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秋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2017年秋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TOCOM的支持1认数1、2、3、4、5、6、7、8、9、10。2学会数数的方法,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某一个数字来表示。3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同样多。4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我们就说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1通过数数,初步了解数数的情况,学会数数的方法。2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3通过操作,初步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1数一数1课时2比多少1课时数一数教材第25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第1、第2题。1通过数数,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初步教会学生数数的方法。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初步培养学生爱学校、爱学习、爱科学和团结友爱的思想品质。了解数数、认数的情况,掌握数数的方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美丽的校园”的挂图或多媒体课件,110的数字卡片。“同学们,你们能从1数到10吗数数看。”同桌两人一组互相数数。集体交流先请几个会数数的同学数给同学们听,再请不会数的同学试着数几次。1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多媒体课件或挂图显示一所美丽的校园。先出示一位老师,再出示两位学生学生“老师好”同时敬礼。老师“同学们好。”,接着陆续出示一组一组的学生,可以让学生说说他们都在干什么。然后出示从天边飞来7只鸽子伴有哨音或鸟叫声及美丽的校园。老师启发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学校。”“对,这是一所美丽的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都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请你们仔细看看,这里有什么,数量是多少呢”先让学生自由地观察。再让同桌之间互相说说看到了什么。最后全班交流,指名让学生说一说,当学生每说完一种时,老师启发提问“还有什么”2数图中事物的数量。老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说,按数目从小到大数出图中人和物的数量。1数数量是1的人和物。提问“图中有几位老师”回答“一位老师。”配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一位老师并加上圈。还有哪些物体的数量是“1”引导学生答出“一面国旗,一个小花坛,一个足球场”老师引出像这样,一面国旗,一位老师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课件同时在图的左边出示数字”1”。学生自己读一读,认识数字“1”。2数其他数量的人和物。数到数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可能会回答“看出来的”或“数出来的”。老师可以让数出来的同学到前边数给大家看。数完后,可以让全班同学发表意见,说说他数得对不对。然后让学生自己再指一个数一个,重数一遍。注意口、手要一致才能数对。3认读110各数。10个数都数完后,老师逐一板书出110各数。先让学生自由读这些数。同桌互读。集体交流,先找学生从1读到10,再从10读到1。游戏结束后老师指一个数学生读一个数。还可以拿110的10张数字卡片玩“儿童读数”游戏把卡片背面朝上拿好,然后翻一张,看谁很快认出是几,这张卡片就先归谁,最后谁得的卡片多,谁就是获胜者。游戏结束后把卡片归还。3数身边的实物。刚才这幅图中有数量是1的,是2的,是3的你身边的人和物哪些是这些数量呢请仔细观察,看谁说得多。老师引导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几支铅笔一组有几名同学可引导学生这样叙述我有3支铅笔,用3来表示一组有5名同学,用5来表示1练习一的第1题。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再认真数。2练习一的第2题。先让学生数一数上面四幅图中小动物的个数,再数一数下面四幅图中小圆圈的个数,然后把上、下相同个数的图片连起来。1看图,涂一涂。2观察下图,操场上大家都在做什么活动有几个同学在跳绳3找规律接着画。课堂作业新设计1572上面一排图中,第2幅图中有5只松鼠,第3幅图中有4只母鸡,第4幅图中有6只蝌蚪。下面一排图中,第1幅图中有5个圆圈,第3幅图中有6个圆圈,第4幅图中有4个圆圈。把相同数字相连即可。思维训练12踢毽子、跳绳、踢足球。2个3分别画7个和9个。数一数1、2、3、4、5、6、7、8、9、10。根据物体的个数,按一定的顺序数,数到最后一个是几,就是几,可以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某一个数字来表示。1创设情境,给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时间。展示“美丽的校园”图之后,先让学生随意看、随意说,自由发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指定内容,让学生“看看,说说”,全面了解画面的内容,并把尊敬老师、爱护同学等思想品德内容渗入其中。然后让学生由数画上的物体到数身边的实物,体验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数一数”的学习活动中,注意关爱每个学生,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感到“我能行”,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数一数”这节课,也是入学教育课。老师应充分利用“美丽的校园”的画面资源,指导学生看图数数。由学生自由观察数数到有序观察数数,让学生领悟观察的方法。由老师反复提问“还有什么”使学生明白要认真、仔细地观察。