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社会经济状况对健康风险的影响研究_来自江苏省北部五县的调研思考_第1页
农村居民社会经济状况对健康风险的影响研究_来自江苏省北部五县的调研思考_第2页
农村居民社会经济状况对健康风险的影响研究_来自江苏省北部五县的调研思考_第3页
农村居民社会经济状况对健康风险的影响研究_来自江苏省北部五县的调研思考_第4页
农村居民社会经济状况对健康风险的影响研究_来自江苏省北部五县的调研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农村居民社会经济状况对健康风险的影响研究来自江苏省北部五县的调研思考王翌秋苏群吕美晔摘要本文以社会经济地位指数SES作为社会经济状况的指标,分析了居民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状况对健康风险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良好的社会经济状况有利于缓解居民健康风险,较好的经济状况可以部分地抹平其他因素给健康带来的风险,但经济状况较差的居民则不具备这种收入平滑健康风险的能力。关键词社会经济状况健康风险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F3231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470200911008405作者王翌秋苏群吕美晔讲师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助理研究员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南京210013一、引言为,例如积极的疾病预防行为,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后者包括社会经济状况、个人和家庭特征、自然环境等难以改变的或在短期之内难以改变的因素。由于个人和家庭特征、自然环境等难以改变,因而我们可以通过积极地进行社会化的风险防范,改变影响健康风险的社会经济因素来达到降低居民健康风险的目的。社会经济地位指数SOCIOECONOMICSSTATUS,SES是社会阶层的测量指标,社会各阶层由于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可能会面临不同的健康风险。由此,本文提出假定一较好的社会经济状况可以促进居民获得资源的能力和机会,有利于降低居民的健康风险。在影响居民健康风险的社会经济状况一组因素中,收入是一个最重要的变量。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表明,低收入人群可得的公共服务处于较低水平,而且经济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每千人的患病卧床率、休工率、休学率均高于经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表明,健康风险的最大负担通常由脆弱群体贫苦者、很少受到正规教育和低等职业的人群承担第55届世界卫生大会,200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合作医疗是我国农民应对健康风险的最主要手段。上世纪80年代后,农村医疗事业发展缓慢,合作医疗失去了集体经济的支撑和由于自身管理的问题而逐渐衰退,农村居民丧失了医疗保障的覆盖,因病致贫、看病难、看病贵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据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显示,3816的农民因经济困难应就诊而未就诊,7514的农民因经济困难应住院而未住院。1因此,本文关注农村居民的健康风险及影响因素具有现实意义。健康风险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可控制因素和非可控制因素两类前者是指因人而异的健康相关行3本文系200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研究”编号07BJY097、2006年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政策效果研究以江苏省为例”编号06JA790054和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科研项目“农村居民就诊单位选择行为分析”编号2008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济水平较高的农村地区。1由此,本文提出假定二低收入居民面临的健康风险因素更为广泛,居民拥有较高的收入水平能通过提高公共服务利用和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式部分地抹平其他不利于健康的因素。量表示。收入会影响到医疗服务的可获性,较低的收入水平会使居民获取生活基本要素的能力受到限制,缺乏对诸如营养、住房和医疗保健的基本消费能力教育变量作为人力资本,可以反映居民获取资源的能力职业特征可以反映出居民的社会地位和与工作相关的风险,也反映出居民在社会生活中的排斥或融入状况。因此,本文还将可能与健康风险相关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生活方式和医疗保障等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变量的定义和描述如表1所示。二、变量选择、模型与数据描述11变量选择健康风险是由于疾病损伤导致的损失的不确定性,是居民对自己健康状况的主观感受或医生对其是否有必要进行医疗的判断,通常健康状况较好的人,发生疾病的概率也较小。以往的研究234多使用自评健康状况指标测量健康状况,现有文献还构造出质量调整的生命年QALY和伤残调整的生命表1变量的定义和描述统计年DALY来作为衡量健康的两个指标另外,还包括由KAPLAN和ANDERSON1998等发展起来的生活质量指标QWB等,5罗楚亮2007用健康日常行为能力、生理与心理症状的自我评估和疾病对日常活动的影响天数三个方面来代表健康风险。6用各种方法测度健康状况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研究设计和数据可获性做出适宜的选择。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并考虑到慢性疾病已成为威胁我国人口健康和影响公共卫生、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采用自评健康状况和是否患有慢性病两个指标来测量居民健康风险。对于因变量为有序分类变量“自评健康状况”,本文采用ORDEREDLOGIT模型进行累积比数LOGISTIC回归。因变量为K4个等级的有序变量,设定XX1,X2,XI为自变量。