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岸坡式进水口设计_第1页
水电站岸坡式进水口设计_第2页
水电站岸坡式进水口设计_第3页
水电站岸坡式进水口设计_第4页
水电站岸坡式进水口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FJD34040FJD水利水电工程技术设计阶段水电站岸坡式进水口设计大纲范本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信息网1998年12月2工程技术设计阶段水电站岸坡式进水口设计大纲主编单位主编单位总工程师参编单位主要编写人员软件开发单位软件编写人员勘测设计研究院年月3目次1引言42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43设计基本资料54进水口布置与比较125进水口水力计算156进水口结构设计167细部结构构造设计208原型观测、运行要求219专题研究2110工程量计算2211应提供的设计成果2241引言11工程概况水电站水利枢纽,位于省市(县),距市KM的河上。枢纽是以为主,兼有等综合利用效益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初步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于年月经审查通过。选定坝址为坝址,坝址控制流域面积KM2,总库容亿M3,最大坝高M。电站进水口设在,采用条有压引水隧洞作为发电引水建筑物。引水隧洞单条长分别为、M,直径M,引用流量M3/S。电站装机台MW的式机组,总装机容量MW,保证出力MW,年平均发电量KWH。枢纽由、等主要水工建筑物组成。12设计任务简述本大纲覆盖指所设计的引水建筑物的岸坡式进水口从拦污栅到进水口末端与发电或引水隧洞连接处止的设计。设计内容包含设计参数选择、进水口总体布置、水力计算、进水口结构及配筋计算、进水口入口段隧洞段一次及二次支护设计、细部结构设计、施工技术要求、工程量计算、施工期监测及运行期观测设计、以及其他辅助设施设计。13设计主要思想及应考虑的主要因素2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21有关本工程的文件1工程初步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2工程初步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文件;3工程专题试验报告;4工程其他有关文件。22主要设计规范1SDJ1278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和补充规定山区、丘陵区部分试行;2SDJ21787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平原、滨海部分试行;3SD30388水电站进水口设计规范(试行);4SD13484水工隧洞设计规范;提示假定本进水口布置于地形较缓、岩体较完整且稳定的水库岸坡,大部分地段围岩地质条件较好,进水口入口段隧洞段结构设计可参照有压隧洞设计,充分发挥围岩的承载能力,做到简化衬砌结构,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55SDJ20782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6SL6294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7SDJ1078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试行;8SDJ2078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试行;9SDJ5785水利水电地下工程锚喷支护施工技术规范;10SDJ21283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11SL4794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12SDJ208