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融入到数数的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掌握数数方法的同时,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比多少教材第6、第7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第3、第4题。1通过操作,初步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2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掌握比较的方法,会正确地比较事物的多少。主题图或多媒体课件,和等图片。1数数,从1数到10,从10数到1。2认数。老师拿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老师说数,学生拿卡片。1学习“同样多”。1设置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引入新课。老师边讲故事边出示主题图或多媒体课件。在一条蜿蜒的小河边,小猪们正在帮小兔子们盖房子。他们有的搬砖,有的扛木头。河里的小鱼被这热闹的场面吸引住了,禁不住跳出水面,瞪大眼睛想看个究竟。热情的小兔子还在房子前的桌子上摆好了水果和蔬菜来招待客人。2让学生自己观察,同桌互相说说图意。3提问图中有几只小兔子让学生拿出学具代替小兔子摆出来,老师将图中的4只小兔子复制下来放在图的下面或把4只小兔子图片贴在黑板上。4再问“每只小兔子搬几块砖”随着学生的回答,逐一将图中的4块砖复制下来与小兔子一一对应,每复制1块砖,都用对应线把小兔子和砖连起来,表示1只小兔子搬1块砖。5让学生用学具代替砖照此方法摆放。老师说明1只小兔子搬1块砖,正好都对上了,没有多余的小兔子,也没有多余的砖,这时我们就说小兔子和砖的数量同样多。板书同样多6让学生说说小兔子和砖怎样比。小兔子和砖比较,1只小兔子搬1块砖,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兔子和砖的数量同样多7学生摆一摆,说一说。拿出2个摆好,再摆,要和同样多。摆好后同桌交流,再集体交流。找学生到模型上摆,让大家看,重点交流摆的方法并表述出来。你是怎样比较和的我是数出来的,有2个,也有2个,那么和就同样多我是摆的,1个对着1个,没有多余的,也没有多余的,我就说和同样多2学习“多、少”。1提问小猪们在干什么有几只小猪,有几根木头引导回答小猪们在扛木头,有3只小猪,有4根木头。提问小猪和木头的数量怎样比自己想办法比比看。在自己比的基础上,同桌交流比的方法。2集体交流。在学生发表意见的基础上,老师把小猪和木头一一对应起来,木头多1根。老师引导说明1只小猪对应1根木头,小猪没有多余的,而木头有多余的,就是木头多,小猪少。我们就说木头的根数比小猪的只数多,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同桌互相说说。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木头的根数比小猪的只数多板书多、少3仔细观察图,看还可以将谁和谁相比。1提问图中有几个苹果1只小猪吃1个苹果,够不够两人合作用学具摆一摆,得出答案。2还可以谁和谁比小组合作,看看图中还有什么,用学具摆出来。每人摆一种并表述出来3集体交流。鼓励与众不同的比较方法。可随意进行比较,可以是动物间的比较小猪和小兔子,小猪和小鱼,也可以是动物与水果或其他物品的比较。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清楚地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同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1教材第7页“做一做”的第1题。1学生拿出自己喜欢的两种学具摆一摆,使得这两种学具同样多。2比较完后说说比较的结果,先同桌说,再指名说。2教材第7页“做一做”的第2题。1两人一组随意摆,并说说比较的结果。2集体交流。不同类的比较和比,多。同类比较和较,前边的比后边的多。你是怎样比较的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可以是数出来的,也可以是凭直觉,等等3教材第7页“做一做”的第3题。1根据图中的对应关系,让学生说说结果。2再让学生说一说,还有没有其他的比较方法。4练习一的第3题。先看看两种动物是不是同样多。再让学生用不同的比较方法进行检验。最后老师订正,可能有的学生用画对应线的方法比,有的学生用数数的方法比,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是对的,老师都要加以鼓励。5练习一的第4题。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再集体交流,主要交流比较的方法和表述是否正确。1画,数量比少1。2把数量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课堂作业新设计1、2略3在蜜蜂和小狗后面画“。4鸡少5红球少思维训练12略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同样多。多和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我们就说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回顾旧知,引入新知。通过主题情境,一步一步地将学生引向学习内容,教学自然巧妙,有水到渠成之感,充分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通过丰富的情境,引导学生用“同样多”“多”“少”来描述事物间的数量关系,让学生轻松自如地参与到教学中,能主动地学数学。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都得以提高,建立起较强的数感。2尊重学生,给予语言的鼓励,学生用词不当时委婉纠正。让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尊重学生合理的选择,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油然而生,自然而然地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提出数学问题,进而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上、下”“前、后”和“左、右”的基本含义及其相对性。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和“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2会用“上、下”“前、后”和“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1上、下、前、后1课时2左、右1课时上、下、前、后教材第9页的内容及练习二的第1、第3题。1让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从而经历建立“上、下”和“前、后”的方向感的过程。