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医易先生伤寒论讲稿第十七节伤寒论六气统治方之一这一节为什么叫伤寒论六气统治方呢细审伤寒书中所载,首推桂枝汤为首而治风,次述麻黄汤治寒、白虎汤治暑、五苓散治湿、炙甘草汤治燥、大小承气治火,此为六气之风、寒、暑、湿、燥、火。由此可见,伤寒实为六气统治之书。今把六气统治之要方顺序与大家研讨,以及各家应用之条目与大家学习,提高大家运用经方的效率,以便在临床上应用。1、桂枝汤桂枝三两9芍药三两9炙甘草二两6生姜三两9大枣十二枚(擘)4枚【用法】水煎二次兑匀,分二次温服,并喝热稀粥适量,以助药力。盖被取微汗,不可使汗如流水而更伤其阴,病必不除。若一服微汗出,病愈,则其余之药停服。【主治】自汗,恶风,头痛,体痛,脉浮缓等。【发挥】1、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因风寒湿邪侵袭太阳经脉所致之疼痛。自觉症状为腿有增长或缩短的感觉,本方用于腿有缩短感的患者,治疗时方内加附子以温阳驱寒,加重芍药甘草量以濡筋缓骨。2、颈项痛颈项痛症见项部强直疼痛,脉沉迟、缓,是风邪入里之象征,桂枝汤解肌,再加葛根以鼓舞胃气上行而升津液,并散经输之邪。3、舌涡斜舌涡斜,言语不清。舌乃心之苗,但心为脏,藏邪难出,故从心之表太阳施治,引邪外出。4、自汗是指不因内脏任何病变引起的自汗。是阵发性自汗,甚者一日发作数十次,经用止汗、敛汗之药不愈,用本方治之。5、目斜视目斜视是风邪侵袭太阳经所致,症见目向内斜视,也可出现复视。本方加葛根治之。2、麻黄汤麻黄三两9桂枝二两6炙甘草一两3杏仁去皮尖,七十个6【用法】水煎二次兑匀,分二次温服,复取微似汗,不需喝粥,余如桂枝法将息。【主治】风寒束表,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口中和,脉浮紧。【发挥】1、体虚者风寒感冒本方去桂枝(即三拗汤)治虚人之风寒感冒,头痛身疼,喘咳胸满,痰白清稀。2、风寒客表,头痛恶寒,无汗而喘,咳嗽吐白痰。本方去桂枝,加荆芥、薄荷、桔梗、陈皮、大枣(即新加三拗汤)治之。3、风湿一身尽痛本方去桂枝,加薏苡仁,治风湿一身尽痛,发热、日晡较剧者,并治因皮肤风湿发风疹者。4、行痹、湿痹本方加白术,治行痹和湿痹。行痹;周身疼痛呈游走性,痛无定处,古人称行痹。患者觉肌体喜按,皮肤不润,喜热怕冷,疼痛反复缠绵不愈。湿痹;周身烦疼,四肢面目轻微浮肿,肢体沉重,阴雨天寒尤甚,或兼见小便不利。唐医易先生伤寒论讲稿第十八节伤寒论六气统治方之二3、白虎汤知母六两18石膏(碎)一斤48炙甘草二两6粳(JING)米六合18【用法】水煎米熟汤成,一次温服。【主治】伤寒热在阳明,或温热病热在气分、中暑。证见高热,汗出,舌燥,烦渴引饮,脉洪大有力,或滑数。功效;辛寒清热【发挥】1、温疟本方加桂枝治温疟,脉象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痛烦,时呕者。2、寒热往来,热多寒少。本方加柴胡治寒热往来,热多寒少。3、湿温本方加苍术,治湿温憎寒壮热,口渴,一身尽疼。并对风湿热,热偏胜者也可治。4、五苓散猪苓十八铢6泽泻一两六铢9白术十八铢6茯苓十八铢6桂枝半两15【用法】水煎二次兑匀,分两次温服。若用散剂,将上药为末,每服3克,开水冲服,服后多喝开水,汗出则愈。【主治】外有表证,内有蓄水,头痛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或水入则吐或呕吐泄泻。或水肿,小便不利,或痰饮,脐下动悸,或吐涎沫而眩晕者。【发挥】1、白带过多白带过多是湿邪所致,(西医谓因慢性盆腔炎)用本方加大白术量,肉桂易桂枝,使水液运化正常而愈。2、口流涎水口流涎水是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水停中焦,不能布散全身,而延本经上溢所致。本方能利水健脾,脾健则运化正常而愈。3、大便溏薄日行多次大便溏薄日行多次,是因脾不散精渗于大肠所致,用本方使脾健运,水归清道,大便则正常。4、耳流清水耳流清水当责于肾,因肾开窍于耳。症见耳流清水无臭味者,用本方利膀胱之水,则水不犯上于耳而愈。5、白浊尿白浊尿是湿邪为患所致,(西说;是普通细菌引起的慢性前列腺炎)用本方利水祛湿而愈。6、水肿水肿,尤其是小儿常见,(西医说;肾病综合证,全身高度浮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高胆固醇症。)主要是脾失健运,肾阳不足,肺失清降之权导致三焦气化不行所造成。其中以脾肾阳虚为主要,用本方加味治之。7、眼球胀痛眼球胀痛伴有上眼睑困乏懒于睁眼、眼压增高者,因脾困湿所致。上下眼包皆属脾,现在脾为湿困,故懒于睁眼,用本方燥湿利水而愈。8、悬饮悬饮是气化失常导致水湿停留于肋间所致,(西说;渗出性胸膜炎)此因肺、脾、肾三脏阳虚所致。脾阳虚而运化失权,上不能输精养肺,下不能助肾制水,水湿停留为患。主要是造成胸腔大量积液,压迫肺脏,影响肺的正常呼吸功能。症见咳嗽气喘,呼吸困难,不得平卧等。用本方加减治疗可愈。9、气化失常腹胀水湿停滞,脾失健运,而导致腹胀,临床表现为腹部胀满,肠鸣矢气,午后尤甚,食欲不振,食后胀满更甚,厌饮水,小便短少,或大便稀溏,身重乏力,天阴下雨尤甚,或下肢有轻微浮肿,脉沉,舌胖,苔腻等。用本方或加味治之。10、出汗不止出汗不止属湿邪下注,辨清无口苦咽干等少阳证后,可用本方治疗。5、炙甘草汤甘草四两(炙)12桂枝三两9生姜三两9人参二两6阿胶二两6麻仁半升12麦冬半升12生地黄一斤48大枣三十枚(擘)10只【用法】水煎二次兑匀,分二次温服。服药后,再喝白酒适量。【主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者。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功能益气补血,润阴复脉。治气虚血少所致的脉结代,心动悸,气短胸闷,舌光少苔,及虚劳肺痿。