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杉快繁丰产可行性研究报告(下篇)_第1页
红豆杉快繁丰产可行性研究报告(下篇)_第2页
红豆杉快繁丰产可行性研究报告(下篇)_第3页
红豆杉快繁丰产可行性研究报告(下篇)_第4页
红豆杉快繁丰产可行性研究报告(下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豆杉快繁丰产配套栽培技术科技扶贫项目可研报告申报单位承担单位编制时间龙游县扶贫开发办公室龙游县林业局浙江省众森红豆杉生态种植有限公司二六年七月目录第一章总论4第一节项目概述4第二节项目建设定位4第三节项目建设内容5第四节社会经济效益5第五节技术经济指标6第六节研究结论7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8第一节区域经济社会状况8第二节项目建设现状11第三节项目SWOT分析12第四节项目建设目标13第五节项目建设依据13第三章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15第一节旅游资源类型15第二节旅游资源分布17第三节旅游资源评价17第四章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21第一节旅游市场现状21第二节客源市场趋势23第三节客源市场定位24第四节游客增长预测26第五章旅游区布局与建设方案28第一节项目主题分析28第二节空间总体布局28第三节旅游功能分区29第四节建设项目30第六章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38第一节组织机构38第二节人员配备39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2第一节估算依据42第二节投资估算42第三节资金筹措44第四节资金使用计划44第八章成本费用估算46第一节估算原则46第二节成本费用估算46第九章财务分析与评价48第一节营业收入与利润估算48第二节财务盈利能力分析49第三节清偿能力分析51第四节不确定性分析52第十章结论与建议54第一节结论54第二节建议54第四章建设方案第一节建设指导思想及建设原则一、指导思想基地建设遵循“加强技术创新,应用高科技,树立品牌,实现产业化”的战略指导思想,以龙头企业浙江省现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和浙江省众森红豆杉生态种植有限公司原料需求为导向,政府引导,走“公司十农户十公司”的发展路子,实施南方红豆杉原料生产基地化,基地建设标准化,技术队伍专业化,稳步发展工业原料林基地,建成浙江省最大的南方红豆杉种植基地,把红豆杉产业做强做大。本项目种植基地规模结合建设地现有的红豆杉生长情况及市场对红豆杉粗浸膏的需求量两方面因素确定。二、建设原则1、实行“谁种谁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基地建设的积极性,大胆采取“土地反租倒包”、“企业订单到户”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南方红豆杉原料林基地。2、实行“科技创新”的原则。进行红豆杉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人工栽培适应性试验,确定其适生地点的生态条件和正确营林措施。3、实行“高标准”的原则。要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地搞好红豆杉的种植,抓好基地建设的质量,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和幼林生长量。4、坚持“择优发展”的原则。优先在交通便利、土地条件适宜的地方发展,选择有一定经济实力、有一定专业技术、又有志于红豆杉种植的经济实体和种植大户进行专业化种植。5、实行“工业原料林发展为主”的原则。种植红豆杉、发展红豆杉的目的是为了把红豆杉产业做强做大,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第二节建设地址和条件一、红豆杉种苗繁育基地红豆杉种苗繁育基地200亩,建设地址选在龙游县东沈镇东茹村武家坡,年产红豆杉苗400万株。二、红豆杉原料林生产基地红豆杉原料林生产基地15000亩,建设地址选在浙江省龙游县独乐镇、东沈镇、高陌乡、北奇镇、宝龙镇、西斗镇等6个乡镇17个行政村的适宜地块。(详见红豆杉建设规划表1)三、建设地址概况龙游县位于浙江省东部我省贫困地区腹心地带,幅员面积2184平方公里,行政区划为28个乡镇,全县总人口987万人,现有耕地面积94万公顷,林地面积68万公顷,以农业生产为主,经济落后,是一个国家贫困县。扶贫工程建设将淹没8个乡镇129个材,淹没土地54万多亩,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和高山移民大县。