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丹吉朗铟业公司综合回收铟锌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1页
广西南丹吉朗铟业公司综合回收铟锌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2页
广西南丹吉朗铟业公司综合回收铟锌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3页
广西南丹吉朗铟业公司综合回收铟锌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4页
广西南丹吉朗铟业公司综合回收铟锌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丹吉朗铟业公司综合回收铟锌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2902号编制时间二六年七月项目名称南丹吉朗铟业公司综合回收铟锌工程行业类别冶金文件类别环境影响报告书委托单位南丹吉朗铟业有限公司评价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法人代表黎敏审定(签名)审核(签名)校核(签名)项目负责(签名)协作单位广西区化工环境保护监测站法人代表报告书编制人员分工表姓名职称资格证书号负责编制章节内容签名顾湛琦高级工程师A29020005总则污染防治措施技术及经济可行性分析区域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结论黄世友工程师A29020009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保护管理及监测计划曹红军高级工程师A29020011空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覃海春工程师A29020030工程概况和工程分析清洁生产评价及产业政策评述梁晓华工程师A29020031环境概况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价江祖嘉工程师A29020038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物流影响分析总体规划相关分析、总平面布置及选址合理性分析公众参与环境影响损益分析前言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稀散金属铟在半导体、低熔点合金、铟锡氧化物、硒铟筒薄膜太阳电池、光纤通讯、原子能、电视、防腐以及其它工业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铟原料的稀缺,市场需求旺盛,据市场预测,今年对铟需求的增长率将在20以上。南丹大厂不仅有丰富的锡、锌、铅、锑矿产资源,而且伴生的铟矿资源也非常丰富,铟的储量达4600吨,为世界罕见的铟资源。大厂矿区出产的锌精矿含铟量高达01。此外,本地还有一些铅、锑冶炼企业排出的废渣、烟尘、次氧化锌等均含有铟,亦可作为提炼铟的原料。为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南丹吉朗铟业有限公司提出组建一个以年产20吨精铟为主产品的冶炼厂,以实现铟、锌的综合回收。南丹县吉朗矿冶公司位于大厂铜坑,建于1999年12月,目前有两条9M2锌精矿沸腾焙烧冶炼烟气制酸生产线,分别于2000年9月和2001年2月投产,已形成年产焙烧15万T金属量,工业硫酸3万T的生产能力,企业经营四年多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吉朗铟业有限公司在工程建设上分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一期工程为建设15000T/A电解锌、15T/A铟锭生产线,二期工程为建设11000T/A锌焙砂及25000T/A硫酸生产线,并完善供水、供热系统,包括10KM供水管道及锅炉改造工程。其中,一期工程已经于2005年10月份竣工。由于工程建设前期没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故本项目属补做环评性质。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于2006年4月接受南丹吉朗铟业有限公司委托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所接受委托后,即派员进行现场踏勘,在现场监测、资料收集、类比调查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技术导则以及南丹吉朗铟业有限公司年产20吨精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本评价工作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局、河池市环境保护局、南丹县人民政府、南丹县环保局、车河镇统计部门、南丹吉朗铟业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编者二六年六月目录1总则111任务由来112评价目的113编制依据114评价范围和评价时段315环境功能区划及评价执行标准416评价重点517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618评价工作等级819评价程序92建设项目区域环境概况1021自然环境概况1022社会环境1423评价区域饮用水情况1524项目周围污染源状况163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1831工程概况1832工程分析2733工程污染分析4334已建成的一期工程情况524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534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5342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5843河流底泥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6544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6945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7246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735