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来弱势群体家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家园社一体化研究上海市闸北区天目西路幼儿园陆继红2009年11月摘要外来弱势群体家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家园社一体化研究课题,是上海市2007年上海市教育科研规划项目。作为一所地处上海市中心城区人口导出地区的幼儿园,面临外来人口子女入园需求,在追求教育均衡、彰显教育公平的时代精神的指引下,关注外来弱势群体及其子女的教育,已经成为整体提高我园办园质量的必然要求。研究者认为,当前外来弱势群体家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方面存有瓶颈,特别是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三方在弱势群体家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上尚未形成教育合力。因而,本课题力求构建家园社一体化办园模式,共同致力于外来弱势群体家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本课题强调在外来弱势群体幼儿家庭教育指导中,改变单一封闭的办园模式,把外来弱势群体幼儿家庭教育置身于可持续发展的终身教育的大环境中,试图开发和利用社区丰富的教育资源,与家庭、社区紧密合作,为他们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形成以幼儿园为主体,以家庭为依靠,以社区为依托的新型格局,促进外来弱势群体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本课题着力建设外来弱势群体家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家园社一体化的办学模式。首先进行了弱势群体家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家园社一体化的现状分析;其次进行了家园社一体化的机制研究(法理、途径、方法);再次提炼了一些可行的家园社一体化的策略。本课题得出以下结论1、外来弱势群体家庭幼儿行为习惯的多维度差异性是家园社一体化推进养成教育的动因和资源;2、主导性与主体性的平衡是家园社一体化推进的基石3、机制的维持与创新是家园社一体化持续发展的支撑;4、需求驱动家园社一体化;5、在情景中促进相互教育是幼儿园对家长辐射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张的有效方式;6、课程和信息平台建设是家园社一体化的良好载体;7、志愿者队伍的成长应当成为幼儿园人力资源经营的一个生长方向。关键词外来弱势群体幼儿行为习惯家园社一体化一、外来弱势群体家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家园社一体化的模式研究(一)外来弱势群体家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家园社一体化的现状分析我国目前关于外来弱势群体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已经得到了各级教育研究部门的高度重视,但从目前的文献资料来看,也有一些公办学校利用自身优势,进行通过学校、社区、教师、家庭多管齐下,加速从乡镇流入城市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城市环境的研究;同时,也有类似针对流动人口中弱势群体子女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以及通过家庭、幼儿园、社区单独开展活动的实践研究等等。但是,就目前我们所掌握的研究状况而言,对外来弱势群体家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家园社一体化的模式研究相对还比较缺乏。(二)外来弱势群体家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家园社一体化的机制研究机制是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有效的、较为固定的方法;它本身含有制度的因素,并且要求所有相关人员遵守;在各种有效方式、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和提炼并依靠多种方式、方法来起作用的。而在本项目研究启动前我们并没有发现可参考的家园社一体化的机制。鉴于此,我们对外来弱势群体家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家园社一体化的机制作了以下研究。1、构建家园社一体化的组织架构实施教育的一体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为打破学校封闭式办学模式,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的联通关系,使人的教育发展在空间上具有连续性、整体性;其二为根据人的生理发展水平和实际存在状况,追求不同发展阶段教育之间的沟通和对话,建立学校、社区、家庭教育三者间的相应联系。而且,从幼儿教育的有效性出发,特别需要家庭、社区的介入与配合。根据这样的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教育实际的需求,我们有了以下的设想这一家园社一体化的组织架构图理清了家园社三方的工作内容要素及其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使得各方的重点一目了然,有利于有条不紊地推进家园社一体化的运作。2、建设家园社一体化的运作机制(1)召集人制度为了更好地沟通家园社三方的关系,了解彼此的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务,达成共同的教育目标,我们建立了召集人制度。召集人由学校、家委会、社区文教科三方轮流担当,密切日常联系,定期召集三方开展会议,对近期教育主题研究、决策、执行、评估等问题开展讨论研究。家、园、社联手互动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增强文明行为意识协助强化园内教育贡献更多资源加强社区文明管理建设课程和信息平台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行系列培训指导社区幼儿园家庭(2)信息互通机制根据信息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我们将信息互通分为定期互通与不定期互通相结合两种。每月的15日为家园社三方信息互通日,在当日,大家把在一个月中对当下的研究主题作一个大致汇报,并对另两方需协作的部分提出下月要求。不定期互通即将一些及时地、当下的信息以“新闻快报”或“热点需求”的形式进行互通,以求及时掌握或得到帮助。