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华国汇混凝土公司质量体系程序文件》(66页)-程序文件_第1页
(word)-《华国汇混凝土公司质量体系程序文件》(66页)-程序文件_第2页
(word)-《华国汇混凝土公司质量体系程序文件》(66页)-程序文件_第3页
(word)-《华国汇混凝土公司质量体系程序文件》(66页)-程序文件_第4页
(word)-《华国汇混凝土公司质量体系程序文件》(66页)-程序文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华国汇混凝土有限公司程序文件(依据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8建立)HGH/GB版本C版发放编号发布日期实施日期本资料来自WWWM448COM受控本资料来自WWWM448COM本资料来自WWWM448COM本资料来自WWWM448COM本资料来自WWWM448COM发布令本程序文件HGH/GB/C2010依据公司质量管理手册HGH/G1/C2010制定,现予以发布,自2010年4月30日起实施,同时,HGH/GB/B2007版程序文件作废。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本程序文件的颁发与更改由管理者代表负责。此令签发人程序文件修改记录章节号修改条款修改日期修改内容批准版本1、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使质量体系文件处于受控状态,特制定文件控制工作程序本工作程序适用于与质量体系有关的文件的控制管理。2、引用文件质量管理手册3、定义31外来文件指由国家、地方、行业部门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程等,包括顾客提供的图纸与其它材料。32第三层次文件指为质量手册(含方针、目标)和程序文件提供支持的由公司编制的作业指导书、管理规定、工艺规程等文件的总称。4、职责41综合办公室负责本程序的实施和管理。42综合办公室负责管理职责、部分第三层次文件及有关外来文件的收发、贮存、管理、控制及档案管理的组织工作,负责本企业相关法律、法规的收集和登记,并建立相应的文件清单。43综合办公室负责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部分第三层次文件的发放、修订、换版和控制,负责质量体系运行记录的控制,并建立相应的文件清单。44技术质量部负责本企业产品相关国家标准、规范、规程、顾客提供的图纸等收集和登记、建立相应的文件清单,负责工程资料的审核和协助移交。45各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有关文件的编写、更改工作,保证本部门下发文件与公司其它各类文件的相容性,负责职责范围内支持性文件,作业指导书的更改、控制和管理。46文件使用人负责文件整理、清洁,不得损坏、丢失,不得擅自对外交流、外借、外送。5、工作程序51工作流程图不符合需更新要求不需符合更新要求52文件的分类A、质量手册;B、程序文件;C、第三层次文件作业指导书,各种操作规程,管理规定,工艺规程;D、质量记录E、外来文件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规范和其它要求等,也包括业主来函、政府或上级主管单位下发的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53文件管理职责文件类型编制审核(或识制)授权授权批准登记、发放、存外来文件传阅识别发放登记会签审批回收文件标识发布文件拟稿存档打印校对内部文件借阅发放登记文件标识会签审批跟踪识别文件评审获取新文件作废文件处置继续使用继续使用作废文件处置文件更改(或组织编制)档质量管理手册综合办公室管理者代表最高管理者综合办公室程序文件相关部门综合办公室管理者代表综合办公室第三层次文件相关部门分管领导管理者代表综合办公室外来文件综合办公室综合办公室54文件拟稿541各部门按质量职责编制相应的文件。542文件拟稿要求一律打印或使用碳素墨水或蓝墨水笔书写,字迹清楚。543第三层次文件拟稿时应说明与程序文件之间的对应关系。55文件的批准发布见53表。56文件打印和校对所有经批准需打印的文件由综合办公室进行校对,统一用计算机打印下发。57文件的编号、标识571编号方法1文件类型1HGH/GBX文件序号CX北京华国汇混凝土有限公司方法1适用于以下文件1质量手册B程序文件C管理规定作业指导书572编号方法2序号华字(200)第号年号注1序号由综合办公室文件管理员每年年初按时间顺序统一由001依次编出。573编号方法3发放编号,方法3适用于外来文件,其编号每年年初按时间顺序依次从001开始。58文件的登记、发放581文件的登记文件管理员按文件编号、文件名称等项目填写文件收发记录。与业主、设计、监理单位之间形成的施组要求、工艺方案、技术交底、技术方案、技术规范、整改措施、验收准则及技术产品资料,由总工批准在公司内部发放传递,履行收发手续。582文件的发放、借阅5821文件的发放根据各部门职责发放,主控过程和相关过程都要覆盖,保证相应部门得到相应文件。5822文件的发放须经管理者代表审批,文件管理员按规定进行发放,收文人员在文件收发记录上签字。5823综合办公司文件管理员分别建立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质量体系文件发放清单。583文件使用过程中的保管文件在使用过程中,由文件使用人负责保管,文件须保持干净整洁、状态标识清晰。59文件的评审和更改591文件更改的审批由管代进行,综合办公室组织实施。禁止未经授权和批准的任意更改。592文件更改时,与更改文件有关的其它所有文件的相关内容必须同时修改,以保证相关文件的有效性。593进行文件更改前需填写文件更改申请单按55规定报分管领导批准后,方可修改。594修改后的文件在修改记录上标识原版号及新版号,由综合办公室负责发放并履行收发手续。595每年的6月份综合办公室要对所有在用文件(含外来文件)的有效性进行一次评审。510作废文件的处置5101综合办公室根据需要对文件的有效、无效、过期及作废进行标识,并分期向各部门公布有效文件清单,以防使用过期文件。