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不断的提高,电话已经几乎成为每个家庭必备的通讯工具。本课题旨在讨论,如何通过为普通的电话设计添加一个简单的装置,使其具有防盗和报警的双重功能。该装置主要围绕存储拨号芯片MC145412P展开设计,由延时电路,自动控制电路,红外感应电路,语音电路,以及电源电路等外围电路完成相应的功能以实现整体实际目标。该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家庭或其他监控的场合,在有警情发生时及时通过电话线向主人或警力报警。它具有外形小巧,使用方便,可靠等优点。关键词电话;报警;双音频;多谐振荡器ABSTRACTALONGWITHOURPEOPLESLIVINGCONDITIONBECOMINGMUCHBETTERTHANBEFORE,ALMOSTEVERYFAMILYHASOWNEDATELEPHONEASANECESSARYCOMMUNICATIONTOOLTHISSUBJECTAIMSATHOWTODESIGNASIMPLEDEVICEFORAGENERALLYUSEDTELEPHONE,WHICHFIVESALARMWHENITMEETSOCCASIONALSTEALORDACOITYTHEMAINFUNCTIONOFTHISDEVICEISFINISHEDBYTHECHIP“MC145412P”,OTHERAREACCOMPLISHEDBYTIMINGDELAYCIRCUIT,AUTOCONTROLCIRCUIT,INFRAREDSENSORCIRCUITVOICEPROCESSINGCIRCUITANDSOONALLTHESECIRCUITSCANDOTHEIRJOBSTOMAKETHEAIMOFTHEWHOLEDESIGNBECOMETRUETHISDEVICECANBEWIDELYUSEDINFAMILYANDANYOTHERPOSITIONSTHATNEEDMONITORING,WHICHCANGIVEALARMTOTHEHOSTORPOLICEWHENSOMETHINGUNUSUALHAPPENINGTHEADVANTAGEOFTHISDEVICEISSMART,CONVENIENT,CREDIBLEANDSOONKEYWORDSTELEPHONEALARMDTMFMULTIVIBATATOR目录前言11课题分析211任务书要求212方案论证2121方案提出及准备2122方案选择32系统设计821设计思路822工作原理阐述93芯片介绍1031MC145412P介绍1032CD4017介绍1233555集成电路介绍1334CD4011介绍144具体电路设计及分析1541红外线感应电路的设计1542多谐振荡电路的设计1643计数器及延时电路的设计1744存储拨号电路的设计1945自动控制电路的设计2046语音报警电路的设计2147电源电路的设计225电路的安装调试2351电路的分部调试及解决方案23511电源部分调试23512红外线部分调试23513多谐振荡部分调试24514计数器及延时电路调试24515存储拨号部分调试24516自动控制及语音部分调试2552电路的总体调试256系统性能及社会经济效益分析2861系统的性能2862安装及使用说明2863社会经济效益分析287结论308结束语31参考文献32附录电路图33附录元器件清单34前言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话机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普及的通讯工具走入广大家庭。尤其在城市中几乎已经达到了每户拥有一部电话的高普及率。如此高的普及率,使得利用电话机完成家庭、单位以及其他一些需要监控场合的防盗报警工作为可能。之所以利用电话系统来实现报警信息的传输,是因为它有以下几个优点电话普及率高,节省搭设专用报警线路的开销,简化安装。传输距离远,报警对象随机应变,随心所欲。具有较好的隐蔽性,稳定可靠,不易被破坏。能够实现实时监控,时效性强。目前,世界各国已经设立了各自的报警专线,比如我国的“110“等。但从发现警情到拨号报警,再到警情接受整个过程均要由人工完成。这就使得整个报警过程存在很大的时间和地点的局限性。目前市场上已经设计出带有自动拨号报警功能的报警器,但大多无语音提示功能,即便有此功能的产品,价格也要在三四百元左右,不容易被一般家庭所接受。这个课题的设计目标就是要利用电话这个普及的通讯完成从发现盗情到拨号报警这两个过程的无人化,减少盗情报警的局限性,增加报警的及时性和可靠性,以简单、实用的设计方案达到上述功能要求。全文共分为8章,所涉及的内容包括课题分析、方案论证、系统设计、电路安装调试、系统性能及社会经济效益分析等等。1课题分析11任务书要求题目盗情报警电话装置的设计内容设计并安装制作盗情报警电话装置。一旦发生警情,该装置能立即向指定的监视电话机(主人的办公室电话或110报警电话)用语言报出盗情及发案地点,以便采取相应措施。要求通过查阅有关资料,确定设计方案。熟悉工作原理,并根据设计方案制作该装置。