(3)资源共享机制为充分利用、整合学校、家庭、社区资源,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和效益的最大化,努力构建、提升与天目西路幼儿园功能区域环境相适应的教育大平台,我们提出了资源共享机制,通过学校、家庭、社区资源之间的三向互动,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4)信访接待由于家园社一体化开展教育在我们的研究实践中上属首次,一定会出现诸多来自方方面面的问题,如果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得解决,就有可能使我们的研究止步不前,甚至会给研究带来不利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建立了信访接待制度。(三)外来弱势群体家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家园社一体化的策略研究外来弱势群体家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家园社一体化教育目前少存在着一些诸多的问题,如缺乏信息、成果的交流平台,家社教育指导没有针对性,没有有效呈现家园社三方研究进展的活动,未能发动家庭、社区成人的志愿介入,未能有效抓住教育的增长点。1、搭建平等、灵活、多元的交流平台目前,大多幼儿园并不缺乏与家庭、社区的交流平台,一般是幼儿园公布一些信息,家长被动的获取。如何发挥幼儿园家长、社区的主动性积极性,真正做到平等、灵活、多元,并使这个平台能起到信息互通、成果共享、观念碰撞的作用,使学校、社区、家庭都能在这个平台上获取相关信息内容。我们通过建立家园资讯小站、搭建多种信息平台、建立家园练习本、创设家园照片展等手段,发挥幼儿园在家园社合作中的支持引导作用,帮助外来弱势群体幼儿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同时,家长也可以咨询育儿的相关问题或主动提供建议,使家园交流做到双向互动、信息共享。从而形成家园的良性循环。2、家社指导分层、分类相结合以往我们的家庭教育指导往往是所有的家长在一起,教师进行集体指导,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针对性不够,使指导活动失去意义。所以,我们在家社指导活动中注重了分层分类相结合的特点。我们开展专题讲座、开设“家长学校”、开展主要教养人专题讲座等,通过不同系列的专题论坛,家长既可以梳理自己的经验,也可就其他家长提出的问题发表感想或为他人支招,这样,不仅引导外来弱势群体幼儿家长对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紧迫性认识,使之了解家庭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等有关知识和经验,而且可以起到家长之间相互教育、相互启发和交流的目的。3、以开放活动为纽带开放活动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在活动中,幼儿的行为习惯会在不知不觉中自然的呈现,因此,开放活动成为我们检验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一个很好的平台,也成为幼儿进入社会文明的一块试金石。我们开放了“模拟社会活动”亲子郊游活动、园内开放活动、亲子运动会、节日庆祝活动。4、在情景中相互教育幼儿的年龄小,在生活实践中往往会产生知行不一的现象。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情景中相互进行教育,能使其知行合一。我们开展了“走出去,参观游玩”、“请进来,分享体验”,在活动中,幼儿不仅做了一回小主人,更重要的是从中体验到一种被社会接纳、重视的喜悦,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5、挖掘教育需求的增长点有教育就会有需求,教育需求在实践中不断的增长。只有及时地抓住这些增长点,才有可能有效地推动教育的发展。为此,我们在研究中努力挖掘教育需求的增长点。我们设立了幼儿园的“材料供应库”、“专题活动库”。我们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幼儿形成初步的环保知识;掌握在公共场所按顺序取物,排队结账等的一些生活常识;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文明进餐礼仪;培养幼儿尊敬老人,乐意帮助别人的情感;同时也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6、扶持志愿者志愿者的出现是社会文明的象征,代表着人们社会意识的觉醒。教育也期待着社会有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因为志愿者往往由其内驱力指引,用最认真的态度、最积极的热情去完成自己的责任。幼儿园的“社会实践”“家长导师”、通过社会实践让幼儿体会做一名文明上海人的骄傲和自豪。所以,在家长中扶持志愿者,使我们的教育队伍不断地壮大,成为此项研究的一个内容。二、研究的初步成效在本项目研究中,我天目西路幼儿园针对园内外来弱势群体家庭幼儿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开展了家园社一体化的实践研究,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一幼儿的变化1、外来弱势群体幼儿行为习惯的转变本研究是立足于天目西路幼儿园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实施研究的,因此,现状与典型的问题是我们研究的出发点。因此,我们在研究的前期曾经对在园的98名外来弱势群体家庭幼儿行为习惯的实际水平进行了调查,调查从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三个方面进行表1外来弱势群体家庭幼儿生活习惯前、后测评对照表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43人合计98人好中差好中差好中差好中差人0718212165201873952前028727405412474274053人12851012820185423818后483220334027474212433918整理衣裤X22058416344116人022319202202133164前0892330674474933265人81251113621202404513后324820374320212223414613物归原处X22716832686664人1322315123251574349前412881050406584674450人185220733013068255后722086723107030069265礼貌用语X2335198239016人0223113162251634055前089234354458374156人10114187520221484010后40441660231747