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煤炭运销集团XX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煤炭工业XX设计研究院二一一年三月目录前言1第一章井田自然概况及兼并重组前各矿现状7第一节井田自然概况7第二节兼并重组前各矿现状8第二章兼并重组的条件14第一节资源条件14第二节外部条件41第三章井田开拓45第一节井田境界及资源/储量45第二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52第三节井田开拓53第四节井筒60第五节井底车场及硐室62第四章大巷运输和设备64第一节运输方式的选择64第二节矿车65第三节运输设备选型66第五章采区布置及装备73第一节采煤方法73第二节采区布置78第三节巷道掘进80第六章通风和安全84第一节矿井通风安全情况84第二节瓦斯抽放87第三节矿井通风102第三节灾害预防及安全装备111第七章提升、通风、排水和压缩空气设备155第一节提升设备155第二节通风设备164第三节排水设备167第四节压风设备173第五节瓦斯抽放设备176第八章地面生产系统187第一节煤质及其用途187第二节煤的加工187第三节地面生产系统187第四节辅助设施191第九章地面运输193第一节概况193第二节场外公路193第十章总平面布置及防洪排涝195第一节概况195第二节平面布置196第三节竖向设计及场内排水198第四节场内运输199第五节矿井其它工业场地布置200第六节管线综合布置201第七节工程建设项目用地201第八节防洪排涝202第十一章电气203第一节供电电源203第二节电力负荷203第三节送变电203第四节地面供配电207第五节井下供配电209第六节监控与计算机管理211第七节矿井通信216第十二章地面建筑219第一节设计原始资料和建筑材料219第二节工业建筑物与构筑物221第三节行政、公共建筑224第十三章给水排水227第一节给水227第二节排水230第三节室内给排水234第四节消防及洒水235第十四章采暖、通风及供热236第一节采暖与制冷236第二节井筒防冻237第三节锅炉房设备237第四节室外供热管道237第十五章节能减排239第一节节能239第二节减排248第十六章职业安全卫生249第一节职业危害因素分析249第二节主要防范措施251第三节主要防范措施256第十七章环境保护257第一节概述257第二节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措施261第三节地表塌陷治理266第四节机构设置及专项投资267第十八章建井工期269第一节建井工期269第二节产量递增计划272第十九章技术经济273第一节劳动定员及劳动生产率273第二节建设项目资金概算273第三节原煤生产成本276第四节技术经济分析及评价278第五节矿井设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79附录一、设计委托书。二、关于晋城市XX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晋煤重组办发200942号。三、XX省国土资源厅于2009年11月22日为本矿井换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11220044537。四、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晋)名称预核内【2009】第008138号。五、晋市煤局规字【2008】1058号关于XXXX清池煤业有限公司变更生产系统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六、煤层煤样监测报告。七、土地征用协议及土地使用证明。八、供水情况说明。九、矿井供电意向。十、矿井救护协议。十一、晋城市煤炭工业局市煤安【2008】1194号文关于晋城市2008年度30万吨/年以下二轻及乡镇煤矿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十二、XX省煤炭工业厅晋煤规发【2010】1035号“关于XX煤炭运销集团XXXX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十三、晋煤瓦发【2010】1418号“关于XX煤炭运销集团XXXX煤业有限公司瓦斯涌出量预测的批复”。十四、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十五、承诺书。十六、矿长资格证及矿长安全培训证。十七、晋煤重组办法【2010】71号“关于XX煤炭运销集团XXXX煤业有限公司等两处煤矿调整整合方案的批复”。附件1、主要机电设备和器材目录2、概算书图纸目录前言一、项目背景及隶属关系为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淘汰落后产能,推进煤炭工业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根据XX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2009年9月18日下发的晋煤重组办200942号“关于晋城市XX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决定由XX煤炭运销集团作为主体,对原XXXX梁庄煤业有限公司、原XXXX西河石门沟煤业有限公司、原XXXX清池煤业有限公司和原XXXX泽腰煤业有限公司(十关闭矿井)等四矿进行兼并重组,兼并重组整合后的煤矿企业名称为XX煤炭运销集团XXXX煤业有限公司,XX省国土资源厅于2009年10月12日下发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11220044537,批准开采315号煤层,井田面积为99191KM2,生产规模为90万T/A,批准开采深度为775M465M。XX煤炭运销集团XXXX煤业有限公司隶属于XX煤炭运销集团。XX煤炭运销集团XX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位于XX县城西北约10KM处XX乡一带,行政区划隶属XX县XX乡管辖。