环境影响分析、预测与评价755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7552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7953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9354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955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9656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9857物流运输过程的环境影响分析1026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价10561总则10562风险识别10663风险分析及风险管理1077清洁生产评价及产业政策评述11471清洁生产评价11472产业政策评述1208污染防治措施技术及经济可行性分析12181拟建项目工艺的改进及采用的新技术12182空气污染防治措施及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12183水污染防治措施12584固体废物处置及污染防治措施13185噪声防治措施13486管理要求13687工程环保措施评估13788污染防治措施投资估算1379区域环境容量及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14091项目所在地南丹县总量控制指标14092项目所在区域车河镇主要企业排放情况14093项目所在区域主要污染物允许排放量预测及分析14094拟建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14110总体规划相关分析、总平面布置及选址合理性分析143101车河镇总体规划概述143102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143103总平面布置分析145104小结14611公众参与147111公众参与信息公告147112公众参与调查方式及对象147113公众参与调查内容及结果分析148114公众参与问题的解决办法15112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153121环境管理153122企业防治对策实施计划15313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62131工程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162132环保投资及效益分析16314评价结论167141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167142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68143环境保护措施综合结论169144区域环境容量及总量控制指标169145选址评价结论170146清洁生产及产业政策结论170147公众参与170148综合结论170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2、敏感点分布图3、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布点图4、污染源分布图5、总平面布置图6、丹池矿化带示意图附件1、基本建设投资项目登记备案证(丹发该登字200606号)2、使用林地许可证(河池林地用字2000第壹号)3、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桂林地审字200699号)4、南丹县国土资源局关于南丹县吉朗铟业有限公司建设用地预审的复函(丹国土资函200529号)5、转窑渣购销协议书6、公众参与调查表7、标准确认函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1总则11任务由来南丹大厂不仅有丰富的锡、锌、铅、锑矿产资源,而且伴生的铟矿资源也非常丰富,铟的储量达4600吨,为世界罕见的铟资源。大厂矿区出产的锌精矿含铟量高达01。此外,本地还有一些铅、锑冶炼企业排出的废渣、烟尘、次氧化锌等均含有铟,亦可作为提炼铟的原料。为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南丹吉朗铟业有限公司提出组建一个以年产20吨精铟为主产品的冶炼厂,以实现铟、锌的综合回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南丹吉朗铟业有限公司委托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承担南丹吉朗铟业公司综合回收铟锌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广西区环保科研所于2006年4月接受南丹吉朗铟业有限公司的委托并签订了项目合同书。组织评价人员对现场进行了初步踏勘,收集基础资料,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技术导则以及广西吉朗铟冶炼20吨/年精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出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2评价目的本评价通过对拟建项目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噪声、生态及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评价,预测和分析拟建项目在施工期和营运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分析和论证工程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及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拟建项目选址的合理性。