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学》机考试题库(按字母排列)._第1页
《证据学》机考试题库(按字母排列)._第2页
《证据学》机考试题库(按字母排列)._第3页
《证据学》机考试题库(按字母排列)._第4页
《证据学》机考试题库(按字母排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法学本科证据学机考试题库第一部分题库说明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法学专业的选修课(必选)。它是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应用型法学专业人才服务的。本课程为4学分,教材为樊崇义教授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证据学(第二版)。证据学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它是专门研究证据法及其调整对象的存在规律的法学学科。具体包括1、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中运用证据的经验;2、各种证据制度和理论;3、三大诉讼法中关于证据的规定。教学要紧紧围绕“三个基本”,即每章节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打好基础,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二、组卷原则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证据制度及其有关的证据立法的了解与掌握程度,在教学大纲和考核说明所规定的要求和内容范围内命题,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又突出重点难点,强化案例操作,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的期末考试试题分为较难、适中和较易三个等级,分别占总成绩的20、50和30。每种考试题型都有难、中和易的分布。三、题库题量与类型题库总题量为320,分为三类题型,分别为1、判断题120题2、单选题100题3、多选题100题四、组卷策略1、判断题20题,每题1分2、单选题20题,每题2分3、多选题20题,每题2分五、考核形式期末考试形式为100网上终结性考核。六、答题时限期末考试时间为60分钟。七、其他1、章节信息的第一位是章,第二位是节,如第一章的第一节就是11;2、题型按照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三种分别单独形成三个组;3、难度从0到1排列,如03为较易的题,07为较难的题。二、题库(一)判断题B被害人是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不管是什么样的权益。()答案错解析被害人是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必须是合法的权益收到侵害。P102章节54难度04B本案的鉴定人如果在诉讼开始之前就知道案件情况的,优先作为证人参加诉讼。()答案对解析证人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在刑事诉讼中占有优先地位,在诉讼开始之前就知道案件情况的,优先作为证人参加诉讼。P90章节53难度05B本证是用以肯定自己主张的事实存在的证据。()答案对解析本证是指能够证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存在的证据。P165章节66难度03B辨认和对质都属于证据审查判断的方法。()答案对解析证据审查判断的方法包括个别审查、综合审查、辨认、对质、技术鉴定、侦查实验、推理判断的逻辑方法等。P294301章节123难度04C传闻证据规则最早产生于法国。()答案错解析传闻证据规则最早产生于英国,并在美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P369章节142难度03C传闻证据排除规则是对抗式审判制度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答案对解析对抗式审判是当事人主导程序的诉讼模式,传闻证据排除规制有利于确保法官和当事人直接与提供陈述的证人接触,尽可能的与证据来源接触,所以是实现对抗式审判的重要手段。P373章节142难度05D当事人有证据证明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的,可以对鉴定意见申请重新鉴定,人民法院应予准许。()答案对解析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委托作出的鉴定意见有异议的申请重新鉴定的,需要提出证据证明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员不具备相关的鉴定资格;鉴定程序严重违法;鉴定意见明显依据不足;经过质证认定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P135章节57难度04D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证据材料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答案对解析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P196章节72难度04D当事人主义原则主要盛行于大陆法系国家。()答案错解析当事人主义主要盛行于英美法系国家。P9章节11难度04D当事人自认的效力包括对当事人和对法院两方面的拘束力。()答案对解析当事人自认的效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当事人的拘束力,自认者的相对方对自认的事实不再承担举证责任,自认后不得随意撤回自认;二是对法院的拘束力,当事人作出自认后,法院必须视自认事实为真实,以其作为裁判依据。P123章节56难度03D对神宣誓是神示证据制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答案对解析对神宣誓又称神誓法,是神示证据制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P24章节21难度03F法定证据制度具有等级性的特点。()答案对解析法定证据制度的主要特点有刑讯逼供是基本证明方法,一些做法也具有合理的意义,具有等级性的特点,法律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规则。