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急救护理知识点(全)_第1页
ppt急救护理知识点(全)_第2页
ppt急救护理知识点(全)_第3页
ppt急救护理知识点(全)_第4页
ppt急救护理知识点(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膅芃螈羂肁节袀螅莀芁薀羀芆莀蚂螃膂荿螄罿肈莈蒄螁肄莈蚆肇莂莇蝿袀芈莆袁肅膄莅薁袈肀莄蚃肃羆蒃螅袆芅蒂蒅肂膁蒂薇袅膇蒁螀膀肃蒀袂羃莂葿薂螆芇蒈蚄羁膃蒇螆螄聿薆蒆罿羅薆薈螂芄薅蚀羈芀薄袃袁膆薃薂肆肂薂蚅衿莁薁螇肄芇薀衿袇膃蚀蕿肃聿芆蚁袅羅芅袄肁莃芄薃羄艿芄蚆腿膅芃螈羂肁节袀螅莀芁薀羀芆莀蚂螃膂荿螄罿肈莈蒄螁肄莈蚆肇莂莇蝿袀芈莆袁肅膄莅薁袈肀莄蚃肃羆蒃螅袆芅蒂蒅肂膁蒂薇袅膇蒁螀膀肃蒀袂羃莂葿薂螆芇蒈蚄羁膃蒇螆螄聿薆蒆罿羅薆薈螂芄薅蚀羈芀薄袃袁膆薃薂肆肂薂蚅衿莁薁螇肄芇薀衿袇膃蚀蕿肃聿芆蚁袅羅芅袄肁莃芄薃羄艿芄蚆腿膅芃螈羂肁节袀螅莀芁薀羀芆莀蚂螃膂荿螄罿肈莈蒄螁肄莈蚆肇莂莇蝿袀芈莆袁肅膄莅薁袈肀莄蚃肃羆蒃螅袆芅蒂蒅肂膁蒂薇袅膇蒁螀膀肃蒀袂羃莂葿薂螆芇蒈蚄羁膃蒇螆螄聿薆蒆罿羅薆薈螂芄薅蚀羈芀薄袃袁膆薃薂肆肂薂蚅衿莁薁螇肄芇薀衿袇膃蚀蕿肃聿芆蚁袅羅芅袄肁莃芄薃羄艿芄蚆腿膅芃螈羂肁节袀螅莀芁薀羀芆莀蚂螃膂荿螄罿肈莈蒄螁肄莈蚆肇莂莇蝿袀芈莆袁肅膄莅薁袈肀莄蚃肃羆蒃螅袆芅蒂蒅肂膁蒂薇袅膇蒁螀膀肃蒀袂羃莂葿薂螆芇蒈蚄羁膃蒇螆螄聿薆蒆罿羅薆薈螂芄薅蚀羈芀薄袃袁膆薃薂肆肂薂蚅衿莁薁螇肄芇薀衿袇膃蚀蕿肃聿芆蚁袅羅芅袄肁莃芄薃羄艿芄蚆腿膅芃螈羂肁节袀螅莀芁薀羀芆莀蚂螃膂荿螄罿肈莈蒄螁肄莈蚆肇莂莇蝿袀芈莆袁肅膄莅薁袈肀莄蚃肃羆蒃螅袆芅蒂蒅肂膁蒂薇袅膇蒁螀膀肃蒀袂羃莂葿薂螆芇蒈蚄羁膃蒇螆螄聿薆蒆罿羅薆薈螂芄薅蚀羈芀薄袃袁膆薃薂肆肂薂蚅衿莁薁螇肄芇薀衿袇膃蚀蕿肃聿芆蚁袅羅芅袄肁莃芄薃羄艿芄蚆腿膅芃螈羂肁节袀螅莀芁薀羀芆莀蚂螃膂荿螄罿肈莈蒄螁肄莈蚆肇莂莇蝿袀芈莆袁肅膄莅薁袈肀莄蚃肃羆蒃螅袆芅蒂蒅肂膁蒂薇袅膇蒁螀膀肃蒀袂羃莂葿薂螆芇蒈蚄羁膃蒇螆螄聿薆蒆罿羅薆薈螂芄薅蚀羈芀薄袃袁膆薃薂肆肂薂蚅衿莁薁螇肄芇薀衿袇膃蚀蕿肃聿芆蚁袅羅芅袄肁莃芄薃羄艿芄蚆腿膅芃螈羂肁节袀螅莀芁薀羀芆莀蚂螃膂荿螄罿肈莈蒄螁肄莈蚆肇莂莇蝿袀芈莆袁肅膄莅薁袈肀莄蚃肃羆蒃螅袆芅蒂蒅肂膁蒂薇袅膇蒁螀膀肃蒀袂羃莂葿薂螆芇蒈蚄羁膃蒇螆螄聿薆蒆罿羅薆薈螂芄薅蚀羈芀薄袃袁膆薃薂肆肂薂蚅衿莁薁螇肄芇薀衿袇膃蚀蕿肃聿芆蚁袅羅芅袄肁莃芄薃羄艿芄蚆腿膅芃螈羂肁节袀螅莀芁薀羀芆莀蚂螃膂荿螄罿肈莈蒄螁肄莈蚆肇莂莇蝿袀芈莆袁肅膄莅薁袈肀莄蚃肃羆蒃螅袆芅蒂蒅肂膁蒂薇袅膇蒁螀膀肃蒀袂羃莂葿薂螆芇蒈蚄羁膃蒇螆螄聿薆蒆罿羅薆薈螂芄薅蚀羈芀薄袃袁膆薃薂肆肂薂蚅衿莁薁螇肄芇薀衿袇膃蚀蕿肃聿芆蚁袅羅芅袄肁莃芄薃羄艿芄蚆腿膅芃螈羂肁节袀螅莀芁薀羀芆莀蚂螃膂荿螄罿肈莈蒄螁肄莈蚆肇莂莇蝿袀芈莆袁肅膄莅薁袈肀莄蚃肃羆蒃螅袆芅蒂蒅肂膁蒂薇袅膇蒁螀膀肃蒀袂羃莂葿薂螆芇蒈蚄羁膃蒇螆螄聿薆蒆罿羅薆薈螂芄薅蚀羈芀薄袃袁膆薃薂肆肂薂蚅衿莁薁螇肄芇薀衿袇膃蚀蕿肃聿芆蚁袅羅芅袄肁莃芄薃羄艿芄蚆腿膅芃螈羂肁节袀螅莀芁薀羀芆莀蚂螃膂荿螄罿肈莈蒄螁肄莈蚆肇莂莇蝿袀芈莆袁肅膄莅薁袈肀莄蚃肃羆蒃螅袆芅蒂蒅肂膁蒂薇袅膇蒁螀膀肃蒀袂羃莂葿薂螆芇蒈蚄羁膃蒇螆螄聿薆蒆罿羅薆薈螂芄薅蚀羈芀薄袃袁膆薃薂肆肂薂蚅衿莁薁螇肄芇薀衿袇膃蚀蕿肃聿芆蚁袅羅芅袄肁莃芄薃羄艿芄蚆腿膅芃螈羂肁节袀螅莀芁薀羀芆莀蚂螃膂荿螄罿肈莈蒄螁肄莈蚆肇莂莇蝿袀芈莆袁肅膄莅薁袈肀莄蚃肃羆蒃螅袆芅蒂蒅肂膁蒂薇袅膇蒁螀膀肃蒀袂羃莂葿薂螆芇蒈蚄羁膃蒇螆螄聿薆蒆罿羅薆薈螂芄薅蚀羈芀薄袃袁膆薃薂肆肂薂蚅衿莁薁螇肄芇薀衿袇膃蚀蕿肃聿芆蚁袅羅芅袄肁莃芄薃羄艿芄蚆腿膅芃螈羂肁节袀螅莀芁薀羀芆莀蚂螃膂荿螄罿肈莈蒄螁肄莈蚆肇莂莇蝿袀芈莆袁肅膄莅薁袈肀莄蚃肃羆蒃螅袆芅蒂蒅肂膁蒂薇袅膇蒁螀膀肃蒀袂羃莂葿薂螆芇蒈蚄羁膃蒇螆螄聿薆蒆罿羅薆薈螂芄薅蚀羈芀薄袃袁膆薃薂肆肂薂蚅衿莁薁螇肄芇薀衿袇膃蚀蕿肃聿芆蚁袅羅芅袄肁莃芄薃羄艿芄蚆腿膅芃螈羂肁节袀螅莀芁薀羀芆莀蚂螃膂荿螄罿肈莈蒄螁肄莈蚆肇莂莇蝿袀芈莆袁肅膄莅薁袈肀莄蚃肃羆蒃螅袆芅蒂蒅肂膁蒂薇袅膇蒁螀膀肃蒀袂羃莂葿薂螆芇蒈蚄羁膃蒇螆螄聿薆蒆罿羅薆薈螂芄薅蚀羈芀薄袃袁膆薃薂肆肂薂蚅衿莁薁螇肄芇薀衿袇膃蚀蕿肃聿芆蚁袅羅芅袄肁莃芄薃羄艿芄蚆腿膅芃螈羂肁节袀螅莀芁薀羀芆莀蚂螃膂荿螄罿肈莈蒄螁肄莈蚆肇莂莇蝿袀芈莆袁肅膄莅薁袈肀莄蚃肃羆蒃螅袆芅蒂蒅肂膁蒂薇袅膇蒁螀膀肃蒀袂羃莂葿薂螆芇蒈蚄羁膃蒇螆螄聿薆蒆罿羅薆薈螂芄薅蚀羈芀薄袃袁膆薃薂肆肂薂蚅衿莁薁螇肄芇薀衿袇膃蚀蕿肃聿芆蚁袅羅芅袄肁莃芄薃羄艿芄蚆腿膅芃螈羂肁节袀螅莀芁薀羀芆莀蚂螃膂荿螄罿肈莈蒄螁肄莈蚆肇莂莇蝿袀芈莆袁肅膄莅薁袈肀莄蚃肃羆蒃螅袆芅蒂蒅肂膁蒂薇袅膇蒁螀膀肃蒀袂羃莂葿薂螆芇蒈蚄羁膃蒇螆螄聿薆蒆罿羅薆薈螂芄薅蚀羈芀薄袃袁膆薃薂肆肂薂蚅衿莁薁螇肄芇薀衿袇膃蚀蕿肃聿芆蚁袅羅芅袄肁莃芄薃羄艿芄蚆腿膅芃螈羂肁节袀螅莀芁薀羀芆莀蚂螃膂荿螄罿肈莈蒄螁肄莈蚆肇莂莇蝿袀芈莆袁肅膄莅薁袈肀莄蚃肃羆蒃螅袆芅蒂蒅肂膁蒂薇袅膇蒁螀膀肃蒀袂羃莂葿薂螆芇蒈蚄羁膃蒇螆螄聿薆蒆罿羅薆薈螂芄薅蚀羈芀薄袃袁膆薃薂肆肂薂蚅衿莁薁螇肄芇薀衿袇膃蚀蕿肃聿芆蚁袅羅芅袄肁莃芄薃羄艿芄蚆腿膅芃螈羂肁节袀螅莀芁薀羀芆莀蚂螃膂荿螄罿肈莈蒄螁肄莈蚆肇莂莇蝿袀芈莆袁肅膄莅薁袈肀莄蚃肃羆蒃螅袆芅蒂蒅肂膁蒂薇袅膇蒁螀膀肃蒀袂羃莂葿薂螆芇蒈蚄羁膃蒇螆螄聿薆蒆罿羅薆薈螂芄薅蚀羈芀薄袃袁膆薃薂肆肂薂蚅衿莁薁螇肄芇薀衿袇膃蚀蕿肃聿芆蚁袅羅芅袄肁莃芄薃羄艿芄蚆腿膅芃螈羂肁节袀螅莀芁薀羀芆莀蚂螃膂荿螄罿肈莈蒄螁肄莈蚆肇莂莇蝿袀芈莆袁肅膄莅薁袈肀莄蚃肃羆蒃螅袆芅蒂蒅肂膁蒂薇袅膇蒁螀膀肃蒀袂羃莂葿薂螆芇蒈蚄羁膃蒇螆螄聿薆蒆罿羅薆薈螂芄薅蚀羈芀薄袃袁膆薃薂肆肂薂蚅衿莁薁螇肄芇薀衿袇膃蚀蕿肃聿芆蚁袅羅芅袄肁莃芄薃羄艿芄蚆腿膅芃螈羂肁节袀螅莀芁薀羀芆莀蚂螃膂荿螄罿肈莈蒄螁肄莈蚆肇莂莇蝿袀芈莆袁肅膄莅薁袈肀莄蚃肃羆蒃螅袆芅蒂蒅肂膁蒂薇袅膇蒁螀膀肃蒀袂羃莂葿薂螆芇蒈蚄羁膃蒇螆螄聿薆蒆罿羅薆薈螂芄薅蚀羈芀薄袃袁膆薃薂肆肂薂蚅衿莁薁螇肄芇薀衿袇膃蚀蕿肃聿芆蚁袅羅芅袄肁莃芄薃羄艿芄蚆腿膅芃螈羂肁节袀螅莀芁薀羀芆莀蚂螃膂荿螄罿肈莈蒄螁肄莈蚆肇莂莇蝿袀芈莆袁肅膄莅薁