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教师招聘面试试讲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及说课稿_第1页
2017教师招聘面试试讲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及说课稿_第2页
2017教师招聘面试试讲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及说课稿_第3页
2017教师招聘面试试讲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及说课稿_第4页
2017教师招聘面试试讲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及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高中美术说课模板3说课步骤及其几点注意事项4教师资格考试说课要求和主要内容5教师面试说课应注意事项7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8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说课稿9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案10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案二16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案三18第二课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21第二课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说课稿21第二课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教案23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教案二26第三课走进具象艺术29第三课走进具象艺术说课稿29第三课走进具象艺术说课稿二31第三课走进具象艺术教案32第四课走进意象艺术36第四课走进意象艺术说课稿36第四课走进意象艺术教案38第五课走进抽象艺术40第五课走进抽象艺术说课稿40第五课走进抽象艺术教案42第六课艺术美和形式美44第六课艺术美和形式美说课稿44第六课艺术美和形式美说课稿二46第六课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47第七课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51第七课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说课稿51第七课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说课稿二54第七课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教案55第八课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62第八课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说课稿62第八课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说课稿二65第八课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教案66第九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72第九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说课稿72第九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说课稿二75第九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说课稿三77第九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教案80第十课外国古代绘画撷英82第十课外国古代绘画撷英说课稿82第十课外国古代绘画撷英教案84第十一课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93第十一课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说课稿93第十一课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说课稿二96第十一课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教案98第十二课外国雕塑撷英103第十二课外国雕塑撷英说课稿103第十二课外国雕塑撷英说课稿二105第十二课外国雕塑撷英教案106第十三课西方现代艺术110第十三课西方现代艺术说课稿110第十三课西方现代艺术教案112第十四课中国现代美术114第十四课中国现代美术说课稿114第十四课中国现代美术说课稿115第十四课中国现代美术教案117第十四课中国现代美术教案二121第十五课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122第十五课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说课稿123第十五课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教案124第十六课中国民间美术128第十六课中国民间美术说课稿128第十六课中国民间美术说课稿二129第十六课中国民间美术教案131第十六课中国民间美术教案二133第十七课探寻建筑艺术的特点135第十七课探寻建筑艺术的特点说课稿135第十七课探寻建筑艺术的特点教案137第十八课漫步中外建筑艺术139第十八课漫步中外建筑艺术说课稿139第十八课漫步中外建筑艺术教案142第十八课漫步中外建筑艺术教案二146第十九课漫步中外园林艺术148第十九课漫步中外园林艺术说课稿148第十九课漫步中外园林艺术教案149第二十课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的保护151第二十课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的保护说课稿151第二十课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的保护教案153教师资格面试知识大全155教育教学技能测试内容155说课的程序155关于对认定教师资格人员基本素质面试和试讲进行考察等有关问题的说明157试讲十要点159教师面试自我介绍范文159教师应聘面试注意事项160教师招聘面试题集锦(班主任篇)161特岗教师招聘面试面试题及答案162资格认定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表165教育教学技能测试内容166教育教学技能测试评分表1672高中美术说课模板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抽到的课题是_。