P30章节22难度03F法定证据制度是对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否定,是历史上的一大进步。()答案错解析法定证据制度是对神示证据制度的否定,是历史上的一大进步。P29章节22难度04F法律推定降低了举证的难度。()答案对解析法律推定为当事人在推定事实和前提事实之间提供了可供选择的余地,从而增强了举证成功的几率。P323章节131难度04F凡是知道案件情况并有作证能力的成年人才能做证人。()答案错解析凡是知道案件情况并有作证能力的人都可以做证人,不管是否成年。P89章节53难度05F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承担证明责任的例外情形就是贪污贿赂案件。()答案错解析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承担证明责任的例外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件。P246章节103难度05F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检举揭发同案犯共同犯罪以外的犯罪行为,也属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答案错解析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检举揭发同案犯共同犯罪以外的犯罪行为,不属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而是另案的证人证言。P109章节55难度05F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主观心理态度是故意还是过失属于刑事诉讼证明对象。()答案对解析刑事诉讼证明对象包括被指控犯罪行为构成要件的事实,包括主体、客体、主观和客观方面,犯罪故意或过失属于主观要件。P225章节92难度04F非法证据规则有利于防止或减少冤假错案。()答案对解析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警察的非法取证行为;有利于督促执法机关守法,保持法律规范的完整性和司法尊严;有利于防止或减少冤假错案;有利于确实保障诉讼参与人的权利;能够促进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法制观念的转变。P379章节142难度04G公证文书属于鉴定意见。()答案错解析公证文书属于书证。P79章节52难度05G国家机关制作的文书作为证据使用一定是公文书证。()答案错解析国家机关不是基于职权制作的文书作为书证时是私文书证。P82章节52难度05X行政诉讼的证明对象仅包括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不包括合理性有关的事实。()答案错解析行政诉讼的证明对象包括与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有关的事实,包括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P231章节92难度05X行政诉讼实行证明责任倒置的原则。()答案对解析行政诉讼证明责任承担的主体和刑事诉讼、民事诉讼不同,是由被告承担,这被称为是证明责任的倒置。P257章节103难度03X行政诉讼中由被告承担证明责任,所以原告可以不向法院提供任何证据。()答案错解析行政诉讼中由被告承担证明责任,但是并不等于原告可以不向法院提供任何证据。原告应当对有关的程序法事实负有提供证据的责任;还应当对有关实体方面的事实提供证据,如行政赔偿诉讼中,原告应当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造成损害的事实提供证据。P259章节103难度06H婚姻关系案件不适用自认。()答案对解析禁止适用自认的情形包括身份关系的案件;法院主动依职权调查的事项;属于显著的事实或其他法院必须予以认定的事实。婚姻关系案件属于身份关系案件,所以禁止适用。P124章节56难度05J间接证据与直接证据相比,证明过程是比较简单的。()答案错解析间接证据有一个特点就是间接证据相比直接证据,它的证明过程复杂,必须有一个判断推理的过程。P162章节65难度04J鉴定人必须接受委托的鉴定工作,不能拒绝。()答案错解析鉴定人的诉讼权利之一就是有权拒绝鉴定。P132章节57难度05J鉴定人不存在是否需要回避的情形。()答案错解析为了保证鉴定人能客观公正的进行鉴定,三大诉讼法都规定了鉴定人应当回避的情形。P131章节57难度04J鉴定是一种证据,而不是收集证据的方法。()答案错解析鉴定意见是证据种类,鉴定是收集证据的方法。P181章节71难度05J鉴定意见在证据分类中属于实物证据。()答案错解析鉴定意见在证据分类中属于言词证据,它是一种特殊的言词证据,是鉴定人以书面陈述的形式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发表的意见或看法,实质上仍是一种人证,在法庭审理中,鉴定人要出庭宣读鉴定意见,接受控辩双方的质询,因此归类言词证据。P155章节63难度05J交换证据的时间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但不能由人民法院指定。()答案错解析交换证据的时间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指定。P192章节72难度05J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可以组织当事人在开庭审理前交换证据。()答案对解析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可以组织当事人在开庭审理前交换证据。人民法院对于证据较多或者复杂疑难的案件,应当组织当事人在答辩期届满后、开庭审理前交换证据。P191章节72难度04J精神病人不能做证人。()答案错解析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做证人。患有精神疾病的,不一定就不能作证,关键还是看是否能分清是非和正确表达。P8990章节53难度05J拘捕犯罪嫌疑人后应当在12小时内进行讯问。()答案错解析拘捕犯罪嫌疑人后应当在24小时内进行讯问。P115章节55难度04K控诉式诉讼制度对应的是法定证据制度。()答案错解析控诉式诉讼制度对应的是神示证据制度。P8章节11难度06L来源不明的材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答案对解析运用传来证据的规则中指出,来源不明的材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应采取传闻、摘抄、复制次数最少的材料等。P154章节62难度04R人民法院不可以依据当事人的自认直接对案件事实进行认定,还需要其他证据。