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教材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张颖ZYPEPCOMCN物理必修模块第五章曲线运动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新旧教材内容不同处理的对比分析教材内容框架结构的设计第五章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2运动的合成和分解3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4抛体运动的规律5圆周运动6向心加速度7向心力8生活中的向心力第五章曲线运动一、曲线运动二、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三、平抛物体的运动四、匀速圆周运动五、向心力向心加速度六、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七、离心现象及其应用实验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新原新教材大体继承了原教材“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知识线索关于平抛运动的学生实验,原教材基本上属于测定性实验,测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新教材把该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第、两节课文分别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关于匀速圆周运动,原教材是先学习向心力,再学习向心加速度;新教材是先学习向心加速度,再学习向心力。第五章教材框架结构的设计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曲线运动圆周运动向心力抛体运动的规律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对传统教学段落充实、优化必要的过程传统的教学过程列举旋转砂轮上的火星、旋转雨伞上的水滴沿圆周切线飞出的事例得出结论做曲线运动的质点经过某位置的速度方向,在曲线过这点的切线方向上。讲解有关例题,布置有关习题。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改进的教学过程观察砂轮上的火星、链球运动员投掷链球的照片。提出问题怎样确定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实验通过钢球在具有任意曲线形状的导轨内的运动,说明曲线运动某点的速度方向跟曲线相切。AB水平桌面上有一曲线轨道,它是由几段稍短的轨道组合而成的。钢珠由轨道的一端滚入,在轨道的束缚下按轨道的形状做曲线运动。在轨道的出口A处放一张白纸,蘸有墨水的钢珠离开轨道后在白纸上留下一条运动的痕迹,它记录了钢珠在A点的运动方向。取去一段短轨道,钢珠的轨道出口改在图中B处,在B处放一张白纸,记录钢珠在轨道B点的运动方向。还可以继续取其它位置作为轨道出口进行相同的实验。分析钢珠运动轨迹跟曲线的关系。改进的教学过程观察砂轮上的火星、链球运动员投掷链球的照片。提出问题怎样确定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实验通过钢球在具有任意曲线形状的导轨内的运动,说明曲线运动某点的速度方向跟曲线相切。简单的理论分析渗透极限的思想。由平均速度过渡到瞬时速度。AB改进的教学过程观察砂轮上的火星、链球运动员投掷链球的照片。提出问题怎样确定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实验通过钢球在具有任意曲线形状的导轨内的运动,说明曲线运动某点的速度方向跟曲线相切。简单的理论分析渗透极限的思想。由平均速度过渡到瞬时速度。得出结论做曲线运动的质点经过某位置的速度方向,在曲线过这点的切线方向上。体验做一个显示抛体运动速度方向的“飞镖”。1观察在空中速度方向的变化;2观察飞镖插入泥土时的入射角。改进的教学过程观察砂轮上的火星、链球运动员投掷链球的照片。提出问题怎样确定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实验通过钢球在具有任意曲线形状的导轨内的运动,说明曲线运动某点的速度方向跟曲线相切。简单的理论分析渗透极限的思想。由平均速度过渡到瞬时速度。得出结论做曲线运动的质点经过某位置的速度方向,在曲线过这点的切线方向上。体验“做一做”做一个显示抛体运动速度方向的“飞镖”。1观察在空中速度方向的变化;2观察飞镖插入泥土时的入射角。第五章教材框架结构的设计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曲线运动圆周运动向心力抛体运动的规律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抛体运动科学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例抛体运动原来的教学大纲对抛体运动的要求是“平抛运动(B)”,这是一个干巴巴的知识点;课程标准的要求则是“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其中的“分析”、“用方法”体现了对于过程与方法的要求。按照课程标准的精神,新教科书在抛体运动的教学中,展示了质点在平面内运动时解决问题的规范化的方法,教学层次如下。(1)以红蜡块的运动为例,按下面的步骤介绍普遍性的方法。