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过程四个步骤加以阐述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美术选修教材第_课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美术鉴赏知识的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课本中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地位。以及为学生在以后的美术欣赏和生活中打下基础。2教育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首先是知识目标然后是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认识美术,了解问题,欣赏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获得鉴赏要素,扬长补短,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最后是情感目标通过从现实的身边的美的事物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陆续授课过程中反复提出来突出重点。难点,通过对范例的讲解来突出难点。关键在于培养学生我鉴赏能力,帮助学生获得鉴赏活动的乐趣和成就感。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首先说说教法1教学手段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计划进行如下操作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是应着重采用教学过程中反复提示的教学方法。2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美术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比较轻松的方式,面向全体,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都可以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学生的潜在的对美的认知,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交流,启发学生从教条的书本知识上升到自我欣赏的境界。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美术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再次说说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这句话在美术学习上也同样适用,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1学生特点分析高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老师要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3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这样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高中学生生理上表现为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2知识障碍上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知识关联性和参与性不强,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知识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老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3动机和兴趣上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然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程序及设想1由引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联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互动及强烈参与的过程。在实际情况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肖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艺术情境中。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3讲解作品范例。在讲范例时,不仅在于怎样理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理解,而及时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观点和想法进行概括,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4能力训练。课后交流使学生能巩固并且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艺术欣赏思想方法。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知识性的内容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美术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美术思想方法在艺术欣赏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重视课本作品范例,适当对范例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7在板书设计方面,因为我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所以我的板书尽量做到简洁、鲜明、条理、重点突出,这是我板书的原则。8布置作业。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最后我一点是我对本节课后评价及反思,本节课我一再坚持我一贯坚持的德育为先,学生为主体,学法为中心的这样一个原则。我认为,我作为一名老师,不仅要做到美育、做到德育、而且要坚持做到素质教育中德育为先,这样的原则。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我所有内容,由于经验不够,教案准备的不是很详细全面,希望各位评委老师对本节说课进行批评指正。