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教学设计方案_第1页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教学设计方案_第2页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教学设计方案_第3页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教学设计方案_第4页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教学设计方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一、本课程的性质及特点1本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类“专升本”)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为4学分、72学时。这门课是建立在数学和教育学的基础上,并综合运用心理学、认知科学、思维科学、逻辑学等相关学科的成果于数学教育的实践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系统地获得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懂得数学教育的特殊规律,并能运用这些理论指导小学数学教学实践。通过各个教学环节,使学生获得数学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逐步培养学生的教材分析能力、数学教学能力和数学教育研究能力,为成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的小学教师打下坚实基础。2本课程的编制思路和特点本课程的文字教材依据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任务和教学目的为编制思路,考虑到学员在专科阶段已经学过小学数学教育学等课程,因此,本课程从素质教育出发,结合当前中外数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和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就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材和教学的改革进行较深层次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本课程的设计着力于理论联系实际,将教材分为十三章。第一章小学数学学科性质及其任务。第二章小学数学课程的结构与目标。第三章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第四章儿童的数学学习。第五章小学数学主要学习理论与教学模式。第六章小学数学学习的课堂分析。第七章小学数学教学组织及其方法;第八章小学数学的概念学习。第九章小学数学的运算规则学习。第十章小学数学的几何学习。第十一章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学习。第十二章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第十三章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学习。本课程有以下几个特点(1)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独立性很强的跨学科课程,它需要应用有关学科的基本原理、特别是有关数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思想去思考并解决一系列教学上的问题。(2)本课程是一门思想性、理论性很强的学科,特别需要唯物辩证法的指导。因此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地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和解决当前所遇到的一些教学实际问题。(3)本课程是一门发展性很强的学科,它需要不断充实新鲜的素材和原理。所以要使学生学会利用资料,善于总结。(4)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要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活动。3本课程的学习对象本课程的学习对象主要是我国边远地区和广大农村的小学教师。他们有一定的工作经历,理解能力较强。他们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实际经验,但基础理论普遍欠佳。他们大多处于我国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由于师资力量不足,他们的工作任务一般较重。他们缺少良好的工作环境,多数学员有家务负担,学习时间非常缺乏,只能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学习,很难集中时间坐在课堂里学,因此只能以自学为主。由于这些学员年龄普遍偏大,肩负工作和生活双重重担,造成他们记忆力相对减弱,给学员学习造成很大困难。但是,他们的学习愿望非常强烈,学习目的、学习动机非常明确。他们虽然地处偏远,但他们绝不愿意落后于时代,对小学数学教育领域知识的学习非常感兴趣。这是他们学好本课程的最有力的内因条件。在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教学设计及具体实施中,学习对象的这些实际情况我们都应通盘考虑,因材施教,为他们提供切合实际的学习服务。二、本课程的教学要求1强调对学习过程中的指导根据中央电大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组所提供的各种指导性教学文件,联系实际制定本地的实施性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确定本课程的主持教师和辅导教师,教师应介入本课程学习过程的诸环节,指导学员作好学习计划、撰写读书笔记,展开自学、小组讨论,参加面授辅导以及运用远程教育的学习方法和多种教学支持服务手段。2强调对本课程内容的学习指导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先要认真阅读文字教材和相关的进一步学习材料,对本课程的知识框架,重点及难点内容要有深入地了解,适时地组织学习辅导。在学习辅导中要教给学员学习本课程的思路和方法,突出重点、难点的解释和梳理,根据不同学员的具体情况,解答学生的问题,实施个别辅导。