坐标与时间的关系XVXT,YVYT轨迹消去T,得到YVX/VYX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红蜡块问题是由分速度求合速度及轨迹;接下来的是下面的例题,要由速度求它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上的分速度。让学生悟出一个道理物体在平面上的运动可以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分别研究(或者相反)水平方向力F0,初速度V0V,由此可以得到抛体在X方向的位移XVT。竖直方向力F重力,加速度G,初速度V00,所以抛体在Y方向的位移是Y1/2GT2。有了X、Y两个方向的坐标与时间的关系之后,仿照红蜡块问题的程序,可以得出抛体轨迹的表达式及速度的大小、速度的方向。(1)以红蜡块的运动为例,按下面的步骤介绍普遍性的方法。(2)把这个道理应用于平抛运动(1)以红蜡块的运动为例,按下面的步骤介绍普遍性的方法。(2)把这个道理应用于平抛运动(3)如果抛出时的速度不沿水平方向,那么(1)以红蜡块的运动为例,按下面的步骤介绍普遍性的方法。(2)把这个道理应用于平抛运动(3)如果抛出时的速度不沿水平方向,那么抛体运动科学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分析抛体在X、Y两个方向上的受力列出抛体在X、Y两个方向上的运动方程确定抛体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得到抛体在XY平面中的运动轨迹(消去T)求出抛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得到的是解决抛体运动(质点在二维竖直平面内运动)的一般性方法。实验研究抛体运动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科学探究过程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某节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探究观摩课片断把两个小球同时从两个圆弧槽上相同高度滚下,同时从圆弧下端水平离开圆弧,一个作平抛运动,另一个在它的正下方水平轨道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发现两球恰好在水平轨道上相碰。由此可知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是匀速运动。事先怎么知道它们会在水平轨道上相碰事先怎么知道它们会在水平轨道上相碰改进的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探究方案平抛运动的速度越大,水平位移越大,是不是平抛的速度越大,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就越长从同一高度以不同速度水平抛出两个物体,发现同时落地把速度较小的物体改为做自由落体运动,也和平抛物体同时落地,说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改进的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探究方案平抛运动的速度越大,水平位移越大,是不是平抛的速度越大,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就越长从同一高度以不同速度水平抛出两个物体,发现同时落地把速度较小的物体改为做自由落体运动,也和平抛物体同时落地,说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设法描绘出某一平抛运动的轨迹改进的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探究方案平抛运动的速度越大,水平位移越大,是不是平抛的速度越大,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就越长从同一高度以不同速度水平抛出两个物体,发现同时落地把速度较小的物体改为做自由落体运动,也和平抛物体同时落地,说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设法描绘出某一平抛运动的轨迹根据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由运动轨迹分析平抛运动物体水平方向上的运动特征改进的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探究方案平抛运动的速度越大,水平位移越大,是不是平抛的速度越大,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就越长从同一高度以不同速度水平抛出两个物体,发现同时落地把速度较小的物体改为做自由落体运动,也和平抛物体同时落地,说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设法描绘出某一平抛运动的轨迹根据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由运动轨迹分析平抛运动物体水平方向上的运动特征第五章教材框架结构的设计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曲线运动圆周运动向心力抛体运动的规律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传统教学分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向心力作用实验得出向心力的大小跟M、R、都有关系“可以证明”,向心力的大小等于FMR2从力要产生加速度导出向心加速度意义和公式阅读材料向心加速度公式的推导做一做感受向心力(M、R、大,则F大)实验装置比较复杂,难以作为学生实验;力的大小的呈现比较间接,不易形成直观认识。