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919经济学原理(1994—2011全套)考研 真题答案 下载1999_第1页
南京大学919经济学原理(1994—2011全套)考研 真题答案 下载1999_第2页
南京大学919经济学原理(1994—2011全套)考研 真题答案 下载1999_第3页
南京大学919经济学原理(1994—2011全套)考研 真题答案 下载1999_第4页
南京大学919经济学原理(1994—2011全套)考研 真题答案 下载199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与参考答案经济学(1999年)二O一二年二月于南京南京大学199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共30分,每题5分)1、边际报酬递减2、正常利润3、边际产品价值4、消费之谜5、加速原理6、菲利浦斯曲线二、计算题(共10分,每题5分)1、已知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函数为P1002Q,边际成本函数为MC306Q,求A厂商最大收益产量;B厂商最大利润产量。2、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Y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I50,政府购买G200,政府转移支付R625,税率T025,求均衡产出。三、问答题(共60分,每题10分)1、以正常商品为例,作图简述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2、简述决定生产要素最佳投入量的原则。3、以完全竞争市场说明价格的资源配置作用。4、简述五个经济总量之间的数量关系。5、写出平方根定律的公式,解释其经济含义,并讨论货币需求弹性。6、利用封闭经济三个模型说明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南京大学199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边际报酬递减边际报酬递减是指在生产技术水平不变,其它要素投入量不变的前提下,某种生产要素连续增加投入量,超过一定程度之后,边际产量(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总产出增量)是递减的。引起边际报酬递减的原因是生产要素之间的不完全替代性,任何一种生产要素也不可能完全替代其它所有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作用,而只能在一定范围内部分地替代。因此任意两种要素之间总存在着一个最合理的配置比例,使得两类要素的作用都最大化地发挥出来,即资源最有效率的配置,超过或小于这一比例的投入量都不是最优的。由于其它要素投入量固定,所以该要素开始投入时,由于该种要素及其缺乏,故边际产量递增,而达到最优比例时,继续投入该要素,则由于该类要素显得相对过剩而导致边际产量递减。边际报酬递减相对于规模报酬分析而言,属于短期分析,它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一样,是“先验性”的,无法用理论加以证明的规律。由于边际报酬递减,等产量曲线凹向原点。2、正常利润业主投入自有资源的机会成本是内隐成本的一部分。又称内隐成本的回报,指生产者或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投入自己拥有的生产要素,而如果这些要素不投入到该项生产中,投入到其它任何领域所能获得报酬的最大值。例如企业家在经营企业时,除了可能向银行贷款,向地主租用土地之外,还可能动用自己的存款和自己的土地投入生产中,并且用自己的管理才能来经营企业。而如果自己的存款房子银行中将生息,自己的土地出租也能得到租金,自己的才能去为另一企业打工可以得到工资。而这些机会成本是在企业的账面成本,即会计成本上无法反映出的。所以称为内隐成本。企业在超额利润,即经济利润为零时,总收益与会计成本的差就正好补偿了内隐成本,这个差额就是正常利润。它与其它元素关系为正常利润总收益超额利润会计成本内隐成本的一部分正常利润机会成本外显成本其它内隐成本3、边际产品价值是指边际生产要素的产值,即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的销售值。也指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一单位的某生产要素的投入可以带来的总收益的增量,用VMP表示。用数学公式表达为VMPFPMPF。其中P为生产出的产品的价格,由于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出售,PMR。MPF为生产要素F的边际产量,即一单位的F投入生产,可以获得的产品数量的增量。因此,PMPF表示多投入一单位的F可以获得的总收益增量。在厂商的要素投入量决策中,厂商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实际上,每单位要素的边际收益即为VMP。此时,若要素市场也为完全竞争,则MFCPF(MFC指边际要素成本MFCMRFPF,PF指要素价格),故厂商依据VMPPF原则来决定最优要素投入量。4、消费之谜消费之谜是指长期消费函数与短期消费函数之间存在差异的问题。在凯恩斯用绝对收入假说提出了短期消费函数的特征及设立了一阶线性的消费函数模型()/WPC2KYDC1C0CYD之后,库兹涅茨根据经济统计数据得到了一条与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完全不同的消费函数曲线,从而引发了所谓的“消费之谜”。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受当期的绝对收入水平影响,且消费倾向递减。由此得到了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和曲线CC0CYD。其中,C0为自发性消费,C为边际消费倾向(假定00(即C1不是以原点出发的)。而库兹涅茨所描述的消费函数C2与C1相比有两个显著的区别APCK为常数,不递减。不存在自发性消费C00(即C2是从原点出发的)。许多经济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来解释消费之谜,著名的有“相对收入假说”、“终生收入假说”,凯恩斯本人也用绝对收入假说对消费之谜作出了解释。总之,凯恩斯的消费函数是短期内的,而库兹涅茨的消费函数是长期中的,这一点是根本的区别。5、加速原理加速原理是在生产能力已被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当预期总产出将发生增加时,净投资预期将以更大的比例增长,用公式表示为ITAYT。