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13SDJ2178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及补充规定(试行);14SD14485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试行);15SL7495或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DL/T50139516SD13384水闸设计规范(试行);1788水规设字第8号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试行;18GBJ20483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9GBJ8685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20GBJ789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规范;21GBJ108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及其局部修订内容;22GBJ1785钢结构设计规范;23GBJ88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4GBJ118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3主要参考资料(1)水力计算手册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编;(2)水力学上、下册成都科技大学编;(3)灌区水工建筑物丛书涵洞、隧洞;(4)水电站进水口设计(杨欣先、李彦硕主编)1990版;(5)水工设计手册;(6)地下建筑物设计手册1993版;(7)铁路工程设计技术手册;(8喷射混凝土程良奎编著1990版;(9)铁路隧道新奥法指南1988版。3设计基本资料31工程等别与建筑物级别已有新标准DL50731997。范本是按SDJ2078编写的,如采用新标准DL/T50571996,有关内容应作相应修改。6根据本工程规模,按照SDJ1278,本工程属等工程,进水口为本工程之建筑,应按级建筑物设计。32气象资料321气温本进水口区气温情况如下(1)多年平均气温;(2)绝对最高气温;(3)绝对最低气温;(4)最低月平均气温;(5)最高月平均气温;(6)多年月平均气温,见表1。表1各月气温表单位月份123456789101112多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322水温本库区多年平均水温,极端最高水温,极端最低水温。各月水温见表2。表2各月水温表单位()月份123456789101112多年平均水温极端最高水温极端最低水温323风速与吹程1相应于洪水期多年平均最大风速M/S;2风的吹程KM。33设计洪水标准洪水标准及相应流量见表3。表3洪水标准及相应流量表项目洪水频率,入库洪峰流量,M3/S下泄流量,M3/S校核洪水设计洪水34水位和流量运行水位及引用流量见表4。表4运行水位及引用流量表名称水库水位,M引用流量,M3/S下游水位,M备注7校核洪水位设计洪水位正常蓄水位死水位初期发电水位最低运行水位检修水位35地震烈度1基本地震烈度度;2设计地震烈度度。36水库淤积和泥沙1进水口推移质粒径MM;2进水口推移质含量KG/M3;3进水口悬移质粒径MM;4进水口悬移质含量KG/M3;5泥沙淤积高程M;6淤沙内摩擦角;7淤沙浮容重KN/M3。37污物情况及冰情1污物来源;2污物种类;3污物数量;4漂浮规律;5冰期月;6冰盖最大厚度M;7流冰特征冰块厚度M;面积M2;流速M/S;流冰抗碎强度MPA;8冻土深度M。38拦污栅及清污机1拦污栅容许最大过栅流速M/S;2拦污栅设计情况水压差HSM;拦污栅校核情况水压差HXM;3每片拦污栅宽度BM;84栅条间距CM;栅条厚度MM;5拦污栅栅槽宽度M;栅槽深度M;6清污方式;7清污机布置高程M;轨距M;中心线桩号M;8清污机荷载轮压最大KN。