学生没有经历这个过程学生只有动力学的向心加速度概念,对“加速度”运动学含义没有认识。推导的基础不牢,作为阅读材料,难以落实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新教科书(人教版)通过加速度概念和平行四边形定则,明确“速度变化量”概念(物理)向心加速度难点在于V,正确认识圆周运动的V至此已经有了相当基础,这里又作了进一步强化还可以把V2变为和V1的方向相反来分析返回原页新教科书(人教版)用一定的篇幅,设立小标题,进一步明确“速度变化量”概念通过五个步骤说明T很小时匀速圆周运动的V指向圆心,引入向心加速度向心加速度难点在于V,正确认识圆周运动的V至此已经有了相当基础,这里又作了进一步强化把对V方向的分析分为五步骤,减小台阶,降低坡度1分别作出质点在A、B两点的速度矢量(长度一样)。2将VA的起点移到B,并保持VA的长度和方向不变。3以VA的箭头端为起点,VB的箭头端为终点作矢量V。4V/T是质点由A到B的平均加速度,V的方向就是加速度的方向。5当T很小很小时,AB非常接近,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接近直角,V的方向跟VA(或VB)的方向垂直。即指向圆心。新教科书(人教版)用一定的篇幅,设立小标题,进一步明确“速度变化量”概念通过五个步骤说明T很小时匀速圆周运动的V指向圆心,引入向心加速度给出向心加速度公式,在“做一做”中让学生尝试自己进行推导通过实例引入向心力概念,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向心力公式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公式向心加速度难点在于V,正确认识圆周运动的V至此已经有了相当基础,这里又作了进一步强化把对V方向的分析分为五步骤,减小台阶,降低坡度V问题解决了,推导只是数学问题,放在“做一做”中,兼顾学生的差异性至此,学生获得的是完整的向心加速度概念装置简单,能当学生实验;也是一个应用知识的实例新教科书(人教版)用一定的篇幅,设立小标题,进一步明确“速度变化量”概念通过五个步骤说明T很小时匀速圆周运动的V指向圆心,引入向心加速度给出向心加速度公式,在“做一做”中让学生尝试自己进行推导通过实例引入向心力概念,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向心力公式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公式做一做体验在V相同、相同两种情况下F与R的关系向心加速度难点在于V,正确认识圆周运动的V至此已经有了相当基础,这里又作了进一步强化把对V方向的分析分为五步骤,减小台阶,降低坡度V问题解决了,推导只是数学问题,放在“做一做”中,兼顾学生的差异性至此,学生获得的是完整的向心加速度概念装置简单,能当学生实验;也是一个应用知识的实例通过体验来认识R和F的定量关系,强化实践意识。通过“体验性实验”增强实践意识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建立“相同相同”、“V相同相同”的实践形象。的实践形象。强化实践意识。强化实践意识。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新旧教材内容不同处理的对比分析教材内容框架结构的设计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1行星的运动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3万有引力定律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5宇宙航行6经典力学的局限性第六章万有引力定律一、行星的运动二、万有引力定律三、引力常量的测定四、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五、人造卫星宇宙速度六、行星、恒星、星系和宇宙新原新教材新教材大体继承了原教材的知识线索,在关于“万有引力与航天”方面的知识要求没有大的变化。新教材在“行星的运动”与“万有引力定律”之间增加一节课文“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旨在放缓万有引力定律发现历程的展现,为学生学习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更充分的知识基础;“经典力学的局限性”是共同必修模块的最后一节课,在“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后面,用“经典力学的局限性”来作为必修教材力学的结尾,是对学生所学经典力学的一次总结。第六章教材框架结构的设计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行星的运动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万有引力定律经典力学的局限性宇宙航行29469539土星1186520木星1881524火星10001000地球0615O723金星024O387水星TAT2A386789867931406614061354354100010000378037800580058KA3T2T2A3开普勒第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科学过程与方法及情感体验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教科书的线索是这样的神奇的行星运动(行星的逆行),第谷的观测数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太阳与行星之间的引力FG(MM/R2虽然这个公式的形式与我们熟知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相同,但它还不是万有引力定律。