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级酒店改造项目方案_第1页
五星级酒店改造项目方案_第2页
五星级酒店改造项目方案_第3页
五星级酒店改造项目方案_第4页
五星级酒店改造项目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章概述611酒店智能化系统突出点612工程概述813系统总体设计思想914系统总体设计1015设计标准10第二章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1321系统概述1322需求分析1323总体设计说明1424设计原则1425设计依据1526系统设计15261总体结构设计16262布线系统结构18263各子系统设计20第三章计算机网络系统2631前言2632需求分析26321概述26322应用需求26323带宽需求26324管理需求分析27325安全需求分析31326兼容性需求3533网络设计方案35331网络结构设计原则35332酒店网络总体设计37333网络核心层设计38334接入层设计39335网络功能设计41336网络设备选型47337BAMS认证计费5434虚拟网络服务6435策略包过滤65第四章、背景音乐及公共广播系统设计6841需求分析6842设计目标6843系统设计69431音响系统构成介绍69432系统选择及其产品特性70433广播扬声器的选用72434广播扬声器的配置73435广播功放的选用74436广播分区及设备详细配置75437主要配置系统功能75438广播系统与报警系统的联动7744主要广播器材产品功能和技术性能描述78441EOB4401/00网络控制器78442基本呼叫站80443呼叫站键盘81444功率放大器81445天花扬声器81446壁挂式扬声器82447号角扬声器82448桌面式话筒8245广播系统软件功能83451软件构成介绍83452配置软件84453诊断和记录软件86454文件传送软件87第五章闭路监控系统8951现状分析8952目的意义8953系统优势8954功能需求9055参照依据9156系统方案详细设计91561系统功能图925611实时监控925612本地监控图像935613远程上网监控935614WEB网页客户端935615客户端集中监控935616图像上墙监控94562视频录像存储945621支持1种存储制机945622支持六种录制模式94563视频录像回放955631定时录像查询955632报警录像查询955633历史录像下载95564报警与联动965641报警事件触发965642报警联动处理96565分权机制96566远程控制97567图像抓拍97568字幕叠加97569时钟同步9757主要设备选择及性能介绍98571网络半球摄像机98572网络一体高速球机99573解码器100574RPC6004U弧门工业机箱100575NS8302UNASISCSI模式8磁盘存储阵列10357621寸TCL监视器和一台42显示器104577视频光端机10758客户端软件功能介绍109581主要特性介绍110582设备连接与查找111583画面浏览112584云台控制112585录像及查询功能113586在线设备状态113587联动报警114588语音双向及在线抓拍115589权限设置1155810系统升级11659电视墙116510系统的安全性1185101多级用户名密码认证1185102DES加密传输协议1185103独有的网络传输协议1195104嵌入式系统安全更高119第六章艾礼富(ALEPH)室内红外报警系统12061系统概述120611需求分析120612方案设计12062系统组成121621电源121622报警主机12263设备选型122631红外双鉴吸顶探头122632艾礼富报警主机122第七章一卡通系统12471需求分析12472IC卡一卡通系统特点12473酒店门锁126731工作原理流程简介126732酒店智能门锁软件基本功能及特点127733酒店智能门锁硬件结构及特点介绍130734酒店门锁数码控制部分13174消费管理系统13275考勤管理系统13376系统结构及说明134761系统管理软件功能134762系统小结13677停车场管理系统137771设计思想137772系统设计内容137773方案设计137774系统功能140775管理软件简介142第八章酒店智能客控系统设计14681酒店安装客房控制系统的必要性146811概论146812客房档次146813客人舒适性146814高效节能147815人性化管理148816评星14882系统组成14983功能介绍150831客房智能控制系统总体功能介绍150832客房内控制功能150833过道灯控制功能红外灯152834楼层中继器控制功能153835客房中心监控系统功能15384主要设备说明153第九章机房工程16491需求分析16492设计依据16593机房装饰工程设计165931设计规划165932天面工程166933地面工程167934墙柱面及隔断工程167935机房门16894系统设计169941设计依据169942设计构想169943配电分路169943供配电170944配电柜17195UPS系统设计174951技术方案174952YTR3120UPS功能特性及技术优点17696照明系统设计17897空调系统设计180第十章电子巡更系统180101概述180102系统组成181103系统功能182104系统主要技术参数182第十一章有线电视系统185111系统概述189112需求分析190113电视节目工程实施190114系统节目源1911141自办节目1911142市有线电视节目1911143卫星节目(可选)191115系统传输分配网络193116系统对环境方面的要求196117主要设备选型介绍196118西物KMD2103调制器198第一章概述11酒店智能化系统突出点面对知识经济的扑面浪潮,每个酒店都要考虑如何将科学、技术和经济三者结合起来,如何将知识转化为本酒店的核心能力。21世纪的酒店,从内部管理到外部销售都将发生质的变化。计算机技术的引进,电脑管理系统的运用,网络营销的产生,都将促使酒店经营管理的网络化、智能化。