则等级为JJ1,2,K的概率为PYJK,有序分类结果的LOGISTIC回归定义为P21数据的描述分析本文数据来源于2007年3月对江苏省北部五县新沂、东海、涟水、泗洪和响水农村居民健康风险及医疗保障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农村居民的个人和家庭特征、社会经济状况、健康风险状况、家庭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等。调查样本兼顾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户收入水平,共获得有效样本1461个。“自评健康状况”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身体状况做出主观评价,用1、2、3、4分别表示居民健康状况自我评价为差、一般、较好和非JIXI,LOGITPJLOGITPYJXJI111,2,K1对于二项反应变量“是否患慢性病”,取值为0和1,选择二元LOGIT模型进行回归。二元LOGIT模型的形式为PY1LOGITP1X12X2Y11N01PY12IXI其中,0为常数项,I是XI的J1,2,M对应的偏回归系数。社会经济地位指数用收入、教育和职业三个变85变量定义均值标准差性别男1,女00178801409年龄年龄周岁471738111537婚姻状况已婚1,其它00194101237家庭人口家庭总人口数人4136111584离医疗点的距离家庭住址离最近的医疗点距离公里1164511086收入组家庭人均纯收入组低收入组1,中等收入组2,高收入组31188401842教育受教育年限年6150931561职业状况目前从事的工作对身体有潜在的危险1,其它00111901324吸烟经常吸烟1,其它00133501492经常饮酒经常饮酒1,其它00133501472合作医疗参加1,未参加00196701200其他医疗保险参加了除合作医疗外的其它医疗保险1,无00109201290常好。是否有慢性病指标是医生实际诊断的结果,将患有慢性病赋值1,未患慢性病赋值0。将调查样本按照家庭人均年纯收入从低到高分成三组低收入组为人均年纯收入低于1500元中等收入组为人均年纯收入为1500元至3000元高收入组为人均年纯收入高于3000元。从表2可以看出,调查地区大多数居民认为他们的健康状况较好或一般,有1916的农村居民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评价为非常好,1418的居民对自己的健康评价为差。由方差分析可知,这种存在于不同收入组间自评健康状况的差异在统计上具有显著意义,低收入组居民的自评健康状况为很好和较好的百分比均低于高收入组,而健康状况为较差的百分比则高于高收入组。三、结果与分析表4健康风险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表2调查地区不同收入组居民的自评健康状况注采用方差检验的F统计量来判断差异的显著性,SIG1是显著性检验的相伴概率,同方差检验概率度为方差分析的前提检验。表2用同样的方法检验差异的显著性。表3的结果显示,被调查者中约2916的居民患有慢性病,低收入组居民患慢性病的概率更高。不同收入组患慢性病概率的差异虽然在1的水平上显著,但是,不同收入组之间不符合方差分析同方差假定的前提,因此,不同收入水平与患慢性病的概率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检验。注回归结果已进行了异方差调整,报告的标准误为稳健的ROBUST标准误。333、33、3分别表示变量在1、5和10水平上显著。由于篇幅限制,本表省略了报告边际效应和优势比,但在文中通过部分变量给予了描述。首先分析自评健康状况与患慢性病的影响因素,表4显示了回归结果。总的来说,表现社会经济状况的一组变量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社会经济状况的不同将导致居民健康风险具有明显差异,收入、教育和职业状况这三个社会经济状况变量对居民健康风险的影响均表现出一致性,即居民的社会经济状况越好,健康风险越小。这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假定一。高收入农民较之于低收入农民的健康状况更表3调查地区不同收入组居民患慢性病的情况86各种收入组是否均值标准差低收入组331566150133401472中等收入组291370170129301456高收入组231874120124401430总体291670140129601457显著性检验F51164SIG101006同方差检验概率度01000各种收入组差一般较好非常好均值标准差低收入组17183412311516152153301968中等收入组121830133819182137901924高收入组12112411361624192123901971总体14183012351419162140101964显著性检验F12123SIG101000同方差检验概率度01260自变量因变量自评健康状况因变量是否患慢性病系数标准误系数标准误个人和家庭特征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家庭人数离医疗点距离0137833301039333013040101101102330112601004011870103101042012893010423330106001002010680116001006012590103801055社会经济状况收入组教育职业状况012873330102630153433301062010150108701218333010413301648333010740101801172生活方式经常吸烟经常饮酒01048013013301114011180127130127430114301147医疗保障和保险合作医疗其他保险0113501057011500116501034011960127001198对数似然值186718158311765WALD卡方检验163112102165显著水平010000010000观察值14611461好,患慢性病的概率更低。一方面,收入水平决定了居民的消费与支出水平,低收入使得居民投资于健康的经济来源更有限,而收入的增加能获得数量更多和质量更高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健康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当经济困难无法就医时,小病拖大病,导致劳动力的丧失,疾病和贫困就会陷入恶性循环。其次,教育水平反映了居民获取资源和增强健康的能力,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会表现出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健康风险态度,文化程度高的居民更能主动学习有关健康护理的知识,有利于健康状况的改善。回归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受教育年限增加1年,居民患慢性病的概率减少017个百分点模型计算边际效应为017。另外,职业状况对健康风险也有显著影响,如果某一职业对人的身体有潜在的危害,长期从事这一职业就可能会有某一方面的疾病损伤的潜在威胁。