通过实际测试和实验达到报警的目的。验证该装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12方案论证121方案提出及准备预设计一个通过电话线传输报警信息的装置,首先应考虑该装置的应用平台及媒质。本装置是通过向电话程控交换机发射双音频信号(DTMF),在交换机接通对方电话的同时,将语音信号耦合到电话线路中去,以完成拨号报警的目的。所谓双音频信号,就是电话号码中的每一位数字由两个单音频来表征,这样从09要用一系列单音频,以区别每一位数字。DTMF信号送出的是两个正弦信号的复合波形,交换机只有同时收到两个正弦信号的复合波形,交换机只有同时收到两个规定的频率组合才有效,否则无效。这就大大提高了抗干扰性和可靠性。为了避免交换机的误判,邮电部门对频率的偏差做了规定,不允许偏离18,对电平的规定各国也不尽相同,但相差很小。我国规定为高频区的频率电平73DB低频区的频率电平93DB对于这些规定,在设计中要给与一定的考虑。在硬件的选用上,要注意可靠性,兼顾实用性。对所涉及到的低频、高频、脉冲及其它相关知识,应予以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争取用更低的成本,更高的质量完成设计目标。122方案选择通过对大量相关资料的查阅,得到有关电话机类防盗报警装置设计方法若干。现从中选取几种可以借鉴的方案,加以比较,以期找出最好的实现方法。方案大体如下方案一整个设计主要由警情触发、报警信号检测、时序分配、摘机控制自动拨号和语音电路组成如图11。报警信号检测时序分配摘机控制自动拨号语音电路L1图11方案一原理图报警线采用磁铁和干簧管组成,只要磁铁和干簧管分离,即可发出报警信号。报警信号检测由两个“555”IC1、IC2和报警线组成。ICI作为电平鉴别,使得无警情时的IC2置位,开始按6秒一个周期的速度输出脉冲。该脉冲加到时序分配器的输入“CP”上。时序分配第一个脉冲输入时,完成自动摘机工作6秒后,第二个脉冲输入,自动拨号电路将预先存储的号码发往程控交换机;以后第五到第九个脉冲陆续输入。启动录音机或报警声产生电路,发出报警信号第十个脉冲后自动挂机,关闭报警信号检测。这部分是整个电路工作的控制核心。L2摘机控制通过三极管导通与否控制继电器的通断进而控制摘、挂机。当第一个时钟脉冲输入时序分配器时,自动摘机;当第十个脉冲输入时挂机。自动拨号核心是电话机专用脉冲拨号集成电路,可存储20位密码。它和拔号键盘,两个控制导通的三极管组成自动拔号电路。当第二个时钟脉冲输入时序分配器、此部分工作发送号码的时间约为18秒左右。语音电路启动时,通过耦合变压器向被拨号方发出语音报警,报警时间约为30秒。评析整个电路能够基本完成所需功能,且生产成本较低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警情触发装置采用磁铁和干簧管。这不但容易被盗贼察觉,而且给安装带来不便,影响用的灵活性由于两个“555“工作时的功耗相对较大,因此整个电路比较耗能最主要的缺点还是因为该装置采用的是脉冲拨号方式,使得报警过程时间延长,降低了时效性,且抗干扰能力较差脉冲式拨号容易造成误拨。方案二整体设计由语言处理器T6668,忙音解调电路。脉冲鉴别电路,电话自动拔号电路组成。电路原理方框图如图12。T6668语言处理电路信号放大解调电路脉冲鉴别电路自动拨号电路传感器S电话机K电话输入图12方案二原理图电话自动拨号电路电话拨号电控制电话模拟摘机,电话号码发送和报警完毕挂机。当传感器接成短路报警状态时,报警信号输入,经单稳态电路延时,使重拨和地址键接通,将预先存储的号码拨出。若对方电话占线忙音,经忙音判别电路判别以后,控制重拨继电器工作,重复上述拨号动作,直至拨通。当报警信号输入时,电话线与报警器的继电器接通,完成电话信号和语言信号发送。忙音解调电路准确的判别忙音信号是电话自动拨通的关键。为判别忙音信号,采用两级解调器。第十级解调输出450HZ拨号音,第二级解调出035HZ信号,当电话信号为忙音时,第二级8管脚输出低电平,控制拨号。脉冲鉴别电路增加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经解调器输出后,信号输入脉冲鉴别电路。电路中T1为预先设置基准脉冲宽度,调节这个时间常数,使得识别输入信号的宽度大于所设定值时才有输出。T2是用来控制输出脉冲宽度的。电话线有忙音时,在对输入信号宽度进行比较后,使重拨继电器工作,达到重新拨号的目的。若再次遇到忙音,重复上述工作过程。电路延时时间约20秒,即在电话拨通时,第一次回铃音响过后,语言电路放音20秒,若对方还未听清内容,放下听筒,此时电话传来是忙音信号,电路重新进行工作,拨号以后再放音,直至警情解除。T6668语言处理器它采用了T6668的最小系统。内设一片存储器41258,为降低量化噪声,提高语言音质,采样比特率选择为最高档32K,选用640KHZ晶振,录放间约10秒,可满足使用要求。评析该电路能很好的完成各项性能指标,特别是在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方面由于有了脉冲鉴别电路,使得该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大大加强,各部分工作的时间也有了较准确的保证。