512494110不随便拿别人物品X22925273964512人0520111183202043658前02080337606474743759人1393129930103552815后5236124030307023656215生活习惯遵守规则X22712636127056人022318213192142965前0892327706564943066人91061110927133473318后52361240303070236562915上下楼X2241383446272人0322212161192333461前01288740542445433562人1285161222616154368后483220534066037255378过马路X225456438428人0223016142202123858前0892053474474923959人81161210828132483416后32442440342665304493516安全意识X2241563876468表2外来弱势群体家庭幼儿卫生习惯前、后测评对照表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43人合计98人好中差好中差好中差好中差人05205101552513104048前02080173350125830104149人12103151232517152397洗手后4840125040105840253407X227994736076人022315242202132768前0892317804474932869人81251113625162444113后32482037432058374454213喝水X22722836127448人0025315123251564052前001001050406584664153人204120733310073214后801646723107723074224漱口X24620446441764人0223113162251634055前0892343544583734156人10114187522201503810后40441660231751472513910咳嗽打喷嚏X229228301725人0520111183202043658前02080337606474743759人1393129928123533015后52361240303065286543115卫生习惯不吃不洁食物X2271443471686人022318213192142965前0892327706564943066人91061113627133473615后36402437432063316483715个人仪表X22417432686664人0322312156191893455前0128810405014444293556人1564171123012162297后602416573767028263307不塞异物X2289753268686人0124116152221933958前0496353504514434059人914216132349059364后36568534367921060374不乱扔垃圾X238525816349996表3外来弱势群体家庭幼儿学习习惯前、后测评对照表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43人合计98人好中差好中差好中差好中差人0520510154251494049前020801733509583394150人12103151232716054386后4840125040106337055396站立坐姿X2279933546664人002505252202122571前00100017834474922672人71351113621202394613后28522037432049474404713做事有始有终X2232583354784人0025215133251554053前00100650436584654154人157320732815063296后6028126723106535064306倾听X23923437841078人0223111182251633857前0892337604583733958人1011421632319154368后4044167020105344255378阅读X2293030968232人0322211173202053459前01288637576474753560人1195189328132563110学习习惯大胆表达后44362060301065305573210X2252347748036人022358173172382763前08921727576405382864人91061113627133473615后36402437432063316483715插嘴X22484344588人0322213156191883555前012886435014444283656人1294171123112060326后483616573767228061336爱护用具X22722236128232人002516232241733065前00100320774564033166人7162131522714247456后28648445066333448466合作意识X24253243449016表1、表2、表3结果表明外来弱势群体幼儿的生活、卫生和学习等方面的习惯在实验前后均有极其显著性差异。虽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和教师的教育方法、幼儿的客观自然成长规律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习惯的培养需要的是一个大环境循序渐进的刺激,而家园社一体化手段的介入正是为幼儿提供了这样一个立体的大环境,使幼儿在这个大环境中良好的习惯不断的得到培养与巩固。所以,通过家园社一体化的手段对外来弱势群体家庭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效果是极其显著的。(二)家长在家园社一体化中成为研究者外来弱势群体家庭幼儿家长大多来自农村,文化层次低,家长自身的行为习惯较差,对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处于一种随意状态,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外来弱势群体幼儿家长也是我们研究中要重点关注的对象。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一直把外来弱势群体幼儿家长作为合作研究的资源,引导他们参与到研究实践的过程中,并把他们作为重要的研究力量。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许多家长自觉成为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家庭教育的水平的到很大的提升。(三)教师教育行为与效益获得提升1、教育理念发生变化在课题研究实施之前,我们曾就教师对外来弱势群体家庭幼儿行为习惯问题的看法以及教育中客观的认识和态度进行了调查,大部分教师表示在教育中曾坦诚地表示,对外来弱势群体家庭幼儿与城市儿童之间有过不平等的教育意识或教育态度,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引导教师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吸纳现代的教育思想,引导他们初步树立起教育公平和教育扶弱观,正确的认识和对待外来弱势群体家庭幼儿的教育,端正自我的教养态度,从而推动了本园教师幼儿教养水平的均衡化发展。