也用于功能性心律不齐,期外收缩等证。圣济经曰;津耗散为枯,五脏萎弱,荣卫涸流,温剂所以润之。性理大全中载燥属于次寒,无奈当今后人都认为是热。比如夏天,暑热炎蒸,大汗淋漓,肌肉潮润而不燥,深秋燥令气行,人体肺金应之,肌肤干槁而燥,是时火令无权,所以说燥属凉。【发挥】1、舌裂纹舌裂纹是因舌乃心之苗,心阴不足,不能上荣于舌,舌失濡润,则生裂纹,用本方治之。2、手心出汗手心出汗,手心虽属心包络部位,但心包是心之外围,与心同气。汗为心之液,汗多则耗伤心气,用本方益气敛阴可愈。3、肺心病喘息不得卧肺心病喘息不得卧,(西说;肺炎合并心衰。说是由肺部感染引起的急性右心衰竭。)症见气急、端坐呼吸、面色灰白、口唇青紫、脉结代无力等阴阳两虚之证。用本方滋阴益气复脉而愈。6、大承气汤大黄(酒洗)四两12厚朴(去皮、炙)半斤24枳实(炙)五枚9芒硝三合9【用法】右四味水煎成去滓,入芒硝,用微火一两沸,分温服,得下,余勿服。【主治】症见发热谵语、腹满痛、不大便、脉沉实等。【按】仲景伤寒中用大承气汤处;有二十五证,其证虽然各有不同,但手法均为泻下。都是为大满、大热、大实而设。诸证脉象多以沉滑而实、弦劲实数为取用标准。凡属阳明腑实者,投之效如桴鼓。唐医易先生伤寒论讲稿第十九节伤寒金匮方的应用今天我们来讨论小柴胡汤,仲师在少阳病篇以其为治少阳病主方,而后人在临床上更是继承并发扬了这方的优秀小柴胡汤伤寒论柴胡半斤24黄芩三两9人参三两9生姜三两9半夏半斤12甘草三两9大枣(擘)十二枚4枚【用法】水煎服。【主治】少阳病发热,口苦,咽干,目眩,耳聋,脉弦,和太阳、阳明二经发热不退,寒热往来。【方解】少阳主半表半里,凡病邪从外来的就要从外出,柴胡能从少阳而达太阳,半夏能提阴气上升,则阴阳相济,故能有除病祛邪之功。少阳病属火病,又有黄芩以解气分之火热。参、枣、草能强壮脾胃,脾胃壮则可使病邪由内而达外。再有生姜能发散宣通,诸药合而为使病邪由内达外。【化裁】1、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瓜蒌实一枚18克。2、口渴,去半夏。人参加至15克,加花粉12克。3、腹痛,去黄芩,加芍药9克。4、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生牡蛎12克。5、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黄芩,加茯苓12克。6、不渴、外有微热,去人参,加桂枝9克,盖被取微汗。7、若咳,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12克、干姜6克。【应用发挥】用仲师原方加减还能治疗的各种疾病。(包括自己心得和各家医案,但使用时必须要具备小柴胡证某一症为前题。)1、半身麻木;本方加川芎、当归、桂枝治半身麻木。2、半身疼痛;本方加川芎、当归治半身疼痛。3、半身出汗,半身无汗;本方加川芎当归等治半身出汗,半身无汗。4、斜视(视物倾斜)、复视;本方加菊花治斜视、复视。5、头两侧太阳穴疼痛;本方加川芎、白芷、当归治头部两侧并波及前额及巅顶痛。6、腰腿痛(属少阳经循行部位者);本方加桂枝和活血化瘀之品。7、呕逆;本方加陈皮、竹茹等治呕逆。8、真心痛(心绞痛);本方加附子、当归、川芎治真心痛。9、胁痛;本方加当归、川芎、郁金、香附治胁痛。10、胸肋痛(肋软骨肿痛);本方加川芎、当归、丹皮、青皮、陈皮、银花、公英治胸肋肿痛。11、月经不调;本方加川芎、当归治但见少阳症的月经不调。12、髋骨痛;本方加红花、桃仁、川芎、当归、桂枝治髋骨痛牵引大腿、小腿外侧致足踝。13、脑积水;本方去黄芩加茯苓治脑积水。14、眩晕(高血压);本方加茯苓治(收缩压高)眩晕。15、偏头痛;本方去人参加桂枝治偏头痛。16、早期面瘫(面神经麻痹);本方去人参,加桂枝、葛根治早期面瘫。(面神经麻痹)17、面侧部肌肉抽搐;治法同上。18、急性中耳炎;本方加栀子治急性中耳炎。19、牙痛;本方去人参加桂枝、葛根治牙痛。20、经期齿龈肿痛;治法同上。21、经期抽风;本方去半夏、黄芩,加花粉、芍药、葛根,倍人参治经期抽风。22、痰火核;本方去人参、大枣,加桂枝、玄参、浙贝、牡蛎治痰火核。23、腮腺炎;治法同上。24、乳腺炎;本方去人参加桂枝、全瓜蒌、黄连治乳腺炎。25、肝脾肿大;本方去大枣加牡蛎等治肝脾肿R26、奔豚气;本方去人参、黄芩,加桂枝、茯苓治奔豚气。27、赤白痢疾;本方去人参、黄芩,加桂枝、白芍、茯苓、木香治赤白痢疾。28、黄疸;腹痛者本方去黄芩加白芍,若发热重者去人参加桂枝治黄疸。29、百日咳;本方去人参、生姜、大枣,加干姜、五味子治百日咳。唐医易先生伤寒论讲稿第二十节厚朴七物汤厚朴七物汤金匮要略厚朴半斤24G甘草三两9G大黄三两9G大枣十枚3只枳实五枚15G桂枝二两6G生姜五两15G小裕注后面用量为唐师常用量【用法】水煎服,大黄后入。【主治】腹满兼有表证。【功效】荡实行气。【应用发挥】用仲师原方加减还能治疗的各种疾病。(包括自己心得和各家医案)本汤除荡实行气外,再加大桂枝生姜量,还可以温中散寒,行气消胀满,凡因寒、热、湿滞,粪便排出不畅,肠中积气所做成的腹部胀满,皆可治疗。1、腹胀、喘逆、大便不爽甚者二三日一行,但不干硬。脉弦软或弱细,用本方大黄减半,加大桂枝量治之。2、边吃边腹胀,未饱即胀致上脘饮食不下,得嗳气稍松,大便若虚坐,脉弦软、虚弦或弦迟,本方去大黄加桂皮倍桂枝治之。3、腹满(属虚寒者);证见腹部胀满,喜按,喜热,腹满时减,复又胀,或午后胀甚,或大便不实,小便清长,多矢气,脉多虚弱,用本方加大桂枝量15克以上治之。4、气胀;证见腹胀如鼓,时胀时消,叩之如鼓音,胸满气喘,呼吸不畅,用本方加大桂枝量治之。案例例一、陈XX,女、53岁。2008年12月5日,因腹胀满气喘来诊,常年腹胀如鼓,由中脘上剑突直顶上咽喉,气喘,有时坐定也会发作。主诉本病源于20多年前生小孩之后起。舌色正常,苔白罩黄腻。左三部除寸脉外浮细紧,右除寸脉外沉弦滑,至数平,主诉常有汗出,怕热不怕寒。