5102文件管理员对被替代或作废/失效的文件和资料按发放范围及时回收,并在发放回收(借阅)登记表上注明回收日期。5103文件管理员对调离本单位人员领取的文件和资料予以回收。5104作废文件如因工作需要留用的,应加盖“作废参考留用”章。511文件的存档5111综合办公室应对文件按发生的日期顺序和类别分别进行整理、建目、建档保管。5112技术质量部负责产品质量记录的整理、建目、建档的管理。5114经鉴别没有存档价值的文件和资料由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综合办公室填写文件销毁申请表批准后统一销毁。512外来文件的识别与跟踪5121所有人员收到外来文件后统一交到综合办公室,由办公室按文件内容经部门领导批准后,按要求发放到相关部门,并进行登记和控制工作。5122外来文件按下表所示进行跟踪序号外来文件类别跟踪部门或单位获取新文件途径新版本1法律、法规综合办公室登录有关网站2技术标准规范技术质量部订阅标准导报登录有关网站3顾客提供的文件包括图纸技术交底经营部或技术质量部与顾客保持沟通513质量记录执行公司质量记录控制工作程序6、支持性文件7、标准表格71文件发放申请表72文件收发记录73文件更改申请单74文件更改通知单75文件发放回收借阅登记表76文件清单77文件销毁/备用表78作废文件清单1、目的和适用范围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形成的质量记录进行控制和管理,为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和质量体系有效运行提供证据,特制定本程序。本程序适用于商品混凝土、外加剂产品质量及质量体系运行质量记录的控制工作。2、引用文件质量管理手册3、定义4、职责41综合办公室负责本程序的实施和管理。42各部门负责建立本部门的质量记录清单,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审批本部门的质量记录清单。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质量记录的收集、编目、标识、保管、借阅工作。43技术质量部负责产品质量记录的收集、编目、标识、借阅和审核工作。5、工作程序51工作流程质量记录的收集质量记录的编目质量记录的标识质量记录的贮存质量记录的处置质量记录的检索质量记录的保护质量记录的策划52质量记录的策划521产品质量记录(1)商品混凝土质量记录,内容见附件一(商品混凝土质量记录清单)(2)外加剂质量记录,内容见附件三(外加剂质量记录)(3)各产品质量记录所采取的表格形式和表格名称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也可以是合同(或技术交底)约定的表格。522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形成的记录由各部门制定本部门质量记录清单,并通过部门领导审批。523质量记录的填写和编制要求(1)记录的填写要及时、真实、内容完整,字迹清楚,不得随意涂改,如因某种原因不能填写的项目,应能说明理由,并用笔将该项单杠划去。各相关栏目的负责人签名内不允许空缺。(2)如因笔误或计算失误,要修改原始数据,应用笔单杠划去原数据,在其上方写上更改后的数据,并加盖更改人的印章或签上更改人的姓名及日期。53质量记录的收集531各部门的质量记录,应由部门负责人指定相关人员按质量记录清单,及时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记录进行收集、整理。532产品质量记录由技术质量部资料员按要求及时对质量记录进行收集、管理、编目。54质量记录的编目各部门及技术质量部资料员在质量记录收集整理后,应按本程序52条质量记录的内容顺序对其编号(编页),并编制卷内目录。55记录的标识551质量记录的标识通过在每卷或档案盒的封面上标注质量记录编号来实现。56质量记录的检索质量记录要按照标识的类别分别存放,按标识与编目可以方便地进行检索。57记录的贮存571质量记录的贮存方式各部门的指定人员和技术质量部资料员负责将收集整理、编目、标识后的质量记录放入专用档案袋(盒)内,并存放于档案柜内(木柜或铁皮柜),保证质量记录的干净整洁。572质量记录的保存期(1)产品质量记录保存期10年。(2)质量体系运行记录保存期为2年。58质量记录的保护在质量记录的收集、编目、标识、贮存等各过程均应做好质量记录的保护工作,应防火、防潮、防腐,贮存地点应设专人负责,防止丢失。59记录的处理记录的处理,应按文件控制工作程序要求执行;质量记录存放期限到达后,相关人员负责办理销毁手续,由部门负责人审批后进行销毁,销毁执行人、监销人应在“文件销毁申请单”上签字。6、相关文件文件控制工作程序7、标准表格71卷内文件目录72记录清单附件一、二附件一商品混凝土质量记录目录序号质量记录项目名称备注1合同单或供货意向书2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必要时3生产任务单4配合比申请单、通知单6水泥出厂合格证、水泥复试报告7砂试验报告8石子试验报告9外加剂出厂合格证、外加剂复试报告10掺合料出厂合格证、掺合料复试报告11砂、石含水率记录12水泥仓罐清除记录13开盘鉴定14商品混凝土质量检查表15冬季混凝土生产测温原始记录16试块制作台帐17混凝土试块强度报告18特殊性能试验报告(如抗渗、抗冻等)19商品混凝土搅拌记录20混凝土发货单21混凝土质量合格证22资料收发记录23质量事故处理记录发生时附件二外加剂质量记录目录序号质量记录项目名称备注1生产任务单2配合比通知单3原材复试报告4生产过程记录5生产计量记录6成品检验记录7产品合格证8生产台帐9原材料进货检验台帐1、目的适用范围为规范管理评审工作,特制定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进行的管理评审工作2、引用文件质量管理手册3、定义31例行管理评审由最高管理者决定的每年定期进行的管理评审32追加管理评审质量体系发生变化或体系运行发生异常等特殊情况下所追加的管理评审。4、职责41最高管理者负责组织管理评审会议,审批并签发管理评审报告。42管理者代表负责向董事长报告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协助最高管理者做好管理评审工作。