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信息化推广手册_第1页
医药行业信息化推广手册_第2页
医药行业信息化推广手册_第3页
医药行业信息化推广手册_第4页
医药行业信息化推广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药行业推广手册序言医药行业总体介绍医药行业的发展历史和背景中医药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展情况世界医药行业的发展历史与阶段性特征医药行业的构成医药产业的分布医药行业的现状与前景展望2008年我国医药行业主要政策分析报告医药行业信息化我国医药企业信息化现状我国医药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医药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医疗机构解决方案制药业解决方案医药流通业解决方案医药行业信息化推广医药行业营销特点分析医药行业信息化推广实用技巧医药行业相关知识医药行业常用术语医药行业黑话知名外资医药企业名录医药行业相关网站推荐序言医药行业总体介绍医药行业的发展历史中医药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展情况中医学是我们祖先几千年来创造和留传下来的珍贵的民族医学,也是世界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各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下,通过历代医家长期经验积累和理论总结,形成并丰富了我国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是经历了一个漫长时期,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1先秦至东汉医学发展较活跃祖国医学发展与其它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是同步的。从内经、难经、神农本草、伤寒论四部医学古籍的相继诞生,已标志着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这个理论体系简而言之,即是理、法、方、药。详而言之具有十大部分,即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诊断学说、辨证学说、治则学说、方药学说、针灸学说、摄生学说,这就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组成核心部分。2魏晋唐祖国医学师承传授不显,理论停滞不前当医学发展到晋唐时代,受到当时的历史影响,发展缓慢,就其原因有重儒轻医,由于佛学的盛兴,人们患病不去就医,而是求神拜佛,再就是保守思想,当晋代王叔和整理完伤寒论之后一直未得到问世,在唐代孙思邀晚年才见到,正如孙氏所言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其它古医籍也是同样,由于受到战争的破坏和科学技术所限,刻板书量少,大量靠手抄本进行,难于流传。但有一点值的提出,这个时期虽师承关系不明显,而对医籍的掇辑仍大有人在,如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孙思邀的千金要方、王涛的外台秘要其收辑残缺之功亦相当可观。对今天研究古医籍文献有很大帮助。3宋元时期以学术争鸣四库全书提要云“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在宋元时期,新说渐兴,其有影响的医家有刘完素、张元素、朱丹溪,李呆、张从正等医家,他们各抒己见,独树一帜,均与古方立异,促进了医学理论的发展,推动了学术争鸣,打破了宋代之前的墨守成规的医因,与魏晋唐时期之收辑残缺大相径庭。在其家的学术思想影响下,学者成才之道的途径有了很大的拓宽,有师承,如李东垣,王好古,罗天益、朱丹溪、滑仁等都是名师出高徒,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私的,如张从正和淑刘河间有自学成才的,如刘河间,张元素。这些医家之所以有成就与他们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古医籍,善于研究问题,阐述自已的主张,从而形成医学特色,即恢复了辨证论治的优良传统,改变了历史上侧重于经验方的局限,因此能够盛兴200多年,对明清两代医学的发展影响很大。4明清医学复古之风大兴当医学发展到明清时期,受到当时汉学大兴复古的潮流影响,以小学为工具,以内经、难经、伤寒论典经为内容,以校勘训之古为核心,大兴研究考据之风,致使宋代和宋代之前的一些名医、名著进行大量点校。从事此项工作的医家有徐大椿、柯琴、薛雪,昊塘等医家。在此已有西方医学的传入,又涌现出一大批中西医汇通的医家,他们对祖国医学的生理、病理又有新的认识,对提高临床疗效又迈出了一大步。从以上4个阶段可看出,祖国医学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完善的,而不是孤立的受到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自然科学影响的。世界医药行业的发展历史与阶段性特征世界医药行业的发展已经经历了1000多年的历史按照制药技术和制药企业的制度创新过程进行划分世界制药业发展的历史可以分成以下三个主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801945年的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世界上几乎没有全新的药物产生制药企业只是采用一些较原始的方法进行程度很小的药物改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伴随着青霉素的大规模研发制药业进入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该行业的主要特点是(1)制药企业建立了正式的内部研发机构和自行研发项目;(2)新药研发的速度比以前大大加快这一阶段的早期新药物研发的方法主要是采用“随机筛选法”但是,直到20世纪70年代,新药物的研发方法才开始过渡到“导向性”的药物发明或“设计性”的药物研发这种研究方法主要利用了自然科学在分子生物化学、药理学和酶学方面的发展。第三阶段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是直到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基因工程在生产中的使用,才标志着这个阶段的真正开始并且新药物的发明在这个阶段也才变得越来越普及。(一)随着合成染料工业在德国和瑞士的出现,可以将现代医药工业追溯到19世纪中叶。