谢谢说课步骤及其几点注意事项面试分为说课和考官提问两部分。考试之前会给你一个说课范围,你可以把范围内所有的篇目都准备一下,如果没有什么教学经验的话,可以查看一下有关教学网站,网上有很多教案或说课稿的。关于怎么说课,网上也很多的。有一些要点首先,说课和试讲不一样,试讲面对的是学生,说课面对的是教学专家,也就是说你是面对专家老师把你的教学思路讲出来,而不是像上课一样面面俱到,千万不要把专家当成学生。一、掌握以下几个步骤1、说课的内容一般包含教学目标,一般一课有两三个目标就可以了,不要太多;2、教学重点和难点,也是两三个可以了;教学用具;43、教学步骤,教学步骤是重点,你要把你所设计的所有步骤都说出来,就是说一个思路,怎么上,另外,说完一个步骤之后还要说一下为什么要安排这个步骤,也就是为什么这么上,在这里可以顺便说下你的教学原则和方法;4、最后是把你的板书说一下,不需要把你的板书全都写在黑板上的,只要写一个标题什么的,然后就说出来,告诉底下的老师,你在黑板上的每一个区域要写什么就可以了,另外也是让老师看看你的字是什么样的。二、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1、说课的话主要是考查你的思路,还有你的表达能力,所以还有一些地方要注意的,一个是你的口齿要清楚,声音要响亮,语速不要太快,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和在座的专家老师有目光的交流,不要一直盯着说课稿或教材。2、考试当天有一定的准备时间,会给你教材,有时间让你写说课稿,如果你之前把范围内的篇章都准备一下,考试的时候时间肯定是够的。3、考官的提问可能会涉及说课内容,但主要是关于教育教学发展动态啊,政治思想理论啊,或者关于你个人的,比如为什么想当老师等等。总的来说,提问不是重点,说课才是重点,提问只要如实回答,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的。比如,你对教师职业的看法,为什么你会选择这个职业,另外还会涉及到青少年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等。一般面试时间约10分钟,面试成绩为合格或不合格。要求不携带任何资料,即问即答,谈话式交流。仪表端庄,服饰得体,行为大方,气质文雅,师德良好。使用普通话,语言清晰、流畅、准确、完整,有感染力。解答针对拟教学科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的有关问题。教师资格考试说课要求和主要内容说教材。说本教材目的、联系、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课时安排。说教法。说本课选择何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其教育理论依据。说学法。说本课拟教给学生什么学习方法,培养哪些能力。说教学程序。说本课的教学思路课堂结构及板书设计等。“说课”有哪些基本要求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六项1、说清本课内容在本学科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及其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每一课时教案所包含的内容是不同的,它们在每一学科的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作用也是不同的,有些课时所含的教学内容极其重要,与今后授课的内容关系十分密切,是阶段性的关键点,甚至是本教材的重点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说课者如何认识每一课时教案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是至关重要的。说课者就是要说清该课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要点和5关键,说清每一课时教案内容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作用,并抓住这些知识关键点来指导学生,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2、说清本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和要点。每一课时教学内容都有自己的重点、难点和要点,要让学生把握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必须突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每一课时又往往有一些知识点学生难以明确,难以掌握,作为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握重点要点找出难点,化解难点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这些都需要“说课”者在说课过程中掌握并说清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3、说清本课的课时结构和目标。掌握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的基本功,在有限的40分钟内,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是很有讲究的,如何突出重点、掌握要点,如何化解难点、巩固知识,如何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如何演绎示范、归纳总结,如何提问设问、布置练习,都有一个时间合理安排问题,一节好的课离不开一个好的课时结构,要使每一课时的各个教育环节均能恰到好处,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就尤为重要。作为说课者,必须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在说课过程中,体现课时结构,反映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4、说清实施课堂教学目标的方法与手段。在课堂教学目标确定之后,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极为重要,它要求“说课”者根据教学要求和所教对象,说清如何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并运用何种教学手段,来强化教学目标的重点、要点,化解难点,使学生掌握所教知识。5、说清教学过程状态的调节与信息的有效传递。教学过程中师生教学状态的调控,与教和学信息的传递、反馈,实质上是一个很重要的,但往往又容易被“说课”者遗忘的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虽是相互联系的,但有主动和被动、先后快慢之分,有时也许老师讲得快的地方恰恰正是学生一下子不能领悟到的地方;有时学生积极性很高、偏离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信息传递、反馈来适当调控,而教学状态的有机调控必须注意提问、设问、练习等信息传递的精心设计和合理安排。