43各部门领导为管理评审提供信息,负责评审结果中相关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工作。44综合办公室负责本程序的实施和管理,负责组织管理评审会议的筹备工作,并负责对评审后的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跟踪和验证。5、工作程序51管理评审流程图52管理评审的策划发布管理评审令收集汇总信息召开管理评审会发布管理评审报告改进措施的实施验证措施的实施效果验证结果递交下次评审会521公司每年组织一次例行管理评审,其间隔时间不大于12个月。管理评审会议一般在内审工作结束后举行。522发生以下情况之一时可召开追加管理评审会A、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发生变化足以影响公司质量体系运行时;B、公司组织机构、人员、产品范围、资源配置发生重大变化时;C、发生重大质量事故、顾客关于质量问题的严重投诉或投诉连续发生时;D、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时;E、出现体系性不合格;质量方针、目标的变化调整。53管理评审前的准备531最高管理者于评审前10天发布管理评审令,由综合办公室发放至参加部门(人员)。532所有参加管理评审部门在接到管理评审令后,应就以下方面准备书面资料,作为管理评审输入A、公司内审外审总结性资料;B、顾客反馈,包括对顾客满意程度和不满意程度的测量结果及与顾客的沟通结果等;C、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D、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E、以往管理评审的结果的实施情况;F、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包括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的变化如出现了新技术、质量概念、社会、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产品、工艺、组织机构的重大变化等;G、改进的建议,包括产品、过程和体系改进的建议。533以上各部门提供的信息应在管理评审令发布后五个工作日内由综合办公室进行汇总、整理。54管理评审会议541评审目的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现状对环境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及变更的需要,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542评审方式会议评审543参加人员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各部门领导、其他人员。544管理评审会议由最高管理者主持,各与会人员对评审输入作出评价,展开充分讨论。545最高管理者对管理评审会议的评审内容作出结论。546管理评审的输出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以下方面有关的决定和措施A、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B、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C、资源需求。547综合办公室根据管理评审会议记录及结论草拟管理评审报告,经最高管理者批准后发布。548综合办公室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对决定和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验证,填写验证记录,并将验证结果报告最高管理者及下一次管理评审会议。6、支持性文件7、标准表格(1)管理评审令(2)管理评审信息表(3)管理评审报告(4)管理评审改进措施表(5)管理评审改进措施验证记录1、目的和适用范围为提供质量、保持和持续改进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并通过培训及其它措施确定使所有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都具有相应的能力。本程序适用于所有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人力资源的管理。2、引用文件质量管理手册3、定义31管理人员总经理、副经理、总工、部门领导32一般管理人员指符合各单位编制定员条件下的其它各类从事管理岗位的人员。33关键岗位人员指与实施质量要求密切相关的岗位人员,包括质检员、技术员、试验员、计量员、材料员、预算员、安全员、机械员、资料员、劳资员、内审员、特种作业人员、机械操作人员等。34特种作业人员指产品质量、对操作者本人,尤其是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以及符合特种作业基本定义的其他作业人员,包括电工、起重机、金属焊接工、司炉工、水质化验工、机械操作工、公司内机动车驾驶员、混凝土搅拌计量、外加剂计量搅拌。4、职责41综合办公室411负责本程序的实施和管理。412负责人员的引进、考核、接收和安排。413组织各部门对一般管理人员进行岗位评价、考核。414组织一般管理人员和工人参加外部培训。415负责保存、整理个人培训档案。416负责对培训计划的实施进行跟踪验证,负责培训效果的综合评价。42各部门421参加综合办公室组织的岗位评价、考核;422参加内部及外部的培训。5、工作程序51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图确定岗位员工来源能力胜任能力不胜任能力不胜任52岗位能力要求521管理人员一般应具有中专(含)以上学历,相应的经验和经历。522一般管理人员一般应具有相应的上岗证书、职称证书。523工人岗位一般应具有初中以上(含)学历,并掌握本岗位的基本技能知识。