厚朴20枳实15桂枝12炙甘草6槟榔12木香10大黄6大枣5只生姜15陈皮9川楝子10元胡15三剂前药后喘止腹胀除。例二;黄XX,女、46岁。2008年11月26日,主诉;腹胀难受,每吃饭时更甚,边吃边胀,吃小许就不能下咽,脘腹如挺住只鼓,用手敲也有声,大便不爽。舌色红,苔少白薄,右脉寸关实,尺虚,左脉寸关实略沉,尺略虚,一息六至。厚朴25枳实18甘草9大黄9桂枝6大枣6只生姜15四剂2008年12月1日,主诉;前药后大便不断放屁,兼有些拉稀,脘腹豁然松驰,腹胀大减,过去的裤子现在变得太大了不合穿,现在还有少许胀故来复诊。舌色略红,苔薄白。右三部沉紧,关略弦,左寸短,关尺沉滑实,至数平。厚朴25枳实18槟榔12桂枝10炙甘草9木香10郁李仁12大黄9大枣6只生姜15四剂注几天后相遇,她说吃了一剂就痊愈了。例三、郑XX,女、1975年生。2011年3月5日星期六,主诉;疲惫,浑身不适,四肢厥冷,睡眠不深,腹中胀滿,肩胛痛、腰痛,二便正常,1998年曾切除了胰脏(脾)。舌色略暗,苔白厚腻。右脉沉细紧,左脉沉滑细,至数平。厚朴25甘草9大黄9大枣5只枳实18桂枝15生姜15四剂2011年3月29日来治病说;前药一剂就痊愈。唐医易先生伤寒论讲稿第二十一节金匮肾气丸(汤)肾气丸(汤)金匮要略干地黄八两240G山药四两120G山萸肉四两120G茯苓三两90G丹皮三两90G泽泻三两90G附子(炮)一两30G桂枝一两30G【用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9克重,每服一丸。汤剂,按上分量取十分之一,水煎二次兑匀,分两次温服。金匮肾气汤干地黄24G山药12G山萸肉12G茯苓9G丹皮9G泽泻9G熟附子3G桂枝3G【主治】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方解】本方是治疗肾阴阳两虚病变。方中地黄、山萸肉滋肾精、补肝血。山药培中土以滋精血之源。桂枝、附子暖肾阳,意取阳性动而助滋阴之效。茯苓、泽泻渗水于下,使水归水脏,肾有水精可藏。丹皮舒血,调活络脉之滞,使通则不痛,则各症自愈。【应用发挥】用仲师原方加减还能治疗的各种疾病。(包括自己心得和各家医案)1、慢性后头困痛本方治慢性后头困痛,常伴有健忘、眼花、脉象虚弱。2、老年喘咳老年喘咳属现代的老年性慢性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病,现代认为与理化刺激和过敏或感染有关,患者年龄均中年以上,病程缓慢。祖国医学列入肾气虚不纳气,用本方补肾阳而纳气,而本方又能补肾阴,肾肺经脉相连,故治喘咳。3、肾阴阳两虚之痿证(现代称席汉氏综合证。腺脑垂体机能减退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多见妇科分娩后期大出血。)症见乳房萎缩,长期闭经,毛发常脱落,尤以腋毛、阴毛更为显著,眉毛亦可脱去。性欲减退,生殖器萎缩,精神不振疲乏无力,用本方治疗,各症可愈。4、遗精遗精有区分有梦遗精和无梦遗精,有梦属阴虚,无梦属阳虚。这里所治是阳虚遗精,兼见疲乏无力、脉结。用本方加生龙牡治之可愈。5、腰胯拘痛髂(QIA)后上脊至臀部牵扯性疼痛,腰为肾之外府,此处也属肾范围,用本方补虚止痛可愈。6、心动应衣(现代医学的;心动悸。)各种心脏病均可出现。因肾阴不能上济于心,心阳亢进的一种表现。症见心跳动,隔衣可望见。用本方滋补肾之阴阳,肾阴上济,阳亢自平。案例例一、谭XX,男、1935年5月生。初诊2009年2月9日,主诉多年早起咳嗽,基本上都是早起咳,时有眩晕。一直治以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射干丸等方剂,症状时好时坏,2010年8月10日星期二,主诉;咳嗽无痰,前几天检查是肺气肿,肺主动脉硬化。临床咳嗽频频气促,二便正常。舌色灰淡,有瘀斑,苔白厚腻于中间。右寸浮涩,关浮弦滑细,尺虚弦,左脉浮弦紧细,至数平。射干12半夏曲10干姜10款冬花10紫菀15广陈皮9百部9五味子9细辛3川贝母9茯苓10郁李仁12四剂2010年8月16日星期一,主诉;前药后稍好些,症状减轻了些,目前是胸口膻中部位似是有痰堵住一样,二便正常,舌色暗瘀,苔白厚腻。六脉浮弦滑(脉率不整)。射干12半夏曲10干姜10款冬花10紫菀15广陈皮9百部9五味子9细辛3川贝母9茯苓10白术10四剂2010年8月21日星期六,主诉;前药后,膻中胸口如有痰堵的症状解除。目前有夜咳,舌色暗瘀,苔白中腻。右脉略沉紧滑,左脉略沉弦滑细,至数平。予以用金匮肾气汤、射干丸比较。1、生地黄12熟地12山药12山萸肉12茯苓9丹皮9泽泻9熟附子6桂枝10四剂2、射干12半夏曲10干姜10款冬花10紫菀15广陈皮9麻黄9五味子9细辛3川贝母9茯苓10白术10三剂2010年8月30日星期一,主诉;前药肾气丸效果明显,服后咳嗽大减,倒是射干汤还会咳,早晚都咳。舌色暗瘀光,苔白腻。右脉浮虚细,左脉浮细涩,至数平。生地黄12熟地12山药12山萸肉12茯苓9丹皮9泽泻9熟附子6桂枝10六剂2010年9月6日星期一,主诉;前药后过去的起夜基本没有了,昨天早起咳吐出很多痰,今早就没有咳吐痰了,精神方面比较好,自觉这次的药要比过去的都好,目前是偶然会有些喘咳,但比以前是减少很多了。舌色暗瘀,苔灰白中腻。六脉浮弦滑大,左比右小,至数平。生地黄12熟地12山药12山萸肉12茯苓9丹皮9泽泻9熟附子6桂枝10六剂2010年9月13日星期一,主诉;最近几天咳得严重些,前天痰比较多,昨天又少一点。舌色瘀光,苔白腻。六脉浮弦紧,至数平。生地黄24山药12山萸肉12茯苓9丹皮9泽泻9熟附子6桂枝5六剂2010年9月20日星期一,晚上咳嗽有痰,白天咳嗽无痰。胃纳好,二便正常。舌色暗瘀,苔白腻。右脉略紧尺虚,左脉弦细紧,至数平。生地黄12熟地12山药12山萸肉12茯苓9丹皮9泽泻9熟附子6桂枝10射干9紫菀15六剂2010年10月27日星期三,主诉;咳嗽痰多,晚上更甚,咽喉会痒,鼻塞有鼻涕。胃纳好,大便干,小便正常,但会有起夜,12次。舌色暗瘀,苔薄白腻。右脉浮弦紧,左脉浮弦紧细,至数平。