意思(前进、后退)2、列举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升国旗、缆车你还知道哪些3、小结玩一玩的台式,发现了物体可以上下、左右、前进、后退,真有数学的眼光。活动二、做一做,制作陀螺1、任选一个喜欢的图形,制作陀螺2、自己选择图形,制作。3、反馈。转一转,发现了什么4、列举生活中物体旋转的样子。5、对比小结。这些运动和棋子运动一样吗用手势做一做。活动三、做一做,竹蜻蜓1、介绍竹蜻蜓。演示玩法。B放飞竹蜻蜓。观察竹蜻蜓翅膀是怎样飞的。一、介绍书上的竹蜻蜓,回家做竹蜻蜓。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在玩中学习,在完整感受了物体的运动,希望你们带着一双数学的眼睛去发现玩中的数学,玩中的乐趣,玩中的美。四、布置作业优百分本节课内容。板书设计玩一玩,做一做平移旋转课后反思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第一课时课题数松果(5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1、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使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体会口诀的优越性。2、掌握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教学重点掌握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一、复习准备。出示下面各题,指名口算,并把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33322222444477二、学习新知。1、创创设数松果情境,导入新课。2、提出问题,探究新知。(1)看着主题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个松果)(2)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那可以怎样数呢1,2,3,4,1个1个地数。55,105,155,205,连续加5算出得数。5,10,15,20,5个5个地数。(3)大家的数法真多,你喜欢哪一种数法为什么(4)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生答师板书15525103515452055256530753585409545(5)你知道这些算式表示的意义吗(6)刚才我们根据松果的排数,写出了这些乘法算式。看着这些算式,你有什么想法(算式和得数都有一定的规律。)(7)你能记住这些算式吗动脑筋想想,然后4人小组商量一下,看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学生讨论。)(8)利用口诀顺口、方便。1个5是5,为了记起来顺口,编成口诀是“一五得五”。你们能编出下面的口诀吗如果有困难,可以先看图数一数有几个5,再根据乘法算式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能编几句就编几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编制口诀,组织汇报,教师将相应的口诀卡片贴在黑板上。三、巩固练习。(1)教师和学生对口令记口诀。(2)任意两小组“开火车”背口诀。(3)同桌一人说口诀,另一人口答相对应的两道乘法算式。(4)自由读口诀,比一比,谁能最先背出口诀。四、课堂总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哪些进步在实际生活中,你发现有哪些问题可以用5的乘法口诀来解决课题做家务(2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1、结合“摆筷子”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2、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探索编制2的乘法口诀,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利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在家里会做家务吗(出示主题图)2、星期天,家里来了好多客人,爸爸妈妈都忙着招待客人,烧菜、做饭,小明也过来帮着做家务活,你们看小明在做什么呢3、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做家务(摆筷子)”这一情境来学习2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做家务)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1、看图说一说。(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明摆碗筷这幅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说,再汇报。)(2)请同学们看看小明是怎样摆筷子的呢你们能帮助小明把其余的筷子摆好吗2、摆一摆,数一数。(1)请每位同学用小棒代替筷子摆一摆。想一想共要摆几次。(9次)要求边摆边说一双筷子有2根,2双筷子有4根(2)学生自己动手摆,边摆边说。(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帮助,请个别同学示范。)(3)你摆了几双筷子共几根你是怎样数的(4)比一比看谁数得又对又快(有的学生一根一根地数1,2,3,4,18根;有的学生两根两根跳着数2,4,6,8,18根。)先让每个学生看着摆的小棒与同桌互相说,然后全班闭着眼睛说,小组内说,个别说。3、填一填。(用小黑板出示这个表格)几双筷子123456789几根筷子24(1)观察思考。这个表格表示什么意思(2)试一试。独立把书上的表格填完整。(3)你填的数是几为什么填这个数说说你的算法。4、试一试。(1)根据表格写乘法算式。1双筷子2根也就是几个2(1个2),那么1个2是2,用乘法算式表示,你们会吗(同桌交流、汇报。老师板书122。)2双筷子呢(2个2)2个2是4,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又是怎样的呢(交流、汇报。老师板书224。)同学们很聪明,那你们能根据表格写出3双、4双、5双9双所对应的乘法算式吗(2)根据乘法算式,编一编乘法口诀。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学了5的乘法口诀。想一想,5的乘法口诀是怎么编的呢你们能根据这9个乘法算式编出对应的2的乘法口诀吗(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3)交流订正。让个别学生说说他们的想法,其他小组同学补充,根据学生的回答按顺序写出乘法口诀。(4)学生齐读乘法口诀。