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53聘用与上岗所有人员与公司签订聘用协议,经公司聘任、培训后上岗。54培训实施541综合办公室根据岗位情况对各岗位人员组织内部或外部的培训活动,并对培训结果进行跟踪评定,对培训效果不好时,考虑重新培训或其它措施(转岗或重新聘任),以使上岗人员满足岗位需求。542综合办公室按照行业或主管部门的要求,根据自有工人状况和生产情况,确定工人专业技能、转岗培训和特种作业人员资格复审培训的需求。543内部培训的内容主要有A、质量意识、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培训;B、公司质量管理方针、目标、文件;C、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D、岗位职责和其它应知应会的培训;E、职业卫生及操作安全的宣传。外部培训的主要内容有素质教育,如职称培训、学历教育、技能培训、操作证书、资格复评等;55考核与评价551考核与评价目的通过对人员是否胜任进行考核,来评价培训及其它措施的有确定岗位要求员工上岗考核评价培训或其它措施分析员工能力状况能力胜任效性。552对所招聘的员工工作情况,由综合办公室每半年进行一次工作能力的综合评价,填制招聘人员工作情况综合评价、验证表。对于评价不合格者视情况采取培训或者调换工作岗位,对于年度验证时仍不合格者予以解聘。553考核评价的方法适用笔试、面试、实际操作考核的任何一种,适用的方法由部门领导选定。对经验证不合格的人员,重新组织培训或采取其它措施。554总经理针对考核结果,评价培训与其它措施的有效性,确定是否需要采取纠正措施,以改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56意识教育和培训561综合办公室收集并编发质量管理宣传资料,组织各层次、多形式的全员教育、培训活动,促进全体员工“顾客至上”、“持续改进”意识的形成和不断提高A、意识到本岗位工作对实现产品质量要求的重要性,为实现公司质量目标、作贡献;B、意识到本岗位工作在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的重要性;C、意识到本岗位工作与实现产品要求的相关性;D、意识到本岗位工作与他人工作的相关性,作好协作和配合;57教育、培训记录培训及考核相关记录由综合办公室进行整理和保存,按质量记录工作程序进行。6、支持性文件7、标准表格71招聘人员资质审核登记表72签定劳动合同或协议73招聘人员工作情况综合评价表74培训申请75培训方案76培训情况及考核结果记录表77员工内部培训签到表1、目的与适用范围在合同签订之前,确保顾客对产品的要求及其它要求在各部门得到充分理解,并对顾客要求进行评审,并确定公司有能力满足要求。适用于公司有能力提供的产品供货合同的有效实施。2引用文件质量管理手册3定义4职责41经营部411负责本程序的实施和管理。412负责组织合同签订前的评审工作。413与顾客协商一致后组织合同会签审批,签订供货合同,并监督合同的执行,审核合同的修订及签订补充合同。42各部门参加由负责合同管理的人员组织的合同评审,并根据各自管理职责的要求多方位检查监督合同的实施。5、工作程序51工作流程图52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确定与顾客充分沟通需要时合同修订合同的履行签订订货合同对产品有关要求进行评审确定与产品有关的要求A、顾客的要求(1)顾客明示的产品要求,包括质量、工期要求,交付及其它服务要求(如资料提供、配合施工、保修等)合同定价等方面的要求;B、公司应确定的产品要求(1)顾客没有明确要求,但本行业已形成惯例,产品的用途必须达到的要求;(2)顾客没有明确规定,但国家强制性标准及行业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3)我公司确定的为顾客服务的其它要求(如尽可能为顾客提供的方便及施工配合)。53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531公司在提交标书、签订合同或接受合同更改之前应对与产品有关的要求进行评审。532经营部在投标前、签订合同前应对顾客的要求形成记录,填写顾客要求记录表。并及时组织生产部、技术质量部、材料部等相关部门主管人员对顾客的要求进行评审,主要评审内容包括工期、质量、技术、交付事宜等,同时要分析我公司生产组织能力、技术设备能力、材料及劳动力保障方面能否满足顾客的要求,若不能满足要求,则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满足。评审后确实具备履行合同能力由相关各部门签字确认,评审结果形成记录,填写合同评审记录,能满足方可签订合同。533除合同明确的要求外,如有不确定条款,经营部应与顾客及时协商解决,合同双方若要求变更,如没有签订正式合同可修改完善;已签订了正式合同的,可签订补充合同(用原合同编号加“补”字)。54合同的签订及实施541合同评审后,经营部将合同文本尽快与顾客代表协商达成一致,办理签字、盖章手续,合同生效后将合同分发有关部门,作为履行合同的依据,并留有合同发放记录。542如顾客要求为口头订单,合同管理员应认真记录顾客要求并签字认可,应与销售人员及生产部进行沟通。55产品要求的变更551若合同双方因某种原因提出合同执行过程中与产品有关内容修改时,经营部对修改内容进行核准,经双方法人代表认可后,对合同进行修订,填写“顾客有关要求更改通知单”,必要时对变更的内容进行评审,修订后的合同按文件发放规定分发有关人员,确保产品要求的确定。56顾客沟通561供货前及供货过程中、供货后经营部通过多种渠道及时了解工程供货需求及其它要求,收集各方面信息,回答并及时解决顾客提出的问题,并予以记录顾客联络事宜登记表562供货过程中及供货结束后,应分阶段了解顾客需求、建议及意见(包括顾客抱怨)等,并形成记录,根据合同进展将应该答复顾客的问题及时反馈给顾客。563经营部按工程名称分别汇总顾客反映的情况(每年至少一次),妥善处理顾客投诉并及时解决顾客意见(制定纠正措施),以取得顾客的持续满意,执行顾客满意程度测量程序的有关规定。6、支持性文件顾客满意程度测量程序7、相关表格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记录顾客联络事宜登记表订货合同顾客有关要求更改通知单合同评审记录1、目的和适用范围对采购过程进行控制,确保采购物资符合规定要求。