其使用的T6668语音处理器亦使得该装置在语音报警方面较第一方案有了长足的进步。美中不足的是,首先,它要求报警用的电话必须使用多功能脉冲按键电话机,且带有免提通话和号码存储功能。这样,某些没有上述功能的电话机就不能实现报警功能,无形中提高了对电话机的要求,不利于推广。其次,语音芯片T6668采用的60脚扁平塑料封装,在实验中极不易进行焊接调试。再次,由于采用一些价格较贵的芯片,如T6668市场价格在70元左右,使得整体设计成本大大提高。方案三此方案,按照基本的逻辑电路设计,将完成警情感知、警情发送、语音发送的各部分电路按思维顺序连接起来,加以一些逻辑控制,完成相关要求。它主要由红外感应电路、多谐振荡产生电路、计数延时电路、存储拨号电路、报警电路语音电路、电源电路组成。设计核心是MC145412P芯片。其原理方框图如图13计数延时电路DTMF存储拨号电路多谐振荡电路报警语音电路红外感应电路电源电路传感器电话线图13方案三原理图电源电路采用电话线上的60V左右的电压给整个电路供电,电话线路L1,L2馈入电压经电桥换向,稳压管稳压,电容滤波后输出约6V直流电压供各芯片工作。红外感应电路主要由一个人体热释红外线控头和两个级联三极管组成。在无警情时,该电路无信号输出;一旦警情发生,该电路的输出启动后面的多谐振荡电路产生振荡。多谐振荡电路以“555”为核心组成多谐振荡器,利用定时电容上的电压变化自行改变输出状态,形成周期约为4秒的多谐振荡信号。为整个延时电路提供基准时钟脉冲。计数延时电路设计核心是CD4017环形计数器。遇警情时,信号经过4017与若干与非门组成的延时电路后,控制后面的存储拨号电路。DTMF存储拨号电路是整个设计方案的核心,其它电路均围绕此电路进行设计,完成相应的辅助功能。它的主要功能是在没有警情时,将欲拨的号码存入储拨号芯片中,待警情发生时能够通过电话线路将所存号码发往程控交换机,达到拨号报警的目的。语音报警电路当被呼叫方接听电话时,自动将预先录制好的语音通过电话线路传给对方,达到报警目的。这部分电路可以使用集成的一次性存储芯片,也可以使用可反复录放的语音芯片。评析该设计能较好的完成设计要求。由于使用的是双音频拨号方式,所以电路有较好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使用的热释红外探头,能够方便灵活的安装在所需的地方,为使用带来了方便。由于使用了MC145412P这个带存储和拔号功能的芯片,使得该装置对电话机的要求大大降低。该电路设计简单,布局合理,设计和生产成本低,易于推广。综上所述,经过对性能指标,实用性,可靠性能和经济效益等诸多因素的综合考虑。第三种方案有很强的可实现和可操作性,并且能较好的完成毕业的任务要求,因此,我选择实施这套设计方案。2系统设计21设计思路设计目标要求实现对警情的感知,并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向程控交换机发送预先存储的号码。对方接通电话后,即可听到报警语音,达到拨号报警的目的。根据上述要求,为了使整个装置在遇到警情时能够迅速,准确的反应,且方便安装,该设计的警情探盗电路选择由热释红外线探头和一个级联电路组成。无警情时,红外探头的D,S端呈高阻态,此时无信号输出。警情出现时,D,S端短路,级联三极管导通启动后面电路工作。考虑到使用者可能不小心触发了警情感应装置而产生误报,在设计中必须为用户留出必要的纠错时间。在控制报警时间的电路设计中,需要用一个产生基准时钟脉冲和实现延时控制的电路来完成上述功能。方案中“555“芯片,十进制环形计数器和一些用于逻辑控制的与非门组成了脉冲产生和延时控制电路。在警情被触发后的第116秒重新占线,并在此后44秒拨号警。由于使用的音频拨号,拨号速度很快。因此拨号时间控制在36秒内即可。这样就实现了对存储拨号芯片工作时间的控制。为了实现将预先存储的报警号码及时准确的发送到程控交换机,且减少中间出现差错的可能性。存储拨号电路采用电话机中常用的,带有存号和自动重拨功能的MC145412P集成芯片,它也是整个方案的设计核心。它的2脚,12脚,16脚电压直接受前面延时电路输出状态的控制并决定了该部分的工作时间和工作状态。当然,在把预先存储的号码发射出去之前,要有一个自动控制摘挂机的电路,实现对摘挂机状态的自动调整。设计时采用两个级联的三极管,和一个用于判定工作状态的LED完成上述功能。最后添加一个语音电路,让它在摘机状态时获得工作电源,将语音信号耦合到电话线中,实现用语音报警的功能。由于该装置直接与电话线相连。设计时,电源部分最好启用电话线上的60V直流电压,通过极性保护稳压管稳压后,向各部分电路提供合适的工作电压。这样做既简化了设汁,又可以节省电能,可谓一举两得。设计中还需考虑到系统的抗干扰性和可靠性。为了避免交换机的误判,必须将频率的偏差控制在18,频率电平的偏差也不得超过高频区7土3DB,低频区93DB的标准。22工作原理阐述电路主要由电源电路、红外线感应电路、多谐振荡电路、计数延时电路、脉冲/双音频存储拨号电路、自动控制电路、报警电路语音电路等组成。