2、教育目标发生变化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受不同的遗传、环境、教育的影响,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意识到了这点,为外来弱势群体幼儿建立了个案,针对外来弱势群体家庭幼儿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做到尽可能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要求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从原来追求统一的要求逐步转向关注外来弱势群体家庭幼儿的个体差异。3、教育行为发生变化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引领教师将了解外来弱势群体家庭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作为教育培养的实际出发点,要求教师针对外来弱势群体家庭幼儿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培养实践与研究。(四)社区在幼儿行为习惯养成中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在研究的过程当中,社区改变以往被动参与教育的局面,成为积极的教育者,同时,社区对外来弱势群体幼儿教育的贡献也在不断加大。1、提供更多的资源在研究的过程中,许多实践的资源是社区所拥有的。比如人力资源(社区警署的民警、社区卫生院的医生等)、环境资源(社区小学、社区餐厅、社区超市等)、设施设备资源(社区垃圾分流站、麦当劳盥洗室等)以及经费资源。因为有了这样一个项目,社区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也逐步认识到对外来弱势群体加强教育和引导的重要性,因此他们更为自觉地为这方面的教育提供更多的资源。2、提出更多的主张在推进实践和不断沟通的过程中,社区领导也从倡导社区文明,培养外来弱势群体家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以及提高社区教育的视角提出了一些很好的主张,比如社区针对免费为居民安装在小区内的健身器械经常遭到损坏,而经调查大多为外来家庭幼儿所为的现象,提出了应当注重培养幼儿对公共设施设备爱惜的良好习惯。结合社区工作人员对外来人口的日常频繁接触,社区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当注重外来幼儿在公开场合文明礼仪、不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等等良好的习惯的培养。在研究实践中,社区比以前更为积极地提出自己的主张。3、要求更多的参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社区比以往更为积极主动地要求参与到研究实践中来。比如今年春天,流行性感冒大肆蔓延,社区主动要求为外来家长做卫生知识讲座,并在汉中绿地布置会场,邀请社区医生参与,这一活动受到了家长与学校的广泛好评,成效高的同时更提高了社区要求参与的积极性。社区的介入和主动支持,在为我们研究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的同时,也是社区对教育的贡献率获得提高。从长远的利益来看,这对大教育观的形成以及促进各类教育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五)家园社一体化的办学格局初步形成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家庭、幼儿园、社区三方的联系与沟通日益密切,同时,家园社一体化办学的格局也在初步的形成。1、多主体办学在以往的办学模式中我们一般都只能看到幼儿园单方面的意志,而在此项研究中,办园目标已不仅仅是幼儿园在制定,它同时体现了家庭与社区的意志,满足家长与社区的需求,体现出一种三者共同对外来弱势群体家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期待,使家庭与社区成为办学的另二方主体。与此同时,本项研究又调动了多主体资源。将家庭、幼儿园、社区三方办学主体的各种资源有效进行整合,使资源的利用更为合理,实效更为明显。2、开放型课程建设二期课改强调幼儿园课程建设要根据园所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在设定基本课程的基础上开设开放型课程,以凸显幼儿园的个性与特色。在这项研究的实践中,我们天目西路幼儿园的开放型课程得到了建设。从课程资源开放、到教学时空开放、到课程目标的开放过程中,我们树立开放的教育资源观,致力于开发和利用幼儿园、家庭、社区丰富的教育资源,积极主动地在教育活动中进行园内外各种教育资源的多形式整合,以实现园内外教育资源使用综合化和最优化,使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真正落实认知、习惯二者融为一体,发挥课程的整体功能。3、志愿者队伍的成熟和持续影响我们的研究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支有效的志愿者队伍,即家长志愿者、社区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者。我们每年结合招生和家访工作,将幼儿园家长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吸纳了一批家长志愿者,分别设立家长委员会、爱心妈妈团、义务员工作和信息传递小组等,使家长资源得到了有效合理的利用。同时,在社区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社区也招募了一批志愿者,并开设了相应的开放型课程内容,如医生、警察、协管员等。对于上门联系实践的大学生志愿者,我们更是让她们在课堂教学中实实在在的对幼儿进行教育培养。家长志愿者在研究中的家教指导能力得到了提高,对幼儿园的办园目标表示了理解与悦纳。社区志愿者在研究中提高了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能力,能有效的将社区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对家园社一体化办学的机制、策略、途径、方法有了比较系统地认识。大学生志愿者在研究中一方面提升了志愿者的精神;一方面提升了师范教育活动的有效性、目的性,为其进入将来的教师职业生涯,即入职适应奠定了良好的技能基础、师德基础。