其中IT为T期净投资总量,YT为T期总产出增量(YTYTYT1),A为加速数,即资本产出比A,为一定值,A1。加速原理描述了净投资增长与产出增长的关系只有当K总产出的增量(而不是总产出)以一定比例增长时,净投资才能维持以更大比例增长。当总产出增量以一定比例减少时,净投资也将以更大的比例减少。加速原理的限制条件有生产能力必须已经被充分利用,不存在任何资源闲置。资本产出比A是不变的(这一点有违常理)。资本产出比A1(这一条件也不可能永远成立)加速原理应用广泛,可以与乘数原理结合,用来解释经济周期,以及哈罗德多马模型中有保证的增长率等概念。6、菲利浦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是菲利普斯依据经济情况的统计数字描制的一条反映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由于工资增长率与价格增长期之间的密切关系(P)。凯恩斯MPCW学派又用该曲线进行改造,得到了一条反映价格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如左图所示由图可知,当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时,0),0CYDQXQY即价格水平下降(上升)。价格增长率随失业率的上升而递减。由菲氏曲线可以指导政府制定宏观政策时,低失业率与低通货膨胀率是不可兼得的。只有根据当前宏观经济的不同情况有重点地取舍,选择合理的政策。在长期,由于存在预期通货膨胀率E,所以宏观经济在失业率保持的前提下,通货膨胀率持续地上升。P二、计算题1、已知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函数为P1002Q,边际成本函数为MC306Q,求A厂商最大收益产量;B厂商最大利润产量。解TRPQ100Q2Q2,当TR最大时,MR1004Q0。Q125。DTR当MAXTRTC时,MRMC,即306Q1004Q。Q27。2、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Y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I50,政府购买G200,政府转移支付R625,税率T025,求均衡产出。解ADCIG1其中C10008YD;YDYRYR,即YDY025Y625代入1中得AD06Y400。又均衡时,ADAS,即06Y400YYE1000。三、问答题1、以正常商品为例,作图简述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正常商品是指收入需求弹性大于零的一类商品,价格变动时,它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都与价格变动呈反方向变动,故满足需求法则。替代效应是指当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时,由于商品之间相对价格变动而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下降(或上升)。替代效应总是使需求与价格呈反向变动。收入效应是指当某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时,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相对下降(或上升)而导致对该商品需求量的改变(可能增加可能减少)。正常品的收入效应使需求与价格呈反向变动;而劣等品的收入效应使需求与价格呈同乡变动。图解如下当商品X价格为P1时,消费者预E3U2BE1E2U1X2X3X1APH2PH1PH3P算线为AB,切等效用曲线U1与E1点,表示当QXX1时达到消费者均衡。当X的价格上升为P2时,消费者预算线变成BC,与等效用曲线U2切于E3,表示当QXX3时达到消费者均衡。可知|X1X3|为X价格上涨带来的需求量下降量,是由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两者各占多大比例则可通过作BC的平行线交U1于E2来解决。当X价格改变而效用仍为U1时,表示价格改变对实际收入水平没有影响,即剔除了收入效应,此时QXX2。需求减少量|X1X2|全部是替代效用作用的结果,而其余部分|X2X3|则必为收入效应作用的结果。在替代效应(Q|X1X2|)和收入效应(Q|X2X3|)的综合作用下,正常商品的需求与价格呈反向变动。2、简述决定生产要素最佳投入量的原则。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由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而派生的引致需求,所以厂商对最佳要素投入量的决定离不开产品市场上的供求影响。假设产品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单位要素投入所产生的总收益增量即为VMPF(边际产品价值),数学表示为VMPFPMPF。其中,P为产品价格,因为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所以PMR(产品的边际收益);MPF为要素的边际产量(投入单位要素所获得的总产量的增量)。所以PMPF表示了一单位的要素增加可以带来的收益增量的概念,即VMPF。当产品市场为非完全竞争时,单位要素投入带来的总收益增量用边际收益产品MRP来表示,数学表达式为MRPFMRMPF。其中MR为产品的边际收益(单位产量的增加带来的总收益增加),因为产品市场是非完全竞争的,所以PMR,而MRMPF表示了一单位的要素增加可以带来总收益增量的概念。当要素市场为完全竞争时,要素的边际成本MCPF(要素价格);当要素市场为非完全竞争时,MCPFQFQF。FDP由于厂商从事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所以应当依据“MRMC”原则来决定要素最佳投入量。当产品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时,MRVMPF;当产品市场为非完全竞争市场时,MRMRPF。当要素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时,MCPF;当要素市场为非完全竞争市场时,MCPFQF。FDP3、以完全竞争市场说明价格的资源配置作用。价格体现了消费者对厂商生产产品的评价,价格的高低反映了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程度,是消费者对商品是否值得生产投出的选票。