袈肀莄蚃肃羆蒃螅袆芅蒂蒅肂膁蒂薇袅膇蒁螀膀肃蒀袂羃莂葿薂螆芇蒈蚄羁膃蒇螆螄聿薆蒆罿羅薆薈螂芄薅蚀羈芀薄袃袁膆薃薂肆肂薂蚅衿莁薁螇肄芇薀衿袇膃蚀蕿肃聿芆蚁袅羅芅袄肁莃芄薃羄艿芄蚆腿膅芃螈羂肁节袀螅莀芁薀羀芆莀蚂螃膂荿螄罿肈莈蒄螁肄莈蚆肇莂莇蝿袀芈莆袁肅膄莅薁袈肀莄蚃肃羆蒃螅袆芅蒂蒅肂膁蒂薇袅膇蒁螀膀肃蒀袂羃莂葿薂螆芇蒈蚄羁膃蒇螆螄聿薆蒆罿羅薆薈螂芄薅蚀羈芀薄袃袁膆薃薂肆肂薂蚅衿莁薁螇肄芇薀衿袇膃蚀蕿肃聿芆蚁袅羅芅袄肁莃芄薃羄艿芄蚆腿膅芃螈羂肁节袀螅莀芁薀羀芆莀蚂螃膂荿螄罿肈莈蒄螁肄莈蚆肇莂莇蝿袀芈莆袁肅膄莅薁袈肀莄蚃肃羆蒃螅袆芅蒂蒅肂膁蒂薇袅膇蒁螀膀肃蒀袂羃莂葿薂螆芇蒈蚄羁膃蒇螆螄聿薆蒆罿羅薆薈螂芄薅蚀羈芀薄袃袁膆薃薂肆肂薂蚅衿莁薁螇肄芇薀衿袇膃蚀蕿肃聿芆蚁袅羅芅袄肁莃芄薃羄艿芄蚆腿膅芃螈羂肁节袀螅莀芁薀羀芆莀蚂螃膂荿螄罿肈莈蒄螁肄莈蚆肇莂莇蝿袀芈莆袁肅膄莅薁袈肀莄蚃肃羆蒃螅袆芅蒂蒅肂膁蒂薇袅膇蒁螀膀肃蒀袂羃莂葿薂螆芇蒈蚄羁膃蒇螆螄聿薆蒆罿羅薆薈螂芄薅蚀羈芀薄袃袁膆薃薂肆肂薂蚅衿莁薁螇肄芇薀衿袇膃蚀蕿肃聿芆蚁袅羅芅袄肁莃芄薃羄艿芄蚆腿膅芃螈羂肁节袀螅莀芁薀羀芆莀蚂螃膂荿螄罿肈莈蒄螁肄莈蚆肇莂莇蝿袀芈莆袁肅膄莅薁袈肀莄蚃肃羆蒃螅袆芅蒂蒅肂膁蒂薇袅膇蒁螀膀肃蒀袂羃莂葿薂螆芇蒈蚄羁膃蒇螆螄聿薆蒆罿羅薆薈螂芄薅蚀羈芀薄袃袁膆薃薂肆肂薂蚅衿莁薁螇肄芇薀衿袇膃蚀蕿肃聿芆蚁袅羅芅袄肁莃芄薃羄艿芄蚆腿膅芃螈羂肁节袀螅莀芁薀羀芆莀蚂螃膂荿螄罿肈莈蒄螁肄莈蚆肇莂莇蝿袀芈莆袁肅膄莅薁袈肀莄蚃肃羆蒃螅袆芅蒂蒅肂膁蒂薇袅膇蒁螀膀肃蒀袂羃莂葿薂螆芇蒈蚄羁膃蒇螆螄聿薆蒆罿羅薆薈螂芄薅蚀羈芀薄袃袁膆薃薂肆肂薂蚅衿莁薁螇肄芇薀衿袇膃蚀蕿肃聿芆蚁袅羅芅袄肁莃芄薃羄艿芄蚆腿膅芃螈羂肁节袀螅莀芁薀羀芆莀蚂螃膂荿螄罿肈莈蒄螁肄莈蚆肇莂莇蝿袀芈莆袁肅膄莅薁袈肀莄蚃肃羆蒃螅袆芅蒂蒅肂膁蒂薇袅膇蒁螀膀肃蒀袂羃莂葿薂螆芇蒈蚄羁膃蒇螆螄聿薆蒆罿羅薆薈螂芄薅蚀羈芀薄袃袁膆薃薂肆肂薂蚅衿莁薁螇肄芇薀衿袇膃蚀蕿肃聿芆蚁袅羅芅袄肁莃芄薃羄艿芄蚆腿膅芃螈羂肁节袀螅莀芁薀羀芆莀蚂螃膂荿螄罿肈莈蒄螁肄莈蚆肇莂莇蝿袀芈莆袁肅膄莅薁袈肀莄蚃肃羆蒃螅袆芅蒂蒅肂膁蒂薇袅膇蒁螀膀肃蒀袂羃莂葿薂螆芇蒈蚄羁膃蒇螆螄聿薆蒆罿羅薆薈螂芄薅蚀羈芀薄袃袁膆薃薂肆肂薂蚅衿莁薁螇肄芇薀衿袇膃蚀蕿肃聿芆蚁袅羅芅袄肁莃芄薃羄艿芄蚆腿膅芃螈羂肁节袀螅莀芁薀羀芆莀蚂螃膂荿螄罿肈莈蒄螁肄莈蚆肇莂莇蝿袀芈莆袁肅膄莅薁袈肀莄蚃肃羆蒃螅袆芅蒂蒅肂膁蒂薇袅膇蒁螀膀肃蒀袂羃莂葿薂螆芇蒈蚄羁膃蒇螆螄聿薆蒆罿羅薆薈螂芄薅蚀羈芀薄袃袁膆薃薂肆肂薂蚅衿莁薁螇肄芇薀衿袇膃蚀蕿肃聿芆蚁袅羅芅袄肁莃芄薃羄艿芄蚆腿膅芃螈羂肁节袀螅莀芁薀羀芆莀蚂螃膂荿螄罿肈莈蒄螁肄莈蚆肇莂莇蝿袀芈莆袁肅膄莅薁袈肀莄蚃肃羆蒃螅袆芅蒂蒅肂膁蒂薇袅膇蒁螀膀肃蒀袂羃莂葿薂螆芇蒈蚄羁膃蒇螆螄聿薆蒆罿羅薆薈螂芄薅蚀羈芀薄袃袁膆薃薂肆肂薂蚅衿莁薁螇肄芇薀衿袇膃蚀蕿肃聿芆蚁袅羅芅袄肁莃芄薃羄艿芄蚆腿膅芃螈羂肁节袀螅莀芁薀羀芆莀蚂螃膂荿螄罿肈莈蒄螁肄莈蚆肇莂莇蝿袀芈莆袁肅膄莅薁袈肀莄蚃肃羆蒃螅袆芅蒂蒅肂膁蒂薇袅膇蒁螀膀肃蒀袂羃莂葿薂螆芇蒈蚄羁膃蒇螆螄聿薆蒆罿羅薆薈螂芄薅蚀羈芀薄袃袁膆薃薂肆肂薂蚅衿莁薁螇肄芇薀衿袇膃蚀蕿肃聿芆蚁袅羅芅袄肁莃芄薃羄艿芄蚆腿膅芃螈羂肁节袀螅莀芁薀羀芆莀蚂螃膂荿螄罿肈莈蒄螁肄莈蚆肇莂莇蝿袀芈莆袁肅膄莅薁袈肀莄蚃肃羆蒃螅袆芅蒂蒅肂膁蒂薇袅膇蒁螀膀肃蒀袂羃莂葿薂螆芇蒈蚄羁膃蒇螆螄聿薆蒆罿羅薆薈螂芄薅蚀羈芀薄袃袁膆薃薂肆肂薂蚅衿莁薁螇肄芇薀衿袇膃蚀蕿肃聿芆蚁袅羅芅袄肁莃芄薃羄艿芄蚆腿膅芃螈羂肁节袀螅莀芁薀羀芆莀蚂螃膂荿螄罿肈莈蒄螁肄莈蚆肇莂莇蝿袀芈莆袁肅膄莅薁袈肀莄蚃肃羆蒃螅袆芅蒂蒅肂膁蒂薇袅膇蒁螀膀肃蒀袂羃莂葿薂螆芇蒈蚄羁膃蒇螆螄聿薆蒆罿羅薆薈螂芄薅蚀羈芀薄袃袁膆薃薂肆肂薂蚅衿莁薁螇肄芇薀衿袇膃蚀蕿肃聿芆蚁袅羅芅袄肁莃芄薃羄艿芄蚆腿膅芃螈羂肁节袀螅莀芁薀羀芆莀蚂螃膂荿螄罿肈莈蒄螁肄莈蚆肇莂莇蝿袀芈莆袁肅膄莅薁袈肀莄蚃肃羆蒃螅袆芅蒂蒅肂膁蒂薇袅膇蒁螀膀肃蒀袂羃莂葿薂螆芇蒈蚄羁膃蒇螆螄聿薆蒆罿羅薆薈螂芄薅蚀羈芀薄袃袁膆薃薂肆肂薂蚅衿莁薁螇肄芇薀衿袇膃蚀蕿肃聿芆蚁袅羅芅袄肁莃芄薃羄艿芄蚆腿膅芃螈羂肁节袀螅莀芁薀羀芆莀蚂螃膂荿螄罿肈莈蒄螁肄莈蚆肇莂莇蝿袀芈莆袁肅膄莅薁袈肀莄蚃肃羆蒃螅袆芅蒂蒅肂膁蒂薇袅膇蒁螀膀肃蒀袂羃莂葿薂螆芇蒈蚄羁膃蒇螆螄聿薆蒆罿羅薆薈螂芄薅蚀羈芀薄袃袁膆薃薂肆肂薂蚅衿莁薁螇肄芇薀衿袇膃蚀蕿肃聿芆蚁袅羅芅袄肁莃芄薃羄艿芄蚆腿膅芃螈羂肁节袀螅莀芁薀羀芆莀蚂螃膂荿螄罿肈莈蒄螁肄莈蚆肇莂莇蝿袀芈莆袁肅膄莅薁袈肀莄蚃肃羆蒃螅袆芅蒂蒅肂膁蒂薇袅膇蒁螀膀肃蒀袂羃莂葿薂螆芇蒈蚄羁膃蒇螆螄聿薆蒆罿羅薆薈螂芄薅蚀羈芀薄袃袁膆薃薂肆肂薂蚅衿莁薁螇肄芇薀衿袇膃蚀蕿肃聿芆蚁袅羅芅袄肁莃芄薃羄艿芄蚆腿膅芃螈羂肁节袀螅莀芁薀羀芆莀蚂螃膂荿螄罿肈莈蒄螁肄莈蚆肇莂莇蝿袀芈莆袁肅膄莅薁袈肀莄蚃肃羆蒃螅袆芅蒂蒅肂膁蒂薇袅膇蒁螀膀肃蒀袂羃莂葿薂螆芇蒈蚄羁膃蒇螆螄聿薆蒆罿羅薆薈螂芄薅蚀羈芀薄袃袁膆薃薂肆肂薂蚅衿莁薁螇肄芇薀衿袇膃蚀蕿肃聿芆蚁袅羅芅袄肁莃芄薃羄艿芄蚆腿膅芃螈羂肁节袀螅莀芁薀羀芆莀蚂螃膂荿螄罿肈莈蒄螁肄莈蚆肇莂莇蝿袀芈莆袁肅膄莅薁袈肀莄蚃肃羆蒃螅袆芅蒂蒅肂膁蒂薇袅膇蒁螀膀肃蒀袂羃莂葿薂螆芇蒈蚄羁膃蒇螆螄聿薆蒆罿羅薆薈螂芄薅蚀羈芀薄袃袁膆薃薂肆肂薂蚅衿莁薁螇肄芇薀衿袇膃蚀蕿肃聿芆蚁袅羅芅袄肁莃芄薃羄艿芄蚆腿膅芃螈羂肁节袀螅莀芁薀羀芆莀蚂螃膂荿螄罿肈莈蒄螁肄莈蚆肇莂莇蝿袀芈莆袁肅膄莅薁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急诊医学一、急诊医学的概念急诊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医学边缘学科,是研究和处理各类疾病急性发病阶段的病因、病理和抢救治疗的专业。二、急诊医学发展概况三、急诊医学的主要病种(一)危重病例急诊医学主要是处理各种急性病和危重病人。