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城市福利院、光荣院搬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某县城市福利院、光荣院搬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某县城市福利院、光荣院搬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某县城市福利院、光荣院搬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某县城市福利院、光荣院搬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县城市福利院、光荣院搬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总论11项目概述111项目名称某县城市福利院、光荣院搬迁项目112建设性质新建113项目类型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114建设地点某县县城某路115承办单位某县城市福利院、光荣院116机构类型事业法人法人代表117主管单位某县民政局法人代表118建设方案1181建设内容及规模某县城市福利院、光荣院搬迁项目规划新建综合楼1栋、老人住宿楼2栋、生活服务楼1栋、规划用地面积12098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1988平方米。详见下表项目名称平面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办公综合楼10803715老人住宿楼19502850老人住宿楼29502850生活服务楼12202180其它393合计420011988完善给排水、供电、消防、防雷、电信等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大门、场地硬化、球场、观景厅、绿化等附属工程。1182设计方案1、场地某县茅坪镇某路2、建筑设计办公综合楼设计为4层钢混框架结构,老人住宿楼为3层钢混框架结构,生活服务楼为2层钢混框架结构。1183建设工期项目建设总工期12个月(含征地、勘察设计、综合报建、招投标等前期准备工作)。119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191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为1600万元。1192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为1600万元,资金来源某县政府配套及争取对口支援550万元;向上争取湖北省民政厅扶持资金1050万元。1110效益分析县福利院、光荣院搬迁以后,近期可为200多名城镇“三无”人员、相关优抚对象及孤儿提供供养服务,可以极大的改善两院现有供养老人的居住、生活环境,并为库区移民提供60个就业岗位,初步实现省政府提出的“建立以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居家供养为基础的社会福利体系”,对我县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及福利事业的快速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12编制依据及原则121编制依据1211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出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指南(试用版)的通知(计办投资200215号);1212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1213国家有关项目建设的法律法规;1214国家颁布的福利机构设计建筑规划1215规划部门提供的地形图及用地红线图;1216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要求及相关资料。122编制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宜昌市及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规范管理,有序,合理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力求从根本上改善社会福利事业基础设施条件,充分发挥城市福利机构多功能的作用;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采用新技术、新设施、新材料,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提高投资使用效益。13研究范围及内容本可行性研究范围界定为某县城市福利事业基础设施及老人、儿童、残疾人的比重,进行投资机会研究和必要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根据项目立项原则和有关规范要求,从政策、规划、需求、环境、技术、经济、投资、效益、风险等诸方面深入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论证和评价,因此本项目可行研究阶段论证和评价的重点是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场地选择及建设条件;建设规模控制及设计方案比选;投资规模估算与效益风险评价;在此基础上形成项目在经济、技术、环保、节能等方面是否可行的意见,为项目业主及政府审批提供决策依据。14综合评价结论与建议141研究过程老年人、孤残儿童福利事业是我国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蓬勃发展,某县社会福利事业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注,取得一些成效。但是,目前老年人、残疾人、孤残儿童福利事业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我县目前仅有一所城市福利院,是和光荣院合办于一体,仅能容纳城市寡孤独等“三无”人员70人。县两院存在以下问题房屋主体是原旧宾馆改建而成,楼层高老人上下不方便;相应配套设施缺乏,职能发挥严重不够,且建房时间过长日常维修成本高;地处三峡坝区副坝正下方,江面以下,空气潮湿,不适合老年人长期居住等主要问题,以成为县福利院服务社会和发展的瓶颈。