干地黄24山药12山萸肉12茯苓9丹皮9泽泻9熟附子10桂枝10远志6菖蒲9射干10六剂2010年11月2日星期二,主诉;前药后晚上咳嗽和痰都减少了很多。二便比较正常,舌色暗瘀,苔薄白,右脉浮紧略弦,左脉浮弦尺偏虚,至数平。1、干地黄24山药12山萸肉12茯苓9丹皮9泽泻9熟附子10桂枝10六剂2、半夏曲30分三次姜汤送服。2010年11月8日星期一,主诉;前药半夏曲去痰效果很好,胃口也有增长。汤药后夜咳也明显减少了。舌色暗瘀,苔薄白。右脉浮弦紧,左脉弦滑细紧,至数平。1、干地黄24山药12山萸肉12茯苓9丹皮9泽泻9熟附子10桂枝10六剂2、半夏曲60分六次姜汤送服。2010年11月16日星期二,主诉;这几晚深夜还是有咳嗽,目前是逐渐比以前咳得少些。胃口一般,二便正常,晚上躺下有点鼻塞。痰色白有点黄。舌色暗瘀,苔薄白。右脉浮紧,左脉浮弦细紧,至数平。干地黄24山药12山萸肉12茯苓9丹皮9泽泻9熟附子10桂枝10桂皮6白芍9六剂2010年11月22日星期一,主诉;前药后晚上基本很少咳了,就是白天还会有咳,(以前晚上每咳都很严重,痰多到不得了,有一斤多。)小便多,大便正常。舌色暗瘀,有瘀斑,苔白灰腻。右脉沉弦滑,左脉沉弦滑细,至数平。1、干地黄24山药12山萸肉12茯苓9丹皮9泽泻9熟附子10桂枝10桂皮6白芍9六剂2、半夏曲106份2010年11月29日星期一,主诉;目前晚上咳嗽基本控制了,能有觉睡到凌晨5点多,白天也会有咳,可听到咳声深沉。舌色暗瘀,苔薄白。六脉浮弦细紧,至数平。干地黄24山药12山萸肉12茯苓9丹皮9泽泻9熟附子10桂枝10桂皮6白芍9藕节15六剂2010年12月6日星期一,主诉;晚上咳少痰,白天咳痰多,舌色暗,苔白厚腻。右脉浮弦滑,左脉浮弦滑略紧,至数平。干地黄24山药12山萸肉12茯苓9丹皮9泽泻9熟附子10桂枝10桂皮9白芍9藕节15六剂后记上月他女儿来看病,说他咳喘愈后去了英国,到了英国后身体一直很好。唐医易先生伤寒论讲稿第二十二节葛根汤葛根汤伤寒论葛根四两12麻黄三两9炙甘草二两6芍药二两6桂枝二两6生姜三两9大枣十二枚(擘)4只【用法】水先煎葛根、麻黄,去沫,再入诸药煎,温服一次。盖被取微汗。【主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音殊),无汗,恶风。又治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者。【方解】本方为桂枝汤加麻黄、葛根而成,有发汗解肌、升津液、舒经脉的作用。葛根能起阴气、生津液、散邪解肌。故本方用以治疗项背强几几,虽发汗而不伤津液。【应用发挥】用仲师原方加减还能治疗的各种疾病。(包括自己心得和各家医案)本方为治太阳病未愈而将入阳明的无汗证而设。故应用中多则重于阳明。1、前额疼前额是阳明经所循行部位,疼痛为经气不舒。所以不论外感、内伤的前额疼,均以阳明论治。如果是外感引起,就用原方,若是内伤头痛,就用本方加当归以补虚,如伴有眩晕者,加菊花疏风。2、软疣多个甚至整片高出皮肤肉粒状的小疣,不红、不痛、不痒。祖国医学认为是风湿之邪浸淫皮肤所致,发于颈侧部者,可用本方加苍术、防风以燥湿驱风。3、膝关节外侧肿胀是指外膝眼部位肿痛难忍,压之内有弹性,内有液体,西医多诊断为膝关节滑囊炎。祖国医学认为是湿邪所致。由于该部位属阳明经所循行,故可用本方加苍术、茯苓,疏通经络,燥湿利湿,湿邪除,则肿胀消、疼痛止。案例例一、黄XX,男、1958年生。2009年4月24日星期五,临床见到颈项左右两侧有整片疣状细碎粒,色不红,带些少痕痒感。舌胖,中有细裂,苔白轻腻。左脉浮弦细,右脉浮弦极细,至数平。葛根20麻黄10炙甘草6桂枝10白芍9苍术10防风9大枣6只生姜3片四剂两周后来复诊,肉疣已经除清。例二、何XX,女、1984年10月生。2011年3月27日星期日,主诉;大便2天一行,疲惫、四肢痠重,胃纳比较正常,但是面部循阳明经部位,颈脖等处会出一些很小的肉粒状疙瘩不痛不痒。舌色淡瘀,有明显齿痕,舌底静脉鼓,紫脉多,苔白腻湿滑。六脉浮弦软细,至数平。葛根12麻黄9炙甘草6白芍6桂枝6苍术15防风12大枣5枚生姜9四剂2011年4月10日星期日,主诉;大便还是要2天才有,面部发际处循阳明经部位出的小的疙瘩已经有所减少。舌色淡暗,苔薄白。右脉浮滑细,左脉浮弦细,至数平。葛根12麻黄9炙甘草6白芍6桂枝6苍术12防风10大枣5枚生姜9四剂后记5月随访,颈脖、面上的肉粒已经没有了。例三、陈XX,男、1960年6月生。2010年8月15日星期日,主诉;前额痛23年。二便正常,睡眠正常,饮食正常,舌色淡,舌有齿痕,舌中裂痕,苔白薄腻。右脉浮沉具紧缓,左脉浮弦紧缓。葛根15麻黄9炙甘草6白芍6赤芍5桂枝10生姜10大枣5只当归10四剂2010年8月19日星期四,主诉;前药后停了头痛散都无问题了,但目前仍未能完全解决。舌色淡紫,苔白腻。六脉浮沉具紧,至数平。葛根15麻黄15炙甘草6白芍10赤芍6桂枝15生姜10大枣5只当归15四剂2010年8月22日星期日,主诉;前药后,头痛减,出了些微汗,人觉精神也好些。舌色淡暗,苔薄白略腻,六脉浮弦紧,至数平。葛根15麻黄15炙甘草6白芍10赤芍6桂枝15生姜10大枣5只当归15六剂药后头痛愈。唐医易先生伤寒论讲稿第二十三节吴茱萸汤吴茱萸汤金匮要略吴茱萸一升9人参三两9生姜六两18大枣十二枚4只【用法】水煎二次兑匀,分二次温服。【主治】呕而胸满者,干呕、吐涎沫、头痛者。【方解】胸为阳位,呕而胸满是阴邪占居阳位,故重用生姜、吴茱萸之大辛大温,以通胸中之阳气,破阴邪之气,用人参、大枣的一阳一阴,健脾胃,降浊阴,使阳气复阴邪消,诸症愈。【应用发挥】用仲师原方加减还能治疗的各种疾病。(包括自己心得和各家医案)1、中脘痛连胁及两季胁后背中脘痛连胁及两季胁后背为肝寒所致,证见脘腹痛牵两胁及季胁至后背,呕吐酸水,肢冷面白唇苍,脉弦硬迟缓,用本方治之可愈。2、前额疼前额疼,是阳明经脉中寒所致。证见前额冰凉疼痛、呕吐酸水、脉沉迟者,可用本方以温胃降逆。寒邪得温而散,经脉遇温而通,其症自愈。3、大肠痈大肠痈虽属热证多,但也有虚寒结于大肠者。