主要病种为呼吸心跳骤停、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多发创伤、心血管系统急症、呼吸系统急症、消化系统急症、神经系统急症、急危重症护理学一、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概念是以挽救病人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病人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危急重症病人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二、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沿革三、急危重症护理学的研究范畴(一)院前急救(二)急诊科抢救(三)危重病(症)救护(四)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五)急危重症护理人才的培训和科学研究工作四、危重病(症)救护是指受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在备有先进监护设备和急救设备的复苏室、抢救室、急诊监护室(EICU),接受院外和院内的危重症患者进行全面监护和治疗护理。其研究范围包括三个方面(1)危重患者的监护与治疗;(2)ICU人员、设备的配备与管理;(3)ICU技术。四、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MEDICALSERVICESYSTEM,EMSS)1概念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室)诊治、重症监护病房(ICU)救治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即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急诊科(室)和ICU负责院内救护。它既适合于平时的急诊医疗工作,也适合于大型灾害或意外事故的急救。2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一个完整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应包括(1)完善的通讯指挥系统(2)现场救护(3)有监测和急救装置的运输工具(4)高水平的医院急诊服务和强化治疗3EMSS的组织管理(1)建立院前急救通讯网络(2)改善院前急救运输工具(3)组成现场急救人员和保障物资供应(4)组织现场救援行动与转运(5)开展社会急救工作(6)加强医院急诊科(室)的建设,提高应急能力(7)对突发性的重大事故,组织及时抢救(8)战地救护,包括通气、外伤止血、包扎、固定、转运等。4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主要参与人员(1)第一目击者(2)急救医护人员(3)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第二章院前急救院前急救的概念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即在病人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第一节概述一、院前急救的重要性与特点(一)院前急救的重要性从医疗角度看院前急救是整个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的一个子系统,是急救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从社会救灾角度看院前急救也是整个城市和地区应急防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二)院前急救的意义维持病人的生命、防止再损伤、减轻病人痛苦;为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残率(三)院前急救的作用院前急救作为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明显降低突发伤病员的病死率。院前急救水平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组织管理、医疗水平及公共福利的综合能力。(四)院前急救的特点(1)突发性(2)紧迫性(3)艰难性(4)复杂性(5)灵活性二、院前急救的任务与工作范围(一)负责对“呼救”病人的院前急救一般情况下,呼救救护车的病人可分为二类一类是短时间内有生命危险的危重或急救病人。对这类病人必须现场抢救,目的在于挽救病人的生命或维持基础生命。如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呼吸道梗塞、急性中毒、严重创伤、出血等病人,大约占呼救病人的1015,需要就地做心肺复苏抢救的病人低于5。一类为病情紧急但短时间内无生命危险的急诊病人。现场急救处理的目的在于稳定病情,减少病人在运送过程中的痛苦和并发症。如骨折、急腹症、高热、哮喘等,大约占60。(二)大型灾害或战争中的院前急救(三)特殊任务时的救护值班(四)通讯网络中的枢纽任务(五)急救知识的普及三、院前急救的原则1先排险后施救2先重伤后轻伤3先施救后运送4急救与呼救并重5转送与监护急救相结合6紧密衔接、前后一致四、我国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一)“北京市急救中心”型模式独立型(二)“上海医疗救护中心”型模式单纯型(三)“重庆急救中心”型模式依托型(四)“广州急救指挥中心”型模式指挥型(五)深圳急救医疗中心混合型(六)香港模式附属消防型(七)小城市的“三级急救网络”型模式五、院前急救的管理院前急救的主要特点是“急”和“救”。“急”就是紧急、快速,通过现代化的通讯和运输来实现;“救”则是要通过先进的医疗救护技术来实现。因此,通讯、运输和急救技术被认为是院前急救的三大要素。