同时,本着“总量控制”、“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原则,提出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和防治污染对策,为有关部门进行项目决策、工程设计施工、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使工程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保证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3编制依据13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6)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9)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14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10)广西环保局桂环字200113号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11)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2005)。(12)国务院国发200539号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0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1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1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5152号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132技术导则与规范(1)HJ/T21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2)HJ/T22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3)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4)HJ/T24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5)HJ/T199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6)HJ/T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7)HJ/T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8)HJ/T922002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9)HJ/T752001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133项目依据(1)项目立项批文及相关可研、设计资料。登记备案证(丹发改登字200606号);南丹县吉朗铟业有限公司年产20吨精铟可行性研究报告。(2)规划文件南丹县城市总体规划;车河镇总体规划(未报批)。14评价范围和评价时段141评价时段评价时段分为施工期和营运期两个阶段(1)施工期项目施工阶段(半年)。(2)营运期预测评价时段为项目建成运行期。142评价范围(1)环境空气以拟建厂址为中心,年主导风东南方向为主轴的长方形区域,沿上风向即东南向延伸2KM,沿下风向即西北向延伸4KM,沿横向即南、北向各延伸2KM,面积约24KM2。(2)地表水环境项目废水纳污水体车河河废水入河口上游500M至下游55KM,共6KM河段。(3)声环境厂界及厂界外200M范围敏感点。(4)生态环境与空气环境评价范围相同。15环境功能区划及评价执行标准151环境功能区划依据河池市环境保护局(南丹县环保局)关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复函,评价区域环境功能区划为空气环境拟建厂址所在地属环境空气二类功能区;声环境厂址区域划分为3类标准适用区;水环境评价河段执行类水质标准。152评价执行标准1521环境质量标准(1)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2)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3)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3类;交通道路两侧执行4类;(4)GB913788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5)GB50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6)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1522污染物排放标准(1)GB9078199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类标准;(2)GB16297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3)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4)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5)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类。1523污染物控制标准(1)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2)GB508531996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3)GB185982001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4)GB18596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1524其它GB1166389硫酸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上述评价标准已经河池市环保局确认执行。本评价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值见表151,污染物排放标准值见表152。