39闸门及启闭机391闸门1工作闸门孔宽M;孔高M,工作闸门门槽宽M,门槽深M,门槽中心线桩号M;2检修闸门孔宽M;孔高M,检修闸门门槽宽M,门槽深M,门槽中心线桩号M;3事故闸门孔宽M,孔高M,事故闸门门槽宽M,门槽深M,门槽中心线桩号M。392启闭机室高程M393旁通管(或充水阀)直径M310地质资料3101区域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3102进水口区围岩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1进水口隧洞段沿线围岩分类及稳定评价、岩性、围岩物理力学指标、地应力、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及一次支护的措施,汇总见表5。表5隧洞围岩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汇总表岩体抗剪断强度围岩分类代表性剖面桩号分段长度围岩地质特征及段号隧洞埋深洞上地下水头单位弹性抗力系数K0坚固系数F结的构影面响对程围度岩地力应主力应及力洞方轴向与夹地角应岩体状态RQD岩体弹性模量E103岩体变形模量E0103岩体抗拉强度岩体抗压强度岩体泊松比TGC岩体容重岩体完整性能I岩石质量S岩体工程质量M水文地质条件渗透系数K类别名称建议施工支护措施MMMKN/M3MPAMPAMPAMPAMPAKN/M3M/D提示本节由地质专业提供,供进水口设计使用。提示1简述地形地貌、地层岩土性质、地质构造产状、有无有害气体等;2简述含水层的类型、地下水的化学性质、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沿线地表水与地下水动态等;3提供地下水的排堵措施,供设计参考。92基岩物理力学指标及混凝土/基岩抗剪(断)强度指标,见表6。表6基岩物理力学指标及混凝土/基岩抗剪(断)强度指标表抗剪断强度基岩岩性抗压强度MPA泊松比变形模量MPA承载力MPA抗剪强度FFCMPA备注3进水口边坡稳定性评价。4进水口区地应力资料。5枢纽平面地质图及洞线地质剖面图。3103进水口区地温及岩石热常数1地温梯度;2岩石热常数,见表7表7岩石热常数表岩石名称导热系数CJ/(MH)比热系数J/(KG)线胀系数13隧洞沿线地温。311材料特性及结构安全系数3111钢筋1钢筋设计强度及弹性模量,见表8表8钢筋设计强度及弹性模量表单位MPA钢筋种类符号钢筋受拉设计强度RG钢筋受压设计强度RG弹性模量E备注级钢筋(3号钢)24024021105级钢筋(16MN)直径28MM32032020105直径28MM34034020105级钢筋(25MN)380380201055号钢筋280280201052钢筋泊松比030。提示(1)分析是否存在软弱夹层;(2)提供各结构面产状及物理力学指标;(3)提供建筑物永久和临时开挖边坡。提示由地质专业根据区域地质和实测地应力资料,按隧洞桩号提供地应力值及方向。提示按桩号和埋深提供地温。103112钢材1钢材为钢;钢板为钢;2钢材设计强度及弹性模量,见表9表9钢材设计强度及弹性模量表单位MPA钢材号符号钢材受拉设计强度RG钢材受压拉设计强度RG弹性模量E备注级钢材(3号钢)A324024021105级钢材(16MN)16MN板厚MM32032020105板厚MM34034020105级钢材(25MN)25MN380380201055号钢材A5280280201053钢材泊松比030;4钢板强度指标及弹性模量,见表10表10钢板强度指标及弹性模量表钢材号钢板厚度,MM钢板屈服强度RG,MPA钢板极限强度RG,MPA弹性模量E105,MPA5钢板允许应力,见表11表11钢板允许应力表单位MPA埋管明管钢板钢号钢板厚MM荷载组合直管弯、锥管按明管校核直管弯、锥管基本特殊基本特殊6焊缝系数;7钢板泊桑比030;8线膨胀系数;9钢板抗外压失稳安全系数。