XX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XX煤销集团”是2007年7月经XX省人民政府批准,由省国资委和11个市国资委出资,在原XX省煤炭运销总公司的基础上重组改制,组建以煤炭生产、煤炭物流为主业,辅之以煤炭加工转化、煤化工、房地产、旅游酒店等多元产业为一体的现代大型煤炭产业集团。XX煤销集团前身是成立于1983年10月的XX煤炭运销总公司(简称“煤运总公司”)。其主要职能是对我省地方煤炭实施“五统一”管理(即计划、合同、调运、票据、结算统一管理)和全面经销,同时肩负全省地方煤炭专项基金收缴工作。自19832007年,煤运总公司累计销售煤焦30多亿吨,实现利税275亿元,上缴煤炭专项基金750亿元。XX煤销集团现下设11个市级子公司,98个县级子公司,25个控股企业,165座煤矿,144个铁路发运站,53个出省煤焦管理站,284个煤焦销售营业站,378个储配煤场,69个煤炭交易大厅,1家上市公司(太工天成,控股20)。现有员工8万多名。截止2009年底,集团资产总额为662亿元,在中国企业500强中位列第85位,位居2009中国煤炭工业100强第2位,XX省100强企业第2位,被中国企业联合会评为“中国优秀诚信企业”,入选世界著名品牌500强。为了确保XX煤矿兼并重组整合的合理性,同时为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和项目投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兼并重组后需对矿井进行重新布置和规划,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合理开发本井田的宝贵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回收率,实现规模化、高效率、高效益生产。为此,XX煤矿委托地质公司编制地质报告瓦斯预测、抽放,在此基础上委托我院编制XX煤炭运销集团XX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二、编制设计的依据1、设计委托书;2、晋城市煤田地质勘探队2010年编制的XX煤炭运销集团XXXX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及批复;3、晋煤重组办发200942号文关于晋城市XX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4、XX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有关问题的通知晋政发200910号;5、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10月编制的XX煤炭运销集团XXXX煤业有限公司瓦斯涌出量预测及批复;6、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2010年11月编制的XX煤炭运销集团XXXX煤业有限公司地面固定瓦斯抽采系统工程初步设计及批复;7、晋煤重组办法【2010】71号“关于XX煤炭运销集团XXXX煤业有限公司等两处煤矿调整整合方案的批复”。8、XX省国土资源厅于2009年10月12日下发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11220044537;9、国家和行业有关规程规范;10、原矿井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三、设计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现有工程、设施及设备,节约矿井兼并重组投资,缩短矿井建设时间。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依托,加大设计改革的力度,建立和完善安全设施和环保设施,在保证矿井设计规模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尽量简化环节,减少行政福利设施,因地制宜选择矿井开拓系统,生产系统力求简单实用,设备选型先进合理。力争通过精心设计和科学管理,将该矿井建设成规模合理、安全性好、机械化装备水平适中,见效快、效益好、符合煤矿发展趋势的新型地方矿井。四、设计的主要特点1、考虑到充分利用现有工业场地的原则,并结合目前矿井平整场地的情况,设计确定利用原清池煤矿工业场地。2、井田采用了斜井开拓方式。井田内共布置四个井筒主斜井、副斜井、进风立井及回风立井。主斜井装备大倾角胶带输送机及架空乘人器、实现煤炭连续运输和人员的升降;副斜井装备JK322/30型单绳缠绕式单滚筒提升机,担负矿井所有辅助提升任务;进风立井装备梯子间,担负矿井的进风任务;回风立井装备梯子间,担负矿井的回风任务。3、井田共划分两个水平,一水平标高565M,开采井田内的3号煤层;二水平标高450M,开采井田内的15号煤层。4、各号煤沿煤层布置开拓巷道,在其两侧直接布置工作面生产。合理减少巷道掘进费用,将开拓大巷与采区准备巷道合并共用,减少了井巷工程量、简化了井下运输系统和环节,将回风大巷布置于顶板岩层中,减少了开采时绕道和联络巷的“钻”、“跨”问题,减少了岩巷工程量。5、矿井以一个生产采区、一个综采工作面保证矿井设计生产能力。采用综采一次采全高采煤法。6、依据工作面的年推进度和掘进方式,设计以两个综掘工作面来保证矿井正常生产接替,采掘比12。7、井下大巷主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可实现自回采工作面至地面胶带一条龙连续运输,用人少、效率高、故障率低、安全性好,利于实现集中自动化控制与管理。8、井下辅助运输采用无极绳连续牵引车牵引矿车,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的辅助运输方式所存在的用人多、设备多、事故多、费用高、效率低、效益差等弊端,为高产高效矿井建设和安全生产提供了保证。