2007年经向省、市主管部门及县政府汇报,得到了省、市主管部门及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给予了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同时,县民政局及福利院委托北京中华建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07年11月编制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北京中华建规划设计研究院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对某县社会福利现状、基础设施情况及老年人、残疾人、孤残儿童、弃婴现状进行了详细了解,收集相关资料,在总体规划和平面设计基础上,对项目投资、规模、场地进行比选论证,提出了合理的建设方案,于2008年3月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经业主及主管部门修改完善,形成正式的研究结果。142综合评价某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国家贫困县。秭归新县城近期规划占地平方公里,居民容量为万人,远期规划占地10平方公里,居民容量为10万人。目前县城有城市居民至万人,其中60岁以上的城镇老人口5689人,按照百分之十的比例计算,有近600人需要解决当前的集中养老问题。根据我县在2004年、2006年的两次抽样调查,有二分之一以上的老年人强烈要求政府解决集中养老问题,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而我县目前仅有一所城市福利院,是和光荣院合办于一体,仅能容纳城市寡孤独等“三无”人员70人。同时,县城城区需救助的孤残儿童、弃婴及“三无老人”也逐年增多,现福利院基础设施老化、功能不全,特别是孤残儿童救助,因受条件限制无法实施,与社会需求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逐步增加对老年人福利事业的投入,完善老年福利设施”;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决定(鄂政发200055号)文件规定“到2005年,基本建成以国家兴办的福利机构为示范、其他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居家供养为基础的社会福利体系。县级以上民政部门要有以老年人为主的示范性综合福利服务机构”。通过这些法规、规定充分说明国家、省政府对老年人福利事业的高度重视。为贯彻落实上述文件精神及结合某县民政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加强社会福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养护、康复、医疗、托管等服务环境,提升服务功能,完善全县社会福利救助服务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拟建县福利院、光荣院搬迁项目,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和行业规划,其必要性和紧迫性是项目建设的目的所在。143结论项目建设场地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市政公共服务条件完全具备;建设规模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模适度;项目技术方案设计为现代建筑通用技术,技术上完全可行,投资规模执行国家定额标准,经济上合理;项目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对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劳动安全、卫生、消防、节能、招标投标、组织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分析,提出了建议方案和措施,同时就项目风险性等级进行了初步识别。2项目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211区域自然概况2111地理位置某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处长江三峡风景区西陵峡西岸,东与宜昌县交界,南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接壤,西与兴山县毗邻。地跨东径110018、41、11000、4、,北纬30038、14、31011、31、之间,县境内东西长661KM,南北宽666KM,国土面积2427KM2。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县内80公里,是承东启西的川鄂要道,三峡工程坝上库首第一县,是三峡工程移民搬迁大县之一。2112地形地貌某县域地处秦巴山系,属大巴山、巫山余脉和鄂西八面山坳会合地带,大部分山脉在海拔千米以上。境内地形起伏,四面高,中间低;江北北高南低,江南南高北低,呈盆地形。全县800米(黄海高程)以上的高山地区占30,500800米的半高山地区占55,500米以下的低山地区占15,形成独特的长江三峡山地山貌。2113水文气象某县地处中纬度,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地形和海拔高差的影响,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初夏多雨,伏秋多旱,冬多雨少,高山基本无炎夏气候。据三峡坝区资料,拟建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在163,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89,雨量充沛,在降雨分布上具有区域与时段的相对集中,强度不均,常形成局部性暴雨中心,多年平均降雨量1147MM,最大年降雨量18039MM,最小年降雨量6439MM,暴雨多集中于68月,相对湿度77,冬季以西北风为主,夏季以东南风为主,最大风速18米/秒。2114资源概况某县境内物产丰富,可依托广阔的土地资源,适宜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林、牧、特、药等商品基地。“秭归脐橙”、“屈原”酒、“九畹溪”丝绵茶等特产都在国内很有名气。水利资源丰富,开发远景好。旅游资源有“九畹溪”漂流、“屈原祠”文化、“凤凰山”景区及三峡风光等。212社会经济概况某县辖12个乡镇,总人口395万人,由于地处湖北省西部偏僻山区,经济落后、人民贫困,也是湖北省的贫困山区县之一。长期以来,受大自然地理条件险恶、人多地少、经济基础薄弱的制约,秭归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及社会福利事业发展仍然滞后。近几年来,随着三峡工程建设展开,全县充分利用迁建机遇,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依托本地资源,努力发展农业、大力开发旅游产业,各项事业正得到较快的发展,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秭归将集人文景观、自然风景及大型水利工程于一体,越来越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213某县福利事业发展现状某县城市福利院始建于1985年5月,院址位于某县归州镇杨家堡村。