在“说课”中说课者要充分说明。6、说清对本节教学过程的预先评估。说课虽不是课堂展现,说课者对说课内容的教学过程也应该有一个预先评估,并将此作为说课的一项内容。预先评估中包括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中可能“冒出”的个别代表性的错误、时间控制上的调整,以及补救措施、目标测试的答疑等。说课者说完课后,其他教师应围绕这课的教学怎样落实素质教育要求,怎样提高深堂教学效益,各抒已见,相互交流,使说课者与参与者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得到新的认识、新的提高。说课一定要抓住重点、难点,突出教法的特点,说出与众不同的教学新意,这就是说课的艺术。6教师面试说课应注意事项(一)说课应注重什么一般说来,说课应注重以下几点1说课要突出一个“新”字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只有创新才能突出说课的艺术。“新”是说课成功的关键。“新”的要求很高方法新不能平铺直叙。结构新要有起伏,高潮迭起。练习新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智慧。手段新运用多媒体突出重点,图文并茂。设计新从导入新课、展开新课、巩固新课、结束新课等几个怀节,要环环紧扣,具有新意。开始新从开讲艺术到结尾艺术要吸引听者,引起共鸣。2说课要体现一个“美”字美是艺术的核心,说课要跟讲课一样处处体现美,给人美的享受。内容美教师要善于从教材里感受美、提炼美、提示美、使原有的美更添色彩。语言美教师语言美是决定说课成败的关键。情感美情感是教学艺术魅力形成的关键因素,没有强烈的情感,不可能把课说得成功。板书美板书是教师的备课中构思的艺术结晶,它以独特的魅力,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教态美教态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教态美可以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3抓住一个“课”字,突出一个“说”字说课,要用一节课1/41/3时间说出一节教学环节齐全的课,必须经历完整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常规课课型来说,要经历“铺垫新授课举例_巩固置疑小结练习”等过程,对采用目标教学法的课程来说,要经历“目标呈现揭题展示反馈矫正课堂练习”等过程。因此,说课者要根据课型抓住这节课的基本环节去“说”,说思路、说方法、说过程、说结构、说内容、说训练、说学生。无论说什么,都要说得有理有据,使听者叫好,达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目的。在说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说课”不等于备课,教师千万不能照教案去说。(2)“说课”不等于讲课,教师不能视听课对象为学生去说。(3)“说课”不等于背死课,教师不应将事先准备好的“说案”一字不漏地死背下去。(4)“说课”不等于读课,教师不能拿着事先写好的材料去读。因此,教师在说课时,要紧紧围绕一个“课”字,突出“说课”的特点,完成说的过程。4遵循“课”路,选准“说”法教学思路是教师课堂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教师实施教学过程的基本构想。教师讲课时,要紧紧围绕教学思路进行,教师在说课时,当然也要环环扣住课堂教学思路展开。能否围绕教学思路实施“教”法,能否围绕教学思路展开“说”法,无疑是教师授课和说课成败的关键。诚然,说课的方法很多,需要因人制宜、因材施“说”。说理、说实验、说演变、说现象、说本质、说事实、说规律,正面说、反面说,横向说、纵向说,理论联系实际说等。但无论怎么“说”,都要遵循课堂教学思路这一主线去“说”。5变换“说”法,找准“说”点说课的对象是听众,而不是授课的对象学生。这些听众可能自是说课的评委、本学科的教师、本教研室的教师、其他学科的教师及教务科、教育研究部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但无论怎样,这些听众都竭力站在学生角度去对待说课者所说的课,去审视教法的采用,教学重难点的突出、突破,教学环节的把握等。因此,说课者必须置于听众思维和学生思维的变化处,站在备课讲课的临界点,变换“说”位,编写“说”案,研究“说”法,找准“说”点。6把握“说”度,把课“说”活说课的重点应放在说清思路、说清教学过程、说清教学方法而讲课的重点则应放在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反馈教学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换句话说,说课重理性和思路,讲课重感情和实践。因此,用极有限的时间完成说课,必须详略得当。那么,如何把握“说”度呢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因“材”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选取“说”法,把课“说”活。说出该课的特点和特色,把课说得有条有理、有理有法、有法有效,说得生动有趣、绘声绘色,使听众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使听众都有“词已尽意无穷”的感觉。这就要求说课教师认真钻研说“材”说“案”,灵活选用“说”法,准确实施“说”程,这样,才能把课“说”活。77、语气得体、内容不失真听说课的对象是评委,是领导等,都是成人,说的语气、称呼要得体。虽然听课者是成年人,但他们还UI竭力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听说课,去审视说课者的一字一句、一举一动,包括组织过程、参与过程、教法的采用,因此,说课时要真是体现教学设计的理性思路、教学的过程、方法的选择,又要注意说课时的语气、称呼、表情要得体。8、说出特点、说出风格说课的重点应放在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反馈信息、提高教学效率上。说课要重理性,讲课注意感性和实践,因此,用极有限的时间完成说课内容不容易,必须做到详略得当、简繁适宜、准确把握说度。说得太详太繁,时间不允许,也没必要,说的过略过简,说不出基本内容,听众无法接受。那么,如何把握说度呢最主要的一点是因地制宜,灵活选择说法,把课说活,说出该课的特色,把课说得条理清晰、法度适宜,说得生动有趣,人情人理其次是发挥个人的特长,说出个人的风格,这就把握了说课的度。(二)说课的艺术教师,作为说课活动的主体,必须努力使说课的每个环节到位,做到“说深”“说实”“说准”“说精”,把握好说课艺术。1说标准要“深”。任何一门学科,都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每节课的内容都是这个体系中的一个“小分枝”。就语文学科而言,它要求教师在说课前就一节内容出发追本溯源,找到它在课程标准中的位置,看看课程标准对这节所在单元及所在课文的要求,然后顺藤摸瓜,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对这节课的要求。