同时要将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学员本身的日常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3强调对形成性考核的指导加强形成性考核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依据考核说明(含形成性考核)的具体要求详见考核说明定期检查、批改学生的作业,帮助学生做好期末复习和考试准备工作。对形成性考核要加强指导,除了完成作业练习外,要思考和研究一些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学习和分析要结合当地教学实际,选取和使用所提供的各种教学案例。三、本课程的学习模式建议1自主学习学员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文字教材,要清楚文字教材的结构、思路和学习方法,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各种学习材料,认真作好学习笔记;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和自学能力的辅导时,应要求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学习文字教材,对文字教材应按照学习目标的要求进行学习,善于动脑筋,分析与概括教材的要点、重点,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要做到联系实际学会应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2小组学习小组学习是自主学习的必要补充,这一学习形式决不可少。学员在自学的基础上必须参加小组学习,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和当地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一些实际情况制定小组讨论题目。鼓励学员以各种形式提出问题,为每个学员提供发言和交流的机会。通过研讨活跃学习气氛、扩展思维空间、提高学习效果。3利用多种媒体教材进行学习为减轻学习难度,一定要充分利用录像教材、综合练习册、网络辅导等助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效果。教师要适时给予指导,在认真分析文字教材、录像教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学员进行启发,开展问题讨论,并进行工作坊和案例教学。4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积极利用中央电大提供的网络环境和一切现代化手段(如信函、电话答疑、网上辅导、网上答疑、网上讨论、电子信箱、IP课件、网络课程等)进行学习,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自学能力。根据以上的主要学习模式,以个体为单位将每阶段的学习进程作如下描述四、本课程的学习支持服务策略1本课程的媒体资源考虑到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及本课程教学设计的总体目标,在其资源建设上尽量提供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学习资源,使学生有较大的选择空间。本课程确定采用三种教学主媒体文字教材、录像教材和IP课程。三者密切结合,互为补充,相辅相成。(1)文字教材文字教材是学员学习的主教材,是在教和学中贯穿始终的重要依据,是学习的尺度和标准。文字教材是“合一型”的,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文字教材是基础教学媒体,它承载全部教学内容,是其它教学媒体的主要依据,该教材字数约在36万。(2)录像教材讲解本课程的主要理论与基本知识;分析重点、难点;介绍学习方法;对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中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它将起到解疑释难、引导方法、指导复习的重要作用,利用它学员将能全面而有效地把握本课程的学习内容。(3)IP课件与录像教材相结合,以网络形式进行辅导、讲解。作为文字教材的补充,主要针对本课程的特点,对教学的重点内容及复习要点作系统精讲。本课程除采用以上三种教学媒体外已申报建设网络课程,并准备采用其它教学辅助媒体。如提供网上答疑和网上辅导。提供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形成性作业与评价,学期末提供考核说明、期末复习指导及综合练习。最终目标是各种教学媒体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协调,共同构成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的一个完整的“教”、“学”、“考”的体系,以便圆满完成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的教学任务。2学习支持服务的内容(1)提供本课程的各类指导性文件,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等。(2)提供本课程的各类学习材料,主要是多种媒体教材。文字教材(约36万字)是学习的主教材、是教和学的主要依据。认真学习文字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完成学业的重要途径。本文字教材为方便学生自学,将教学和导学合一,设计了学习目标、导学、核心概念、重点知识目标、重点能力目标、练习与思考题、教学辅导(包括学习重点提示和工作坊)等。(3)提供本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指导性意见和交流性信息,如开课前、后及其中间运用电大在线、有关课程教师的业务培训会等形式对学习过程各个环节进行教学管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交流;(4)本课程组对本课程的教学过程负责进行监督、检查、评估以及每周二、四必须上网交流。五、网上辅导和教学活动时间时间学习内容助学手段学习建议学时第1周第一章录像教材1、网络辅导1制定学习计划4第2周第二章录像教材2、网络辅导2做好本章笔记4第3周第三章录像教材3、小组讨论做好本章笔记3第4周第三章网络辅导3做好本章笔记5第5周阶段复习面授辅导、小组讨论第一次综合练习3第6周第四章录像教材4、5、网络辅导4做好本章笔记5第7周第五章网络辅导5面授辅导做好本章笔记3第8周第六章录像教材6、网络辅导6做好本章笔记5第9周第七章录像教材7、8网络辅导7第一次网上答疑做好本章笔记3第10周第八章录像教材9、网络辅导8做好本章笔记5第11周第九章录像教材10、11、网络辅导9第二次综合练习3第12周第十章录像教材12、13、网络辅导10做好本章笔记5第13周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