完全竞争市场在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帕累托)状态。E0E1S0S1SMCLACSACP1PLMCP1P0P2QPS2E2QEP0P2Q如上图所示,完全竞争市场中,单个厂商是既定市场价格的接收者,根据价格既定最佳产量。在长期中,当价格等于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时达到均衡,市场均衡也同时达到。假设现在该行业中供给为S,所示需求为D不变,则价格(市场均衡供求相等)为P1。由于P1LACMIN,故厂商在(LMCP)QQE时生产存在超额利润,吸引更多厂商进入该行业从事生产,这时供给增加(价格下降,厂商改变产量),只有仍有超额利润,这一情况就会继续下去,直到S回到S0,使PP0LACMIN,不再有新厂商进入,行业(市场)均衡与厂商均衡同时达到。反之,若S降至S2时,同样由于价格机制的作用,使P0LACMIN时,市场与厂商均衡同时达到。由上面的过程可知,当市场价格高于长期最低平均成本时,由于价格的信号作用,引发了新厂商的加入和老厂商的增加产量,这都使得稀缺的社会总资源更多地投入到该行业中,直到PLACMIN和MRLMC(利润最大化原则)被满足为止,表示资源达到最优配置状态由于平均成本最低,所以要素的生产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资源被最充分利用;由于价格最低且产量最大,所以消费者的福利最大化。即稀缺的资源被用于消费者最需要的产品的生产中。综上所述,完全竞争市场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4、简述五个经济总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国民生产总值中五个总量是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DI)。GNP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全体国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总额。NNP是在GNP中除去投资品的消耗(即折旧)后的国民生产总值。它比GNP更精确地反映一国的经济状况,但由于折旧难以测量,故而NDP难以统计。NI是狭义的国民收入,指一国所有的生产要素投入生产后得到的收益。DINDP间接税政府补贴。PI是一个国家在一年内全部个人得到的收入的总和(包括工资收入,利润等等)。PINI没有分配的企业利润。DI是一国全体国民在一年内获得的可以自己支配的收入的总和,NIPI直接税转移支出转移收入。五个经济总量指标是衡量国民经济运行发展状况的尺度,有它们各自的优势,同时也有共同的不足之处。例如它们都不能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不能反映没有进入市场交易的产品或劳动总量;它们对经济发展是集约还是粗放是无法显示的。5、写出平方根定律的公式,解释其经济含义,并讨论货币需求弹性。平方根定律是托宾等经济学家研究的反映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最优持币量的定律,它是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重要补充,数学公式如下M,N。其中,M和N分别表示最优持币量和取款次数;Y为消费者IYT2TI收入,I为利率,T为单次取款费用。托宾从交易与获得收入时间上的不一致性入手,分析了交易性货币需求的持币成本,一方面来自于取款费用,另一方面来自于持币的利息损失,由此利用数学方法得出了最佳持币量的方程,它随收入和取款费用的上升而上升,随利率的上升而下降,平方根定律说明了并非只有投机性货币IS需求才会与利率有关,交易性货币需求同样与利率有关。理性的消费者总是根据Y,T,I的大小确定最优的持币量即货币需求。它是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重要补充。EMY,又由于ENY,所以只有当收入变动程度大MYD21DYN21到使取款次数变动N1使,货币需求M才会以EMY的比例变动;当N1时,由M可知,M以同比例(EMY1)随Y变动而变动。同理可知EIM1和NEIM的情况EIY,又由于EIY,所以只有当利21ID21NID21率变动程度大到使取款变动次数N1使,货币需求M才会以EIM的比例变动。当N1时,由M可知,M不变(EIM0)。NY6、利用封闭经济三个模型说明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利用增加自发性支出的方法通过乘数效应来刺激宏观经济运行,以大到扩张总产出水平目的的宏观经济政策。首先,在不考虑利率变动即价格水平变动的前提下,即假定资源大量闲置,生产能力未被充分利用,供给无限制的萧条经济背景下,引用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即450线模型。由上图可知,AD是Y的函数ADCIGC0CYIG,当总需求等于总供给(ADY)时,经济达到均衡状态,即图中E点,此时由YADCIG可得YE(IGC0)为均衡产出水平(图C1中Y),当政府执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GGG,AD曲线水平左移至AD,与450线交于E,即新的均衡产出为Y(IGGC0),可知Y0C1G。此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产出效应。产生该效应的原因是宏观经济中的各生产部门都是密切联系的,增加一个部门的支出相当于增加了多个部门的收入,社会总产出(即总收入)将以某一乘数()比例增加。C1以上分析没有考虑到财政政策对货币市场的影响,现在引入ISLM模型来讨论在利率可自由浮动的情况下,财政政策的效应。如左图,IS曲线表示任何利率水平下,能使产品市场大到均衡的均衡总产出水平的轨迹;表达式为ISYABI(为乘数;A为自发性支出,含G在内;B为投C1IYYY0EEISLMIYADADEEYYADYI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LM曲线表示人呢和总产出水平下,能使货币市场大到均衡的均衡利率水平的轨迹。表达式为LMKYHI(M为货币总供给;H为投机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K为交易货币需求占总收入比例),当政府执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AAG。因此IS曲线左移至IS。由图可知,产出效应为Y1YY,显然小于当利率水平不变时的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