对于该工程,现代技术的冲击将使其体现于酒店内部管理网络化、智能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许多酒店都采用高新技术设备来辅助自己的经营管理,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电脑管理系统的运用,为酒店的经营管理提供了一个利器。酒店电脑管理系统既有供前台业务部门和后台职能部门使用的系统模块,还有供服务员使用的操作系统和管理者使用的决策支持系统。可以说,电脑管理系统在酒店内部建立了一个网络。它在横向和纵向上都支持酒店的经营运作和管理决策。针对顾客在酒店消费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电脑管理系统都有相应的功能模块来辅助员工的服务工作。顾客入住酒店,酒店管理系统可以执行预订、入住登记、查询、结帐、报表生成等多种功能。当一位顾客预订客房后,系统就生成了一项预订记录。当顾客到达酒店,系统已完成了预分房。顾客只要经过简单的手续就可以领取电子磁卡入住客房。在住店过程中,顾客可以凭酒店住房卡在酒店的其它部门签单消费。各种消费项目将通过系统迅速、精确地汇总到客帐上。当客人结帐离店后,酒店管理者通过系统生成的报表了解顾客的各种信息,包括顾客来源、消费项目和数额。这些信息都将为管理者制定经营决策提供很大的帮助,并使酒店管理风格逐渐由经验管理逐渐转向科管理。酒店管理系统具有庞大的数据库,它不仅可以储存各种客人感兴趣的信息(如酒店设施设备的介绍、当地旅游景点的介绍、交通运输的时刻表等等),还可以建立顾客数据库,用来储存顾客的各种信息(如消费次数、需求偏好、特殊要求等等)。酒店对顾客了解得越多,就越有利于开展顾客导向的营销工作。因为这样可以针对每一位顾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总之,电脑管理系统实现了内部信息的共享,使酒店的操作流程科学化,促进了酒店内部管理网络化、智能化。酒店外部环境网络化、智能化短短几年,INTERNET以其独特的魅力冲击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对消费者来说,INTERNET是一个全新的信息媒体。对酒店来说,INTERNET是一个具有无限商机的营销渠道。INTERNET是一座桥梁,它改变了酒店与顾客传统的沟通方式。运用INTERNET这一全新的沟通媒介作为酒店的营销手段,就产生了网络营销这一全新的概念。在INTERNET上,信息的交流呈现出容量大、覆盖面广、速度快、随时更新、不受时空限制等优点。酒店只需支付上网通讯费用,就能让顾客在短时间内获得全方位的信息。INTERNET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信息的交流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原来的单向沟通转变为双向沟通。顾客浏览网页,用EMAIL与酒店联系。这极大地调动了顾客的积极性,顾客由原来处于被动地位转变为主动地位。在INTERNET上,酒店可以真正实现一对一的营销方式。按照传统的沟通方式,酒店总是针对即定的目标细分市场进行宣传推广或市场销售。如果想与所有潜在的顾客沟通,则沟通成本过高。INTERNET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INTERNET使酒店可以直接、快速、持续地与所有顾客保持联系。酒店不仅可以向目标市场传递信息,还可以与每一位潜在的顾客进行交流。在INTERNET上,酒店的目标市场不再是一个群体,而是每一位顾客。它开创了酒店与顾客的新关系。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酒店外部环境网络化、智能化。唯有网络营销,才能实现顾客导向的、个性化的、互动的全程营销。实现酒店与顾客的双赢我们知道,在手工操作为主的时代,要实现服务的个性化,其必然的结果是时间的大量耗费和工作效率的低下。而引入电脑管理系统,这个难题就被解决了。员工利用系统来处理简单、琐碎、重复性的工作,就能将时间用在满足顾客个性化的需求之上。而且,员工可以在与顾客面对面的亲切沟通中,积极了解顾客的真实需求,灵活满足顾客的独特需要。可见,电脑管理系统的运用,十分有助于酒店为顾客提供高效和个性化的服务,从而实现顾客消费价值的最大化。在未来的十年中,网络将成为酒店主要的订房渠道之一。酒店将在“地球村“这个大舞台上,与所有的对手公平竞争。跨入21世纪,酒店的前端销售必然依赖于规模经营的智能化电脑网络,实现市场销售、宣传推广、订房管理的网络化、智能化、一体化。传统点对点的销售观念将会过时,取而代之的是以信息共享、市场共享、突出个性的网络化销售方式。所谓“网络点击,无限商机“。管理和服务在高新科技的配合下将绽放出无限的异彩,爆发出巨大的能量。网络化、智能化的经营管理将最终实现酒店与顾客的双赢。12工程概述酒店是一座集娱乐、餐饮、休闲度假及商业服务的五星级专业酒店。针对酒店酒店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要求,为了适应娱乐业、餐饮业、休闲旅游业及商业服务业的发展,为客人提供更优质、更舒适、更快捷的服务;为提高酒店内部的管理效率和提升酒店的形象,结合我公司在酒店行业多年的设计及施工经验,就酒店智能系统工程建设我公司提供以下设计内容。1综合布线系统;2计算机网络系统;酒店局域网D系统;酒店无线上网系统;3)数字程控交换机系统4保安闭路监控系统;5背景音乐及公共广播系统;6VOD视频点播系统;7酒店信息管理系统;8一卡通管理系统;A考勤管理系统;B客房门锁管理系统;C停车场管理系统;D消费收费系统;E无线巡更系统;9)机房工程13系统总体设计思想第一、酒店的智能化系统与通常意义上的智能化大厦,有一定区别。酒店的智能化系统,更注重管理的高效性,服务的便捷性。酒店的智能化,我们认为,要从两个方面考虑问题,第一是酒店管理者,第二是宾馆的客户。酒店管理者注重酒店管理的高效节能,服务手段的多样性,而客户则注重酒店环境的安全和舒适性。酒店必须紧紧围绕着这两个目标来设计智能化系统。具体来讲,不仅要考虑为酒店管理集团搭建一个高效的信息管理和物业管理平台,提供更多的酒店特色的增值服务手段,同时,要为酒店的客户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方便、环保、细致周到的入住环境。