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计说明_第1页
1设计说明_第2页
1设计说明_第3页
1设计说明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明一、技术标准及设计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二、主要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一级公路;2孔跨布置330M;3设计荷载公路级;单侧防撞栏线荷载为75KN/M。4通航等级无通航要求;5桥面坡度不设纵坡;单幅车行道设有2的单向横坡。6桥面横向布置桥面宽12米(6根主梁,高240,宽168)05M(防撞栏)115M(行车道)05(防撞栏)7桥面铺装层10CMC30防水砼。8桥轴平面线型直线9温度影响考虑竖向梯度温度效应;年平均温度变化;1610地震烈度区为度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11施工方法先简支后连续。先预制箱梁,待主梁架设完毕后,连续钢束纵向由边跨向中间合拢,横向由两边向中间合拢;12水文及工程地质承台底面中心高出最大冲刷线的距离为2M序号012M,基岩埋置在最大冲刷线以下25M,基岩的天然湿度极限抗压强度为10000KPA;基岩以上为砾粘土,比例系数;桩身与土的极限摩阻力为50KPA;清底系数4/30KN075;竖向容许承载力为400KPA;考虑桩入土深度影响的修正系数075;土的内摩擦角;深度修正系数25;土的浮容重9。2K3/MKN三、主要材料1混凝土(1)预制主梁C50碎石砼(2)伸缩缝槽口C50碎石砼(3)横向和纵向湿接缝C50微膨胀碎石砼(4)桥面铺装10厘米C30防水砼(5)支座垫石C40碎石砼(6)桥墩及柱式、肋式桥台扩大基础C20砾石砼(7)桥墩桥台钻孔桩C25水下砼强度等级弹性模量MPA容重3/MKN轴心抗压设计强度MPA轴心抗拉设计强度MPA轴心抗压标准强度MPA轴心抗拉标准强度MPA254108226115123167178303261381392012014045261841652682405041053262241833242652钢材(1)预应力钢绞线普通预应力钢绞线,符合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1995),公称直径152MM,公称面积为1400,其抗2M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抗拉强度设计值FPD1260MPA,松弛率为3。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应符合美国ASTMA41699标准,270级,其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公称直径,公称截MJ2415面积139。2M预应力钢束由5根、7根、9根及12根152MM钢绞线组成,其锚下控制张应力为1395MPA,钢束张拉力分别为9765KN、13671KN、17577KN及23436KN。(2)HRB335级钢筋钢筋砼构件主筋,骨架及架立筋,抗拉强度标准值335MPA。(3)R235级钢筋非受力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235MPA。(4)A3钢板支座及构件中连接使用钢筋种类抗拉强度标准值MPA抗拉强度设计值MPA抗压强度设计值MPAR235235195195HRB3353352802803其他(1)锚具及管道成孔箱梁锚具设计采用OVM型锚具及其配套的设备,管道成孔采用波纹管,卷制钢纹管的钢带厚度不小于035MM;(2)支座采用橡胶支座GYZ和GYZF4系列产品,其性能应符合交通部行业标准JT/T42004的规定;(3)防水层桥梁防水层采用三涂FYT1改进型防水材料;(4)伸缩缝采用毛勒伸缩缝。四、设计要求1、本通用图适合于七孔和六孔一联的30米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T梁(后张法),每孔由12片(设人行道的为14片)T梁组成,T梁梁高为18米,桥宽125米,158米的梁宽,全梁梁高、梁宽一致,跨中腹板厚20厘米,支点附近腹板厚21厘米。桥梁横向通过梁间横隔板及翼缘板的湿接缝连接成整体。2、结构计算方法和设计基本数据30米预应力混凝土T梁横向分布系数采用刚接梁法计算。设计基本数据如下1、预应力钢束由6根、5根及3根1524MM钢绞线组成,其锚下控制张拉应力为1395MPA,钢束张拉力分别为117168KN、9765KN及5859KN。2、主梁预应力张拉受力龄期不少于10天,且锚下混凝土(梁端2米内和中部锚块上)应达到95设计强度。3、预制梁架设龄期原则上不小于1个月五、施工要点连续T梁的施工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的施工方法1、主梁预制浇筑砼前应严格检查诸如伸缩装置、护拦、泄水管、钢板等预埋件是否齐全,确定无误后方能浇筑,施工时应保证预应力孔道及钢筋位置的准确性,控制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2厘米。梁端2米范围内及锚下混凝土局部应力大、钢筋密,要求早期强度高,因而混凝土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5厘米,特别是锚下混凝土,应充分振捣,严格控制其质量。主梁预制时应设置20M向下的预拱度。张拉主梁,将产生梁端底部强大的应力集中现象,为避免梁端底部裂缝的发生,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事先处理。设计建议采用四氟板橡胶支座支承法,使梁体端部直接支承在四氟板支座上。2、预应力工艺钢束管道位置应严格按坐标定位并用定位钢筋固定,严防错位和管道下垂,如管道与钢筋发生碰撞,应保证管道位置不变而只是适当挪动钢筋位置。浇筑前应检查波纹管是否密封,防止浇筑混凝土时阻塞管道。张拉顺序按规定的束号顺序进行,张拉前宜先进行试拉,按“双控”要求取得经验数据,并按施工规范要求,经常校验张拉机具。主梁张拉完毕后不应立即割断工作长度范围部分的钢绞线,而应先检查主梁横向弯曲变形,如跨中横弯变形偏离两端连线15厘米以上时,必须分析原因,并对钢束张拉力进行适当调整,否则不允许起吊。孔道压浆采用40号水泥浆(宜掺入水泥用量001的铝粉)。3、主梁安装在主梁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才允许吊装,采用设吊孔穿索兜托梁底的吊装方法。吊装过程中要保持主梁横截面对称中心铅直,严防倾斜,注意横向稳定。主梁安装均采用双导梁安装。桥上运梁采用轨道运输,要求在二片梁上铺轨(并需采用一定的措施)。每安装一片主梁应设置临时支撑,并将横隔板上下连接钢板焊接起来。4、浇筑主梁梁端接头混凝土,一联主梁安装完毕后即可进行。浇筑接头时,应从两边墩往中间浇筑,梁接头处连续钢束孔道用铁皮管形成,主梁伸出钢筋应采用双面焊连接。浇筑砼前应全面撤离桥面重型荷载否则将严重影响梁体内应力。5、待接头砼强度达95以上时张拉连续钢束N5和N6,张拉后,方可进行支座转换,再张拉剩余的钢束。张拉时应保持主梁预制龄期不少于90天,且张拉时按纵向由边跨向中间合拢,横向由两边向中间张拉,逐梁按钢束编号对称进行,梁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