龙游县属亚热带东南季风气候区,年降雨量1300毫米左右,年均气温147181,常年积温6500,年日照时数1327小时,无霜期341天,具有温湿凉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光足的特点,最适宜红豆杉植物生长。龙游县东茹林区有7000多亩散生分布的天然生南方红豆杉2万多株,是我省贫困地区唯一天然原生红豆杉分布最多最广的地方。项目选址正是为了充分利用龙游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进行红豆杉快繁产业化开发。四、区位条件龙游县位于浙江省东部我省贫困地区腹心地带,现有公路与浙江省主城区相连,距省区有4小时的车程(223公里),沪浙高速公路建成后,距省区只有2小时的车程(168公里)。境内有著名的宝龙水道长江贯穿,即将开工的沿江高速和沿江铁路都经过龙游县境内,区位优势明显。项目建设用地有林区公路和县乡公路相连,交通方便。五、自然气候条件1、地形地貌龙游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为川东弧群序褶皱带组成部分。全境从西北至东西依次由光明山、龙脊山、北斗山三个背斜和拔山、西斗两个向斜构造。背斜与向斜相间排列,形成隔档或构造。2、水文地质地下水含水层厚度750米。境内水质硬度一般较高。龙游县地震基本烈度为度。3、气候条件(1)气温最热月平均气温25729;极端最高气温421;最冷月平均气温387;极端最低气温29。(2)湿度最热月(七、八月),平均相对湿度7075;最冷月(一、二月),平均相对湿度7884;(3)降雨量5小时最大降雨量799毫米97591;月最大降雨量1254毫米75年9月20日;年最大降雨量11001400毫米(4)风向和风速1)全年主导东南(5)全年雷电天数45天4、环境条件工程所在地为郊县区域,自然环境较好。适宜于医药项目的建设,同时,县属亚热带东南季风气候区,年降雨量1300毫米左右,年均气温147181,常年积温6500,年日照数1327小时,无霜期341天,具有温湿凉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光足的特点,最适宜红豆杉植物生长。5、市政条件供电东茹红豆杉种苗生产基地200亩和示范红豆杉原料林生产基地3000亩220/380伏电源可利用现有东茹林区电网;各推广种植基地220/380伏电源也可就近利用附近林区电网或农村电网。供水东茹红豆杉种苗生产基地200亩灌溉用水拟在基地附近建设五口蓄水池来提供,蓄水池水源来自3千米以外的山湾大塘,只需架设必要的管道,利用位差,山湾大塘的水源即可自流到蓄水池。原料林基地建抗旱水池,可解决水源问题。第三节建设内容及规模一、建设规模红豆杉种苗生产基地200亩;原料林基地建设15000亩,其中独乐镇5000亩、东沈镇4000亩、高陌乡1500亩、北奇镇1500亩、宝龙镇2500亩、西斗镇500亩。二、建设内容1红豆杉种苗生产基地红豆杉种苗生产基地200亩,其中塑料棚20亩,苗木繁殖地和移栽地175亩,生产设施用地5亩,年产红豆杉苗400万株。2红豆杉原料林生产基地红豆杉原料林生产基地15000亩,其中独乐镇5000亩、东沈镇4000亩、高陌乡1500亩、北奇镇1500亩、宝龙镇2500亩、西斗镇500亩。3、科研示范和成果推广应用(1)开展矮化截杆丰产栽培技术推广在全县建立种植示范基地15000亩。同时,在全县范围内,选择有代表性的50个种植点,进行不同海拔、不同条件的种植试验研究,研究和总结红豆杉的矮化截杆技术和正确营林措施,以此推进红豆杉的优质丰产栽培。(2)开展红豆杉适应性推广应用在龙游县内不同海拔高度、不同的地理条件、不同乡镇选择基地,进行栽培推广。(3)开展贫困农户的技术培训每年对种植农户和当地的贫困农户进行二次技术培训,印发技术资料20000份。第四节建设方案一、红豆杉种苗生产基地1、生产区建设生产区占地195亩。(1)建立塑料大棚占地20亩;塑料大棚规格以具体地形地势;确定。普遍以502025M为宜,拟建20个;(2)大田育苗20亩,其中种子繁育区10亩,无性繁殖区10亩;(3)营养袋育苗50万株,占地5亩;(4)苗木移栽地150亩。2、非生产区建设非生产区建设占地5亩。(1)道路一米宽主道占地2亩;05米宽便道占地1亩,合计占地2亩;(2)蓄水池5口,容量3000立方米,占地1亩;(3)蓄水池5口,容积300立方米,占地1亩;(4)生产管理用房300平方米。3、设备设施(1)引进全光照间歇式喷灌设备设施2套;(2)购农用双排座汽车一辆;(3)购置3MF4型弥雾喷粉机2台;(4)用电安装1000米及供电设备一批;(5)通信设施有线电话一部,无线电话2部。二、红豆杉原料林生产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由浙江省众森红豆杉生态种植有限公司提供苗木,在东茹林场附近6个乡镇营造红豆杉原料林15000亩。根据红豆杉耐荫、喜冷凉湿润气候、酸性深厚肥沃沙质土壤、不耐寒、生长缓慢的特点,造林初植密度为600株/亩,株行距11M,穴状整地,窝穴规格为060605M,打窝时要求回填表土,增加自然肥力。1、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抗旱水池50立方米容量的水池共90口,按每100亩建设4米宽500米的采运便道共45000米,每亩搭建遮阴网。