功能模块图见(图13)电路原理图见图附录I。电源电路由若干个稳压管和二极管组成。电话线路L1、L2馈入电压经换向,稳压和电容滤波,输出约为6V的直流电压供整机用电。当电路处于警戒状态时,因热释红外线探测器没有摄取到人体发出的红外线,红外感应电路没有工作,由于该电路的输出最终控制后面多谐振荡电路的工作状态,因此,此时多谐振荡电路无法产生振荡脉冲。又由于脉冲输出到计数器时钟脉冲输入端,因此计数器也无计数输出。与之相连的拨号芯片的12脚摘挂机状态选择端也为高电平,电话处于挂机状态,没有双音频信号输出。这时,自动控制电路负责占线的两个三极管也因没有偏流而无法导通。报警指示灯呈熄灭状态。语音芯片因无工作电压而不产生语音信号。如果有人不通过专用钥匙开门而闯入室内,将导通探测器内D,S两端,电源直接通过短路线向电容充电,当达到一定电压时,两个级联的三极管导通,输出信号使得多谐振荡电路强制复位状态被解除,并开始工作。输出的脉冲方波经与非门整形后,即为计数脉冲输入计数器的CP端。计数器部分开始工作。它与后面的非门组成的电路形成信号延迟,控制存储拨号电路处于摘机状态,该电路随后将预先存储号码以双音频方式耦合到电话线中。同时,由于存储拨号芯片的12脚经与非门与自动控制电路中的三极管基极相连,使得两个级联的三极管导通,表示电话线路被占用。LED灯发光,语音电路因获得工作电压开始工作,信号经三极管放大后通过电容耦合到电话线中,对方摘机后即可听到报警语音。关于芯片介绍请见第4章,关于具体电路的设计与分析请见第5章。3芯片介绍31MC145412P介绍(1)概述MC145412P是硅栅单片CMOS集成电路,用于电话机中把键盘输入数据转换成脉冲或双音频(DTMF)信号。采用标准的18引脚塑料双列直插式外形封装。其管脚图如图31所示图31MC145412管脚图(2)集成电路的主要技术特点该集成电路可以和34或44键盘接口,允许使用7中取2或8中取2操作,或形成A形键盘。在双音多频与脉冲(10PPS和20PPS)拨号方式之间的变换使用单引脚。使用了硅栅CMOS技术,工作电源电压为1755V,低功耗。(3)集成电路内部电路结构图,如图32所示。图32内部结构框图(4)管脚功能说明VDD,VSS(管脚1,6)集成电路的直流电源引脚。MS(管脚10)用来选择工作方式。用来选择DTMF工作方式和脉冲拔号方式。DTMF方式的工作频率是10PPS脉冲拨号方式,开路时选择10PPS脉拨号方式,接VSS时选择DTMF拨号。OH(管脚12)摘,挂机。这个管脚接至VDD时,电路处于挂机状态,而接入VSS时就处于摘机状态。当处于挂机状态时,重拨存储器可以编程但无拔号输出。DTMFOUT管脚18多音频信号输出端。当MS引脚接VSS时,如有键按下,DTMFOUT引脚输出与键盘所按下键的行列相对应的音频信号。当输出双音频时,此引线直流偏置电压为VDDVSS/2。DTMFOUT引脚为漏极开路输出,需外接上拉电阻到VDD,这个上拉电阻一定要满足加到这个引脚负载上的反馈网络瞬时电流的要求。OSCINOSCOUT管脚8,9振荡器输入、输出端。使用的晶振基准频率协3579545MHZ,晶体振荡器的偏置由芯片内部电阻和电容来实现,芯片外只需接一晶振。COL1COL4,ROW1ROW4管脚3,4,5,2,16,15,14,13键盘输入端。当单行与单列相连,或单行与单列同时接至VSS时,键输入有效。当引出端“2“接至VDD时,即构成34键盘方式。32CD4017介绍CD4017是一种典型的十进制计数器/脉冲分配器,其管脚图,如图33所示。图334017管脚排列表314017功能表CD4017可以由CP上升沿触发,可以由EN下降沿触发,具体功能状态见表31。时序图见图34。它具有工作速度快、译码输出无毛刺、级联方便等优点,应用较广。图344017时序图33555集成电路介绍555可以大量应用于电子控制、电子检测、仪器仪表、家用电器、音响报警电子玩具等诸多方面。管脚图如图35所示。图35555管脚图图35555管脚图可用作振荡器、锯齿波生产器、脉冲发生器、延时发生器、定时器、方波发生器、单稳态触发振荡器、双稳态多谐振荡器、自由多谐振荡器、脉宽调制器、脉位调制器等等。它具有应用范围广,定时精度高,带负载能力强等优点。34CD4011介绍CD4011是典型的四二输入与非门,其逻辑引脚图如图36所示。图364011管脚图图35CD40114具体电路设计及分析在前两章中,我们已经整体的介绍了整个电路的总体设计思路,并描述了几个在电路设计中起到重要作用的集成芯片。下面,具体阐述各部分电路的具体设计方法41红外线感应电路的设计这部分电路主要由P2288(人体热释红外线传感器),三极管级联电路和一个逻辑非门组成。非门的输出接后面多谐振荡电路。具体电路如图41所示。图41红外线感应电路图42P2288内部结构这部分电路的主要功能就是探盗,即在警情发生时能够及时准确的将控制信号传输到下一级电路,控制后面多谐振荡电路的工作状态。红外线探头P2288由两个晶振,一个电阻和一个场效应管组成(如图42)当电路处于待警状态时,P2288窗口内并未接收到人体的热释红外线,因此它的D,S间呈高阻态,T1,T2因无偏流均处于截止状态,电源电压直接加到与非门的输入端,因此“1”端输出低电平。