表151拟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限值表浓度限值(MG/M3)标准名称污染物名称1小时日平均年平均TSP030020SO2050015006环境空气GB30951996二级NO2024012生长季平均浓度日平均浓度任何一次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913788SO2(MG/M3)005012敏感抗性015030敏感抗性050080敏感抗性PH值SSDOCODCR高锰酸盐指数硫化物石油类铜锌铅砷镉汞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GB38382002(MG/L,PH值除外)692533010050510200050100050001PH值BOD5CODCRSS总磷氰化物凯氏氮GB50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旱作标准限值)5585150300200100530时段昼间夜间居住区3类655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DBA交通道路两侧4类7055注SS参照SL6394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16评价重点(1)预测和评价拟建项目产生的废气尤其是SO2、硫酸雾及重金属粉尘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对废气处理措施进行技术和经济论证,提出合理建议。(2)预测和评价拟建项目产生的废水排放对车河河评价河段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对污水处理措施进行技术和经济论证,提出合理建议。表152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标准名称烟尘或颗粒物(MG/M3)二氧化硫(MG/M3)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二类标准300850PH值SSCODCR硫化物石油类总铜总锌总铅总砷总镉总汞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MG/L,PH值除外)6920015010101050100501005昼间DB(A)夜间DB(A)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类6555噪声限值DB(A)主要噪声源昼间夜间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7555各种打桩机等85禁止施工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705建设施工场界噪声值GB1252390吊车、升降机等6555类别判断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按该标准判断,拟建项目固废中挥发窑渣、锅炉灰渣属一般工业固体废物。(3)固体废物产生量预测及环境影响分析,对废渣处置措施进行论证,提出合理建议。(4)贯彻清洁生产原则。在充分类比调查的基础上用单位产品或万元产值的物耗、能耗、污染物排放量及全厂范围内的水重复利用率等各项指标定量评价、论述、分析工程所采用的生产工艺的先进性和环保措施的完善性,提出清洁生产措施。(5)污染物达标排放及总量控制。在详细了解区域总量控制分配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拟建工程环保方案设计等,分析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可行性,提出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17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171控制污染(1)控制施工期机械噪声、运输和施工扬尘对居民居住环境的影响,控制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污水的随意排放;控制任意取土及废弃土石渣的随意堆放,减轻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2)控制大气污染物SO2、烟尘排放及硫酸雾的扩散,保护厂址周围区域的生态环境,保证区域空气环境质量不出现降级,保护植物正常生长。(3)保证项目所在的新铺小溪、车河河段水质达到类标准。(4)有效控制噪声,合理处置固体废物。172环境保护目标拟建厂区周围2KM范围内无需特殊保护的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未发现文物古迹等敏感区域和目标。经过对项目评价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的调查分析,确定拟建项目的环境保护目标为(1)空气环境评价范围内的各环境敏感点,空气质量符合二级评价标准。(2)水环境项目排污口下游纳污河段水质符合类水质要求。(3)生态环境拟建厂区周围植被资源、农田植被、土地资源。(4)声环境厂界及周围200M范围敏感点声环境。(5)社会环境厂区周围居民居住区。厂址周围社会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71。表171项目所在地主要保护目标类别序号保护目标名称与厂址相对方位人口人/户数基本情况1车河镇西面,主导风侧风向,25KM298192镇政府所在地,人口稠密区。2拉当屯西,主导风侧风向,18KM16536东北面有车河河自北向南流过3新铺屯北,主导风侧风向,06KM9221位临路土山上,西端有新铺小溪北支,有水田旱地空气环境4瓦厂屯东北,次主导风上风向,11KM5512位临路土山上,有水田旱地分布5枫塘坳屯西北,主导风下风向,20KM4012位210国道北侧土山上,有水田菜地分布6坡前村东面,主导风侧上风向,12KM6118位土山上,有水田旱地分布,车河站将在其东北部修建18评价工作等级根据拟建工程的建设规模、工程特点、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工程施工期和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关于评价级别的划分方法,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见表181。表181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评价内容工作等级判据建设项目情况水环境三级依据HJ/T2393,废水排放量1000M3/D;纳污河段多年平均流量15M3/S为小河,地表水水质要求为类。废水主要污染物有PB、ZN、CU、CD等持久性污染物及CODCR、SS等非持久性污染物,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为5个,7;污水排放量633M3/D;受纳水体车河河多年平均流量356M3/S,为小河,纳污河段水质要求为类。