症见下腹疼痛,时间较长,缠绵不愈,大便闭塞者,可用本方温散寒邪而愈。案例钟XX,女、71岁。2008年9月10日下午1645时,偕女儿、孙儿前来就诊。主诉;前几天患感冒,吃了多种药无效,女儿又带她去吊针,也未愈。症见中脘痛,头双侧太阳穴痛,胃中呆纳不适痠痛,腹胀,昨日因觉得口中不和,就吃了些酸黄瓜,之后即胃痛呕吐,又叫女儿用春砂仁煲瘦肉汤给她喝,喝后中脘、上脘极为不适,时有气上冲咽、呕吐酸水。(过去有胃病、胆囊炎史)临床见;咽喉至膻中及中脘干灼痛,中脘痛连两胁及两季胁后背,非常之痛。一边切脉还在一边呻吟,频频叫她女儿捶背,唇青黑,指甲青灰,面色苍白,六脉迟硬紧,寸关最明显,四肢厥冷,急投吴茱萸汤。吴茱萸3党参10大枣3只生姜15一剂嘱咐她们赶快回去煎服,服后再回来告诉我情况。到19时,患者独自回来告知,药饮下肚后,由咽至膻中胃脘似有一股暖流经过,所到之处疼痛立解。自己好像听到那滋滋之声从胃脘化开至两胁肋、后背,所到之处,疼痛立即消融。切其脉,六脉已见平和,不硬,一息四五至,头额有浆浆微汗,嘱咐她晚一些再进一剂,以图巩固。唐医易先生伤寒论讲稿第二十四节葛根黄连黄芩汤葛根黄芩黄连汤伤寒论葛根半斤24炙甘草二两6黄芩二两6黄连二两6【用法】水先煎葛根,后入诸药煎二次兑匀,分二次温服。【主治】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方解】葛根使病邪从里达表,从下腾上,芩连之苦,苦以坚之,坚毛窍而止汗,坚肠胃而止泻,甘草之甘,补中而调脉道。于是汗泻止,脉道调,诸症自愈。【应用发挥】用仲师原方加减还能治疗的各种疾病。(包括自己心得和各家医案)1、痢疾;痢疾这里是指西说;细菌性痢疾,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急性传染病,以结肠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以全身中毒症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排脓血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说;湿热为患,若热胜于湿为赤痢。如症见发热并下赤痢者,用本方加阿胶以清表里之热兼补阴血。热邪得清,阴血得滋,其症自愈。2、促脉证中医促脉证西说;心率不齐,可发生于多种心脏病。若心率不齐伴有脉快者,心动悸脉促,用本方清脉中热邪,邪热清则脉自平。3、婴幼儿腹泻这里是指儿童和婴幼儿因消化不良导致的腹泻。小儿腹泻可区分为实热泻和脾虚泻两大类,本方是指可治实热泻,是由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主要原因为外感湿热,内伤饮食,湿热之邪停滞于胃肠影响脾胃之消化功能,而出现发热、暴注下迫、腹部热痛、泻下之物发黄臭秽、口干欲饮,舌质红,苔黄,脉数等证。用本方解表消里,常一、二剂就痊愈。案例李XX,男、2010年3月生。2011年1月23日星期日,家长诉;有痰咳嗽,有鼻涕,胃纳差,大便稀色黄,矢气多,大便七天烂。指纹色紫,脉浮弦滑,一息67至,舌色正常,苔薄白腻。葛根24炙甘草9黄芩6黄连6干姜9三剂每剂分23次服,药后大便正常。唐医易先生伤寒论讲稿第二十五节乌梅丸乌梅丸(汤)伤寒论乌梅15只黄柏3克黄连8克干姜5克生晒参3克桂枝3克川椒2克细辛3克熟附子3克当归2克【用法】水煎二次兑匀(头煎用三碗水煎剩一碗,二煎用二碗水煎剩半碗)分二次服,每天吃一剂。【主治】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蚘厥也。蚘厥者,其人当吐蚘,今病者靜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蚘上入膈故煩,須臾复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蚘聞食臭出,其人當吐蚘。蚘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痢方。【方解】本方为治厥阴之总方。方中乌梅酸平入肝,纳气补体;当归苦温入肝,养血通经;人参味甘益脾阴;干姜辛温补脾阳;黄连、黄柏苦寒入心降火,蜀椒、桂枝焦辛入心,补阳气、散寒水;细辛辛香,交通上下;附子入肾暖水脏。味备酸甘焦苦,性兼调补助益,为统治厥阴病之方。【应用发挥】用仲师原方加减还能治疗的各种疾病。(包括自己心得和各家医案)1、巅顶痛巅顶是厥阴之脉与督脉相会之处。巅顶疼痛是肝阴不足,不能上荣络脉,虚而作痛。症见疼痛如针刺,用本方滋肝阴,阴精上奉,疼痛自愈。2、脑震荡头痛脑震荡头痛,是外伤后引起之头痛。祖国医学认为,是外伤后引起的气血紊乱,阴阳不相顺接所致。符合厥阴病的基本病机。用本方使气血平复,阴阳顺接,其症可愈。3、偏头痛偏头痛现代医学说是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种发作性头痛。祖国医学称为偏头风、肝风内动、肝主风,外风侵入与内风相合,风为阳邪,阳盛则阴血不足,不能上荣于头部脉络,脉络空虚则风乘之,风性主动,故形成阵发性疼痛。用本方滋补肝阴以熄风,阴血同源,阴血足风自灭,头痛愈。4、舒张压高的高血压祖国医学认为是肝阴不足所引起的肝阳上亢,用本方滋补肝阴,肝阴足就阳亢平。5、痫证痫证是指间断发作性病证,多与情志刺激有关,累及肝、脾、心三脏。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脾不散精,聚而成痰,痰扰心窍,痫证就发作。症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霎时又即恢复如常人,脉象浮长缓大。若发作前伴有眼前发黑者,用本方治疗,因目为肝窍之故。6、失眠失眠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这里是指由于肝阴不足,不能潜阳,阳主动,所引起之失眠。