由于此端连接到多谐振荡电路中555的复位端,因此555被强制复位而不起振,导致后面的电路均不能工作。如果有人不通过专用钥匙开门而进入室内,P2288就会将接收到人体热释红外线转化成电信号,使场效应管的D,S端输出低阻抗,电源向C1充电,很快导致T1,T2导通。T2导通后,与非门输出端“1”就变为高电平,后电路强制复位被解除,开始产生多谐振荡。42多谐振荡电路的设计该部分电路主要功能是为计数延时电路提供基准时钟脉冲。它是通过多谐振荡电路中的一个定时电容C2,进行充放电变化来实现的。具体的电路原理图如图43所示。图43无稳态多谐振荡电路当加上VDD电压以后,由于C2上端电压不能突变,故555处于置位状态,输出端(3脚)呈高电平“1”,而内部的放电管VT1截止,C2通过R4,R5对其充电,2脚电位随C2上端电压的升高呈指数上升,如波形图44所示。当C2上的电压随时间增加,达到2/3VDD阀值电平(6脚)时,上比较器A1翻转,使RS触发器置位,经缓冲级倒相,输出V0呈低电平“0”,此时,放电管VT1饱和导通,C2上的电荷经R5至VT1管放电。当C2放电使其电压降至1/3VDD触发电平(2脚)时,比较器A2翻转,RS触发器复位,经倒相后,使输出端(3脚)呈高电平“1”。以上过程重复出现,形成无稳多谐振荡。由上面的分析过程不难看出,输出脉冲的持续时间T1就是C2上的电压从1/3VDD充电到2/3VDD所需的时间,故C2两端电压的变化规律为UCTVDD1ETR4R5C21/3VDDET/R4R5C2设1R4R5C2,则上式简化为UCTVDD(12/3ET/1)从上式中求得T11LN1/2069321一般简写为T10693R4R5C2电路的间歇期T2就是C2两端的电压从2/3VDD到1/3VDD所需时间,即UC(T)2/3VDDET/R5C2从上述中求得T2,并设2R5C2,则T22LN1/2069322图44波形图一般简写为T20693R5C2电路的振荡周期T为TT1T20693120693R52R5C24S电路产生的脉冲频率为F1/T025HZ输出波形的占空比D为DT1/TR4R590,即整个周期内“1”所占时间约为T140936S“0”所占时间约为T204S由上面有关公式推导,不难得出以下结论振荡周期与电源电压无关,而取决于充电和放电的总时间常数,即仅与R4,R5和C2有关。振荡波的占空比与C2的大小无关,而仅与R4,R5的大小、比值有关。43计数器及延时电路的设计该部分电路主要由环形计数器CD4017和若干与非门组成,实现对后面存储拨号电路的控制,如图45示图45计数延时电路本电路采用4017上升沿触发方式,计数脉冲由CP输入,其中计数脉冲在输入前由与非门来对其整形,而控制信号则由红外线感应电路输入。无警情时,计数器的复位端第15脚(高电平有效)因被置为高电平而静置在复零状态,不产生计数输出。与非门3此时输出高电平,导致MC145412P第12脚也为高电平,故处于挂机状态,没有双音频信号输出。与非门4输出高电平,经与非门5反相变为低电平。因此与之相连的两三极管T3,T4截止,导致没有号码拨出。遇到警情时,计数器的复位端第15脚被置为低电平,555输出的方波经与非门1整形、倒相后,从计数器的14脚输入,计数器开始计数。与非门3的输出变为低电平,则与之相连的MC145412的12脚也为低电平,此时处于摘机状态。过一小段时间后,与非门5输出高电平,导致T3,T4导通,则MC145412P的2,16脚变为低电平,它的第18脚输出预先存储的电话号码,从而完成对拨号芯片的延时控制。具体的控制时序为从发现警情开始,为防止无意中触动报警器产生误报,延时部分设定了16秒的纠正误报时间。该装置从116秒左右开始重新占线准备拨号,44秒后,即在16秒左右开始向程控交换机发送预先存储的电话号码。由于使用了双音频拨号方式,拨号速度较快,因此拨号时间控制在36秒以内完全可以满足要求。该部分电路工作的部分时序图,如图46所示。图46计数及延时电路时序图44存储拨号电路的设计该部分电路的主要功能是在遇到警情时,及时准确的将预先存储在其中的电话号码以双音频的方式发送到程控交换机,完成存储和自动拨号的功能。这部分电路是整个电路设计的核心,它是由MC14541P这个带有存储和重拨功能的集成芯片同键盘、三极管等器件组成的,如图47所示。图47存储拨号电路无警情时,芯片的第12脚因与前面延时电路的输出相连而呈高电平,此时装置处于挂机状态,无双音频信号输出。此时,若按下调校开关“S”,则12脚变为低电平,芯片模拟摘机。这时首先会有一个64MS的初始化周期,在此期间振荡器被激励,同时禁止键盘输入。在初始化过程中,2脚被扫描以便设置键盘方式。如果2脚输入为高电平(VDD),则拨号电路被置于34键盘方式,否则就选择44键盘上输入预存的号码。每按下一个按键后,振荡器开始工作,键入回弹的时间为32MS。在此期间,RAM和拨号输出18脚被禁止,方式选择线10脚被扫描以便决定拨号方式。按键回弹后,检查键盘输入并将其锁存入LNR存储器,最后为一个停止码。这一过程可一直持候到18位数字全部输入为止。若输入第19位数字,则溢出第一位数字并后跟一停止码。根据现有的电话号码使用位数来看,该芯片完全可以满足存储号码的需要。