9、矿井提升、运输、采煤、掘进、通风、安全等机电设备装备先进,立足国产,均采用实践证实安全程度高、性能优、能力大、维修量小的机械设备及仪器,合理提高了矿井的装备水平。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矿井工业储量5245MT,设计可采资源量2047MT,占工业资源量的39。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0万T/A。3、矿井设计服务年限175A。4、井田开拓方式斜井开拓。5、矿井移交生产及达到设计产量时,新增井巷工程总长度7279M,其中岩巷1093M,占15,煤巷6186M,占85。井巷掘进总体积117036M3,其中硐室体积3400M3。万吨掘进率为96M/万T。6、吨煤电耗303KWH。7、工业建筑物指标总面积134207M2,总体积956436M3。带式输送机栈桥总长度1278M。8、矿井全员效率7T/工。9、矿井在籍人数690人。10、建井工期22个月。11、本项目建设总造价为5092289万元,吨煤投资为56581元。项目建设总资金为5184189万元,其中井巷工程投资为791910万元;土建工程投资为828957万元;设备及工器具购置投资为1531671万元;安装工程投资为839996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投资为561306万元;基本预备费投资为318769万元;建设期间投资贷款利息为21968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91900万元。五、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1、煤矿的技术改造工作将对环境产生破坏作用,建议在基建和生产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注意环境保护工作。2、本矿井为资源兼并重组矿井,井田内开采煤层较多,已采煤层采空区内存在大量积水积气。此外,邻近矿井可能存在越界开采情况,建议矿方对本矿井及邻近矿井的采掘情况作详实调查,详细查明周边矿井相关的采空区及老空区范围及其中的积水积气量,以指导矿井后续的生产建设工作,在生产建设中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方针,严控各类灾害事故的发生。3、为了进一步探明断层、陷落柱等地质构造,科学的指导生产,建议对首采区实施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4、本矿井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且石门沟矿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矿井生产必须做好瓦斯监测和通风管理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防治瓦斯事故的发生。5、本井田可采煤层埋藏较浅,煤层开采形成的导水裂隙带容易沟通浅层地下水及采空区积水,尤其在雨季要做好地面塌陷及地裂隙填充工作,防止雨水溃入矿井造成水害。6、本矿井15号煤层勘查程度不足,开采前需投入一定的勘查工程,详细查明煤层、煤质、水文地质及其他开采技术条件。7、严格按照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要求,做好揭露突出煤层前及日常管理中的防突措施,按有关规定设置避灾硐室,备全备足自救设施,并经常检查,确保事故中能正常使用。8、煤与瓦斯突出煤层并非所有地点都具有发生突出的危险性,所以建议矿方在生产过程中,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域预测,划分突出危险区、突出威胁区和非突出区,使得防突工作更科学、更经济。9、协调好瓦斯抽放和采掘之间的关系,防止采掘和瓦斯抽放关系失调。10、井田内15号煤至少为自燃煤层,在开采前必须建立以灌浆为主的两种以上的综合防灭火措施。11、由于工业场地下方有一定范围的采空破坏区,因此必须聘请具有相关资质单位查明古空破坏区具体范围,并编制出采空区治理方案设计及具体施工方案,采取加固处理采空区地基处理的岩土工程措施,只有在进行其加固效果检验消除安全隐患后,方可进行该矿井建设的下一步工作,以确保矿井地面建筑物的安全。第一章井田自然概况及兼并重组前各矿现状第一节井田自然概况一、交通位置XX煤炭运销集团XXXX煤业有限公司位于XX县城西北约10KM处XX乡一带,行政区划隶属XX县XX乡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8371122120,北纬353025353302。井田东距侯月铁路XX八甲口站10KM;距XX县城9KM,距XX乡2KM。村与村之间有简易公路相连,交通条件便利。矿井交通位置见图111。二、地形地貌井田位于太行山脉西侧沁水盆地东南边缘,为低山丘陵地带。井田内沟谷纵横,梁峁绵延,地形较复杂。总的地势为东北高西南低,地形最高点位于井田中北部山梁上,标高8866M,地形最低点位于井田南部边界中部的沟谷,标高67330M,地形最大相对高差2133M。三、水系区域属黄河流域沁河水系获泽河支流,井田内无地表河流,水库等,主要水源为大气降水。井田内沟谷发育,平时干涸无水,雨季时节,有短暂洪流出现,最大流量为3M/S。四、气象及地震情况本区属东亚暖温带大陆性气候,一年内四季分明。据XX县气象部门最近40年的统计资料无霜期184天左右,气候干燥,多年平均降水量5839MM,最大年降水量为8957MM2003年,最小年降水量为3352MM1965年,最大日降水量为1447MM1982年8月1日,最大每小时降雨量为493MM。雨季多集中于七、八月,多年平均蒸发量17357MM,超过降水量的近三倍;旱季为12月到翌年2月,多年平均气温118,68月气温最高,极端最高温度可达4021966年6月22日,12月至翌年2月气温最低,极端最低温度为1991958年1月16日;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冰冻期,最大冻土深度为39CM,结冻期与降雪从11月至翌年3月;冬春多为西北风,夏秋多为东南风,风力一般34级,最大风速17M/S。