()答案错解析自认对法院的拘束力体现在一旦当事人对事实作出自认,法院必须视自认事实为真实,以其作为裁判依据。P123章节56难度04R人民法院可以对法律采取司法认知。()答案错解析人民法院不得对法律采取司法认知首先不得对外国法律采取司法认知,外国法律对我买过法院没有拘束力,所以它是一个事实问题而不是法律问题,人民法院在适用前要进行严格的调查,确认其真实性;其次对本国法律人民法院没有必要采取司法认知。P338章节132难度06R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有效的自认直接对案件事实进行认定作出裁判,这是属于证据裁判原则例外。()答案对解析证据裁判原则也存在例外情形,比如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有效的自认直接对案件事实进行认定作出裁判,比如推定,这些都是民事诉讼中的例外。P50章节32难度05S神示证据制度产生于封建社会时期。()答案错解析神示证据制度产生于奴隶社会时期,是证据制度发展史上最原始的一种证据制度。P23章节21难度03S神示证据制度根本不可能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答案错解析神示证据制度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P27章节21难度06S神示证据制度缺乏对社会上一般人行为的引导和规范作用。()答案错解析神示证据制度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对违法者和犯罪人的惩罚,而且表现在适用过程中对社会上一般人行为的引导和规范作用。P28章节21难度06S神示证据制度是适应封建君主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建立的。()答案错解析法定证据制度是适应封建君主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建立的。P30章节22难度03S生效的裁判可以司法认知,但是公证文书不可以。()答案错解析属于我国司法认知范围的有公众周知的事实、裁判上显著的事实、职务上已知的事实、自然科学定律、国家机关公报的事实、生效裁判、公证文书和行政行为确认的事实等。P399章节132难度06S事实推定的必要条件是前提事实与推定事实之间有必然的联系。()答案错解析事实推定的必要条件是必须无法直接证明待证事实的存否,前提事实与推定事实之间有必然的联系,这是逻辑条件。P325章节131难度06S事实推定和推论的区别在于是否需要提出反证。()答案对解析推论具有可能性而不具有必然性,当事人可以无视推论的存在,但对于推定则必须提出反证,否则有被认定于己不利的案件事实的危险。P325章节131难度06S适用推定必须以无相反的证据推翻为条件。()答案对解析法律推定的适用必须考虑到两个条件一是适用推定必须首先确认基础事实,二是必须以以无相反的证据推翻为条件。P319章节131难度04S收集调查物证的方法有勘验、检查、搜查、讯问和鉴定。()答案错解析收集调查物证的方法有勘验、检查、搜查、提供与调取,讯问是收集口供,鉴定是获得鉴定意见。P74章节51难度04S书证与物证的区别就在于书证是以其内容来证明案情的,而物证是以其外部特征、形状、性质及其存在的方式和状态来证明案情的。()答案对解析书证与物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体现在书证也是广义的物证,区别就在于书证是以其内容来证明案情的,而物证是以其外部特征、形状、性质及其存在的方式和状态来证明案情的。P81章节52难度04S司法认知包括国家机关公报的事实。()答案对解析属于我国司法认知范围的有公众周知的事实、裁判上显著的事实、职务上已知的事实、自然科学定律、国家机关公报的事实、生效裁判、公证文书和行政行为确认的事实等。P399章节132难度04S司法认知不允许当事人进行反驳。()答案错解析司法认知的法律效力最终取决于本案判决的效力,在判决生效之前,司法认知并不意味着调查程序的完结,为保证司法认知的正确性,保护当事人的知情权和质辩权,法院采取司法认知时应当给当事人提供反驳的机会。P431章节132难度06S司法认知会影响证明责任的分配。()答案对解析一旦法院采取司法认知直接认定某一事实的真实性,承担证明责任的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所以司法认知会影响证明责任的分配。P332章节132难度04S司法认知是不需要证明的,所以不具有可反驳性。()答案错解析在判决生效之前,司法认知只具有形式上的证明力,并未最终确定,所以具有可反驳性。P330章节132难度06S司法认知有利于诉讼证明的规范化。()答案对解析司法认知具有一系列的程序规则,有利于提高审判人员的自觉主动性,有利于促进诉讼证明的规范化。P332章节132难度04S诉讼代理人可以成为收集证据的主体。()答案对解析收集证据的主体是公安司法人员、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P169章节71难度04S所有的物证都是间接证据。()答案对解析物证不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所以都是间接证据。P160章节65难度05T通过法律明文确立下来的推定,即法律要求事实认定者在特定的基础事实被证实时必须作出的推断是事实上的推定。()答案错解析通过法律明文确立下来的推定,即法律要求事实认定者在特定的基础事实被证实时必须作出的推断是法律上的推定。P318章节131难度03W外国法律和地方性习惯不属于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答案错解析民事诉讼证明对象包括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民事争议发生过程的事实,当事人主张的民事诉讼程序事实,与案件有关的其他事实,包括外国法律、地方性习惯和经验法则。P229章节92难度06W我国封建王朝时期的证据制度继承和发展了“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的主观臆断的审判方法,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审判方法。()答案错解析我国封建王朝时期的证据制度继承和发展了“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的主观臆断的审判方法,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审判方法。P39章节24难度05W我国古代最先适用推定断狱定案的是董仲舒的洗冤集录。()答案错解析我国古代最先适用推定断狱定案的是董仲舒的春秋决狱。P308章节131难度05W我国目前仍然实行一元化的证明标准。答案错解析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修改后,我国的证明标准已经转变成多元化了。