因三峡工程的兴建,2000年随县城东迁至茅坪镇九里迎宾路,2003年我县成立县光荣院,与福利院合署办公。两院占地14313平方米,为一旧宾馆改造而成,现有综合办公服务楼、厨房各一栋,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设定编制13人,目前在岗职工16人,其中技师4人,高级工4人,中级工6人,初级工2人。现供养五保老人68人,其中残疾人38人,院内目前设有院长办公室、办公室、财务室、医务室、后勤办公室、护理室等。某县城市福利院、光荣院是某县唯一的一所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承担着城镇五保对象、社会孤儿、优抚对象、社会“空巢”老人供养服务重任,仅能容纳城市鳏寡孤独等“三无”人员70人。县两院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房屋主体楼层高老人上下不方便;二是相应配套设施缺乏,职能发挥严重不够,且建房时间过长日常维修成本高;三是地处三峡坝区副坝正下方,江面以下,空气潮湿,不适合老年人长期居住。近几年来,虽然院内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但院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为城区五保对象服务,多次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及社会的变化,县城区需救助的弃婴、孤残儿童及“三无”老人人数在逐年上升,由于基础设施落后,没有发展空间,无供养床位,严重制约了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214项目提出的理由社会福利事业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和阵地,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达的重要体现。近几年来,某县社会福利事业得到较大的发展,但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需求的增长。为了加快发展县域社会福利事业,从根本上改善老年人、优扶对象、孤儿和残疾人的供养、康复、医疗、托管、教育等救助条件,促进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经某县人民政府同意,拟申报某县城市福利院、光荣院搬迁项目。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项目建设是改善救助供养条件、维护老年人、优扶对象、孤残儿童权益的重要举措截止2007年底,秭归城区需救助供养的弃婴、孤残儿童及“三无”老人人数已达300多人,加快社会福利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改善救助供养条件,维护老年人及孤残儿童、残疾人权益。222项目建设是提升服务功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必要途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发展不断加快,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贫富差距在不断扩大,老年人、弃婴、孤残儿童、残疾人呈逐年增长趋势。同时随着城市流动人口逐年增多,老年人、弃婴、残疾人的救助供养态势更加严峻。预计到2010年,某县救助、供养、收养、托管老年人、儿童将达到近400人,现有福利院基础设施严重缺乏,服务功能不全,难以满足社会需求,也将影响福利事业的发展。因此,项目建设有利于加快社会福利事业救助保障体系的完善,不仅为社会救助供养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而且是完善社会救助长效机制的必要途径。223项目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社会老龄化,老年人、弃婴、孤残儿童的救助供养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及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热点和难点。其主要原因是家庭遗弃、非婚弃子、父母双亡、“五保”老人、“三无”老人、“空巢”老人、残疾老人、退伍军人等多种因素造成,给城市社会稳定带来严重隐患。随着“养儿放老”、“三、四同堂”的观念和家庭组合不断地变化,“核心家庭”、“三口之家”的比重不断上升,而且“四二一”的供养关系不断增加,使中间代所承受的压力很大,家庭矛盾也随之增加,“居家养老”必将成为过去,愿意到社会福利院养老的老年人将越来越多。据统计某县收养的弃婴、孤残儿童、孤寡老人占收养人员的90,他们缺乏自我生存能力和保护能力,吃、穿、住、医、教、生存权益难以保障。因此,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社会文明,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综上所述,实施某县福利院、光荣院搬迁建设项目是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促进城市繁荣和社会进步的战略需要;是实现社会救助资源共享、促进社会福利救助事业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改革社会福利院救助方式,提高救助供养的重要手段;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因此,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是显而易见。3场地选择于建设条件31场地选择根据某县城区总体规划,该项目拟建于某县职业教育中心南侧某路南侧,占地面积12098平方米,该项目建设选址已获得某县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同意(见附图)。该场地面临三峡大坝,背靠夔龙山森林公园,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周围无工厂,污染小,适宜儿童和老年人生活。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按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施工,不会破坏生态环境。同时在兴建过程中,配套完善绿化、园林等设施。