2、营造林必须完成清林、整地、打窝、回填表土,按11米株行距060605M打窝,按“三埋两踩一提苗”要求进行栽植。3、抚育管护栽好后次年春,进行两次锄抚、刀抚、施肥、病虫害防治、护林管理等工作。4、开展科研活动进行引种、试验,栽培试验,快速及丰产试验,进行各项检测和监测分析活动。第五节建设进度安排一、建设时间红豆杉快繁丰产配套栽培项目建设时间为3年。从2006年1月到2008年12月结束。这一阶段为项目建设阶段,2008年到2015年为项目管护阶段。本可研重点在近期建设阶段。二、分年度建设任务1、2006年在东沈镇东茹村建立200亩苗圃快繁基地,培育400万株合格红豆杉种苗;在独乐镇的打泉村、望岩村、东沈镇的普安村、木瓜村、高陌乡的雨台村、西斗镇的马岭村等6个村建设5000亩原料林基地。2、2007年培育400万株合格红豆杉种苗;在独乐镇的打泉村、巴营村、东沈镇的裕华村、高陌乡的上坪村、北奇镇的天星村等6个村建设5000亩原料林基地。3、2008年培育400万株合格红豆杉种苗;在东沈镇的东茹村、高陌乡的金钟村、北奇镇的新开村、铁山村、宝龙镇的樟木村、桃花村等6个村建设5000亩原料林基地。第六节技术方案一、苗木定植采用环山水平带状放线,定植板栽植。一般要求行向横山水平带状向,定植密度为1米1米为最佳。1、苗木要求栽植纯正的脱毒良种红豆杉,苗木要达到浙江省众森红豆杉生态种植有限公司制订的标准。即苗高20CM以上,地径达到025CM,根系完整,发达。2、栽植时期以11月至次年1月为最佳栽植时间。3、栽植方法以锄在定植点垂直向下挖一直径30CM深30CM的定植孔,并灌水至2/3定植深度。将树苗从育苗桶取出。去掉表层和底部营养土,理直底部弯曲根,将树苗根系均匀地向四方展开,放入定植孔中,根颈露出,将泥土推向定植孔,边填土边灌水,做成泥浆,使土壤与根系完全接触,最后灌足定根水。定植深度,以苗期生长根茎露出地面为原则。二、管理1、定植技术(1)红豆杉树栽植密度,亩植600667株,行距1米,株距1米。(2)用皮尺先定出控制线,根据控制点放出定植穴位置。(3)以定植点为圆心,直径以05米画圆圈,根据圆圈线挖定定植穴,深度为05米。2、土壤管理树行间种植和施肥绿肥,间种豆类、花生作物,熟化和培肥土壤,严禁种植稿杆、藤蔓作物。株间免耕化学除草。3、水分管理(1)灌水灌水量10000土壤容量根系深度(0608)田间最大含水量灌前土壤含水量(吨/公顷)。灌水的水质应符合农业部NY5016的要求,无污染。(2)排水基地保持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雨季要疏通沟渠及时进行排水。4、病虫防治以预测防治为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5、栽培目标栽后第1年,株产05KG以上,株高03米以上;栽后第2年,株产15KG以上,株高08米以上;栽后第3年,株产3KG以上,株高15米以上;栽后第4年,株产5KG以上,株高2米以上;亩产达到2000KG以上。第七节工程方案一、采运便道建设基地内道路建设原则方便生产管理、参观学习,解决基地运输问题,碎石路面。基地道路系统由基地道路和人行便道和田间便道组成。基地道路与每个小区和田间便道相连,组成完整的交通运输网络。道路设计保证10吨以上的承栽能力,修建路基宽4米、路面宽3米,厚度20厘米的泥结碎石路45000米;建以石板铺面的人行便道90000米,宽1米,厚度20厘米。二、抗旱水池建设1、配置流动抽水机30台,实行灵活流动灌溉2、蓄水池90口,钢筋混泥土结构;用标号为100水泥砂浆衬条石或钢筋混凝土结构。3、排灌石渠10000米,矩行宽04米、高06米,用标号为100水泥砂浆衬砌条石;排水土沟10000米,断面尺寸内空上宽06米、下宽03米、高05米,用土夯实。三、苗木遮荫因红豆杉的特有生态习性,喜荫。因此,苗木第一年必须遮荫现采用85的遮阳网遮荫,面积15000亩。第八节产品方案一、苗木生产标准1、生产标准严格按优质苗木生产标准,加强红豆杉生产过程的全程控制,建立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模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2、质量标准苗木根径比达到规定要求。苗木高度达到规定要求,苗木根系达到规定要求,红豆杉支叶紫杉醇含量达到企业利用标准。二、品种选择项目产品品种为南方红豆杉(四川、浙江省、陕西、云南产地)云南红豆杉。三、产量设计本项目建设投产后,年产合格苗木400万株;周期产2吨,项目区年产优质红豆杉支叶原料18000吨。第九节招投标方案一、招标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2、国家计委2000年5月1日发布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3、国家计委2001年第9号令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投标内容以及核准招标专项暂行规定;4、浙江省建设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二、招标范围本项目对抗旱水池、采运便道、遮阳网搭建等基础设施部分进行招标。