据历史记载地震台网监测,XX县历史上共发生有感地震23次,表现为震级小、频率低。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该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动反应谱周期分别为005G和045S。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标准,本区地震烈度为VI度区。五、社会经济状况XX县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工业主要以开采煤炭、铁矿、石灰石、陶瓷粘土等,农业机械制造及化学工业有一定的比重,农业以玉米、谷子、小麦、大豆为主,能够自给自足,蚕桑养殖业发达。第二节兼并重组前各矿现状XX煤炭运销集团XX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为2009年9月资源兼并重组整合矿井。由XXXX梁庄煤业有限公司、XXXX西河石门沟煤业有限公司、XXXX清池煤业有限公司和XXXX泽腰煤业有限公司四矿整合而成,本次兼并重组整合,XXXX梁庄煤业有限公司、XXXX清池煤业有限公司和XXXX泽腰煤业有限公司矿井被列为关闭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后,井田面积99191KM2,批准开采315号煤层,矿井生产能力90万T/A。一、XXXX梁庄煤业有限公司本井田位于井田南部,由原XX县XX乡梁庄煤矿和原XX县XX乡台底煤矿整合而成。井田面积48364KM,批准开采3、15号煤层,核定生产能力30万T/A。整合后保留原梁庄煤矿生产系统,原台底煤矿生产系统关闭,不再使用。2008年在该井田南部新建一主斜井、一副斜井,供进一步开采3号煤层和延伸15号煤层使用。主斜井已开拓长度为150M,副斜井总长度为197M,倾角均为22,于副斜井井底见15号煤层。该矿井采用斜立井综合开拓,主立井、副井(安全出口)、风井位于井田南部,采用壁式采煤,整体顶梁组合悬移支架一次采全高开采,中央并列式通风,矿车运输,单钩罐笼提升,机械排水,属低瓦斯矿井。主要生产系统如下1、通风矿井通风系统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回风井安装FBCZ15型主要通风机2台(1台工作,1台备用),功率37KW。矿井总进风量1387M3/MIN,总回风量1489M3/MIN,矿井负压660PA。2、矿井排水矿井井巷水源主要来自3号煤层顶板,井底建主副水仓,主副水仓容量约为200M3,矿井正常涌水量1284M3/D,雨季最大可达252M3/D;采用3DA89型,55KW水泵3台(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工作泵额定排水能力396M3/H,扬程85M。沿回风斜井井筒安设二趟210M,75MM的钢管,通至地面排水沟,能够满足矿井排水要求。3、供电该矿采用双回路供电,一回架空线路来自卧庄35KV变电站西河10KV开闭所段母线,另一回架空线路来自XX35KV变电站西河10KV开闭所段母线,井上地面设S9250/10/04型变压器(1台工作,1台备用),另安装2台S7250/04/069型升压隔离变压器,作为矿井向井下供电的专用升压隔离变压器。柴油机房安装1台360GF型和1台120GF37型柴油发电机组,发电机功率分别为360KW、120KW,作为矿井的备用电源,能满足矿井生产需要。4、提升运输系统该矿主立井采用单钩15T罐笼提升,并担负材料下井任务。井下运输大巷采用JW500/33型和JW950型无极绳绞车牵引矿车运输,工作面采用SGB620/40T型刮板输送机运输,掘进工作面采用调度绞车牵引矿车运输。5、井筒井筒特征见表121。表121井筒特征名称名称项目主立井回风井副井(安全出口)X393337485539334658523933396675坐标(54坐标)系)Y196197293981961985080719619746818X393332533339334163313933347153坐标(80坐标)Y196196608341961978224319619678254井口标高54坐标/80坐标711721/71169702629/70260742142/74211断面(M2)707380400倾角/方位角()9025/25520/13长度(M)4085230断面形状圆形半圆拱形半圆拱形支护形式石砌石砌石砌二、XXXX清池煤业有限公司位于井田中部,为XX乡乡办集体矿山企业,始建于1979年,1980年投产。2001年进行改造扩建,核定生产能力为30万T/A。井田面积32354KM,批准开采煤层3号煤层。该矿井采用一斜一竖井综合开拓,长壁采煤,中央并列式通风,皮带运输,罐笼提升,机械排水,属低瓦斯矿井。主要生产系统如下1、通风系统矿井通风系统为中央并列式,主扇风机号为BDK546N017,75KW2风机二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矿井总进风量2275M3/MIN,总回风量2321M3/MIN,矿井负压600PA。2、排水系统矿坑涌水主要来自3煤顶板,井底车场西侧建有主、副水仓,主水仓容量为600M3,正常矿井涌水量60M3/D,雨季为100M3/D;采用三台100D456型水泵,分别作为工作、备用和检修水泵,两趟108MM,长度为180M的无缝钢管沿主立井井筒敷设至地面,井下涌水经以上管路集中排至地面工业广场排水沟。3、供电系统该矿现采用双回路架空线路及柴油发电机供电,其中一回路来自西河10KV开闭所1段母线10KV线路,另一回路来自西河10KV开闭所段母线10KV线路,正常时西河10KV开闭所1段母10KV线路运行,段母线10KV线路备用。地面建有10KV变电所,入井采用10KV高压下井,井下采用660V低压电缆线路供电,主要通风机、主提升绞车等一类负荷采用双线路供电,局部通风机供电实现了“风电、瓦斯电闭锁”,井下电气设备装设有接地、过流和漏电保护。地面生产系统所有动力负荷供电电压为380V,生活、照明用电电压为220V;井下动力供电电压均为660V,信号、照明、煤电钻供电电压为127V。