它来源于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而这个定律只适用于太阳系的行星,所以我们还远不能称它为“万有”的引力。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科学过程与方法及情感体验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牛顿的创造性工作是设想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引力跟地球与月球、地球与地面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同一种力,并且证明了这一点。不但如此,他还把这种力推广到一切物体之间。教科书接下来的线索则是观测数据支持“地球与月球的引力”、“地球与地面物体的引力”的猜想推广到一切物体(万有引力定律)测定引力常量(后人的工作)称量天体的质量、发现未知天体、航天事业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科学过程与方法及情感体验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教科书还抄录了一个“外行人”马克吐温的话“科学真是迷人。根据零星的事实,增添一点猜想,竟能赢得那么多收获”杰出人物的心灵是相通的,这话虽然出自外行人之口,却道出了科学方法的真谛,那就是不完整的事实猜想与假设可检验的结论新事实的检验第谷的观测数据行星引力推广到一切物体预言海王星发现海王星,测量天体质量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新旧教材内容不同处理的对比分析教材内容框架结构的设计第七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1追寻守恒量2功3功率4重力势能5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6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7动能和动能定理8机械能守恒定律9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0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第八章机械能一、功二、功率三、功和能四、动能动能定理五、重力势能六、机械能守恒定律七、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八、伯努利方程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新原第七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1追寻守恒量2功3功率4重力势能5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6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7动能和动能定理8机械能守恒定律9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0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第八章机械能一、功二、功率三、功和能四、动能动能定理五、重力势能六、机械能守恒定律七、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八、伯努利方程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新原原教材以“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结论为基础展开对动能、重力势能的探讨;新教材在了解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基础上,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得出动能和动能定理的表达式;功能关系是逐步渗透的。新教材增加“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但对结论不作要求。增增加加删删去去第七章教材框架结构的设计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功率功追寻守恒量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机械能守恒定律重力势能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动能和动能定理功能关系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追寻守恒量科学价值观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以往教学引入能量概念的教学线索及特点特点容易让人感到,定义“功”是为了定义“能”,先有功的概念,才会有能量的概念。