至此,这节课的教学目的、重难点就可随之确定了。反之,脱离课程标准的说课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会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2说方法要“实”这个方法既包括教师实施教学目标的教法,又包括学生在这节课上要掌握的学法。只有教法得当、教师才能有条不紊地施教只有学法合理,学生也才会兴趣盎然地受教。而要做到教法得当、学法合理,我们教师在备课说课时必须要“实”。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依据“主体参与、分层优化、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的十六字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及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结合等教学原则来确定教法、教学手段和学法。作为教师还要有全局观,树立面向个体学生的思想,实行分层优化,采取建立帮带小组,实行小组讨论等方法,促优生提高,帮差生转化。总之,“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必须找准出发点,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3说习题要“准”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是检查课堂教学效果和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手段。因此习题的设计一定要“准”。既要准确体现该节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又要与考试(中考、高考)题型、难度相吻合。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同时,教师设计这些习题一定要考虑到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分层设计、区别对待,真正做到使“优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差生吃了”。4说程序要“精”说课堂教学程序与前三项比起来,应说得详细些,因为课堂教学程序的设计和安排既是说课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是贯穿整个说课过程的一条主线。但说课毕竟不同于授课,因它面对的是与说课者水平相当的教师,因此说课堂教学程序时无需将教案全搬出来,而要做到一个“精”字。具体地讲一要说出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和环节二要说出处理教材、教法和学生实际之间联系的方法三要说出对每个环节、每个层次、每个步骤的设想和安排及这样设想和安排的依据四要说出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好关键点的理由和方法五要说出习题设计和板书以及设计的意图、目的和理论依据。只要将以上五方面用最精炼的语言说出,使人听明白,即可达到教研交流的目的。说课,作为教研活动的一种形式,它要求教师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只要深钻标准,细研方法,优选习题,精琢程序,就能保证说课质量只要持之以恒,坚持说课,就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教改形势。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8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加以阐述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二)重点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三)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四)内容结构本课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学习美术鉴赏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说明什么是美术鉴赏,第三部分为美术作品的分门别类,第四部分是美术鉴赏的意义。二、教法本课涉及的新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用了讲授法、对于相关的作品采用演示法。三、学法记录、观察、理解、记忆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1、导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我们面对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时,如何来辨别作品的好坏,如何认识和理解艺术家的表现方法,作品的意义,对作品的价值的判断以及会从内心产生喜欢或厌恶等的情绪反应。所有这些疑问的产生,都涉及到了美术的鉴赏问题。教师活动展示图片张萱的捣练图、米勒的拾穗者、达利的内战的预感、康定斯基的即兴之31。提出问题A、你喜欢哪幅或者哪几幅作品,为什么B、以上有你感到厌恶或不解的作品吗为什么C、你能说说其中有关作品的表现有哪些独到之处吗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察展示的作品,踊跃的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大家对美术作品的这些疑问或者观点,都涉及到了美术鉴赏的问题。那么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作品是怎样分类的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2、什么是美术鉴赏基本内容先从对天安门广场的感受和对天安门的审美认知中,说明鉴赏并不神秘,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后从具体的美术作品入手,以张萱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者,来介绍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方法,阐明什么是美术鉴赏及其对象、过程、目的和本质特征等。通过对徐悲鸿的奔马和梁楷的太白行吟图以及吴冠中的根扎南国三幅国画的欣赏以及对各自相关知识的查证,得出他们的内涵是不同的。所以美术鉴赏是被动接受与生动参与的综合的审美活动。美术作品的直观和相关知识是美术鉴赏的基础,这就要求鉴赏者必须首先具备美术的基本知识,识别美术的基本类型和一般表现方法,然后才能进行实质的鉴赏活动。