当号码存储完以后,再将“S“断开即可,整个存储过程结束。一旦警情发生,则MC145412P的12脚变为低电平,此时芯片模拟摘机,紧接着,后面的自动控制电路开始占用电话线,整个装置处于摘机状态。当红外感应装置工作16S后,与芯片2脚,16脚相连的三极管导通,导致2,16脚同时变为低电平。此时,MC145412P就读取内部号码存储器中预先存储过的最后一个号码,通过18脚输出,从而完成自动拨号的功能。45自动控制电路的设计该部分电路的主要功能就是在有警情出现时能够自动占用电话线路,并向语音电路提供工作电压。在没有警情的情况下,自动保持挂机状态。它主要是由两个极连的三极管和若干稳压管组成的。电路连接如图48所示。图48自动控制电路若无警情时,前面电路里中的MC145412P的12脚呈高电平,经与非门输入自动控制电路的2端,T6因得不到偏流而截止,进而使得T7也处于截止状态,报警指示灯不发光,1端亦无输出,后续的语音电路不工作。遇警情时,经整形后输入2端的电压呈高电平,这时T6导通,T7也因得到偏流而导通,报警指示灯亮起,1端电压被稳定在5V左右,经2200UF的电容滤波后向语音电路供电。检查电路时,可以通过发光二极管是否发光来确定电路工作与否和整个装置所处的状态。设计中应考虑到,当装置处于摘机状态时,流经电话线回路中的电流应大于30MA电信部门将电流低于30MA时的状态默认为挂机状态。假设摘机时的3OMA电流均流过电阻R1,且电话机摘机时的电压V话为10V。查阅相关资料可知T75401三极管是一个开关管,导通时C,E间压降小于03V,而发光LED的电压也要1V左右,因此要想让5LV稳压管稳压在5V左右,则开关管5401的E极电压VA应为6V左右,经计算可得R14V话一VA/30103(106/30103133由于摘机时的10V电压不足以使56V稳压管工作在反向击穿状态,因此大部分电流都流入了5401的E极,这里取IL30MA由5401的1可得I2I1/L110MA图中5401基极电压VBVA0753V则电阻RVBVSS/I2530/10103530再由三极管8050的2可得I3I2/2023MA又因为8050导通时B,E间电压约为07V,而输入端“2“是由与非门的输出端提供电压的,因此这里假设C点电压VC3V。于是得R12(VC07/I323/02310310K当然,在调试实际的电路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差,我们可以根据电路中的实际参数来对电路设计做出相应的调整。46语音报警电路的设计该部分电路图如图49所示。图49语音电路该部分设计核心是一个语音放集成芯片,也可采用带录放功能的集成芯片。此方案中使用的是一个可放一段乐曲的芯片来模拟报警。使用它时,最好是将自己手机或办公室的电话号码存储到拨号电路中,这样既可起到报警提示的作用,又防止了误报。如果预先存储的是110一类的电话号码,则此部分电路最好改用可录放的集成芯片。这部分电路的具体工作情况下在无警情发生时,前面的自动控制电路不工作,语音电路因得不到工作电压而无法工作,这时无语音输出。警情发生时,自动控制电路占线,同时输入端口“1”获得工作电压,语音芯片产生报警信号,通过三级管T放大后,经电容C4,由“2”端耦合到电话线中。被叫方一摘机就会听到报警声。47电源电路的设计该部分电路主要负责向整个电路提供合适的工作电压。因为该装置直接与电话线相连,所以整个系统所需电源均由电话线路提供。待机时,电话提供60V左右的直流电压。在摘机的情况下,提供约10V的直流电压。电话线路L1,L2馈入电压经换向,稳压和滤波后输出约6V左右的直流电压供整机用电。电桥换向及稳压电路如图410(A)(B)所示。A电桥馈入及极性保护B稳压管工作电路图410电源电路电桥起到极性保护的作用。程控交换机发来的信号可以通过电桥顺利的进入电路中,而电路中发出的双音频和语音报警信号,又可经电桥换向耦合到电话线路中。设计方案中直接采用电话线上的60V电压经稳压管稳压后给电路供电,这主要是为了节省能源,方便使用。若所提供的电能不能抵消电路的功耗,亦可采用外接独立电源直接供电的办法。L1L24输入RX输出DWX3125电路的安装调试51电路的分部调试及解决方案电路整体方案设计验证完毕之后,即可开始进行分部的安装和调试,这样既有利于整体的焊接,又有利于在焊接过程中及时发现错误并予以改正。下面详细阐述各部分具体安装调试的过程,参见附录II。511电源部分调试之所以首先调试这一部分,是因为它是整个电路工作的前提保障,如果这部分工作不正常,那么其它电路就会出现错误。首先可将电桥接入电话线两端,测得其输出电压为51V左右,与设计初期时预定的60V电压有一定的差距。这是因为学校内部电话线只能提供51V的电压所致,与电桥无关。它对整个电路基本没有太大影响,只是自动控制部分的稳压管需换成稳压值略小些的(比如48V)即可。这样做既不会影响到T7三极管的导通,也不会影响到导通后的稳压值,因此可取。接下来,将若干稳压管串联合适的电阻,接到电桥的输出端,测得稳压后的各电压值均可达到要求,说明电源部分可以正常工作了。该部分调试完毕。512红外线部分调试该部分是整个装置的触发工作端,因此需要有较好的灵敏度和抗干扰性。