32建设条件321政策环境某县福利院、光荣院是全县唯一的一所综合性福利机构,担负着县城五保老人、孤残儿童、优扶对象、弃婴的集中供养和社会老人养老服务的任务,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该项目的建设,把关爱孤残儿童、弃婴的养育、医疗、康复和城镇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及社会养老服务作为政府工作的目标,建立了领导挂帅联系机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确立了县城市福利院、光荣院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可靠的领导保证和组织保证。在项目规划中、设计、审核过程中,县发改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城建局、县国土局、环保局等积极配合,给予了大力支持。322地址条件参考湖北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提供的职教中心(位于该项目选址下方)的建设场地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某县新县城所处地质构造部位,位于淮阳山字型构造西翼反射弧砥住黄陵背斜核部。区域大面积山露的基岩为前震旦系花岗岩岩类,新县城在地貌上属浑圆状低山丘陵区。本项目位于秭归新县城文教区某路南侧。据区域资料及钻孔揭露分析,场地原始地形为山脊,南高北低,现场地为两个台地。据钻探揭露及区域资料分析,场地地层结构简单,覆盖层为素填土,基岩为前震旦系崆岭群(PT1)花岗岩,地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覆盖层素填土黄褐色,松散稍密、稍温。全场区分布,厚026425M,填料为花岗岩风化砂夹碎石、块石,石块含量510,粒径215CM,回填时间近8年,机械推填。(2)基岩本区基岩为下元古界前震旦系花岗岩(PT1),主要造岩矿物为黑云母、角闪岩、钾长石等,具花岗结构,块状构造,将其按风化程度,自上而下公为全、强、中、微风化带。本次钻探揭露的岩层为花岗岩的全、强风化带。1全风化带场地在ZK1、ZK4、ZK5、ZK8揭露,厚145186M,岩体结构完全破坏,完全分解成砂状,长石、云母均已完全风化成次生矿物,主要为石英砂颗粒,锤击有松软感。2强风化带全场地分布,属巨厚层。岩体结构大部分破坏,小部分已分解成砂粒,主要呈不连续骨架,风化裂隙较发育,长石、云母均已完成风化成次次生矿物,合金可钻进,岩芯主要呈零星碎块状。拟建场地所在黄陵地块结晶基底,自形成以来,为一相对稳定的地块,整个结晶基底区,历史和现今地震活动极其微弱,本区地震活动水平不高,强度小、频度低,较强地震多以5级左右能量释放,100年内发生动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较小。根据区域资料及现场钻探揭露,拟建场地原始地形为山脊,为建筑抗震有利地段,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本区为度区,本工程建筑抗震设防按6度考虑。323水文条件随着新县城的建设,排水设施的兴建,场地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周围邻近建(构)筑物均已建成,地坪处于稳定状态。因此,地表的排水通畅,由地表向地下渗透的可能性较小。场地除表层素填土层透水性较强外,下伏花岗岩风化层结构紧密,透水性较差,阻碍了地下水的径流,补给与排泄。因此,该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和素填土层中的滞流水。大气降水和城市生活废水是场地内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钻控深度未见地下水。据区域地质资料,地下水属重碳酸钙型,对砼不具侵蚀性。324市政条件3241道路交通该项目场址紧邻兰惠路,交通道路满足项目要求。3242给排水项目场地内用水水源主要来自自来水公司供水管供给。供水压力为05MPA,进水管径为100MM,日供水为8000M3,远远超过项目区用水需求,供水条件满足项目建设要求。项目区内污水和雨水排放实行分流制,市政污水处理及排水设施完善,有利于项目建成后污水及雨水的排放。3243供电项目区内供电电源引自县城主配电网,采用双回路供电方式,总容量500KVA,能满足本项目用电需要。3244信息网络县城内程控电话数字交换网、移动通信、广播电视、光缆宽带数字传输网已全部开通,并已形成覆盖全县城的信息网络,可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3245建设材料项目建设所需水泥、钢材、木料、石料、砖等建筑材料来源充足,有于项目建设。综上所述,项目政策环境、场址条件、地址条件、水文条件及市政基础设施条件完全能满足项目的顺利实施。4建设规模及总体布局41建设规模411项目概况某县城市福利院、光荣院位于某县城文教区某路南侧,总用地面积为12098,总建筑面积11988平方米,是老年服务性居住建筑。412设计依据规划部门提供的用地红线图;建设业主提供的设计要求及相关资料;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办公室设计规范(2005版)JGJ6789;国家颁布的福利机构建筑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50340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设部分)民政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某县城建规划图;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修订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框架结构填充墙小型空心砌块墙体建筑构造02J1022;建筑采光设计规范GB/T500332001);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某县福利院、光荣院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413设计指导思想4131设计通则(1)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注重独特的地理环境,考虑整体与局部建筑之间的协调,充分体现综合楼与老人住宅、生活服务楼相结合的特色,发挥用地的最大综合效益。(2)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综合考虑老年人、残疾人等救助对象的心理、行为特征及需求,通过设计创造出环境怡人的服务及居住、办公环境。(3)注重居室设计,创造合理、舒适、宜人的居住空间。(4)注重办公综合楼的设计,追求公共舒适性及文化品味的和谐。(5)注重各类不同功能用房的有效分离。(6)注重防火安全,合理组织交通。414经济技术指标用地面积12098建筑基底面积4200,其中办公综合楼1080;老人住宅1900;生活服务楼1220。办公综合楼4层,高度152M;老人住宅3层,高度9M;生活服务楼2层,高度9M。