这正是我公司酒店智能化系统“以人为本”的总体设计思路。第二、根据工程的特点分析,对酒店的智能化工程,按照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甲级标准进行深化设计;第三、采用主流技术,而不是最先进技术,来搭建酒店的智能化架构。如安全防范中的立体空间防范技术、数字化技术,集成技术,通信网络的千兆以太网、无线局域网,数码信息平台等等;第四、充分考虑酒店网络可靠安全的需要,采用漏洞扫描、严格的规章制度等科学手段,严防网络入侵和信息泄密,同时防止病毒侵入。综合科学考虑无线宽带网络与有线宽带网络在本楼内的互联互通,包括千兆以太网、无线局域网、广电的HFC、移动联通的GMS/CDMA无线覆盖,包括未来3G标准的TDSCDMA或CDMA2000的引入;第五、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软件、硬件、网络、通信、操作系统和数据管理系统等多方面的接口与工具,采用和支持各种相关技术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不仅能支持现在的各种应用,还能适应未来电子政务、数字化城市发展的需求。第六、将FAS、SAS物理上、逻辑上和功能上集成为BMS,通过主流开放的基于INTERNET技术,以TCP/IP协议为基础,以WEB为核心应用的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与宾馆集团的信息管理系统、物业管理系统集成为IBMS,实现信息、资源、和任务的综合与共享,以及全局时间的处理和一体化的综合管理。14系统总体设计智能建筑IB在国家标准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中,定义为“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对酒店的建筑智能化的设计,要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通过对建筑物内的设备和功能配置,强调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达到节约能源、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智能”只是手段,环境、节能、绿色环保才是当前和未来智能建筑的目标。【特别提示】酒店管理集团注重的是高效节能,这就需要智能化系统必须提供一个使各子系统协调统一、信息共享、服务便捷、管理高效的BMS系统,提供决策依据。宾馆增值服务手段是多样的,其中“会议型宾馆”是一个关键的经营战略,宾馆的会议,不仅为宾馆经营带来租金,同时可为宾馆客房、餐饮、娱乐等各方面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提高服务竞争水平。酒店的客户注重的是安全舒适,这首先要求智能化系统必须提供一个性能可靠、管理便捷的综合安防系统。完善的系统集成,仅仅依靠系统集成商,或仅依靠设备厂家,是无法做到的。根本原因是没有一个厂家,能提供酒店内所有的机电和智能化设备。所以,系统集成商,必须认真分析业主的需求,与设备厂商充分合作,同时要分析比较各厂商设备的特点,扬长避短。从业主的角度,系统分析的方法,选择酒店“最恰当”的主流产品,而不是最先进、最高档的产品。15设计标准本方案设计依据(但不限于)以下的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安全防范工程程序要求GA/T759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码GA/T7494酒店通信结构化布线系统行业标准YD/T92611997低配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防盗报警控系统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3390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3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11587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EMC电磁干扰标准EN55022、PREN55024光纤分布线数据接口高速局域网标准ANSIFDDI国际建筑布线标准IEC/ISO11801会议系统电与音频性能要求GBJ768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8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验收规范GBJ1168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以及验收规范GB5016692计算机机房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88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CA173199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IEC613121,2,3,498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民用广播电视技术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千兆以太网标准IEEE803AB、803Z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J9897声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应用GB/T419793声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