3113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1混凝土标号;2混凝土容重24KN/M3;3钢筋混凝土容重25KN/M3;4混凝土设计强度及弹性模量,见表12;11表12混凝土设计强度及弹性模量表单位MPA项目符号混凝土标号混凝土标号CC15C20C25C30轴心抗压RA弯曲抗压RW抗拉RL抗裂RF弹性模量E5混凝土泊松比1/6;6强度安全系数,见表13;表13强度安全系数表荷载组合结构受力特征基本特殊按抗压强度计算的受压构件、局部承压混凝土按抗拉强度计算的受压、受弯、受拉构件轴心受压、偏心受压、局部承压、斜截面受剪、受扭构件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受弯、偏心受拉构件7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小偏心受拉构件抗裂安全系数;8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允许最大裂缝宽度MM;9混凝土抗渗标号;10混凝土抗冻标号;11混凝土与围岩粘结强度不得小于MPA;12混凝土热学常数导热系数CJ/(MH);比热系数J/(KG);线胀系数1。3114喷混凝土设计指标1喷混凝土标号;2喷混凝土容重KN/M3;3喷混凝土与围岩粘结强度不得低于MPA;4喷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见表14;表14喷混凝土设计强度及弹性模量表单位MPA项目符号喷混凝土标号喷混凝土标号CC15C20C25C30轴心抗压RA弯曲抗压RW抗拉RL12抗裂RF弹性模量E5喷混凝土泊松比;6强度及抗裂安全系数;7喷混凝土抗渗标号。3115钢纤维喷射混凝土设计指标1普通碳素钢纤维抗拉强度不低于MPA;2钢纤维直径为MM;3钢纤维长度为MM;4钢纤维的参量为混合料重的;5钢纤维喷射混凝土容重KN/M3。312水力计算参数1衬砌糙率1钢模混凝土衬砌N;NMAX;NMIN;2木模混凝土衬砌N;NMAX;NMIN;3喷混凝土衬砌N;NMAX;NMIN;4浆砌石衬砌N;NMAX;NMIN;5钢板衬砌N;NMAX;NMIN;6不衬砌N;NMAX;NMIN。2局部水头损失系数1拦污栅;2进水口;3闸门槽;4渐变段。313初设阶段进水口布置图1进水口布置图2其他专业布置图提示进水口布置图取自初步设计成果,其上部结构及设备初步设计阶段一般较为粗略,故应根据技术设计阶段中间成果,及时明确上部结构布置及作用荷载。134进水口布置与比较41进水口布置411进水口底板高程确定412进水口孔口尺寸确定413进水口入口段体型设计确定进水口入口段的长度、曲线型式。提示包括闸门槽二期混凝土及埋件图、启闭机及启闭机室布置图、旁通管(或旁通阀)布置图,以及拦污栅布置图等。提示此阶段应根据地形、地质等条件,需考虑电站最低运行水位下的最小淹没深度、防沙、防污、防冰等要求,以及工程是否要求分期发电、设计流量等,并应和金属结构、电气、建筑等专业配合,对初步设计提出的布置方案、进口设置高程、进口体型、孔口尺寸等进行复核、修改及优化。提示1进水口布置系在批准的初步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根据隧洞挂口地质条件及进水口布置条件,进一步结合地形、地质、防沙等实际情况,进行局部的调整与修正。2原则上应选择地质条件较好处作为隧洞挂口,并应便于进水口布置;进口流向应尽量与河道流向一致,使进水流态较平稳,以防水流边界急剧变化偏折,在进水口前形成回流或旋涡。3进行进水口布置修正时,应考虑下列条件1进水口应当满足枢纽总布置的要求;2应考虑隧洞进口沿线的岩性、产状、断层、节理等结构特征、地下水分布规律等因素,应尽可能避开对隧洞不利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区段(如地质构造有很大破坏、逸出气体、地下水渗流、坍塌和喀斯特等),避开具有不利卫生环境条件的区段(如坟墓、垃圾厂以及渗滤场地等);3进水口布置应尽量使洞线在平面布置上为直线型,使洞线为最短,工程量最小,满足洞内水流条件,且施工方便,便于机械化施工;4进水口宜选在地质构造简单、岩体完整稳定、岩石坚硬、上覆厚度大、水文地质条件有利以及施工方便的区段;5对要求布置两个或两个以上进水口的布置,隧洞轴线中心距应根据围岩地质条件,开挖施工机械和方法对围岩扰动的影响,原则上要求隧洞间岩柱厚度应大于23倍隧洞开挖直径。如岩柱厚度小于2倍隧洞开挖直径,应作专门论证。6洞口段主要以成洞条件考虑,承受荷载和防渗主要靠加强支护或灌浆措施。按成洞条件进洞,可大大减少明挖量,提前进洞,避免高边坡开挖,具有显著的经济意义,可采用较小的岩体覆盖厚度。应结合具体情况,综合分析研究确定。提示1进水口的高程应满足在最低水位下的运行要求。有压进水口还应满足最小淹没深度的要求,以不产生漏斗状吸气漩涡,且能保证引水管道顶部压力不小于002MPA为原则,但也不宜过深,以免增加金属结构和土建工程的造价。