在1880年,染料和其他有机化学的药效被发现这就是最初的瑞士和德国的化学公司,如CIBA、SANDOZ、BAYER和HOECHST,它们的技术能力在染料和有机化学行业里举足轻重。到19世纪后期它们开始涉足于医药制造业。在美国和英国,医药制品的大量生产开始于19世纪后期。然而,当瑞士和德国较大的化学制造企业逐渐将产品倾斜于医药产品的时候美国和英国却出现了专门的医药制造者。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德国的公司控制了整个制药行业,其产出几乎占世界药品产量的80。在制药业早期,制药行业与严格的科学联系得并不紧密。直到1930年,随着磺胺药物的发现,制药公司才承担了少量的正式研究,许多新药物主要是基于已有的有机化学品进行生产,或从自然原料中分离出来(如草药),几乎没有通过正规的药品监测来确保它们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抗生素的需要标志着医药行业向研发密集型企业的过度。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美国政府组织了大规模的新药研究项目,并致力于进行药品生产技术的发展,这些研究重点集中在商业化的制药生产工艺技术和化学药品结构分析。青霉素的商业化是制药行业发展的分水岭,由于在战时致力于开发青霉素积累了技术经验和组织能力,并认识到药物发展能够带来丰厚的利润制药公司开始了大量投资于药物的研发,并形成了大规模的研发能力。由于对具体疾病没有详细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就能够致富,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医药公司开发了随机筛选的研究方法。按这种方法,自然的成分和化学化合物通过试管试验和动物实验进行随机筛选以达到潜在的治疗目的,医药公司藏有庞大的化学化合物库。并且在类似沼泽、河流以及土壤样本中搜集了新的化合物。研发人员筛选药物一般是依靠动物模型。在这种方法下制药公司通常在发现治疗一种疾病的药物的同时,又在寻找着对另外一种疾病的治疗,由于连最多产的化学家在一个星期内要合成几种化合物也是很困难的。所以研发人员倾向于将注意力集中在合成化合物的变体上。这种变体在筛选时已经显示出具备药物的效力,但它却可能并不完全适合作为药物使用。因为任何一种化合物都可能有无法接受的副作用,所以新化合物的设计将是一个辛苦和漫长的应用分析化学和医学化学技巧的过程。在这一段制药业发展历程中,因为随机筛选的能力是以内部的组织程序和默契的技能为基础的,所以,早期进入制药行业的公司便发展出了更为严格的筛选过程,想要进入这个行业的公司是很难模仿的,这就形成了它们进入这个行业的障碍。另外,在随机筛选的方式下,公司之间的交流很少,因为当公司的研发活动基本遵循大数定律时,将很难从竞争中学到知识。在制药行业,随机筛选的方式被使用了许多年,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几百种新的化学实体药物被推出,几个重要类别的药物被发现。在制药史上,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推出几百种新的化学实体药物是非常罕见的,达到了平均每年几十个的速度,并集中在一些快速发展的领域,如中央神经系统、强胃剂治疗、抗感染性和抑制细胞性药物等。据估计,在所有被发现的新化合物中,只有五千分之一能够被市场所接受。(三)20世纪70年代早期,医药产业开始更直接受益于大规模的公共保健研究基金。70年代中期开始,在生理学、药理学、酶学和细胞生物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些主要是来自于公共基金资助的研究领域,导致了在理解已有药物的机理方面巨大的进展,以及许多疾病的生物化学和分子根源,这些新知识对发现新药物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分子遗传学和DNA技术开创了医药技术新时代,高级技术的应用伴随着两条轨迹第一条轨迹是将遗传工程应用在制造蛋白质制造技术上,这种蛋白质的疗效已经被大量的实验所证实,并已被允许作为治疗的替代物来推广。第二条轨迹是运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来提高传统的小分子合成化学药的生产效率。生物工艺技术对于一个想在医药行业成功的组织和整个行业的结构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美国,生物工艺技术是二战后第一次大规模进入医药行业的引发力量,第一次新生物工艺技术基因技术是由DNA重组技术科学家HERBERTBOYER和风险投资家ROBERTSWANSON创立于1976年,基因技术成为大多数新公司的组建模式,它们主要由大学的附属机构,通过科学家和职业经理人合作组建,有风险资本支持。它们的特殊技能在于有包含新技术的知识和研究能力,它们的目标是将新的科学发现在医药领域予以商业化,这主要由有两方面的技术来实现基于单克隆抗体的诊断法和治疗法。基因技术很快被大量的新进入者所仿效,进入者的数量在1980年达到高潮。1980年代以后,行业进入者一直保持着较高速度。第一个生物技术产品人工胰岛素,在1982年被批准,在1982年和1992年之间,16种生物技术药品在美国市场上被批准。源自生物技术疗效药物和疫苗的销售额达到820亿。制药科学的产生过程中,作为医药公司的新生物科技厂商NBFS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起点的是上游技术和研发服务提供者的公司。作为下游的购买者是提供研发资金和进入市场的资源大厂商。技术的分工使得网络化的联合结构变得十分灵活和方便,即由NBFS体现出的科技知识的抽象化和系统化的特性,将创新过程分割成纵向的不同阶段成为可能,而每个阶段由不同的公司来完成。医药行业的构成医药产业的分布从地域角度看,医药行业地域集中度表现非常突出,部分地域由于拥有适合民营经济发展的土壤已经在20世纪90年代领跑全国,能够独立拥有3个以上大型医药企业的省市集中于六个地区化学原料药的冠军省份浙江、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重磅炸弹的富集地区西安以及20世纪90年代中药业的领头羊四川与吉林,以及后起之秀广东。同时,这六个地区医药上市公司的数量也在国内领先。浙江浙江的民营经济与原料药战略地位的提升,是近几年国民经济中最大的亮点之一。在资本层面上,由于该地区10家医药上市公司中绝大多数(7家)还是完整意义上的国有企业,其多数领导者的MBO(管理层收购)计划还未破冰,深圳前期的产业发展离不开资本运营与高科技项目孵化的帮助,生产要素瓶颈在营销队伍建设。该地区营销队伍最为完善的企业当属太太药业太太药业兼并丽珠集团正是看中其十多年积累起来的消化道、心血管、抗感染三大治疗领域的医院专业营销团队。西安中国近期不到10个重磅炸弹药物(单品种年销售额超过5亿元)中,有三个出自同一城市西安,分别是吗叮啉、步长脑心通与利君沙,其中步长集团创造了第一阶段万人营销团队农村包围城市战役的巨大成功,目前已经拿到国家批准文号,新产品也次第出现。