对供方进行评定和选定,保证供方提供满足本行业和公司规定要求的原材。本程序适用于商品混凝土和外加剂生产中所需物资的采购2、引用文件质量管理手册3、定义31供方指为我公司提供生产所需原材料的企业或单位。32甲方指与我公司签订生产订货合同的单位。33物资构成最终产品的主要部分或关键部分,直接影响最终产品使用或安全性能,可能导致顾客严重投诉的物资,如水泥、外加剂、粉煤灰、砂石等原材料。4、职责41材料部负责本程序文件的实施和管理。42材料部负责建立、下发合格供方名录,收集整理评定记录和相关资料。43技术质量部负责为材料部提供所采购原材的质量要求。5、工作程序51物资采购及验证511采购过程流程图512评价、选择、重新评价供应商的准则5121评价供应商的准则A、采购人员在物资(砂石、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等)采购前应对供方进行评价,对未经评价或评价不合格供方的物资不得采购。对供方的评价,评价的准则是1、查看采购计划合格的供方采购合同评价供方产品验证产品入库是否取得生产经营资质证书。2、生产供应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强。3、查阅所供应物资的材质证明书、合格证、检测试验或鉴定报告是否达标及产品使用历史情况。4、砂石、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等原材料,采购单位的材料员在采购前应到供方处进行选样送技术质量部进行选样试验。5水泥、混凝土外加剂应按北京市建筑工程材料供应备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从市建委公布的备案名录的供货单位中选择。B、物资的评价,材料部应按上述准则先进行评价,并按规定要求填写物资供方评价表,然后把物资供方评价表及收集到的各项有效证明材料一并交部门领导和总工审核,材料部根据评价结论,建立合格分承包方名录经部门领导审批后执行,并将名录发放至总工、技术质量部处。5122选择供应商的准则A、根据生产或工程项目需要的材料进行选择。B、必须在合格供应商名录中选择。C、服务质量好,供应价格合理。D、当合格分承包方名录不能满足要求,需在合格分承包方名录以外选择供方时,仍按5121规定执行。E、遇有甲方指定供方时,其选定仍按5121规定执行,并附甲方有效证明函件。5123重新评价供方的准则A、材料部经过现场验收评价,对经验证不合格的物资应随时反馈信息,并做好评价记录。B、服务质量好及供货及时,三次以上供货不及时或出现质量不合格的取消供应资格。C、价格不能高于当地市场价格。D、对供方的重新评价,可根据进货记录情况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合格的供方及时从名册撤出。E、年度合格供方重新评价工作,每年一月份由材料部组织本单位技术质量部、生产等相关人员进行重新评价,评价合格的供货单位方能继续进入下一年度的分承包方名录。513采购5131物资采购计划每月月底25日前由材料部根据公司任务量制定下一月的物资采购计划,计划表中要明确物资名称、规格、数量、需用日期,经部门领导审核签字,采购人员根据计划选择合格的供方,组织采购供应工作。5132签订供货合同A、批量订购原材料时,材料部按规定与供方签订书面的供货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确采购产品的名称,规格型号、级别、数量价格,以及技术要求、运输方式、交货地点、验收条件和质量要求。B、采购合同必须经技术人员参加会签,再经部门领导审批后,方可签订。C、采购合同要求建立合同登记台帐。514采购物资的验证5141进场的验证A、采购物资到达现场或入库前,必须进行验证,使实物与收料单相符。验证内容包括物资的名称、品种规格、数量、质量证明文件、质量情况。B、采购物资的检验和试验采购物资到达现场后,材料员填写进货台帐,按检验批量取样委托复试。C、物资进场后要做好验证记录,收集质量证明文件,使实物与证件相符。对复验物资要获取复验记录,对不合格物资的处理要做好处理记录。D、未经检验或未经验证合格的物资不得投入使用。E、经验收或试验发现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的控制工作程序执行。515物资的搬运、保管和发放,执行产品防护工作程序。6、支持性文件检验和试验管理工作程序不合格品的控制工作程序生产和服务提供工作程序7、标准表格物资供方评价表合格分承包方名录物资进货台帐不合格情况记录物资供方重新评价表材料计划表1、目的和适用范围为确保公司生产和服务全过程在受控状态下,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特制定本程序。适用商品混凝土、外加剂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控制。2、引用文件质量管理手册3、定义特殊过程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容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通常称之为“特殊过程“。4、职责41生产部负责本程序的实施和管理。42各部门按照本程序要求对产品质量、生产安全、工作环境、文明施工管理,具体实施控制。5、工作程序51商品混凝土511生产流程。512商品混凝土生产技术5121商品混凝土生产应按照商品混凝土技术管理规定要求执行。513合同签订商品混凝土合同签订见与顾客有关过程工作程序,没有合同不得组织生产。514材料管理应根据生产情况按月编制采购计划,采购按采购工作程序进行。515配合比设计技术质量部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管理规定进行配合比设计。516生产任务单的签发经营部根据合同和顾客要求,填写生产任务单,传达到调度室和技术质量部,由生产调度员按任务组织生产。无生产主管领导或技术负责人签发的生产任务单不得组织生产。