六、院前急救的出诊程序(1)呼救(2)调度(3)急救电话呼救时应清楚说明(1)呼救人电话号码与姓名,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和联系电话。(2)病人所在的确切地点(3)病人目前最危急的情况(4)灾害事故、突发事件,要说明伤害性质、严重程度、发生的原因、受伤人数等,以及现场已采取的救护措施。急救半径指急救单元所执行院外急救服务区域的半径,它代表院外急救服务范围的最长直线辐射距离。反应时间急救中心(站)调度室接到呼救电话至急救车到达现场所需时间。平均反应时间指区域院前急救护理一、现场评估与呼救1快速评估造成事故、伤害及发病的原因,有否存在对救护者、病人或旁观者造成伤害的危险环境。2快速评估危重病情,包括对意识、气道、呼吸、循环等几方面进行评估。(1)意识先判断伤病人神志是否清醒。如对病人呼唤、轻拍面颊、推动肩部时,病人会睁眼或有肢体运动等反应;婴儿足跟或掐捏其上臂会出现哭泣。如对上述刺激无反应,则表明意识丧失,已处于危重状态。(2)呼吸一看(看胸廓有无起伏)、二听(有无呼吸音)、三感觉(有无气流感)方法来判断病人自主呼吸是否存在。气道保持气道畅通是呼吸的必要条件测量呼吸频率,观察其速率、深浅度和节律有无异常。注意有无呼吸困难、被动呼吸体位、发绀及三凹征。(3)循环测量病人脉率及脉律。常规触摸桡动脉,如未触及,应触摸颈动脉或股动脉,婴儿触摸肱动脉。缺氧、失血、疼痛、心衰、休克时脉率加快、变弱;心律失常出现脉搏不规则;桡动脉触摸不清,说明收缩压80MMHG。也可通过触摸病人肢体皮肤,了解皮肤温度、有无发热、有无湿冷,以及观察有无发绀、花纹出现,了解末梢循环来判断血液循环情况。二、现场救护(一)摆好体位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者,应将其置于复苏体位即仰卧位,并置于坚硬的平板上,解开衣领纽扣与裤带,进行现场心肺复苏。神志不清有呼吸和循环者,应将其置于恢复体位即侧卧位,以防止分泌物、呕吐物吸入气管而窒息。意识、呼吸与心跳存在者,根据受伤、病变部位不同应摆好正确体位。(二)检伤与分类1检伤护理体检原则上尽量不移动病人身体,尤其对不能确定伤势的创伤病人,移动有时会加重病情。体检顺序(1)测量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及意识状态。(2)观察病人的一般状况,如表面的皮肤损伤、言语表达、四肢活动、病人对伤情或症状的耐受程度。(3)全面体检依次头颈、脊柱、胸腹、四肢。2分类按伤员出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可分为四类,可用红、黄、绿、黑不同颜色的伤情标记将病人分类标记。(1)轻度标记为绿色,此类伤、病情较轻,病人意识清醒,对检查能积极配合,反应也灵敏,血压、呼吸、脉搏等基本生命体征正常,一般对症处理即可,如一般擦伤、挫伤。(2)中度标记为黄色,此类伤病情介于轻伤和重伤之间,只要短时间内得到及时处理,一般不危及生命,否则伤情很快恶化。(3)重度标记为红色,此类伤病员随时有生命危险,即危及呼吸、循环、意识者,如窒息、大出血、严重中毒、休克、心室颤动等。(4)死亡标记为黑色,此类伤病员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心跳呼吸停止、瞳孔散大。(三)配合急救的护理措施1病人体位放置对于轻症或中重度病人,在不影响急救处理的情况下,将病人放置成安全舒适的体位(1)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屈膝侧卧位(2)注意保暖。2开放静脉常规为抢救病人使用的静脉穿刺针管径要大,以保证在短时间内能快速输入液体和药物。对于需要开放静脉的院前急救病人,尽量选择静脉留置套管针开放静脉。3脱去病人衣服的技巧三、转运与途中监护(一)转运抬担架运送病人的基本要求是尽量保持病人身体呈水平状态。行走时,病人的足在前,头在后。恶心、呕吐者应侧卧位;颅脑损伤、昏迷者头偏向一边;胸部创伤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下肢损伤或术后病人应适当抬高1520,以减轻肿胀及术后出血;颅脑损伤者应垫高头部。遇颈、腰椎伤病人必须三人以上同时搬运,保持脊柱的轴线水平。(二)途中监护1心电监测2给氧或机械通气应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注意保持气道通畅。3建立或维持有效的静脉通路4正确实施院前急诊护理技术第三节急诊护理工作流程急诊科制度预检分诊制度分诊公式SOAP公式S(SUBJECTIVE)主观资料,O(OBJECTIVE)客观资料,A(ASSESS)估计,P(PLAN)计划PQRST公式针对疼痛患者,P(PROVOKE)诱因,Q(QUALITY)性质,R(RADIATE)放射痛,S(SEVERITY)程度,T(TIME)时间首诊负责制凡第一个接待急诊患者的科室和医师为首诊科室和首诊医师。急诊科器材药品完备一专专人负责管理两及时及时检查维修、及时补充三无无责任性损害、无药品过期失效变质、无器材性能失灵四固定定数量、定位置、定期检查、定消毒时间第三章重症监护第一节概述危重病医学的临床基地是加强监护病房(ICU)(一)加强监护病房(ICU)的概念是由受到专门训练的医护人员,利用先进的监护设备和急救措施对各种重症患者及并发症进行全面的监护和治疗的单位。(二)ICU仅收治有生还希望者,不收治传染病、精神病、需长期治疗的慢性病、明确为脑死亡、癌症晚期病人等。(三)一般ICU有综合和专科ICU两种形式综合ICU是以检测和支持病人所有脏器功能为主要任务,如SICU、PICU、EICU等。专科ICU是针对监护治疗单一脏器功能而设置,如CCU、RICU、KCU、NICU等。(四)人员配备医生与床位的比例要求达到1521护士按其与床位数之比为341还应配备清洁人员、仪器的保养和维修人员等。