寒冷地区计算淹没深度时,还应考虑冰盖厚度的影响,冰盖下淹没深度不宜小于2M。2进水口底坎高程应在预计的河流泥沙、水库淤积高程以上,如不能满足此要求时,应设置冲砂孔,保证进水口“门前清”。应根据淤砂颗粒级配及冲砂孔泄量等确定冲砂漏斗范围,初步估算时可假设冲砂孔底坎为起坡点,两侧边坡为13左右。提示1参照SD30388及水工设计手册第七卷第三十一章第三节、水力计算手册第六篇第二章(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编)进行计算后确定。2为减少水头损失,工作闸门孔口面积宜为引水管截面积的1215倍,孔口高宽比也宜在1215之间,孔口宽度宜等于或略小于引水管道直径。检修孔口尺寸视进水口曲线布置而定。3对于多沙河流,应按照不磨蚀流速,确定检修闸门孔口尺寸。14414闸门段布置1闸门段布置于紧贴岸坡的地基上;2闸门段根据具体情况布置工作闸门、检修闸门或事故闸门;3确定闸门段长度。415充水阀设计42拦污栅布置421拦污栅道数选择422支承平台及封顶平台高程选择423清污设施布置43渐变段布置确定渐变段长度、渐变段截面变化规律。提示进口体型主要根据进水口布置方式以及引用流量决定。其长度在满足工程结构布置需要及进水可能允许的尺寸与水流顺畅条件下,原则上要求布置紧凑。必要时,可通过水工模型试验确定。为减少水头损失又便于施工,顶部和两侧可采用圆弧曲线,曲率半径分别取工作闸门孔口高度和孔宽的一半左右,底部通常可为平底或斜坡。一般顶部和两侧采用曲线如下(1)进口段的边界曲线,一般采用1/4椭园或园弧曲线。(2)进口段的顶板曲线,一般采用1/4椭园曲线。曲线方程为12BYAX提示考虑检修方便和结构要求选取,闸门段体形主要根据所采用的闸门、门槽型式以及结构的受力条件而决定。其长度取决于闸门及启闭设备运行与检修的需要,并考虑引水道检修通道要求。提示充水阀(或旁通管)截面积应根据充水容积、下游漏水量和充水时间要求确定,但不应大于通气截面积的02倍。提示通常设一道拦污栅,当清污频繁而又不宜停机清污时,可考虑设两道栅,或设备用栅。污物很多时还可设导污排等辅助设施。提示主要根据过栅流速要求(采用机械清污时,一般过栅流速控制在1M/S125M/S左右),确定拦污栅支承平台及封顶平台高程。为减小过栅流速并使水流平顺,支承平台高程可略低于进水口底坎高程。通常封顶平台高程也不宜高出死水位过多。提示根据清污方式(机械或人工)确定。1544通气孔1确定通气孔尺寸、面积。2确定通气孔布置通气孔上部和下部孔口高程、位置。45隧洞围岩覆盖厚度及隧洞间壁厚度1隧洞围岩最小覆盖厚度;2隧洞间壁厚度。5进水口水力计算51进水口水力计算1最小淹没深度确定;2水头损失计算;3引用流量计算。52通气孔面积计算提示1渐变段为将矩形断面(闸门段)变到园形断面(引水道),一般采用在四角加园角过渡。其长度一般为引水道直径的1520倍,收缩角一般不超过10,以68为宜。2为方便施工,渐变段高度、宽度及圆角半径通常可按线性变化设计。提示1通气和通气设施是压力引水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压力隧洞中,排水时需要补气,充水时需要排气。2目前,还无法对通气作出数字分析,只能根据试验和原形观测资料,由经验判断决定。前苏联规范规定风速不宜超过50M/S;美国规定风速不超过45M/S;我国一些工程的实测风速为10M/S30M/S,最大达80M/S;(3为避免引水道出现负压及气蚀现象,通气孔布置应遵循下述原则通气孔面积宜适当取大些,一般为引水道截面积的58;通气孔下部孔口应尽量靠近闸门。充水排气用的通气孔,应放在充水段的最高点;通气孔上部孔口高程应不被水淹没,必要时对孔口进行保护;通气孔上部孔口不可设在启闭机室内。(4)参照水利水电工程技术设计阶段发电或引水有压隧洞设计大纲范本有关要求进行。提示参照水利水电工程技术设计阶段发电或引水有压隧洞设计大纲范本有关要求进行。提示1参照SD30388附录四计算。2进水口最小淹没深度不应小于1M。1653管道充水时间计算6进水口结构设计提示参考水工设计手册第七卷第三十一章附录二计算。一般常用的方法有1最大需气量计算1我国一些明流隧洞的观测资料经验公式QA1020QW式中QA隧洞中需要的气流量;QW相应的需水流量。2原水电部十一工程局推荐的公式QA0015VWA12式中VW最大工作水头下闸门全开时闸门孔口的平均流速;A明流泄水隧洞的断面面积。3DL/T501395推荐公式QA009VWA式中符号意义同前。