三、招标方式单项工程和仪器设备采购,由承担单位请示主管部门可分别采取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的方式进行。四、施工单位资质要求施工单位资质应为施工总承包三级企业以上。五、招标工作组织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组织完成公告、资审、编标、评标等工作。并依法接受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对招标活动实施监督。在项目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物资采购等重要环节中,根据法律、法规确定招标方式。严格实行招投标制度,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择优选定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物资供货单位。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科学地降低成本、提高投资效益。第五章环境保护第一节环境条件示范基地选址无“三废”污染和大气污染,水质条件和空气质量较好。完全能够满足中药原材料生产的条件要求。第二节环境影响示范基地选址势坡度较缓,在25以下,绝大多数是台阶地。因此,对地形和地貌没有大的改变,不毁坏耕作层。保护利用基地原有的沟渠、塘等水利设施,只新增部分水池,对环境不会影响。原料林基地建成后,按照产业化技术规程安全生产,病虫防治运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将农药和化肥用量控制到最低范围,以确保生产无公害中药原料,保护生态环境。第三节环境评价原料林基地建成后,基地内采取生草和免耕增加森林覆盖率,提高大气质量,较之原来种植粮食作物,降低农药和化学肥料的施用量,减少每年对土壤耕作次数,减少水土流失,对保护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第六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第一节投资估算一、投资估算范围本项目投资估算范围包括建造红豆杉种苗基地和红豆杉原料林生产基地造林费、抚育管护费、基础设施建设费、科研费等,红豆杉浸膏提取和紫杉醇提取不列入估算范围。二、估算依据1、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浙江省基价表;2、浙江省市政工程预算定额;3、浙江省园林工程预算定额4、浙江省建设工程费用定额;5、当地建筑材料当前省价;6、当地农民务工工资标准。三、投资估算内容项目总投资包括种苗基地建设投资、原料示范林基地建设投资和科研示范及成果推广应用经费三部分。1、种苗基地建设分项估算(详见表2)(1)基础设施及设备建设48万元。A、土地租用费200亩,需投资36万元。B、病虫害防治设备购置,按每台5000元计,需投资3万元。C、水电安装及设备,按每年3万元计算,需投资9万元。(2)生产建设4671万元A、改地、筑台,每亩按2000元计,实施3年,需投资120万元。B、采集红豆杉种子和穗条并收购红豆杉种子等繁殖材料,需投资162万元。C、遮阳网材料及搭建,每亩每年按600元计,需投资36万元。D、田间管理除草、施肥(肥料)、灌溉、间苗、移栽、炼苗、病虫害防治等按1800元/亩年计,需投资108万元E、土壤消毒药物,每年按15000元计,需投资45万元。F、防治药物,按2万元/年计,需投资6万元。G、技术培训费,按按2万元/年计,需投资6万元。H、不可预见费,按5计算,需投资246万元。经估算,种苗基地工程投资为5151万元。2、原料示范林基地建设投资分项估算(详见表3)(1)清林、整地、打窝,回填表土,按05元/株计算,需270万元。(2)栽植、起、运苗按010元/株计算,需投资54万元。(3)苗木补助费按1元/株计算,需投资540万元。(4)幼林抚育费每年2次,按50元/亩次计算,需投资180万元。(5)肥料款和施肥劳务费按140元/亩计算,需投资252万元。(6)护林管护费按10元/亩年计算,需18万元。(7)病虫害防治费89万元。(8)荫棚搭建按400元/亩计算,需360万元(9)采运便道按每100亩为一个基地,每个基地修建500米采运便道,每公里投资5万元计算,需投资225万元。(10)抗旱水池按每100亩修建50立方米抗旱水池,每立方米水池投资200元计算,需投资90万元。合计营造红豆杉原料林15000亩,需投资19979万元。3、科研示范和成果推广应用(详见表3)。(1)推广及技术培训费40万元。(2)栽植试验费30万元。(3)快繁及丰产试验费120万元。(4)检测及监测分析等24万元。科研示范和成果推广应用经费投资204万元。4、估算结果经计算,该项目的总投资为27475万元。