2能正确辨别“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及体验其相对性。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正确辨别“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及体验其相对性。课件或挂图,各种汽车、火车、轮船图片。游戏导入新课。1请你把数学书放在桌上,再把铅笔盒放在数学书上,然后把你的双手压在铅笔盒上。说一说,数学书上面是什么你的双手下面是什么。2你和同桌站成一排,说一说,谁在前面,谁在后面。3板书题目上、下、前、后教材第9页主题图。课件动态显示第9页主题图。说一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这是一幅大桥的图画。蓝天下,雄伟的大桥横跨江河,一艘轮船正从桥下穿过,大桥铁路上正奔驰着一列火车,铁路上方的公路上正行驶着一辆辆各式各样的汽车课件显示汽车在火车的上面,火车在汽车的下面。请你回答汽车在轮船的面,轮船在火车的面。请你继续观察,你还能想到什么汽车的下面有火车和轮船。课件显示公路上行驶的3辆汽车。小轿车在前面,卡车在中间,客车在后面请你继续观察,你还能想到什么客车的前面有卡车和小轿车卡车在小轿车的后面,在客车的前面。老师提问同样是火车,为什么一会儿说它在上面,一会儿又说它在下面呢同样是卡车,为什么一会儿说它在前面,一会儿又说它在后面呢使学生理解在位置关系不变时,对于两个物体,上下和前后位置关系是绝对的但对于三个物体,参照物不同,上下和前后位置关系也会不同。只要能用自己的话把道理说清楚就可以了。如火车对轮船来说,在轮船的上面火车对汽车来说,却在汽车的下面卡车对客车来说,在客车的前面,卡车对小轿车来说,却在小轿车的后面。1教材第9页“做一做”。通过“拍手游戏”让学生巩固“上、下、前、后”的概念。2将练习二的第1题制成课件,使学生理解在运动中“前、后”是可以发生变化的,不是永远不变的。3练习二的第3题。让学生自由发挥,老师巡视指导。三个小朋友站成一排,小明说“我在小力前面。”小力说“我在小林前面。”他们三个人,谁在最前面,谁在最后面课堂作业新设计略思维训练小明在最前面,小林在最后面。上、下、前、后在位置关系不变时,对于两个物体,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是绝对的但对于三个物体,参照物不同,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也会不同。1这堂课的设计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动物或人物并介绍它们的排列位置。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自主选择权,培养了学生独立的个性和见解采用多样化的呈现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由观察图上物体摆放的位置到寻找教室里人或物的位置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提高学习兴趣。2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给学生提供大量主动探索、体验、领悟与创造的时间与空间。再利用教室里的场景,组织学生观察、交流、正确描述其他人或物与自己的位置关系,建立空间位置的概念。老师不急于下结论,而是留足时间让学生去讨论,想办法证明。学生在争辩中发现了问题,体验了学习的快乐。老师起到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3重视知识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在生活中学习、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教育理念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将学数学与用数学有机地联系起来,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培养了学生既学习数学知识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左、右教材第10页及练习二的第2、第3、第46题。1让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从而经历建立“左、右”方位感的过程。2能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3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课件或挂图。1创设问题情境,感知自身的左右。学生做拍手游戏。老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刚才是用什么拍掌的学生回答2体验“左、右”。1请伸出你的右手,再伸出你的左手。2看一看。请同学们看一看自己灵巧的双手。3说一说。谁来告诉大家,在生活中,你常用右手做什么用左手做什么老师小结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可以做许多许多的事情。同学们看一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学生边指边说。板书题目左、右1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教学例11举左手,举右手举右手,举左手。左手摸左耳朵,右手摸右耳朵。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2拍一拍。在身体的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各拍两下。2做一做。1摸摸你的左耳,摸摸你的右耳。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抬抬你的左脚,抬抬你的右脚。2用左手拍拍右肩,用右手拍拍左肩。用右手指指左眼,用左手指指右眼。3在群体中感知左边和右边,建立方位感。指一指,说一说。第一排中,坐在最左边的是谁坐在最右边的是谁第二排中,从左往右数,第3个同学是谁从右往左数,第3个同学是谁老师小结同一个人,从不同方向数,所在位置的表述方式就不同。同桌先互相说一说,再汇报。你的左面和右面都有哪些同学请你介绍一下周围的小伙伴,好吗如你的前面是,后面是,左边是,右边是。从前往后数你是第个,从后往前数你是第个。3体会左、右的相对性。1伸出你的右手,与同桌握握手,你发现了什么虽然伸出的都是右手,但从一方的角度看,两只手却不在同一个方向两个人面对面站的时候,左、右刚好相反2通过做游戏,巩固认识。师生齐举右手,再齐举左手。两名学生演示,全班齐做。伸出右手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自己的右手搭在对面同学的右肩上,自己的左手搭在对面同学的左肩上。