P2288自身即具有较高的抗干扰性和灵敏度。调试该部分电路时,可首先模拟P2288没摄取到红外线时D,S间的高阻状态将开关断开即可实现,接VCC以后,测得此时T1,T2均不导通,F1的1,2脚因电源电压直接加到这两端呈高电平,经倒相,输出低电平。这时,如果将D,S短接,则三极管8050BE间电压为07V左右,证明T1,T2均已导通。此时,非门FL的3脚输出高电平。在该部分电路调试过程中并未出现问题,调试后电路时正常。513多谐振荡部分调试按照初步设计图连接好电路,由于设计中555接电源的管脚同音乐片IC6的电源端相连,即只有音乐片工作后555才能工作,所以模拟时先将8脚直接连接到VCC。为模拟红外感应部分不工作时的情况,先给555的4脚加低电平,这时555处于强制复位状态,3脚无脉冲输出,与之相连的非门F2输出高电平。当给555的4脚加高电平时,强制复位被解除,接示波器观察,3脚开始有脉冲方波输出。经前期计算,脉冲波周期应为4秒,频率为025HZ,因此通过示波器观察到的只是不明显的脉冲跳变。用数字万用表可相对明显的观察到输出电压按前期计算过的占空比在周期内进行规律变化。但实际测试中发现,产生的方波信号周期只有3秒左右。经查,555芯片没有损坏,那就很可能是和定时网络常数有关的R4,R5电阻或定时电容有关。测试后发现,R4,R5阻值并无差错,问题出在定时电容C上。它的标称值为47U,而实际只有36U左右,换上一个新的电容,电路即达到设计要求。该部分电路调试完毕。514计数器及延时电路调试按设计图连接好电路。该部分设计核心是十进制计数器4017,它的14脚是时钟脉冲输入端。调试过程中可用信号发生器发出方波信号进行模拟。15脚是复位端,高电平有效,即F3输出低电平时4017开始计数,调试时直接接到电源负极。观察4脚和7脚的输出波形,这两个脚分别是输出端Q2,Q3。首先,输入20HZ的方波信号,观察并比较Q2和Q3的输出波形。可以看到,当Q2端开始有脉冲输出后,Q3端也在下一个脉冲到来时出现方波脉冲,且此时Q2消失。二者在每十个脉冲周期内只出现一次,其它输出端口亦然。这样,计数器电路就能正常工作了。接下来,检查延时部分的两个非门F5和F7的输出,将信号发生器调到02HZ,则用数字万用表观察得F5开始输出低电平约20S后,F7开始输出高电平,证明延时部分工作基本正确,只等总体调试时再测试延时时间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即可。该部分电路调试完毕。515存储拨号部分调试这部分电路主要是由集成芯片MC145412P来完成相应功能的。将它的1脚接工作电压VCC。又由于使用的是双音频拨号方式,因此将选择方式端10脚接地。芯片的8,9脚接3579545MHZ的晶振。18脚就是双音频信号的输出端。值得一提的是,18脚是开漏输出,应将其外接上电阻到VCC。还有,芯片是否拨号取决于12,2,16脚,只有当它们均为低电平时,才有号码输出。调试时可将自制的模拟电话键盘接到芯片相应端口,用示波器观察18脚。当单独使12脚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按动键盘,随意的输入几个号码,而后将12脚恢复成高电平。隐时号码应己被写入芯片中。接下来,使12,16和2脚同时变为低电平,观察示波器,并没有双音频信号输出。经测试,其它各管脚的电压均正常,只有晶振两端电压很低,接示波器观察后怀疑晶振己损坏,换成新的再进行观察就有信号输出了,且波形出现次数符合号码输入的个数。这说明问题是由于晶振不能起振造成的。问题排除后,此部分工作正常。该部分调试完毕。516自动控制及语音部分调试电路接好后,先将F8的11脚置于低电平,以模拟挂机状态。此时T6和T7因无基极偏流均应截止,指示灯应不亮。但在实际调试过程中,指示灯却微微发亮,这说明有电流流过三极管T7,T7并不完全处于截止状态。经查,T6三极管的基极仍保持低电平,这说明T6应己处于截止状态,无法为T7提供偏流,于是怀疑三极管口是有轻微的损坏。更换新管后,上述现象消失,问题解决。当使非门内的两输入端接他时,工作指示灯立即亮起,这时测得三极管T7射极电压降为8V左右,与摘机时电话线提供电压基本相同。稳压管DW2稳压输出35V左右的电压,即语音芯片已经获得工作电压。拿起听筒,电话中并无音乐响起。经查,语音芯片的1,2端均已有35V左右的电压,所以怀疑是语音损坏。更换几个同型号的芯片按原来的方法接入电路后,仍听不到音乐声。于是,确定问题出在管脚接法上。重新查阅资料后,发现原资料供的电路连线图有错误,重新连线后,话筒中可听到音乐声,问题解决。该部分调试完毕。52电路的总体调试经过前期对各部分电路的单独调试,确定了各部分工作基本正常。下面将各部分电路连接起来,开始进行总体调试。按图连接好电路后详见附录I将装置连接到电话线中。此时工作指示灯不亮。再用数字表测电源电路所提供的电压值和各芯片的工作电压,均基本达到要求,可以开始进行实验。首先按下调校开关,此时工作指示灯亮起,用键盘输入“200”三位号码,然后松开调校开关,指示灯熄灭,这时号码应该已经被存储到MC145412P中了。