那么美术作品有哪些类型呢这就涉及到了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问题教师活动(1)、分别展示天安门图片、张萱的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拾穗者、徐悲鸿的奔马和梁楷的太白行吟图以及吴冠中的根扎南国。(2)、提出问题A、看到天安门我们联想到什么(提示造型的、历史的、情感的)B捣练图和拾穗者两幅作品有什么区别(提示画种、服装、国家、贫富)9C、奔马太白行吟图根扎南国都是中国画吗(3)、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有关理论和观点学生活动欣赏图片,探究问题,回答提问3、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总体而言,美术作品都被归为空间艺术的范畴,在这下面,美术根据其艺术门类划分为绘画、雕塑、建筑、设计、书法、摄影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按照其材料、功能、题材和内容等分别作更细致的划分。依照美术作品在形式语言上的不同特征划分出了以写实性客观再现为主的“具象艺术”以写意性主观表现为主的“意象艺术”和以艺术语言的本体性表现为主的“抽象艺术”。教师活动(1)根据以上分类,分别展示课本相关图片。提出问题A、各个图片分别代表哪种艺术门类(老师给予引导)B、你还发现你生活中还有那些美术作品,它们属于以上那种艺术门类学生活动欣赏图片、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4美术鉴赏的意义以上我们学习了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作品的分类,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美术鉴赏呢主要是美术作为上层建筑,是社会存在的产物,具有三个方面的社会功能,即认识功能通过美术作品认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社会制度的人们的生活、历史、风俗、行为、器物、观念等、甚至认识既可以通过由美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容,也可以通过美术作品的形式本身来实现。教育功能美术作品的题材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和主题对观众形成的思想和道德上的感染与影响,以培养人们在对待自然、社会、人生、他人以及自我判断上的积极的观念与热情,具体而言就是热爱祖国、热爱生命、锐意进取。审美功能培养人们对美的事物、美的形式的辨别力、敏感力和感受力。教师活动(1)展示库尔贝的筛谷的妇女、马蒂斯的舞蹈(2)、教师安排学生阅读课文,总结以上的三个概念(3)提问说明以上三个概念的主要内容学生活动带着问题思考并回答问题总结人的审美能力是与其知识和道德相联系的直觉能力,只有经过不断的训练,人的审美能力才能逐步得到提高,才能达到像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在世界上“诗意的栖居”5、总结回顾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美术美术鉴赏的概念、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以及美术鉴赏的意义等,使我们从宏观上认识了美术以及美术鉴赏的墓本知识,为我们今后进一步学习相关的知识打下了基础。6、板书设计一、什么是美术鉴赏就是运用我们的视觉感知、视觉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它是一个综合的审美活动。二、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绘画、雕塑、建筑、设计、书法、摄影三、美术鉴赏的意义认识功能通过美术作品认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社会制度的人们的生活、历史、风俗、行为、器物、观念等、甚至认识既可以通过由美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容,也可以通过美术作品的形式本身来实现。教育功能美术作品的题材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和主题对观众形成的思想和道德上的感染与影响,以培养人们在对待自然、社会、人生、他人以及自我判断上的积极的观念与热情,具体而言就是热爱祖国、热爱生命、锐意进取。审美功能培养人们对美的事物、美的形式的辨别力、敏感力和感受力。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案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10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二)内容结构本课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现代人的全面发展出发,指出培养审美的眼睛是现代人全面发展的需要,而美术鉴赏则是培养审美的眼睛的必要途径。第二部分“什么是美术鉴赏”,先从对身处天安门广场的感受和对天安门的认知中,说明美术鉴赏并不神秘,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由此引出美术鉴赏的问题。然后再从具体的美术作品入手,以中国唐代画家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为例,简单介绍了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由此导入,进入概念分析,阐明什么是美术鉴赏、其特性以及在美术鉴赏中被动接受与主动参与的关系等。这里没有涉及什么是美术或什么是艺术的问题,而是直接谈什么是美术鉴赏,这是因为美术或艺术的概念本身就十分复杂,它将涉及到更为复杂的专业知识,这对于学生的理解来说是困难的,也将影响本课的主题。更由于当代艺术已模糊了艺术与非艺术、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什么是艺术”在学术界也是一个正处于争论之中的问题,对于那些还没有定论的问题我们只好在教学中暂时悬置起来。第三部分“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简单介绍了美术的基本分类方法,这里只列出了一个简略的艺术分类,学生了解这些就可以了。但教师还应明白,在美术的六大分类绘画、雕塑、建筑、设计、书法、摄影中,还可以按照其材料、功能、题材、内容等作更细致的划分。以下列出的分类并不完整,仅供参考1绘画按材料和功能油画、中国画其中按技法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按题材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版画按材料分为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锌版画、丝网版画;按技法分为镂版画、腐蚀版画、水印版画、套色版画、素描其中也包括速写,按工具分为钢笔素描、铅笔素描、碳笔素描、毛笔素描等;按题材分人物素描、风景素描、静物素描、水彩画、水粉画、丙烯画、连环画、年画、壁画、宣传画或招贴画、插图或装饰画等。