场地、道路硬化面积2355球场面积500围墙面积300挡土墙长度320M绿地面积2406土石方外运4500M3建筑密度347容积率099绿地率3242总体布局本地块为近似矩形,沿街面边长约100米,进深约120米,场地内高差大。场地右侧为城市绿地,左侧为宜昌市第二大队教导队。421消防、交通该项目处于新县城主干道某路与某一路交汇处,交通便利,下台地与某路相平,方便车辆出入。在基地左侧规划一条车道到达上台地,以满足消防和后勤服务要求。利用街道及内部车道形成消防车道,保证在发生火灾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及消防车的顺利到达。入口广场及内庭院设停车场。景观绿化及环境保护根据场地特点,及城市景观需要,在组团主入口处设置大面积室外广场及路边绿化,有机结合,同时补充城市景观道路的节点景观。在场区内,除必要的道路及人员集散场地外,周边及零星地块均采用灌木、乔木、草坪并结合建筑自身进行充分绿化,形成优美的外部空间,既是对环境的美化,有是对城市景观的补充。竖向设计该项目场区内地势高差大,南高北低。竖向设计充分利用原有地势的条件,室外雨水主要排向东侧道路方向与城市管网相接。5建筑方案设计51建筑设计511设计依据及标准5111甲方的设计要求及相关资料;5112地形图(11000)及规划用地红线图;511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办公室设计规范(2005版)JGJ6789;国家颁布的福利机构建筑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50340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设部分)民政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某县城建规划图;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修订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框架结构填充墙小型空心砌块墙体建筑构造02J1022;建筑采光设计规范GB/T500332001);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5114本工程建筑类别为I类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等级为六级;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正常使用年限为50年,屋面采用结构找坡及高分子化合物防水软材料。施工图尺寸标准及依据说明(1)该项目施工图尺寸单位、标高以米计算,其余均以毫米计算。窗及墙砌筑按有关规定执行。(2)该项目施工图引用详图采用中南地区通用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即98ZJ和05ZJ。建设标准(1)屋面采用结构找坡及高分子化合物防水软材料。(2)地面楼地面、走道及梯间均采用防滑高档地面砖。(3)墙裙浴室、卫间间、餐厅、走道内墙面均贴18米高瓷砖墙裙。(4)内墙均粉刷防瓷涂料。(5)金属件采用不锈钢制品。(6)窗户均做彩钢白玻璃拉窗。512建筑设计类型福利院光荣院四栋建筑物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52平面设计521设计理念运用建筑与环境共生的理念,将福利院建筑物、构筑物结合用地条件、形成有序的综合体,在山区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创造一个良好的供养、托管、康复、娱乐、教育环境。522平面布局项目用地地形复杂,地面落差大成两级台阶形状,可用平坦地块开间小而进深大。如何合理利用场地,减小开挖,对环境进行整合,既要在满足功能的特殊要求上又要做到舒适是总平面设计的重点。设计中将整个基地分为两个台地,在靠近场地北侧某路的下台地布置办公综合楼,方便工作人员和家属出入,并且可以利用建筑遮挡学校和马路噪音。在办公综合楼的右侧设置入口广场,营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广场和办公综合楼之间是电梯塔,有连廊和上台地相连接,是竖向交通的核心,也是整个项目的标志建筑。场地南侧大部分为上台地,其地势较高,远离噪音和污染,环境安静优雅,是老人居住生活的理想之地。在其中布置三栋建筑福利楼、光荣楼和生活服务楼,三者围合呈“U”字型,形成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523无障碍设计5231外部交通组织以福利院大门作为办公出入口,左侧车道为内部生活出入口。院内环形道、主干道与市政道路相通。5232内部交通组织(1)水平交通新建城市福利院、光荣院场址内各建筑物之间有连廊连接,极大地方便老人、儿童、残疾人、工作人员生活、学习、工作的可通达性。根据使用情况,在入口处另设无障碍坡道。(2)竖向交通为方便人员进出,入口广场设计两部电梯,方便老人及工作人员上下。524用房功能住宅楼(分为两栋福利楼和光荣楼)占地面积1920,建筑面积5760,框架结构,层高为3层。共设300张床位,其中在福利楼内设立儿童部,床位60张;其余240张为老人床位,根据需求分别设立三人间、两人间、单人间三种规格居室。每层均设有活动室和晒台。生活服务楼占地面积为960,建筑面积1720,框架结构,层高为2层。一楼为厨房、餐厅、锅炉房等;二楼为洗衣房、储藏间、晒台、公共浴室等。办公楼占地面积950,建筑面积3880,框架结构,层高为4层,一层为康复中心(包括门诊、药房、观察、理疗、急救和临终关怀)和老人用品超市;二层客房和办公区;三层有连廊和上台地相连接,方便老人到达,故设置老人娱乐中心(包括棋牌、图书室、活动室等);四层为健身房和大会议室。户外活动场地占地2000,拟建老年门球场、乒乓球台,设置各种健身器材等。53立面设计建筑立面造型本着温馨、典雅、节能的原则,采用欧式坡屋面造型,充分尊重规划、尊重地形,形成具有特色的建筑,创造一个和谐、美观的建筑形象。54剖面设计办公综合楼设计为四层局部三层,1层层高42米,24层层高36米,建筑高度为152米,室外高差05米老年住宅设计为3层,层高30米,建筑高度为9米。生活服务楼设计为二层,层高45米,建筑总高度为9米。55结构设计551设计依据551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55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55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5514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552工程概况拟建某县城市福利院、光荣院地块位于某县城文教区某路南侧,地势高差很大。院内无建筑物和构筑物。553荷载5531垂直荷载建筑楼采用以下垂直荷载表项次类别标准值KN准永久值4C活荷分项系数RG1办公室、计算机房、药房2505142走廊、门框、楼梯2504143卫生间、盥洗室2004144上人屋面2004145不上人屋面050145532风荷载基本风压W。