(五)ICU中需掌握的特殊护理技术建立各种静脉管道的技术(如中心静脉通道和SWANGANZ导管插入技术等)机械通气的应用急救或抢救技术(窒息、恶性心律失常转复、心、脑、肺复苏技术等)急诊心脏起搏器的安置和辅助循环技术(六)院内感染的预防与管理1过滤装置或循环空气,保持病室一定温度,温度以2022,湿度以5060为宜;2建立消毒室,定时对空气、用具、感染物品进行消毒;3有感染或易感染者,单间隔离,专人护理;4工作人员采用流动水洗手;5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消毒制度。空气200CFU/M,手或物体表面5CFU/M。6严格管理和限制人员出入。7根据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8引流液和分泌物常规并反复做培养,所有导管拔除时均应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便早期发现感染并及时治疗。9口腔护理10气管切开及介入治疗病情允许应尽早终止监护监护技术(一)体温监护(二)循环功能监护(三)脑功能监护(四)呼吸功能监护(一)体温监护1正常体温口腔舌下温度363372腋窝温度3637直肠温度3653752测温部位(5)口腔和腋下温度腋下是常用监测体温部位,腋下温度一般比口腔温度低0305,将腋窝温度加051与直肠温度接近。(6)皮肤与中心温度差外周循环灌注是否改善的有价值的指标。正常情况下应小于2,一般认为皮肤温度低于中心温度34提示外周微循环差或存在低心排血情况。3发热程度(口腔温度为例)37438为低热,3839为中等度热,3941为高热,41以上为超高热。高热持续期的热型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回归热、波状热和不规则热。4降温程度分浅低温3533,中度低温3328,深低温2818,超低温18。5危重病人与体温变化(1)体温过高发热是机体患病的一种病理生理反应,也是机体的生理防御反应,有时将有无发热作为危重病人预后是否良好的指标。由于病因不同分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其热程度和热型也有差异,危重病人定期或连续监测体温极为重要。(2)体温过低低温状态下,应激反应、免疫和造血、循环呼吸以及肝肾功能都发生明显障碍,严重创伤等危重病人低体温发生率较高,死亡率显著升高。应严密监测体温,采取积极的限制热丢失和保暖措施,对危重病人的治疗极为重要。(3)人工低温术是应用适当药物等阻碍寒冷刺激,使机体免受自然降温的危害,再给予物理降温,可使体温顺利下降,以降低机体基础代谢,减少耗氧量,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以减轻危重病人缺血缺氧的损害的一种方法。(4)监测和护理在采用人工冬眠或低温治疗危重病人时应防止发生并发症。为此,护理应注意每30分钟测温一次,降温必须平稳,要逐渐降温严防骤降,尽可能使体温波动在L以内,严防寒战反应。控制体温于3430,低于30常发生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常可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及房室传导阻滞,最大的危险是发生心室纤颤,故应密切监测循环功能状态。呼吸频率随温度下降而逐渐减慢,低温抑制咽喉反射,严防误吸而窒息。要加强胸部体疗,防止肺部感染。要采取多种渠道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连续监测趾或指温与中心温度差,是了解外周微循环灌流是否减少或改善的有价值的指标。脑复苏病人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头部低温措施,体温头部要求28、肛门3032;坚持到皮层功能开始恢复,出现听觉为止。复温时也要逐渐上升,防止“反跳”。(二)循环功能监护休克指数心率/收缩压正常05;1时说明失血量占总血容量的3050;1时说明失血量占总血容量的2030动脉血压直接反映后负荷,心肌作功与耗氧及周围循环血流,是血流动力学的重要指标之一,但不是唯一指标,要结合多项指标综合分析。(1)收缩压(SBP)主要由心肌收缩和心排血量决定。(2)舒张压(DBP)主要由心肌舒张和心灌注血量所决定,其重要性在于维持冠状动脉血流。(3)脉压与每搏量与血容量有关,血容量不足时,脉压缩小。(4)平均动脉压(MAP)MAPDBP1/3脉压,是心动周期的平均血压,与心排血量和体循环血管阻力有关。反映脏器组织灌注的良好的指标之一。3中心静脉压(CVP)CVP指胸腔言失语、失读、失写(2)脑神经(12对)(3)运动肌张力、肌萎缩、瘫痪、抽搐、震颤(4)感觉疼痛(5)反射生理、病理反射(6)脑膜刺激征颈部有无抵抗,克氏征是否阳性嗜睡病人呈睡眠状态,能被各种声音、疼痛或光照等刺激唤醒,并且能够正确回答问题和作出各种反应,但当刺激去除后很快再入睡。昏睡昏睡时觉醒水平、意识内容及随意运动均减至最低限度,但在强烈刺激下能睁眼,但反应的时间持续很短,很快进入昏睡状态。浅昏迷即轻度昏迷,对声、光等刺激无反应,但对剧烈疼痛刺激有防御性反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改变不显著。中度昏迷对强烈疼痛刺激可有防御反射,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无自主运动,肌张力低,呼吸及体温可能波动而不规律,大小便失禁或潴留。深昏迷对外界一切刺激均无反应,瞳孔扩大,各种反射均消失,呼吸常不规律,生命体征也有改变,大小便失禁。2颅内压监测颅内压颅腔内容物对颅腔产生的压力。成人正常为0720KPA(70200MMH2O)。目前临床多应用症状观察法,如有无脑膜刺激征、头疼、呕吐、球结膜水肿、视神经乳头水肿等可间接了解颅概述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指当任何原因引起的呼吸和心跳骤停时,在体外所实施的基本急救操作和措施,其目的是保护脑和心脏等重要脏器,并尽快恢复自主呼吸和循环功能。