3两人一组,判断桌面上的东西在对面同学的哪一边,加深对左右相对性的认识。4左、右在生活中的应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生活中,人们为了维持秩序,制订了一些规则。其中按照左、右制订规则的事例也很多,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逐一出示下图。上、下楼梯靠右行车辆、行人靠右行乘滚梯时靠右站立等。1教材第10页“做一做”的第1题。老师读题,让学生来做动作。2教材第10页“做一做”的第2题。同桌互相说一说,并按要求来放。3练习二的第2题。让学生练习辨认前、后、左、右。4练习二的第3题。学生分组完成这一综合活动,老师巡视,并集体订正。包含了前后、左右等知识5练习二的第4题。根据生活经验,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些物品应如何摆放。根据物品的摆放位置,让学生说一说各物品的方位。6练习二的第5题。学生根据上、下、左、右贴图,老师巡视,并集体订正。7练习二的第6题。1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根据上、下、左、右来确定行走路线,每组推举一人说出本组的讨论结果,老师给予评价。2根据图中信息,提出与1、2不同的问题,其他同学解答,老师订正答案。把小朋友左手中的气球涂上颜色。课堂作业新设计略思维训练略左、右以自身为中心确定左、右。与右手相对应的一边是右边,与左手相对应的一边是左边。1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融于生动有趣的、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体验左右的位置关系及其相对性。如组织学生利用自己身体上的左右开展有趣的游戏活动组织学生表演上下楼梯,体会左右位置与判断者的关系,这些无不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践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的理念。2注意数学学习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充分利用教材上的练习与场景,并由此延伸和挖掘大量的生活实例,无论是新课引入、范例的选择、练习的设计,还是作业的布置都将学生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去感受、发现、比较左和右的不同,学会用辩证的观点了解其相对性,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运用数学,实践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以及“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的理念。1认、读、写15各数,认识“”“”和“”,用“”“”和“”正确比较15各数的大小。2自然数的基数含义几和序数含义第几。35以内数的组成。4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用加法计算。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运算用减法计算。根据数的组成计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50可以表示什么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60加几,仍等于几几减0,仍等于几0加0等于0,0减0等于0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结果还是0。1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和第几。2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3认识符号“”“”和“”,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并会用语言等于、大于和小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4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6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看图列式计算。115的认识3课时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4课时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2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15的认、读、写及顺序教材第14页至第16页的内容及练习三的第1、第2、第4、第5题。1会数数量在5以内物体的个数,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学习习惯。3利用“农家小院”图,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重点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难点15的书写。1“农家小院”的电脑课件或挂图,15各数写法的课件,计数器。2学生准备15根等长的小棒,15的数字卡片各一张,计数器每人一个,点子图及实物图片等。1了解数数情况。你会数数吗请你数一数。同桌互数,从1102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1创设动画情境。老师将“农家小院”图制成电脑课件、投影或挂图农家小院里,一位老奶奶站在房门前,旁边一只可爱的小狗跟着老奶奶房顶上有几只小鸟在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你们数一数有几只小鸟再数一数老奶奶身旁有几个大南瓜小院中的向日葵迎着太阳展开笑脸,几只蝴蝶飞来飞去还有几只鸭子和小鸡。2数数。请你仔细观察这幅画,画中有哪些人和物,分别有多少然后把观察到的在小组里交流。最后集体交流。老师引导按一定的顺序数,先数数量少的,再数数量多的。3认、读数字15。在集体交流时,当学生说“1位老奶奶、1只小狗”时,就将1位老奶奶、1只小狗图移到主题图下面如教材所示。说明像这样,1位老奶奶、1只小狗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在小狗图下面贴上数字“1”,同时让学生找出数字“1”的卡片,摆放在桌子上。提问这幅图中还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可能有许多答案,如有一座房子等。2、3、4、5的教学过程可仿照1的教学。在学生用15各数表示出图中的人和物以后,移动5张数字卡片,学生看着这5个数字认一认,并说说这5个数字各像生活中的什么。