第二节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本项目属农业产业化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27475万元。申请省扶贫办财政扶贫资金300万元,财政补助585万元,浙江省众森红豆杉生态种植有限公司配套10796万元。种植户自筹7829万元。主要用于红豆杉快繁苗圃基地建设,红豆杉原料林基地的造林、抚育管护、基础设施配套、科研等项目。(见表4)第七章经济评价第一节经济效益评价依据、原则和方法一、依据1、本项目财务评价以国家计委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参数为依据;2、成本、效益等方面的财务测算,按财政部颁发的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为依据;3、本项目税金测算,按国家颁发的税种、税目及相关规定为依据。二、原则1、本项目经济评价以动态分析为主,并辅以若干主要静态指标的分析;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的原则;2、本项目经济评价在计算期内产品销售价格及成本,均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3、本项目经济评价效益与成本费用计算口径一致的原则。4、本项目建设按建设期3年计划的投资,而红豆杉的种植管护以5年为一周期(含建设期一年)。本财务分析按2个周期进行测算。三、评价方法本项目属农业项目,财务收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有些收支难以准确定量测算,本着稳妥可靠的原则,只对主要收支项目进行测算。财务评价的价格体系采用报告期“基价”计算,即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第二节财务估算一、基本参数1、计算期10年(含建设期1年)。2、基准收益率本项目属农业基础设施项目,按有关规定,财务基准收益率按10计算。3、本项目为农业基础设施项目,按照有关规定不征收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4、盈余公积金按10计取。5、不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及按报告期基价计算。二、成本估算(见表5、表6)1、红豆杉种苗快繁基地5151万元。2、红豆杉原料林基地23119万元。其中造林费864万元,抚育管护费4589万元,基础设施配套费675万元,科研费204万元,不可预见费110万元。3、制造费用249652万元(1)维护费按固定资产折旧费的50计提,计41752万元。(2)折旧费按平均年限折旧法折旧,土建按4年折旧,苗木按4年折旧,计1163万元。(3)摊销费无形资产按4年摊销,计268万元。(4)销售费按销售收入的10计提,计648万元。5、其它费用年需5万元,计50万元。6、财务费其项目无外借资金,故无财务费用。项目周期总成本47565万元,经营成本47565万元。三、销售收入与销售税金估算(见表7)1、收入估算本项目主要产品为红豆杉种苗和红豆杉枝叶原料,根据项目的设计规划及苗木的繁育要求,预测项目在达产期2000公斤/周期平均18000吨/周期,4元/公斤,年收入2100万元。2、税金估算本项目属农业项目,按照我国现行税法规定免征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其税收体现在加工环节。第三节财务分析一、盈利能力分析1、本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每年损益情况是收入1680万元,成本9341万元,利润7371万元,盈余公积金737万元,年未分配利润6053万元。2、本项目在整个项目周期,现金流入16800万元,现金流出93413万元,净现金流量73711万元,累计净现金流量6053万元。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每年现金流入2800万元,现金流出14517万元(附表9)。财务分析表明,本项目具有一定盈利能力,项目投产后平均年利润为7371万元/年,投资利润为475。全部投资可在468年回收(含建设期),财务内部收益率为361,高于基准收益率10,表明本项目经济效益较好。二、主要指标主要财务指标如下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1总收入万元/年16802总成本万元/年93413平均年利润万元/年73714投资利润率4755全部投资回收期年4686财务净现值万元285777财务内部收益率361第四节效益分析一、经济效益项目实施达100生产负荷时,每期优质红豆杉枝叶产量可达2000公斤/亩,实现亩产值8000元;基地年产量3600吨,总产值2100万元;15000亩年利润7371万元,人均年增收368元,投资回收期468年,年内部收益率为361。二社会效益项目的建设,需投入劳动工日50万个,项目区的农民群众和高山移民通过参加项目建设劳动,人均将增加收入368元以上。