体外电除颤、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是现代心肺复苏的三大里程碑。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CEREBRALRESUSCITATION,CPCR指对心脏骤停病人采取的使其恢复自主循环和自主呼吸,并尽早加强脑保护措施的紧急医疗救护措施。它包括基础生命支持(BLS)、进一步生命支持(ALS)、延续生命支持(PLS)CPR心肺复苏,针对心跳呼吸骤停的抢救措施。CPCR心肺脑复苏,强调脑复苏和脑保护至关重要一、心肺脑复苏的适用范围适用于抢救各种原因引起的猝死者,即突然发生的呼吸和/或心跳骤停。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心源性原因非心源性原因呼吸停止;严重的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药物中毒或过敏;电击、雷击或溺水;麻醉和手术意外;其他。为挽救生命、避免脑细胞死亡,要求在心跳骤停的4分钟基础生命支持(BASICLIFESUPPORT,BLS)基础生命支持(BASICLIFESUPPORT,BLS)指专业或非专业人员进行徒手抢救,包括ABCD四个步骤,即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和电除颤。BLS的目的是向心、脑及全身重要器官供氧,使其不致发展为不可逆阶段,延缓机体耐受临床死亡的时间。临床死亡指心跳、呼吸停止,机体完全缺血,但尚存在心肺脑复苏机会的一段时间,通常约4分钟左右。BLS的适应证为呼吸心跳骤停,其指征是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瞳孔散大。一、识别(一)迅速判断患者有无意识强调对声音的反应轻拍患者面部或肩部并大声问“喂你怎么啦”。如认识,可直呼其名。也可用疼痛刺激法判断病人有无反应,如果病人无反应,可判断为意识丧失。(二)放置心肺复苏体位复苏体位(1)仰卧位,放置在坚实的平面上(背靠坚硬地板或垫硬板),解开衣领及裤带。(2)头不可高于胸部,使病人头、颈、躯干平直无弯曲,双手放于躯干两侧。(3)有颈椎外伤者,应防止颈部扭曲。恢复体位对无反应,但已有呼吸和循环体征的病人,采取恢复体位。(三)判断患者有无呼吸和心跳若患者有呼吸,应继续保持气道通畅,并置患者于恢复体位。若无自主呼吸,则应检查有无异物阻塞气道,如有异物应立即清除,然后再继续观察。如果患者在打开气道和清理口腔异物后仍无呼吸,要立即采取人工呼吸的方法。食指及中指指尖先触及气管正中部位,然后向旁滑移23厘米,在胸锁乳突肌CIRCULATION)1按压原理2按压部位3按压方法4按压深度、频率5按压注意事项循环支持又称人工循环,是指用人工的方法促使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并使人工呼吸后带有新鲜氧气的血液从肺部血管流向心脏,再经动脉供给全身主要脏器,以维持主要器官的功能。胸外心脏按压持续而有规律地按压胸骨1按压原理增加胸内压胸泵或直接挤压心脏心泵,促使血液流向肺部及其他重要脏器2按压部位及其确定方法体位硬板床或地面仰卧,头不高于心脏。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快速定位法步骤1沿肋弓向中间滑移;步骤2胸骨与剑突交界处向上二横指;步骤3一手掌根部放在按压区;步骤4四指交叉抬起不接触胸壁进行按压3按压手法(1)最好采用跪姿,双膝平病人肩部。(2)掌根置胸壁,另掌交叉重叠(3)手指翘起,肘关节伸直(4)双肩双臂与胸骨垂直,肘关节不得弯曲(5)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6)手掌根部始终紧贴胸部,放松时双手不离开胸壁4按压幅度、频率、与呼吸比按压幅度正常体形的患者,按压胸壁的下陷幅度为至少5CM,按压后使胸廓恢复原来位置。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如部位太低,可能损伤腹部脏器或引起胃,AIRWAY)病人无意识时,肌张力下降,舌体和会厌可能使咽喉部阻塞。气道阻塞的常见原因为舌后坠,所以要使呼吸道畅通,关键是解除舌肌对呼吸道的阻塞。开放气道的三个方法名字记住1仰面举颏法最常用方法一手掌小鱼际放在患者前额,下压使其头后仰,另一手食指和中指置于靠近颏部的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前抬起,帮助头后仰,气道开放。(1)勿用力压迫下颌部软组织,否则可能造成气道梗阻(2)不能过度上举下颏,以免口腔闭合(3)头部后仰程度以下颌角与耳垂间连线与地面垂直为正确位置。(4)清除口腔异物、假牙等。(5)开放气道要在35秒内完成,而且在心肺复苏全过程中,自始至终要保持气道通畅。2仰头抬颈法方法病人仰卧,抢救者一手抬起病人颈部,另一手以小鱼际侧下压患者前额,使其后后仰,气道开放。对疑有头、颈部外伤者,不应抬颈,以避免进一步损伤脊髓。3托颌法仰头开口如患者紧闭双唇,可用拇指把口唇分开托颌手放置在患者头部两侧,肘部支撑在患者躺的平面,握紧下颌角,用力向上托下颌效果肯定,但费力,有一定技术难度。怀疑头、颈部创伤者,此法更安全。颈部外伤者只能采用双手抬颌法开放气道。四、人工呼吸(B,BREATHING)1口对口人工呼吸捏闭鼻孔口对全口自然吸气适力吹入每次吹气500600ML67ML/KG胸部起伏呼气时有气流为原则和有效。对于只做人工呼吸的CPR(尚有循环存在及可触脉搏者),呼吸频率为成人1012次/分,婴儿和儿童1220次/分。一旦有先前放置的导管如气管插管并且有两人进行CPR,按压者应提供至少100次/MIN不间断按压,复苏者应该提供810次/MIN人工呼吸,避免强力快速吹大潮气量。呼吸频率810次/分一次吹气完毕,应立即与病人口部分离,轻轻抬起头部,眼视病人胸部,吸入新鲜空气,以便做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时放松捏病人鼻部的手,以便于病人从鼻孔出气,此时病人胸部向下塌陷,有气流从口鼻呼出。