4、井筒井筒特征见表122。表122井筒特征名称主立井回风斜井X39342140393934110723坐标54坐标系Y1962042836419620428081X39341645223934061206坐标80坐标系Y1962035980219620359519井口标高54坐标/80坐标768792/7687675538/75535断面(M2)15982倾角/方位角()9022长度(M)170520断面形状圆形半圆支护方式石料堆砌石料堆砌另外,2009年在工业场地内新凿一主斜井,井筒净宽50M,净断面积1882M3。该井筒目前已施工至3号煤层,但未投入使用。三、XXXX西河石门沟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本整合区的北部,批准开采3、15号煤层,井田面积11336KM2,核定生产能力30万T/A。采用立井斜井综合开拓,房柱式式采煤,放炮落煤。采用罐笼提升,井下备有3台水泵,水泵型号为MD4650337KW,备用水泵MD4630332KW,检修水泵MD4630332KW。属突出矿井。井田特征见表123。表123井筒特征名称主立井副斜井X393576200393536000坐标(54坐标系)Y19622038001962221400X39357124943935310492坐标(80坐标)Y1962196944319622145445井口标高54坐标/80坐标776625/731122/73109断面(M2)9651倾角()9025长度(M)320609断面形状圆形半圆拱材料料石砌碹料石砌碹四、XXXX泽腰煤业有限公司(十关闭)该矿为十关闭矿井。原为XX乡集体企业。始建于1984年4月,开采3号煤层,1985年5月投产。矿井采用竖井箕斗提升,斜井通风,短壁一次放顶煤开采,悬移支架,坑木支护。1通风系统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配有风机两台,型号为BK544N012,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功率37KW。矿井总进风量1265M/MIN,总出风量1309M/MIN,有效风率718。2排水系统在安全出口井底及风井井底各设有一个主水仓。配有型号为3DA89水泵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功率22KW。另备有水泵型号为3DA86的一台。历年矿井平均涌水量为50M/D。3供电系统本矿电源有10KV电压输入本矿一个280KV变压器供井下用电,另外购置了360KV发电机组。4提升该矿采用立井开拓,竖井箕斗提升,斜井通风。短壁一次性放顶煤开采,悬移支架。绞车型号JT08A型,功率为30KW。第二章兼并重组的条件第一节资源条件一、井田地质勘探程度及地质报告批准文号19581959年,XX省煤田地质勘探一队在XX矿区1000KM2进行了普查勘探,并提交了普查地质报告,1962年经XX省煤管局复审降为概查,该次报告利用以上普查地质报告中原清池煤矿西部边界外献义村西北28号钻孔资料,该钻孔进尺29005M,该钻孔质量成果可靠,本井田位于XX矿区的西北部;19721975年,XX省煤田地质勘探一队在XX矿区町店勘探区进行了详查,并提交了详查地质报告;本次报告利用以上详查地质报告中井田内及周边钻孔(158号、154号),钻孔进尺83078M,验收等级为乙级,钻孔质量成果可靠,本井田位于町店详查区的西南部;1976年,XX省煤田地质勘探一队在上黄崖井田内进行了精查勘探工作,并提交了相应精查地质报告,本次报告利用以上精查地质报告中两个钻孔(2128、2167号孔),钻孔总进尺95234M,验收等级为丙级,本次3号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参考测井资料,本井田位于上黄崖精查区的西南部;1976年,在上述精查勘探的同时,XX省煤田地质勘探一队地测队完成精查区1/10000精查度航片外业地形地质调绘,次年由西安航测大队内业转绘成图,并出版110000分幅式地形地质图,成为此后地质勘探工作最新基础图件;1986年,XX省地质矿产局二一二地质队对XX县水村苏村一带进行过硫铁矿普查,提交有XX县水村苏村硫铁矿初步普查地质报告,井田位于普查区的北中部,施工有ZK5,本次报告中估算15号煤层资源/储量利用了该钻孔;2006年,114地质队在本井田南部施工钻孔7个,未见煤钻孔3个,见煤钻孔4个,本次报告利用以上见煤钻孔4个。钻孔分别为ZK11、ZK12、ZK22、ZK32,总进尺34736M,验收等级为甲级,钻孔质量成果可靠。2010年晋城市煤田地质勘探队在收集利用以往地质资料和矿井生产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次报告。3号煤层达到了勘察程度。2010年9月16日,XX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规发【2010】1035号文件批复。根据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批复,本次地质报告查明了井田构造,正确评价了井田构造复杂程度;详细查明了可采煤层的层数、层位、厚度、结构,评价了煤层可采性及稳定程度;详细查明了可采煤层的煤质特征和工艺性能,划分了煤类,评价了煤的工业利用方向;查明了井田水文地质条件,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合理,预算了矿井涌水量。并详细查明了3号煤层采空区积水范围,估算了积水量;查明了3号煤层的瓦斯,详细评价了3、15号煤层的煤尘爆炸性和煤的自燃倾向性;估算了3、15号煤层资源/储量,估算方法正确,选取参数合理,资源/储量分类正确,估算结果可靠;评述了煤层顶底板岩石的工程地质特征;报告编制符合要求,文图标齐全,评价结果正确。二、地层及构造(一)地层本井田位于上黄崖精查区的西南部,地表出露地层为第四系中更新统,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XX组、XX组地层,现根据地表出露及钻孔揭露情况由老至新叙述如下1、奥陶系中统峰峰组(02F)为含煤地层之基底,井田内钻孔未揭露完全。