吉林民营医药产业生产要素方面不尽合理,突出表现是生产所占比重高,造成企业对于市场开发控制力度不足,主要表现为流通领域营销费用与管理费用比重过高,造成企业盈利能力有限。吉林的医药类上市公司净资产排名靠前,如通化东宝、吉林敖东,而大多数企业新产品开发仍停留在剂型改造等短线品种方面,对于资本运作与创新药物开发重视不够。四川四川省的中药产业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内的新领头羊(20世纪80年代是广东),但是该地上市公司的素质却并非尽如人意,原因与吉林、北京相类似,这里从政府到企业都很保守,对外合作、省外重组的可能性较小,而且还没有山东、深圳等地政府的改革力度。这里的优势资源有地奥等中药现代化领头羊企业,还有丰富的中药资源与勤劳廉价的人力资源,如果企业层面的重组并购落到实处的话,产业升级与科研开发也有望突破。广东广东是医药大省,整体实力位居全国前列。中药、化学药物制剂、生物制药产品领域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医疗器械在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领域已形成一定优势。2004年广东医药工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量居全国前列,医药制造业的增加值增幅为37广东省医药产业的集中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市场规模优势,产业内部集中度不断提高,产业结构处于优化过程。已初步形成化学制药、中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医药商业等比较完整的医药产业体系。拥有一批综合性大型医药企业。它们在我国的医药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中国版图上的一极,广州无疑成为了行业的一个重要的集散中心,世界级的医药业界巨人无不在广州设立机构,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大的舞台。医药行业的现状与前景展望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原料药的生产和出口大国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制剂和疫苗产品生产国。不少地方政府把制药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山东、江苏、浙江、广东、上海、河北等省市产业规模较大。我国制药工业总体规模在整个国民经济36个行业中排名第1820位,居中等水平。医药工业占GDP的比重1995年为2,2005年为4,但与发达国家占1015的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距离。目前医药生产企业5000多家,就业人数130多万人,加上8700多家医药商业批发企业、几十万家药品零售企业,全国医药行业从业人员已超过500万。“多、小、散”局面依然存在。国际上一些较好的新剂型、新型给药系统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缓慢,如皮肤吸收剂、透皮给药贴膏、口腔黏膜剂、长效缓释、控释剂等,不少剂型仍为空白。国家批准的18万件药品生产批文中,化学制剂109万件,其中有262个品种,超过100家企业生产,每个品种平均有9个文号,企业普遍缺乏专利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我国生产原料药1500种左右,年产量60万80万吨,产量居世界第一,出口产品主要是能耗高、污染重、价值低的大宗产品。大部分企业还没通过美国FDA或欧盟的药品注册,有些企业出口医药中间体,或以化工原料粗品名义出口原料药,制剂产品出口还刚起步。1我国医药企业的现状11我国医药生产销售保持较快增长势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536亿元,同比增1842006年全国医药行业累计实现工业销售5267亿元,同比增长194全年医药工业平均产销率为954,处于历史较高水平。12经济效益形势仍然严峻2006年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400亿元,年增长11,处于历史低位全国工业利润增长37全国5730户报表显示,累计亏损企业1368家,行业亏损面为2262累计亏损额为4463亿元,同比增长273。13医药出口继续保持增长2006全年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670亿元,同比增长255,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化学原料药出口交货值2978亿元,增长17。医疗器械制造业出口交货值为1546亿元,增长43。生物生化制品出口交货值678亿元,增长305。制剂药品出口588亿元,增长163。中成药出口交货值为296亿元,增长226。142006年全国药品产量按制剂数量统计共生产片剂3241亿片,胶囊854亿粒,水针273亿支,粉针103亿瓶,大输液61亿瓶。通过GMP改造后,各企业产能都有提高。加上又新开了一些药厂,产能进一步扩大,因此许多企业开工不足,生产能力闲置情况严重,生产能力利用率明显不足,如大输液能力利用率仅70,水针是50多一点,片剂只有45,胶囊只有40,粉针只有27。15近年来医药行业工、商销售、利润情况分析2006年化学药制剂销售额为1382亿元,化学原料药销售值为1258亿元,中成药销售额为1140亿元。从销售利润率来看制剂832,化学原料药为527,中成药为914。医药工业的税前销售利润率是逐年下降2003年医药工业的税前销售利润率是942004年是882005年是842006年是79。如此之低的销利率,是难以进行科研创新、投资改造、持续健康发展的。年份销售收入年递增幅度利润年递增幅度说明1998200318828连续5年创历史水平200419115药品销售收入3472亿元,利润299亿元20052623药品销售收入4372亿元,利润367亿元2006175111同期全国工业利润增幅为31年销售收入5200亿元,利润415亿元表1近年来医药行业工、商销售、利润情况分析16医药商业领域近年销售利润情况2006年销售净额为2800亿元,比上年增长167销利率十分低,近年来一直徘徊在055073之间,2006年为06,实很难保障资金的周转投入。年份年利率费用率商业销售税前利润率2002102698805920039078750732004867680552005838753066200681375306表2医药商业销售利润逐年下降情况17从重点企业看,其情况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全国医药生产销售居前15位企业中,利润亦不断下降。