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编出了“2的乘法口诀”;仔细观察,同桌讨论“2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学生口述发现的规律,老师用彩色粉笔圈注。)5、读一读、记一记。1按顺序齐背。2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口令。3教师指表格中任一组信息,学生说口诀。三、巩固新知、拓展思维。1、游戏(对口令)。两道乘法算式与一句口诀对。如,23,32,对口诀二三得六。2、圈一圈。观察这些圈起来的数,你发现了什么没有圈起来的数呢3、比一比,看看谁最棒每一个同学先独立完成第15页第3题。4、综合拓展题(15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反馈订正,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四、课堂总结。请小朋友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课题课间活动内容课本第3435页。教学目标1、巩固5的乘法口诀,能够用5、2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式题、比较算式与数或算式与算式的大小、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2、培养学生活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巩固5、2的乘法口诀,应用5、2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练一练”中的第题。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教具投影片。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1、绘声绘色地讲童话故事。2、出示主题图。比赛前,先带领学生复习的乘法口诀。二、摘桃比赛。1、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大毛和二毛到台前比赛。其余学生在书上写得数,跟同桌分别从两边算起,进行比赛。2、每位同学与同桌交换“登山位置”,再比赛一次。三、介绍乘法口诀。让学生谈谈比赛的体会。师介绍“乘法口决”是我们的祖先传下来的,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读起来很顺口,使乘法算得又对又快。学生自由读教材第35页”的内容,相互交流体会。学生由此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并从中领略到数字的美,同时进行民族自尊、自强的教育。四、巩固练习。完成“练一练”中的第1、3、4题。1、第1题。(1)读懂题目要求,看懂两幅图的图意。(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3)集体交流与订正答案。2、第3题。(1)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你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2)学生口头解答或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3)交流。3、第题。(1)读懂题意。(2)独立思考。(3)小组内讨论。(4)统一认识。五、小结学生在小组内谈体会和收获。六、作业。第35页第2题。课题需要几个轮子(3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1、结合“需要几个轮子”的具体情境,经历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发展自主学习能力。2、通过“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交流活动,体会记忆的策略,培养数感。3、会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法问题。教学重难点探索、编制、掌握2的乘法口诀。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同学们,你们坐过三轮车吗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三轮车与车轮之间的数量关系,学习“3的乘法口诀”好吗2、板书3的乘法口诀。3、1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2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呢3辆呢9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呢二、直观操作,解决问题。1、画一画、说一说。(1)你们能在这张草稿纸上通过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如果一个方格表示一辆三轮车,在一个方格里,你准备画几个小圆圈代表它的轮子呢请同学们来画一画。(学生画图,教师巡视)(2)同学们,同桌能互相说一说“2辆车有几个轮子吗3辆车呢9辆车呢”2、填一填,议一议。(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每个同学都动笔把“填一填”下面的表格填完整。(学生动手填,教师加强巡视。)(2)“需要几个轮子”的答案,都可以从这张表格中找到。究竟需要几个轮子,取决于有几辆三轮车。(3)小组讨论一下,从这张表格中能发现什么规律(4)小结轮子随着车辆的增加而增加;每多1辆三轮车就要增加3个轮子。三、利用表格,编制口诀。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利用“表格”,独立完成口诀编制。(1)请同桌同学互相交换课本,互相检查,再读一读,看口诀编得顺不顺口。(2)展示一位学生所编的乘法口诀,让大家再读一读。2、乘法口诀会帮助我们做乘法运算,所以要把3的乘法口诀记牢。你是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有什么好办法四、加强练习,熟练口诀。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2、完成“练一练”的第4题,同桌进行“过河”比赛。五、总结收获,体验成功。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谁愿意来说一说课题小熊请客(4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1、结合“小熊请客”的具体情境,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2、掌握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经历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掌握4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用口诀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小朋友,喜欢看动画片吗那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动画片吧2、图片出示小朋友们,你们好我的生日马上就要到了,那一天,我想请大家吃果子串。