2建议的需气系数1美国陆军工程师兵团建议数据QA/QW003F1106式中最大需气系数;F佛劳德数,;V闸门流速,V2GH;H闸门全开时其后的收缩断面水深;H闸门孔口顶点至库水位的高差;G重力加速度。2罗马尼亚韦斯乃尔(WISNER)建议的数据0024F114式中符号意义同前。3韦斯乃尔对于闸门小开度时建议的公式0033F1163通气孔的风速在一般情况下,风速最好保持在20M/S40M/S左右,最大不宜超过60M/S(与溢洪道规范一致)。另外,为了避免发生空蚀或振动,闸门后的压降不宜超过15M20M,或负压不低于15M20M。GHVF/提示根据设计的充水方式(充水方式有在进水口闸室边墙混凝土中埋设旁通管;在进水口闸门上设置充水阀门;小开度提升进水口闸门充水),选用与充水方式相同的流量公式,计算管道充水时间。1761设计荷载确定及荷载组合611设计荷载确定(1)自重(A1)(2)设备重(A2)(3)静水压力(A3)(4)拦污栅前后水压差(A4)(5)进水口闸门前后水压差(A5)(6)扬压力(A6)(7)泥沙压力(A7)(8)风压力(A8)(9)浪压力(A9)(10)雪压力(A10)提示自重为进水口结构重(包括启闭机室和交通桥、工作桥等上部结构的所有重量在内)。在整体稳定计算中,上部结构重可忽略不计。提示设备重包括闸门、启闭机和其他安装在进水口结构物上的永久设备重。闸门重可参照SL7495和DL/T501395估算。启闭机和其他设备重由相应的产品目录中查找或由有关厂家提供。提示相应于各种运行工况水位下的静水压力,包括引水道内水压力等。参照SDJ2178附录二计算。水的容重一般取981KN/M3。但对悬浮质泥沙含量特大的河流(如黄河中下游段),应考虑泥沙的影响,采用浑水容重,具体数值最好采用实测值。提示相应于各种运行工况水位下的水压差。一般为003MPA005MPA。提示相应于检修水位时的水压差。提示扬压力包括浮托力和渗透压力。设计中常取相应的水库水位的全水头乘以容重,作为闸底板上的单位浮托力,作用面积系数取10。即为进水口基底面积乘以相应于各种运行工况水位下的全水头和容重,不另计渗透压力。提示在具有良好排沙设施和运行中能够实现“门前清”的进水口,一般不会出现泥沙压力。如果有可能出现泥沙压力时,可参照SDJ2178附录二计算。当缺乏资料时,按下式计算式中HN泥沙淤积高度,M;水容重,KN/M3。提示参照GBJ887计算。提示参照SDJ2178附录二计算。2NHP18(11)冰压力(A11)(12)温度影响力(A12)(13)地震力(A13)(14)经常作用的其它荷载(A14)(15)岩石压力(A15)16)灌浆压力及其它施工荷载(A16)17)机遇很少的其它荷载(A17)612拦污栅及支承结构设计荷载组合根据“611”中所述各种设计荷载,在施工、运行和检修等情况下同时作用的实际可能性,分别考虑最不利的荷载组合,见表15。表15拦污栅及支承结构设计荷载组合基本荷载特殊荷载结构自重及永久设备重设计情况拦污栅前后水压差泥沙压力冰荷载雪荷载活荷载地震惯性力地震水压力校核情况拦污栅前后水压差组合情况123456789基本组合特殊组合特殊组合注1表中2栏一般取003MPA005MPA。2表中6栏一般为漂浮物撞击力、浪压力、风压力等,一般情况下浪压力和风压力所占比重很小,可忽略不计。3表中9栏一般可比设计情况增大001MPA613进水口岸塔整体稳定计算荷载组合荷载组合,见表16。表16进水口入口段荷载组合表提示参照GBJ887计算。提示参照SD30388附录三计算。提示参照SDJ1078计算。提示参照SD13484计算。提示根据施工、运行和检修等情况分别考虑最不利的荷载组合,一般应遵循下列组合原则1垂直围岩压力与侧向围岩压力使顶拱产生的应力符号相反,互相有所抵消。一般估算的围岩压力不一定十分准确,尤其是侧向围岩压力的准确性就更差一些,这时宜不计侧向压力。在其它部位也应考虑类似情况。2灌浆压力与外水压力不要叠加。灌浆压力大于外水压力时,顶拱部位只计灌浆压力,其余部位为外水压力,灌浆压力小于外水压力时,则可不计。3考虑围岩抗力时,可少计或不计侧向围岩压力,不计底拱的反压力。19荷载垂直围岩压力侧向围岩压力衬砌自重内水压力外水均匀压力外水非均匀压力灌浆压力温度荷载弹性抗力地震组合情况12345678910基本运行工况校核工况检修工况特殊施工期注表中4栏取相应水位下的内水压力值。