症见彻夜不眠,伴有头晕痛。用本方滋肝阴,阴足阳潜失眠愈。7、咽痛咽部是厥阴经脉所循行部位。若症见咽干咽后壁痛色垢者,可用本方治疗。8、奔豚气奔豚症见气从少腹上冲咽喉者,用本方治疗。因为本方为厥阴病之主方,伤寒说;厥阴之为病,气上撞心。二者义同。9、垂危证垂危证指多种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证侯错杂,辨认不清,病情尚在继续恶化之病。先用本方稳定病情,然后争取时间辩证施治。10、手心起硬皮手心为手厥阴心包经的劳宫穴位置,肌肤因失于血液濡养而硬皮,用本方治厥阴经而愈。11、噤口痢是指患者既下痢,又不进饮食,或者是呕吐不能食。多数由疫痢湿热痢演变而成,或是演变病情中的某一个阶段,属于痢疾比较严重的证侯。因湿热病毒蕴结肠胃中,邪毒亢盛,胃阴受劫,胃气被逆,以至不能食而呕吐,湿热之毒扰于肠胃,传导失常而下脓血。若久病脾胃之阳两伤,胃虚寒则不受饮食,故不食而呕吐,肠中湿热病毒羁留不去,故下痢不休,形成上寒下热,寒热错杂的状态,以至治疗困难。若温补脾胃之阳,又忌惮肠道之湿热;或清热行滞,又怕更伤脾胃之阳。此时单纯的温补或清下都不行,本方攻补兼施、寒热同用,酸苦辛味齐全,故适宜使用。12、吐酸吞酸酸水由胃中上泛。若随即咽下,称为吞酸;若随即吐出,叫作吐酸。吞酸者,胃口酸水攻击于上,以至咽嗌之间不及吐出而咽下,酸味刺心,有若吐酸之状,有人称烧心。二者辨证论治相似。有因宿食不化,或胃中痰火者,有因肝气犯胃者。脾胃虚寒,肝火犯胃,即寒热因素并存者。临床上多用左金丸治之,疗效也显著。但对于病程长,病情较重的吐酸证,效果不太理想。此法以酸治酸需严格辩证,只要是脾胃虚寒,肝火犯胃的这一类型病证,就可使用。13、阴阳易阴阳易病是患伤寒热病,尚未痊愈,气血未复,阴阳不固,而犯房事,复夺其精血,以至病复。证见身体沉重,少气,小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急,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以上证侯不一定全部出现,但主要证侯如身体沉重无力,小腹里急,引阴中拘急,热上冲胸,就可为辨证依据,用乌梅丸治之。唐医易先生伤寒论讲稿第二十七节桃仁承气汤桃仁承气汤伤寒论桃仁五十个9大黄四两12甘草二两6桂枝二两6芒硝二两6【用法】水先煎诸药去渣,再入芒硝放火上微沸溶解后,一次温服。【主治】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期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方解】方中桃仁行血,大黄推陈致新,以芒硝清热散瘀,甘草补中,桂枝辛能行气,气行则血行。【应用发挥】用仲师原方加减还能治疗的各种疾病。(包括自己心得和各家医案)1、狂躁症狂躁症多由精神因素引起。这里是指因跌扑外伤所引起者,患者一般多有外伤史。祖国医学认为是血瘀化热,热扰心神,其人如狂。症见狂躁不安,骂詈不避亲疏,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大便油黑,如外伤后而发病者,用本方治疗,以破血下瘀,清热行气。使瘀血得去,新血生,则狂躁自安。2、肩痛西医又叫肩周炎。祖国医学又称漏肩风,体力劳动患者居多,症见肩关节或肘关节疼痛难举,伸屈不便,或痛如针刺,或日轻夜重,或麻木憋胀。本病除了因风寒湿热邪侵入外,因强力负重,用力失当,跌扑损伤而产生的离经之血,即死血、瘀血阻滞经络所致。由瘀血阻滞造成之肩关节痛。瘀必化热,本方既能攻瘀导滞通络,并兼攻邪热,所以用之非常理想。3、酒渣鼻又名肺风、赤鼻、鼻准红、酒糟鼻。病因由脾胃湿热上薰于肺所致,宜清热、散结、凉血治之。常以内服凉血四物汤,外用颠倒散治疗。但还有一种因瘀血、热邪郁于经脉,循经上冲面部所造成的酒渣鼻,临床时也很常见。最多见于青壮年妇女患者。症状特点是凡月经来前比较严重,月经过后就自然好转,此证由下焦瘀血导致,用本方可治愈。4、皮肤顽癣这里是指包括干癣、风癣、牛皮廯、松皮癣。在发病的机理方面,祖国医学多认为是风、湿、热、虫与气血相搏为患。发作无定处,初见皮肤发痒,后起淡褐色粟米样丘疹,病损逐渐扩大,互相融洽,形成肥厚皮损,瘙痒明显,经久不愈,反复发作,痛苦难忍。用本方加减治疗可愈。5、瘾疹与西医的荨麻疹很相似,疹形高出皮肤,时隐时发,疹形大小不等,丘疹初期鲜红,剧痒,灼热,属风热蕴于血分。如治疗失误,导致风热郁久,营卫运行涩滞,变为郁血型皮疹,就反复发作持续不愈。症见发病部位不定,全身可发,疹形突起,颜色鲜红,压之稍可褪色,搔破渗出鲜血,多数患者日轻夜重,搔痒难忍,或会并见口干舌燥身热,脉证皆硬实。用本方清热,活血,化瘀可愈。6、胬肉攀睛现代又叫翼状胬肉。此病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郁而化火,火为阳邪,其性上炎,火热郁于血分,循经脉上扰目系,使脉络扩张充血瘀滞,聚于局部,所以出现胬肉蕴肿高胀。症见胬肉隆起由眦角发出,象昆虫翼状,横贯白睛,甚至掩盖瞳孔,觉得碜涩不适影响视力。用本方活血,化瘀可愈。7、血淋这里是指因实热之邪结于下焦,或因心火炽盛下移小肠,以至热邪蕴结于膀胱,热扰于血分,损伤脉络而致的血淋。实者宜清热泻火,解郁化瘀,用本方加减可愈。案例例一、潘XX,女、1985年生,2009年9月14日,经来有血块色黑,量少,时间尚准,有严重酒糟鼻和痤疮,每于经前嘴脸及下巴痤疮发作时形容惨不忍睹。大便长期秘结,数天一行,干硬有时如羊粪状,口渴引饮。舌色暗瘀,舌皱,苔白腻。初诊予以十数剂桂枝茯苓丸加当归芍药散,经来好转,然而酒渣鼻和嘴脸下巴的痤疮,旋好旋坏。于2009年9月30日至2009年10月22日,共投桃仁承气汤10剂(桃仁10大黄15芒硝9炙甘草6桂枝6十剂)外用颠倒散涂敷,获得基本痊愈,大便之后也获得正常。例二、苏XX,男、1949年,7月生。