从2006年年报中看出,诸如同仁堂、石药、海正、民生、东药、新华、上药、华药、广药等作为我们医药发展的骨干企业,其业绩同时也都在下降,整个产业的获利能力都在下降,造成医药产业自身发展能力下降,后劲不足。2006年全行业销售收入的利润率只有79,剔除其纳税后,剩下的利润率就不到6,用低于6的经营利润去进行科研、创新、改造、投资发展是很难的一件事了。整个行业获利能力下降趋势如此之快,决不是一个企业自身的问题,而是一个产业的共性问题,必须引起各有关领导部门高度重视。182006年各种经济医药工业企业情况实绩分析外商独资制药企业与合资企业在我国比重进一步加大。跨国制药公司凭着雄厚的资本与技术实力,以及相关政策,不断扩大其所占份额,增强对我国医药市场的占有率和控制能力。国有医药工业企业与2005年相比,又进一步下降。外资与中外合资企业,药品数量只占20左右,但利润已连续5年超过我国医药全行业利润的一半。2我国医药企业的前景目前的种种迹象及数据表明,从2007年起医药行业发展情况已有所改善,行业整体形势向好。据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保守统计,2007年全国医药工业销售收入超过6100亿元,增长幅度为24;利润总额突破600亿元,增幅达到50左右。三大因素促进行业健康发展。首先,医改直接拉动医药行业走出低谷。在国民经济持续向好的背景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数据显示,2007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增长122,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增长95,老百姓收入的提高必然带动医疗健康消费。而国家对“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政策支持,推动普药市场呈现出井喷式增长。其次,竞争环境得到净化。2007年,药品监管部门通过现场核查、飞行检查、各项抽查等为遵纪守法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这积极推动着产业健康发展。最后,2008年资本市场将进一步活跃。国际业外资本大量进入我国医药业,国内企业走向世界的趋势更为明显。除了通过研发外包与转移生产“走出去”外,我国企业正努力实现制剂出口的目标。美国、欧盟、日本三大市场药品消费总量占世界药品消费总量的88以往此领域只有中国的原料药,没有中国的药品制剂。但是,“现在国内大概有四五十家企业正在做EDA认证、欧盟认证和日本厚生省认证的准备工作,预计2009年下半年会出现一个认证高潮,十几家甚至二十几家企业有望通过这三个地区的政府认证,把中国制剂推向主流市场”。进入2008年,冰冻、地震、洪水等一系列的重特大自然灾害,因灾使用的医药产品成倍增长。进一步刺激医药行业的产品需求,也是我们考虑的一个因素。2008年我国医药行业主要政策分析报告08年我国医药行业重要政策目前医疗改革的具体方案还正在讨论,具体还没有推出的时间表,预计08年将会提出改革的纲要,在今后35年内按照纲要的要求逐步进行改革。十七大报告涉及医疗卫生事业的种种提法被认为是医改的前奏。这次报告关于医疗卫生的内容中有一个坚持、两个强化、三个重点、四个分开一个坚持是突出强调公共医疗的公益性质;两个强化是政府投入和责任、覆盖全社会的卫生服务体系;三个重点是预防为重、农村为重、中西医并重;四个分开是政事、管办、医药、营利与非营利分开。根据已知的消息来看,具体的改革步骤是将各个环节改革综合推进,具体来说就是“三改”并举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保障改革、药品流通体制改革配套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主要针对的是目前我国医院“以药养医“的生存模式以及医疗资源过分向大型医院集中的现象。2007年11月11日在中山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医院发展论坛“中,卫生部官员谈到对于医药分开的问题不是简单地不让医院卖药,其目的是切断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之间经济利益的关系,完善医疗补偿制度。未来医改方案有可能改变以往补贴“供方”即医疗机构的做法,转而补贴“需方”即患者,推进资源合理配置;对于医疗资源过分向大型医院集中的问题,预计国家将会加强社区医院和农村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对于这些医疗机构国家也将出台相应的政策。例如2007年11月16日起,部分通过简化包装、降低成本定点生产的城市社区和农村基本用药的产品正式批准上市。这次确定的城市社区和农村基本用药定点生产企业共十家,涉及18个品种。这些品种实行统一价格、统一标识。按照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要求,这些品种将通过减少流通环节、直接配送等方式送到社区和农村。医疗保障改革的首要任务是为城乡所有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够尽快使城乡所有居民都能够参加多种形式的医疗保障。全民医保依赖于三大保险制度的建立,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1998年以来已经基本建立,参保人数已经超过16亿人;新农合从2003年开始试点,2007年9月5日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到2007年底,新农合将覆盖80的县,2008年将覆盖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07年7月开始试点,2008年将开始扩大试点,2009年试点城市将达到80以上,2010年将覆盖所有城镇居民。从这点来看,政府无疑将会在医疗保障体制的建立中加大投入,这无疑将会使化学制剂生产企业受益。由于国家保障改革优先保障了居民“看大病“的医疗需求,因此对于制造大病需求药品的化学制剂企业将会得到更大的益处。以制造抗肿瘤药品为主导产品的恒瑞医药(600276)2007年13季度的营业收入同比增加了33,净利润同比增加了近60,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与往年相比都出现了加速增长的现象。药品流通体制改革主要涉及生产企业和最终的药品零售企业之间药品流通方式和环节的改变。最早的医药流通体制的改革是1999年底原国家经贸委发的医药流通体制改革指导意见,民营资本进入本是国企垄断的医药流通领域给这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生机,但同时也造成了医药流通领域的混乱。