62拦污栅、闸门段结构设计621拦污栅支承结构计算622闸门段结构计算623工作平台、启闭机架结构计算624闸门操作室的建筑结构计算63进水口入口段结构设计631进水口入口段结构计算632进水口入口段围岩稳定分析及一次支护设计633进水口入口边坡稳定处理提示参考水工设计手册第七卷第三十一章第五节。提示按弹性地基上的板、梁计算。提示参考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提示参考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提示在进口入口段隧洞结构中,对其围岩需要采用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衬砌。衬砌的应力计算时,对、类围岩及更差的围岩是把围岩当成荷载,把衬砌当成结构进行结构计算;而对类及更好的围岩,则仅将围岩视为承载结构。一般要求采用下述方法进行1弹性力学法包含弹性和弹塑性两种方法,主要适用与、类围岩;2结构力学法适用于、类围岩及更差的围岩;3边值问题数值解法;4多层园法即将钢筋折算成一层衬砌,按钢筋衬砌层与混凝土衬砌层变形协调进行计算;5其它方法(包含有限元法等)。具体计算时,参照SD13484及水利水电工程技术设计阶段发电或引水有压隧洞设计大纲范本有关要求进行。提示参照SD13484及水利水电工程技术设计阶段发电或引水有压隧洞设计大纲范本有关要求进行。提示1一般隧洞进口覆盖较薄,地质条件相对较差,要注意对洞脸边坡的保护,及时进行锚喷加固。在隧洞挂口时,注意对洞口开挖时及时采取锚喷支护,适当加厚喷混凝土厚度、加密加深锚杆,加强二次支护等措施。2在确保隧洞洞脸及围岩稳定以及山体的自然边坡稳定的前提下,尽量避免大开挖,争取早进洞,晚出洞。对边坡应进行施工期和运行期的稳定分析,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2064进水口配筋计算原则及方法(1)对于按混凝土构件进行强度计算不满足要求的部位,按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配筋计算;(2)采用结构分析中内力成果进行配筋计算时,按单一安全系数极限状态法进行;(3)混凝土构件强度校核及钢筋混凝土构件配筋计算,均参照SDJ2078进行。65裂缝宽度验算钢筋混凝土构件按限裂设计,计算最大裂缝宽度不得超过MM。66受弯构件挠度验算计算最大挠度不得超过L/400(L为构件跨度)。67地基及岸坡处理671地基处理672岸坡处理673回填灌浆及固结灌浆设计68进水口施工期监控设计7细部结构构造设计71细部结构设计内容提示1岩基上的进水口,必须置于可供利用的基岩上;对局部断裂发育、软弱夹层和不稳定的岩石地基进行挖除或加固处理,以满足承载能力、抗滑稳定和沉陷变形等方面的要求。2软基上的进水口,其地基的要求和设计参照SD13384。提示1岸坡应进行清理、整治和设置地表排水。2对不稳定边坡的处理,应视边坡不稳定的类型而定1对边坡表层局部不稳定岩体,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挖除或灌浆锚杆等方法加固处理;对边坡表层大面积的碎块岩体,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系统锚杆并挂网喷浆、浇筑混凝土护板和建造挡墙混凝土或浆砌石等材料等方法加固处理。2对边坡沿深层滑动面滑动失稳,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混凝土塞、沿滑动面挖除破碎软弱物质置换以混凝土和预应力锚束等方法加固处理。提示参照SD13484及水利水电工程技术设计阶段发电或引水有压隧洞设计大纲范本有关要求进行。提示参照SD13484及水利水电工程技术设计阶段发电或引水有压隧洞设计大纲范本有关要求进行。2172细部结构设计原则8原型观测、运行要求9专题研究提示设计内容包括衬砌浇筑段长;纵横向施工缝、永久缝;止水;不同衬砌结构连接设计等。提示设计原则一般有1进水口混凝土标号不得低于C20(28天龄期);过流表面抗冲耐磨混凝土标号不宜低于C25(28天龄期);抗渗标号不宜低于S4;抗冻标号不得低于SDJ2078表3的规定。2按构造配筋时,最小配筋率不得小于005;或钢筋直径1620,钢筋间距20CM25CM。3在转角或应力突变的位置,应配置加强筋,加强筋直径间距与径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