517施工配合比质检员根据当班实测的砂石含水率,负责将理论配合比换算成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合同单理论配合比施工配合比砂石含水率测定开盘鉴定搅拌试块制作运输生产任务单泵送采购原材料申请配合比混凝土试配原材料试验经试验室主任审核签字后,送当班搅拌机司机,生产严格执行施工配合比。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如出现以下情况1原材料品种发生变化2砂石含水率发生变化3混凝土性能不能满足顾客要求4顾客意见反馈,需对混凝土进行调整则质检员需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计算施工配合比(必要时报告试验室主任重新进行试配,计算理论配合比),经试验室主任审核签字后,送当班搅拌机司机。518混凝土计量搅拌A、混凝土计量搅拌的控制应按混凝土计量搅拌作业指导书执行。B、混凝土搅拌司机接受生产任务单、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通知单后,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巡查,计量设备校正无误后,输入配合比开始投料搅拌,在搅拌服务过程中要认真做好记录存盘。519生产设备由生产机修工负责执行生产设备管理规定要求对设备进行日常监督检查、维护工作,保证设备状态良好,计量设备能按时年检、校验,保障计量准确无误。运输车辆的维护保养按照车辆管理制度执行,应保证满足生产要求,根据季节气温变化,对所承运的混凝土要有防寒保温措施。5110商品混凝土质量检验搅拌站质检员依据检验和试验管理工作程序对商品混凝土出机及现场质量进行检验。5111运输泵送生产前,由车队提前对运输路线进行确认,并确定12条备选路线,以防止由于堵车等原因造成的供货不及时。搅拌站调度员填写“商品混凝土发货单”,交搅拌车司机;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后,由订方代表在施工现场验收并在“商品混凝土发货单”上签字认可。52外加剂521外加剂生产流程图及技术要求见外加剂技术管理规定。522采购5221采购员应按采购工作程序要求采购材料。5222技术质量部试验员负责按外加剂技术管理规定要求,对进站的原材料进行试验。5223生产任务单签发由总工根据生产需求签发生产任务单,外加剂生产负责人根据生产任务单组织生产。523计量投料控制5231特殊工序中配料工应经过培训。5232生产前应对生产任务单、配合比进行检查,同时对原材料品种、规格、数量、试验结果、设备运转及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当原材料质量和设备不能满足以上要求时不得生产。5233原材料计量参见外加剂技术管理规定。配料作业应严格参照外加剂技术管理规定要求,对作业人员应进行岗前培训,了解生产过程的投料要求和自我保护意识,防止有毒、有害物体影响作业安全和健康。生产过程中生产负责人对生产过程情况填写记录。524外加剂的检验外加剂的检验见检验和试验管理工作程序525运输与交付填写“外加剂发料单”,交库房保管员过磅,按要求运送到材料员指定地点,由材料员在发料单上签字认可。53服务531必要时需对产品使用单位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应经总工批准并在技术质量部备案。532合同中约定在产品交付中或交付后提供相应服务的,生产部应按合同要求提供相应服务。54特殊过程的过程确认541根据产品特点,特殊过程有A、混凝土计量搅拌B、外加剂计量搅拌542对特殊过程的控制按照混凝土计量搅拌作业指导书和外加及技术管理规定执行。6、支持性文件砼计量搅拌作业指导书生产设备管理规定车辆管理制度外加剂技术管理规定7、标准表格71混凝土生产搅拌记录1、目的与适用范围通过标识,防止混用、错用产品,防止不合格产品的使用,在需要时实现可追溯性。本程序适用于生产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标识工作。2、引用文件质量保证手册3、定义4、职责A、技术质量部负责本程序的实施和管理。B、材料部负责协助技术质量部对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标识;技术质量部负责提供被标识原材及成品的试验状态。5、程序51标识方法511对仓储水泥、掺合料应标明材料品种、规格、产地、进站日期、检验状态,有顾客提供财产,应注明“顾客财产”字样。512对砂、石、轻集料、外加剂原材及成品的堆放场地、库房、储罐,应设置标牌,标明材料品种、规格、产地、进站日期、检验状态。513商品混凝土产品标识按预拌混凝土标准规定的方法在混凝土发货单上进行标识,由指定的专人通过商品混凝土发货单上加盖检验合格章以示状态标识。52可追溯性521材料员按要求委托原材试验,及时收集原材料相关质量证明文件,并针对批量在质量证明文件上进行编号,同时在进货台帐上进行标识,试验员对原材料进行试验时,在试验记录上标注原材质量证明文件的编号,以实现可追溯性。522混凝土的生产通过生产任务单、配合比通知单、混凝土质量检查表、发货小票以实现可追溯性;外加剂的生产通过生产任务单、外加剂计量检查表、外加剂发货单实现可追溯性。6、相关文件检验与试验管理工作程序7、标准表格1、目的与适用范围对顾客提供财产进行控制,保证顾客提供财产符合规定要求。本程序适用于顾客提供财产的控制。2、引用文件质量管理手册3、定义顾客财产包括顾客提供的原材料、半成品或图纸(指工程完工后仍要归还给顾客的图纸)等。4、职责A、材料部负责本程序的实施和管理。B、材料员负责组织技术质量部对顾客提供财产进行验收并负责顾客财产的储存、保护工作。5、程序51顾客财产的分类A类顾客财产构成最终产品的一部分,如顾客提供的水泥。B类顾客财产不进入产品。如顾客提供的图纸(工程完工后仍要归还)52顾客财产的识别签订销售合同时,应识别顾客提供的财产53顾客财产进厂验证531A类财产进厂应进行验证,包括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资质证明、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及质量状态,按检验与试验工作程序进行检验与试验。未经验证不得使用。532B类财产由经营部门进行登记,交使用人应履行签字手续。工程完工,使用人交回经营部门,由经营部门交还顾客。