P269章节112难度05W无论是职权主义还是当事人主义,在诉讼证据上都采用法定证据制度。()答案错解析无论是职权主义还是当事人主义,在诉讼证据上都采用自由心证原则。P9章节11难度04W无罪推定理论的内核是抓捕前任何人不能被称为罪犯。()答案错解析无罪推定理论的内核是判决前任何人不能被称为罪犯。P315章节131难度05W无罪推定是一种典型的推论推定。()答案错解析直接推定是指不需要证明前提事实所产生的推定,最著名的直接推定是无罪推定及神志正常的推定。P322章节131难度06W物证是以其表达的思想和记载的内容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答案错解析书证是以其表达的思想和记载的内容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P79章节52难度04X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包括刑事诉讼程序事实。()答案对解析刑事诉讼证明对象包括被指控犯罪行为构成要件的事实,与犯罪行为轻重有关的各种量刑情节事实,排除或减轻刑事责任的事实,刑事诉讼程序事实。P225227章节92难度04X刑事诉讼中的见证人属于鉴定人。()答案错解析刑事诉讼中的见证人,应视为“特殊的证人“。P90章节53难度05X刑讯逼供是神示证据制度的基本证明方法。()答案错解析刑讯逼供是法定证据制度的基本证明方法,是获取证据的合法方式。P30章节22难度04X询问白害人的地点只能在公安司法机关。()答案错解析询问被害人的地点有三个被害人所在单位、被害人住所以及公安、检察院和法院的办公地点。P104章节54难度03X讯问犯罪嫌疑人可以由一名侦查人员进行。()答案错解析刑事诉讼法规定,讯问的时候,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P112章节55难度04Y遗产继承纠纷案件中当事人的书面遗嘱属于书证。()答案对解析书证是能够根据其表达的思想和记载的内容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遗嘱属于一种书证。P79章节52难度05Y以当事人陈述的形式为标准,可以分为确认性陈述、否定性陈述与承认性陈述。()答案错解析以当事人陈述的性质为标准,可以分为确认性陈述、否定性陈述与承认性陈述。P120章节56难度04Y以书证形成的方法为标准,可以将书证分为处分性书证和报道性书证。()答案错解析以书证的内容所体现的性质为标准,可以将书证分为处分性书证和报道性书证。P82章节52难度04Y以偷拍、偷录、窃听等手段获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证据材料不能作为定案依据。()答案对解析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的第57条以偷拍、偷录、窃听等手段获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证据材料不能作为定案依据。P146章节59难度04Y以证据的来源不同,可以把证据分为原始证据和间接证据。()答案错解析以证据的来源不同,可以把证据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P152章节62难度04Y以证明的对象所属领域不同可以把证明分为行为意义上的证明与结果意义上的证明。()答案错解析以证明的表现形态为标准可分为行为意义上的证明和结果意义上的证明。P215章节81难度05Y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产品的生产者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答案对解析民事证明责任的基本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但是也有举证责任倒置的例外情况,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条规定了8种倒置的情形,其中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产品的生产者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P256章节103难度04Y原告提出的证据都是本证。()答案错解析本证和反证的划分标准是诉讼证据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的关系,不能根据证据提出者的诉讼地位来划分。P165章节66难度05Z在大陆法系国家,德国是最早确定了“内心确信“的证明标准。()答案错解析在大陆法系国家,法国是最早确定了“内心确信“的证明标准。P267章节111难度03Z在法庭上出示的证据都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答案错解析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由当事人质证。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P296章节123难度05Z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可以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答案对解析行政诉讼中,被告行政机关有责任对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提出证据,举证不能,承担败诉结果,被告在诉讼中不得自行向原告及证人收集证据。P170章节71难度05Z在行政诉讼中,原告对被告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负有举证责任。()答案错解析行政诉讼中证明责任承担的主体是被告,行政诉讼法第32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P257章节103难度05Z在书证的分类中,会议记录属于处分性书证。()答案错解析以书证的内容所体现的性质为标准,可以将书证分为处分性书证和报道性书证。其中报道性书证是内容反映制作人的见闻、感想等,比如日记、会议记录等。P83章节52难度04Z在同一个诉讼中,本证和反证可以同时为真。()答案错解析本证与反证是相对立的证据分类,不可能同时为真。P166章节66难度05Z在我国,三大诉讼中证明责任的分配是相同的。()答案错解析在我国三大诉讼的证明责任是不一样的,刑事诉讼是控诉方承担(有例外),民事诉讼是谁主张谁举证(有例外规定),行政诉讼是责任倒置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P244260章节103难度04Z在证据可能灭失的情况下,只能诉讼参加人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不能主动采取保全措施。