短接一下P2288的D,S端(相当于遇到警情),此时,工作指示灯再次亮起,但等待12秒后仍不见指示灯重新闪亮,并且一直保持此状态,即装置一直未重新线,与装置并联的电话听筒中亦无音乐声和双音频拨号音。经分析,可能是多谐振荡电路未起振或是计数延时电路未工作的缘故。因为在前分部调试工作中,己经排除了电路中器件损坏和连接方法方面的错误,所以只需从各部分管脚电压下手查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即可。经查,当D,S端短接时,非门FL输出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555的复位端4脚也同时变为高电平,复位状态解除。但与音乐片1,2脚相连的8脚电压很快从4V变为19V,其它芯片的电源端也均为19V左右。所有芯片均不能工作。经询问指导教师和查阅相关资料后,得知主要原因是由555组成多谐振荡电路耗能较大,电话线提供的电流较小,不能满足电路的需要,于是对电源部分的设计方案做了一下修改。将由5LV稳压管为555的8脚供电改为8脚直接接VCC而后,将由62V稳压管向所有芯片提保工作电压改为直接由外接电压源供电可由三节15V干电池实现,重新触发警情后,多谐振荡电路和计数电路均可正常工作了。这其中由于我一时图方便,未将62V稳压管及其附属电路拆除,而直接将外加电源接到VCC和地两端,致使62V稳压管因无限流电阻而烧毁,串入电阻后,电路恢复正常。现在的问题是当警情触发后的11秒左右电路重新占线,而16秒后却听不到双音频信号的发送声音,用示波器观察MC145412P的18脚亦无信号输出口由于分部调试时已经确认,只要12,16和2脚均为低电平时,18脚就有双音频信号输出。同时,经测量发现,继非门F5于警情触发11秒左右输出约04秒的高电平以后,非门F7的输出也于16秒左右变为了高电平。这就证明了,问题出在先前没有测试过的与存储芯片2脚,16脚相连的三极管T3或T4上。经查,问题出在与F7输出端相连的结点虚焊上。重新连接后,即可从所筒听到拨号音。此时,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当芯片在电话中出现等待拨号音的时间范围内拨出号码后,并未得200电话系统的语音提示。这说明程控交换机并不能识别芯片发出双音频信号。经分析,可能是芯片发出的双音频信号频率超过了邮电部门规定的偏差应小于18的规定,或者是所发信号频率电平不符合高频区电平7士3DB或低频区电平9士3DB的要求。前者的可能性更小些,因为信号发出的频率是在集成芯片内部完成的,差错率较小。因此很可能是由于信号幅度衰减造成的。经同普通双音频电话发出的双音频信号比较后发现,由18脚发送到电话线中的信号确实有一些衰减。又由于18脚为漏极开路输出,因此,把该引脚的上拉电阻R7的阻值由原来的50变为100,使其满足加到这个引脚负载上的反馈网络瞬时电流的要求。再次调试时,就可以在听筒中听到200系统的提示音了。在调试这部分电路过程中,还出现过因键盘问芯片的行列扫描接口连接错误,导致拨出号码与预想号码不符的情况。这些错误给调试工作带来很大不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十定会加以注意和改正。至此,电路中所有出现过的问题均以解决,再经多次实验,电路仍工作正常。总体电路调试结束。6系统性能及社会经济效益分析61系统的性能经多次测试,在实际使用中,装置在无警情发生的情况下保持待机状态,这时可按下调校键进行预存号码输入,此时工作指示灯亮起,电话线路被占用。调校键回弹后,指示灯熄灭,号码存储完毕,系统恢复待机状态。警情发生时,工作指示灯立即亮起,装置于11秒左右重新占线,时间约04S,随后在16秒左右将预先存储的号码拨出,并将语音信号耦合到电话线路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订合同公证保全协议书
- 租车调车合同协议模板
- 综合岗位聘用合同范本
- 瓷砖库房转让合同范本
- 采购悬浮地板合同范本
- 租赁音响设备合同范本
- 门面租凭合同终止协议
- 软件系统合同协议模板
- 过户手写协议合同模板
- 软件项目意向合同范本
- 年产62万吨甲醇制烯烃(MTO)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 联通创新人才认证(解决方案)考试题库(附答案)
- 全成本管理探索与实践
- 电烙铁焊接技术培训
- ICU患者的早期活动
- 出纳课件 转账支票pptx
- TSZUAVIA 009.11-2019 多旋翼无人机系统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第11部分:淋雨试验
- ps6000自动化系统用户操作及问题处理培训
- 商务礼仪情景剧剧本范文(通用5篇)
- 2021年东台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某县干部周转宿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