533进厂验证时发现顾客财产不适用(如不合格),要填写“顾客财产丢失损坏、不适用情况记录”,并及时向顾客报告。54顾客财产维护与管理541标识顾客提供物资验证后的标识工作,应按标识和可追溯性工作程序的要求进行标识。542防护A类财产防护执行产品防护工作程序,同时保护好标识。B类财产使用人应注意保管。不得损坏,要防潮、防污损。顾客财产发生丢失、损坏,要填写“顾客财产丢失损坏、不适用情况记录”,并及时向顾客报告。6、相关文件与顾客有关过程工作程序采购工作程序7、标准表格顾客提供物资验证记录顾客提供物资复试结果记录顾客提供物资台帐顾客财产丢失损坏、不适用情况记录1、目的与适用范围使用适当的搬运、贮存和包装,保证产品、半成品在搬运、贮存、包装过程中不受损坏。本程序适用于商品混凝土、外加剂、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生产过程的搬运、贮存、包装、防护、交付。2、引用文件质量管理手册3、定义4、职责A、材料部负责本程序实施和管理。B、车队负责协助按本程序规定执行。5、工作程序51搬运材料员组织对所采购原材实施搬运,要求根据不同材料选择不同运输设备,保证物资安全运至指定场所。52贮存生产使用的原材料、产成品、半成品,袋装水泥、外加剂,应存放在适当的场地、库房,贮放场所条件应与物资特性相适应,如通风、防潮、清洁等,以防物资变质、损坏,要求物资有标识,贮存记录准确,台帐与实物相符,材料保管员对物资贮存场地、车间、库房要定期检查,保持场所清洁卫生。对不合格物资、产成品、半成品要分开贮存,单独标识,以免误用或误发,特殊化学物品按品种分类存放、标识。53包装混凝土及外加剂均采用专用运输车运输。54防护541商品混凝土防护,由车队负责防止混凝土在运输过程前及运输过程中混入水及其他杂物,刷车用水不能以任何方式混入混凝土中。542外加剂的防护,外加剂存放时由外加剂生产负责人负责对外加剂进行防护,防止水及其他杂物混入成品中,外加剂使用中由材料员负责防止其混入水及其他杂物。543不合格产品或半成品或因其它原因损坏的产品,根据情节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6、支持性文件不合格品控制工作程序成品防护措施7、标准表格1、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保证用于生产、检验、测量、试验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符合规定要求,确保监视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特制定本程序。此程序适用于所有用于生产、检验、测量、试验的监视和测量装置。2、引用文件质量手册3、定义测量设备为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检测机构即国家或北京技术监督局公布的有资格的检定、测量机构。4、职责41技术质量部负责本程序文件实施和管理。42各监视和测量装置使用部门负责按本程序的相关规定执行。50标准工作程序定期检定发现问题51监视、测量装置配置511采购或租赁的监视、测量装置,必须购置具有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厂家识别监视测量的过程确定过程使用监视测量的装置新购置自备校验、检验登记、标识规定各类装置检测的时间、标准对各类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检查和保养对偏离校准状态的装置进行再确认及纠正生产的具有CMC标志的监视、测量装置。512新购置设备,编制监视、测量装置购置计划表,经技术质量部确认,由使用部门统一组织采购、租赁。52验收和发放521采购或租赁的监视、测量装置,到货后必须由技术质量部验收合格,对要求周期校准的监视、测量装置先按要求请有资格的检测机构检测校准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522监视、测量装置在使用前,由技术质量部计量管理员对使用的监视、测量装置进行登记、编号、纳入计量统一管理。53调拨531在监视、测量过程中,若需要把监视、测量装置调拨至其他部门或单位使用,应履行交接手续。532调拨的监视、测量装置用完归还时,计量管理员必须进行检验。54标识541所有监视、测量装置,不管是在用的、备用的,还是封存的、待修的,计量管理员都应使用不干胶彩色规范标志。542彩标要置于监视、测量装置醒目部位。543彩标分为合格证、封存、禁用三类。计量检定合格者、不必检定但功能正常者和经对比或鉴定适用者贴合格证。不用的完好检试设备贴封存。损坏未修复、检定不合格和性能无法确定者贴禁用证。544监视、测量装置的标识由计量管理人员签发并由使用单位计量管理员完成。55台帐管理551监视、测量装置检定合格后,技术质量部计量管理员要逐件完善监视、测量装置管理台帐。552计量管理员每月要对监视、测量装置帐、物进行一次核对,并分别对其状态进行检查,检查内容见监视、测量装置使用、贮存、防护与搬运管理制度。553计量管理员每月应核对一次各使用单位帐、物是否相符,以保证每件监视、测量装置都处于受控之中。56使用与保养561所有监视、测量装置均要求使用人按照制造商或供应商的指导要求使用、维护、保养。对缺少指导书的监视、测量装置可参见监视、测量装置使用、贮存、防护与搬运管理制度使用与保养内容部分562使用中的监视、测量装置,由使用人进行日常的保养及小心存放。563监视、测量装置使用人在每次使用监视、测量装置前,要核对附在监视、测量装置上的标记,看看是否已到期需要进行重新调校。检定不合格的监视、测量装置不准使用。564对砼搅拌站电子秤,技术质量部计量管理员应根据生产情况最少每季度实测检验一次,并形成记录。565监视、测量装置使用人应经过培训,熟悉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566在周期内的监视、测量装置发生故障,设备使用人要及时向计量管理员说明情况,并上报主管部门,未能及时修复的监视、测量装置,要贴上“禁用“标志,不得带病使用。567使用人对未到期正在使用中的监视、测量装置准确度有怀疑时,可联系计量管理员作临时校核,如确有处理不了的问题时,联系有关单位处理。(注有关单位指检测机构、修理厂家、制造厂家等)。