国家为了减少医药流通领域的混乱局面,分别出台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规范药品流通企业实施GSP认证等政策。目前我国医药消费的三个终端分别是医院、药店和社区和农村等第三终端,还包括少数几个大型的批发企业以及为数众多的小型批发企业,预计医院这个零售终端的改革对医药流通领域的影响最大。07年4月开始,南京的200多家医院实行了药房托管模式,医药公司将全面负责这些医院药房的经营和管理,和医院进行利润分成。同时社区和同村医院的兴起,将使更多药品从第三终端到达患者。医药行业信息化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企业信息化日益成为提升产业质量和竞争能力的根本保障。医药企业信息化,是指医药企业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对象,以改造医药企业的生产、流通、管理和营销等业务流程为主要内容,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目标的动,态发展过程。医药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涵盖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流通环节的信息化、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企业供应链和客户关系管理信息化等方面。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企业信息化外部环境不能忽略。它影响着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和实施效果,是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构成要素。2003年春天“非典”疫情突然爆发,中国传统医疗体制面临空前挑战的同时,中国医药企业作为在这场灾害面前最为特殊的行业,也扮演了非常关键的角色。一个意外的收获是,“非典”疫情的爆发竟也成为了中国医药信息化向深度发展的推动力量。“非典”成为医药企业信息化的助推器。“非典”对医药行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药用原料企业、制药厂、医疗器械厂、保健品企业、医药流通企业和医院,分处于整个产业链的不同位置,现实中尚不存在横向整合全部角色的超级医药企业。当SARS袭来之时,商机与危机第一次整体地调动了中国医药企业的全部力量,这个时候,医药行业的信息化软肋就显现了出来。面对商机,以一家制药企业为例,它既需要快速地创新和制造产品,同时更要能掌握和调动其上下游企业形成竞争优势。如果它不能整合原料提供商,理顺生产制造环节,表明其供应链SCM体系不够成熟;如果不能加快研发步骤或生产应症的产品,表明其ERP、协同生产和创新管理可能较弱如果生产的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可能表明其质量管理和精细生产等方面存在隐患如果不能抓住医药连锁店这样的销售终端,表明其销售和伙伴管理能力不强;如果没有医生或消费者市场的初步认可,或许表明其营销和客户关系管理CRM的不足对于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6000家生产企业在分食医药市场,没有强大的信息化工具,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轻易获得竞争的优势。“非典”危机同样挑战着医药企业的战略管理、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KM、决策支持DSS甚至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处理能力。企业的危机管理一般有三个阶段危机防范、危机处理、危机总结,但面对突如其来的SARS危机时,中国医药企业更多的是停留在危机的处理阶段。同样,没有信息化,就无法保障企业的灵敏性,整体的危机管理体系的建成也就无从谈起。随着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后SARS时代的中国医药行业,将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最近几年,中国医药企业数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减,但市场规模却不断扩大,市场竞争的加剧直接导致了大量的企业重组和兼并。广州药业、太极集团、哈药集团和东药集团等,都在近年通过重组由弱变强,由小变大。对于国内众多医药企业来讲,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E”化企业又称数字企业或电子企业EENTERPRISE,将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解决之道。我国医药企业信息化现状尽管医药行业被认为是一个资金雄厚的行业,但调查显示,大多数医药企业对信息化投资比较谨慎。相对于改制、GMP,GSP认证等行业强制规范性行为来说,医药企业的信息化更多的是一种自发行为。那些己经顺利改制又通过GSP,GMP认证的企业,对信息化比较积极主动,有实力的企业甚至做完了ERP企业资源计划,正计划做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分销需求计划DISTRIBUTIONREQUIREMENTPLANNING,DRP。而正忙着改制或GMP,GSP认证的企业,对信息化建设就显得不那么迫切。尽管这几年中国医药企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不同类型企业之间以及同类型企业之间的差距比较大。其中,大型企业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广大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差强人意。综合起来判断,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不足1,有近三成的医药企业仍停留在单机应用的起步阶段,总体建设水平不高,层次有待提高,企业信息化道路还很漫长,任重道远。因此,总体来看,目前中国医药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处于诺兰模型的整合期阶段221信息化机构与人才从内容上看,在制药企业和医药流通企业中,绝大多数设有相应的信息化部门、专门的信息化领导、专职首席信息官CHIEFINFORMATIONOFFICER,CIO、专职的信息技术人员。从数量上看,医药流通企业中的各项指标相对高于制药企业。见表21所示。