岩性以深灰色、青灰色厚层状隐晶质石灰岩为主,夹有白云质灰岩、角砾状灰岩和泥灰岩,质纯、性脆、节理发育,多为方解石充填。厚度一般100M左右。根据相邻矿井XX煤炭运销集团XX四侯煤业有限公司井田内SS1号水文钻孔揭露峰峰组厚度为10570M。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岩性主要为菱铁矿、黄铁矿、鲕状结构铁铝岩、灰色粘土岩,底部常见窝状褐铁矿层。一般厚391626M,平均488M。与下伏奥陶系中统峰峰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3、石炭系上统XX组(C3T)为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井田内有部分出露。岩性主要为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煤层线和石灰岩等。本组厚52699842M,厚7529M。与下伏石炭系中统本溪组呈平行整合接触。本组属半咸水、三角洲一碳酸盐台地沉积环境,共有5个较大沉积旋回,根据岩性、化石组合及区域对比,自下而上分为三段。一段C3T1K1砂岩底至K2灰岩底,由泥岩、砂岩及煤层组成。15号煤层位于该段顶部,煤层顶有一薄层黑色泥岩伪顶。15号煤层底部为泥岩,K1砂岩较发育,与底部本溪组分界,本段厚278616M,平均451M。二段C3T2K2灰岩底至K4灰岩顶,岩性由石灰岩、砂岩、泥岩、泥质粉砂岩和34层薄煤线组成。本段厚11943396M,平均2295M。K2灰岩厚6231029M,平均826M,厚层状深灰色含生物碎屑灰岩。灰色泥岩厚050510M,平均厚280M,顶部为不稳定的13号煤层,厚0035M,平均023M,属不可采煤层。K3灰岩厚000640M,平均厚320M,深灰色含生物碎屑灰岩。灰色砂质泥岩厚5211029M,平均775M,顶部为11号煤层(线)厚044M,中部夹12号煤,厚000025M,平均023M。煤层不稳定不可采。K4灰岩厚000188M,平均094M,灰色生物碎屑灰岩。三段C3T3K4灰岩顶至K7砂岩底。由砂岩、粉砂岩、泥岩、煤及灰岩组成,中上部夹5、7、8号煤,下部为9号煤,煤厚0073M,平均045M,为不可采煤层。本段厚38125830M,平均4791M。砂质泥岩和砂岩厚22033289M,平均厚2746M,本层砂岩发育,煤层较多,中上部夹7、8、9、10号煤,均为不稳定不可采。K5灰岩厚171383M,平均247M,为灰色生物碎屑灰岩。砂质泥岩、泥质砂岩和泥岩厚14382158M,平均厚1798M,中部5号煤厚000040M,平均033M,不稳定不可采。K6灰岩厚586910M,平均厚748M。4、二叠系下统XX组(P1S)是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岩性主要为岩屑石英杂砂岩、细砂岩、泥岩和不可采的1、2号煤层。含丰富的植物化石,有二叠枝脉蕨、华北蕉羽叶、星轮叶等。其中3号煤位于本组下部,厚300449M,平均厚374M,全区稳定可采。本组地层厚32855300M,一般厚4308M,底部以K7砂岩底与XX组地层分界,呈整合接触。5、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连续沉积于XX组地层之上,K8砂岩底至K10砂岩底,为陆相沉积。出露于井田中部,主要由灰色、灰绿色中细粒砂岩、砂质泥岩、铝土质泥岩组成。下部泥岩颜色为灰黑色,向上渐变为黄绿色,到顶部为紫红色含铁质鲕粒铝土质泥岩,其层位俗称“桃花泥岩”,稳定而特征明显,为本区上、下石盒子组地层分界的辅助标志。本组厚度78008498M,平均7349M,与下伏XX组地层呈整合接触。6、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主要岩性为黄色、紫色泥岩与中粗粒砂岩互层,底部以一层灰白黄绿色厚层含砾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K10)与下石盒子组分界,本组残留厚1877024690M,平均21730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7、第四系中更新统(Q2)浅红色亚粘土于山坡广泛出露。厚020M,平均711M,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8、第四系全新统(Q4)出露于井田内沟谷中,厚010M,平均5M。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二)地质构造井田位于晋东南“山字形”构造西侧的马蹄形盾地,受区域构造的影响,井田南部地层抬升,3号煤层被剥蚀掉。井田地层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北西,为具次级波状起伏的单斜构造,倾角412。断裂构造发育,井田内外发育大小七条正断层,其中5条落差1760M的正断层有4条贯穿全井田。界内未发现陷落柱和岩浆岩活动,根据DZ/TO2152002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井田构造总体属中等类型。F334正断层贯穿整个井田,为区域性大断层,走向为NE48,倾向312,在井田北部断层倾角75,落差60M,在井田中部原清池煤矿地段该断层倾角70,落差30M。在井田内延伸长度达4400M,由井田南部3号煤层露头和井巷工程揭露,控制可靠。F314正断层位于原清池煤矿井田北部边界附近,呈近东西向延伸,北盘(上盘)下降,南盘(下盘)上升的正断层。在井田范围延伸长度达2650M,该断层在土门腰村北侧沟头和胡凹沟南侧沟心均有断点出露,断层走向近东西,倾向正北,倾角70,落差17M。推测该断层为F334的派生断层。F351正断层发育于井田中部,亦呈近东西延伸,为南盘(上盘)下降,北盘(下盘)上升的正断层。该断层由西界外延入井田,延伸长度1700M。在井田东部石门沟山梁南侧可见此断层地面痕迹,断层走向近东西,倾角70,倾向正南,落差17M左右。推测该断层为F334的派生断层。F1展布于井田的西南部,原梁庄煤矿的西北部,井田内走向由南向北为NNE向,断层倾向北西,为正断层,倾角约70,落差约30M。