568设备使用人应按监视、测量装置的环境使用要求,为检验、测量和试验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见监视、测量装置使用、贮存、防护与搬运管理制度使用环境要求部分。57校准571监视、测量装置应按照建设工程检测试验管理规程DB11/T3862006中的相关要求制定校准/检定周期计划,规定送检或自校。572计量管理员在监视、测量装置有效期满前10天联系有关单位进行检定,校检记录或合格证书、检定证书原件由财务部统一保管,并随时做好相关帐表的修改。调校工作由计量管理员联系有资格的检测机构进行。573不好搬运的监视、测量装置由计量管理员联系有资格的检测机构到现场校准,轻小且易搬运的监视、测量装置送检测机构校准。574监视、测量装置,严禁超周期使用。575监视、测量装置大修后,不管其是否在有效期内,都要重新校准合格方可使用。576校准原始记录由计量管理员负责收集、整理、编目、标识、借阅工作。58偏离校准状态控制581计量管理员应采取措施防止校准的监视、测量装置因调整不当而使其校准失效。见监视、测量装置使用、贮存、防护与搬运管理制度防护措施部分。582发现监视、测量装置偏离校准状态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及时报告计量管理员。技术质量部应追查使用该装置检测的产品流向,由总工评定已测试结果的有效性,并填写监视、测量装置失准报告单,再评价以往检测结果的有效性,确定需重新检测的范围并重新检测。并应组织对装置故障进行分析、维修并重新校准,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59搬运、贮存与防护。见监视、测量装置使用、贮存、防护与搬运管理制度搬运、贮存与防护部分。510封存、开封与报废5101不用或过期的监视、测量装置应由计量管理员办理封存手续。封存的监视、测量装置尽量采取隔离措施。5102封存的监视、测量装置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私自开封使用。若开封,应由计量管理员履行检查校验工作后,经重新校准合格后方可开封使用。5103在用监视、测量装置经检定机构检测修理后仍无法保证原有精度或准确度,或不能修复的,计量管理员酌情处理,并报相关部门领导审批。5104报废后的监视、测量装置暂时处理不了的,必须贴“禁用”彩标并及时销帐。511监视、测量装置记录的管理计量员负责建立、保存监视、测量装置相关记录,此记录至少要保存两个检定周期。6相关文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程序7支持性文件监视、测量装置使用、贮存、防护与搬运管理制度8标准表格表格监视、测量装置管理台帐电子秤检查、标定记录表在用监视、测量装置检定周期计划表监视、测量装置自检记录表监视、测量装置失准报告单监视、测量装置封存记录表监视、测量装置开封审批单监视、测量装置报废申请表1、目的与适用范围对顾客满意信息进行监视,以此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识别可改进的机会,从而增强顾客满意。适用于顾客的满意程度的测量。2、引用文件质量管理手册3、定义顾客满意度指公司针对具体工程名称、具体顾客的调查后经评价得到的顾客满意程度。4、职责41经营部负责本程序的实施和管理。42经营部负责收集汇总对顾客满意程度调查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负责收集本单位在工程招投标、任务承揽结算、收款等经营活动中对顾客的满意程度调查的信息;43生产部负责收集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对顾客的满意程度调查的信息;5、工作程序51顾客信息的收集信息的收集可以是口头的或书面的,收集渠道包括A顾客抱怨B与顾客的直接沟通C问卷和调查D回访E来自媒体的报告F行业研究活动的信息G各相关方的意见,特别是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52顾客满意度的测量及评价521经营部制定顾客满意程度调查表,通过各有关部门调查顾客满意程度。顾客满意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质量、供货过程、服务、其他等方面的内容,满意程度等级评价分五种不满意、不太满意、满意、较满意、非常满意。A、评分标准每项产品属性基准分值100分级别不满意不太满意较满意满意非常满意分值201510010B、各项产品属性所占权值产品属性产品质量A工期进度B供货服务C产品价格D权值05020201C、针对具体工程名称、每一个顾客的满意程度计算公式为顾客满意度VA05B02C02D01D、考虑顾客投诉,计算最后得分对顾客投诉(指有效投诉),当无顾客投诉时,最后得分等于综合得分;当顾客投诉不超过2次时,最后得分为60分,当有2次以上投诉时,综合得分为0。F、最终评价当顾客满意度最后得分大于85分时评价为顾客满意;当最后得分小于85分时评价为顾客不满意。G、经营部汇总顾客满意程度调查表中的顾客满意信息,得出公司测量的顾客满意度。公司的顾客满意度用M表示MA/N53实施改进A、对于公司的每一个顾客由经营部在供货中或供货结束后都要进行不少于一次的“顾客满意程度调查”,当最终评价为顾客不满意时,要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统计工具寻找主要原因,并按预防措施工作程序和纠正措施工作程序进行纠正和预防,并继续监视与测量,最终得到持续改进,满足顾客需求。54顾客档案的建立541经营部对所有客户建立档案,详细记录工程名称、工程地址、订货单位名称、单位地址、电话、传真,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等,以便更好地为顾客服务。6、支持性文件与顾客有关的过程工作程序预防措施工作程序纠正措施工作程序7、记录表顾客满意度调查表顾客档案顾客满意度调查表工程名称供货时期施工单位调查内容产品质量A不满意不太满意较满意满意非常满意补充说明工期进度B不满意不太满意较满意满意非常满意补充说明供货服务C不满意不太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