按内容和题材人物画(包括人体画、肖像画、风俗画、宗教画、军事画、历史画等)、花鸟画、静物画、风景画或山水画等。按形式语言具象绘画、意象绘画、抽象绘画。2雕塑按题材和功能人体雕塑、肖像雕塑、动物雕塑、架上雕塑、纪念雕塑、环境雕塑或公共雕塑、实用装饰雕塑等。按空间圆雕、浮雕。按放置地点室内雕塑、户外雕塑。按工具材料石雕、木雕、泥塑、金属雕塑(包括钢铁雕塑、铜雕、不锈钢雕塑等)、根雕、冰雕、沙雕、雪雕、软雕塑等。按形式语言具象雕塑、意象雕塑、抽象雕塑、观念雕塑。3建筑按功能园林建筑、纪念建筑、住宅建筑、公共建筑。4设计按功能实用美术、商业美术、特种工艺美术。按内容和材料服装设计、陶瓷设计、工业设计、广告设计、网页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家具设计等。按形式语言平面设计、立体设计、构成设计。5书法按形式语言楷书、隶书、草书、篆书。6摄影按内容人物摄影、风景摄影、动物摄影、静物摄影。按形式语言具象摄影、意象摄影、抽象摄影、观念摄影。11第四部分“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以美术的三大功能为基础,说明美术鉴赏不仅是对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审美的眼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未来的人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本课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二、教学内容资料(一)作品分析天安门广场、黄山日出(摄影)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不仅要学习和掌握各种专门的技术以维持自身的生存,更需要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完善美好的人生。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是完满和有意义的。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培养审美的眼睛。培养审美的眼睛有两个途径一是欣赏大自然;二是欣赏第二自然由人创造的艺术品。我们许多同学可能都喜欢旅游,希望到北京去看看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到黄山去观赏烟波浩淼的云海和壮观美丽的日出。但这是两种不同的美一种是自然景观,一种是人文景观。当我们置身自然景观中的时候,我们似乎完全融入自然之中,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而当我们置身天安门广场的时候,我们都会不禁在内心升起一种崇高、庄严和神圣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来自天安门广场的布局、空间和周围的建筑,更来自我们对天安门的认知、回忆和想象。表面上看,天安门只是一座古建筑,但从审美角度说,它已成为象征中国历史的一个审美符号。它经历了古代中国的文明和近代中国的屈辱和奋起,更见证了中国二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可以说,我们对中国历史的认识越深入,从中获得的审美想象就越丰富。这个过程其实已经蕴涵了美术鉴赏的基本特征。捣练图(中国画,宋代摹本,绢本设色,37厘米147厘米,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张萱(唐)张萱(生卒年月不详),是盛唐时期著名的人物画家,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入禁做宫廷画师。他特别擅长画女性和婴儿,所作人物雍容华贵,形成“丰颊肥体”的人物造型,成为唐代名重一时的人物画大师。尤其是他突破了汉魏以来中国人物画主要描绘“列女”、“孝子”的传统题材,开始表现现实中的人物形象,在美术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萱一生只留下了虢国夫人游春图和这幅由宋人临摹的捣练图两件作品。捣练图描绘的是宫中妇女“捣练”的情景。“练”又称“缣”,是一种古代的丝织品,织成时质地较硬,须煮熟后加漂粉用杵轻捣使之柔软,并经熨平后才能使用。全画共分三个部分右边一组描绘的是四个妇女用木杵捣练;中间一组描绘的是两个正在理线的女工;左边一组描绘的是四个妇女在熨练,其中两个拉平白练,另两个在熨练,在白练下面还有一个来回穿梭玩耍的小孩。画面形成一个完整的捣练过程,具有连环画的性质。这里既让我们看到了唐代人的衣饰、生活等,其人物造型和工细劲健的线条、富丽华贵的用色也明确传达出唐代人的审美观和审美趣味。拾穗(油画,835厘米111厘米,1857年,巴黎卢浮宫藏)米勒(法国)米勒(JEANFRANCOISMILLET,18141875)从35岁起就定居巴比松,之后他一住就是27年,几乎一生没有离开过那里。他在那里生活、劳动、创作,画出了他一生最重要的作品。他与巴比松许多画家来往,和他们交流创作思想。他的作品反映了巴比松农民的生活和那里的自然世界。但是从米勒作品的意义来看,他又超越了巴比松派,他把人性中质朴、善良、高贵、永恒的一面呈现出来,从而感染了全世界的人。米勒出生在法国诺曼底半岛距瑟堡和格雷维尔城不远的一个叫格律希的村子里。他的父亲是一个从事音乐并有较好艺术素养的人。他不仅指挥着一个乡村合唱队而且还搞些小雕塑什么的。米勒的母亲出身在一个较富裕的农民家里,其亲属都有着良好的文化修养。米勒从小就是在农田里长大的,直到20岁他才正式去学画,所以家庭的教养和劳动的经历培养了米勒朴实勤劳的性格,也决定了他以后的审美取向。不过米勒并不是一开始就发现自己真正的方向的。米勒17岁那年曾无师自通地画了一幅大画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画面虽幼稚,却体现了米勒对周围熟悉生活的观察和对艺术的热爱。以后他进入瑟堡画家朗格鲁画室学画。1837年在朗格鲁的推荐下,米勒获瑟堡市政府600法郎奖金而进入巴黎一所美术学校深造。同年又成为当时巴黎著名画家德拉罗什的学生。他最初的老师无论是米歇尔朗格鲁,还是德拉罗什,传授他的都是学院派的那一套。由于米勒是一个质朴而腼腆的人,所以尽管他内心里并不喜欢这些装腔作态的东西但还是接受了。他听从了德拉罗什的劝告去参加罗马大奖赛,但没有成功。从德拉罗什的画室出来后,米勒常出入卢浮宫博物馆,向古代大师,尤其是米开朗基罗和普桑学习。他一面学习,一面和一个朋友租房以卖画为生。为了生活他不得不去画那些受欢迎的布歇风格的作品,甚至这种风格的卖牛奶的女人和骑术课还在184812年的沙龙上展出了。这时的米勒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厌恶他目前的状态,另一方面又不知自己今后的道路该怎么走。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终于清醒了。1849年的一天,他到一个画商家里办事,画商不在,正巧另两个陌生人也在等画商,只听他们指着墙上米勒的一幅布歇式的女人体说“这就是米勒的画,他只会画这种低俗的画。”米勒羞愧难当,他决定离开巴黎,到巴比松去,即使生活再艰苦,也要走自己的路。