空气环境三级依据HJ/T221993,复杂地形,主要污染物等标排放量PI96,与文丘里麻石除尘器配套的有碱液池和碱液循环泵,采用铟车间排出的废碱液喷淋洗涤烟气(废碱液产出量120130M3/D),脱硫效率在60左右。从除尘器出来的含尘灰水流入厂区西南角的污水处理站处理,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烟气经净化除尘后,烟尘浓度44MG/M3,SO2浓度756MG/M3,符合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时段二类区标准的要求,通过40M高烟囱排入大气。(4)无组织排放废气电解槽酸雾通过加强室内通风借助外空气扩散。以上处理措施经同类厂家实践,只要对设备维护、运行管理好,有组织废气经治理后可达标排放,无组织废气污染可降低。332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生产废水主要包括硫酸系统污水、冶炼污水及废渣浸滤水、设备冷却水及生活污水。A硫酸系统污水主要是酸洗净化过程外排的洗涤稀酸及一段电除雾的凝析酸雾。污水水质如下污染因子ZNASCDFH2SO4浓度(MG/L)280090025200200000B冶炼污水来源于锌焙砂浸出、净化和电解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以及铟浸出工段废水等,包括设备冷却及冲洗地板、清洗滤布水、洗板水,污水量为50M3/D,水质如下污染因子ZNASCDCUPH浓度(MG/L)10050002052251224C废渣浸滤水,来源于铁矾渣和高酸渣堆场,污水量为20M3/D,水质成分如下污染因子ZNASCDFECUH2SO4浓度(MG/L)40005000215200703150D铟车间碱洗废水铟车间萃余液120M3/D,处理后返回电锌系统;铟置换后液,单独处理,中和沉锌后排入污水站,污水量为15M3/D,加上其它污水日排出量约10M3/D,还有一部分为二次污水,及处理锅炉烟气用的循环碱性废水,来源于铟车间碱洗氧化锌脱F、CL后的废水,因其PH910,污水产生量120M3/D,除一部分用来喷淋烟气脱硫外,其余都排入污水处理站,用来中和排出的酸性废水。以上除冷却水及生活污水外的需处理废水总量为220M3/D,用污水管道输送到污水处理站,污水站处理能力为60M3/H,采用一段亚铁石灰中和法工艺,处理流程见图331。锌冶炼污水铟冶炼污水硫酸污水渣场回水调节池中和池斜板沉淀池浓缩池(底流)石灰乳制备,FESO4絮凝剂箱式压滤机澄清水外排含锌渣水(综合利用)图331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经以上流程处理净化后的水质为因子ZNASCDPBFCUPHSS浓度(MG/L)10320050200200301030520004017950100冷却水及生活污水总量为153M3/D,由于不含重金属,不需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直接排入厂区排水明沟。3323废渣的处理废渣主要有铁矾渣、高浸渣、铜镉渣及锅炉灰渣、回转窑窑渣等。前三种废渣,都是生产工艺过程产生的渣,还含有大量的有价金属,其中铟主要富集在铁矾渣中,此外,铁矾渣、高浸渣中尚未被浸出的锌,还有提炼价值,因此,这些渣都必须综合利用。本项目采用无废渣排放工艺,将上述三种料全部回收。处理方法铜镉渣可分别回收锌和提炼镉,产出铜渣出售。铁矾渣和高浸渣进入回转窑车间,将渣干燥、挥发焙烧,将渣中的锌和铟以次氧化锌产品形式回收,全年可获含铟次氧化锌产品4900吨,再将次氧化锌转入铟车间,在提炼铟的过程中,也将次氧化锌中的主要成分锌转变成硫酸锌溶液,经过除杂质处理,送到电解锌车间。渣中的其它成分(以铁、铅为主)与转窑中未烧尽的煤粉一起变成转窑渣,每天产出量6570吨。这种渣因含铁、含碳较高,廉价卖给建材行业、水泥厂、砖厂很受欢迎,也不存在堆放困难和污染问题。锅炉灰渣全年约有6000吨,主要成分为SIO2、CAO、MGO、AL2O3等,可以作为建筑材料用,出售或厂内堆存。3324噪声防治措施拟建项目的噪声源主要为各类循环泵、鼓风机、引风机、冷风机等,对这些噪声源,主要采取安装消声器,设置消声、吸声机房,合理进行总平面布置与设备安装,尽可能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厂区(特别是噪声源所在车间周围)的环境绿化等消声降噪措施。经采取防治措施后,各声源所在车间的噪声强度可达到85DBA,厂界处噪声强度也可达到有关标准要求。333污染源源强测算(1)正常生产时污染源源强测算为分析拟建项目正常生产时对环境的影响,根据生产工艺和污染源的治理措施等情况,参考国内同类企业的排污水平,对主要污染源的治理效果及其污染物排放强度进行测算。测算结果见表331至表335。表331拟建工程主要废气污染源的治理与外排源强测算项目制酸车间回转窑燃煤锅炉烟气量(M3/H)90003000030000烟尘浓度G/M320027110烟尘量KG/H180081033SO2浓度G/M327657103189污染物的产生SO2排放量(KG/H)24891311275治理措施余热锅炉收尘、电收尘器收尘后,采用稀酸半封闭循环净化,二转二吸工艺制酸布袋收尘器收尘后,烟气洗涤塔洗涤文丘里水膜脱硫除尘器脱硫除尘烟尘净化率()999499896SO2净化率()99957575污染物的净化收尘量KG/H1796480843168排气量(M3/H)90003000031500排气温度454545烟尘浓度(MG/M3)253344KG/H001816132烟(粉)尘排放量T/A01410751045SO2浓度MG/M3490258756KG/H4417742381SO2排放量T/A333452011886烟囱高度(M)303040出口内径(M)081010污染物的排放年排气时间(H)756067207920备注沸腾炉、挥发窑、燃煤锅炉均为一台表332拟建工程水污染源源强测算预测源强项目硫酸废水锌冶炼废水废渣浸滤水其它生产废水一般废水处理后废水一般废水日废水总量(M3/D)105020140153220153年排废水量(M3/A)315016500660046200504907245050490PH硫酸200G/L24硫酸315G/L91068PBMG/L107151010ZNMG/L280030045008010CDMG/L252251525ASMG/L90002052005CUMG/L151270/SSMG/L8005501000700FMG/L100/100CODCRMG/L/240/100250处理前水质BOD5MG/L/100/40105PH88588568MG/L1010KG/D022022PBT/A00710071MG/L202010KG/D0440440413ZNT/A01420142014MG/L0101KG/D022022CDT/A00710071MG/L0505KG/D011011AST/A00360036MG/L0505