据XX县上黄崖井田精查勘探地质报告构造纲要图,本断层为区域断层F334在井田内的次级构造。井田内延伸大约1500M,在井田原梁庄煤矿北部边界附近尖灭。F2展布于井田南部,走向约为60,倾向约320,为正断层,倾角约70,落差约30M。据XX县上黄崖井田精查勘探地质报告构造纲要图,本断层相当于区域断层F359。井田内延伸大约2600M。F314正断层与F351正断层相背而断,形成地垒;F334正断层与F1、F2正断层向相同方向断裂,形成阶梯状。给矿井采掘工程带来一定的难度。表211断层综合成果表断层面产状编号位置走向()倾向()倾角()落差(M)延伸长度(M)断层性质备注F334贯穿整个井田483187030604400正断层地表、井下F314原清池煤矿井田北部边界附近90070172650正断层地表、井下F351原清池煤矿井田中部90070171700正断层地表F1原梁庄煤矿西南部4031070301500正断层地表、井下F2原梁庄煤矿井田中南部6033070302600正断层地表、井下三、煤层及煤质(一)含煤性井田内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XX组和二叠系下统XX组,含煤地层总厚为11837M,共含煤9层,煤层总厚度为773M,含煤系数为653,含稳定可采煤层2层,总厚570M,含煤系数481。XX组煤层平均总厚度341M,本组地层平均总厚度7529M,含煤系数452。其中可采的15号煤层厚度196M,可采含煤系数260。XX组为一套陆相含煤地层,含煤总平均厚度385M,本组地层平均总厚度4308M,含煤系数893。其中可采的3号煤层厚度367M,可采含煤系数868。(二)可采煤层1、3号煤层位于XX组中下部,上距下石盒子组底砂岩(K8)2873M,下距XX组K6灰岩1045M,煤层厚度065415M,平均367M,由于受断层抬升影响,在井田南部被剥蚀。煤层结构简单,含01层夹矸。3号煤直接顶板多为粉砂岩、泥岩,直接顶下常有001005M的炭质泥岩及灰色泥岩伪顶,老顶为灰色细粒砂岩、泥岩互层,成分以石英为主,泥质、钙质胶结。底板一般为泥岩、粉砂岩。3号煤属结构简单、赋煤区稳定可采的厚煤层。2、15号煤层位于XX组下部K2灰岩下,上距3号煤层底板平均8131M,煤层厚度155239M,平均196M,煤层厚度变化较大,结构简单,含01层夹矸,局部含3层夹矸。顶板多为K2灰岩,局部为黑色泥岩或细粒砂岩;底板为泥岩、铝土泥岩。15号煤属结构简单、稳定可采的中厚煤层。表212可采煤层一览表煤层厚度(M)煤层间距(M)煤层结构含煤地层煤层编号最小最大平均最小最大平均矸石层数类别顶板岩性底板岩性煤层稳定程度可采性P1S306541536701简单粉砂岩泥岩泥岩粉砂岩稳定赋煤区可采C3T15155239201572310599813101简单石灰岩泥岩铝土泥岩稳定全区可采(三)煤层对比本区煤层对比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标志层、煤层间距、岩性组合、古生物特征、煤层地球物理特征、沉积旋迴特征,并结合煤层本身的特征如厚度、结构、顶底板岩性等进行综合对比。由于区内含煤地层沉积稳定,岩性组合特征及物性规律明显,标志层及煤层特征显著,变化规律清晰,为煤层对比提供了可靠的依据。XX组5、6、11、13、15号煤层分别下伏于标志层K6、K5、K4、K3和K2石灰岩,其层位很容易确定。8、9、12号煤层层位基本稳定,借助上下石灰岩标志层及煤层间距的变化也容易确定其层位。XX组3号煤层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根据其厚度结构特征并借助K7砂岩间距的变化,也很容易确定其层位。3号煤层之上的2号煤层极不稳定,可借助3号煤层依层间距变化来分别确定其层位。综上所述,本次煤层对比准确、可靠,特别是3、15号煤层的对比可靠。(四)煤质1、煤的物理性质和煤岩特征(1)3号煤层宏观煤岩特征为黑色灰黑色,半亮光亮型煤,玻璃似金属光泽,条带状结构,层状构造,阶梯状、贝壳状断口,条痕灰黑色,裂隙不发育。显微煤岩特征煤岩组分主要为镜质组,惰质组次之。镜质组以无结构镜质体为主,次为胶质镜质体、基质镜质体;惰质组以氧化丝质体为主,呈碎屑状、透镜状分布。(2)15号煤层宏观煤岩特征为黑色灰黑色、半亮型煤,似金属光泽,以条带均一结构、粒状、阶梯状断口为主,贝壳状次之,条痕为灰黑色,裂隙较为发育,常见黄铁矿充填。显微煤岩特征煤岩组分主要为镜质组、惰质组。镜质组主要为无结构镜质体,其次为胶质镜质体,偶见基质镜质体分布。惰质组以氧化丝质体为主,呈碎屑状分布,或分布于镜质体中,或与粘土渗杂在一起。矿物质以粘土矿物和黄铁矿为主。综上所述,本井田3号煤层显微煤岩类型为单组分组类型微镜煤,15号煤层显微煤岩类型为双组分组类型微镜惰煤。2、煤的化学性质(1)3号煤该矿于2010年03月06日XX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对该井田整合区内采取3个煤层煤样进行了煤炭筛分浮沉试验和煤质化验;2010年7月12日该矿又取整合区内6个煤层煤样进行煤质化验,煤质结果如下水分MAD原煤010054,平均037;浮煤087174,平均130;灰分AD原煤15982429,平均2001;浮煤674899,平均778;挥发分VDAF原煤824941,平均876;浮煤611740,平均669;焦渣特征CRCD2;全硫ST,D原煤035049,平均039;浮煤040049,平均044;发热量(QGR,D)原煤25982912MJ/KG,平均2776MJ/KG。浮煤31943283MJ/KG,平均3256MJ/KG;视密度(ARD)142152T/M,平均148T/M。氢(HDAF)298357,平均336;固定碳(FC,D)原煤68597691,平均7265。热稳定性TS6936938,平均937。可磨性5157,平均537。3号煤层为低灰中灰、特低硫、特低挥发分、高热值、中高高固定碳、较难磨、高热稳定性无烟煤23号。