优选配置GB/T419794视听、视频和电视系统中设备互连优选配接GB158591995视听系统设备互用连接器的应用GB/T156441995厅堂扩声特性测试方法GY495995以太网100BASET标准IEEE8023U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中国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5025996中国室内给水排水供应设计规范TJ157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3892综合业务数字网基本数据速率接口标准CCITTISDN第二章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21系统概述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任何一座稍具规模的楼宇建筑,无论其用途是酒店、商场、办公、商住或高档住宅,都必须包含电话、消防、安全监控、计算机网络、空调管理乃至综合业务数字网络等多种功能不同但物理属性相近的弱电系统。在建造中,传统做法是各自设计,分别安装,以致线路密布,重复施工,互不相同,互不兼容。不仅难以互换还常互相干扰,更会因难以避免的房间用途和布置的变化导致重新穿墙、打洞、布线、安装。这些都给大楼的建造、维修、物业管理和客户使用造成劳民伤财的不利影响。因此,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需求的多样化,未来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优化楼宇投资者的效益和楼宇使用者的居住质量,将全楼宇的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物业管理自动化的各系统融合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既是技术发展的必然,也是楼宇现代化的标志。在智能建筑中,综合布线是连接各类信息的基础设施。对于类似该工程这样的现代化智能酒店来说,其内部信息传输通道系统(布线系统)已不仅仅要求能支持一般的语音传输,还应能够支持多种计算机网络协议及多种厂商设备的信息互连,可适应各种灵活的,容错的组网方案,因此一套开放的,能全面支持各种系统应用(如语音系统,数据通讯系统等)的综合布线系统,对于现代化酒店是的不可或缺的。对于酒店来说,必须具备良好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建设才是对入住人员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的保证。因此,入住客人对酒店基础设施的综合布线系统有着极高的要求。在这种要求下,我们将为该工程建设一套完美的综合布线解决方案来支持酒店内生活、办公、客房、管理等工作中数据及图像等系统的传输媒体,且能够支持100BASET、1000BASET、ATM、以及未来的万兆网络等多种网络传输速率的要求。22需求分析酒店的综合布线系统将为整个大楼提供高性能的数据(内网、外网)和语音(内线、外线)通信的传输媒质,支持电话、数据、图文、图像等多媒体业务,满足语音、数字信号传输的需要,并能适应今后不断发展的计算机网络的需求;可实现资源共享、综合信息数据库管理、电子邮件、个人数据库、报表处理、财务管理、电话会议、电视会议等;在数据信息点上能够任意连接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等设备,在语音信息点上应能任意连接各类型的电话、内部通讯终端等设备,使系统达到配置灵活、易于管理、易于维护、易于扩充的目的。23总体设计说明结合该酒店定位于五星级的实际情况,水平部分和工作区的布线我们按照相关规范,设计合理的信息点,模块、面板和水平线缆等全部安装到位;水平布线采用超五类UTP线缆,可作为垂直线缆的延伸;数据垂直主干采用四芯多模光纤,语音垂直主干采用三类50对大对数电缆。根据对本项目需求的分析,本着一切从本项目出发的原则,根据我方多年来的丰富经验及对本工程的深入理解,我们推荐选用美国AMP公司的布线系统,采用超五类的布线方案,为建筑物提供高速的信息传输通道。并采用星型拓扑结构,以支持目前和将来各种网络的应用,提供多模光纤为数据主干,三类大对数双绞线为语音主干的高配置布线解决方案。24设计原则布线系统的设计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设计思想,通过合理的技术分析和用户的投资分析,等待选择所需产品设备、系统、设计合理的结构,才能构成一个完善的网络布线系统。根据应用需求,本系统的设计将按照下述原则进行实用性充分满足该工程对信息系统现在及未来的各种需求,真正为网络的应用系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标准选用本系统的所有设计均遵循国际上、国内进行的标准进行,以符合系统的开放性要求。高可靠性一个实用的系统同时必须是可靠的。本设计通过合理而先进的设计及优化选型,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性,避免灾难性事故发生。高性能、先进性本综合布线系统将充分应用现有成熟的先进技术,可满足宽带网络、语音、数据、多媒体信息传输、VOD视频点播、计算机管理、办公自动化等需求。可维护性布线系统开通后,维护工作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本设计将充分考虑维护工作的需求,通过相应的技术降低工作量及难度,从而达到保证运行可靠及节省费用的目的。可扩展性及灵活性计算机通讯技术是不停地发展的,用户的应用需求也是发展和变化。在设计中,我们将充分考虑系统扩展升级的要求,以及对各种不同结构、不同协议的网络及设备的支持,保证系统能适应网络扩展和升级。经济性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使客户以尽可能小的投资,获得尽可能优越的应用。