()答案错解析在证据可能灭失货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诉讼参加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P199章节73难度04Z侦查人员询问未成年证人的时候,要有父母或监护人在场。()答案对解析出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及未成年证人的特殊性,询问未成年证人的时候,要有父母或监护人在场,选择他们习惯的场所,询问方法要适合未成年人的特点。P97章节53难度04Z证据必须具备客观性和关联性,但不需要合法性。()答案错解析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是证据的三个基本属性。P59章节42难度03Z证据的客观性是指证据必须同案件事实存在的某种联系。()答案错解析证据的关联性是指证据必须同案件事实存在的某种联系。P61章节42难度03Z证据的收集是运用证据确认案件事实的前提。()答案错解析证据的审查判断是运用证据确认案件事实的前提。P277章节121难度04Z证据的证据力包括了证据的可信性、可靠性和可采性。()答案错解析证据的证明力包括证据的可信性、可靠性和可采性,而不是证据力。P4章节11难度04Z证据法的基本原则包括证据裁判原则、直接言词原则和法定证据原则。()答案错解析证据法的基本原则包括证据裁判原则、直接言词原则和自由心证原则。P45章节30难度03Z证据规则的核心问题是证据的可采性问题。()答案对解析证据规则的核心问题是证据的可采性问题,所以证据规则在内容上应当包括关于证据真理性方面的规则和关于证据的价值判断方面的规则。P347章节141难度03Z证据规则具有侧重保护其他社会价值的功能。()答案对解析诉讼证明并不是以查明事实真相为唯一目的,具有多目的性,各诉讼目的之实现是一个综合价值平衡的结果,在某些情况下,其他社会价值与客观真实的目标相比,更应当加以确认和保护。P367章节142难度05Z证据规则能够规范执法行为,对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答案对解析证据规则的意义体现在对于树立正确的诉讼观念有重大作用;有助于审判方式改革;规范执法行为,对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P357章节141难度04Z证据规则只存在于英美法系国家。()答案错解析证据规则是指确认证据的范围、调整和约束证明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证据法的集中体现。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都有不同的证据判断规则,只不过大陆法系国家和英美法系国家证据规则比较发达而已。P346章节141难度05Z证据开示制度可以杜绝伏击审判现象。()答案对解析设立证据开示制度,有利于节省诉讼资源,实现诉讼效率,杜绝伏击审判现象。P184章节72难度04Z证据力是指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的价值和功能。()答案错解析证明力又称证据的证明能力,是指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的价值和功能。P59章节41难度03Z证据是否确实、充分、合法是审查、判断证据的核心。()答案对解析审查判断证据的重心在于找到和发现证据的本质属性,审查判断的活动,要围绕解决案件中的每一个证据是否真实和有无证明力,证明力大小,还必须解决作为定案根据的整个案件的证据是否充分,还要保证这些证据的取得方式是合法的。P287章节122难度04Z证据是诉讼的基础和核心。()答案对解析证据是整个诉讼活动的基础和核心,也是诉讼实务中最实际的问题。P66章节43难度03Z证明标准是证据制度的基础和核心部分。()答案错解析审查判断证据是证据制度的基础和核心部分。P282章节121难度04Z证明对象是法律规定的要件事实。()答案对解析要件事实是司法人员合法处理案件必须查明的事实,包括实体要件事实和程序要件事实。P221章节91难度03Z证明对象是证明制度的构成环节。()答案对解析证明的构成环节包括证明对象、证明主体、证明责任、证明标准、证明方法和证明程序。P211章节81难度03Z证明责任是指承担举证责任的人提供证据对案件事实加以证明所要达到的程度。()答案错解析证明责任是指司法机关或者当事人收集或者提供证据证明主张的案件事实成立或者有利于自己的主张的责任,否则将承担其主张不能成立的危险。P235章节101难度03Z证人患有疾病可能会死亡,人民法院可以采取证据保全措施。()答案对解析只有在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行政机关或人民法院才能采取证据保全措施。P198章节73难度06Z只有一个直接证据,没有间接证据印证的情况下,也可以认定案件事实。()答案错解析孤证不能定案,只有一个直接证据,没有间接证据印证的情况下,不能据以认定案件事实。P163章节65难度05Z直接言词原则包括直接原则和言词原则两个方面。()答案对解析直接言词原则是指一切证据材料都必须在法庭上以直接口头的方式进行陈述、讯问、审查和辩论的诉讼原则,由直接原则和言词原则合并而来。P51章节32难度03Z直接言词原则符合实体公正的要求,体现了对案件事实认识的正当性要求。()答案错解析直接言词原则符合程序公正价值,体现了对案件事实认识的正当性要求;吻合实体公正的要求,体现了对案件事实认识的真理性要求。P5455章节32难度04Z直接证据就是原始证据,传来证据只能是间接证据。()答案错解析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与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是两种不同的证据分类。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划分是依据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关系,而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的划分依据是证据的来源不同,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与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之间是一种交叉关系,不能将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同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相混淆。