2口对鼻人工呼吸抢救者一手小鱼际侧压患者前额,使其头后仰,另一手托起下颌,使口完全闭合,抢救者身吸气后,用双唇包绕患者鼻部。一般用于不适宜口对口吹气的情况下,如牙关紧闭、口不能张开、口对口密封困难、口腔周围严重外伤或其他原因不适宜口对口吹气等情况。若鼻出血或鼻阻塞时禁止口对鼻吹气。3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此法用于对婴儿进行人工吹气,抢救者用嘴将患儿的口和鼻同时包住,盖严后吹气。婴儿和儿童的现场心肺复苏术(1)判断意识婴幼儿对语言如不能反应,可以拍击其足跟部或捏掐其合谷穴,如能哭泣,则为有意识。(2)人工呼吸婴儿以头部轻轻后仰畅通呼吸道,以口对口、鼻吹气为宜。开放气道时,头不可过度后仰,以免气管受压,反而影响气道通畅。(3)触摸肱动脉判断有无脉搏婴儿因一般较胖且颈部短粗,颈动脉不易触及,可以用触摸肱动脉来判断心跳是否存在。抢救者大拇指放在上臂外侧,食指与中指轻轻压在DEFIBRILLATION)根据心脏活动情况及心电图表现,心脏骤停可表现为心室颤动、心室静止(心脏停搏)和心电机械分离(心室自主节律)等心电图类型。1、拳击除颤用于目击有室颤发生而身边又没有除颤设备的紧急情况。方法手握空心拳,以鱼际肌面从约20CM高度快速垂直落下,击打胸骨中下段12次,每次12秒,力量中等(能量1030J)观察心电图变化;若无效,则立即改行胸外心脏按压,不能担搁时间。注在心搏骤停1分30秒内,心脏应激性最高,此时拳击心前区,所产生的电能可使心肌兴奋并产生电综合波,促使心脏复跳。心前区捶击只能刺激有反应的心脏,对心室停顿无效,也不具有胸外心脏按压推动血流的作用,故心前区捶击对心脏骤停无脉者而一时又无电除颤器可供立即除颤时可考虑采用。注意事项(1)捶击不宜反复进行,最多不超过两次;(2)捶击时用力不宜过猛;(3)婴幼儿禁用。2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ICEXTERNALDEFIBRILLATOR,AED)基础生命支持(BLS)的停止或持续成功的标志(1)昏迷变浅,出现各种反射。(2)出现无意识的挣扎动作。(3)自主呼吸逐渐恢复,(4)触摸到规律的颈动脉搏动。(5)面色转为红润。(6)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应恢复。停止心肺复苏的条件(1)伤病者已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2)医务人员确认伤病者已死亡。死亡的指征(1)深度昏迷、无意识(2)无自主呼吸(3)心肺复苏抢救持续1小时以后,心电活动不恢复(无脉搏)(4)瞳孔固定性散大30分钟以上。非专业施救者成人心肺复苏第三节进一步生命支持(ADVANCEDLIFESUPPORT,ALS)进一步生命支持(ADVANCEDLIFESUPPORT,ALS)指在对呼吸心跳停止病人进行初步复苏后,运用专业救护设备和急救技术,建立并维持有效的通气和血液循环,识别及治疗心律失常,建立有效静脉通路,改善并保持心肺功能及治疗原发疾病。其中主要包括氧疗、建立人工气道、循环支持和药物治疗。一、气道评估管理(A)心肺复苏时急救人员可采用口咽气道、鼻咽气道以及其他可选择的辅助气道保证人工呼吸。高级侵入性气道支持技术如喉罩、气管插管、食管气管联合插管等。1口咽通气管(OROPHARYNGEALAIRWAY)口咽通气管主要应用于浅昏迷而不需要气管插管的病人。2鼻咽通气管(NASOPHARYNGEALAIRWAY)鼻咽通气管在牙关紧闭、咬伤、颞颌关节紧闭、妨碍口咽气道置入的颌面部创伤时使用。3可选择的辅助气道(1)喉罩(LARYNGELMASKAIRWAY,LMA)当昏迷病人气道反射消失时使用LMA可保持气道通畅,适合缺乏气管插管经验的人员使用,也可作为气管内插管不成功时开放气道的辅助手段使用。可以应用于颈部损伤的病人,以及气管内插管不能达到合适位置的病人。(2)食管气管联合插管4气管插管(1)目的可有效地保证呼吸道畅通并防止呕吐物误吸为机械通气提供管路可实现气道内给药(2)适应证昏迷、反射消失及气道阻塞;有气道吸入的危险;基础生命支持无法保持气道通畅;需较长时间人工呼吸者;需进行气管内吸引和冲洗者。5环甲膜穿刺6气管切开主要用于心肺复苏后仍然长期昏迷的病人。为了保持较长期的呼吸道通畅,易于清除气道分泌物,减少呼吸阻力和呼吸道解剖无效腔。适用于(1)上呼吸道狭窄;(2)需长时间保持气道通畅;(3)必须反复吸引气道。二、呼吸评估及管理(B)通过检查确认通气设施放置正确,如检查插管位置和工作状态。确认有效的给氧和通气量吸氧浓度ALS时推荐吸入100浓度的纯氧,吸入高氧浓度往往会时动脉血氧饱和度达到最大值,从而达到最佳的动脉血氧含量。氧气流量心肺复苏过程中,在置入高级气道之后要注意以下三个非常重要的问题(1)确定高级通气装置位置正确(2)进行持续心脏按压(3)急救者应避免过度通气1简易呼吸器法2机械人工通气心脏骤停后,为及时预防严重缺氧引起的脑功能损害,条件允许时应使用人工机械呼吸机。三、循环支持(C)建立静脉通道监测心律,依据心律和病情予适当用药1开放静脉中心静脉途径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外周静脉途径首选肘前静脉、颈外静脉,或经肘静脉插管到中心静脉;建议在CPR时采用“外周静脉套管针肘前静脉长套管针”的输液方式;2药物治疗(1)用药目的提高心脏按压效果,激发心脏复跳,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肌血流灌注量和脑血流量;纠正酸血症或电解质失衡,使其血管活性药物更能发挥效应;降低除颤阈值,为除颤创造条件,同时防止室颤的发生。(2)给药途径静脉给药气管给药心内给药(3)常用药物(进一步生命支持用的药物)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是CPR的首选药物,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心脏骤停病人的复苏。