030KN/,荷载活荷分项系数14;场地类别II类;风载体形系数及风载高度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要求采用。抗震设防裂度为6度,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554结构选型根据办公综合楼、老人住宅、生活服务楼平面形状特征,在结构选型上通过两条伸缩缝(兼作抗震缝),将整个工程沿平行方向分别形成相互独立的四个部分,均采用框架结构。555结构抗震等级的确定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依GB500112001第3、1、1条,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属丙类建筑。依GB500112001第6、1、2条,本工程抗震设防等级为四级。556结构主要材料选用5561基础设计本工程划分为I类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依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基础持力层选在红砂页基岩上,地基承载力特征质为1500KPA。钢筋混凝土基础垫层为C10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选用C25。5562钢筋混凝土结构现浇钢筋砼框架柱96M标高以下C30砼,96M标高以上框架柱C25砼,其余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柱、楼梯等等结构强度等级为C25。标高混凝土构件砼强度等级9600M以下梁、板、梯C309600M以上梁、板、梯C25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砼强度等级环境条件构件名称C20C25C45板2015梁3025室内正常环境柱3030板20梁30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柱30注梁柱箍筋和构造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5MM。5563钢材钢筋混凝土基础垫层为C10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强度选用C25,钢筋选用HPB235级和HRB335级;楼屋面板内采用冷扎带肋钢筋;一般梁柱内主筋采用HRB335级钢筋;梁柱内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钢筋选用HPB235(FYFY210N/MM2)、HRB335(FYFY300N/MM2)级。5564砌体填充墙0000以下,外墙采用200MMMU5强度等级页岩砖砌块,M5水泥砂浆。室内外高差大于地梁高度时,地面以下墙体采用M75水泥砂浆,MU10强度等级页岩砖砌块,墙厚240MM。框架填充墙采用M50混合沙浆MU5混凝土空心砌块(规格390190190MM),墙厚除注明外均为190MM,并按规程对局部灌实,灌实砼为C20细石混凝土。钢筋锚固及搭接长度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LA纵筋最小搭接长度LA混凝土等级受力情况钢筋种类C20C2530骨架形式纵筋搭接接头面积受拉受压HPB23531D27D24D绑扎骨架2512LA及300085LA及200HRB33539D34D30D绑扎骨架5014LA及30010LA及20056给排水设计561设计依据561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561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5613200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562设计内容本项目给排水工程设计内容包括建筑室内生活给排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5621水源给水水源为城市自来水。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本建筑给水由市政供水管直接供水。5622用水量按某县民政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项目设计适度考虑未来发展,用水量汇总如下序号用水对象用水量标准用水人数日用水时间H小时变化系数H最高日用水量M3/D平均时用水量M3/H最大时用水量M3/H1供养人员120L/人D300242536153752职工100L/人D3024253012033未预见水量12/10390160384合计4291784435623给水系统设计本建筑生活用水由市政供水管直接供水,生活给水管网布置方式均为下行上给式。563排水设计5631本建筑排水主要为卫生间生活污水,排水量取生活给水量的90计算,最高日排水量为386M3/D。5632生活污水排水系统室内卫生间采用污、废合流制排水系统。卫生间排水由排水主管收集以重力流方式排至室外污水管,卫生间排水主管采用伸顶通气方式。给排水立管及支管沿墙角及顶棚明敷。穿过楼板时应设套管。套管高出地面或屋面不小于100MM,排水管采用承插粘连式接头。排水管坡度为DN75/0025,DN100/0020,DN150/0010,通气帽伸屋面08M,给水支管高度为1000MM。5633雨水排水系统设计重现期P2时,S49L/S100M2,H176MM。屋面雨水采用重力流雨水排水系统,由87型雨水斗收集后经地下雨水管排至室外散水。5634化粪池本建筑生活污水排出室外进入附近三格化粪池处理后,再由城市福利院光荣院污水干管接至市政污水管道。564消防给水系统详见第八章劳动安全卫生消防565管材及保温5651室内生活给水管50采用PPR管,热熔连接。室外给水管道采用HDDE给水管,粘接连接。5652生活污水排水管和雨水管采用UPVC排水管。5653室外埋地排水管采用UPVC双壁波纹管,承插接口。5654露天明装水管采用50MM岩棉壳外包铝箔进行保温。57电器设计57电气设计571设计依据57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571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571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7。572设计范围强电部分变配电室、电力、照明、防雷接地。弱电部分综合布线系统、有线电视系统。573供电系统5731强电设计负荷分级本工程与消防有关的用电负荷为二级负荷,其余为三级负荷。电源建筑物由市政高压电网提供10KV电源,选用YJV2287/15KV型电缆埋地引入高压配电室,入户处穿钢管保护。采用低压集中补偿方式,补偿后COS092。配电室引为三路380/220V低压电源,可分别承担各楼层的用电负荷。使用电压220V。变配电室位设置1台500KVA变压器。