同时可增本峡山区500个高山移民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三生态效益本项目建成后,将在项目区内增加15000亩森林,提高森林覆盖率。而每亩森林年涵水量657吨,15000亩森林每年可增加涵水量5913万吨。同时,土壤浸蚀模数将明显降低,每亩森林年防止土壤流失量为162立方米,每年可防止土壤流失量162万立方米。森林对道路沟渠及江河沿岸具有护岸、防崩的作用,每亩森林年防崩固土47立方米,新增森林年可防崩固土47万立方米,对扶贫工程的安全将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森林可以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净化空气,吸收空气中大量的有害气体。据测算,每亩森林年供氧量为1349吨,项目建成后,新增森林年制氧量可增加1349万吨。另外植物的增加生物物种和种群数量,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通过上述测算分析,项目建成后,有良好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不仅可使农民增收,促进我省贫困地区劳动事业,服务行业,运输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条件,减少水土流失,有效地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有利于我省贫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第五节风险分析一、盈亏平衡分析以生产负荷计算的盈亏平衡点BEP年固定成本/(年销售收入年可变成本年销售税金及附加)100384以上计算表明当生产负荷到384,即建设规模达到3456亩或者每亩产量达到768公斤时企业可以保本,项目盈亏平衡。超过此收入就有盈利,否则将产生亏损,计算结果表明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二风险识别与程度评估1、市场风险产生市场风险的主要因素包括市场供求总量的变化、产品竞争力的缺乏以及实际价格的降低三个方面。据分析,到2020年,我国紫杉醇需求量将达到1000公斤/年,存在巨大的需求空间。龙游县积极引进国外先进品种和技术,浙江省赛诺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具有良好的品牌和信誉,市场竞争力雄厚。据权威部门预测,到2020年,红豆杉枝叶价格基本保持稳定,紫杉醇价格稍有下降,但不会对红豆杉产业的发展造成大的影响。所以,本项目市场风险较小。2、技术风险技术风险主要来源于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可靠性。本项目在基地选择、建设要求、管理等环节上严格按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技术规范组织实施,是科研部门针对项目区的实际情况,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总结出来,是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耕农艺措施为一体的综合治理措施,先进、实用、可靠,基本上不存在风险。3、自然风险农业项目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具有自然风险,主要包括自然灾害、病虫害等方面。龙游县地处我省贫困地区腹心地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立体气候明显,生态条件优越,是红豆杉的适生区,自然风险较小。4、资金风险本项目资金主要来源于县财政补助资金、科技扶贫资金、企业配套、农户自筹三个方面,并有国家政策的支持,不存在风险。三控制措施1、市场风险本项目市场风险较小,可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一是严格控制各项费用,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的竞争力。二是选择优质价高的对路品种。三是采用先进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在价格上赢得优势。2、技术风险本项目技术措施较为成熟,风险主要从两方面加以控制。一方面,工程建设时严格保护工程质量,在工程硬件上不出任何纰漏。另一方面,工程建成后加强综合管理,在工程软件上降低风险。3、自然风险项目区是红豆杉生长最适宜区。定植红豆杉苗木,自然风险主要为苗木抗旱,对抗旱水池建好后,自然风险极度降低。针对病虫害,采取“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化学防治与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