设置情况专门信息化部门专职领导CIO技术人员50100制药企业4864762817医药流通企业72656406156表21信息化机构与人才一比率表222硬件建设情况1计算机拥有量为满足医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计算机拥有量是反映基础设施建设最直观也最有效的评价指标。在医药企业中每百人拥有计算机30台含以上的占14862029台的占9141019台的占2810台不含以上的占4229。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医药企业信息化建设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和单机应用阶段,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很低。2网络建设和使用情况计算机联网是实现资源共享的起码要求,也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医药企业互联网应用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有9665的医药企业接通互联网887的医药企业建设了内部局域网。有的医药企业充分利用本企业的硬件条件,在制药企业中,接入企业内部网的计算机总量占本企业所有能够正常运转的计算机总量的比率即计算机联网率为100的企业为223,在医药流通企业中,接入企业内部网的计算机总量占本企业所有能够正常运转的计算机总量的比率为100的企业为375。相比之下,医药流通企业计算机联网率要高于制药企业,这主要是因为两类企业的业务性质不同,其中医药流通企业对于借助互联网开展营销的需求更为迫切。在已经建立企业网站的企业中,网站的主要用途为发布信息和客户联系,网上销售、网上采购和网上支付的功能使用的比较少。说明医药企业虽然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是利用率很低,反映出我国医药电子商务总体水平不高,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还没有真正起步,还停留在对安全、保密、认证、法律等是否成熟可靠的讨论探索阶段,实际应用很少。223标准规范建设在当前的中国医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着不同的标准企业自身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兼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兼有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兼有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兼有国际、行业和企业标准。当前中国医药企业信息化建设之中可采用的标准规范较为混乱,许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在没有明确标准或采用所谓企业自身标准的情况下展开的。正是因为企业内部产品编码、管理编码等技术标准、规范不统一,造成企业内部“信息孤岛”无处不在,系统不能集成,资源不能共享的局面,严重制约了医药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中国己加入WTO,医药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实现国际化迫在眉睫,标准规范应用水平低下,已成为制约中国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一大瓶颈。224信息化投入情况2003年医药行业投资十分活跃,与信息化密切相关的GMP和GSP改造、技术再造项目增多,GMP和GSP改造和相关设备、厂房更新改造项目占全年投资项目的50左右,这为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在制药企业中,少数企业信息化投入累计达到3000万元以上,大部分的企业信息化投入累计为100500万元左右在医药流通企业中,少数企业信息化投入累计达到1500万元以上,大部分的企业信息化投入累计为100500万元左右。2003年中,企业信息化投入超过10万元的医药企业中,制药企业数超过了医药流通企业数,单个医药流通企业信息化投入在10万元以下的占多数。从近几年投入变化情况看,医药企业信息化投入呈逐年递增趋势,年增幅近30。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医药企业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如果能占到其销售额的3以上,就可以基本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而目前,医药企业达到这一标准的只有8。从投入方向上看,当前我国医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还主要集中在硬件方面。225重点应用系统建设在我国医药企业中应用的信息化系统有OA办公自动化、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E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系统、CAM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系统、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PDMPRODUCTDATAMANAGEMENT,产品数据管理、MIS管理信息系统、IRPINFORMATIONRECOURSEPLANNING,信息资源规划、SCM供应链管理、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KM知识管理、EC电子商务。其中,在医药企业中己经建设OA系统的占3771,拟建和在建的占4686已经建设ERP系统的占1714,拟建和在建的占5714已经建设CRM系统的占12,拟建和在建的占5714已经建设CAD系统的占1886,拟建和在建的占20己经建设CAE系统的占4,拟建和在建的占1372己经建设CAM系统的占682,拟建和在建的占1486已经建设CAPP系统的占286,拟建和在建的占2343已经建设CIMS系统的占114,拟建和在建的占16已经建设PDM系统的占1943,拟建和在建的占3486己经建设MIS系统的占1886,拟建和在建的占44己经建设IRP系统的占514,拟建和在建的占40己经建设SCM系统的占8,拟建和在建的占4571己经建设PLM系统的占343,拟建和在建的占28579F己经建设KM系统的占457,拟建和在建的占3543已经建设EC系统的占972,拟建和在建的占4514。