供电系统低压配电系统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配电消防负荷采用ZRYJV06/1KV型电缆,均穿钢管敷设。一般负荷选用BV045/075KV型导线,穿聚氯乙烯硬塑料管敷设。计量在高压配电柜上设总计量,低压柜上设电力分计量。照明照明设备供电电压为380/220V。所有荧光灯均配电子整流器。配电室、消防、各楼层配电间等采用应急照明电源,并保证工作照度。公共场所、楼梯间、走廊等除了安装应急照明灯具外,还增加一些带电池的疏散诱导灯和出口指示灯。应急时间大于30分钟。防雷、接地本工程为三级防雷建筑物。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为TNCS系统。所有PE线与变压器中性线只在变电室内作电气联通。安全保护室内25米以下的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上下水管道、金属支架等,均为接地端子箱连接。接地引线采用独立回路穿绝缘管引至室外接地极,接地电阻小于或等于1欧。5732弱电设计综合布线系统为满足本建筑楼房与外界高效、可靠进行信息交流,促进传递和资源共享,本系统支持城市福利院光荣院网络中心机房、电话、计算机等通讯要求。系统构成数据信号由城市网采用光缆引至城市福利院光荣院机房光纤主配线架。语音信号由电信局采用HYA电缆直埋式引入城市福利院光荣院机房电话主配线架。有线电视系统城市福利院光荣院设置一套有线电视系统。火灾自动报警联动系统详见第八章劳动安全卫生消防。58消防设计消防设计详见第八章。6节水节能61节水措施供水系统采取防渗漏措施杜绝水流量流失,给水总入口处设水表,选用节水型卫生设备及阀件。供水设施宜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及用水设施,如节水龙头、光感冲厕阀门等。给水及消防管道安装应按国家相关标准,确保工程质量。62节能措施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做好节能工作,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621设计依据6211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2006年8月31日)。6212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和建设部关于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列节能篇(章)的暂行规定(计资源19921959号);621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622建筑节能设计本项目为南北向,属条式建筑,体形系数为036,屋顶K09130;外墙K1330北面窗墙面积比为037,南面窗墙面积比为039。6221窗墙面积比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第4、2、2条表4、2、24规定。6222本建筑外门窗采用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彩钢节能门窗(03J6032)中窗玻璃,K345,气密性不低于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别及其检测方法(GB710)规定的第四级。6223围护结构屋面采用刚性保温屋面K0638(见表1、2)、外墙采用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一)902J1211、K0981(表3)。表1平屋面各层材料名称厚度MM导热系数蓄热系统S热阻道R热惰性指标D修整系数地砖1011612560008620108100水泥砂浆2509311370026040296100100细石混凝土4015115360026490407100聚乙烯薄膜015093070000016000011100沥青防水卷层5093113100053800608100水泥沙袋层2009311370021510244100沥青珍珠岩板150012228125285100钢筋混凝土板1201741720006781186100屋面各层之和37014075153层面热阻RORIRRE1567K/W屋面传热系统K0638W/K07表2坡屋面各层材料名称厚度MM导热系数蓄热系统S热阻道R热惰性指标D修整系数简瓦1011612560008620108100细石混凝土3511515360023180386100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500042036119050429100沥青防水卷材509311310005380061100水泥砂浆1509311370016130183100钢筋混凝土板1201741720006891186100屋面各层之和370131272323屋面热阴R0RIRRE1473K/W屋面传热系统K0679W/K07表3外墙各层材料名称厚度MM导热系数蓄热系统S热阻道R热惰性指标D修整系数墙面砖1011612560008620108100聚合物抗裂砂浆508710750057500618100聚苯颗粒保温浆料400059096406780654100钢板混凝土梁柱、加气混煤灰砌块250(200)174(022)1720(343)0144090924173118100水泥石灰沙浆20087107500230247100墙面各层沙浆3252750859162435424189墙面热阻R0RIRRE10191784K/W墙面传热系统K09810561W/K10623电气节能设计6231采用节能光源,并采用高效灯具以提高效率。6232气体放电灯采用电容器补偿使其功率因素达到09以上。6233采用低压静电电容器补偿方式,变压器低压侧补偿到095以上。7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评价71环境保护根据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对项目建设期间及建成以后可能造成的主要污染进行治理,以保证主要污染物及污染源均控制在国家有关排放标准以内。711编制依据及标准根据国务院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的内容和要求,采用以下标准711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7112污染综合排放标准(GB30781996一级标准);711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域水质标准);711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二类标准);7115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7116建筑施工场办噪声限值(GB1252390)。