P152160章节62、65难度06Z职权主义的主要标志是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法官处于被动地位,保持中立。()答案错解析职权主义的主要标志是国家赋予法官广泛的权力,法官处于主动的地位,坚持法庭调查是刑事诉讼定罪的必经程序。题干中列出的是当事人主义的标志。P9章节11难度06Z职权主义又叫审问主义,主要盛行于英美法系国家。()答案错解析职权主义又叫审问主义,主要盛行于欧洲大陆一些国家。P9章节11难度04Z制定证据规则有利于实现完全的自由心证。()答案错解析实行完全的自由心证违反了诉讼的基本目的,所以制定证据规则是为了防止自由心证的主观臆断。P354章节141难度06Z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这是一种法律推定。()答案错解析题干中所表述的是一种拟制,不是法律推定。P312章节131难度07Z自然规律及定理无需举证证明属于法律推定。()答案错解析法律推定是通过法律明文确立下来的推定,自然规律及定理属于司法认知。P328章节132难度04Z自认必须在诉讼程序延续的过程中作出。()答案对解析自认具有几方面的构成要件,其一就是必须在诉讼中作出。P121章节56难度04Z自认可以向侦查人员作出。()答案错解析自认具有几方面的构成要件,其二就是必须向审理人员作出,民事、行政诉讼不存在侦查人员。P122章节56难度03Z自认人作出自认是因为被欺诈、胁迫的,可以撤回自认。()答案对解析自认的撤回应满足几个条件,其中之一是被欺诈、胁迫或因他人对其实施刑事上应受惩罚的行为所致。P125章节56难度05Z自认一经合法作出,当事人就不得随意撤回。()答案对解析自认一经合法作出,当事人就不得对已经承认的事实进行争执,也不得随意撤回,这是出于程序安定和禁止反言原则的要求。P124章节56难度04Z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立法最早产生于美国。()答案错解析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立法最早产生于法国。P32章节23难度03Z自由心证证据制度具有形式主义的特点。()答案错解析法定证据制度具有形式主义的特点。P30章节22难度04(二)单选题()不属于物证审查判断的方法。A交付辨认B科学技术鉴定C比较和印证D询问答案D解析审查判断物证的方法通常有交付辨认、技术鉴定、比较和印证等方法。P78章节51难度04()具有证人资格。A法人B非法人团体C公民个人D企事业单位答案C解析证人只能是公民个人,法人和非法人团体不具有证人资格。这是因为只有公民个人才能借感官感知案件事实,而法人和非法人团体本身并无这种感知能力。P90章节53难度04()是证明过程的关键环节,是证据制度的基础和核心。A发现证据B收集证据C审查判断证据D确认证据答案C解析审查判断证据是证明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证据制度的基础和核心。1通过审查判断证据,可以鉴别证据的真伪,去伪存真,以保证采用的证据具有客观真实性。2通过审查判断证据,有利于根据确实、充分的证据定案,为正确适用法律奠定坚实基础,从而顺利实现刑事诉讼、民事诉讼或者行政诉讼的任务。3通过审查判断证据,可以确定证据的相关性及其证明力的大小,排除无关的证据,发挥与案情有关的证据的证明作用。P282章节121难度03()是指承担举证责任的人提供证据对案件事实加以证明所要达到的程度。A证明对象B证明责任C证明方法D证明标准答案D解析证明标准又称证明要求、证明任务,是指承担举证责任的人提供证据对案件事实加以证明所要达到的程度。P263章节111难度03民事诉讼法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这一规定体现了()。A被告人的自白规则B补强证据规则C最佳证据规则D非法证据排陈规则答案C解析最佳证据规则适用于文书内容的证明,文书的内容成为证明犯罪的关键时,应当直接提出文书为证,且原件最为明确最便于调查。我国民诉法也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可见当事人提供证据时应遵循最佳证据规则。P364章节142难度06A按照诉讼证据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的关系来划分,证据可分为()。A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B实物证据和言词证据C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D本证和反证答案D解析本证和反证的划分标准是诉讼证据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的关系。P165章节66难度03A按照证据的来源来划分,证据可分为()。A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B实物证据和言词证据C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D本证和反证答案C解析以证据的来源不同,可把证据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P152章节62难度03A按照证据事实形成的方法、表现形式、存在状况、提供方式来划分,证据可分为()。A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B实物证据和言词证据C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D本证和反证答案B解析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的划分标准是证据事实形成的方法、表现形式、存在状况、提供方式。P154章节63难度03A按照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关系来划分,证据可分为()。A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B实物证据和言词证据C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D本证和反证答案A解析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划分标准是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关系。P160章节65难度03B被告一般不承担证明责任的是()。A刑事公诉B刑事反诉C民事诉讼D行政诉讼答案A解析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由检察机关、公安机关或自诉人承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般不承担证明责任,即没有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但犯罪嫌疑人并不享有沉默权。