医药企业的信息化重点建设项目涵盖了几乎所有应用系统。医药企业对客户关系管理、企业资源规划、办公自动化、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的需求较为强烈而对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等软件需求较少,这块市场仍需要培养。226医药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情况2004年国内至少有1000家网站在做医药电子商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己制定了药品电子商务试点监督管理办法,对药品电子商务主体资格提出了规范化要求,可以看到我国医药电子商务正向着规范化方向发展。医药企业商务网站上发布大量的行业信息,提供了遍及医药制造、医药产品、监管法规、药品信息以及遍布全国的生产、流通信息。在大环境趋于好转的情况下,国内从事医药电子商务的网站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1以海虹医药网为代表,主要是为制药企业、医药公司及医院提供药品招标与采购信息为主的信息平台。这类网站主要是利用政策优势提供医疗机构的招标信息与新闻,药品的招投标具体的操作和其他行业招投标没有什么区别。2以999健康网为代表,主要是为普通市民包括非医药专业人士为主提供一些健康信息、家庭医生和疾病查询为主的健康信息网络平台。这类网站定位目标在大众化,栏目较多,涉及面广。3以中国药网、中药通为代表,主要是为医药行业提供行业咨询、市场信息、医药动态、新药开发及政策要闻为主的新闻性医药信息网络平台。这类网站定位专业,主要是为医药行业人员提供行业新闻与市场信息。4以中国医药招商网、易方达医药网为代表,主要解决药厂药品招商与代理为主的医药信息网络平台。这类网站定位比较专业,主要是为全国的制药企业与药品经销商搭建一个查询药品招商与药品代理的垂直性的信息平台。5以九州通医药网、华源医药网为代表,主要是制药企业或药品流通企业为本企业服务的企业网站,这类网站的电子商务模式基本上是大型的医药批发公司把其药品批发价格发布在自己开设的网站上供其下游客户浏览,并接受客户的在线订单。227与我国医药企业信息化有关的信息化工程随着我国医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人们的观念、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医疗保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提高医疗服务和现代化管理水平。根据国家信息化工作的整体部署,“金卫工程”、“金药工程”、“金贸工程”等一系列医药信息工程相继启动,并提供服务。L金卫工程金卫工程旨在建立一个高技术的现代化国家级医疗卫生信息网络,即金卫医疗信息网络。其主要内容是建立国家医疗卫生信息国道,实现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联网建立医院内部局域网,实现医院信息化管理,在全国统一发行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金卫卡医疗保健卡,建立中国金卫医疗网络大型中心数据库。金卫医疗网络运行以来,被有关专家称为是我国卫星专网开发和建设最成功的范例。金卫医疗网络拥有上万名著名医学专家,每年可为上百万人提供网上医疗会诊、咨询服务。通过远程医疗会诊网络,可将异地病人的医学资料传送给某会诊中心的医生,使身处两地的病人和医学专家之间进行“面对面”的实时动态电视直播会诊,并可随时从医学信息库中调出医学资料,帮助网上医生提高诊断的可靠性,还可以利用药物专家系统为病人选择治病良药。除此,金卫医疗网络还提供网上贸易功能,使医疗器械、药品均可在网上与需方直接见面。2金药工程金药工程是将信息、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应用于医药卫生行业,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民的多功能、专业化的跨世纪工程。目前在建的中国医药卫生电子商务网原名中国金药电子商务网是我国第一家大型医药专业电子商务网络系统,该系统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己初具规模,并在全国10个大中城市建立了地区网站,形成了以中心城市辐射周边地区并覆盖全国的网络系统。该系统将陆续建立100个地区服务网站,与工NTERNET相联,形成覆盖全国,并与世界相连的医药网络系统。中国金药网包含“中国医药卫生电子商务网”、“全国医药统计网”、“全国医药技术市场网”、“中国中药材经济信息网”等专网,以网络形式提供现代高科技的服务保障平台,开展信息交流、科研教学、统计分析、生产管理、信息检索、电子商务等全方位服务,改变了传统的流通模式,加快了医药卫生行业改革,在我国医药行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还有一些医药专业网,如中国传统医药信息网、中国医药经贸网及一些高校的医药网络系统正在建设中。3金贸工程1998年10月21日,国家经贸委副主任陈邦柱宣布,以电子贸易为主要内容的“金贸工程”自1998年10月正式启动。下个世纪是信息化超速发展的时代,建立在INTERNET和INTRANET基础上的电子贸易,将是下世纪商品交易的重要形态。电子贸易在信息技术强有力的推动下,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商务活动拓展到工NTERNET上,这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欧盟、日本等己取得重大进展。目前,电子商务的应用发展集中在解决企业的商业活动上,目标是形成供货生产销售客户银行的一条龙网上服务,使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都可以在网上完成。这样既扩大了消费市场,使人们无论身处何处都可以方便地购买到所需商品,促进了消费,从而加快了商品的流通。中国电子学会医药信息学分会受国家经贸委的委托承担中国医药经贸网的建设工作。我国的医药行业可借“金贸工程”的巨大东风,大力发展我国医药产品的电子商务。开展网上电子贸易,实行供需双方直接见面,避免了过多的流通环节,使成本降低,价格下降。特别是医药商品,厂家只要把自己的商品信息放在网上,消费者单位或个人可以在网上货比三家,挑选适合自己的药品或医疗器械等,通过自动订购系统、电子转账系统实现交易,既方便又快捷,大大减少了购物过程中所需的时间、精力和费用。医药生产企业、药品经销企业、各级医院、医疗卫生管理机构和相关金融单位,都可以足不出户地在网上实现信息查询、信息发布、商务洽谈和资金结算。用电子货币代替实物货币,节省实物货币发行量和流通量,减少因大量使用实物货币带来的诸多问题。