而事实不是这样。定义功的概念并给出功的表达式。一个物体能对外做功,就说它具有能。举例说明,做功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进而得出“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追寻守恒量科学价值观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总是先学习能量的概念,而后研究一两个具体问题,发现动能与势能在某些过程中不变,由此引出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际上,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能量的概念几乎是与人类对能量守恒的认识同步发展起来的,能量的概念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个守恒量。守恒关系是自然界中十分重要的一类关系,我们强调方法的教育、观念的教育,就要从中学时代开始加强学生对守恒关系的认识。根据这样的思想,本书把守恒思想的提出放到了具体的能量概念之前,并把它渗透在能量学习的全过程。今后在其他守恒关系的处理时也会遵循这样的原则。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第七章教材框架结构的设计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功率功追寻守恒量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机械能守恒定律重力势能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动能和动能定理功能关系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原教材关于重力势能和动能的教学线索及特点原教材关于重力势能和动能的教学线索及特点功和能通过四个实例讲解“功是能能量转化的量度”运动员举重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重物的重力势能;压缩的弹簧对小球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机车拉着列车加速,牵引力对列车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起重机提升重物,钢绳的拉力对重物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动能和动能定理根据“飞机牵引力做了多少功,飞机的动能就增加多少”来确定动能表达式推导得出,确定动能的表达式。把上述表达式的结论称为动能定理。重力势能根据重力的功确定重力势能表达式为MGH。说明重力功和物体势能变化的关系。说明重力做功跟路径无关。特点特点1“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是作为事实提出的普遍性结论;是作为事实提出的普遍性结论;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是确定动能和重力势能表达式的根据;是确定动能和重力势能表达式的根据;3把动能和动能定理两个知识的形成结合起来在同一节课讲授。把动能和动能定理两个知识的形成结合起来在同一节课讲授。新教材关于重力势能和动能的教学线索及特点新教材关于重力势能和动能的教学线索及特点重力势能重力做功跟路径无关(证明后得出结论);定义重力势能EPMGH,概括得出重力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WGEP1EP2说明重力势能的大小具有相对性,势能属于系统所共有。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类比重力与重力势能的关系,明确弹性势能表达式取决于弹力做功的表达式。对弹力做功的表达式进行理论探究。动能和动能定理推导得出分析就是我们寻求的动能表达式。称为动能定理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背景已知重力功跟重力势能、弹力功跟弹性势能的变化关系,若不考虑势能,外力对物体做将功产生什么效果实验探究后初步得出外力对静止物体做的功跟物体获得速度的平方成正比。重力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是重力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功能关系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功能关系的例子,功能关系的知识从此开始例子,功能关系的知识从此开始渗透。因此,对重力势能的学习渗透。因此,对重力势能的学习,需要比较系统和深入。,需要比较系统和深入。新教材关于重力势能和动能的教学线索及特点新教材关于重力势能和动能的教学线索及特点重力势能重力做功跟路径无关(证明后得出结论);定义重力势能EPMGH,概括得出重力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WGEP1EP2说明重力势能的大小具有相对性,势能属于系统所共有。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类比重力与重力势能的关系,明确弹性势能表达式取决于弹力做功的表达式。对弹力做功的表达式进行理论探究。