民事纠纷实行谁主张、谁举证;行政诉讼由被告承担主要责任。P244章节103难度03B被害人陈述就是()中一种独立的证据类型。A刑事诉讼B民事诉讼C行政诉讼D非诉讼业务答案A解析只有刑事诉讼中才存在被害人,凡是有被害人的案件,被害人能够陈述案情,他们的陈述就成为认定案件的根据。P108章节54难度03C传闻证据规则最早产生于()。A法国B美国C英国D德国答案C解析传闻证据规则最早产生于英国,并在美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P369章节142难度03C从法律推定在诉讼上所具有的法律效力来看,可将法律上的推定分为()。A不可反驳的推定和可反驳的推定B直接推定和推论推定C基础事实的推定和无基础事实的推定D因果关系的推定和过错推定答案A解析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法律推定作不同的分类,比如从法律推定在诉讼上所具有的法律效力来看可以将法律上的推定分为不可反驳的推定和可反驳的推定两种。P319章节131难度03C从推定的效果进行划分,可将法律上的推定分为()。A不可反驳的推定和可反驳的推定B直接推定和推论推定C基础事实的推定和无基础事实的推定D因果关系的推定、过错推定和责任推定答案D解析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法律推定作不同的分类,比如从推定的效果进行划分,可分为因果关系的推定、过错推定和责任推定三种。P322章节131难度03C从推定是否需要前提事实为标准,可将法律上的推定分为()。A不可反驳的推定和可反驳的推定B直接推定和推论推定C基础事实的推定和无基础事实的推定D因果关系的推定、过错推定和责任推定答案B解析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法律推定作不同的分类,比如按照是否需要前提事实为标准,可分为直接推定和推论推定。P322章节131难度03C从推定有无基础事实来分,可将法律上的推定分为()。A不可反驳的推定和可反驳的推定B直接推定和推论推定C基础事实的推定和无基础事实的推定D因果关系的推定和过错推定答案C解析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法律推定作不同的分类,比如从推定有无基础事实来分,可分为基础事实的推定和无基础事实的推定。P321章节131难度03D当事人陈述一旦有效作出,当事人便不得再就所承认的事实进行争执,也不得任意撤回。这是由当事人该类诉讼行为的有效性所决定的,也是诉讼中()的体现。A禁止反言B禁止撤诉C撤诉有效D诉讼中止答案A解析自认一经作出,当事人就不得对已经承认的事实进行争执,也不得随意撤回,这是出于程序安定和禁止反言原则的要求。P124章节56难度04D第一个确立无罪推定原则的法律是()。A法国人权宣言B意大利共和国宪法C世界人权宣言D法国民法典答案A解析法国在1989年人权宣言中明确规定“任何人在其未被宣告为有罪以前,应被假定为无罪。“此后,无罪推定原则逐渐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各国纷纷在法律中对此做出了规定。二战后,联合国的许多人权保障公约以及其他法律文件也做出确认,无罪推定原则正式成为了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P314章节131难度03D对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是否患有精神病进行判断时,精神科的医生属于()。A专职鉴定人B委托鉴定人C兼职鉴定人D职业鉴定人答案C解析精神科的医生不是专职的,也不是职业的;进行精神病鉴定是根据鉴定人根据公安司法机关的指派或者聘请进行的。P130章节57难度04F法定证据制度的基本证明方法是()。A刑讯逼供B十字形证明C决斗D司法认知答案A解析法定证据制度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刑讯逼供是法定证据制度的基本证明方法,是获取证据的合法方式。P30章节22难度04F法定证据制度是对神示证据制度的(),是历史上的一大进步。A肯定B否定C继承D修正答案B解析法定证据制度是法律根据证据的不同形式,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证据规则,法官必须据此作出判决的一种证据制度。它在十六世纪至十八世纪之间发展到了全盛时期,其影响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法定证据制度是对神示证据制度的否定。P29章节22难度04F法律规定法院有权依据已知事实,根据经验法则进行逻辑上的演绎,从而得出待证事实是否存在及其真伪的结论,这是指()。A法律上的推定B事实上的推定C确定性的推定D可反驳的推定答案B解析事实上的推定是指法律规定法院有权依据已知事实,根据经验法则进行逻辑上的演绎,从而得出待证事实是否存在及其真伪的结论。P324章节131难度04F法律预先对证据的形式、证明力和判断证据的规制作了明确规定,法官只依照法律规定作出机械判断的证据制度是()。A神示证据制度B法定证据制度C自由心证证据制度D实事求是证据制度答案B解析所谓法定证据制度,又称为形式证据制度,是法律根据证据的不同形式,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证据规则,法官必须据此作出判决的一种证据制度。P28章节22难度03F反证是指()。A能够证明当事人自己主张的事实存在的证据B能够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C直接产生于案件事实发生过程中的证据D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不存在的证据答案D解析根据诉证据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的关系,可将诉讼证据分为本证与反证,本证是能够证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存在的证据,反证是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不存在的证据。P165章节66难度03F犯罪分子窃取的机密文件属于()。A物证B书证C鉴定意见D视听资料答案A解析物证是指据以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和痕迹,题干表述的是犯罪行为侵犯的客体物,属于物证。P71章节51难度05F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的收集方法主要是()。