可是我一个人忙不过来,你们能不能按照我的要求帮帮忙我想给每桌小朋友串9串果子,每串请串4颗。二、探究新知。1、小熊想把4个红果串成一串,那么2串有多少个红果呢3串、4串9串分别有多少个呢你能用所学的方法列式解答,并编出乘法算式吗(1)独立思考,填写表格。红果有几串123456789红果有几个(2)小组交流填表结果和自己的思路。(3)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2、板书算式和口诀。3、帮助了小熊,你感到开心吗4、请仔细观察你们串的果子,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5、你们会看着果子提问了吗能不能把问题解决了请四人小组试一试6、请2个四人小组来汇报活动成果。7、谁来评一评,他俩说得怎么样如果你们四人小组说得跟他们一样棒,请你送给自己一些掌声你们小组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小朋友你帮助了别人,你感觉怎么样8、你有信心把个表格填对吗给你3分钟时间。填好的小朋友,请你想一想,你是怎样知道答案的(用数的,用加法,用乘法。)9、你们都很棒看到这个表格,你能猜到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是什么吗(板书4的乘法口诀)有没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编出4的乘法口诀请打开书20页动手试一试。14一四得四24二四得八34三四十二44四四十六45四五二十46四六二十四47四七二十八48四八三十二49四九三十六10、小熊也把口诀写出来了,你们写的跟它一样吗请你大声读出来。11、谁来说说,编这些口诀时,你是怎样想的12、请你把4的口诀读给同桌听,看谁能最快把乘法口诀背出来。13、谁记得这些乘法口诀然后抽2至3人背一背。14、小朋友,你们观察这些口诀,相邻两句口诀之间有什么联系相邻两个口诀之间相差4。15、你打算怎样记住这些口诀(让学生讨论并汇报)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1、记忆口诀。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试一试。背好了请同桌互背;师生对口令;小组选代表比赛对口令,看谁说得又对又快。2、说一说。请你想一想,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4的乘法口诀解决3、“练一练”第1题。学生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4、“练一练”第4题。此题也应先让学生弄懂图意,再独立填写算式,说说自己列算式的思路和算式的含义。5、“走迷宫”先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小组合作找出规律,按规律走出迷宫。四、巩固练习,深化应用。1、看图,想一想,填空。一辆汽车有个轮子,乘法算式_或_。口诀_二辆汽车有个轮子,乘法算式_或_。口诀_三辆汽车有个轮子,乘法算式_或_。口诀_四辆汽车有个轮子,乘法算式_或_。口诀_2、实际应用有4条船,每条船只能坐4人,有15名学生能坐下吗(人)五、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课题回家路上(25的乘法口诀的应用)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2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教学重点灵活运用25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难点运用口诀解决数学问题,熟练掌握口诀。教学过程一、讲故事,展现信息。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动物学校去看一看(出示主题图)。真巧,正好赶上小动物们放学。他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蹦蹦跳跳地往家走。1、仔细看图,你能把看到的情景讲给大家听吗2、自己在下面练习说一说。3、同桌互相说一说。4、指名说。二、利用信息提出问题。1、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小组合作写出所提的问题看哪一小组提的问题最多,同时找一组学生到黑板上书写所提问题。船上有几只小动物4416(只)河里有多少条鱼3412(只)一共有多少只小鸟5315(只)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多花2612(朵)岸上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339(只)3、同学们真聪明,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那么你们会解答吗三、运用信息解决问题。1、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看哪个小组解决的问题最多。2、你解决了哪些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的3、有没有不会解决的问题4、同桌合作,你问我答。四、联系生活拓展应用。1、基本应用。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中的13题。(第2题组织学生交流时,让学生讲清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列出算式。)2、拓展应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教室,你能否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请你喜欢的同学帮你解答问题。(引导学生应用口诀解决现实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也便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口诀,自觉地记忆口诀。)五、走出课堂,感受数学的价值。1、在我们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在商店中你留心看就会发现很多的乘法问题。2、出示一箱酸奶,谁能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