712环境影响分析7121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建设期主要为施工噪音、粉尘、用水、排水对环境的影响。7122营运期间环境影响分析大气环境影响分析该项目在营运期中,无大气污染排放,对大气环境无影响。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该项目营运期间所排污水主要是生活污水,通过化粪池处理后,经设计院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帮项目对地表水环境无影响。噪声环境影响该项目在营运期基本无噪声排放,对周边环境无影响。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该项目营运期间因体废物主要来源于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均采用分类收集,塑料袋装封,每天定时由环境卫生部门转运至市场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因此,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713环境保护措施加强对施工期间的扬尘和噪音管理,尽量减少夜间施工,对噪声较大的机械设备,应采用消音装置和隔音等措施,避免噪声夜间扰民。对易起尘的物料实行库内堆放或加盖蓬布,定期清扫施工现场,采用洒水、封闭式管理,减少工地和道路的扬尘污染。生活污水通过化粪池处理后,经城市福利院光荣院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生活垃圾采用分类收集,塑料袋封装,每天定时由环卫部门垃圾车运走。室内环境污染,主要来自装饰材料,建议采用A类无机非金属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内装修必须采用EI类人造木板。严禁采用沥青防腐蚀。714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结论7141拟建工程所在地环境幽雅,交通便利,大气环境质量符合GB3095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类标准;噪声环境符合GB3096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二类标准;地表水质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域水质标准,综合分析,对建设场地周围环境质量没有负面影响。7142拟建项目区内水、电、通信等配套设施齐全,污染源较少,污染物排放量较低。7143虽然该项目施工期较短,但仍然要特别注意施工期的环境保护工作。项目施工期主要污染源为粉尘和噪声污染。按本报告提出的治理措施进行治理后,可以大幅度降低施工期粉尘和噪声污染,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7144该项目营运期主要污染源为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按治理措施处理后,出水污染物浓度均可达到GB89781996污染综合排放标准一极排放标准,不会对受纳水体环境造成影响;因体废物主要是生活垃圾,按治理措施处理后,对周围环境没有负面影响。综上所述,某县城市福利院、光荣院在全面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前提下,只要加强管理,各污染物排放均能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明显影响,该建设项目可以在拟定场址实施。72水土保持评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有关规定,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必须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有关要求,对水土保持作如下简要分析。该项目场址位于某县城文教区某路南侧,属淮阳山字型构造西翼反射弧砥住黄陵背斜核部。区域大面积山露的基岩为前震旦系花岗岩岩类,地形较平坦,无断裂构造,无不良地质影响,地下水不发育,只需对场地平整后,即可进行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建设。场地平整总面积12098,土石方开挖量较大,可能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措施建议对建设期开挖土石未填充完的弃土、弃石及建筑废料运送到市政管理部门指定的位置堆放。根据楼房布局,设计雨水地下排水管、渠道。按照国家标准,对建筑空地进行绿化,绿化面积不得低于总面积的25。8劳动安全卫生消防本章对项目建设期的劳动安全、卫生和消防进行论证评价,对项目使用期的安全防护和消防安全也提出详尽的措施。81劳动安全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及有关规定进行设计。811项目建设期的安全要素财物安全、生命安全、质量安全。财物安全涉及建筑材料、设备设施、工程资金、工程合同、财务账簿凭证及招标等文件。生命安全涉及现场施工安全、用电安全、机械操作安全、高空作业安全、后勤服务安全。质量安全涉及建筑材料标准、设计标准和施工技术标准。812措施建议业主和施工企业、监理人员、项目管理部门要树立“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观念,严格安全管理。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事故控制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采取行之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强化安全监管。做到业主负责,专人专管,各尽其责,层层把关,文明施工,谨慎作业,确保施工现场安全。此外,强化宣传教育和执法力度,规范建筑工人的行为;非施工人员严禁进入施工区,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对于噪音超标的设备,采用隔离、减震等措施,保证其噪音值达到劳动部门要求,并对上述操作工人辅以防护工具,确保工人身体健康。供电安全。根据要求,用电负荷确定为三级负荷。综合考虑安全和电力设备经济运行等因素,拟建一配电室,位于负荷中心,配电室由主变器加低压配电室组成。安装防雷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30欧,变电房变压器中性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82卫生措施821根据国家食品卫生法有关规定和要求,建立健全企业各项卫生管理制度,确保项目施工人员食品卫生安全。822施工人员应注重施工现场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