(2)15号煤据2006年12月30日河北省煤田地质研究所对原梁庄煤矿钻孔15号煤层的检验结果水分MAD原煤324540,平均460浮煤086277,平均154灰分AD原煤14352407,平均1854浮煤211676,平均465挥发分VDAF原煤616897,平均736浮煤460567,平均511全硫STD原煤165351,平均245浮煤116148,平均133固定碳(FCAD)原煤69127985,平均7551浮煤88349215,平均9048发热量QGR,D原煤25733017MJ/KG,平均2822MJ/KG浮煤32493444MJ/KG,平均3324MJ/KG15号煤层为低灰高灰、中硫高硫、特低挥发分、中热特高热值、中等高固定碳无烟煤。3、工艺性能根据本次煤质化验资料及XX省煤田地质勘探一队编制的上黄崖井田精查勘探地质报告,3、15号煤层的主要工艺性能如下(1)抗碎强度3号、15号煤层均属高强度煤层。(2)发热量3号煤层27032898MJ/KG,平均2776MJ/KG,属高热值煤;15号煤层高位发热量为2733MJ/KG,属高热值煤。(3)煤灰熔融性煤灰成分以SI02和AL203为主,3号、15号煤层软化温度ST均大于1250,为高熔灰分煤。(4)煤的结渣性当鼓风强度为03M/S时,3号煤层的结渣率为2150,属中等结渣性煤。15号煤结渣率为3634423,属强结渣性煤。(5)煤的热稳定性3号煤层TS6为936938,平均937;15号煤层TS6为874902;均属高热稳定性好的煤层。(6)煤的可磨性根据煤的哈氏可磨性指数分级(MT/T8522000),3号煤层HGI(哈氏可磨系数)为5157,平均537,为较难磨煤;15号煤层HGI(哈氏可磨系数)为44472;属较难磨煤。(7)煤对CO2的反应性在950时,3号煤层二氧化碳还原率为1615,15号煤层二氧化碳还原率为1410,属对二氧化碳反应性低的煤层。4、煤类按照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2009)对本区可采煤层煤进行分类,主要以浮煤挥发份(VDAF)及氢元素(HDAF)为分类指标。根据化验结果,井田内3号煤层属于WY0203;根据上黄崖精查地质报告中煤质资料15号煤层煤类属于WY02。4、煤的可选性该公司采取3号煤层样于2010年03月06日在XX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进行了煤炭筛分浮沉试验,试验结果如下(1)煤炭筛分浮沉试验简易可选性试验煤样只做136、63、305、050MM级的筛分浮沉试验,综合报表见表213。(2)煤的可选性评价1)3号煤依据GB164171996规定和本次实验绘制的可选性曲线,经计算机电脑运行计算,不同灰分浮煤产品的01含量和可选性结果如下浮煤灰分8,理论产率为5293,分选密度为1555G/CM3,01含量为8022,属极难选等级;表213号煤层简易浮沉试验综合报表原煤累计分选比重01浮物沉物密度级KG/L产率灰分产率灰分产率灰分密度KG/L产率13000000000000010000152913000013014000000000000010000152914022621401502262635226263510000152915075371501605275105475379287738179016060211601801491217390291134246333661701491180200423362094521245971519718095720054864131000015295486413190423合计100001529煤泥258752总计100001508浮煤灰分10,理论产率为8453,分选密度为1712G/CM3,01含量为2898,属较难选等级;浮煤灰分12,理论产率为9282,分选密度为1848G/CM3,01含量为1087,属中等可选等级。2)15号煤参考上黄崖井田资料属难选煤层。5、煤类及工业用途评价3号煤层为低灰中灰、特低硫、特低挥发分、高热值、中高高固定碳、高强度、高熔灰分的无烟煤WY0203,煤对CO2反应低,属高热稳定性、中等结渣、较难磨煤,为良好的合成氨用煤、动力用煤和铸造用型焦特种配煤。15号煤层为低灰高灰分、中高硫分、特低挥发分、中热特高热值,属高熔灰分、强结渣性、高热稳定性无烟煤WY02,对二氧化碳反应性低的煤层。经洗选脱硫后亦可作为动力用煤和一级合成氨气化用煤。6、煤的风氧化本井田内未见15号煤层出露,由于受断层的影响,井田南部地层抬升,井田南部出露3号煤层,水平宽度为25200M。四、开采技术条件(一)可采煤层顶底板性质1、3号煤顶底板工程地质特征根据2010年03月06日由XX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对整合区内梁庄煤矿所采岩样进行测试,其结果如下伪顶一般为黑色薄层状泥岩,水平层理十分发育,富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药士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面试难忘的题目及答案
- 会泽进城考试试题及答案
- 抗台安全培训课件
- 旅行社运营实务(第二版)习题及答案 项目一习题
- 扫地车安全培训内容记录课件
- 2025年唐山协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营房工作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心脏内科考试题及答案
- 江南文化概论课件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P133)
- 2025年财政部高层次财会人才选拔考试综合试题及答案
- 特种设备执法课件
- 劳务外包协议书
- 2025至2030中国草莓果酱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2025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五
- 2025义务教育劳动教育标准课程考试题库(含答案)
- 驾照科目四模拟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 电商用户社区与运营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土地增值税清算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