生活方式对健康状况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调查结果显示,经常吸烟的居民自我健康状况评价比不经常吸烟的差,并且经常吸烟的居民患慢性病的概率比不经常吸烟的人患慢性病的概率高013倍模型计算优势比为113。居民个人特征是影响健康风险的显著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健康状况下降,患慢性病的概率增加。年龄对健康的影响更多地可以用医学或生命周期来解释,年龄的增加也使医疗服务的边际产出下降。性别也是导致健康风险差异的显著因素之一。男性的健康状况更好,患慢性病的概率较之于女性更低。家庭住址离最近医疗点的距离近的居民能更方便地就诊,回归结果表明,距离越远,自评健康越差,越容易患慢性病。另外,婚姻状况、家庭人数、参加合作医疗和其他医疗保险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为了进一步考察社会经济状况对健康风险的作用,本文将总样本分为低收入组、中等收入组和高收入组三组样本,考察不同收入组之间居民健康风险影响因素的差异。表5和表6分别是各收入组居民自评健康状况和是否患慢性病的影响因素回归结果,所有收入组居民的健康风险均受到年龄和职业状况的影响,年龄的增加将引起健康资本的折旧,健康状况会越来越差,职业状况也与健康风险密切相关,这说明了年龄和职业状况对健康风险的影响与居民的收入水平无关。收入变量在几个模型中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是因为将总样本按照收入水平分为三组样本相当于缩小了组内各观察值之间收入变量的方差,导致收入变量不显著。表5不同收入组居民自评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注回归结果已进行了异方差调整,报告的标准误为稳健的ROBUST标准误。333、33、3分别表示变量在1、5和10水平上显著。从表6可以看出,低收入组居民健康风险影响因素的种类多于中等收入组和高收入组。高收入组居民的自评健康状况受到年龄和职业状况的影响,中等收入组居民自评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还包括性别,低收入居民自评健康状况受到性别、婚姻状况和经常饮酒因素的影响。这说明了居民良好的经济状况可以抹平诸如个人特征、不良生活方式等其他因素对他们健康状况的影响。对不同收入组居民是否患慢性病影响因素的考察结果同样呈现出类似的规律,这也说明了这一结论是稳健的。如果中等收入组居民经常吸烟,患慢性病的概率更高单身居民比已87自变量低收入组中等收入组高收入组系数标准误系数标准误系数标准误个人和家庭特征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家庭人数离医疗点距离01375301036333017053301008011140119001007012860104501070015203301034333011480102101092012510100801262010590108701216010543330124401071011010123601010016380107301067社会经济状况收入教育职业状况0100020101901555330100020102501228010001010230156633010002010290127501000010010320146231000020102901302生活方式经常吸烟经常饮酒01107013873301187011840131901185012080122401002012590122001227医疗保障和保险合作医疗其他保险013020110101397013180108201093012910133201213013370157501240对数似然值786163951117695551745WALD卡方检验651974615256163显著水平010000010000010000观察值612406443婚的低收入居民更容易患慢性病,低收入的女性比低收入的男性患慢性病的概率也更高,受过较少教育的低收入居民患慢性病的概率也比受过更多教育的低收入居民患慢性病的概率高。这同样也说明了,较高的收入水平可以弥补较低教育水平等不利于健康的因素而减少居民的健康风险。较小,由所从事的职业对健康造成的潜在的危害是一个较大的健康风险。第二,低收入组居民较之于中等收入组和高收入组居民健康风险的影响因素更多,来源更广泛,居民良好的经济状况可以抹平诸如不良生活方式、低教育水平等影响居民健康的逆向因素,然而,收入水平低的居民则不具备这种风险平滑能力。本文阐明了具有优良社会经济状况的居民拥有更多的促进健康的机会和能力,证明了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教育水平,确保优良的工作环境,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将对增进居民的健康状况,减少疾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的结论也发现,合作医疗在短短几年内对降低居民的健康风险并无明显作用,这是因为政策的实行效果不可能在两、三年之内立即表现出来。因此,旨在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的公共政策需要从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医疗保障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的构建,以及对居民的健康教育等各种方式配合实行。表6不同收入组居民患慢性病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参考文献1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1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12GERDTHAMUG,SGAARDJ,ANDERSSONF,JONSSONB1ANECONOMETRICANALYSISOFHEALTHCAREEXPENDITUREACROSSSECTIONSTUDYOFTHEOECDCOUNTRIESJJOURNALOFHEALTHECONOMICS,1992,1113刘国恩,WILLIAMH1DOW,傅正泓,JOHNAKIN1中国的健康人力资本与收入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4,0114赵忠我国农村人口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J管理世界,2006,0315KAPLANRM,ANDERSONJP,AGENERALHEALTHPOLICY注回归结果已进行了异方差调整,报告的标准误为稳健的ROBUST标准误。333、33、3分别表示变量在1、5和10水平上显著。MODELUPDATEANDAPPLICATIONJHEALTHSERVICES02健康风险、医疗保障与农村家庭内部资源RESEARCH,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