2011年1月27日星期四,主诉;初期病史;外感后咳嗽,之后右后背痛,痛连前胸,嗳气频频,主要是饭后肚饱时嗳气。西医诊断右肺癌,并给予穿刺,施术时却刺了左肺,昨天从医院出来,大便从昨天开始就不容易拉了,拉了部分干硬羊粪状的,今天还没有大便,口苦口干,中脘上脘部位疼痛。舌色淡,舌裂,苔白厚腻湿润。右脉浮细数,左脉浮弦细数。先后分别予以血府逐瘀汤加味、大柴胡汤治疗无果。2011年2月26日星期六,双下肢浮肿不见踝,按掐无凹陷,西医检查前列腺肥大导致排尿困难,目前插尿管,夜晚,左锁骨上窝疼痛,牵扯到左前胸部,右季胁牵扯痛,双下肢抽筋,大便45天未解,胃纳差,睡眠差,昨日下午78点发烧39度,服用退烧药后出汗烧退。彩超显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舌色暗瘀,苔白厚腻湿润。六脉浮细紧,至数平。处以桃仁承气汤;桃仁12大黄12甘草6桂枝10川芎6当归10赤芍10芒硝9四剂2011年4月9日,其外甥来告知;前药后淋泌双下肢浮肿解除,小便正常。之后进医院治疗,导致目前仍未能行走。唐医易先生伤寒论讲稿第二十八节猪苓汤猪苓汤伤寒论猪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碎)各一两9【用法】水先煎四味,煎二次,去渣,再入阿胶烊化,分二次温服。【主治】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脉浮发热者。【方解】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水,阿胶滋润养阴,滑石能清热、渗湿利窍,能荡涤六腑而无克伐之弊。合起来共有清热泻火而不伤阳,利水渗湿而不伤阴。【应用发挥】用仲师原方加减还能治疗的各种疾病。(包括自己心得和各家医案)1、肾炎这里是指西医说的急性肾小球肾炎。西说是某种感染后变态反应的弥漫性肾小球损害为主的疾病。临床见浮肿、高血压、血尿和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祖国医学辩证为肾阴不足,阴虚阳亢所致。若症见血尿、蛋白尿、浮肿、尿急、尿频,脉浮数有力者,可用本方治疗。还有尿系感染而又见上述症状者,也可用本方治疗。2、发热这里是指内伤发热伴有咳嗽、胸痛、血痰、心烦失眠、小便短赤、口渴不欲多饮、脉数者,可用本方治疗。3、实证型淋泌小便涩痛,淋沥不爽,淋泌又叫癃闭,皆是尿闭或排尿困难,下腹胀满的一种证侯。本证包括由膀胱、尿道的气质性或功能性疾病所造成的排尿困难和潴留,或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减退或衰竭而造成的尿量极度减少等。本汤最宜治疗既有热邪耗伤真阴,血络受伤,湿邪蕴滞影响膀胱气化的淋泌证。4、实证尿血因热蓄肾与膀胱或心肝之火下移膀胱,损伤脉络,血经尿道排出而无痛感,发病突然,尿血鲜红,伴有尿道热涩感觉,治宜清热利湿,养阴止血,本汤最为合适。5、实证小便不禁因热邪侵入膀胱,损耗膀胱津液,导致膀胱气化不行,不能制约小便而自遗。用本汤清利湿热,养阴润燥,使其气化恢复正常,则小便失禁自愈。6、尿床尿床是指在睡眠中尿而不自知,常见于儿童或少年,也有成年人尿床的例子。多因湿热下注膀胱而导致膀胱制约失权所致,用本方加知母、黄柏、射干治疗可愈。案例例一、袁XX,女、小学生,1997年生。初诊2008年10月15日傍晚,父母代诉;患儿自幼尿床,夫妇俩带她去治疗历经8年无果,8年来在广州走遍了各大名牌医院,找遍了中西医知名专家教授,均治疗无效,每天晚上睡觉照例尿床,有些专家叫她晚饭后禁喝水,也有教他定时叫醒女儿起来撒尿。但是尽管采取各种措施,她依旧照尿不误,夫妇俩几濒绝望。上周傍晚前来市场买菜,见草堂门口多人排队候诊,于是抱着试一下的心理,带女儿来诊。女儿平素晚上睡得很沉,有时叫她起来解手状若梦中,在小学是篮球队的,运动量很大。临床见舌色略淡,苔薄白,左脉弦滑略实,右脉弦滑,至数平。询她夜睡多梦,几乎每晚都做梦。平时有鼻炎、容易流鼻血。断;湿热下注膀胱,膀胱气化失权,不能制约小便,以至尿床。处以猪苓汤加味猪苓15茯苓9泽泻9滑石12阿胶9黄柏6知母6射干9四剂2008年11月19日,夫妇携女儿前来,喜形于色,谓上次药服后,当晚就没有尿床了,至今也没有尿过床。现在来复诊,要求再开几剂药巩固。例二、关XX,女,山西太原人,2000年9月30日生。2010年8月27日星期五,家长代诉;病尿床多年,一般是入睡后2小时就会尿床,多数为尿一次,偶尔会尿二次。偶尔是梦中上厕所而尿,但多数不是做梦,尿完后就会醒过来。舌色基本正常,舌有朱砂点,苔薄白略腻。右脉略沉滑细,关脉稍浮,左脉浮滑细,至数平。猪苓15茯苓10泽泻10滑石12阿胶9黄柏6知母6四剂2010年8月31日星期二,家长代诉,四晚尿了三晚,舌色稍暗,有明显杨梅点,苔薄白。六脉沉细,右兼涩,左兼滑,至数平。猪苓15茯苓10泽泻10滑石12阿胶9黄柏6知母6菖蒲9六剂2010年9月5日星期日,友代诉;前药头二剂仍尿,之后尿床止,要求续前方。猪苓15茯苓10泽泻10滑石12阿胶9黄柏6知母6菖蒲9六剂两月后,家长述;尿床已经痊愈了。唐医易先生伤寒论讲稿第二十九节真武汤真武汤伤寒论茯苓三两9芍药三两9生姜三两9白术二两6附子一枚(炮)3【用法】水煎二次兑匀,分二次温服。【主治】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闰动振振欲擗地者。【方解】方中附子大辛大热,温肾阳、祛寒邪,茯苓白术健脾利水,导水下行,生姜温散水气,芍药和里、与附子同用,能入阴破结,敛阴和阳。合为温肾散寒、健脾利水之剂。【应用发挥】用仲师原方加减还能治疗的各种疾病。(包括自己心得和各家医案)1、水肿属肾阳虚者是指现代医学说的慢性肾炎、肾病综合证,以及心、肝疾患的后期。证见水肿不消、面色萎黄、手足厥冷、舌质胖淡、苔薄白、脉迟细等一派虚寒脉证。皆因病久而肾阳虚衰不能温化水气,导致三焦气化不行,水湿潴留,不能排出,若用峻烈的利尿逐水剂,不但无效,还会挫伤肾气,促使病情恶化。