米勒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说过,他讨厌“夸张、装腔作势和虚情假意”,他指责那些为了职责而忘记自己品格的人(即那种被社会扭曲和异化的人),因为他们已失去了他们的本性和真实性,而这些正是艺术家所必备的。因此他要求自己一定要真实地生活、真实地创作。我们从他的作品中可以明确看到,他努力将自己所见真实地表现出来的意图。无论是簸谷者、扶锄者、播种者、晚钟、拾穗等著名作品,还是牧羊女、喂食、折枯枝的人、砍柴者、在休息的葡萄工人等这些不太有名的作品,我们都能深深感受到真实的生活气息和艺术家对生活观察之深入。播种者和簸谷者之艰辛、扶锄者和休息者之劳累、拾穗者和喂食者之贫穷,都以其深刻的真实性给观众以震撼,这与以往富丽堂皇的罗可可艺术,甚至与当时巴比松画家那阳光明媚、美丽轻松的风景画是多么的不同。当来自官方和保守势力的批评家对他大加指责时,米勒给予了坚决的反击。他说“我将坚强地站着,即使他们称我是表现丑的画家,是妨碍我们民族进步的东西,但我决不做把农民加以美化的蠢事。如果只能无力地表现我自己,我宁愿不表现。”他又说“表现大地的呐喊这不是我的发明,古已有之。我想诸位评论家们是有学识有教养的人,可我不能人云亦云,因为我生来只知道土地,我只能忠实描绘我对劳动时的观察和感受。”米勒从生活中发现的是悲壮、内在、深沉的美,他使人们看到了生活中惨烈的一面。这其中既有同情又有控诉,从这一面说,他与杜米埃一样都是批判现实主义的画家。也正因此,米勒的画使资产阶级以及他们的评论家大为惊恐,他们把他看作是社会主义者,说他企图骟起爆动,比库尔贝更危险。他们从播种者中看到了起义者的步伐,从拾穗中看到了“在这三个拾穗者背后的地平线上,隐现出造反派的长矛和1793年的断头台”。因此他们叫嚣“要把这位无政府主义的画家从画坛上清除”。在19世纪欧洲美术史上,作为农民画家的米勒是无与伦比的。他塑造的大量感人的农民形象艺术地展示了当时法国农村的真实状况,因此不少肯定者亦把他说成是革命者,是一个无产阶级的艺术家。其实,米勒是个不问政治的人,他曾说过,“一个搞艺术的人干预政治是不明智的”。所以当库尔贝邀请他做巴黎公社委员时他拒绝了。他的作品只是由于它们的极度真实性而被不自觉地赋予了社会的意义。不过他的真实性与库尔贝也是不同的,他借助的是印象和气氛,他在自然中寻找的是那些特征性的东西,因此他反对用准确无误地描摹自然和具体的细节来说话(这与勒南兄弟亦大有区别),因为这些细节会破坏他常说到的那种“思想”和感觉。他认为那些具有独特造型的动作和特定的环境就足以表达他的思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看到他只画一个人,或把人物变成环境一部分的原因。另一方面,他从不像库尔贝那样使人物突现在画的表面上,也不以强烈的肌理来造成直接的真实性,他将这一切都融入画面之中,所以他在保持人物结实的造型的同时,又赋予画面以诗意。在拾穗中,农民的贫穷与地主的丰收形成鲜明的对比,但这种对比不是利用脸部的表情而是略去细节的人物动作与环境,他使人物具有了雕塑的力量,从而歌颂了劳动者质朴、勤劳的美德。而播种者则更确却地只通过一个人的动作就把米勒的思想表达出来了。难怪有人通过他的画看到了起义者的脚步。米勒作品的象征意味是十分明显的,因此象征派画家雷东也给他的画以高度评价。但是米勒艺术的根本特性还在于它的质朴与真诚,它是艺术家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这种质朴与真诚也将是开创20世纪艺术的起点,我们将在十分崇拜米勒艺术的凡高那里看到这一点。萧景墓石辟邪(石雕,南朝梁)在南京和丹阳一带,已发现有南朝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帝王贵族的陵墓石雕31处,其中29处的石雕保存较好。这些石雕,包括神道两侧的石柱、石兽和石碑等。石兽相对而立,头上长双角的称“天禄”,长独角的叫“麒麟”,均是传说中的灵异瑞兽,只能用于帝王陵墓。王公贵族墓前的石兽无角,称“辟邪”。这些象征权势的镇守、护卫陵墓驱邪的石兽,形象在狮虎之间,更似以狮子为基础的夸张变形,肩有羽翼,多作昂扬张口、挺胸迈步状,形体硕大,粗壮厚重。其雄强威武的气势,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很高的艺术价值,是南朝时期雕刻的代表。萧景墓石辟邪,是上述石兽之一。其形态为挺胸昂首、张口吐舌,似正在发出震天吼声。它是用整块方形石雕刻而成,在平原之上硕大的体量具有很强的艺术辐射力,仿佛在控制着这一地域。从各种角度观看,它都给人以气势宏大、雄浑稳定的感觉。艺术家为了突出给人这一感觉,在造型上强调前挺的胸脯,夸张胸部的圆弧线,缩短腹部,夸大后腿上部肌肉和臀部的圆弧线,加粗四肢,弱化关节,夸张巨爪和大口巨舌,强调壮实和硕大的体量感,突出凶猛有力,又能使四肢非常协调地支撑身躯。它头部稍小且向后,既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昂首动态,体现灵巧性,又能造成金字塔般的稳定感。该辟邪厚重而不笨拙,稳定中又有动感,雄浑威猛,似内蕴无穷的力量。它头颈不分,全身处处运用弧线、圆形,除肢腹之间镂空外,全身无繁琐细节,连尾部也紧贴臀部扎地,羽翼仅用线刻而成,加之变形加粗的四肢和夸大的巨爪与底座紧紧连在一起,都使其不易破损,所以历经千余年至今仍较完好,不能不说与其造型有关。石辟邪的单纯、完整和矫健的外轮廓,富有很强的表现力,至今仍给人以难以忘怀的印象和美的感受。13奔马(中国画,1951年)徐悲鸿作者简介请参照第14课相关内容。这幅奔马在表现方法上,将西洋画中的解剖与中国传统笔墨相结合,显示出徐悲鸿以中西融合的方法改造传统中国画以使之具有面对现实的能力的思想。在主题上,他以昂首飞奔的骏马来表达对民族前途的关怀和希望。徐悲鸿给这幅作品起名山河百战归民主,表达了他对新中国成立、人民从此当家做主的喜悦心情和对祖国未来的期望与情感寄托。根扎南国(纸本彩墨,1998年)吴冠中吴冠中(1919)江苏宜兴人。1942年毕业于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47年留学法国,入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学习油画。1950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等,并曾担任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等。吴冠中在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读书期间受到他的老师林风眠和吴大羽的深刻影响,一生从事中西融合和油画民族化的实践,逐步形成了清新、明快,注重美术的本体语言点、线、面、色相结合的韵律美和形式美的独特风格,具有强烈的艺术个性和时代气息。在根扎南国中,吴冠中以他特有的手法,以点、线、面、色的结合,塑造出南方特有的郁郁葱葱、繁茂似锦的大榕树形象,给人以强烈的形式美享受。吴冠中还十分注意理论上的总结和著述,他对美术的形式美的论述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出版有绘画的形式美和风筝不断线等文集,以及各种个人画集。1991年吴冠中获法国国家文化部授予的文学艺术最高勋章。太白行吟图(中国画,局部,纸本水墨,812厘米304厘米,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梁楷(宋)梁楷生卒年不详,是南宋著名的人物画家。性情豪放,不拘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