肾上腺素能受体和受体的兴奋剂量。加速心率,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强心肌收缩,有利于增加心肌和脑组织的血流量。肾上腺素的“标准剂量”为首次静脉推注10MG,35分钟给药一次。血管加压素能更好地增加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增加脑组织供氧,改善复苏成功率和复苏后的神经功能。多巴胺复苏过程中多巴胺常用于治疗低血压,尤其是由于心动过缓和恢复自主循环后的低血压状态。可联合使用正性肌力药(如多巴酚丁胺)或血管收缩药(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可增加心输出量和动脉灌注压。阿托品适应证用于治疗心室静止和心电机械分离的心脏骤停病人,或经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后心率减慢至50次/分以下的心脏骤停病人,或伴室性期前收缩及低血压的心动过缓病人。禁忌证心肌梗死、心动过速病人或老年人应慎用,因其可致心率过速,加重心肌缺血或扩大梗死范围。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是室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物。地高辛硝酸甘油硝普纳溶栓剂利尿剂呼吸兴奋剂尼可刹米,又叫可拉明洛贝林,又叫山梗菜碱二甲氟林,又名回苏灵美解眠,又名贝美格碳酸氢钠CPR时使用碳酸氢钠目的在于消除心脏骤停时代谢性酸中毒的损害作用。碳酸氢纳仅在心脏停搏时间较长和在有效通气的情况下应用,目前不作为心脏骤停时的一线抢救药物。3心电监护和电除颤心跳骤停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80以上的心跳骤停类型为心室颤动。终止室颤的最迅速、最有效手段是电除颤。室颤患者能否存活,决定于从室颤发生到首次电除颤治疗的时间。室颤不予处理在数分钟内就会转为心室停搏或心电机械分离。早期除颤应放在BLS中电极放置位置标准位(胸骨右缘锁骨下方、左乳头的外侧)非同步直流电除颤适用于室颤。同步电复律在QRS波群出现的时间点(同步)施行电击,适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及房扑。四、明确诊断(D)尽可能迅速通过心电监护和必要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明确引起心搏骤停的病因和心律失常的类型,寻找治疗的主要目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第四节持续生命支持(PROLONGEDLIFESUPPORT,PLS)持续生命支持(PROLONGEDLIFESUPPORT,PLS)PLS的重点是脑保护、脑复苏及复苏后疾病的防治。即除了积极进行脑复苏,应严格监测心、肺、肝、肾、凝血及消化器官的功能,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一、脑完全性缺血、缺氧的病理生理无氧缺血时脑细胞损伤的进程脑循环中断10秒脑氧储备耗尽2030秒脑电活动消失4分钟脑内葡萄糖耗尽,糖无氧代谢停止5分钟脑内ATP枯竭,能量代谢完全停止46分钟脑神经元发生不可逆的病理改变6小时脑组织均匀性溶解二、脑复苏1治疗措施(1)维持血压(2)呼吸管理(3)降温(降温的注意事项5条)(1)及早降温产生脑细胞损害和脑水肿的关键性时刻是循环停止后的最初5分钟。争取在抢救开始后5分钟内用冰帽头部降温。力争在半小时内使体温降至37以下(2)降温深度头部温度要求降至28,脑电活动明显呈保护性抑制状态。(3)足够的低温时间降温应持续至中枢神经系统皮质功能开始恢复,即以听觉恢复为止。一般情况下,应维持35天,必要时可延长至1周以上。(4)降温过程要平稳,及时处理副作用(5)逐渐升温(4)脑复苏药物的应用(1)冬眠药物目的是消除低温引起的寒颤,解除低温时的血管痉挛,改善循环血流灌注和辅助物理降温。可选用冬眠I号(度冷丁100MG、异丙嗪50MG、氯丙嗪50MG)分次肌注或静滴。(2)脱水疗法降温和维持血压平稳基础上,及早应用脱水剂。通常选用速尿。(3)激素的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减轻水肿和降低颅内压,改善微循环,稳定溶酶体膜,防止细胞自溶和死亡的作用。最好选用作用强而钠、水潴留作用小的皮质激素,地塞米松为首选要素。(4)促进脑细胞代谢的药物ATP可供应脑细胞能量,恢复钠泵功能,有利于减轻脑水肿。葡萄糖、辅酶A、细胞色素C、多种维生素等。(5)高压氧的应用不同程度的脑缺血、缺氧,经复苏处理后可能有四种转归(1)完全恢复(2)意识丧失,遗有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或肢体功能障碍等。(3)去大脑皮质综合征即病人无意识活动,但保留着呼吸和脑干功能。眼睑开闭自由,眼球无目的地转动或转向一侧,有吞咽、咳嗽、角膜和瞳孔对光反射,时有咀嚼、吸吮动作,肢体对疼痛能回避。肌张力增高,饮食靠鼻饲,大小便失禁。多数病人将停留在“植物人状态”。(4)脑死亡包括脑干在内的全部脑组织的不可逆损害。对脑死亡的诊断涉及体征、脑电图、脑循环和脑代谢等方面,主要包括(1)持续深昏迷,对外部刺激全无反应;(2)无自主呼吸;(3)无自主运动,肌肉无张力;(4)脑干功能和脑干反射大部或全部丧失,体温调节紊乱;(5)脑电图呈等电位;(6)排除抑制脑功能的可能因素,如低温、严重代谢和内分泌紊乱、肌松剂和其他药物的作用等。一般需观察2448小时方能做出结论。三、维持循环功能心搏恢复后,往往伴有血压不稳定或低血压状态,为判定有无低血容量及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