用真武汤以温阳利水,达到扶正祛邪目的。2、水肿属脾肾阳虚者是指西医通过各种化验,检查,找不到任何病理改变的水肿患者。这类患者,大都是病程长,水肿顽固,反复不愈。临床若见患者手足不温、脉迟缓无力、唇淡口和之脉证时,即符合脾肾阳虚水肿,治以真武汤。3、白带妇科带下证,证见带下质稀,状如蛋清,量多而无臭味,小腹冰冷,兼有月经后期,或手足冷及下肢浮肿,舌淡苔白,脉沉细迟弱等虚寒脉证,用真武汤加吴萸或桂枝可愈。4、黄疸(阴黄)黄疸阴黄者,症见色暗黄,腹部胀大,小便不利,脉沉迟者,可用本方加防己、木通、茵陈,温阳利水以退黄。5、喘证这里是指肾阳不足水寒射肺的喘证。症见喘促日久,形瘦神疲,动则喘息更甚、气不得续,咳甚时汉自出、肢冷面青,脉沉迟、尺脉尤甚者,用本方加干姜、细辛、五味子以温肾阳、敛肺气、胜寒水,喘自平。唐医易先生伤寒论讲稿第三十节茯苓四逆汤茯苓四逆汤伤寒论茯苓六两18人参一两3附子一枚3炙甘草二两6干姜一两半45【用法】水煎二次兑匀,分二次温服。【主治】发汗、下后,病仍不解,烦躁者。【方解】汗、下后,心肾之精液两虚,以至病仍不解,阴阳水火离隔而烦躁。烦是阳不得遇阴,躁是阴不得遇阳。茯苓、人参助心以止阳烦,四逆补肾脏以定阴躁。【应用发挥】用仲师原方加减还能治疗的各种疾病。(包括自己心得和各家医案)1、尿频这里是指由于阴阳两伤所致的尿频。症见尿频夜达数十次,色白量少,无尿痛、尿赤,小腹不胀,脉沉迟无力者,可用本方以补阴阳。阴阳得补,小便自调,尿频愈。2、无脉症无脉症属于现代医学周围血管疾病,由多发性大动脉炎所引起。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结核病、风湿病等有关。祖国医学认为,是由气血紊乱所致。这里是指因惊恐伤及心肾,心主血脉,肾主精,惊则伤心,恐则伤肾,精血被伤,气无由所生,不能充于血脉,故产生无脉证。症见昏迷不醒,四肢冰凉,颜面苍白,两上肢寸关尺脉全无。以本方补心肾之阴阳,阴阳得补,气血得充,脉自复。3、失眠这里是指症见失眠无梦,伴有疲乏无力、舌淡苔薄白、脉虚弱者,用本方补益心肾。心肾相交,失眠自愈。案例例一、简XX,女、49岁。2010年10月25日星期一,主诉;咽中有一口痰,腹中不适,胀闷隐痛。舌色淡,有齿痕,苔白厚腻。六脉不触及。处以;茯苓四逆汤伤寒论茯苓18人参3附子3炙甘草6干姜5三剂2010年10月28日星期四,主诉;前药后腹中不适、胀闷隐痛解除,精神为之一振。左脉已复沉紧缓,右脉仍未触及。茯苓18人参3附子3炙甘草6干姜5六剂2010年11月7日星期日,主诉;颈椎腰背痛,腹满,大便不畅。舌色暗瘀,苔白腻。右脉不触及,左脉沉弦滑细,至数缓。茯苓18人参3附子3炙甘草6干姜5六剂二周后相遇,说药后诸症愈。例二、马XX,女、58岁。2011年2月28日星期一,主诉;右肩胛痛,右半身也不适,二便正常,睡眠正常,舌色淡暗,有瘀斑,苔薄白腻。六脉不触及。茯苓36人参6熟附子6炙甘草9干姜10四剂2011年3月6日星期日,主诉;前药后症状好转,昨天有喷嚏,咽喉痛,胸部膻中翳闷不适。舌色淡暗,苔白薄腻。右脉不触及,左关极沉滑细,至数缓,其余不触及。茯苓36人参6熟附子6炙甘草9干姜10麻黄6细辛3桂枝10四剂药后脉复症状愈。唐医易先生伤寒论讲稿第三十一节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汤伤寒论芍药四两12炙甘草四两12【用法】水煎二次兑匀,分二次温服。【主治】误汗伤血,则厥逆脚孪急。【方解】芍药味苦,甘草味甘,苦甘合用,有人参之气味,以大补阴血,血得补则筋有所养而舒。【应用发挥】用仲师原方加减还能治疗的各种疾病。(包括自己心得和各家医案)1、筋痿皆因邪热久羁,耗伤阴液,致使肝阴亏损,肝血不足,筋脉失其所养而弛缓无力,日久可致四肢痿弱不任使用,现代医学称重症肌无力。用本方加味治疗可愈。(芍药加大4050克炙甘草30克)2、抽筋属伤津者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津液损耗,营血不足,筋脉失去其濡养而导致僵硬、强直、挛急、疼痛,病位多见于四肢,也可见于其它部位,用本方加姜桂等助阳气、温筋脉可愈。3、腹痛腹痛绕脐,肠中无实积者,则是由于气血虚衰,阴阳失调,导致肠胃挛急作痛。证见痛作时腹部拘急不舒,强烈绞痛。用本方或可酌加助阳之品可愈。(需加别的药时,炙甘草、芍药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基培训知识点归纳初中课件
- 2025-2030中国小型电动物流车行业运营效益与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 民俗文化面试问题及答案精 编
- 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数学》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中职检验面试常见问题及答案解析
- 小儿蓝光课件
- 大班公开课科学教案
- 初中书面表达主题分类训练10篇-人物介绍
- 大学生校园游戏文化节活动策划书
- 大学生师范专业实习心得体会
- 水电站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 2025年采购人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造林更新工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理论知识考试测试题含答案(F卷)
- 派出所户籍人口管理课件
- 省政府顾问管理办法
- 医院投诉处理课件
- 2025年华住储备干部考试题库
- 防暑降温安全知识培训
- 美容院店长培训
- 肩袖损伤诊断与治疗
- GB/T 45817-2025消费品质量分级陶瓷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