先在小组里说说,然后集体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概括出15各数的形状特征1像小棒单个摆,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秤钩挂东西。通过这些形象的比喻,加深学生对15各数的记忆,并通过儿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学习15各数的基数含义。1老师指着“1”问这个数是几它表示什么请你拿出小棒来表示这个数的多少。学生拿出1根小棒,摆放在数字“1”的下面。可让一名学生到前边演示。请你拿出2根、3根、4根、5根小棒,分别放在数字卡片2、3、4、5的下面,可以摆出你最喜欢的图形,摆摆看。学生动手摆,老师巡视。集体交流,展示自己摆的图形,并说说用了几根小棒。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用数表示物体的乐趣。2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各数表示。说一说,再集体交流。5学习数序。1逐次感知15的数序。老师在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问“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来表示”学生回答后板书“1”。让学生在计数器上先拨上1颗珠子,然后老师让学生再拨上1颗,看看是几颗。“1添上1是几”学生拨完后回答,老师动态展示“1颗添上1颗是2颗,即1添上1是2”的过程,并板书“2”。在2的基础上,依次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1颗、再拨1颗,然后老师利用课件清楚展示2添上1是3、3添上1是4、4添上1是5的过程。2整体感知15的数序。让学生将“点子图”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然后老师提问“1的后面是几5的前面是几3在谁的前面又在谁的后面”也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然后老师再提问。6学习15各数的写法。1学习1、2的写法。先展示1、2的书写笔顺2遍及在写字格中的布局,让学生仔细观察。最后在课本的写字格中描写1、2。写字时提醒学生做到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本子一尺远。书写要工整、干净、美观。老师巡视时,发现写得好的在全班传阅展示,写得不正确的要及时纠正,以鼓励为主。2学习3的写法。方法与1、2的学法相同。写3时提醒学生,3是由两个半圆组成的,开口向左。3学习4、5的写法。方法与1、2、3相同,这两个数都是两笔写成的。4是先写“”,再写竖,成“4”。5的第一笔先写“”,再写横,成“5”。1教材第16页“做一做”的第1题。先让学生数出图中每种物体的个数,再与中间的数字对应用线连起来。2教材第16页“做一做”的第2题。老师先引导学生看第一幅图,提问“有几只小羊,用几来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动手将“1”写出来。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其余4道题。3练习三的第1题。老师读好要求,使学生明白应根据上面给出的数来涂色,允许学生喜欢什么颜色就涂什么颜色,学生涂完后应反馈订正,并说说为什么。如“第一组图,因为上面写着2,所以我就涂2个气球。”说时不突出颜色,要突出数量。1数一数,然后在括号里填数。有个,有个,有个,有个,有个。2用红色涂2个,用绿色涂4个。3在里画你喜欢的图表示数。35课堂作业新设计1略254323提示答案不唯一,只要涂的个数对即可。思维训练1123452用红色涂2个,用绿色涂4个时,可涂不同位置,只要数量对即可。3略教材习题练习三2略4有3头象。还可以数长颈鹿、斑马等。5略15的写法“1”要从上到下,略倾斜,不能写成竖。“2”从左向右写半圆后倾斜向下,然后向右拉平。“3”注意两个半圆要写得圆滑些。“4”要注意第二笔的起点处比第一笔的起点处略低,同时倾斜。“5”的下半圆要写得圆润些,占满格。1创设情境,把学生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研究的对象。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如果我们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研究的对象,学生就会感到亲切,对数学产生兴趣,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2优化数学活动,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学生可以体验的数学事实。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深入地理解15各数的基数含义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需要把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阿拉山口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
-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及答案
- 生产文员工作总结2025年
- 社区知识及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社区消防知识培训课件学校
- 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肇庆市七年级(上)期末数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 材料复合加工合同范本
- 纸品厂承包送货合同范本
- 衣柜重装服务合同范本
- 2024届吉林省高考冲刺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
- 全套电子课件:基础会计(第五版)
- 民事起诉状(网购虚假宣传)律师拟定版本
- 精神发育迟滞的护理查房
- 《中式面点》课程标准
- 门面租房合同
-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 简易施工方案模板范本
- 2023年青海省新华发行集团限公司招聘3人(共500题含答案解析)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题含答案附详解
-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 0201010204 螺旋锚基础施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