KG/D011011CUT/A00360036MG/L500500KG/D1111处理后水质及污染物排SST/A3636项目硫酸废水锌冶炼废水废渣浸滤水其它生产废水一般废水预测源强处理后废水一般废水日废水总量(M3/D)105020140153220153年排废水量(M3/A)315016500660046200504907245050490MG/L100100KG/D2222FT/A071071MG/L100100250KG/D22221032CODCRT/A7171341MG/L3030105KG/D6666434放量BOD5T/A2222143表333通风除尘系统及无组织排放源强排放强度排放源排风量M3/H净化措施净化效率()排放浓度MG/M3KG/HT/A锌精矿提升、破碎、筛分处28000采用CLSD88水膜除尘器净化90100282117锌焙砂斗式提升机卸料处4000采用MD008除尘器净化9510004302电解车间酸雾9000采用轴流风机通风/200018015废液冷却塔酸雾780000采用轴流风机通风/2015612355表334拟建项目废渣种类、数量、成分及处理措施序号名称排放量T/A)主要成分()拟处置方案1铁矾渣29070ZN355FE3135IN01202CU01023CD00702PB0507H2O2035作为原料送挥发窑处理系统2高浸渣10206ZN558FE11513CU01023CD003005PB1215AG11001200G/L作为原料送挥发窑处理系统序号名称排放量T/A)主要成分()拟处置方案3铜镉渣1334ZN3537CU575CD79外售4熔锌浮渣493ZN80送浸出系统,作为电解锌生产原料5回转窑窑渣21500高温固熔体含ZN、PB、CD、CU、FE等送建材行业、水泥厂、砖厂作为生产原料6氧化锌浸出渣(铅渣)1000PB16,ZN75,IN011,FE315外售7中和渣2000主要含CASO4、ZN及少量砷、其它重金属离子由于锌含量高,送挥发窑回收锌金属8锅炉灰渣6000含SIO2、AS2O3、CAO、MGO等渣库堆放,用于制砖、铺路、填坑等合计71603表335拟建项目噪声的产生、治理及源强测算声源位置声源名称数量(台)噪声强度DBA主要防治措施源强测算DBA沸腾炉备料系统碎矿机19095车间采取隔、吸声措施85沸腾炉焙烧炉底风机1110115设置隔、吸声机房,进出口装消声器,室内设隔声墙90制酸系统SO2离心风机1110115设置隔、吸声机房,进出口装消声器,室内设隔声墙90电解锌车间球磨机1110115设备基础设减震材料、安装隔声门窗等电解锌车间冷却塔风机295105设备基础设减震材料85回转窑车间抓斗起重机1909585回转窑车间罗茨鼓风机1909585回转窑车间离心引风机19095设备基础设减震材料;墙、房顶安装吸声材料及隔声门窗等90锅炉房鼓风机110590锅炉房引风机1105设备装消声器90注源强测算值即治理后的岗位噪声值(2)非正常生产及事故排放时污染源源强测算空气污染源随着有色冶金工艺设备的完善和管理水平的提高,90年代较常发生的非正常生产及事故排放的情况如沸腾焙烧开炉烟气直排;制酸系统吸收率下降、触媒中毒、二氧化硫转率下降等几乎不会发生,但仍有几种非正常情况发生1)突遇停电时,干吸系统的烟气未经吸收及尾气塔喷淋而逐渐释放到空中;2)风机跳闸,特别是硫酸风机跳闸时,沸腾炉体内变正压,导致烟气外冒;3)回转窑及燃煤锅炉烟气净化收尘系统因喷淋管道堵塞,致使收尘效率降至90。以上假设的几种非正常生产状况,在现实生产中发生的几率是极小的,只要加强管理,完全可以避免发生,或者即使发生,也可采取停炉检修等措施使事放状态立即中止。但为安全起见,本评价仍人为地给出了发生各种事故的保守机率和持续时间,以便进行工程风险预测。非正常生产事故时气型污染源源强估算结果见表336。水污染源源强本评价主要测算以下几种非正常情况下的水污染源源强1)污水处理站因管理不当或其它原因引起处理效率下降至60;2)因污水处理站设备故障或固其它原因导致废水直接外排。在环境保护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生产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或处理不达标排放的情况是不允许发生的,但从工程风险方面考虑,本评价依上述情况计算源强,进行风险预测。事故时废水污染源源强见表337。表336非正常生产及事故排放气型污染物源强测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KG/H事故程度估计非正常生产情况排气量M3/H粉尘SO2SO3排气筒高度M发生机率持续时间风机跳闸或忽遇停电6000/199010030每年1次1H回转窑烟气净化收尘效率下降至9030000810/30每年2次13D锅炉除尘系统除尘效率下降至703000099/40每年2次13D表337非正常生产及事故排放水污染物源强测算事故状况废水处理量M3/DZNKG/DPBKG/DCDKG/DASKG/DCUKG/DSSKG/D废水处理效率下降至6022011512204238406668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2201442155107913149153534已建成的一期工程情况一期工程为建设15000T/A电解锌、15T/A铟锭生产线,于2005年10月份竣工并投产,至今产出铟锭约2T。由于本评价进行现状监测时,工程停产,之后生产不正常,所以未能开展污染源监测。4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4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411监测点布设考虑到本项目拟建厂址所在地的主导风向及评价区内的敏感点等因素,本次环境空气现状监测布设4个监测点,具体位置见附图3。各监测点距工程的相对位置及环境特征见表411。表41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编号监测点名称相对厂生产区方位距离KM环境特征1坡前村东面,侧风向。12北面为山,南面距210国道约400M。2吉朗厂址为低丘地貌。西北、东南有企业,南面为低山,东北距210国道约100M。3枫塘坳屯西北面,年主导风下风向。20东南面开阔,西北面为山,南距210国道约100M。4车河镇西北面,侧风向。25地势为缓坡,居民集中区。412监测项目和分析方法根据项目排污状况及评价区域大气污染现状,选择监测项目为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硫酸雾、铅、锌、镉等8项。监测分析方法采用国家环保局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详见表412。413监测时间和频率监测时间为2006年4月27日5月1日共5天,日平均浓度SO2、NO2每日连续18小时采样,TSP、PM10每日12小时采样。SO2、NO2同时测800、1200、1600、2000时的小时值。