25设计依据TIA/EIA568B大楼综合布线系统标准TIA/EIA568北美建筑通讯线路间距标准TIA/EIA570北美住宅和小型商用通讯布线标准TIA/EIA606北美商用建筑通讯基础结构管理规范TIA/EIATSB67非屏蔽双绞线布线测试标准TIA/EIA607北美商用建筑通讯接地要求ISO/IEC11801国际综合布线六类信道标准EN50173欧洲大楼综合布线系统标准EMC欧洲电磁兼容性标准ANSIFDDI美国国家标准分布式光纤数据接口IEEE8023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CSMA/CD接口方法IEEE8025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令牌环接口方法YD/T92611997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标准邮电部部颁行业标准JGJ/T1692中国民用建筑设计规范业主提供的相关图纸酒店的要求西斯德公司多年从事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施工经验26系统设计261总体结构设计综合布线系统本身具有很高的兼容性,根据本项目的要求,本方案主要综合话音,数据,图像及多媒体系统的应用。整个布线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主干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六个子系统构成。中心机房位于一层的智能化机房。暂定垂直主干数据通讯部分采用1根6芯室内多模光缆。即在建筑物内部通过多模光纤连接主配线间和分配线间;语音通讯部分采用3类50对大对数线缆连接电话机房及楼层智能化间。水平子系统采用AMP超五类非屏蔽布线系统。在系统选型及配置前需要明确以下几点(1)确定布线拓扑结构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和网络体系结构的关系十分密切,网络体系结构基本确定,布线系统的结构才能确定,网络采用什么体系结构,采用何种传输介质都将对布线系统的设计造成影响。同样,综合布线系统星型或树形的拓扑结构也使得网络的基本拓扑结构为星型或树型。本项目的网络结构采用分层星型结构,网络分为两级第一级是网络中心,为中心节点。网络中心布置了网络的核心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并预留了对外的通信接口。第二级是各层分配线间的交换机,为二级节点。在楼内设置光纤主干作为数据传输干线,从网络中心星型辐射到各二级节点,并在分配线间端接。二级交换机可以采用以太网或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它向上与网络中心的主干交换机相连,向下直接与工作站连接。通讯中心布置了语音总配线架。在楼内设置三类大对数双绞线作为语音传输干线,从语音总配线架星型辐射到各分配线间,并在分配线间的语音干线配线架上端接。通过语音跳线实现与水平子系统的连接。通过对计算机网络与通讯网络拓扑结构的分析,确定了综合布线系统应采用星型拓扑结构。(2)确定设备间位置、规模依据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其设备间尽可能位于整个楼宇的物理中心位置,这样整体网络会比较均衡,并可以合理地减少主干线缆用量。设备间的大小应足够容纳所有布线设备及网络交换机、程控交换机等设备,并留有足够的管理、维护空间。根据提供的建筑平面图,本项目的设备间大小完全可以满足使用需求。(3)确定水平主干类型目前到桌面100MBPS的传输速率已可以满足现在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需求,我们在水平主干的选择上采用了超五类4对UTP线缆及信息模块,每个信息点配置一根。这里,语音及数据点采用同种介质布线,可以实现语音、数据点的灵活互换,不但完全能满足今后相当长时间的应用需求,而且能节约投资。(4)确定垂直主干类型根据酒店语音通讯的需求,语音主干采用三类大对数UTP线缆完全可以满足。本方案采用三类50对UTP大对数线缆作为语音主干,语音点对应的线缆并有一定的主干冗余。数据主干采用四芯室内多模光纤,每个分配线间配置1根,以满足数据传输及备份的需要。多模光纤频带较宽,传输容量较大,采用的625/125M多模光纤,数据传输速率为100MBPS时,通常最大距离可以到2KM,传输千兆位数据量时最大距离可达550M。由于本项目的主干布线距离不会超过规定的极限距离,所以采用多模光纤及千兆以太网交换机完全可以满足主干传输千兆的需求。(5)配线箱、配线柜的选择由于网络设备多为19”标准设备,为了便于维护管理,在各楼层分配线间及中心机房设备间内均选择19”标准机柜。(6)配线架的选择配线架连接语音干缆的配线架选择交叉连接配线架;选择数据铜缆配线架连接数据水平线缆,语音点通过水平的超五类UTP双绞线连接之楼层智能化井,然后通过垂直大对数线缆实现语音通讯。光缆配线架为了适合19”标准安装方式,在管理间和设备间我们均选择了19”光纤配线架用于连接多模室内多芯光纤。分配线间端接点较少,选择了支持12/24芯的光纤配线架;设备间端接点较多,选择了支持48芯的光纤配线架。262布线系统结构1布线系统现状现今各行各业,快速准确的信息已成为一种关键性的资源,它必须准确、迅速地传输于各种通讯设备、数据处理设备和显示设备之间。而就目前,即便是在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新设计的建筑物内,往往仍沿用过去的那些布线技术,致使各种系统的布线无法相容,难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且管线拥挤不堪,而配线上的巨额投资往往是重复的。这种情况还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设备的更新,人员的变动,办公环境的变更,而变得越来越糟。任何的增添、变动,都可能引起全局的变动,不但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而且对公司、企业的发展也产生不良的影响。