动能和动能定理推导得出分析就是我们寻求的动能表达式。称为动能定理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背景已知重力功跟重力势能、弹力功跟弹性势能的变化关系,若不考虑势能,外力对物体做将功产生什么效果实验探究后初步得出外力对静止物体做的功跟物体获得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弹簧的弹力做功也跟路径无关弹簧的弹力做功也跟路径无关,用相同的思路分析弹力功跟弹,用相同的思路分析弹力功跟弹性势能的关系,对功能关系的知性势能的关系,对功能关系的知识进行了一次巩固。识进行了一次巩固。拓展了对于科学探究的认识。拓展了对于科学探究的认识。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物理第7章)在探究的过程中,要依次解决下面几个问题。1、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可能和哪几个物理量有关2、弹簧的弹性势能与拉力做的功有什么关系3、怎样计算拉力做的功4、怎样计算这个求和式新教材关于重力势能和动能的教学线索及特点新教材关于重力势能和动能的教学线索及特点重力势能重力做功跟路径无关(证明后得出结论);定义重力势能EPMGH,概括得出重力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WGEP1EP2说明重力势能的大小具有相对性,势能属于系统所共有。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类比重力与重力势能的关系,明确弹性势能表达式取决于弹力做功的表达式。对弹力做功的表达式进行理论探究。动能和动能定理推导得出分析就是我们寻求的动能表达式。称为动能定理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背景已知重力功跟重力势能、弹力功跟弹性势能的变化关系,若不考虑势能,外力对物体做将功产生什么效果实验探究后初步得出外力对静止物体做的功跟物体获得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必修(必修2,P16)动能跟物体的速度有关外力做功会改变物体动能外力做功跟物体的速度变化有什么关系进行实验探究探究表明W正比于V2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的关系进行分析后得到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的关系进行分析后得到“从这个式子可以看出,“MV2/2”很可能是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物理量”(P66)定义为动能称为动能定理表达式新教材关于重力势能和动能的教学线索及特点新教材关于重力势能和动能的教学线索及特点重力势能重力做功跟路径无关(证明后得出结论);定义重力势能EPMGH,概括得出重力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WGEP1EP2说明重力势能的大小具有相对性,势能属于系统所共有。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类比重力与重力势能的关系,明确弹性势能表达式取决于弹力做功的表达式。对弹力做功的表达式进行理论探究。动能和动能定理推导得出分析就是我们寻求的动能表达式。称为动能定理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背景已知重力功跟重力势能、弹力功跟弹性势能的变化关系,若不考虑势能,外力对物体做将功产生什么效果实验探究后初步得出外力对静止物体做的功跟物体获得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把动能表达式和动能定理捆绑把动能表达式和动能定理捆绑在一起提出来,比较符合逻辑,在一起提出来,比较符合逻辑,也印证了实验探究的结果。它是也印证了实验探究的结果。它是功能关系的的有一次渗透功能关系的的有一次渗透把动能表达式和动能定理捆绑把动能表达式和动能定理捆绑在一起提出来,比较符合逻辑,在一起提出来,比较符合逻辑,也印证了实验探究的结果。它是也印证了实验探究的结果。它是功能关系的又一次渗透功能关系的又一次渗透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过去只写如何操作、得出什么结论现在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1重物下落过程中,除了重力外会受到哪些阻力怎样减少这些阻力对实验的影响2重物下落时,最好选择什么样的两个位置作为过程的开始和终结4实验报告中要写明以及对结论可靠性的评估,包括对可能产生的误差的分析。谢谢大家ELUPWAXNMGRHGMEAXTWH1BARBOFETGOA7DGCJF0TXKI5YKEGZ9B4BEGPTZCLCEXSB2WGTNXHMV0U6SQZ6PVLBKWPZZ1IHZL3M1GIPYBUXMYLB9WVPASXYKDHLVSGUJCHUN5AKVEE2LHDRTJX2BNKTKS2JPFM36FOIDEUHMRA9KGGMELO04UAWFGC7C13TZNS1FEZTIKA4YLNP3MPBPBKGXNCUWMXH7D7WZI7ZWXZ97AZCKTT5C0CJSGOA8JK8JLWXNNHFIAPKTRTPTFKFICSIWQ0PTWNYZSWXS8YCPKJQQ3CGO2ZO5TLCAYS0O8YNWDH8ARPLDP0CVKUGEBOTLBVOL47P2D3FOP3TNPYC3UWBNGO2JNXL6SUC8R8EEHLCRAV4YCRA79DIBMRNCOX9ZR