A辨认B鉴定C勘验D讯问答案D解析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的收集是通过讯问的方法来固定和保全的。P111章节55难度03F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特指()中的一种法定证据类型。A刑事诉讼B民事诉讼C行政诉讼D非诉讼业务答案A解析只有刑事诉讼才中才存在犯罪嫌疑人和刑事被告人,因此他们的供述和辩解是刑事诉讼特有的。P108章节55难度03G个体工商户刘某被县工商局吊销营业执照,并处罚款1万元。刘某对处罚决定不服,向市工商局申请复议,市工商局作出维持决定。刘某向县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处罚决定。本案中应当由()承担举证责任。A刘某B县工商局C市工商局D人民法院答案B解析在行政诉讼中,遵循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由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举证责任。P257章节103难度06G根据客体为标准可以将司法认知分为()。A对证据事实的司法认知和对案件事实的司法认知B对事实的司法认知和对法律的司法认知C口头司法认知和书面司法认知D任意司法认知和强制司法认知答案A解析根据客体为标准可以将司法认知分为对证据事实的司法认知和对案件事实的司法认知。P331章节132难度03G根据内容为标准可以将司法认知分为()。A对证据事实的司法认知和对案件事实的司法认知B对事实的司法认知和对法律的司法认知C口头司法认知和书面司法认知D任意司法认知和强制司法认知答案B解析根据内容为标准可以将司法认知分为对事实的司法认知和对法律的司法认知,这是英美法系部分证据学者提出的分类。P331章节132难度03G根据司法认知的方式为标准可以将司法认知分为()。A对证据事实的司法认知和对案件事实的司法认知B对事实的司法认知和对法律的司法认知C口头司法认知和书面司法认知D任意司法认知和强制司法认知答案C解析根据司法认知的方式为标准可以将司法认知分为口头司法认知和书面司法认知。P331章节132难度03G关于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英美法系的表述是()。A排除合理怀疑B内心确信C高度的盖然性D盖然性的优势答案A解析关于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英美法系的表述是“排除合理怀疑“。所谓排除合理怀疑,是指全面的证实、完全的确信或者一种道德上的确定性;这一词汇与清楚、准确、无可置疑这些词相当。在刑事案件中,被告人的罪行必须被证明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方能成立,意思是,被证明的事实必须通过它们的证明力使罪行成立。P266章节111难度04X行政诉讼法是通过()对证明标准作了规定。A证明的方式B排除的方式C间接的方式D直接的方式答案C解析行政诉讼法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对证明标准作了规定。行政诉讼法第61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依法改判;(三)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由于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也可以查清事实后改判。当事人对重审案件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P269章节112难度04H混合式诉讼制度对应的是()。A神示证据制度B法定证据制度C自由心证证据制度D客观真实证据制度答案C解析混合式诉讼制度实行的是诉讼双方权利对等的诉讼制度,按照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由法院、被告、控诉人三方共同进行诉讼活动。一般分为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两类,在诉讼证据上都采用自由心证原则。P9章节11难度05J记载或表述的内容以发生一定的法律后果为目的书证是()。A公文书证B私文书证C处分性书证D报道性书证答案C解析处分性书证,是指书证中所记载或表述的内容,以发生一定的法律后果为目的书证。例如营业执照、许可证、判决书等。P82章节52难度03J甲、乙二人共同犯有盗窃罪,在审理的过程中,甲在供述了盗窃罪行后,又揭发了乙还曾犯有抢劫罪。甲对乙犯抢劫罪的揭发属于()。A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与辩解B证人证言C当事人陈述D被害人陈述答案B解析检举揭发同案犯共同犯罪以外的罪行,因内容与本案事实无关,所以不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而是另案中的证人证言。P109章节53难度05J经查犯罪人是一位聋哑人,这一事实属于()。A刑事诉讼证明对象B民事诉讼证明对象C行政诉讼证明对象D不是诉讼证明对象答案A解析犯罪人是聋哑人属于与犯罪行为轻重有关的量刑情节事实,所以是刑事诉讼证明对象。P226章节92难度05J精神病鉴定属于()。A言词证据B实物证据C证人证言D书证答案A解析精神病鉴定属于鉴定意见,在我国证据分类理论中,鉴定意见属于言词证据。P154章节63难度04J举证时限由人民法院指定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A10天B20天C30天D60天答案C解析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33条规定由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P195章节72难度04L两大法系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A排除合理怀疑B内心确定C高度的盖然性D盖然性的优势答案D解析对于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两大法系差别并不大,表述方式也基本相同,一般都是用“盖然性的优势“这一词汇,另外还使用“盖然性的平衡“、“优势证据“等表述方法。盖然性的优势的含义是,如果证明责任的承担者所提供的证据在总体上的分量上高出对方当事人或者更为可信,用百分比来表达的话,就是双方当事人证据的分量或者可信度形成了51和49的对比关系,那么,证明责任承担者便完成了他的证明责任;相反,如果双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分量相等或者反证者的证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