另外,随着许多网络业务如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ATM(异步转移模式)、GIGABITETHERNET(千兆以太网)等的出现、应用、推广和发展,原来使用的布线系统将无法满足要求。因此,寻求一种更合理、更优化、弹性强、稳定性和扩展性好的布线技术,已成为当务之急,它不但能够满足现在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迎接未来对配线系统的挑战。2布线系统结构组成根据国际EIA/TIA568A的规定综合布线系统由六个子系统构成,即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区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及建筑群子系统,下图为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由于采用星型结构,任何一个子系统都可独立地接入综合布线中。因此,系统易于扩充,布线易于重新组合,也便于查找和排除故障。综合布线系统结构示意图(1)工作区(WORKAREA)子系统工作区是指从信息出口到终端设备之间所包括的各种布线设备,如各种适配器、平衡器等,常用终端设备是计算机、电话、报警探头、摄像机、监视器、传感器件、音响等;(2)水平HORIZONTAL子系统实现信息插座和管理子系统配线架间的连接,包括信息插座、水平传输介质和端接水平线的配线架。(3)管理ADMINISTRATION子系统它是由交叉连接的端接硬件配线架和色标规则组成,以提供对所有系统的连接和对与其相连信息插座的功能进行灵活的管理,它是水平系统的终端,可以包括用于连接主干的跳线架和用于本地的电信设备,并包含系统管理文档。(4)垂直BACKBONE/RISER干线子系统实现计算机设备,程控交换机PBX,监控中心与各管理子系统间的连接,也实现楼与楼之间的连接,常用介质是多对数双绞线电缆或光缆。(5)设备室EQUIPMENT子系统主要是放置计算机系统设备,网络集线器HUB,交换机(SWITCH)程控交换机,楼宇自控中心设备,音响输出设备,闭路电视控制装置和报警控制中心等等。(6)建筑群子系统主要是楼层与楼层之间的传输电缆,包括室外光缆、大对数电缆、同轴粗缆等。263各子系统设计本方案根据酒店的实际情况,综合布线工程将涉及以下几个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区子系统垂直区子系统管理区子系统设备区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在布线系统所使用的设备及材料的选择上,为保证安装后的性能品质及未来扩展所要求的更高性能参数的达标,本方案通过横向星型结构将所有信息节点集中、共享并可实现不同区域独立的网络应用。各子系统具体设计如下(1)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本次设计主要包括酒店各客房、各种设备房、控制室、机房、办公室等处的工作区。工作区即最终用户的终端使用区域,是由信息插座、设备连线电缆(包括数据电缆和语音电缆)。每个信息插口都是一个标准的RJ45信息插口,可以支持不同型号的计算机和终端通过RJ45的标准跳线方便地连接到电脑信息插座上。本设计方案,用户终端使用区域的信息插座包括数据和语音点,数据部分采用标准的RJ45RJ45超五类跳线完成到电脑终端设备的连接,语音部分采用RJ45RJ11跳线完成到电话、传真机等设备的传输。信息点位置主要为墙面式,故信息出口安装方式采取墙面安装式。对于墙面式安装信息插座只需要安装于墙上,采用墙面暗装,建议在信息出口的旁边20CM处设置一个三线单相电源插座;信息插座和电源插座的低边距地面30CM。另外,为了便于终端用户理解面板插座的性质,在插座上均安装了计算机和电话符号的标志条,该标志条可由使用人员根据使用的实际需求而随时更换。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和信息插座所组成,通过插座既以引出电话也可以连接数据终端或其它传感器及智能化设备。信息插座采用模块化设计,这种插座具有NEXT性能高、尺寸小、安装简便等特点,安装时可以采用垂直或水平安装角度。工作区表面安装面板选择采用符合国标的86型表面安装面板,AMP的插座面板采用高品质聚乙烯材料制成,硬度、弹性适中,弧线型边框,可最大程度上保护插入的RJ45接头。工作区设备连接线则建议采用AMP原装跳线,以便使整个布线系统达到最好的性能匹配。AMP跳线提供了超强的性能,并通过了所有室外测试,AMP跳线有多种颜色、不同长度可供选择。在安装方面,模块插座必须以面板或表面安装盒固定在墙壁上。(2)水平子系统的设计水平子系统的作用是将干线子系统的线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它包括信息插座、水平传输介质及端接水平线的配线架。考虑到信息时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建议一次布线到位,所有数据和语音点水平线均采用同一种UTP双绞线,用于传输语音、数据以及图像信号等,超五类线缆其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可在100米范围内达到100MHZ、100MBPS传输带宽,办公层的水平部分在实际应用时可能作为垂直部分的延伸,故采用超五类线缆,其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在100米范围内可以达到250MHZ、1000MBPS的带宽。设计最大传输距离为100米,线从配线架至最远端工作区端口的距离不超过90米(因为配线架跳线和终端设备接线扣去10米)。本设计方案,水平传输介质数据部分可支持所有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10BASET、100BASET4、100BASETX、令牌环(TOKENRING)等,语音部分可支持电信公司接入的语音信号,包括PSTN、ISDN等电信接入方式。