三、我们的结论1、外来弱势群体家庭幼儿行为习惯的多维度差异性,是家园社一体化推进养成教育的动因和资源在前期的调查分析中我们发现外来弱势群体家庭幼儿行为习惯的多维度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正是这些多维度的差异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有利用价值的内容,明确了研究的方向,并使我们在实践中可通过数据来对研究进行有效的干预。所以,我们认为外来弱势群体家庭幼儿行为习惯的多维度差异性,是家园社一体化推进养成教育的动因和资源。2、主导性与主体性的平衡,是外来弱势群体家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家园社一体化推进的基石幼儿园在本项目的研究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承担着互相理念的沟通、方法的提供、共享平台的构建等主要的职责。而同时幼儿园又是研究的主体,要求幼儿园在研究中能平等反映各方的需求、对教育的主张、确保他人的贡献等,家园社三方彼此平等、和谐、互助。幼儿园在这两个角色之间需要做到平衡,不能顾此失彼,才能较好地推进外来弱势群体家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家园社一体的研究。3、机制的维持与创新,是外来弱势群体家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家园社一体化持续发展的支撑所谓机制就是通过制度来约束、规范家园社三方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使大家都在各自明确的范畴中运作,形成一个良好的态势。机制建立后需要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地进行维持,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机制不再与之相匹配时,就需要进行创新,使之成为外来弱势群体家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家园社一体化持续发展的支撑。否则,机制将成为研究发展的绊脚石。4、需求驱动家园社一体化在以往的办学模式中我们一般都只能看到幼儿园单方面的意志,而在此项研究中,办园目标已不仅仅是幼儿园在制定,它同时体现了家庭与社区的意志,满足家长与社区的需求,体现出一种三者共同对外来弱势群体家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期待,使家庭与社区成为办学的另二方主体。与此同时,本项研究又调动了多主体资源。将家庭、幼儿园、社区三方办学主体的各种资源有效进行整合,使资源的利用更为合理,实效更为明显。而研究更收获了多主体的发展期待,让幼儿园、家长、社区都得到各自期望得到的,即外来弱势群体家庭幼儿行为习惯得到了良好的培养。5、在情景中促进相互教育,是幼儿园对家长辐射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张的有效方式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往往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而外来弱势群体家长由于自身的素质相对不高,对良好行为习惯的认知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根据幼儿的年龄、行为习惯陋习的特点以及幼儿主要教养人的特点,对家长进行分层分类的指导,指导中创设一定的情景,在情景中让家长们进行相互教育,让家长能比较形象、直观地掌握哪些属于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需要如何改进等,是幼儿园对家长辐射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张的有效方式。6、课程和信息平台建设,是推动外来弱势群体家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家园社一体化的良好载体开放的课程资源、开放的教学时空和开放的课程目标构建了我们幼儿园开放的课程,开放的课程有效地推动了外来弱势群体家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而多种渠道信息平台的建立,又是家园社三方能互通信息、及时调整、资源整合的有效保证,是家园社一体化办学的一种策略。所以,我们说,课程和信息平台建设,是推动外来弱势群体家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家园社一体化的良好载体。7、志愿者队伍的成长应当成为幼儿园人力资源经营的一个生长方向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志愿者队伍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人力资源队伍,它所涵盖的的人员、产生的作用都是相当大的。在实践活动中,志愿者和幼儿园双方都能从中得到的很大的帮助与提升,更重要的志愿者队幼儿的教育与培养所起的作用往往是教师所不可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晋卓越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5月质量检测卷(25-X-635C)历史(B)
- 有公务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影院消防考试题及答案
- 长江新质生产力
- 银行校园面试试题及答案
- 银行面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 医院消防考核试题及答案
- 药企消防培训试题及答案
- 徐工消防招聘考试题及答案
- 行管法律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数学二模试卷
- 贵州国企招聘2025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8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8生 会考】2022-2024年安徽省初中(八年级)中考初二会考生物试卷(3年真题)
- 2025年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考试试卷及答案
- 《俗世奇人》阅读考级试题含答案
- 本科毕业生实习总结模版
- 2025年高考英语复习难题速递之说明文阅读理解(2025年4月)
- 理解市场营销英语术语试题及答案
- 购买废旧电缆合同协议
- 2024年河北承德辰飞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 手机媒体概论(自考14237)复习题库(含真题、典型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