监测时同步测量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参数。表412监测分析方法及检出限序号监测项目分析方法测定下限1大气采样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二册大气和废气部分国家环保局1986年小时浓度0004MG/M3(10ML吸收液)2二氧化硫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付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152621994日均值0003MG/M3(50ML吸收液)小时浓度0004MG/M3(10ML吸收液)3二氧化氮SALTZMAN法GB/T154361995日均值0002MG/M3(50ML吸收液)4总悬浮颗粒物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543219950001MG/M35可吸入颗粒物重量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0001MG/M36铅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25104MG/M37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3104MG/M38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5105MG/M39硫酸雾离子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03MG/M3414评价标准采用(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详见表413。415评价方法由于硫酸雾、锌、镉目前尚无相关的环境标准可作为参考,铅无日均值的标准,因此这四项因子的监测结果仅列出但不进行评价。其余因子采用单项标准指数法进行评价IICI/COI式中II某污染物的单项质量指数;CI某污染物的实测浓度,MG/M3;COI某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M3。表413环境空气评价标准浓度限值污染物取值时间单位二级年平均006日平均015二氧化硫1小时平均MG/M3050年平均008日平均012二氧化氮1小时平均MG/M3024年平均020总悬浮颗粒物日平均MG/M3030年平均010可吸入颗粒物日平均MG/M3015续表413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浓度限值污染物取值时间单位敏感作物二氧化硫日平均MG/M3015416监测结果及评价(1)监测期间天气状况环境空气监测期间气温2028,气压956968KPA,静风频率达40。4月2729日为阴天,4月30日5月1日转晴。27日全天基本为静风;28日上午行西南风,下午行东风;29日上午行东南风,下午静风;30日上午静风,下午行东风;1日上午行东风,下午行南风。与当地同期历史观测资料相符。表明监测期间的天气状况有较好的代表性。(2)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各测点的监测统计结果见表414表415。二氧化硫4个测点的1小时平均浓度及日平均浓度监测值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1小时平均浓度监测最大值出现在1坡前村,日平均浓度监测最大值出现在3枫塘坳屯测点,分别为0084MG/M3和0061MG/M3,占标准限值的168和407。二氧化氮4个测点的1小时平均浓度及日平均浓度监测值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1小时平均浓度和日平均浓度监测最大值均出现在3枫塘坳屯测点,分别为0100MG/M3和0085MG/M3,占标准限值的417和708。总悬浮颗粒物4个测点日均浓度监测值均无超标现象,最大值0135MG/M3,也出现在3枫塘坳屯测点,占总悬浮颗粒物日平均浓度标准限值的45。可吸入颗粒物4个测点日均浓度监测值均无超标现象,最大值0089MG/M3,仍出现在3枫塘坳屯测点,占总悬浮颗粒物日平均浓度标准限值的593。以上结果表明,在所有测点中3枫塘坳屯的空气质量较差,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监测的最大值均出现在这里。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枫塘坳屯位于拟建厂址及周围众多冶炼厂的下风向;另一方面,所在地是车河镇、南丹县交通的交汇处,附近还有一加油站,因此受交通扬尘及车辆尾气的影响较大。所有测点的二氧化硫日平均浓度也低于GB913788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中针对敏感作物的标准值。由续表414中各点测值来看,铅、锌浓度最大值均出现在吉朗厂址,镉浓度最大值则出现在坡前村。区域硫酸雾未检出。从表415单项质量指数来看,各测点各监测项目的单项质量指数最大值以二氧化氮最大,可吸入颗粒物次之,二氧化硫最小。表明评价区域空气环境以二氧化氮为主要污染物。表414环境空气监测及统计结果浓度单位MG/M3续表414环境空气监测及统计结果(日均值)浓度单位MG/M3污染物监测点硫酸雾铅锌镉1坡前村751003503000602010(2)评价方法采用单项因子支流指数法进行评价,公式为PICI/SI式中PI土壤污染物的质量指数,当PI1时,说明土壤已受到污染;CI土壤中污染物的含量;SI评价标准。435监测结果及评价各监测因子的统计结果见表433评价结果见表438。各断面底泥监测结果分述如下1断面锌、镉、汞、砷等4项因子超标。其中镉超标最为严重,超标倍数达161倍;其次为砷和汞,超标倍数分别为24和11倍。这些超标元素主要来自枫塘坳尾矿库的外排水。2断面其流经水体为季节性小溪,监测期间水体干枯。该处底泥仅镉、汞、砷超标,超标倍数为862、35和17倍。该断面上游在历史上曾有一小选矿厂,其排放的废水是该处断面几种元素超标的原因。3断面锌、镉、汞、砷等4项因子超标。仍然是镉超标最为严重,超标倍数达140倍;其次为砷和汞,超标倍数分别为12和8倍,相对1断面有不同程度的下降。4断面超标因子与3断面相同,超标倍数分别为锌10、镉1336、汞96、砷105。其超标原因是车河河上游周边小选矿厂废水的排入。5断面超标项目与超标率与4断面相同,超标倍数分别为锌10、镉1632、汞98、砷104。由于新铺小溪方向废水的汇入,该处底泥的重金属元素含量相对4断面有不同程度的增加。6断面锌、镉、汞、砷等4项因子超标,超标倍数分别为锌10、镉1228、汞90、砷94。相对5断面略有下降。