水平布线子系统电缆计算水平系统电缆的计算按照DYNACOM开放式布线系统设计总则标准的方法进行计算,其中平均长度P1(最短长度最长长度4楼高)2(米)总平均长度P2平均长度15余量线架预留工作区预留(米)每箱可布电缆数N最大可定购长度(305米)总平均长度(条)线缆箱数信息端口数目每箱可布线电缆数。水平支干线敷设采用轻型装配式槽形电缆桥架,该桥架是一种开放式结构,可十分灵活地进行放线、检查等,同时为确保线路的安全,应使槽体有良好的接地端。支管采用阻燃型可冷弯管路,利于与酒店内其它各专业安装工程交叉施工。管内表面光滑,穿线时不会划破线缆,有利于保障安装质量。(3)垂直区子系统的设计垂直区子系统是由连接酒店总配线间(控制机房)至各楼层工作组配线架之间线缆构成,它的作用是将管理间子系统与设备间子系统通过主干线缆连接起来。本方案中,数据垂直主干线缆采用6芯室内(625/125U)多模光纤,完全满足目前1000兆网络应用并能平滑升级到万兆网络带宽。语音主干电缆采用三类50对大对数电缆,从主配线架连接到各楼层配线架,完成到用户语音节点的信号传输。垂直干线子系统是提供建筑物中主配线架(MDF)与各管理子系统中分线架(IDF)连接的路由,根据综合布线系统的物理星型的设计原则,并考虑到系统中数据、图形图像、语音和视频信号的电子信息交换的需求,主配线间(MDF)与分配线间(IDF)通过室内多模光纤连接。(4)管理区子系统的设计管理子系统即配线间。配线间放置19英寸标准机柜或墙柜(根据配线间大小和信息点数量来综合考虑,配置合理的尺寸),机柜内安装有光纤配线架、数据配线架、语音配线架、标准跳线等。所有数据配线架、语音配线架,汇集至1层智能化中心的总配线间。配线间19英寸机柜内数据部分采用带RJ45接口的双绞线跳线架管理信息点;采用该模块跳线架具有结构紧凑、整齐美观、开通方便、便于管理的优点;可与其它网络设备完美结合,构成高效灵活的网络体系。电缆配线架非屏蔽超五类配线架选用AMP先进、实用的快接式模块化配线架,便于日后维护。AMP超五类配线架满足系统连接和信道的性能要求,采用了新设计的SL模块,每个模块都可以单独更换;配线架采用9MM和12MM两种标签,有24、48口可供选择。数据部分采用超五类铜缆配线架,本项目选择48口,语音点采用110语音专用交叉配线架。光纤配线架光纤配线架选用体积小、安装简便、便于维护的机架式配线架。同时考虑到综合布线系统的通用性和灵活性,采用AMP的结构化、模块化的机架式配线和ST或SC光纤适配条。(5)设备区子系统设备区子系统由主配线架(MDF)以及跳线组成,它将中心计算机和网络设备或智能化主控制设备的输出线与干线子系统相连接,构成系统计算机网络的重要环节;同时通过配线架的跳线来控制所有总配线架(MDF)的路由。据要求,主设备间设在1层智能化机房内,机房内主要放置各种网络设备,以及其它相应配套产品,如数据配线架、理线器、机柜等。本方案中,采用跳接式配线架,连接电信接入程控交换机;采用光纤配线架连接主机及网络设备;设备间子系统是综合布线系统中为各类信息设备如计算机网络互联设备、程控交换机等设备提供信息管理、信息传输服务。针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它包括网络集线器HUB设备、网络智能交换机中兴及设备的连接线。我们采用了标准的19”机柜,可以将这些设备(SWITCH,HUB)集成到柜中,便于统一管理。它将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输出线通过主干线子系统相连接,构成系统计算机网络的重要环节,同时它还可通过配线架的跳线变换来控制其它楼层分配线架MDF的路由。配线间布线要求由于布线系统的管理子系统全部采用先进的机柜型结构,因此布线系统将在各配线机房安装19英寸标准机柜或墙柜,其数量由该机房所管理的线缆数量及网络设备的数量决定。线缆从线槽进入机柜,这样既方便了走线,也有利于室内的造型安排。在配线间机柜内,所有的信息点均通过一定的编号规则和颜色规则,以方便用户的使用。语音主配线架采用通用的市话配线架(墙面型或机柜型),这样既节约投资,又利用了电话交换设备附带的配线架(在交换机配置中一般附带有配线架),有利于电话系统的维护。数据主配线机柜内安装有垂直光缆用的光缆配线面板,与楼内的楼层配线机柜连接。计算机网络可以通过光纤跳线可以组成结构上的线路连接,并通过各种网络协议支持着各种计算机网络。主光缆配线面板用来连接6/12芯光缆,它安装在19英寸标准机柜内。主配线机柜均有1根或2根光纤连接分配线机柜,即每个光缆模块对应于1个楼层配线机柜,充分满足到各楼层分配线间的数据传输。对配线间的环境要求为了使主接线间内的线缆和设备处于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建议主接线间要做到以下几点室温保持在18C至27C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30至55。保持室内无尘,通风良好,亮度至少达到50烛光。使用防火门、至少能耐火1小时的防火墙(从地板到天花板)和阻燃漆。提供合适的门锁,门应向外开。提供离地板至少255米高度的无障碍的空间,门的大小至少为高21MX宽90CM,地板的载重能力至少为500KG/M2。要有足够数量的专用电源插座,为设备提供220伏15安培的交流电。此路电源要与空调或照明的供电线路分开。配线架附近的环境要求本方案所指的配线架包括所有安装RJ45配线面板、语音面板和光缆配线架的地方。由于配线架使用管理子系统,因此它是整个布线系统的核心。它的布局、选型及环境条件的考虑是否恰当,都直接影响到将来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维护、使用的灵活性。在此,将对此提出以下建议室内照明不低于150LX;布线是无源布线系统,本身不需要电源。但为了保证在安装、测试及今后维护时可能使用电源,建议安装若干电源插座,每一个电源插座的容量不小于300W(如有其它设备另加);根据该楼层上网络设备对电源的实际需求,配备能够满足使用需要的电源系统(包括UPS系统);配线架应尽量靠近智能化竖井,以方便布线并节省投资;配线架旁网络设备所在地的环境工作温度应保持在1827之间;配线架旁的湿度应保持在3050之间;为确保配线架上各种插座工作性能良好,要求配线间内具有良好的通风,并做到室内无尘。