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副作用作为医疗事故鉴定的客观依据_第1页
药物副作用作为医疗事故鉴定的客观依据_第2页
药物副作用作为医疗事故鉴定的客观依据_第3页
药物副作用作为医疗事故鉴定的客观依据_第4页
药物副作用作为医疗事故鉴定的客观依据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药物副作用作为医疗事故鉴定的客观依据【关键词】药物;副作用;医疗事故鉴定【中文图书号】D91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929720XX03016802作为省级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大多接手经地、市级鉴定。医患双方仍相持不下的案例,找到医患双方都能认可的客观依据,方能使医疗纠纷终结。现报告以终结的两个案例。案例资料【案例1】患者,男,37岁。因心跳骤停在当地某医院急救。值班医生在行CPR同时,护士遵口头医嘱在患者前臂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数分钟后患者心跳恢复。但血压在90806050之间。躁动、意识不清。8H后患者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医生补抢救记录时写皮下注射正肾上腺素又名去甲肾上腺素1MG,家属认为用错药致患者抢救无效死亡而引发医疗纠纷。鉴定时距患者死亡已数年,尸体腐化法医无法取得尸检证据。鉴定专家询问家属透露在病人死亡后第二天曾探望过。未发现患者手臂有任何病变。从而间接证明护士当时遵2/5医嘱皮下注射的是肾上腺素,属医生笔误。鉴定结论不构成医疗事故。【案例2】患儿1,女,7岁。误服“1605”污染的玉米粥昏迷1H。当地医院医嘱用05MG2ML阿托品急救,在院18个小时共用阿托品212支。累计106MG,用药之初患儿症状有所好转。但随着阿托品的继续使用患儿逐渐深昏迷,转至县医院时查体全身皮肤粘膜干燥,灼热,颜面、颈部、前胸皮肤潮红,双瞳孔散大45MM,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鸣。心率160次MIN,胆碱酯酶34428ULIE常范围540010000UL,出院诊断阿托品中毒重度并中毒性脑病,有机磷农药中毒轻度,自动出院后三天死亡。患儿2,男,5岁。同餐昏迷1小时人院,医嘱纪录18小时使用05MG2ML阿托品86支,累计43MG转至县医院时查体T415。C、P180次MIN,R44次MIN。深昏迷,呼吸表浅不规则,颜面口唇青紫,双瞳孔等大等园约5MM,皮肤粘膜干燥,灼热,双肺布满湿罗音,心率180次MIN,尿失禁,胆碱脂酶22553UL。在该院治疗36小时后停用阿托品,累计用阿托品17MG,解磷定33G,第6天清醒,第11天转市某院头颅CT检查提示中毒性脑病,心肌酶谱3/5均升高。经吸氧、高频通气、营养心肌和脑细胞,抗感染及支持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鉴定专家查体患儿反应迟钝。步履蹒跚,双下肢肌力一级。病例资料中两患儿昏迷后血钠均低于130MOLL。医疗纠纷的争议在于家属认为是阿托品中毒。而脘方认为与阿托品剂量无关。鉴定结论轻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失当致死亡及轻度智力障碍与阿托品的过量使用存在因果关系。本例构成一级甲等及三级乙等医疗事故。医方负主要责任。讨论有报道表明1MG经过稀释的去甲肾上腺素渗入皮下数小时后就会引起皮肤发白、甚至坏死ILI,而1MG去甲肾上腺素原液的致皮肤缺血、坏死作用更强。时间更短。分析案例1病人初期复苏成功,且存活达数小时之久。如果基础生命支持阶段使用的是正肾上腺素原液。皮肤、皮下软组织会有相应的缺血、坏死变化。以此反证医生是笔误,与患者死亡不存在因果关系,不构成医疗事故。下转167页作者简介蔡春1961一,女,浙江瑞安人,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学士,曾从事急诊工作15年,现从事预防保健工作。TEL8602984775106E4/5MAILCAICHUNFMMUEDUCN法律与医学杂志20XX年第14卷第3期人员提高医务水平外,手术完毕时,应仔细对纱布、器械进行点数,对于手术后准备出院的患者,建议医院对其做X光摄片,一为发现患者是否存在异物遗留使其早期发现得以早期治疗;二为防止患者因自做异物遗留诈病或在另一家医院造成异物遗留后进行起诉做证据准备。X光摄片的共同特点是金属止血钳位于右下腹或盆腔中,且双环向上,齿部向下且一齿断裂这种现象是由于腹腔的解剖位置的特点和重力吸引造成遗留的止血钳双环柄向上,双齿部向下的特点,提示若止血钳长期遗留腹腔中,可能出现上述X光改变。至于遗留的止血钳齿状部经过多长时间断裂有待于进一步积累研究。反过来,亦证实若止血钳因重力作用滑落,长期遗留下腹腔或盆腔中与不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的临床表现相符合。在法医鉴定中,为了鉴别诈病,除了上述X光摄片特点外,还有其他注意事项,如案例1,尽管只有X光正位摄片但还有自身能触及金属异物,再次手术16。7取除止血钳以及CT摄片检查溶解的金属碎片。案例2通过X光正位摄片确认止血钳遗留,而法医鉴5/5定时一定要进行同一认定,且要正侧位摄片以便确定止血钳在腹腔或盆腔内。参考文献【1】GAWANDEAA,STUDDERTDW,JOHN0,ETA1RISKFACTORSFORRETAINEDINSTRUMENTSANDSPONGESAFTERSURGERYJNENSLMED,20XX,3482292352易旭夫,汪秉康剖腹产后蚊式止血钳遗留13年一例J】法律与医学杂志199523133【3】易旭夫,陈晓刚,林霞,等医源性相关的异物医疗纠纷研究J】。法律与医学杂志,20XX,12317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