综上所述,评价河段底泥未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锌、镉、汞、砷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镉尤为严重。周围大大小小选矿厂及冶炼厂的废水排放是造成超标的其主要原因。表4331断面底泥监测结果统计与评价表(单位MG/L,除PH值外)监测日期序号项目428429430平均值平均值超标倍数超标率()SI,J1PH值6066036006032铜257208225230000463锌1035498671000110074401005044铅1865143816041636000655镉5034984564861609100161896砷699670547185707822610023597汞3563353283401031001132表4342断面底泥监测结果统计与评价表(单位MG/L,除PH值外)监测日期序号项目428429430平均值平均值超标倍数超标率()SI,J1PH值6186226356252铜185162136161000323锌1675185610561529000764铅1154736552814000335镉2522482852628621008726砷856903654804171002687汞10511109910535100350表4353断面底泥监测结果统计与评价表(单位MG/L,除PH值外)监测日期序号项目428429430平均值平均值超标倍数超标率()SI,J1PH值6396226246282铜167138154153000313锌7451642358646579231003294铅1085100412751121000455镉4063984654231400100141006砷356842134004392812110013097汞28525326526879100892表4364断面底泥监测结果统计与评价表(单位MG/L,除PH值外)监测日期序号项目428429430平均值平均值超标倍数超标率()SI,J1PH值6256296306282铜125138126130000263锌4503356440084025101002014铅998100712041070000435镉4034034054041336100134566砷289635643846343510510011457汞305352298318961001061表4375断面底泥监测结果统计与评价表(单位MG/L,除PH值外)监测日期序号项目428429430平均值平均值超标倍数超标率()SI,J1PH值6316316336322铜118126115120000243锌3578452141254075101002044铅1153127413048525000345镉5024904864931632100164226砷333231243800341910410011407汞318356300325981001082表4386断面底泥监测结果统计与评价表(单位MG/L,除PH值外)监测日期序号项目428429430平均值平均值超标倍数超标率()SI,J1PH值6376426426402铜115126110117000233锌3888397538713911101001964铅12031185998112900045序号项目监测日期平均值平均值超标倍数超标率()SI,J4284294305镉4023853273711228100123786砷29562884350431159410010387汞2892963122999010099744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441监测布点本次土壤环境现状监测共设3个土壤监测点。各土壤监测点具体情况及位置详见表441及附图3。表441监测点情况表编号采样位置及土地类型1坡前村的水田2新铺屯的旱地3枫塘坳屯的旱地442监测因子PH值、铜、锌、铅、镉、汞、砷。443监测和分析方法按HJ/T912002土壤元素近代分析方法中的有关规定进行。土壤质量监测因子的分析方法和最低检出限详见表442。表442土壤环境监测因子及分析方法项目方法来源最低检出限PH值玻璃电极法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1992年001单位铜02MG/KG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1992年05MG/KG镉0006MG/KG铅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1992年006MG/KG砷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光度法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1992年05MG/KG汞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19920004MG/KG444评价标准及方法(1)评价标准按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各监测因子的标准如表443。表443土壤监测因子评价标准单位MG/KG土壤PH值铜铅锌镉砷(水田/旱地)汞7510035030006020/2510(2)评价方法采用单项因子支流指数法进行评价,公式为PICI/SI式中PI土壤污染物的质量指数,当PI1时,说明土壤已受到污染;CI土壤中污染物的含量;SI评价标准;445监测结果及评价各监测因子的统计结果见表444,评价结果见表445。表444土壤样品监测分析结果单位MG/KG监测因子标准值1坡前村水田2新铺屯旱地3枫塘坳屯旱地PH值622630615铜50257238206铅250350291300锌200803654553镉030183190195砷水田/旱地30/40105156102汞030110112115表445土壤监测因子评价结果(质量指数PI)监测因子标准值1坡前村水田2新铺屯旱地3枫塘坳屯旱地铜50051048041铅250014012012锌200040033028镉030616365砷水田/旱地30/40035039026汞030367373383由表445结果来看,3个土壤测点的镉和汞含量均严重超标,其中镉超标6倍以上,汞超标3倍接近4倍;其它监测因子中,铜的含量相对较高,其PI值接近05;其余因子的PI值均小于04;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达不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要求,表明项目所在区域的农田土壤存在较严重的镉和汞污染。大量研究表明,不同作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耐性有较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