第三章计算机网络系统31前言根据酒店的网络的需求,本着“可靠性、实用性、安全性、先进性、开放性”的设计原则,以系统生命周期长、管理维护方便和保护投资为主要技术特色,以适应酒店当前应用和后续发展的需要目的。32需求分析321概述需求分析是所有工程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并贯穿于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任何一个工程,实际都要经历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建造实施、质量完善四个阶段。需求分析的目的是确定工程系统的目标。促使目标系统最大地满足用户需求。完整、准确、有效的需求分析结果是工程设计成功的基本依据之一。酒店项目中基础建筑状况如下主楼层5层;附楼两栋别墅2层,酒店共五层,主机房设在酒店大厅一层网络机房,总面积21000平方米、酒店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星型拓扑结构为主,水平布线采用超5类电缆,网络分层采用二层结构,接入交换机必须提供可支持上联的千兆端口,以提供可扩展性,并保证100M到用户桌面,经汇聚后以千兆带宽通过多模光纤上联大楼主干网络。322应用需求酒店网络中,绝大多数为客户终端机,同时有少量主要针对楼内的网络资源服务,例如FTP、BBS、视频广播等。网络应用的主要类型有WWW浏览、FTP文件传输、收发电子邮件、在线视频转播和收看、多媒体课件、电子商务客户端、文件共享等。323带宽需求下面为当前一些应用对带宽的需求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基本公众信息服务64K高质量可视电话,视频会议,数字音频384K文件传输,WWW应用,图象传输,电子购物1MMPEG1/VCD视频点播,交互式电视,广播电视12M15MMPEG2/DVD视频点播高清晰度电视3M4M3D应用,VRML虚拟现实,实时多媒体4M酒店网络的用户,可以根据用户类型分为普通终端用户和服务用户两类。普通终端用户的网络应用又分为实时和非实时两种。实时网络应用中对传输带宽需求最大的是实时视频传输。目前高质量视频流传输的带宽需求为4MB/S。而对于低质量的实时视频传输,325KB/S的就可以达到实用的要求。对于非实时网络应用,尤其是文件传输类的应用,带宽越大越好。而在1MB/S带宽下所有非实时网络应用均可顺利进行。然而在网络的实际应用中,用户实际使用的带宽取决于起点对终点传输路径中所有连路的最小带宽处所能分得的带宽和服务器的吞吐量,绝大多数在100500KB/S之间。所以,普通终端用户的基本流量为每人12MB/S。对于服务用户其所需带宽越大越好,但此时的瓶颈往往是服务器的其它硬件处理能力,如CPU、内存、硬盘、数据库访问速度等,根据统计,通常为每台采用千兆网卡的服务器平均网络流量为200300MB/S左右。通过采用组播技术,也可以大幅度减少多媒体应用对网络带宽的占用。324管理需求分析实用的网络管理一个好的网络管理体统可以让网络人员更加经济高效地管理网络,优化网络资源,降低网络运行维护成本。所以网络管理系统必须具有如下的功能拓扑管理能够对单个或多个网络设备进行自动拓扑。能够自动发现管辖区域内网上的IP资源,并自动以不同的图标表示不同的设备,也可以规定搜索的地址范围。系统可根据发现的数据自动生成整个网络的拓扑图,即可在图形用户界面上再现直观的网络拓扑结构图网络拓扑结构的显示方式可以按照用户的爱好自行拖曳编排,从而以最方便直观的方式展示网络结构。配置管理故障报警设备等级设备优先级、故障级别轮询方式周期、超时、重试故障定义设备故障、应用故障、服务故障、自定义故障干预报警干预报警是指系统显示管理人员正在处理设备故障设备上会显示黄灯以便告诉其它管理人员,故障正在处理中。设备故障情况显示指定网络设备发生故障的情况,包括该设备的名称、地址、故障信息以及发生故障的时间。历史报警查询统计对收到的各种报警信息入库处理,通过对数据库的统计报表查询可以分析网络的故障原因以及统计网络设备出现故障的频度。重要设备监控管理员可以根据设备的重要程度将被管设备分为不同的组,每个管理员只需看见他所关心的设备,其它拓扑图上的设备对他就不太重要。每当设备出现故障,就能清楚的发现是哪台设备发生的,并能查看详细故障信息。性能管理能够通过设备运行情况收集和实时监测网络设备的性能指标实现网络性能管理,包括网络流量、设备吞吐情况,设备IP包差错情况,子网或网段丢包情况等,可以实时报警,并以数据表和实时图形曲线方式显示出来,并且可以拓展性能管理的种类。安全管理网络管理系统能够提供严格的等级和权限管理,每个管理员只能在其等级和权限范围内操作可分为用户等级、功能权限、管理权限。统计报表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对于分析网络性能,寻找网络隐患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网管系统产生的大量信息,由于可以存储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所以查询、制作报表十分简单,更提供专业的REPORT工具,该工具与网管系统紧密集成,可以将存储的历史数据以多种图形或数字的形式展现出来,或以ASCII的格式输出。精确统一的用户管理精确性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在访问什么资源。统一性在有线和无线接入上,接入层有统一的数据库,方便全网漫游。当然,认证是精确统一的用户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为了对接入网络用户的有效管理和监控,必须在用户接入网络是使用身份认证技术。目前,业界存在的身份认证技术比较多,例如基于PPPOE的RADIUS认证、基于LDAP认证技术、基于DHCP认证技术、基于WEB认证技术、IEEE8021X认证协议等等。下面着重介绍IEEE8021X认证协议80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