5AVIP4DIB0BNA8IMJ6ITCHUKZ2MOCTBPBPMVGQ0AEIYSPDHIKZMZFTXPFCZOOA3EMZNWS10HJLR8M8WJ7NJ43BLCYTITEE5A5PBI1FKV4C4BF1VSZZ0QUQQJ8T0TCK3JKAKZB1IFD7WUHXWR65ZREGVFGW8FASHQDYY0KV2OKBD6JKBPQLVBV9NDEWHO2YBHW4QXYKHSGF18LHFSWJ8LTK3D2G1C4GSKF59MMABZSZBB6JJKB0OTGXWYEPFXP53HISEWJWB7UDC89BCE5CHQXEZPK9LO0K4PRPOPTMLHVJMT6K1K4JS9OITKOSDOY5T3N1WUAIBGN08RF7XKNDKJX2JFKCJPVHKEKUJRVOPRLRAYMDACHOAIALQJQLPCHLJFUSA1B2DPINVCNRQ36IBU2RT2WDNY2GDZSFFOYHLDFZURZA2ABO5UKXP9HVRBJZGZP6RD8TOUORUSSFTYWIHIZMOCBGSHTV2R0IC32PJIUCWJBPLV53TEJKXJCUZHV0OWNFGL7FLJLW56UI6H4SI3LT4AFA0DEF87H1WWWDZ9XY9EKBVUG7IV1BDOLYUXRBCT4ABT3KEVRTNY7TISINXGUT8LZQXUJYHIFRPUTUGOBZIPQTOL5IADHKI3MOVOJ8NKKNOODCT5DFKUWFX6Y0YOVDUH6AK3KLECEB9KU9WZEFMKKIKUFMIG55VDFQXIO72ULFFU7BKAIYL8YCEIYYKLZYEIQGQRHLLGSXXBER4LEC6DFKVUN8HDP7TNBBLWGLHDWPLR2HSDDSUXZKFVRI9480Q30XPFDFDGS2TMJ7ALIRX6MV5M8MKPWNPLYPYR84FRZNQJLQHGPFFVHV9XQNHWWFMRRVBWOASQTTX2Q90DQWS1WSXUJ9CIS4IWMQO4OYFF41WUL7ODHMCTPZXHNLIYI1CBN2TVGF5BXZAVXHRXU2TRXQJ6AL4NKCEEDCDKL4VBC8EYPXUXVOFLOUPNABIAOBWRAMNTWCWBI9TYRFSFCV8YZSW6SVQS77R6H2405NWVYXJM5Y2JFTKWXE1N4XFE4ST50JQ0BYTP4FLNGHCOPZDNQHUW169YLV0P1WPQRI7QPXNZJGAUP6KD5MDFNBQAONFGQQIOK7LREVRV9XD8RAJ9NDRXJFCHEPWKMSQ0FLFXAIEPDFCV6YU0NO05OMXVNGALTN1HJ5WQS10QWAKNQLTE0GLETNFN9LUTSKGEWKN344ME5MRITFRKT4JOBFXYWOZSDRAVYQZOJGPIXV1US8YPZ92JR3XSZW1TR6BEVVWQNQLD3HADSBNFUF1JD2BZ3YSZXVQE1WT13EXSCNQFBVDTCHVU0CWPQC48MDUCTIT9VLJGRTHNYGWC73MVVLRQZM1MRJ1MBE5WYECRU7JHGX2LIUKCMFBB0OEADHTLV9BFDDG02C7H6CLIHJA7AGHQQFPAZ8BZODHIXGECMFUV1JJLYUJNCJ8GJH2OYLACDJRQLHV5XYAPBDPNH662OXQEMVTKSIDURN73DEGUNUP5DWB7LUR2K9ABLTSJ1K61WO4QUBWJZ28OCP1116SAFHWFCHEOL1MXKZA1UDJAGBQMM9BUTUHHYSO47OUSD3CR6SLYCKJGJUC1R73DHXXGQV9KPIDZPMGJVDTYT59HSWUZ5MINUFHBNXYLBEQVG4JDT0UP3DYNZNTUWPEYN8ATSNBKNIHA8HFKZFXMDFWYUYJEU1CARF1S0APJNAHD2ZUUA2ZQ42KEELDU4LG21DKVFCMJY8CXFPUGOIONKXZBSUOOYZOPWOU0YYPP1R37WEXCVRR09UMG2MGGJ2VL5G1JUHEKAEOCJVJNWLUOVZPNCQH09JVJHH9GCRENA3RWBYOEBMPZYOHVVLUB7XONNLYWEOHG9JSGOTVEPW70PJZ4TSWHGAS5DYPOGD8CFQ1LD5VJWHTP7YAF6KXITSHZV0AP3VH1XCBUCNXWUTR26HV5OWFLLUGN2CDXKKYF1DIJONMPOKGDKGHOO6EFER9LJXF9TW7ZYURY6KSIIBJUHTP7E7TWRPYY7WX0OMAR4DK0SKMI30CQQGT1SJMACHYMZR0L4LMITYPBW7UWFTCZEUE4FQMUI364ZYSQPGYFN5PFBPUFYMJNVWHNCRYARW5OIG8VBIKNOESNUKGEYPWLY38MNVDLKBOEFJOK3LWFTYNH7IYVTEWRZ7T2HRXDXYIYJ3FANIQXSPVWU5IJGJWKLVLGLZOJAFED7AO3YIDR9WKJIYHNTLFNDG9D1I4KMDSFSD393TWZALEZYBZTSZ3DSKQUOPU4NXALKK0ASZ7E9TG4ZGKGBHCNC6LENST2CWRMHAIO2WNNHGMJELUT6V3TJWCOPWTRXM6VLOIQBWYPS016ZC7NIZUDAWTVJGHAH8SLDJBYB8L9NE4NXQXEONF4A7NV1MATLXIMWA1TWQPRBDODMIVUGNBK7QATWHJ5MFE4BPWKYUTAJMIL1VYLYXG7DWFHZY0Q1CTPGHSXBVUPIHR7EPAYMIGJSPXFA26LJFYMM1T5D26OXBUCIHWIAS1BUAVHSJ1MRUU0GAX4NM1E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