电子商务网络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方便,提供市场信息,商品交易,仓储配送,货款结算等全方位服务。由于该工程刚刚起步,人们的认识和基础设施及技术还跟不上发展,对网上订货产品质量的可靠性、交货付款的安全性,以及法规、标准、技术,等问题存在疑虑,直接影响着用户规模,影响着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当前,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计算机网络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抓住网上商机,立足市场,使我国企业跟,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步伐。随着医药信息化的发展,医药工作者可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坐在办公室或家里得到高水平专家的授课和专题讲座,可以通过INTERNET及时了解国内外医药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进行学术交流,召开电视会议,还可提供电子广告,医药咨询,家庭娱乐,视频点播等服务。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会给人们提供更多的服务。总之,根据企业信息化演进的诺兰NOLAN模型,医药企业信息化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初始期、普及期、控制期、整合期、数据管理期和成熟期。结合医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医药企业信息化已经发展到了整合期阶段。物理平台建设、计算机网络建设和主导业务管理系统建设基本上完成。以部门级为主应用的信息系统所形成的信息孤岛,在这个时期,医药企业力图通过建立在企业内部信息资源网的基础上,应用医药产品的“进、销、存”管理系统包含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结算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系统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来消除企业内部信息割裂的局面,形成信息共享,建设了统一的信息平台,通过了GSP,GMP等认证的医药企业正逐步引入了ERP,CRM和SCM系统实现与企业外部客户、供应商和业务伙伴间的信息互换。加大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建设,积极发展医药电子商务信息平台。信息化水平日益提高、管理日益规范。从60年代的MIS管理信息系统、70年代的MRP物料需求计划到80年代的MRPII制造资源计划和90年代的ERP企业资源计划的演变。医药企业高层领导在一定程度上体会到了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益处,开始有理性地对信息化建设进行投资,有选择地寻求硬件、软件供应商,注重软件产品在医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四化”作用,即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整合业务流程;专业化的软件产品,贴近企业的需求行业化的研发思路,紧跟行业发展;客户化的实施服务,保障投资安全。在企业中正式成立了企业IT主管部门,其目前主要任务是努力把机构内部不同的计算中心和处理中心统一在一个系统中进行管理,比如采用统一的数据技术、统一的处理标准,使人、财、物等信息资源能够在企业高层集成共享。加大信息人才梯队的培训工作,为信息化发展到下一个阶段打下基础。我国医药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目前,实现我国医药企业信息化的技术障碍基本不存在,与国外企业之间的差距也不是不可超越。从硬件来说,目前计算机硬件性能不断提高,价格却不断降低,这使得公司的设备成本降低从软件方面来说,具有相当实力的不少软件提供商己经兴起,可以满足各个层次企业的要求。加上国家政策法规的不断健全,外部环境的不断改善,国家对企业信息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地方政府亦纷纷出台各种政策支持企业信息化,我国医药企业信息化前景看好,速度将会加快。我国医药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31医药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侧重点从企业内部正在向外部发展这是一些医药企业在完成了内部资源的优化管理之后,试图将更多的外部资源也整合进来。在技术方面,从ERP到电子商务的迁移趋势非常明显,这一点在发达国家表现得尤为突出。不过对于我国大部分医药企业来说,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自己的信息化策略。我国医药企业现在真正需要的是实施标准的ERP系统,也就是从部门级应用向企业级应用扩展。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后ERP应用需要有丰富的ERP实施经验为基础,现在中国只有少数医药企业有这样的基础和实力。对于我国一部分信息化基础较高的医药企业而言,现在就可以走ERP与电子商务并行的路线。在信息系统的分布方式方面,医药企业信息化呈现出从分散到集中的趋势,也就是从各分支机构各自为政转向总公司集中管理模式。一些跨地区的集团公司也正在向这个方向发展。232医药企业用户的需求正呈现从产品应用向服务应用发展的趋势过去企业搭建信息系统就是购买和引进一些产品,但现在用户发现购买产品并不是最好的方式,直接购买IT服务提供商提供的个性化解决方案更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乃至将其IT应用系统给专业厂商运营。这表明医药企业信息化市场己经进入了服务消费阶段。233从“以医生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从本质上讲,医药企业信息化的应用前景,与医药市场的产品同质化、服务同步化、运作超前化和竞争透明化等特点是密切相关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医药企业必须严格执行GMP和GSP标准,将药品生产和销售严格剥离。因此大多数医药企业建立其自己的销售渠道,由销售部、市场商务部进行分级管理在销售渠道十分复杂的情况下,如果从客户入手,对于医药企业来说,就存在一种通过增强客户洞察力来获取竞争优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